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综述格式范文(推荐23篇)

0 2024-11-06 02:55 来源:www.xuanchuanyuan.com 手机版

化学实验综述格式范文 第1篇

一、文献综述的作用与目的

文献综述要针对某个研究主题,就目前学术界的成果加以探究。文献综述旨在整合此研究主题的特定领域中已经被思考过与研究过的信息,并将此议题上的权威学者所作的努力进行系统地展现、归纳和评述。在决定论文研究题目之前,通常必须关注的几个问题是:研究所属的

领域或者其他领域,对这个间题已经知道多少;已完成的研究有哪些;以往的建议与对策是否成功;有没有建议新的研究方向和议题。简而言之,文献综述是一切合理研究的基础。

大多数研究生并不考虑这些问题,就直接进行文献探讨,将在短时间内找到的现有文献做简略引述或归类,也不作批判。甚至与论文研究的可行性、必要性也无关。

其实回顾的目的就是想看看什么是探索性研究,所以必须主动积极地扩大研究文献的来源。也只有这样,才可能增加研究的假设与变量,以改进研究的设计。

文献综述至少可达到的基本目的有:让读者熟悉现有研究主题领域中有关研究的进展与困境;提供后续研究者的思考:未来研究是否可以找出更有意义与更显著的结果;对各种理论的立场说明,可以提出不同的概念架构;作为新假设提出与研究理念的基础,对某现象和行为进行可能的解释;识别概念间的前提假设,理解并学习他人如何界定与衡量关键概念;改进与批判现有研究的不足,推出另类研究,发掘新的研究方法与途径,验证其他相关研究。

总之,研究文献不仅可帮助确认研究主题,也可找出

对研究的问题的不同见解。发表过的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就是重要的问题来源,对论文的回顾会提供宝贵的资料以及研究可行性的范例。

二、文献综述中常见的问题

文献综述可以帮助新研究者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所以撰写此章节时,要向读者交代论文不同于先前研究之所在。它是一个新的有关此类研究主题方面的重要的学术研究。但是研究生在撰写文献综述过程中易犯以下四种错误:

1.大量罗列堆砌文章

误认为文献综述的目的是显示对其他相关研究的了解程度,结果导致很多文献综述不是以所研究的问题为中心来展开,而变成了读书心得清单。

2.轻易放弃研究批判的权利

我国高等院校多以本校学生考本校研究生者居多,因而往往出现大量引用自己导师的研究成果而不注意其他同行的研究成果的现象,学生担心学位论文答辩通不过,所以难得见到学生批判导师已有研究的不足;遇到名校名师,学生更易放弃自己批判的权利。由于大量引用他人的著作,每段话均以谁说为起始,结果使自己的论文成为他人研究有效与否的验证报告,无法说服读者相信自己

的论文有重要贡献。

3.回避和放弃研究冲突另辟蹊径

对有较多学术争议的研究主题,或发现现有的研究结论互相矛盾时,有些研究生的论文就回避矛盾,进行一个自认为是创新的研究。其实将这些冲突全部放弃,就意味着放弃一大堆有价值的资料,并且这个所谓的创新,因为不跟任何现有的研究相关与比较,没有引用价值,会被后人所放弃。遇到不协调或者互相矛盾的研究发现,尽管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来处理,但是不要避重就轻,甚至主动放弃。其实这些不协调或者冲突是很有价值的,应多加利用。将现有文献的冲突与矛盾加以整合是必要的,新研究比旧研究具有更好、更强的解释力,原因之一是新的研究会将过去的所得做一番整合与改善。

4.选择性地探讨文献

有些研究生不是系统化地回顾现有的研究文献,找出适合研究的问题或可预测的假设,却宣称某种研究缺乏文献,从而自认他们的研究是探索性研究。如果有选择性地探讨现有文献,则文献综述就变成了研究生主观愿望的反映,成了一种机会性的回顾。

化学实验综述格式范文 第2篇

我国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文献结集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学说与以人为本”研讨会综述

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综述

36册《_史》出版引学界关注

国内外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研究的检视及评鉴

第十六届世界应用语言大会暨第六届中国英语教学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

历史客观性问题的梳理及反思

20世纪80年代以来非政府组织对亚非拉援助研究综述——以洛克菲勒基金会在黑非洲的援助为例

庄学研究的新向度——《庄子的生存哲学》评介

《黄帝内经》的生命诠释——读《黄帝内经(全本全注全译)》

培养国际化金融人才是上海两个中心建设的客观要求——2010年上海金融学院经济发展研究所研讨会综述

略谈国内的巴赫金理论研究——1982年至2010年

近20年梁漱溟思想研究综述

近10年来国内学术界朝鲜战争研究新进展

近10年民国电影研究综述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基本状况、制约因素与破解对策研究

社会批判理论的基始话语——《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及其当代价值》评介

《王国维全集》在浙江首发

中国史学界第八次代表大会学术报告综述

新版《中国大百科全书》近期出版

首届两型社会建设论坛观点综述

“北朝与河北历史文化研讨会”综述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综述

新时期国内_执政思想研究简况及展望

“四清”运动研究综述

语境化研究和反现代化叙事——本杰明·艾尔曼的中国思想史研究述评

新版《巴金全集》有望5年内出版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第五版序言

自觉建构马克思主义的环境哲学——《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研究》评介

“中国少数民族史学与历史学多学科研究方法”学术研讨会概述

和谐社会构建与社会保障国际学术研讨会观点综述

河北省董仲舒与河北历史文化研讨会综述

对资本主义认识的两个发展趋向论析

近十年来大陆“政治沟通”研究述论

《中国语言文字大词典》2009年将陆续面世

沙特阿拉伯石油繁荣的原因浅析(1970—1982)

民族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特征及其构建

《建国以来文稿》推出前三册

关于近代华北社会问题研究的一次重要会议——“民国河北高等法院档案与近代华北社会”学术研讨会述评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第十届学术年会综述

中国_创建史研究的他山之石——评石川祯浩近著《中国_成立史》

视域融合深度犁耕——文化研究与现代性国际高层学术论坛综述

中国的大国外交战略与大国形象塑造

试析社会转型期民主文化转型基本经验

韩国新村运动基本理论体系研究论纲:一个初步的研究框架

唐长孺先生《<木兰诗>补正》读后感

基于货币危机理论分析我国的QFII制度

“黑水城人文与环境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二万五千里》誊清稿本影印出版

隆化鸽子洞元代放支官俸文书考释

多元共生态势下的广西青年诗群——广西第二届青年诗会综述

化学实验综述格式范文 第3篇

实验是研究化学的科学方法,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

怎么才能学好化学实验?

