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临洮八景诗
我忆临洮好(十首)清•吴 镇(一)我忆临洮好,春光满十分。
牡丹开径尺,鹦鹉过成群。涣涣西川水,悠悠北岭云。
剧怜三月后,赛社日纷纷。(二)我忆临洮好,真于盛夏宜。
南山惊积雪,北户怯凉飔。箫鼓官神集,莺花仕女知。
柳荫闲把酒,挥扇是威仪。(三)我忆临洮好,秋天爽气新。
牛羊皆可酪,蝇蚋不劳嗔。毛褐裁衣厚,明醽酿酒醇。
东篱残菊在,西望更愁人。(四)我忆临洮好,三冬足自夸。
冰鳞穿鰋鲤,野味买麇麚。霭霭人如日,飘飘雪似花。
年来青稞贱,到处酒能赊。(五)我忆临洮好,山川似画图。
高岗真产玉,寒水旧流珠。云影迷双鹤,涛声落万凫。
日归归未得,三径日榛芜。(六)我忆临洮好,州如太古间。
誉髦感郿伯,野老话椒山。花绣摩云岭,冰开积石关。
壮猷辛与李,搔首鬓毛斑。(七)我忆临洮好,诗家授受真。
高岑皆幕客,白贺是乡人。山水今无恙,文章旧有神。
二张珠玉在,后起更嶙峋。(八)我忆临洮好,流连古迹赊。
莲开山五瓣,珠溅水三叉。蹀躞胭脂马,阑干苜蓿花。
永宁桥下过,鞭影蘸明霞。(九)我忆临洮好,灵踪足胜游。
石船藏水面,玉井泻峰头。多雨山皆润,长丰岁不愁。
花儿饶比兴,番女亦风流。(十)我忆临洮好,城南碧水来。
崖飞高石出,峡断锁林开。静夜鱼龙喜,清秋虎豹哀。
何时归别墅,鸡黍酦新醅。
2.洮阳八景诗
洮阳八景
(清)王维新
东岩伏冰
千寻深谷中,幽邃好逃暑。
六月犹伏冰,夏虫亦可语。
南山积雪
南望有高峰,东风曾不到。
雪凝三尺余,朗朗玉山照。
北岭横云
北岭雨初晴,横空飞烟雾。
迷离不分明,隔断行人路。
西湖晚照
斜阳射西湖,滟滟含光耀。
一片落霞明,翻疑初日照。
洮水流珠
冬日河流急,浮波珠粒粒。
不劳象罔求,自有鲛人泣。
玉泉涌月
玉泉涌金波,皎洁浑无滓。
影桂浮清流,蟾光映浅水。
宝鼎停云
西岭有浮云,蓊然护宝鼎。
氤氲五色凝,下有贤人隐。
西岩卧龙
山势象虬龙,蜿蜒蟠曲坞。
会当际风云,遍地施霖雨。
3.写景作文600字临洮东山
他如今出落得如此美丽,只因为它身边有一条美丽壮观的洮河,洮河是临洮最大的亮点,由它来装扮这小小的县城,那是再合适不过的了。它像一条巨龙,盘绕在城乡地区,原本荒芜的土地,开始蓬勃生辉了。洮河岸边的风景在四季变幻中风情万种,每当我不堪生活的重负时,便独自去河边,静静的看着河水流淌,看着它从容自若的从我身边流过,它的格调极其简单安闲。我便明白了,与生俱来,生活的态度就是一个"活"字,此刻的我,就在生与活的接踵间迷失,但只要像水一样活起来,一心向前,身边的纷扰都是微波一缕,转瞬即逝,心里愁苦和烦恼会随河水慢慢流空,到那时我又能轻装简从了。
河面上的冰融化了,河两岸的柳树发芽了,小草也露出地面来了,一切都是新生的美,洮河水也获得了新生命,像刚刚出生的婴儿。 他如今出落得如此美丽,只因为它身边有一条美丽壮观的洮河,洮河是临洮最大的亮点,由它来装扮这小小的县城,那是再合适不过的了。它像一条巨龙,盘绕在城乡地区,原本荒芜的土地,开始蓬勃生辉了。洮河岸边的风景在四季变幻中风情万种,每当我不堪生活的重负时,便独自去河边,静静的看着河水流淌,看着它从容自若的从我身边流过,它的格调极其简单安闲。我便明白了,与生俱来,生活的态度就是一个"活"字,此刻的我,就在生与活的接踵间迷失,但只要像水一样活起来,一心向前,身边的纷扰都是微波一缕,转瞬即逝,心里愁苦和烦恼会随河水慢慢流空,到那时我又能轻装简从了。
