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出口贸易的论文范文(推荐4篇)

0 2024-09-29 04:45 来源:www.xuanchuanyuan.com 手机版

关于进出口贸易的论文范文 第1篇

[关键词]人民币汇制改革人民币升值贸易效应

自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制改革以来,中国的贸易顺差和贸易额以及外汇储备均不减反而大幅增加,中美贸易的不平衡问题也并未因人民币的升值而改善,且再次掀起要求人民币更大幅度升值的风潮。因此,人民币汇改尤其是由此引发的人民币升值的贸易效应,以及中国贸易顺差的深层次根源,值得深思。

一、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进出口贸易收支的影响

1.基于弹性理论的分析

根据弹性理论,一国货币汇率变动对贸易收支具备改善效应的条件是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其进出、口需求弹性之和大于1,即当EX+EM>1时,其货币贬(升)值可使出口收入的增加(减少),进口支出的减少(增加),贸易收支逆差(顺差)减少,从而改善贸易收支。否则,当EX+EM=1或<1时,一国货币汇率的变动对贸易收支不具备改善效应。但是,马歇尔—勒纳条件通常对贸易小国适用,而对开放经济大国却未必适用,因为对于开放经济大国而言,汇率变动的贸易效应和政策效率受多种因素的制约,或者说其进出口贸易收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范金就认为马歇尔—勒纳条件不适用于中国。根据范金计算的我国中长期出口弹性为,绝对值小于1,说明人民币升值使出口价格的提高的幅度超过出口数量减少的幅度,出口额反而提高了,假设人民币升值10%,将会使我国的出口额增加;而我国中长期进口弹性为,说明人民币升值造成我国进口额的增加幅度不大,假设人民币升值10%将会使我国的进口额仅增加,小于出口额增加幅度,贸易顺差反而增加,所以其结论是人民币汇率升值会促使我国贸易顺差的进一步增加。

2.人民币稳步升值后我国贸易顺差额与汇率变动的数据分析

以上单从理论上分析还不足以有说服力,所以收集了自汇改以来汇率随市场变动与我国贸易顺差额的半年度数据,以此说明我国汇率调整是否会显著影响我国的贸易顺差额。

从05年6月开始到12月,贸易顺差额从亿美元增长到美元,除9月有所降低外,每月的差额都出现增加的势头。但同一时间段,人民币对美元平均汇价从美元一直下降到美元,说明在2005年的下半年,人民币保持稳步升值的趋势.

3.我国高贸易顺差的深层次根源的辩证剖析

(1)我国劳动力等要素的低价格形成的比较优势

我国在劳动力、土地等要素价格方面,尤其是劳动力的价格具有很强的比较优势。2002年,中国制造业工人周工资为22135元,是香港和新加坡的十分之一,美国的三十五分之一,总体上来说,我国劳动力价格廉价优势仍然可以保持20年,可见人民币的适当升值很难抵消这种比较优势.劳动密集型产品一直对我国贸易顺差贡献较大,就2006年而言,成员国间纺织品贸易配额的取消导致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增加,是该年贸易顺差增加的主要推动力之一。

(2)国际产业布局转移形成的“迁移效应”。由于中国劳动力等要素价格的强比较优势和

巨大的国内市场,使中国成为跨国公司投资的热土.且近年加工贸易已占我国进出口的50%左右,加工贸易和外商投资企业已成为我国贸易顺差贡献最大的一项因素,如2006年下半年加工贸易和外商投资企业对我国商品贸易顺差的贡献率分别是150%和64%。华盛顿国际经济研究所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的75%来自产生的“迁移效应”。

(3)内外储蓄率的巨大差异

经济学描述了储蓄与投资之差、出口与进口之差互为对偶关系(S-I=X-M),即储蓄过多会产生贸易顺差;反之,储蓄过少会产生贸易逆差.中、美的储蓄率已分别走向了两个极端,中国近年的储蓄率高达40%左右(2006年为42%),而美国的储蓄率通常在5%以下,有时甚至为负储蓄率(2005年第三季度为).麦金农教授认为,中国的高储蓄率和欧美的低储蓄率是导致中国对欧美高顺差的主要原因,他强调要重视从储蓄率角度来观察失衡问题.二、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贸易条件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我国的“贫困化增长”,即贸易条件恶化问题已不容乐观,根据中国海关编制的贸易条件指数,1993年~2003年中国的整体贸易条件下降了12%(雷达);陈飞翔认为,2004年我国商品价格贸易条件指数比1995年下降了17%.因为人民币升值会导致出口价格上升和进口价格下降,从而使贸易条件改善。根据_等的研究成果:在通货膨胀率不变的条件下,人民币升值的贸易条件改善系数为。查贵勇通过对1994年~2003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出人民币每升值一个百分比,中国贸易条件将改善个百分比。关于人民币适度升值对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应该是肯定的。长期以来,我国出口一直走低价竞销的恶性竞争路子,人民币升值导致出口产品的外币价上升,会对那些高成本、低效益的企业和产品具有挤出效应;同时,人民币升值会降低先进设备的进口成本,从而有利于促进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