实验是完全互动型学习,高压灌输式是没有效果的。首先你需要有一定的兴趣基础,大多数学生提不起学习化学实验的兴趣,是因为大多学校是在读实验,而不是做实验。老师在讲台上把实验过程走一遍,学生听得懵懵懂懂,甚至感觉枯燥无味,渐渐进入睡眠状态,这是最糟糕的状态。

学好化学实验,首先需要做好预习,方法如下:

1、预习目的

?a、认识、熟悉实验器材;

b、阅读实验原理;

c、明确实验目的。

预习要有目的性,不是随便看看。走马观花.很多同学抱有这样的心理:老师安排预习,预习是新的内容,我没学过,看不懂没关系,读一遍就算完事。这种心理预习实验,既浪费时间又会增加一分你对预习甚至是这个学科的反感,还不如不预习。

2、实验过程中抓住关键点

到实验室做实验机会本身就少,实验课上,有一些同学在实验过程中感觉很新奇,各器材都玩一遍,甚至拿着一些仪器打闹,根本没把实验课的目的放在心里,

资料共享平台

这种学生,可以肯定,他们没有预习,也没有听老师讲过实验,第一次接触肯定好奇,也是因好奇而分散了注意力。还有一类同学,看过老师做实验,步骤记得很明确,做实验也竭尽全力,但就是不出正确的实验结果。这类学生,虽然把步骤写在了本上,但没有意识到操作重点,因为只听过,没实践过,抓不住成功关键点,导致实验结果失败。我们也经常听到学生抱怨,实验很少让做,考实验都不会,这是化学实验这门学科特性决定的,化学实验危险系数高,投入精力大,自然不会让学生随意去练习。

3、做到经常复习

对于复习,化学实验和其他各学科一样,要学会温故而知新。现在大部分中学化学实验室都不会多次开放,学生复习实验大多只能通过习题和笔记,没有直观性,效果比较差。

化学实验综述格式范文 第4篇

关键词:医学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培养;医学教育

面对海量的数字资源,信息化社会要求人们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还要能够创造性地从丰富的信息资源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积极主动地将自己在实践工作中的经验积累撰写成文。论文写作能力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名大学医学生的专业水平和业务技能,甚至决定了他的事业发展高度。大学阶段是学习的黄金时期,在大学阶段就注重培养大学生的论文写作能力,对他们的学习工作和将来的事业发展都是大有帮助的。

一、大学医学生论文写作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论文写作能力是医学类大学生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大学医学生在校期间需要完成实验报告、医学综述、毕业论文的撰写,参加工作后需要撰写大量的病历,以及完成科研论文,甚至包括与病人、同事的交流能力等都建立在良好的医学论文写作能力上。医学论文写作能力的欠缺,使大学生在学习期间和就业之后,不能充分表达医学研究的成果,成为个人发展、事业成就的重要障碍。因此,医学论文的写作是医学院校培养大学生科研能力以适应工作需要的一门必修课。通过系统规范的学习,培养大学生积极的写作心理、学习必要的写作技巧并形成良好的写作文风,将会使大学生终身受益。

二、大学医学生论文写作能力培养的现状及原因

虽然医学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在今天,它并没有得到众多医学院校的高度重视,医学论文写作课程在有的医学院校几乎是个空白。部分大学医学生畏惧写作,教师布置的实习报告、开题报告和毕业设计,被当成一件相当困难而迫不得已的任务,常常采取消极应付的态度。当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发现常常由于论文写作知识与能力的欠缺而限制个人在医学事业上的发展,此时往往又没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来深入学习这项技能。

造成论文写作能力培养滞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部分高校教学理念落后,忽视对大学生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二是医学院校采用被动的教学模式,以知识传授为主要教学方法,使大学生学习模式单一、思维方式僵化和创新精神淡薄,跟不上当今医学科学飞速发展的步伐。三是教材建设有待优化、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等等。这些综合因素,导致大学医学生的论文写作能力低,创新思维不足。

三、大学医学生论文写作能力培养的方法

1. 提高思想认识,建立一个广泛的支持体系

2. 转变教学模式,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

在我国,绝大多数院校的主要教学方法是传统的讲授法,即便是实践性较强的医学科学教育也是如此。这种方法培养出来的大学生,习惯于死记硬背,创新性思维能力不足。而医学论文的写作基本要求之一就是要具有创新性。因此,如何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努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在大学医学生论文写作能力培养过程中需要审慎思量的问题。在这方面,欧美国家有许多值得学习的成功经验。比如,美国的医学院校在教学活动中十分重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张个性发展,调动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自我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以及标准化病人模拟教学、临床实学生互评等教学方法得到广泛应用。在这种教学过程中,大学生是主动参与者,具有更高的学习热情,自己对学习负责,这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交流能力、信息管理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习惯。这些综合素质的培养,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医学论文写作能力。

3. 开设论文写作必修课程

调查发现,目前很多大学医学生基本不了解论文的基本写作方法、写作规范,文字表达能力差,尤其是不能正确使用医学术语,不能熟练运用医学文献检索工具。这主要是由于大学医学生在校期间缺乏论文写作方面的系统教育。将论文写作设为必修课程,有助于所有大学生通过此课程的学习,使整体论文写作水平得到普遍提高,为以后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科技论文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相应地,课程内容的设置、教材的编写与选择、师资队伍的建设、成绩的考核等等都需要加强建设与管理,努力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

化学实验综述格式范文 第5篇

化学实验报告的书写:1.实验目的:即本次实验所要达到的目标或目的是什么。

使实验在明确的目的下进行,可避免学生无目的的忙碌,所以教师课前检查实验预习是很必要的。

2.实验日期和实验者:在实验名称下面注明实验时间和实验者名字。

这是很重要的实验资料,便于将来查找时进行核对。

3.实验仪器和药品:写出主要的仪器和药品,应分类罗列,不能遗漏。

此项书写可以促使学生去思考仪器的用法和用途,药品的作用及其所能发生的具体的化学反应,从而有助于理解实验的原理和特点。

需要注意的是实验报告中应该有为完成实验所用试剂的浓度和仪器的规格。

因为,所用试剂的浓度不同往往会得到不同的实验结果,对于仪器的规格,学生也应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大试管”“小烧杯”的阶段。

4.实验步骤:根据具体的实验目的和原理来设计实验,写出主要的操作步骤,这是报告中比较重要的部分。

此项可以使学生了解实验的全过程,明确每一步的目的,理解实验的设计原理,掌握实验的核心部分,养成科学的思维方法。

在此项中还应写出实验的注意事项,以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

5.实验记录:正确如实的记录实验现象或数据,为表述准确应使用专业术语,尽量避免口语的出现。

这是报告的主体部分,在记录中,应要求学生即使得到的结果不理想,也不能修改,可以通过分析和讨论找出原因和解决的办法,养成实事求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6.实验结论和解释:对于所进行的操作和得到的相关现象运用已知的化学知识去分析和解释,得出结论,这是实验联系理论的关键所在,有助于学生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已知的理论知识。

7.评价和讨论:以上各项是学生接收,认识和理解知识的过程;而此项则是回顾、反思、总结和拓展知识的过程,是实验的升华,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参考资料实验报告.优秀[引用时间xx-12-19]...

化学实验综述格式范文 第6篇

本实验室在教导处的坚强领导下,本着为化学组全体老师服务的宗旨,认真积极地做好各项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得到了同组老师的认可。现将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1.本学期初,根据教学大纲和各年级教材中的要求,认真制定实验室工作计划。

2.按照学期初制定的实验计划,认真准备各年级的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在工作中做到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努力协助各任课老师完成实验教学工作,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验操作水平和能力,努力为中、高考服务。得到了同组老师的一致认可和赞誉。

本学期各年级完成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情况如下:

月,为迎接区、市、省三级教育技术装备的督导评估工作,本人积极做好实验室各橱柜的防潮、防尘、防霉等工作,让内部的仪器药品变得更有序整洁,同时认真整理实验室的各种台帐资料,做到高效、及时、有序、齐全,为学校工作作出自己的贡献。

化学实验综述格式范文 第7篇

实验目的:

学习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定及有关仪器的使用;

学习碱式滴定管的使用,练习滴定操作。

实验原理:

H2C2O4为有机弱酸,其Ka1=×10-2,Ka2=×10-5。常量组分分析时cKa1>10-8,cKa2>10-8,Ka1/Ka2

计量点pH值左右,可用酚酞为指示剂。

NaOH标准溶液采用间接配制法获得,以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

此反应计量点pH值左右,同样可用酚酞为指示剂。

用台式天平称取NaOH1g于100mL烧杯中,加50mL蒸馏水,搅拌使其溶解。移入500mL试剂瓶中,再加200mL蒸馏水,摇匀。

准确称取邻苯二甲酸氢钾三份,分别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20~30mL蒸馏水溶解,再加1~2滴酚酞指示剂,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红色,半分钟不褪色即为终点。