河面上的冰融化了,河两岸的柳树发芽了,小草也露出地面来了,一切都是新生的美,洮河水也获得了新生命,像刚刚出生的婴儿一样,初来人间,活泼且充满灵性,它用惊奇的目光望着我。对于这份浓厚的感情,我无法用合适的语言去表达,只有让心里的激动在水中澎湃,我一次次轻抚着纯净的水面,感受微光中的温情,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心跳在水波间嬉戏,任思绪伴着流水涓涓而去,一直流向远方。在这莫大的洮河里,生存的不仅仅是鱼,还有那些不知名的精灵,它们各自在水底下忙碌着,吟唱着。不惊意间,我便溶入了生灵的世界,灵魂得到了瞬间的牵引,溶入了洮水的万丈豪情,心胸顿然变得宽阔博大起来了。洮河又像一个梦,一个属于文人墨客的清宁梦,它的壮丽情怀一遍遍出现在文人墨客的笔尖下,唯妙唯肖,神韵典雅。它一次次出现在我的梦里,和灵魂深情的对白,我在它的透明中看清了生命的历程,有节律、有次序的涌动而来,便安然于这一泓清流里,无论外界如何喧哗,都惊扰不了我与这河水的心灵交际。
4.故乡那些事一临洮作文800
宾阳,是我们山清水秀的故乡,美丽的八桂之地。她位于我们高贵而伟大的祖国的南疆。属喀斯特地形的桂林山水更是闻名遐迩,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之说。我们可爱的故乡,北海,以有“天下第一滩”的银滩而得名。北海的海滩是那么的美丽,尤其是在夕阳落在水天的相连接处的时候,是那么的壮观,又那么的令人感概万分。我喜欢银滩,是因为她的壮观和美丽,以及蓝色的温和。但是当我脱下鞋踏进银滩,踩到一堆烂掉的和塑料袋交织在一起的水草时,我突然意识到,不能只欣赏家乡的美,而什么都不做。我们可爱而又深受伤害的家乡,是时候要靠我们来好好保护了。
宾阳美丽的地方不仅仅只有闻名遐迩的桂林山水和德天瀑布,比较偏远的乡下也是个很美的地方。安静,祥和,毫无纷争。毫不逊色于“世外桃源”。小时候我曾跟着父母一起去到乡下游玩,光着脚丫在田里奔跑着,笑着,大口大口的呼吸着乡村那混着清香的新鲜空气。那时候乡下是那么的美丽,太阳暖洋洋的,绿油油的田地就如油画一般,茂密的竹林如朴素的水墨画,雄奇峻险的山,幽深曲折的峡谷,清澈蜿蜒的河流,古朴自然的山水画廊,人走在其间,宛如人在画中行。大自然的作品总是令人惊叹的,但是我们在懂得欣赏艺术家的作品,尊重艺术家的同时,我们也忘了大自然也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
如今,我再回到那个乡下的时候,我却被惊呆了。我甚至在怀疑自己是不是来错了地方。那个以前美丽、安静、祥和的村子,现在却停满了经常会发出令人讨厌的喇叭声的汽车。我突然意识到,是村子里的人富了,就不再骑着他们的三轮车了,改坐轿车了。以前干净的,被我不知光着脚踩了多少次的泥泞小道,现在却堆满的装化学肥料的蛇皮袋,散发出一股恶臭。竹林里的竹子已经被砍得一干二净,因为这里要建房子。就连当初清澈的河流也变成的黑色,时不时的会从对面飘来一只白色的塑料袋,在太阳刺眼的阳光下对我龇牙咧嘴狰狞的笑。以前质朴好客的农民们已经不知道到何处去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群好吃懒做浑身散发着酒味的大汉,成天围在自家的园子前赌博喝酒,正事不做。本该出现在田地里劳作的他们却被零星几个几乎站都站不稳的瘦弱老头子代替。这群大汉还把吃剩的东西随意倒在小路上,就这么放着它不管,留到发臭。
父母依旧像前几年那样,跟亲戚聊得很开心。而在看到他们一边大笑着聊天一边往地下吐痰拎着塑料袋往外扔的时候我却忍不住嫌恶的皱了皱眉头。他们在一点一点的瓦解我亲爱的故乡,摧毁大自然的艺术,但是小孩子说的话却没人会听。村里的人都提不起干劲,我这个只在村里呆两天就要走的人再怎么干着急也没用。当初的我是这么想的。但是后来我明白了,我们亲爱的故乡是要靠大家一起努力才
能变得更加的美丽,凡事都要从自己做起。作为一个宾阳人,我们应该爱护家乡的一草一木。而作为一个人,我们也应该尊重大自然这个伟大的艺术家。