三、人民币稳步升值趋势下人民币汇率调节政策几点建议

由上文分析得出,人民币升值的办法并不能很好的改善贸易收支不平衡的状况。如果按照此趋势发展下去,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日本在“广场协议”后,日元持续升值造成日本经济的长期衰退的后果。因此我们要采取配套措施,避免单纯为了应付我国目前贸易收支持续顺差状况,而采取不断调整汇率的做法.为此,我建议如下:

1.完善人民币汇率改革,为发挥汇率调节作用提供制度条件

借鉴日本等发达国家经验,稳定的汇率制度是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我们应该健全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体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让“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名副其实,促进人民币汇率生成机制的市场化、科学化.最终逐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实现人民币的自由浮动和国际化。只有这样稳定合理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才有利于货币政策操作,实现内部平衡目标,才有利于对外经济贸易竞争和国内经济结构调整。

2.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扩大汇率作用机制

我国经济结构的不合理,是造成巨额贸易顺差的主要原因,因此,我们要以汇改为契机,一方面,通过进、出口税率调整等措施实现出口产业层次的优化和加工贸易的深化,促进国内产业升级。另一方面,借助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大力发展服务贸易,不断提高服务业的发展层次和开放水平。同时,要逐步统一内外资企业的税收、关税、外贸权、融资及要素获得等方面的政策措施,改变外资利用方式,提高利用外资质量。这样既可以加强汇率机制对改善贸易收支的作用效果,又可以弱化人民币升值的单向预期。

3.持续扩大内需,配合汇率机制改革

目前国内储蓄率很高决定了内需在拉动我国经济增长方面的重要地位。内需的扩大,以社会保障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为条件.只有解决了人民群众的后顾之忧,才会改变目前国内储蓄偏高、消费偏低的现象,才会解决好我国经济发展内需不足的问题。内需的扩大,归根到底取决于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提高。收入水平的提高,来自人民群众议价水平的提高、劳动力价格水平的提高。要从根本上提高人民群众的议价水平,提高劳动力的价格,必须继续大力发展教育,提高劳动者的业务素质和技能水平。只有内需的持续扩大,才能增加有效供给,促进就业,显著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在功能上作为以调节总量为主的汇率政策,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殷德生:中国贸易收支的汇率弹性与收入弹性[J].世界经济研究,2004,(11)

关于进出口贸易的论文范文 第2篇

关键词:经济增长,进口,出口,误差修正模型

一.引言

从亚当.斯密提出“剩余产品出路”的学说以来,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都是经济学家们研究的重要课题。这方面的主要贡献包括:凯恩斯的对外贸易乘数理论;E.哈根等从出口贸易对技术进步的促进来探讨其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罗默的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等[1]。

李京文(1996)[2]通过经济增长模型的实证分析,指出出口增长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拉动作用。彭福伟(1999)[3]发现净出口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度较弱。陈家勤(1999)[4]认为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杨全发(1999)[5]对巴拉萨(Balassa)[6]建立的模型带入我国数据进行检验,认为出口对于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刘晓鹏(2001)[7]认为出口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度较弱。Lawrence(2000)[8]在部门的层次上检验了日本1964~1985年和韩国1963~1983年的进口和产业政策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发现进口是促进劳动生产率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Onnolly(2005)[9]用75个国1965-1990年的专利数据来代表这些国家的模仿与创新,量化了高科技产品进口对进口国(发展中国家)模仿与创新的溢出效应,来自发达国家的外来技术对进口国单位资本GDP增长的贡献大于其国内的创新。Lawrence(1999)[8]在美国对20世纪80年代100多个制造业产业中国际竞争力对其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发现进口竞争刺激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Wang和Xu(2000)[10]考察了工业化国家间通过资本品贸易和外商投资而产生的R8D溢出效应。

