狐的诗歌
1.关于狐狸的诗句有哪些
1. 下鞲惊燕雀,当道慑狐狸。 —— 唐·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
2. 自从此后还闭门,夜夜狐狸上门屋。——唐·元稹·《连昌宫词》
3. 万里封侯,八珍鼎食,何如故乡。奈狐狸夜啸,腥风满地,蛟螭昼舞,平陆沉江。——明·刘基·《沁园春·万里封侯》
4. 狐狸不足问,力不当财狼。——宋·陆游·《予出蜀日尝遣僧则华乞签于射洪陆使君祠使君》
5. 过客设祠祭,狐狸来坐边。——唐·常建·《古意三首》
6. 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诗经·七月》
7.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宋· 高翥·《清明》
8. 不是旛兮不是风,轩辕宝鉴出怀中。森罗万象难逃影,恋窟狐狸失却踪。——宋·释师一·
《颂古十八首》
9. 丝蔓乱附托,狐狸喜偃息。美恶类相感,庸讵分知识。——宋·李复·《杂诗》
10. 城郭类村坞,雨雪苦载涂。丛薄聚冻禽,狐狸啸枯株。——元·王冕·《冀州道中》
2.描写“狐狸”的诗句有哪些
1、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高翥《清明日对酒》
释义:黄昏时,静寂的坟场一片荒凉,独有狐狸躺在坟上睡觉,夜晚,上坟归来的儿女们在灯前欢声笑语。
2、自从此后还闭门,夜夜狐狸上门屋。——元稹《连昌宫词》
释义:自从此后宫门再也没有打开过,每天晚上只有狐狸窜上门屋。
3、丛薄聚冻禽,狐狸啸枯株。——王冕《冀州道中》
释义:草丛里聚集了冻得瑟瑟发抖的动物,连狐狸也在枯掉的树木面前咆哮。
4、遗墟但见狐狸迹,古地空余草木根。——高适《古大梁行》
释义:断壁残垣间只有狐狸跑过的痕迹,古旧的土地上只留下几许昔日草木的枯根。
5、狐狸驰赴穴,飞鸟翔故林。——王粲《七哀诗三首·其二》
释义:奔跑的狐狸忙着赶回自己的洞穴,飞翔的鸟儿在鸟巢上盘旋。
6、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佚名《七月》
释义:十一月上山猎貉,猎取狐狸皮毛好,送给贵人做皮袄。
7、木鸳鸯兮噰噰,狐狸兮徾徾。——王逸《九思》
释义:鸳鸯双双在歌唱,狐狸对对相依傍。
8、狐狸何足道,豺虎正纵横。——杜甫《久客》
释义:狐狸一样的奸诈小人何足挂齿,更凶残的权利正在奴隶人心。
9、狐狸得蹊径,潜穴主人园。 ——元稹《赛神》
释义:狐狸从小道的穴里潜入主人的庄园。
10、坟前列子孙,冢上卧狐狸。——张碧山《双调锦上花·春游》
释义:坟前子孙后代静默哀思,高大的墓前卧着狐狸。
3.有狐的古诗
《诗经·卫风·有狐》有狐绥绥,在彼淇梁。
心之忧矣,之子无裳。有狐绥绥,在彼淇厉。
心之忧矣,之子无带。有狐绥绥,在彼淇侧。
心之忧矣,之子无服。 狐:一说狐喻男性。
绥绥:从容独行的样子。裳:古代男性下身穿着的裙子。
厉:通作“濑”,水边的沙地。带:衣带。
狐狸独自慢慢走, 走在淇水桥上头。我的心中多伤悲, 他连裙子都没有。
狐狸独自慢慢走, 走在淇水浅滩头。我的心中多伤悲, 他连衣带也没有。
狐狸独自慢慢走, 走在淇水岸上头。我的心中多伤悲, 他连衣服都没有。