而如今,人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家乡也在不断的变化,环境问题也改善了很多。现在也有了“美丽广西,清洁乡村”这个活动,让我感到非常的高兴。只有付出才会有收获,我们在欣赏自己家乡的美景的同时,也不能忘了要保护她。为了让广西的风光永存于这个世界,为了不让那美丽的自然画廊消失殆尽,我们要用我们的双手去亲自的守护她。因为她是我们的母亲,我们亲爱的家乡。
美丽宾阳,从我做起。
5.文人赞颂静宁的诗
《甘肃通志•才女传》三卷十八:“江瑞芝,字天香,静宁江自岷女,副贡刘曰萃之母。幼从父学,性颇颖慧,及父官天津,女红之暇,博览群书,尤耽吟咏。著有《蝉鸣小草》行世,后适刘,克尽孝道”。
吴镇字信辰,又字士安,号松崖,别号松花道人。祖籍会宁,明万历时迁临洮,生活于清康嘉年间,清代诗坛巨匠,传世有《松花庵全集》。吴有《我忆临洮好》十首,摹写故乡洮河两岸的秀丽山川、四季风物、人物胜迹,乡土气息浓郁,语言鲜活可爱,深得清才子袁枚喜爱,被收入《随园诗话》中,传唱一时。
我忆临洮好,流连古迹赊。
莲开山五瓣,珠溅水三叉。
蹀躞胭脂马,阑干苜蓿花。
永宁桥下过,鞭影蘸明霞。
我忆临洮好,灵踪足胜游。
石船藏水面,玉井泻峰头。
多雨水皆润,长丰岁不愁。
花儿饶比兴,番女亦风流。
我忆临洮好,城南碧水来。
崖飞高石出,峡断锁林开。
静夜鱼龙喜,清秋虎豹哀。
何时归别墅,鸡黍酦新醅。
“山林同入定,金鱼解参禅”,“众生蒙引渡,几个到西天”,“游人思借渡,隔岸唤渔舟”
刘子安《长夜集》 其中
《静宁中学校歌》
陇坂耸峙,
河渭潆流。
汉置阿阳县,
隋唐属渭州。
韩琦城德顺,
三将产刘吴。
宋元明清,
闻人代有,
事业各千秋。
民国辛巳,
吾校成立,
乡贤致远谋。
欣此日,
名师益友,
融融泄泄,
学科细讲求。
经国济民术,
德行相与修。
人文蔚起,
光耀前烈,
校誉震荒陬。
山川并寿,
永垂厥休。
6.余秋雨短篇散文+赏析
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个世界的角落,变成人人心中的故乡。他们褪色的青衫里,究竟藏着什么法术呢?”
让我们先把目光投向八十年代中后期。那个时候,国内兴起了一股所谓的“散文热”。那时的情形是,铺天盖地的散文杂志、综合文学杂志以及青年爱情婚姻家庭报刊的不断出现,加之报纸的扩版,副刊、周末版的兴起,散文成了最流行的文学体裁,成了人人可以搭乘的公共汽车。散文“热”了。可是,这种“热”并没有给我们带来应有的乐观:那究竟是什么样的散文呢?没有了深广的情感能力,失去了感情的锐度,深广的痛苦和壮美的欢乐成正在被温情化享乐化,人类的大欲变成了个人的私欲,小欲、激情、理想分散成了零碎花哨的装饰。兼有所谓“小女子散文”的拙劣表演,鸡零狗碎的家长里短,更是倒了大众的胃口。正如通俗小说、流行音乐、家庭肥皂剧一样,时下流行的散文充其量是一种通俗的文本,一种无聊的媚俗。
就在这个时候,一种被评论家命名为“大文化散文”的散文文本开始闪亮登场,它就是以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为代表的散文样式。她一经问世,便以独特的视角、洒脱的行文、深刻的内涵、沉重的文化底蕴抓住了所有人的目光。
古人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治学精神,余秋雨说:
“在研究中国古代线装本的时候,耳边也会响起一批大诗人、大学者放达的脚步。”
于是,他
“离开案头,换上一身远行的装束,推开了书房的门。”
“中国文化真实的步履却落在这山重水复、莽莽苍苍的大地上。”
“在这看似平常的伫立间,人、历史、自然浑沌地交融在一起了,于是有了写文章的冲动。”
(余秋雨《文化苦旅》)于是,余秋雨从书斋走向了“遗址。”于是,一批文笔清丽,立意深邃的散文佳品从他的笔下诞生了。《阳关雪》就是其中的一处景观。