以上研究成果在运用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时因忽略了相关重要变量而使得检验和经济解释具有相当大的局限性。跨国(地区)的截面数据的研究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OLS回归分析方法要求所使用的数据是平稳的,如果用OLS回归分析方法分析非平稳的时间序列关系,则容易出现伪回归现象[11],另外,已有的研究假设所选的国家具有共同的经济结构和相似的生产技术,这在现实生活中无法满足,对于所研究变量的定义和时期的选取也会影响经验结论等。上述对于单个国家(地区)时间序列研究得出了不一致甚至相互矛盾的结论,其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实证模型中信息集的选取的差异;模型滞后期选择的差异;模型方法及检验统计量选择的差异。例如,进出口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往往是经历一定的时滞,若忽略这一因素而进行最小二乘估计就会得出片面甚至错误的结论。基于上述考虑,笔者通过分析进口、出口和经济增长三者的协整关系,并进而建立误差修正模型,深入地探讨了进口和出口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

二.数据和模型分析

本文采用出口总额(EX)、进口总额(IM)来反映对外贸易状况,通过国内生产总值(GDP)反映经济增长。本文依据各年《中国统计年鉴》从1985年至2005年的以当年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和以1985年为基期的按可比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指数,折算出1985年为基期的国内实际生产总值。为消除数据中可能存在的异方差性,分别对上述三个变量进行对数变换,其对应序列记为LEX、LIM和LGDP。

图2: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出口额和进口额对数差分的变化趋势

1.单位根检验

从图1可以判断它们之间具有一定的共同趋势性,为消除共同趋势的影响,本文对变量采取差分处理(见图2)。从图2中可以看出GDP、进口和出口的差分序列呈现出平稳的特征,笔者使用ADF单位根检验,检验的结果如表1所示。

表1:ADF单位根检验的结果

ADF统计量

10%

LGDP

LEX

LIM

DLGDP

DLEX

DLIM

***

注:1.对GDP、出口和进口对数序列的ADF检验中,包含了位移项(intercept)和趋势顶(trend),因为从图1中可以看出,这二个序列都包含一定的位移和趋势,如果不考虑位移和趋势就可能产生错误的单位根判断;而对差分序列的ADF检验中,则既不包含移位顶,也不包含趋势顶,因为图2显示这二个序列都不包含位移和趋势。

2.*表示在1%的显著水平下,拒绝原假设;**表示在5%的显著水平下拒绝原假设;***表示在10%的显著水平下拒绝原假设。

GDP、出口和进口的对数序列ADF统计量的绝对值均小于在10%显著水平下临界值的绝对值,不能通过ADF检验,这三个序列都存在单位根,是非平稳序列。而这三个差分序列的ADF统计量绝对值均大于在5%显著水平下临界值的绝对值,不存在单位根,都是平稳序列。GDP、出口和进口的对数序列是一阶平稳序列,因此可以进一步检验三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协整性。

2.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ECM

本文采用使用Johansen极大拟然估计法检验经差分修正后的平稳序列LEX、LIM和LGDP。Johansen方法建立的VAR模型对滞后期的选择比较敏感,所以采用AIC准则来确定最佳滞后期。在滞后期数确定之后,再对协整中是否具有常数项和时间趋势进行验证,然后再对数据进行协整检验[12]。结果见表2。

表2: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

特征值

拟然比

(s)

None**

Atmost1

Atmost2

注:*表示在1%的显著水平下,拒绝原假设。

由表2可以看出,在5%的显著水平下,经济增长与出口、进口之间存在唯一的协整关系。根据Granger定理,一组具有协整关系的变量一定存在误差修正模型(ECM)。因此,可以使用Engle-Granger两步法来建立误差修正模型。

第一步,先建立长期关系模型,即对水平变量(ordinaryvariable)进行OLS估计,其方程如下:

LGDP=(1)

()()()

从进出口总额与GDP之间的长期关系来看,GDP对出口的弹性为,而对进口的弹性为,出口比进口对经济增长具有更强的影响,而且进口项的系数未能通过t检验,即在统计上是不显著的。

