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东春节习俗诗歌
腊八粥,熬几天, 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锅粘, 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推煤鼠,(?不知道是啥米意思) 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 二十八,白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姐姐拉着弟弟扭一扭 。
山东这边年初二回娘家需要拿上礼品,按老规矩讲,就是一刀肉、两条鱼(每条鱼须在一斤以上)、三瓶白酒外加四斤点心,这几样礼品统称“四色礼”,寓含着一年四季平安、四季发财的美好祝愿山东西南地区正月初一早上不能把鸡、鸭、鹅放出来,有的圈一天,至少也要圈半天,怕搅乱了年,其他如牛、马、狗、猫等家饲动物,都得到优待,有的人家用五谷杂粮喂牲口,牲口吃饱后,再用扫帚从牲口头上往下扫,扫出什么粮食来,就意味着这种粮食丰收。山东这边大年三十晚上的第一锅饺子,要先用小碗盛上四个,摆上筷子,放在财神爷供桌上,先让神仙享用,当家人点着四柱香,向财神拜三下,并且口中要念到:“过年了来年全家平安”等一些祈福的话,然后焚烧纸钱,鸣放鞭炮,这个过程叫“上贡”,只有把财神请回来之后,一家人才可以欢欢喜喜的开始吃年夜饭,并进行守岁了,小孩子也可以放鞭炮和烟花了。
2.济宁的春节习俗
济宁的春节
每年的春节,我都要跟随着爸爸妈妈回老家——济宁过春节,那里的春节和济南截然不同。
除夕早晨,天蒙蒙亮,各家各户便开始烧香,在门的侧面贴个红兜,以表示一年全家都会平平安安。吃过早饭,小孩子们便跟在大人后面帮着挂灯笼,贴春联,那里用的胶也很特别,不是用双面胶,也不是用胶带,而是用——浆糊。先是挂灯笼,把大红灯笼挂在门的上方。俗称“高照”,意为“福星高照”的意思。然后,再贴上春联。
小孩子们跟随大人干完活后,大人是要给小孩子买鞭炮的。无论男孩女孩儿,都喜欢放鞭炮。上街随便找一户商家,都有卖新年用品的。那里鞭炮卖得很快;礼花、挂炮、雷子、插炮都很受欢迎,尤其是礼花,往往都是大人买,到除夕晚上放。那里糖果也很多,过年了,大人会给小孩买很多糖;什么水晶糖。水果糖、棒棒糖,样样俱全,种类繁多。下午,是小孩子放鞭炮的时候,年龄较小的孩子放插炮,则年龄较大的放“雷子”通常,放雷子时都在小树林里放“咚,当”声音特别大,五里之内都听的格外清楚。
晚上是最热闹非凡的了。晚上,人们吃着鸡、鸭、鱼、肉,一边说话。小孩子们早就心不在焉了,盼着吃完饭赶紧放礼花、放鞭炮。天色越来越黑,家家点着灯笼,锅中放上两个馒头,以求全年都有饭吃;还有,不管你家里有几盏灯,只要是灯,就全都打开,村里灯火通明,没有一家不开灯的。“咚、咚、咚”仰头望去,满天的礼花,各式各样,形态各一。月亮和星星也不见了踪影,我才是看着人们热热闹闹、喜气洋洋的放鞭炮呢吧!晚上八点钟,家家准时收看中央台的《春节联欢晚会》年轻人便包饺子、做排骨,羊汤,准备明天早上的团圆饭。