《诗序》认为:“《有狐》,刺时也。卫之男女失时,丧其妃耦焉。
古者国有凶荒,则杀礼而多昏,会男女之无夫家者,所以育人民也。”[3]顺着《诗序》定下的调子,《郑笺》、《孔疏》越走越远,说这首诗是:“皆陈丧其妃耦不得匹行,思为夫妇之辞。”
又解释说:“时妇人丧其妃耦,寡而忧是子无裳,无为作裳者,欲与为室家。”“裳之配衣,犹女之配男,故假言之子无裳,己欲与为作裳以喻己欲与之为室家。”
[4]朱熹是主张“去序言诗”的,他曾批评《诗序》说:《诗序》实不足信。向见郑渔仲有《诗辨妄》,力诋《诗序》,其间言太甚,以为皆是村野妄人所作。
始亦疑之。后来,仔细看一两篇,因质之《史记》、《国语》,然后知《诗序》之果不足信[5]。
然而,对于这首诗,他却完全接受承传了《诗序》、《郑笺》、《孔疏》的观点,朱熹也认为《有狐》是说:“国乱民散,丧其妃耦,有寡妇见鳏夫而欲嫁之,故讬言有狐独行,而忧其无裳也。”[6]仔细揣摩从《诗序》到《诗集传》这一派对《有狐》的解说,尽管存在着《诗序》以此诗三章皆为“兴”而《诗集传》认为三章都是“比”的不同,但它们在以下的两点上是一致的:第一,认为“有狐绥绥”喻指男子无家室者;第二,认为“无裳”、“无带”、“无服”喻指男子无室家,即男子没有配偶。
诗作为经学而被讲授、传承,经学家们难免只知有经,而不知有诗。《诗序》说这首诗“刺时”、“男女无夫家”,以后的传经者便明指《有狐》为“寡妇见鳏夫而欲嫁之”。
再回到诗句看看,何以见得?“寡妇”、“鳏夫”之谈全为穿凿,无从说起。牟应震就曾针锋相对地指出:“《集传》‘见鳏夫而欲嫁之’,说本于《序》。
曰:于经文不见此义!鳏而无衣,或不欲嫁之矣。”[7]又指出:“为此说者,以齐诗有‘雄狐绥绥’一语,故解‘绥绥’为‘独行求匹’而一误再误也。”
[8]《毛诗质疑》的反驳可谓有力,而且牟应震对“绥绥”的分析也给我们以启示。而孙作云先生也对《有狐》作了尝试性的解说,他认为:“这首歌是女子所唱,她把她想亲近的那位男子比作狐狸。
她说:‘小狐狸儿,你在淇水岸上徘徊什么呢?我心里正为你发愁没有人给你缝衣裳呢!’言外之意,我能给你缝衣裳呢!一种忸怩作态之状,宛如在目。”[9]从中不难看出,孙作云把《有狐》理解成“恋歌”,似乎没能体味诗中的深深忧虑,且对本诗主旨的把握仍不脱“欲嫁”说之窠臼。
《有狐》一诗,三叹其“忧”。体察此女子的情怀,进而推情入理,分析其忧虑的原因,这无疑就是正确理解这首诗的关键所在。
“心之忧矣,之子无裳(无带、无服)”果真是指该女子所忧虑的是男子无室家吗?认为女子见到男子没有衣裳就想到他没有配偶,就继而想到要嫁给他,这不能不说是太机械的猜想。其实,无论是忧其“无裳”、“无带”还是“无服”,总起来说,就是忧心挂念他没有衣服穿。
也即:心之忧矣,之子“无衣”。而“无衣”所指向的是战争、行役。
在《诗经》中,“无衣”与战争、行役紧密相连 ,关系是很明确的。《秦风·无衣》唱道: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这里,歌者所表达的是对“岂曰无衣”的回答,要“与子同袍(同泽、同裳)”。
于是,表面上看,“子”无衣的难题好像是解决了,但实质上,“子”仍然无衣,只是与别人“同”衣而已。从这个意义出发,甚至可以说,无衣是战争的必然。