第二步,建立短期动态关系,即误差修正模型。将长期关系模型中的各变量以1阶差分的形式重新构造,井将长期关系模型所产生的残差序列作为解释变量引入,在一个从一般到特殊的过程中,对短期动态关系逐个进行检验,不显著的项逐渐剔除掉,直到找出最适当的表达式。笔者用EC表示长期关系方程(1)中的残差,通过试验,得到两个比较适当的表示短期动态关系的误差修正方程方程(2)和方程(3)。

DLGDP=(-1)(2)

()()()()

DLGDP=(-1)(3)

()()()

这两个方程中的回归系数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误差修正项系数为负,符合反向修正机制。方程(2)说明从短期动态关系来看,我国的GDP和出口、进口序列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但进口比出口对GDP的增长具有更强的促进作用,这不仅表现在进口项和出口项系数的大小上,而且也表现在进口项的系数在1%的显著水平上通过检验,而出口项的系数在10%的显著水平上才通过检验。由于DLGDP、DLEX和DLIM本身就是增长率的含义,因此,进口增长率每增加1%,GDP的增长率将增加,出口增长率每增加1%,GDP的增长率将增加,而上年度GDP、出口和进口的非均衡误差以的比率对本年的GDP增长率做出修正。

方程(3)是在进一步剔除了不太显著的出口项后得到的误差修正模型。它表示在短期内不考虑出口对GDP的影响时,进口对GDP增长的促进作用。进口项的系数说明进口增长率每增加1%,GDP的增长率将增加,而上年度GDP、出口和进口的非均衡误差以的比率对本年的GDP增长率做出修正。

3.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

Granger(1987)[13]指出,若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则这些变量之间至少存在一个方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要么滞后差分项的系数联合检验(一般用F检验)显著,因而存在短期因果关系,或者误差纠正项系数显著而存在长期因果关系。因此,在确定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后,就可以构造向量误差修正模型,以确定它们之间的相互调整速率及短期互动影响井观察变量间的因果关系。表3为根据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得到的估计结果,对表3的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根据表3第一列数据分析各变量对GDP增长的短期影响及长期均衡关系,从短期来看,进口对GDP的影响仅在两个时滞后在10﹪的水平上对GDP有正向影响,可能是因为进口相对减少了内需。另一方面进口的增加将会淘汰落后厂商,所以起初进口的增加对产出增长有负向作用,但两个时滞后,进口的机械设备或原料会提高生产效率或加工后的产品销往国外赚取附加值,从而促进经济增长[14]。我国长期以来所实施的进口政策是鼓励生产性资本品的进口而限制消费品的进口,在我国的进口中包括了大量的先进设备和技术以及我国短缺的原材料,这无疑也会对我国的经济增长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各变量均通过长期均衡关系来影响GDP的增长,每年LGDP的实际值与均衡值的偏差的约﹪被纠正。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证实了黄国祥(1999)[15]和贾金思(1998)[16]的观点。

(2)总产出对进出口影响不显著,主要的原因在于我国的出口产品结构升级战略仍处于外延式、粗放型增长阶段[17],出口以价格竞争为主,未能有效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和增加值,从而影响了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现阶段我国实行的不断提高制成品出口比例的出口导向贸易战略仍然是停留在粗放型、数量型的增长上,还未能实现有效提高出口产品质量及附加值的集约型发展方式的转变[2]。

表3:误差修正模型系数向量

VEC

DLGDP

DLEX

DLIM

VEC

DLGDP

DLEX

DLIM

EC(-1)

DLEX(-2)

DLGDP(-1)

DLIM(-1)

DLGDP(-2)

DLIM(-2)

DLEX(-1)

注:括号内的数字为t检验统计量,EC为反映短期对长期均衡调整的误差纠正项。

4.格兰杰因果检验

对各变量的因果关系检验如表4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在10﹪显著水平上,出口是经济增长的原因,但经济增长不是出口的原因;经济增长与进口之间以及出口与进口之间都不存在因果关系。