准确称取左右草酸试样,置于小烧杯中,加20mL蒸馏水溶解,然后定量地转入1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用20mL移液管移取试样溶液于锥形瓶中,加酚酞指示剂1~2滴,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红色,半分钟不褪色即为终点。平行做三次。

2. 巩固蒸馏的操作技术和学习分液漏斗的使用。

将水加入100mL圆底烧瓶, 在冷却和不断振荡下,慢慢地加入浓硫酸。冷至室温后,再加入10mL95%乙醇,然后在搅拌下加入研细的溴化钠,再投入2-3粒沸石。

放热,烧瓶烫手。

2. 装配装置,反应:

化学实验综述格式范文 第8篇

一、综合国力和文化力的起源

根据学术发展的角度来说,综合国力可以在某种意义上被认为是中国自创的概念,与国际上所流行的那种相关概念有着很大程度上的不同。相对来说,关于文化力的概念,国际学术上几乎没有,更别说对它的阐述,它几乎就是中国独创的国际术语。但是,关于综合国力和文化力的相关研究,虽然与国际上的表达不同,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影响。也可以这么说,综合国力和文化力的形成是其影响下的直接结果,它们的形成虽然没有进行直接的翻译,但还是在西方学术界的影响下形成的。所以,可以认为,综合国力和文化力的源头在西方学术界。

二、综合国力和文化力的进一步探索

曾经有中国学者对其源头进行进一步尝试,那就是从马克思理论中对其进行系列寻找,并直接将西方理论的影响直接忽视。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对马克思的理论论著进行依据上的查找,想要证明马克思的理论早就拥有了关于综合国力和文化力的相关概念。当然,这种学术研究还是存在着自己的价值的,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发展了综合国力和文化力的理论,还对马克思的理论有了进一步的介绍,加深了对其理论的理解。不过,如果硬说其概念是直接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这是值得商议的。因为,在中国改革开放以前,综合国力和文化力的相关概念是人们所不知的,或者说根本没有对其进行过明确的提出。但是,也并不能完全说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没有关于其概念的提出,这些内容还是有的,而且还非常丰富,只是没有在很大程度上被人们发挥出来,更别说得到相关重视。

自从_同志对综合国力进行大力提升后,它已经成为了我国重要的核心概念之一,也成了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核心理论之一,而文化力的概念也在此基础上发展成为核心概念中的重要理论,文化力的概念也在其提出的“科学是第一生产力”中逐渐形成完整的文化理论体系。随着国家的不断重视和其理论在学术界的不断发展,它已经成了我国政府改革开放政策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还成为了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一部分。同时,从很大意义上来说,这一理论的形成是我国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贡献。

总的来说,可以认为文化力的相关理论是在综合国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如果将其进行单独概念上的讨论是非常不可取的,而且,如果两者真的脱离关系,不仅不利于对它们进行的相关研究,还不利于对其该概念的系统研究。正因为两者之间在一定程度上有着那种学术上的密不可分的血缘关系,所以它们之间是斩不断的。它们就好比一个整体,在对一个概念进行研究时,必然会离不开对另外一个概念的研究,对其关系的论证是综合国力和文化力的关键所在。

三、综合国力及文化力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影响

综合国力及文化力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对其有着莫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综合国力及文化力的相关理论不仅仅与社会主义的精神是一致的,而且还和其基本原理相互契合,这一理论的提出就是要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如何才能在新的社会形势下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所面临的系列挑战,这种理论和实践的相互结合,不仅使理论走出困境,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整个理论体系。总而言之,综合国力与文化力从理论的出发到实践,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科学的精神基本上完全一致,而且也是一重大突破。

从理论上说,综合国力与文化力和马克思主义原理及科学的精神都是一致的,没有发生过任何的冲突,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填充了原来不曾涉及到的理论。毕竟,从综合国力和文化力的角度对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在马克思的体系中还是属于新的话题。从核心理论上来说,综合国力和文化力也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各个方面基本完全一致,比如唯物主义中的基本精神和历史进步,如果说综合国力与文化力会在上述理论中引起质疑,那么,也是在一定程度上由教科书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阐述所造成的。也就是说,如果有人认为综合国力和文化力理论中的相关提法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不一致,那么造成这种不一致的绝对不是其理论与综合国力和文化力的相关理论,而是那种传统的教科书对理论的解释不一致。

化学实验综述格式范文 第9篇

目 录

实验一 基本操作

实验二 血糖测定

实验三 血清谷丙转氨酶的测定

实验四 血清蛋白醋酸纤维薄膜电泳

实验五 凝胶层析(分子筛层析)

实验六 饱食和饥饿对白鼠肝糖原含量的比较

实验七 血清脂蛋白琼脂糖凝胶电泳

实验八 分离纯化基因组DNA(一)

实验九 分离纯化基因组DNA(二)

实验十 PCR

实验十一 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PCR产物

实验题目

1、 预习报告

实验目的

实验流程

预计结果

注意事项

2、 实验原始数据记录(或实验现象)

化学实验综述格式范文 第10篇

“第三极文化”理论是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黄会林先生针对当前世界文化格局、中国文化与艺术发展现状于2009年首倡并提出的战略性构想,本次论坛是国内首次围绕这一理论展开的集中研讨。黄先生在《“第三极文化”的设想与思考》主题发言中指出:当今世界文化格局大体呈现欧洲、美国与中国三极发展态势,作为“第三极”的中国文化是一个有独立传统、强大文化根基与绵长生命力的持久存在,无论观照历史背景还是现实状况,都是世界文化不容忽视的一极,其根本特点是以中国核心价值观念――“和谐”为特征,代表了人类的新理想;提出“第三极文化”概念,是要强调珍视自身文化传统,返本寻根、固守本土,但并不排斥外来文化,主张多元文化的互动与对话,寻求在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身位置,自主适应时代变化,与其他文化取长补短,企盼建立多种文化和谐共处的理想图景,共建一套共同认可的秩序和守则。黄先生认为,提出这一概念是对东西文化两极论的反思和修正,也适应了转型期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致力寻求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与会专家和艺术家结合中国当代艺术文化生态及发展前景、中国影视等艺术实践领域文化现状,从现实、历史、理论和实践等多个维度,围绕“第三极文化”理论的价值、内涵和发展策略展开深入研讨,充分肯定了“第三极文化”战略构想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一、“第三极文化”的意义与价值

与会专家认为,在中国社会转型、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文化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和矛盾,同时也给文化发展带来不同以往的机遇,“第三极文化”理论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理论价值,以及面向未来的想象力。

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董奇教授指出,“第三极文化”概念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文化理论呈现,是大势所趋,中国文化应当承担起促进人类文化艺术发展的历史责任。当前也拥有良好的发展机遇,实现这一责任比以往更具可行性。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仲呈祥教授认为,“第三极文化”是面对人类文化、经济发展新态势,顺应时代需要提出的新概念,是一种大胆的文化和理论创新,体现了当代知识分子的学术自觉和责任担当。北京大学彭吉象教授认为“第三极文化”是富有时代特征的一面旗帜,中华民族21世纪所面临的最大历史使命是包含文化复兴的民族复兴,“第三极文化”理论具有超越电影和各个单项艺术领域的深刻意义。北京师范大学王一川教授指出,“第三极文化”理论将开拓我们的想象力,帮助我们在文化物化的年代,思考如何重塑精神高度,如何重新把握人类生存的精神维度,寻找未来的文化建设之道。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许柏林认为“第三极文化”能起到限制霸权文化、对世界精神文化中不良趋势进行整顿的积极作用。《现代传播》主编胡智锋教授认为,“第三极文化”理论顺应了_崛起的发展状态,适应当下社会整体发展需要,从世界视野中看中国,又从中国的视野看世界,彰显了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历史责任感。北京师范大学周星教授认为,“第三极文化”理论是黄会林先生十几年一直倡导的“影视民族化”理论的延续,其出发点是文化定力,它有利于纠正当下社会向物质文化过度偏移的不良倾向。北京市文联党组副书记索谦也认为,“第三极文化”理论体现出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问题意识与责任意识。北京电影学院黄式宪教授认为,“第三极文化”理论切合当今国际文化的格局及其发展的趋势,不但具有理论的前沿性,同时也具有实践引领的意义。北京师范大学王宜文教授指出,“第三极文化”理论自觉把学术研究和国家的文化与艺术发展紧密相连,体现了学术研究的责任感。