阳关,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为古代通往西北边疆的要道,因其地处玉门关的南面而得名。和《道士塔》、《莫高窟》一样,本文也是取材于文化胜地和旅游景点的,这样做其实是很冒险的,因为早已有许多散文大家留下了名篇,而余秋雨的聪明在于,他只选取了有限的自然景观,结合与之相关的人文景观,并将二者进行双向的相互阐释,从而创造了一种人文山水画卷,让人在此流连。作者在开篇便说起古代文人的“无足观”,文官之显赫在官而不在文。可是,当他们卸掉了乌纱,随意涂划的诗文便可以千古留芳。这看似不经意的起笔,实际上,这正是本文所要表达的题旨,也为后面的论述埋下的伏笔。作者继尔从白帝城、黄鹤楼、寒山寺写起,进一步阐述历代文人“把偌大一个世界的生僻角落变成人人心中的故乡”的魔力。接下来自然而然地引出了王维那首著名的《渭城曲》,话题也就转到了正题上。这种开头的写法在余氏散文中随处可见,就像电影镜头,从很远处慢慢拉近。当作者向一老者打听去阳关的路线时,却被告知“没什么好看的,倒是有一些文人辛辛苦苦找去。”老者说着看了看天,又补了一句“这雪一时下不停。”作者自然不作理会,转身钻进雪里。那雪肯然是不大了,况且作者也无意于写自然的雪,所以一笔带过。
然后就是在沙漠里行走,然后就看见了古战场遗留下来的坟堆。面对此情此景,作者展开了想象翅膀,在历史的时空里遨翔。他用深情而又锤炼的语言描述了昔日铁马金戈的杀敌场景以及战争带给人民的灾难。
如雨的马蹄,如雷的呐喊,如注的热血。中原慈母的白发,江南春闺的遥望,湖湘稚儿的夜哭。故乡柳荫下的诀别,将军圆睁的怒目,猎猎于朔风中的军旗。
读到这里,我想起了“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高适《燕歌行》)、“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王昌龄《塞下曲》)、“关山正飞雪,烽戍断无烟”(王维《垄西行》)、“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李白《子夜吴歌》)、“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等动人的诗句。
作者仍不肯罢休,他还把阳关的坟堆和中原内地的坟地做了比较,前者是“大大咧咧铺张开的沙堆”,后者则“在重重美景中发闷”。在作者眼里,阳关的坟堆也具有夺人魂魄的魅力。
“阳关古址”终于寻到了,其实,这里真的没有什么好看的了。烽火台还在,已经坍了大半苇草在寒风中抖动,再有就是西北的群山积着层层叠叠的皑皑白雪。作者当然不是为了看这些景致才来的。借助于眼前的景观,作者关注的是历史留
7.把《野望》改写成散文
掩卷,起身,王绩步出草庐;一阵山风袭面,他不由自主地打了一个寒噤。抬首而望,日头还有一小半留在西边天空,在暮气四合里显得暗红而无力。曾经青萃苍郁的树林褪了颜色,添了别致:浅红的果,半黄的叶,和着那灰褐色的树枝丫杈。有几条秃枝直指苍穹,仿佛在诉说着没有结果的悲凉。“哞—哞—”山脚边传来牛叫声,王绩知道是牧牛人回家了,果不其然,一群牛犊从山西边的大路上渐行渐近,细细一听,还能听到那牧童哼着的山歌小调呢。王绩真想上前打个招呼,可又不知道是那家小子,只好作罢。正欲转身回屋,耳畔又传来“哒哒”的马蹄声,只见几个猎人相伴而行,他们精壮的身躯合着马步的节奏起伏着,背上挂着的几只野兔和山鸡倒垂着头晃荡着,就像那慢慢落山的日头,那么地无力无助。王绩不认识这几个打猎人,那几个打猎人也没有跟王绩打一个招呼,彼此的脸在彼此的眼中就像一张图案在面前晃过。王绩心里一阵怅惘,隐居山间,缺少知音,不禁想起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的伯夷、叔齐,不知当年的你们是否也如我般孤独抑郁?
附原文:
野望——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