表4:格兰杰因果检验

原假设

F统计量

LEXdoesnotGrangerCauseLGDP

LGDPdoesnotGrangerCauseLEX

不拒绝

LIMdoesnotGrangerCauseLGDP

不拒绝

LGDPdoesnotGrangerCauseLIM

不拒绝

LIMdoesnotGrangerCauseLEX

不拒绝

LEXdoesnotGrangerCauseLIM

不拒绝

三.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通过协整检验分析,得出的结果具有明显的经济意义:出口对国民经济增长具有推动作用,进口对国民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进口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要比出口的促进作用小得多,这与新古典经济学“出口促进经济增长”的假说相吻合。现代经济理论认为,一国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可以从短期贡献和长期贡献两个角度来分析。从短期来看,一国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和净出口需求三个因素。但是,如果从长期供给的角度分析,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则是要素供给的增加和全要素生产率((TFP)的提高两大类。要素供给投入的增加包括资本和劳动供给的增加。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则包括产业结构优化、规模经济、制度创新、知识进展等等,全要素生产率的高低反映了一国经济增长的方式一,经济增长集约化的程度.对一国经济增长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而这些因素都与进口和利用外资有着密切的关系。

从短期动态关系来看,出口和进口都对国民经济的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但出口对国民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比进口小得多,而且出口项系数不能通过5%显著水平的统计检验。这说明就短期动态关系而言,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进口来实现的。就当前情况而言,扩大出口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但要在扩大出口的同时尽可能的保持进口的同步增长,要尽量保持进出口平衡,因为我国现阶段还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出口导向型,进口对于经济增长的弹性仍然相当大。

格兰杰因果检验显示我国出口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较弱,主要是因为传统上我国出口的扩大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主要是依赖对闲置资源的利用。我国正逐步放弃传统出口增长的贸易战略,我国的初级产品出口基本上是符合市场调节机制的。我国的出口增长是可以获得贸易利益,并可为剩余资源找出路,故而对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我国的制成品出口主要还集中于一些劳动密集型产品,以便发挥我国劳力和资源的优势,在国际上,这必然会面临劳动力和资源更加低廉的东南亚国家的有力的竞争,致使贸易条件进一步恶化。根据我国要素禀赋的特点,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促进出口迅速发展和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同时能够扩大就业,缓解就业压力。

从中长期来看,为了发挥出口贸易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应该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提高技术进步的增长贡献,加强附加值高的产品的出口,是贸易出口尽快实现从劳动力和资源为主的粗放型向质量和技术为主的集约型的出口方式的转变,努力提高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日]小岛清.对外贸易论[M].周宝廉译.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17-51.

[2]李京文.生产率与中国经济增长[J]。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1996,(12):27-40.

[3]彭福伟.怎样看待目前对外贸易对国民经济增长的作用[J].经贸论坛,1999,(1):15-19.

[4]陈家勤.适度增加进口的几点思考[J].国际贸易问题,1999,(7):11-15.

[5]杨全发.中国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8,(8):54-58.

[6]Balassa,[J].1964,(72):584-596.

[7]刘晓鹏.我国进出口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从增长率看外贸对经济的促进作用[J].当代经济科学,2001,23(3):43-48.

[8]Bardhan,[M].Wiley,NewYork,1970:25-26.

[9][J].EconomicDevelopmentandCulturalChange,1992:59-73.

[10]~1990s[J].ChinaEconomicReview,1998,9(1):472-511.

[11][J].JournalofDevelopmentEconomics,1987.

[12][J].JournalofEconomicsDynamicsandContral,1998,(12):143-182.

关于进出口贸易的论文范文 第3篇

在世界经济中,国际直接投资是最能体现经济全球化概念的经济运作方式之一,且与国际贸易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从总体上看,国际对外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相互作用、相互促进,都在大幅度增加和日益扩大。但具体而言,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一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究竟存在着何种关系,是具有互补性还是具有替代性?对外直接投资是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还是相反?在加入WTO之后,我国政府和企业如何充分利用WTO的规则,在对外直接投资中促进贸易出口的增长,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做一分析。

一、国际直接投资与贸易的理论解析

影响国际贸易增长的因素有许多,从理论上讲,仅就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关系而言,直接投资究竟是构成对贸易的替代,还是产生了对贸易的创造,这主要取决于国际直接投资的类型。