两三点,人们就起床了,挂炮齐鸣,在老家,我都把鞭炮声当做闹钟,鞭炮只要一响起,你就别想再睡下去了“噼里啪啦”起床后第一件是就是“磕头”磕完头后,老一辈的便给孩子们压岁钱。全村同族男人到家祠常拜祖先,以表怀念,并请祖先在天之灵保佑家族人丁兴旺,来年如意平安。4点多种,堂屋便成了人最多的地方,因为辈小得要给辈大的磕头,以表尊重,也祝老人长命百岁。5点多种,全家团圆,吃团圆饭,团圆饭中必不可少的就是鸡蛋;吃鸡蛋寓意学生们成绩更上一层楼,打人么吃鸡蛋表示全年都要团团圆圆。
从初三开始往后,亲朋好友互相串门,走亲访友,老同学聚会。
过了 正月十五,人们该上班的上班,该学习的学习,又过了一年,又有了一年的收获
3.现代济宁的春节习俗
现在济宁春节习俗越来越简化了,什么送灶神,扫屋子,不能动刀,准备到正月十五之前所有吃的东西
农村还好一些,在济宁市区已经感受不到年味了,除了比平时人多一点。
农村的话,大年三十贴对联、吃饺子、一个家族去上坟,(女的不去)十里不同俗,有上午去的有下午的,带着纸钱,让家里辈分高的老人剪好(现在基本都是仿人民币的那种纸钱)带着鞭炮、烟酒。意思是把故去的老人请回家里过年也就是大年初一。
大年三十夜里十二点要放鞭炮,大门口放一根竹竿或者棍子,其寓意不清楚,有的家门口要放缠着红布的大葱和砖头,寓意家里的小孩聪明,砖头好像是寓意金砖。三十夜里有守岁的习俗,小孩子熬不了就睡觉,大人们三五成群又打牌的,喝酒的。。。。。看着即将逝去的一年
大年初一天不亮五六点钟就开始包素水饺,饺子出锅放鞭炮,或者五六点钟都吃完了,然后一个家族集结在一起,去拜年,农村拜年要磕头的,是小辈给长辈,长辈会把供台上的烟、糖果等等给你装一点,意思意思。呵呵
还有正月初五也要放鞭炮吃水饺,叫破五。
年到这里基本就过完了,该上班的上班,改继续休息的继续休息。
4.济宁春节的风俗
水饺,放鞭炮,春联,拜年,压岁钱。
烧纸上坟,家里摆去世老人的照片。 上班的领3倍工资,单位发过节费。
傻子! 济宁是运河民俗最集中的地方。
当年慈灯寺门前有热闹的庙会,春天有城隍爷出巡,夏天汛期有迎送小龙王,吕洞宾诞辰时吕公堂烟火兴旺,每年春节,龙灯、旱船、高跷、秧歌、狮子舞,走街串巷,络绎不绝,还有常年的渔鼓、相声、快书、戏法、气功、武术,各展绝技,热闹非凡。 这里,需要特别提到的是济宁的小土山(现在的人民公园)。
小土山位于济宁旧城东南城墙脚下,这是当年疏浚运河时挖土堆成的大土堆,这里是济宁传统的公共游乐园,它在鲁西南远近闻名,其行业之众,喧嚷之盛,毫不亚于北京天桥和南京夫子庙。 在这60多亩的地面上,建有“逢春”、“书带草亭”、“长春”、“同乐舞台”四个戏院;十几家茶馆里几乎都设有书场,其中“四海春”、“玉仙亭”两个茶馆,则标榜‘以武会友’,经常组织武术表演,供人观赏。
书场除了进入茶馆之外,还有搭棚招租的,也有本钱较强的名家自己立棚的。 曲种繁多,有大鼓、扬琴、渔鼓、评词、渔鼓坠、山东落子、木板小鼓、岭儿调、平调、山东清音、三弦评调等十余种,至于相声、戏法(魔术)、武老二(现称山东快书)以及对打、劈砖、举重、摔跤、吞铁球、卖大力丸的,只能撂地摊拉场子了。
三教九流各种下层行业会聚于小土山,唱卖估衣、熬膏药、修表、拔牙、焊锡壶、补锅、算命、指画、摆棋局、点痣、修脚、抽签子、抓彩、押宝、推牌九,吆五喝六人声鼎沸。 临近春节,小土山就更加拥挤喧闹,各路人马纷纷抢占地盘,拉洋片的、走猴露头(木偶)的、耍猴、玩熊的、套圈的都要争个场子,更有卖玩具的;花枪、木刀、胡子、剑、哗拉棒锤、皮老鼠、狮子狗、泥娃娃、纸花、彩灯、年画、风筝,把个小土山扎裹得五彩缤纷。