中国电影资料馆傅红星馆长认为这一文化思想构架有助于中国电影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并实现对创作实践的理论引导。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裁李晓枫认为,这一理论将引导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争取其文化话语权,扩大其文化影响力,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具有战略性的命题。美国国际数据集团全球常务副总裁熊晓鸽认为,中国经济的发展为文化传播提供了可能性,他结合丰富数据、图表阐述了“第三极文化”兴起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新媒体技术发展给文化产业带来了更多发展机会等论点。剧作家、评论家赵葆华指出,当前经济全球化,好莱坞借着资本强势侵犯各国文化,而中国影视、文化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期和黄金机遇期,在这个大背景下提出发展“第三极文化”十分具有战略意义。西北大学张阿利教授认为,“第三极文化”理论是观照现实、具有战略眼光和前瞻意识的理论。

二、“第三极文化”的理论内涵

“第三极文化”的理论依据

黄会林教授指出,传统思维将世界文化版图划分为二元格局――东方(或中国)与西方,这一模式存在文化殖民主义和东方学的偏见,抹杀了西方文化本身存在巨大差异的事实,“第三极文化”理论尝试对这一传统思维模式进行反思和修正。仲呈祥教授用庞朴先生“一分为三”的哲学思想阐释“第三极”概念的理论依据,它用一种辩证、和谐、兼容的思维方式取代了“一分为二”、“二元对立”的简单思维。胡智锋教授也认为这一划分打破了“五四”以来要么盲目崇拜西方、要么倡导狭隘民族主义,将传统和现代、东方和西方对立起来的二元思维模式,是文化艺术理论思维的一个突破。

“三极”文化格局的划分

许柏林结合“极”字的字形解意,从单极、两极和多极的空间概念,阐述“第三极”的特征,他认为“三极”的向度和维度更加多元,包容度更大,同时也最为复杂,变数最多,他还就“三极”格局的内部关系提出思考。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郑洞天和中央电视台副台长高峰就“三极”文化格局的划分依据,李晓枫先生就“第三极文化”的空间覆盖,彭吉象教授、周星教授和赵葆华先生就“三极”之外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如何划归等问题,都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第三极”概念的理论内涵

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对“第三极文化”的界定是:随着中国经济崛起,文化话语权上升,我们希望建立一套与美国文化、欧洲文化相抗衡的思想体系,其中包括文化和意识形态两大范畴。董奇教授和高峰先生都认为该从影响力的角度理解“第三极”的内涵,他们认为文化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第三极”讲的是影响力。许柏林将构成世界的要素概括为“力”、“利”、“理”、“礼”,并用此阐述他对“第三极”的理解。北京师范大学梁玖教授认为“第三极”并非是一种文化理想,而是一种客观存在,“三极”不是指排序,而是指类型,“第三极文化”命名强调的是发现价值、赋予意义、引导价值和识别性。黄会林教授指出,“第三极文化”植根于中国数千年文明传统,但不等于中国传统文化,它是不断与时俱进和吐故纳新的中国文化。索谦先生认为“第三极文化”的核心是中国文化的重塑和重新定位,应该对传统文化进行梳理。北京师范大学张同道教授认为中国文化是一个斑驳复杂的大框,应当清理出核心的价值观和民族理念,提炼出益于中国和世界、值得广泛传播的“第三极文化”本体特征。郑洞天、李晓枫也都认为应该剔除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和陈腐,而不能把中国文化笼统概括成“第三极”。傅红星先生认为“第三极文化”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黄会林教授明确提出,“第三极文化”并主张多元文化互动和对话,相互取长补短,共建互认的秩序和守则,实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理想图景。索谦先生认为对外来文化不能简单加以抵制,翟俊杰导演指出要学习和借鉴外来文化的优秀经验,但不能是低层次的模仿。周星教授认为,“第三极”并不与其他文化对峙,而是主张吸纳欧洲文化、美国文化中包括商业文化、大众文化在内的成功经验,以适应中国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

三、“第三极文化”的建构之道

黄会林教授指出,研究并推动“第三极文化”的发展,应该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她从学术研究、艺术创作、文化传播和资源整合四个方面谈“第三极文化”的发展战略,与会人员也就这些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黄会林教授强调既要强化基础研究,同时也要突出应用研究。索谦先生认为着力点是需要一批有责任心和问题意识的知识分子来做这件事。北京电影学院陈山教授认为首先要确定方向,其次要更新文化思维方式,他认为“进化论”未必适合文化发展,“革命”和“运动”方式解决不了所有问题,科学也不是万能的。李晓枫先生引用冯天瑜先生对文化层次的划分,认为“第三极文化”研究的核心重点是“高层意识形态文化”,借此影响基层意识形态、社会心理、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物态文化。张同道教授认为“第三极文化”理论的建构需要挣脱“救亡学术”、“爱国学术”的樊篱,从“学术的学术”角度彰显学术独立性。郑洞天教授建议要用理论解释创作现状。于丹教授建议不着急做理论内涵研究,先从为用研究切入,从方法论入手,追求实证,诠释我们今天各种个案中的困惑,在时间和空间两个坐标建立方法论体系之后,再去触摸为体研究的内核。

“第三极文化”既是基于实践的理论总结,也应当反过来指导和影响创作实践。发展“第三极文化”,需要创造出植根传统而又具有时代精神、倾注真实生活感受的艺术作品,重原创,不媚俗、不模仿。翟俊杰导演认为,艺术家应该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但这并不是主张拍摄大量古装片、革命题材献礼片或英模片,而是要关注当今社会百态,创造具有中国气派的作品。黄式宪教授认为,2009年以来,中国电影的创作实践遇到很大问题,中国电影处在亚健康状态,需要用“第三极文化”理念推进中国电影产业的进程。傅红星先生也指出,现在中国电影数量多,质量低,缺乏真正有品格的、代表民族文化脊梁的优秀作品,希望“第三极文化理论”能发挥实践引领作用。

不少与会人员都认为,通过传播营造影响力,是发展“第三极文化”的核心。中央电视台戏曲音乐部主任郎昆强调着力建构中国文化符号。郎昆和高峰都强调要适应多媒体时代特点,注重新科学技术手段的应用,让文化插上科技和经济的翅膀飞翔,多媒体整合传播是必经之路。李晓枫认为研究难点在传播环节,应把泛化的电视(视频)当做“第三极文化”最重要、最基本的创制和传播手段来研究,但中国电视目前正面临着西方文化带来的收视率和商业广告的双重“绑架”,亟需作为本国文化的“第三极文化”的渗入。西北大学张阿利教授指出,“第三极文化”要做到不同时空的交融,国内影响和国际影响的双重交融。