关于这一点,《豳风·东山》也给出了一个极好的《诗经》内证。其第一章写道: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
我来自东,零雨其蒙。我东曰归,我心西悲。
制彼裳衣,勿士行枚。蜎蜎者蠋,烝在桑野。
敦彼独宿,亦在车下。 诗中的“制彼裳衣,勿士行枚”一语道破天机!《东山》是写长期的征战之后,“我”终于可以回家时的所见、所思、所感。
此时,“我”终于可以不再“行枚”作战了,而要做的是“制彼裳衣”。反过来推想,征战之时,则是不能“制彼裳衣”的,也就是说,战时的士兵处于“无衣”的状态。
细想一下,征战之时,枕戈待旦,生死尚且难以料定,自然无暇以衣服为念。至于战时所穿,曹操《蒿里行》有“铠甲生虮虱”之句,算是露其端倪吧。
在西周、春秋时代,从军征战,衣物乃至于武器都需要自备。《木兰诗》写花木兰出征前的准备有“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之语,虽非必为写实,但南北朝时民歌尚如此叙说,西周、春秋时征战的士兵。
4.赞美“狐狸”的诗词有哪些
1.最思那年携手处, 爱花情柳满心路。 狐修千年泪沾身, 狸心只为薄情苦。
2.我本千年一白狐,流落深山与世殊。惯看花开花又谢,春秋变换成人躯.。灵性有忆须报恩,数载倏忽不留痕。
3.童话里的狐狸总是一副诡计多端的模样。 狐狸再狡猾,也逃不出猎人的掌心。 狐狸趁猎人不注意逃之天天了。
4.飘万点觅花冢,香凝一叶逐清风。回眸百顾难舍,修行千年梦不辍。形单月思共赏,哨啭天籁求相和 。灯火阑珊。
5.最思那年携手处, 爱花情柳满心路。 狐修千年泪沾身, 狸心只为薄情苦。
6.这只火狐紧紧追赶着野兔,它那红色的身体在青山坡上像团跳跃的火球。
7.狐狸那尾巴,像深红的火焰一样,松弛、柔软地拖在雪地上。
8.狐狸外形似狼,脸部稍长,耳为三角形,尾巴长,毛蓬松,专食野鼠、家禽。
9.一只黑色的狐狸从树丛里闯出来,一副尖尖的嘴脸,嘴里喷吐着腥臭的气味,脸歪扭着,狡猾地转动着眼睛,然后拖着长长的尾巴大摇大摆地朝前走去.
10.这是一只非常美丽的狐狸。全身毛色火红,像涂了一层油彩,在阳光下闪动着华丽的光泽;身段优椎,四肢匀称,两只肉感很强的耳朵挺神气地竖立着;那条雪白的眉毛使它的鼻子、眼睛和整张脸显得生动传神,甚至还有几分妩媚。
5.关于“狐狸”的古诗有哪些
1、《清明》
年代: 宋 作者: 高翥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2、《古意三首》
年代: 唐 作者: 常建
二妃方访舜,万里南方悬。
远道隔江汉,孤舟无岁年。
不知苍梧处,气尽呼青天。
愁泪变楚竹,蛾眉丧湘川。
后人立为庙,累世称其贤。
过客设祠祭,狐狸来坐边。
怀古未忍还,猿吟彻空山。
3、《津梁寺寻李侍御》
年代: 唐 作者: 钱起
禅林绝过客,柱史正焚香。
驯鸽不猜隼,慈云能护霜。
骢声隔暗竹,吏事散空廊。
霄汉期鸳鹭,狐狸避宪章。
绕阶春色至,屈草待君芳。
4、《寒夜》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败屋颓垣对短檠,课书聊自限三更。
萧条草木寒无色,窸窣狐狸出有声。
半榼浊醪求火暖,一篇疑义与儿评。
未须遽起穷愁叹,明日寻梅雪正晴。
5、《杂诗》