按照小岛清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从一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分析,国际直接投资可分为三种类型:(注:[日]小岛清:《对外贸易论》第423页,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1)自然资源导向型投资。在东道国寻求某种自然资源既是为了满足母国本国的需要,也可以向其他国家出口。因此,资源导向型的投资不仅扩大了母国自然资源的生产规模,而且也促进了母国与东道国之间的国际贸易发展,甚至还扩大了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国际贸易发展。(2)市场导向型投资。如细分起来还可以分为突破贸易壁垒型投资和占领市场型投资。因此,在这种类型中,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如:跨国公司在东道国投资后的初始阶段,因各种需求的存在,贸易是创造性的;当投资和生产形成一定规模时,“就地生产,就地销售”的结果势必会减少贸易的往来,因而具有贸易替代效应。但如果是突破贸易壁垒型投资,也许这种投资对贸易的间接促进会使贸易的规模进一步扩大。但全面地分析,即使是前面所述的替代贸易时,在东道国进行市场导向型投资也可能会带来服务贸易方面新的需求。(3)生产要素导向型投资。这主要是指在东道国寻求低成本劳动力的投资。这种类型的投资,因国家之间比较优势而形成的国际分工,在初始乃至相当长的一个阶段中无疑是加大了贸易的发展,如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投资而进行的加工贸易。但因比较优势是动态而非静态的,这种投资与贸易的关系也要视具体情况而进行具体分析。

在理论上阐述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贸易的替代关系的还有佛农(),他在其著名的产品周期理论中,通过对新产品、新技术的创新、模仿和扩散的动态分析,阐述了母国的出口与对外直接投资的关系。在新产品的第一阶段,产品在技术创新国国内的生产、销售主要以满足国内需要为主(也存在向收入水平和消费结构比较接近的其他国家出口的可能性);但是,随着技术的成熟化,同时又面对其他国家企业的竞争,降低产品成本成为技术创新企业维持其海外市场占有率的必然要求,这时便出现了技术创新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佛农认为,一般地这种对外直接投资不会产生对母国出口的替代效应。但是,如果这种投资发生得过早,就有可能替代母国的出口。在技术进步日益加快的情况下,随着跨国公司国际化程度的提高,新产品的生命周期不断缩短,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出口贸易的替代影响将越来越明显。

总之,对外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的关系即存在互补性,也具有相互替代性,这要根据母国(或跨国公司)投资的动机、类型和发展阶段而定。

二、国际直接投资与贸易的实证检验

当我们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再来看对外直接投资与贸易的关系时,会发现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存在一些异同。因此,在下面的分析中,我们将对这两类国家分别进行研究。

(一)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与贸易的关系

国外一些学者将对外直接投资与某些产业的实际出口联系起来进行了实证研究。如,伯格斯坦(.)认为,在美国不同的对外直接投资产业中,那些对外直接投资程度较低的产业,其出口水平也较低;随着对外直接投资水平的提高,出口规模也相应上升;但是当对外直接投资超过一定规模后,追加的对外直接投资对出口的促进效应就逐渐消失了。因此,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之间既是互补关系也是竞争关系。随着跨国公司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其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的竞争(替代)也将不断加剧,因而海外子公司的生产将逐渐替代美国的出口。同时,学者们也有相反的发现,利普赛(.)和威斯(.)的研究表明: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的市场上,美国的出口与美国海外子公司销售额都是高度正相关的,而且美国海外子公司的生产销售都部分替代了美国出口竞争伙伴中的发达国家企业的出口

(二)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与贸易的关系

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除去个别的现象,较大规模的起步应从20世纪60年代算起,拉丁美洲的阿根廷、巴西、墨西哥和委内瑞拉,亚洲的印度、韩国、新加坡、菲律宾和中国台湾地区都是从那时起陆续向国外或境外进行直接投资的。20世纪70年代后期,中东石油输出国组织一些成员的投资方式也从贷款转向间接投资,再由间接投资转向直接投资。(注:宋亚非:《中国企业跨国直接投资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虽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而且由原来主要投资于邻近的国家和地区,逐步转向向发达国家进行直接投资。

伴随着经济实力的提高,发展中国家企业进入世界级大企业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加。1997年,发展中国家企业进入“全球500强”的仅有22家,平均营业收益率为;而2000年入围企业增加到33家,平均营业收益率提高到,且高于“全球500强”的平均收益率(注:张金杰:《国际直接投资形势与跨国公司的战略调整》,王洛林、余永定主编《2001-2002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健康发展对贸易的促进也有其特点。首先,小规模和特殊商品是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优势。由于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大多数属劳动密集型的小规模生产,资本劳动比率比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低许多,发展中国家东道国更愿意接受劳动密集型高的项目投资。即使是进行规模较大的生产性投资项目,与发达国家相比,作为母国的发展中国家也占据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同时,这种生产性投资也将给母国带来原料、设备的出口增加,因而具有很强的投资与贸易互补性。其次,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一般侧重于扩大出口的市场销售战略。无论是为保护原有的出口市场,或是开辟新的市场,还是避开贸易壁垒,发展中国家多采取各种方式保障出口,在达到一定实力和经验积累后,逐步再向全球经营战略发展。