本次研讨会是《艺术评论》杂志社“新世纪十年・走进高校”系列活动的第二站,与北京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合作,取得了圆满成功。“第三极文化”理论是一个开放和发展中的体系,它体现出开放的文化立场,一种重新界定文化格局的思维方法,一种融合理论和实践的开放体系,共同探讨这一文化理念,分析其价值,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和疑惑,需要更多的人参与,也必将会有利于中国艺术在新世纪的发展和繁荣。

* 本文为黄会林教授所主持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艺术学科体系建构研究”(批准号:07JZD0032)的阶段性成果。

化学实验综述格式范文 第11篇

玻璃仪器内任何一点沾污,都可能影响到实验结果。因此,玻璃仪器要始终保持干燥洁净,每次实验前要检查是否洁净,实验后要及时清洗、晾干。

对一般实验来说要求玻璃仪器洗涤后,其内壁附着的水很均匀,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晾干后不留水痕即可。

在洗涤之前要先了解它是被什么污物所污染,再决定采用相应的洗涤方法。仪器用毕应立即清洗,一般可依照:倾去废物——冷却——用水冲洗——刷洗——用水冲洗的顺序进行。如果仪器内壁附着有不易涮掉的物质,要使用试管刷(或烧瓶刷)。使用试管刷在盛水的试管里转动或上下移动时,不可用力过猛,以防戳破管底。最好是选准手指捏持试管刷柄的部位,使试管刷的铁丝端碰不到管底为好。

若仪器内壁附着不溶于水的碱、碳酸盐、碱性氧化物等物质,可先用少量稀盐酸溶解,再反复用水冲洗。若附着少量油污,就会挂附水珠,可用适合的刷子蘸少量洗衣粉(或洗洁精)刷洗,刷净后再反复用水冲洗。

洗净的仪器可倒置在不被碰撞的地方(如将试管倒插在试管架上)晾干备用。

【练一练】识别一些常用的玻璃仪器,了解它们的规格、用途。把试管洗涤干净后,晾在试管架上。

化学实验综述格式范文 第12篇

学生数量的增多和现有办学条件形成巨大的反差,自习室、图书资料、学生活动场所等得不到应有的改善,形成了制约校园文化发展的一大客观问题,高校办学层次的提高对地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近几年,高校升格的步伐不断地加快,很多学校经过合并、整合资源,由原来的专科院校一下子升格为本科院校。学校办学层次提高了,但是由于相应的管理体制、发展模式没有得到改进,还是停留在专科院校发展模式的基础上,这就给校园文化的提升造成了一定的困难。高校后勤社会化对地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高校管理体制的改革,使高校后勤管理的社会化程度进一步加深。而作为经费投入不足的地方高校,更需要后勤的社会化。随着后勤社会化程度的加深,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学生往往不住在学校里,而是住在校外的学生公寓。这给学校的管理加大了难度,同时,学生住地和学校有一定的距离,也给校园文化建设的开展增加了难度,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学生明显减少了。

地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大学变大了,学生增多了,随之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地方高校的管理模式很多是基于“区市共建,以市为主”的管理模式,因而高校在各方面的资金投入会受到限制。资金的不充裕,使学校的各种基础设施、图书资料、大学生活动场所无法跟上学校扩大、学生变多的步伐,进而影响到了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基于精神文化视角的问题。大学精神是一所高校的精神魅力所在,而校园文化精神则是大学精神的体现之一。校园精神主要体现在优良的文化传统、人文精神、校风学风、治学理念等方面,具有示范、导向、凝聚、激励、熏陶等各种功能。[2]而地方高校很多都是新成立的本科院校,学校自身的历史比较短,相对于名牌高校、教育部直属高校,其文化底蕴比较薄弱,有的高校甚至都没有自己的校训,更别说是具有结合地方文化、从地域文化中提取而凝炼的大学文化精神了。(三)基于制度文化视角的问题。很多地方高校的办学定位基本上都是服务于地方的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而由于很多地方高校的历史比较短,制度文化不健全,学校的管理没有完全走上正轨。在做好日常教学管理的同时,学校各种规章制度健全的过程比较漫长,形成不了具有特色的制度文化,而要把大学精神、校园文化精神很好地融入到制度文化中,就要不断地对各种制度进行创新,从而形成地方高校独具特色的制度文化。基于行为文化视角的问题。学生的行为举止,不仅关系到学校的声誉,也关系到学生自身的发展。地方高校在高校扩招的推动下,对学生的教化、指导受到社会风气的影响变得浮躁和急功近利,没能以大学人应有的言行举止去教化学生,引领社会思潮,而与地域文化相结合的高校行为文化在地方高校则更是少之又少。

化学实验综述格式范文 第13篇

生物学上已经学习过的探究方法及过程,同样适用于化学的学习,可以由复习简单的生物探究,让学生复习探究的方法及过程,再重新应用到化学的学习中。生物与化学的思维方法上也存在相同之处,所以概念知识的学习可以采用学生熟知的自主阅读、归纳分析等方式进行;生物实验和化学实验都可以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

再如,初一生物学习种子的萌发时,学生就已掌握用控制变量法用于实验探究,初三化学学习影响物质溶解速度因素的探究就可以先从复习控制变量法开始引入。仔细分析,可以找到更多共同的学习方法,由教师进行引导,已掌握的生物学学习方法、实验方法、探究方法可以应用于化学学习的整个过程。

化学实验综述格式范文 第14篇

1、选题和收集资料

选题医学文献综述并不是文献的简单罗列和组合,而是一个全新的创作。综述的选题必须建立在客观需要、自我优势的基础上来选定题名。选题要新颖,要选择进展较快、知识尚未普及、原始报道积累较多、意见不一致而存在争论的新课题,一般是自己熟悉的专业课题。另外,综述的题名要准确地反映文章的内容,要恰如其分地反映学科研究范围和学术深度。

收集资料主要通过平时积累和突击收集这两种方法。平时积累也就是人们平日阅读文献时的随手而记,比较广泛、分散而零碎,但有_汇流成河_的意义;突击收集是在选定题目后,短时间内集中精力突击查找资料,比较专一,针对性强。搜集资料总的要求是齐全、规范、可靠(最好是知名杂志的第一手资料),并严格挑选、不断更新。

2、资料整理和组成文稿

组成文稿这是撰写综述的中心环节,是运用技巧把经过处理的资料编撰成文的过程。一般从历史背景、目前状况、发展趋势3个方面加以叙述。通常分为两步走,第1步是撰写提纲,第2步是按编写提纲将素材成文。如何把素材有机的组织起来,是写好综述的关键,有3种素材的撰写方法可供参考:①以时间顺序为经,以个例事实为纬,由远而近概括介绍课题研究的发展经过和概况,条理十分清楚;②以学科领域为纲,以研究成果为目的的方法适宜于撰写交叉学科、专业技术应用等方面的课题;③以不同研究方向或不同层次为线,以研究单位(国家、机构或个人)、方法、结果及结论为珠,由浅入深,纵横汇合,串成一体,要注意整篇文章的完整连贯,事实之间的过渡要确保自然,语意流畅,使全文富有生气。

3、参考文献

化学实验综述格式范文 第15篇

一。实验目的

1、观测 CO2 临界状态现象,增加对临界状态概念的感性认识; 2.加深对纯流体热力学状态:汽化、冷凝、饱和态和超临流体等基本概念的理 解;测定 CO2 的 PVT 数据,在 PV 图上绘出 CO2 等温线 3.掌握低温恒温浴和活塞式压力计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纯物质的临界点表示汽液二相平衡共存的最高温度 ( T C) 和最高压力点 (PC) 。 纯物质所处的温度高于 TC,则不存在液相;压力高于 PC,则不存在汽相;同时 高于 TC 和 PC,则为超临界区。本实验测量 TTC 三种温度条 件下等温线。其中 T