还有卖琉璃蚌蚌、玻璃号、耍陀螺、仙鹤灯以及烟花爆竹等,把个小土山炒炸得像个水星子油锅。旧时济宁俗语说:“出了南门向东望,除了吃喝不上当”就是指的小土山。
这里百业汇聚,琳琅满目,但假冒伪劣、使奸行骗也混迹其中,所以最实惠的还是饮食业。小土山的饮食大部分是低档小吃,摊棚拥挤,小贩穿梭,香气四溢,令人馋涎欲滴。
摊棚里有馓子、麻花、锅贴、菜盒子、火烧、蒸煎包,稀的有酸辣汤、豆腐脑、牛杂肝汤、馄饨、粥、羊肉汤,小酒店里备有卤味、鸡杂、煮花生、五香花生仁、干蚕豆、面蚕豆、糟鱼、豆腐干等,更有挎篮挑担的小贩大声吆喝:有糖球、瓜子、芝麻糕、兰花豆、鲜青果、老莲蓬等,至于瓜果桃梨、甜杆(甘蔗)、凉粉、汽水、炒螺蛳则随处可见了。济宁小土山席棚、布幔摩肩接踵,土台木架参差拥挤,叫卖喝采甚嚣尘上,这里凝聚了济宁数百年风情。
孔子诞生至今2555年,他的后世子孙遍于海内外,据有关部门统计,现有400多万人,在曲阜定居的有11万人。 历史上,孔子的嫡孙居住在曲阜孔府。
宋朝时宋仁宗下令46代嫡孙孔宗愿的封号由文宣公改为衍圣公,世袭罔替,并正式建造了衍圣公府(孔府)。衍圣公这一封号由46代孔宗愿传到77代孔德成,延续 了31代,历时近千年 末代衍圣公孔德成的父亲,76代衍圣公孔令贻幼年丧父,是独子,没有兄弟姐妹,5岁袭封爵位,1919年去世,享年48岁。
孔令贻有二女一子,即77代嫡孙:长女孔德齐(早年去世);次女孔德懋,现在北京;子孔德成,现在台湾,均是一母所生。孔德成是遗腹子,出生百日即袭封爵位。
孔德成和其胞姐孔德懋在孔府一起生活,上家学读书,在孔府长大。孔德懋出嫁北京,“七七事变”前夕孔德成远赴重庆。
从孔子到孔德成,77代嫡孙中,只有三代离开故乡曲阜。一是第8代孔鲋,当听说秦始皇焚书坑儒要来曲阜时,他连夜将祖传经书藏于夹皮墙内,只身去嵩山投奔陈胜起义军,被尊为军师。
以后因病死在军中。二是第48代孔端友奉命随北宋皇帝南迁,定居浙江衢州。
金朝金太宗封仍在曲阜的孔端友之弟孔端操为衍圣公,由此分为南北两宗100多年。 元朝统一中国后,元世祖认为只应有一个衍圣公,南宗的孔洙让爵位给北宗的孔治。
以后改为翰林院五经博士,世袭400多年。三是第77代孔德成,国难当头,不被敌人所用,离开了千年祖业和故土辗转到后方,路经武汉时,即在报上发表了《抗日宣言》。
抗日胜利后,孔德成随当时的中央政府由重庆迁都南京,接胞姐孔德懋及其子女到南京官邸共同生活,后因时局变迁,又两岸相隔数十年。终于天遂人愿,姐弟得以团聚。
孔子后世一律都要按照字辈取名,否则不准入家谱。字辈的字先是明朝明太祖朱元璋钦定10字,以后崇祯皇帝又钦定10个字,清朝乾隆皇帝又钦定10个字,民国时期,76代衍圣公孔令贻又续定20个字,报经北洋政府批准,由北洋政府下令各省县将这50个字布告周知。
即:(从56代至105代的字辈) 希言公彦承 宏闻贞尚衍 兴毓传继广 朝宪庆繁祥 令德维垂佑 钦绍念显扬 建道敦安定 懋修肇益常 裕文焕景瑞 永锡绪世昌 由此,尽管孔子后裔人数众多,相互不认识,但只要根据名字,就可以从大的方面确定辈分。孔子后代繁衍年代久远,支脉繁多,但都和。
5.济宁的春节习俗
水饺,放鞭炮,春联,拜年,压岁钱。
烧纸上坟,家里摆去世老人的照片。 上班的领3倍工资,单位发过节费。