年代: 宋 作者: 李复
高松怀正气,挺特入空碧。
短棘无直枝,千钩未成尺。
松生倚云冈,棘散傍道侧。
道侧侵行人,牵衣去不得。
丝蔓乱附托,狐狸喜偃息。
美恶类相感,庸讵分知识。
秋风叶落时,碍眼如矛戟。
斤斧不得施,怅然空叹息。
6.描写狐狸的诗句
古冢狐·戒艳色也
白居易
古冢狐,妖且老,化为妇人颜色好。
头变云鬟面变妆,大尾曳作长红裳。
徐徐行傍荒村路,日欲暮时人静处。
或歌或舞或悲啼,翠眉不举花颜低。
忽然一笑千万态,见者十人八九迷。
假色迷人犹若是,真色迷人应过此。
彼真此假俱迷人,人心恶假贵重真。
狐假女妖害犹浅,一朝一夕迷人眼。
女为狐媚害即深,日长月增溺人心。
何况褒妲之色善蛊惑,能丧人家覆人国。
君看为害浅深间,岂将假色同真色。
7.赞美狐狸的诗句
著名诗人郑单衣的《凤儿》
今夜,我贪婪的凤儿是只狐狸
她爱我时,犹如夏季
香水洒过五遍,凤儿的头发轻盈若许
这别后的小手总是温软纤细
几日不见,竟如此芬芳迷离
此地是他乡,夏至也照样清风徐徐
这会儿,我见她饮下凉水。再往后
又点数颈项上的黑闱
入夜时,灯笼微胖,近在咫尺
我却想着盐和一群羊子
哦,有多少珠帘在这时幽闭
又有多少怨尤,在弄着一件单衣
夜和夜,如此不同。但凤儿的房间里
一种气息却熟悉另一种气息。这多像
满满一篮鲜梨,心怀柔玉,一只
又一只,我为她剩下果皮。就像她对我
重复一席温存的话语
但所有的话语都只是一句。在今夜
梨儿走遍周身。爱,展开
火红之躯,又在我心中布下了风雨
郑单衣,1963年,生于四川自贡,文革期间上完小学和中学,并开始写诗;西南师范大学化学系毕业,任教于贵州农学院及贵州大学; 现写作,自由职业。
狐狸:哺乳纲,食肉目犬科动物。属于一般所说的狐狸,又叫红狐、赤狐和草狐。它们灵活的耳朵能对声音进行准确定位、嗅觉灵敏,修长的腿能够快速奔跑,最高时速可达50km/h,所以主要以鱼、蚌、虾、蟹、鼠类、鸟类、昆虫类小型动物为食,有时也采食一些植物。实际上狐狸是民间对这一类动物的通称,种类繁多,分北极狐、赤狐、银黑狐、沙狐等。性格机敏胆小,常在古代神话中以“狐狸精”出现,虽在远古也曾作为图腾,但从不出现于正式祭祀中,皆因其“形象不雅”,多与狡诈鬼祟相关联。多年来,狐妖狐仙,在各种小说及趣闻中形成一种独有的妖精文化。
/subview/3718/13876050.htm
8.赞美狐狸的诗词
赞美“狐狸”的诗有
1.《沁园春·万里封侯》
年代: 明 作者: 刘基
万里封侯,八珍鼎食,何如故乡。奈狐狸夜啸,腥风满地,蛟螭昼舞,平陆沉江。中泽哀鸿,苞荆隼鸨,软尽平生铁石肠。凭栏看,但云霓明灭,烟草苍茫。
不须踽踽凉凉,盖世功名百战场。笑扬雄寂寞,刘伶沉湎,嵇生纵诞,贺老清狂。江左夷吾,隆中诸葛,济弱扶危计甚长。桑榆外,有轻阴乍起,未是斜阳。
2.《偈颂一百零一首》
年代: 宋 作者: 释慧性
言发非声,舌头无骨。
色前不物,狐狸慈窟。
3.《偈颂一百六十首》
年代: 宋 作者: 释宗杲
大家泼一杓恶水,洗涤如来净边垢。
垢尽众生烦恼除,狐狸便作师子吼。
4.《颂古九十八首》
年代: 宋 作者: 释印肃
立亡坐脱不为奇,石霜迁化少人知。
九峰师子连天吼,刹那惊杀野我狐狸。
5.《清明》
年代: 宋 作者: 高翥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