三。实验装置流程和试剂

实验装置由试验台本体、压力台和恒温浴组成(图 2-3-1) 。试验台本体如图 2-3-2 所示。实验装置实物图见图 2-3-3。 实验中由压力台送来的压力油进入高压容器和玻璃杯上半部 ,迫使水银进入 预先装有高纯度的 CO2 气体的承压玻璃管(毛细管),CO2 被压缩,其压力和容积通 过压力台上的活塞杆的进退来调节。温度由恒温水套的水温调节,水套的恒温水 由恒温浴供给。

CO2 的压力由压力台上的精密压力表读出(注意:绝对压力=表压+大气压) ,温 度由水套内精密温度计读出。比容由 CO2 柱的高度除以质面比常数计算得到。 试剂:高纯度二氧化碳。

图 2-3-1 CO2 PVT 关系实验装置图

2-3-2 试验台本体 1.高压容器 2-玻璃杯 3-压力油 4-水银 5-密封填料 6-填料压盖 7-恒温水套 8-承压玻璃管 9-CO210精密温度计

四、实验操作步骤

1、按图 2-3-1 装好试验设备。 2.接通恒温浴电源,调节恒温水到所要求的实验温度(以恒温水套内精密温度 计为准) 。 3.加压前的准备——抽油充油操作 (1)关闭压力表下部阀门和进入本体油路的阀门,开启压力台上油杯的进油阀。 (2)摇退压力台上的活塞螺杆,直至螺杆全部退出。此时压力台上油

筒中抽满 了油。 (3)先关闭油杯的进油阀,然后开启压力表下部阀门和进入本体油路的阀门。 (4)摇进活塞杆,使本体充油。直至压力表上有压力读数显示,毛细管下部出 现水银为止。 (5)如活塞杆已摇进到头,压力表上还无压力读数显示,毛细管下部未出现水 银,则重复 (1)--(4)步骤。

(6)再次检查油杯的进油阀是否关闭,压力表及其进入本体油路的二个阀门是 否开启。温 度是否达到所要求的实验温度。如条件均已调定,则可进行实验测定。

4、测定低于临界温度下的等温线(T= 20℃ 或 25℃ ) (1)将恒温水套温度调至 T= 23℃ 左右,并保持恒定。 (2)逐渐增加压力,压力为 左右(毛细管下部出现水银面)开始读取 相应水银柱上端液面刻度,记录第一个数据点。读取数据前,一定要有足够的平 衡时间,保证温度、压力和水银柱高度恒定。 (3)提高压力约 ,达到平衡时,读取相应水银柱上端液面刻度,记录第 二个数据点。注意加压时,应足够缓慢的摇进活塞杆,以保证定温条件,水银柱 高度应稳定在一定数值,不发生波动时,再读数。 (4)按压力间隔 左右,逐次提高压力,测量第三、第四……数据点, 当出现第一小滴 CO2 液体时,则适当降低压力,平衡一段时间,使 CO2 温度和 压力恒定,以准确读出恰出现第一小液滴 CO2 时的压力。 (5)注意此阶段,压力改变后 CO2 状态的变化,特别是测准出现第一小滴 CO2 液体时的压力和相应水银柱高度及最后一个 CO2 小汽泡刚消失时的压力和相应 水银柱高度。此二点压力改变应很小,要交替进行升压和降压操作,压力应按出 现第一小滴 CO2 液体和最后一个 CO2 小汽泡刚消失的具体条件进行调整。 (6)当 CO2 全部液化后,继续按压力间隔 左右升压,直到压力达到 为止(承压玻璃管最大压力应小于 ) 。 5.测定临界等温线和临界参数,观察临界现象 (1)将恒温水套温度调至 T= ℃ 左右,按上述 4 的方法和步骤测出临界等温 线,注意在曲线的拐点( P=)附近,应缓慢调整压力(调压间隔可为 ) ,以较准确的确定临界压力和临界比容,较准确的描绘出临界等温线上 的拐点。 (2)观察临界现象 a. 临界乳光现象 保持临界温度不变,摇进活塞杆使压力升至 Pc 附近处,然后突然摇退活塞杆(注意 勿使试验台本体晃动)降压,在此瞬间玻璃管内将出现圆锥型的乳白色的闪光现象, 这就是临界乳光现象。这是由于 CO2 分子受重力场作用沿高度分布不均和光的 散射所造成的。可以反复几次观察这个现象。 b. 整体相变现象临界点附近时,汽化热接近

于零,饱和蒸汽线与饱和液体线接 近合于一点。 此时汽液的相互转变不象临界温度以下时那样逐渐积累,需要一定 的时间,表现为一个渐变过程;而是当压力稍有变化时,汽液是以突变的形式相 互转化。 c. 汽液二相模糊不清现象 处于临界点附近的 CO2 具有共同的参数(P,V,T) ,不能区别此时 CO2 是汽 态还是液态。如果说它是气体,那么,这气体是接近液态的气体;如果说它是液 体,那么,这液体又是接近气态的液体。下面用实验证明这结论。因为此时是处

于临界温度附近,如果按等温过 程,使 CO2 压缩或膨胀,则管内什么也看不到。现在,按绝热过程进行,先调 节压力处于 MPa(临界压力)附近,突然降压(由于压力很快下降,毛细管 内的 CO2 未能与外界进行充分的热交换,其温度下降) , CO2 状态点不是沿等 温线,而是沿绝热线降到二相区,管内 CO2 出现了明显的液面。这就是说,如 果这时管内 CO2 是气体的话,那么,这种气体离液相区很近,是接近液态的气 体;当膨胀之后,突然压缩 CO2 时,这液面又立即消失了。这就告诉我们,这 时 CO2 液体离汽相区也很近,是接近气态的液体。这时 CO2 既接近气态,又接 近液态,所以只能是处于临界点附近。临界状态流体是一种汽液不分的流体。这 就是临界点附近汽液二相模糊不清现象。 7. 测定高于临界温度的等温线(T = 40℃ 左右) 将恒温水套温度调至 T=℃ ,按上述 5 相同的方法和步骤进行。

五、实验数据处理

表 原始数据表 23℃ 压强 (Mpa)

将数据绘图如下:

六、实验结果讨论

1、由于实验器材的老化,实验数据本身的准确度不高,所以根据实验数据画出来 的曲线误差较大。 2.加压的时候要缓慢加,不能过快,实验操作的时候有一组加压不够缓慢出现了 较小的气泡,使得实验数据不够准确。

七。注意事项

1、实验压力不能超过 MPa,实验温度不高于 41℃。 2.应缓慢摇进活塞螺杆,否则来不及平衡,难以保证恒温恒压条件。 3.一般,按压力间隔 左右升压。但在将要出现液相,存在汽液二相和 汽相将完全消失以及接近临界点的情况下,升压间隔要很小,升压速度要缓慢。 严格讲,温度一定时,在汽液二相同时存在的情况下,压力应保持不变。

T2.