傻子! 济宁是运河民俗最集中的地方。
当年慈灯寺门前有热闹的庙会,春天有城隍爷出巡,夏天汛期有迎送小龙王,吕洞宾诞辰时吕公堂烟火兴旺,每年春节,龙灯、旱船、高跷、秧歌、狮子舞,走街串巷,络绎不绝,还有常年的渔鼓、相声、快书、戏法、气功、武术,各展绝技,热闹非凡。 这里,需要特别提到的是济宁的小土山(现在的人民公园)。
小土山位于济宁旧城东南城墙脚下,这是当年疏浚运河时挖土堆成的大土堆,这里是济宁传统的公共游乐园,它在鲁西南远近闻名,其行业之众,喧嚷之盛,毫不亚于北京天桥和南京夫子庙。 在这60多亩的地面上,建有“逢春”、“书带草亭”、“长春”、“同乐舞台”四个戏院;十几家茶馆里几乎都设有书场,其中“四海春”、“玉仙亭”两个茶馆,则标榜‘以武会友’,经常组织武术表演,供人观赏。
书场除了进入茶馆之外,还有搭棚招租的,也有本钱较强的名家自己立棚的。 曲种繁多,有大鼓、扬琴、渔鼓、评词、渔鼓坠、山东落子、木板小鼓、岭儿调、平调、山东清音、三弦评调等十余种,至于相声、戏法(魔术)、武老二(现称山东快书)以及对打、劈砖、举重、摔跤、吞铁球、卖大力丸的,只能撂地摊拉场子了。
三教九流各种下层行业会聚于小土山,唱卖估衣、熬膏药、修表、拔牙、焊锡壶、补锅、算命、指画、摆棋局、点痣、修脚、抽签子、抓彩、押宝、推牌九,吆五喝六人声鼎沸。 临近春节,小土山就更加拥挤喧闹,各路人马纷纷抢占地盘,拉洋片的、走猴露头(木偶)的、耍猴、玩熊的、套圈的都要争个场子,更有卖玩具的;花枪、木刀、胡子、剑、哗拉棒锤、皮老鼠、狮子狗、泥娃娃、纸花、彩灯、年画、风筝,把个小土山扎裹得五彩缤纷。
还有卖琉璃蚌蚌、玻璃号、耍陀螺、仙鹤灯以及烟花爆竹等,把个小土山炒炸得像个水星子油锅。旧时济宁俗语说:“出了南门向东望,除了吃喝不上当”就是指的小土山。
这里百业汇聚,琳琅满目,但假冒伪劣、使奸行骗也混迹其中,所以最实惠的还是饮食业。小土山的饮食大部分是低档小吃,摊棚拥挤,小贩穿梭,香气四溢,令人馋涎欲滴。
摊棚里有馓子、麻花、锅贴、菜盒子、火烧、蒸煎包,稀的有酸辣汤、豆腐脑、牛杂肝汤、馄饨、粥、羊肉汤,小酒店里备有卤味、鸡杂、煮花生、五香花生仁、干蚕豆、面蚕豆、糟鱼、豆腐干等,更有挎篮挑担的小贩大声吆喝:有糖球、瓜子、芝麻糕、兰花豆、鲜青果、老莲蓬等,至于瓜果桃梨、甜杆(甘蔗)、凉粉、汽水、炒螺蛳则随处可见了。济宁小土山席棚、布幔摩肩接踵,土台木架参差拥挤,叫卖喝采甚嚣尘上,这里凝聚了济宁数百年风情。
孔子诞生至今2555年,他的后世子孙遍于海内外,据有关部门统计,现有400多万人,在曲阜定居的有11万人。 历史上,孔子的嫡孙居住在曲阜孔府。
宋朝时宋仁宗下令46代嫡孙孔宗愿的封号由文宣公改为衍圣公,世袭罔替,并正式建造了衍圣公府(孔府)。衍圣公这一封号由46代孔宗愿传到77代孔德成,延续 了31代,历时近千年 末代衍圣公孔德成的父亲,76代衍圣公孔令贻幼年丧父,是独子,没有兄弟姐妹,5岁袭封爵位,1919年去世,享年48岁。
孔令贻有二女一子,即77代嫡孙:长女孔德齐(早年去世);次女孔德懋,现在北京;子孔德成,现在台湾,均是一母所生。孔德成是遗腹子,出生百日即袭封爵位。
孔德成和其胞姐孔德懋在孔府一起生活,上家学读书,在孔府长大。孔德懋出嫁北京,“七七事变”前夕孔德成远赴重庆。
从孔子到孔德成,77代嫡孙中,只有三代离开故乡曲阜。一是第8代孔鲋,当听说秦始皇焚书坑儒要来曲阜时,他连夜将祖传经书藏于夹皮墙内,只身去嵩山投奔陈胜起义军,被尊为军师。