化学实验综述格式范文 第16篇

1):实验目的,专门写实验达到的要求和任务来实现。(例如,为了研究添加硫酸铜条件的溶液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2):实验原理,该实验是对写的操作是什么通常是实验室书世外桃源基础上做在那里,你总结就行了。(您可以使用上述反应式)

3):实验用品,包括在实验中,液体和固体药品使用的设备。(如酒精灯,滤纸,以及玻璃棒,后两者用于过滤,这应该是在右侧。)

4):实验步骤:实验书籍有(即上面的话,氢氧化钠硫酸铜溶液加到生成蓝色沉淀,再加热蓝色沉淀,观察的现象

5)的反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6):分析与讨论

化学实验综述格式范文 第17篇

《生物学教学大纲》中指出: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是农、林、牧、副、渔、医药卫生、环境保护及其他有关应用科学的基础,与其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与我国的新技术革命,与人类的生活,都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对生物课的学习,使学生获得生物学基础知识,形成基本的生物学观点,提高学习生命科学的兴趣和能力,初步具有科学态度、创新精神和一定的实践能力,掌握一般的科学方法,为他们以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适应社会和继续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化学教学大纲中》指出:化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化学与社会生活、生产有着广泛的联系,对于我国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化学课的学习,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面向全体学生,以化学基础知识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为学生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进一步学习打好初步基础。

从学科大纲的直观解释上看,生物学和化学都提到和工业、农业、科学、生活、生产等有着广泛、密切的联系;从教学目的上看,均有培养科学态度、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实验能力等相同点;尤其在思想情感方面,更有培养热爱自然、环保、勇于探索、有科学精神等方面高度的相似和联系。

化学实验综述格式范文 第18篇

无机化学实验一般都被设置成大学一年级的课程,对于新入大学的学生,要想完成一份满意的实验报告真是有一定的难度,另外由于所涉及的实验的性质不同,用相同的格式来完成实验报告,往往不能简单明了的阐述实验内容及实验中所获得的信息和个人的收获。 本人根据多年对无机化学实验的接触,对无机化学实验报告的写法提出以下经验,仅供参考,请有心的朋友提出更多的意见,我们可以共同讨论,让学生在相同的时间内,收获更多的东西。

无机化学实验报告可以按两种格式完成。

第一类是课堂上能得到一些实验数据的,然后要利用这些数据进行计算,并需要计算误差的,其格式如下: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一般按照老师上课总结的写出主要要点即可,但是所涉及到的原理不能缺少; 1、 2、

三、实验仪器药品

四、实验步骤

五、实验结果与讨论

1、包括实验公式的推导、数据的代入及结果的计算过程;

2、将理论值和实验值对比,计算误差,然后对实验过程中的不足或误差产生的原因、 以后实验的改进措施或设想等进行总结 。

第二类实验报告是有实验现象的试管反应的实验,其格式如下

一、实验目的

3、…

二、实验仪器药品

三、实验〖〗内容及结论

_____________

化学实验综述格式范文 第19篇

如“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一课,是人教版初中化学的第一单元第一课题,是学习化学的开始,也是中考的考点之一,经常出现的考题就有:

(中考真题)以下属于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植物的光合作用

B、食物被人体消化吸收

C、馒头变质发霉

D、冰块从冰箱拿出后融化

本题中的ABC选项都属于初一初二生物学里涉及到的知识,考察的是化学变化的概念理解,教师在准备这学时的教学设计时,可以将这节课与生物学学过的知识有机结合,导入案例如下:

师:同学们,这一节课我们来学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但是在学习化学课之前,我们先来复习生物知识。(利用“化学课复习生物知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请问谁可以告诉我植物的光合作用消耗了哪些物质?又生成了哪些物质?

生:消耗了二氧化碳和水,生成了有机物和氧气。

师:很好,看来初一的生物知识大家都掌握得很好。那再请问:二氧化碳和水与有机物和氧气是相同物质吗?

生:是……不是……可能是。

师:很好,大家的答案都不一样,大家再思考思考,我们呼吸需要氧气,那我们能否用二氧化碳或者水来替代氧气呢?

生:不能,没有氧气,只呼吸二氧化碳,我们会死的。

师:嗯,很好,大家现在就知道氧气的重要性了,我们以后学习氧气的时候,就得认真了。那我们是不是由此可以证明:氧气和二氧化碳及水是不同的物质呢?

……(学生讨论)

师:是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及水是不同的物质,我告诉大家,因为在光合作用的过程中,水和二氧化碳生成了氧气和有机物,在这个变化过程中,某些物质生成了另外的、不同的、新的物质,在化学中,这样的变化就叫化学变化……

本课时就顺利地由学生已经掌握的生物学知识顺利过渡到了化学学科的学习,并且通过知识点的对比联系,还复习了光合作用属于化学变化。当然,在“化学变化”的讲解中,我们还可以联系生物学学习过的呼吸作用、食物消化吸收、腐烂分解、发霉变质等同样属于化学变化,通过已学过的知识来进行概念的诠释,既通俗易懂,又能让学生印象深刻、理解透彻。

化学实验综述格式范文 第20篇

1.形成上位概念

初中化学教学是整个化学教学中最基础的阶段,而概念的教学又是其中很关键的一步,这里面就有很多上位概念.所谓的上位概念,就是学生认知中的涵盖范围比较广的概念.如物质、酸、碱、盐等,这样的概念就是上位概念.这一类概念的讲解往往比较抽象.对于上位概念的学习,教师可以使用PPT课件、演示实验、视频等方式来进行讲解,使学生对这些概念的理解有直观的感受.例如,在讲“溶解度的概念”时,教师可以采取实验的方式来进行讲解,将等量的食盐、糖、氢氧化钙、硫酸钡分别放入等量的水中,学生可以观察到食盐和糖完全溶解,氢氧化钙部分溶解,而硫酸钡则几乎不溶.在这样的一个直观的感受下,学生就可以理解物质在水中所谓溶解度的差异是具体怎样的一种差异.又如,在讲“碱的概念”时,教师不要急于去下碱的学术定义,而是要告诉学生像氢氧化钠、氢氧化钙这样的物质可以称之为碱,让学生对新概念的接受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2.上位概念衍生出下位概念

在学习下位概念的时候,要让学生认可新学习的概念和以前学的概念是有联系的,新的知识和旧的知识之间的这种相互联系,使得下位概念的学习事半功倍.例如,在讲“酸性氧化物的概念”时,学生初次接触到这个概念可能比较困扰,教师可以给学生讲明白酸性氧化物是氧化物的一种,而氧化物又是化合物的一种,化合物又是纯净物的一种.这样的一种找上位概念的方法,就会让学生很快了解什么叫做酸性氧化物.在学习下位概念的时候,可以采用列图表或者关系图的方式来促进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3.强调概念之间的组合关系

化学概念的学习并不是单一的.化学世界本身探寻的就是物质之间的一种关系,因此,理清各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例如,在讲“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时,有的学生就有疑问:化学中只有四种反应,为什么还会有氧化还原反应?教师要告诉学生,氧化还原反应包含的只是四大反应中的一部分,是对化学反应的另外一种分法.在四大化学反应中,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而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则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也可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把四大反应和氧化还原之间的关系这样梳理以后,学生对于此部分概念的理解就会更加印象深刻.又如,关于溶液的概念,有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浓溶液和稀溶液.学生往往理所当然地认为,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这样的一种分法显然是错误的.这就像吃饭一样,吃饱并不代表吃得多,没有吃饱并不代表吃得少,这都是因人而异的.关于浓溶液和稀溶液的概念,也是根据溶液的不同而不同的.当然对于同一种溶液,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化学实验综述格式范文 第21篇

1.取用试剂的一般操作规则:

(1)不能用手或不洁净的用具接触试剂。

(2)瓶塞、药匙、滴管都不得相互串用。

(3)每次取用试剂后都应立即盖好试剂瓶盖,并把瓶子放回原处,使瓶上标签朝外。

(4)取用试剂应当是用多少取多少。取出的多余试剂不得倒回原试剂瓶,以防污染整瓶试剂!对确认可以再用的(或派做别用的)要另用清洁容器回收。

(5)取用试剂时,转移的次数越少越好(减少中间污染)。

(6)不准品尝试剂(教师指定者除外)!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试剂的气味,只能用手将试剂挥发物招至鼻处,嗅不到气味时可稍离近些再招。防止受强烈刺激或中毒!