以后因病死在军中。二是第48代孔端友奉命随北宋皇帝南迁,定居浙江衢州。
金朝金太宗封仍在曲阜的孔端友之弟孔端操为衍圣公,由此分为南北两宗100多年。 元朝统一中国后,元世祖认为只应有一个衍圣公,南宗的孔洙让爵位给北宗的孔治。
以后改为翰林院五经博士,世袭400多年。三是第77代孔德成,国难当头,不被敌人所用,离开了千年祖业和故土辗转到后方,路经武汉时,即在报上发表了《抗日宣言》。
抗日胜利后,孔德成随当时的中央政府由重庆迁都南京,接胞姐孔德懋及其子女到南京官邸共同生活,后因时局变迁,又两岸相隔数十年。终于天遂人愿,姐弟得以团聚。
孔子后世一律都要按照字辈取名,否则不准入家谱。字辈的字先是明朝明太祖朱元璋钦定10字,以后崇祯皇帝又钦定10个字,清朝乾隆皇帝又钦定10个字,民国时期,76代衍圣公孔令贻又续定20个字,报经北洋政府批准,由北洋政府下令各省县将这50个字布告周知。
即:(从56代至105代的字辈) 希言公彦承 宏闻贞尚衍 兴毓传继广 朝宪庆繁祥 令德维垂佑 钦绍念显扬 建道敦安定 懋修肇益常 裕文焕景瑞 永锡绪世昌 由此,尽管孔子后裔人数众多,相互不认识,但只要根据名字,就可以从大的方面确定辈分。孔子后代繁衍年代久远,支脉繁多,但都和。
6.有关春节习俗的诗歌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
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
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
“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
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
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国现今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
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
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
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
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
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现在,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浙江温州等地区是我国著名的花炮之乡,生产的爆竹花色多,品质高,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
7.济宁春节期间的民风民俗
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是国家旅游局推出的中国14大旅游节庆活动之一。孔子文化节期间,邀请驻华使节及国内外知名人士参加,举办中国专利高新技术产品博览会、“世界华商论坛”等经科贸合作洽谈活动;开展孔子家乡修学游、寻根朝敬游、孔庙拜师游等专项旅游活动;曲阜各界人士代表、学生代表、孔子后裔、外宾、海外侨胞分批祭拜孔子活动;举办专场文艺晚会和形式多样的民间艺术表演。活动丰富,异彩纷呈。
梁山国际水浒武术节:梁山是中国武术四大发源地之一,把水浒旅游与中国武术结合起来,开展武术比赛、武术表演、武术修学旅游、武术研究等活动,吸引水浒爱好者和武术爱好者汇集梁山,以武促旅,前景广阔。
邹城峄山“二月二古庙会”:庙会习俗相传始于春秋时期,是民间自发形成的物资交流集会,现在已被赋予新的内容,演变为重要的旅游节庆活动,成为以庙会为媒介,开展民俗文化、商贸旅游活动的民间盛会。每年的“二月二古庙会”都吸引数万商贸客人和旅游者会聚峄山。
微山湖荷花节:微山湖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有亚洲最大的十万亩天然荷花池。每年从五月份至十月份,十万亩荷花争向开放,青翠的荷叶,红白辉映的荷花,澄清的湖水,悠悠的浮云,令人心旷神怡。参观湖上赛艇、皮划艇竞赛表演、渔家婚礼、渔鹰捕鱼表演、武术表演,举办烟花焰火和荷花节综合文艺晚会。
泗水桃花节:每年4月份在泗水举办。春暖花开时节,万亩桃花绽放,层林尽染。游人纷至沓来,赏花观景,品味回归自然的乐趣。
济宁方言小集
你拜先(你别急)
侯咸(很咸)
歇酸(很酸)
悲苦(很苦)
密死杠甜(很甜)
干月(恶心、有呕吐感)
恶样的慌(讨厌、烦)
什么荒子(什么东西)
各了拜子(膝盖)
个了绷子(脖子)
胳扶肘子(忘了叫什么列~~~~郁闷)
绵绵呼子(蝙蝠)
戳以子(簸萁)
憋了气(蜂窝煤炉子)
就地(地面)
觉(脚)
蝎虎子(壁虎)
柯了头子(土块)
毛儿包(乱七八糟)
落落嘛?(干嘛呢)
儿的也(娘啊……不同的场合意思不同,升降调也不同)
cilou花(光会说,不办实事)
和稀泥(瞎搅和)
花c(有意思)
几没儿——今天
赶明儿——明天
过明——后天
头晌午——上午
过晌午——下午
黑家——晚上
青起来——早晨
五更——凌晨
晌午顶——中午
傍黑——傍晚
燕门儿——昨天
欠门儿——前天
盖体——被子
绸乎——厨房
扁食——水饺
济宁土产特产:
微山麻鸭 卵用品种。体型适中,轻巧灵活,眼大有神。觅食力强,产蛋率高,肉蛋品质均好,遗传性能稳定。
楷雕是曲阜特有的工艺产品,与尼山砚、琉璃瓦、绢花并称为曲阜的四大传统工艺,又与碑帖、尼山砚并称曲阜“三宝”。
尼山砚
因石料取材于孔子出生地尼山而得名。尼山砚石,色呈柑黄,有疏密不匀的黑色松花纹,石面精腻,抚之生润。制作砚台,下墨利,发墨好,久用不乏。尼山砚以古朴大方见长,一方砚石,巧用自然,略加点缀,情趣盎然;而且发墨如锉,舔笔如油,拭不损毫,为鲁砚之奇葩。
孔府家酒即古之鲁酒,皆用优质地下矿泉水所酿造。酿酒是用人工池代替自然池,“小麦曲,高梁料,泥巴池”是酿造的三大条件,传统工艺是矿泉水、老五甑,酿出的酒属于优质浓香型大曲酒,具有喝香、闻香、回味香“三香”和香正、味正、酒体正“三正”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