2.固体试剂的取用

(1)取用小颗粒或粉末状试剂可使用药匙。药匙的两端分别为大小两匙。取少量试剂时可利用小匙。往试管里装入粉末状固体时,应先将试管平斜,把盛有试剂的药匙小心地送入试管底部,然后翻转药匙并使试管直立,试剂即可全部落到底部(如图3)。药匙用毕要立即用洁净的纸擦拭干净。

(2)往试管(或烧瓶)中装入粉末状试剂时,为了避免沾在管口和管壁上,可把粉末平铺在用小的纸条折叠成的纸槽中(如图4)。再把纸条平伸入试管中,直立后轻轻抖动,试剂将顺利地落到容器底部。

(3)取用块状试剂可用洁净干燥的镊子夹取。将块状试剂放入玻璃容器(如试管、烧瓶等)时,应先把容器平放,把块状试剂放入容器口后缓缓地竖立容器,使块状试剂沿器壁滑到容器底部,以免把玻璃容器底砸破。

3.液体试剂的取用

(1)倾注 液体试剂通常都盛在细口试剂瓶中。取用时先打开瓶塞(如瓶塞上沾有液体,应在瓶口处轻轻地刮掉),随手将瓶塞倒放在台面上(如图5)。握住瓶子倾倒时,要注意使瓶上的标签正对掌心的方向,使倾倒过程中万一有液滴淌下时,不致污染或腐蚀标签。

当从试剂瓶直接往小口容器(如试管或其它细口瓶等)中倾注液体时,应使瓶口边缘与受器内口的边缘相抵,缓缓倾倒(如图5)。当往试管中注入液体时,应以拇指与食指、中指相对捏住试管上部近口处,以便于控制管口位置和观察液体的注入量。倾注完毕时,试剂瓶口上剩下的最后一滴,不应让它淌在瓶子的外壁上,要随手用受器的内口边缘、玻璃棒或原瓶塞把液滴轻轻刮掉。

当往小口容器内转移液体时,也可以借助漏斗。往烧杯(或其它大口容器)中倾倒液体时,可用玻璃棒引流(如图6)。

(2)用滴管转移液体 转移少量液体或逐滴滴加液体时,都可使用滴管。滴管可以是自制的或滴瓶上所附专用的。使用时,先用拇食指捏瘪橡胶,赶出滴管中的空气(视所需吸入液体多少,决定捏瘪的程度),然后把滴管伸入液面以下,再轻轻放开手指,液体遂被吸入(如图7)。

用滴管往容器中转移液体时,根据需要接受的容器可直立或稍微倾斜,但滴管必须垂立于容器口的上方,其尖嘴不得接触容器壁,然后轻捏胶头使液体缓缓地逐滴滴入(如图8)。如受器倾斜,液滴可沿器壁自然淌下而避免迸溅。

使用滴管时,未经洗净,不准连续吸取不同液体。不许把滴管平放在台面上(应插在专用的试管或烧杯中),以防沾污。滴管用毕要及时洗净。洗净的方法是挤净液体后,反复吸、射蒸馏水。

每次用滴管吸入的液体量以不超过管长的2/3为宜,吸液后的滴管不准平持,更不准将尖嘴向上倾斜。滴管的胶头内如果吸入液体,必须摘下来反复冲洗晾干后,装上再用。

滴瓶上的滴管用毕应立即插回原瓶(不须清洗)。滴瓶上的滴管是原装磨口配套的,即使洗净后也不能串换。

在使用浓酸、浓碱等强腐蚀性试剂时,要特别小心,防止皮肤或衣物等被腐蚀。

(1)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等浓碱液万一溅到皮肤上,应先用大量水冲洗,然后用2%~3%硼酸溶液冲洗。浓碱液流到实验台上,立即用湿抹布擦净,再用水冲洗抹布。沾在衣服上的浓碱液,也要立即用水冲洗。

(2)硫酸、硝酸、盐酸等沾到皮肤(或衣物)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用 3%~5%碳酸氢钠水溶液冲洗。如皮肤上沾到较大量的浓硫酸时,不宜先用水冲(以免烫伤),可迅速用干布或脱脂棉拭去,再用大量水冲。

(3)万一眼睛里溅进了酸或碱液,要立即用水冲洗,千万不要用手揉眼睛!洗时要眨眼睛,并及时请医生治疗。

5.液体体积的定量量取

取用一定量的液体,一般可用量筒量出其体积,选用量筒的规格视所量液体体积大小而定。量筒的标称容量越大其分度值越大,则精度越低;反之容量越小其分度值越小,则精度越高。

量液时,量筒应放平稳,观察和读取刻度时,视线要跟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如图9)。如果仰视或俯视都会造成读数误差。

使用小量筒量取一定量液体时,当注入液体量接近所需容积刻度线时,应改用一洁净滴管将液体滴至所需刻度。

我记得我当年都是写“谢谢老师指导”,一般都是高分(哈哈,后来我们班都这么写)

说实话,如果你是做的比较简单的实验的话,基本是不好说什么建议和意见的。因为那些实验基本上已经被改了无数次了。反正比较常见的建议就是:

1. 换仪器,仪器刻度怎么怎么不准了,要维修

2. 操作的程序太复杂,改进方法

3. 用什么仪器替代什么仪器会更好

4. 希望增加一个附加实验,让实验结论更加完整

5. 实验在验证中有什么地方有点马虎,需要改进

6. 实验的等待时间太长,想方法缩短一下

7. 实验用的药品太浪费

8. 实验成功率地,在哪里改进一下

基本上完了

化学实验综述格式范文 第22篇

化学与生物学的知识内容上有密切的联系,仔细分析,生物在初一、初二开设,化学在初三开设,是有科学意义的。目前深圳市初中生物学课程安排在初一、初二年级两学年开设,每周2课时,初二下学期进行深圳市生物会考结业考试,考生成绩不直接计入总分,但作为中考录取参考分数;化学课程安排在初三一年,每周4课时,作为中考学科以总分40分计入中考成绩。相对于生物课程而言,化学教学进度快、教学任务重,生物学的学习对初中化学具有铺垫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做好生物和化学的教学安排,尤其是已完成学习的生物知识如何能应用到初三的化学教学中,更是值得分析、思考和探究。

既然生物与化学不分家,那么无论生物与化学教师单独备课授课,还是生化教研组集体备课,针对生物与化学中的具体内容及相互联系,应在适当时机下做好“加减法”,加强对学科间的整合。生物老师在初一、初二教学中可以有选择地进行化学知识提前教学,逐步培养学生探究化学、感知化学的兴趣,针对化学里重复出现的生物学知识可以适时重复;化学老师在教学时要加强全局意识,综合备课,针对不同初一、初二生物学里学过相关化学内容要要善于利用、做好衔接,生物学里已经掌握的知识点可以轻略带过,重点强调知识上的不同之处,这样能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化学实验综述格式范文 第23篇

比较人教版初中生物学教材和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发现化学中的每一章几乎都涉及到了化学内容,相同之处还有一些基本用语、实验操作、探究方法等多方面的内容。

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中的“物质变化和性质”与生物学的“消化和吸收”及“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等相联系;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中的“空气”与生物学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及“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相联系;第三单元中物质构成的奥妙中的“分子和原子”与生物学的“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相联系;第四单元自然界中的水中的“爱护水资源”与生物学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及“节水农业”等相联系;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中的“质量守恒定律”与生物学的“碳氧平衡”、“呼吸作用”及“光合作用”等相联系;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与生物学的“光合作用”、“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等相联系;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和生物学的“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相联系;第九单元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生物学的“溶液浓度大小对植物吸水的影响”相联系;第十一单元盐化肥与生物学的“植株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相联系;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中的“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与生物学的“人体的营养”及“健康地生活”等相联系;除章节内容外,还有“走进实验室”的共同要求及科学探究的方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