考察韩国的经济,其迅速发展得益于通过出口把国内产业与国际市场紧密连接的结果,从而使国际市场容量的不断增大,并对国内经济的增长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1991年韩国全国经济学家联合会的一份《韩国制造业的国外投资经营成果调查表》(注:参见杜玲博士论文:《发展中国家/地区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经验与趋势》,2002年5月。)中,我们看到韩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总的来讲与贸易联系较多,所占比重也较大。如开拓市场与回避进口限制两项都与贸易紧密相连,其之和所占比重在韩国整个对外直接投资动机中达到。当然,从表中还可以看出,韩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因区域不同而有所差异。在北美洲和欧洲地区,开拓市场的动机比重最高,占到,比其他动机的比重平均高出10个百分点,这是为适应当地区域化经济和确保新产品市场的结果;在拉丁美洲、大洋州地区,最高比重的动机为回避进口限制,占,也比其他动机高出个百分点,这说明韩国对外直接投资在此两个地区对贸易壁垒的突破动机占据很重要的地位。

但具体到韩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还有更进一步的动因分析。如李宏格(音译)(Lee,Honggue)对韩国电器行业的研究。电器是韩国最重要的制造业部门,在20世纪90年代初韩国就已成为世界第五大电器生产国。李宏格指出,韩国电器行业在_年的对外直接投资额比1979年增长了85%,显示出韩国在该行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于20世纪80年代末达到了顶峰——尽管与韩国电器产品的出口相比其投资的规模是非常有限的:1976-1992年间电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为5亿美元,而1992年电器产品的出口额却高达161亿美元。李宏格分析,韩国电器行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主要表现为维持和扩大出口的需要,即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提高出口产品的竞争力。那么,这种对外直接投资的压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韩国本身国内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所造成的压力,迫使电器行业利用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寻求廉价劳动力以降低生产成本(主要是在亚洲地区);另一方面,则是来自欧美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的压力,在韩国扩大对欧美出口的同时,其电器产品也已成为反倾销的对象——这一点对我国在加入WTO之后,重新审视海外投资与贸易的关系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综上所述,尽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有所不同,但总的趋势是积极的,对外直接投资有利于一国的对外贸易乃至国际贸易;由于对外直接投资与贸易的互补关系和替代关系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表现不一,所以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出口的影响具有动态效应;在经济全球化的今日世界,对外直接投资已不仅仅是发达国家的“专利”,它对发展中国家来讲同样是必不可少的经济运作方式。

三、中国海外投资发展与贸易的关系

为了论述的方便与国土概念上的准确,我们把以下涉及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称为“海外投资”。

(一)中国海外投资的发展与现状

中国海外投资的发展,比较准确的提法应该从1949年算起。但因那个时期的海外分支机构都是一些贸易企业,规模又非常小,一般不在我们的讨论之内。从1978年的改革开放至今,中国海外投资的步伐越来越大。截至2001年年底,经外经贸部批准的企业就达6610家,中方海外投资总额已达亿美元,遍布全球153个国家和地区(注:此海外投资的区域数字以《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2001年)为准。)。

1.中国海外投资的区域分布。中国海外投资在全球的区域分布正逐步由集中化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但目前从投资的额度来看,集中化的表现还依然存在。截至2001年底,中国海外投资企业数量在全球主要63个国家和地区的分布见表1。从基本格局看,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占,发达国家(欧洲、大洋州和北美)占,加上中国港澳地区的分布,大致呈现出各占1/3的态势,可以说是一个多元化的分布。具体的投资额度和比重见表1。

表1中国海外投资区域分布表(截至2001年底)

关于进出口贸易的论文范文 第4篇

摘 要:国际间的技术扩散通过进口贸易这一形式作为一个重要的溢出渠道,其效果已经越来越显著。我国的进口贸易通过国外研发的投入,极大地促进了新技术的流动和知识的传播。通过利用Lichtenberg & Potterie模型并加入人力资本因素对模型改进后发现,国内研发投入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一般,国外研发投入对提高我国全要素生产率有明显的作用。 关键词:技术溢出;全要素生产率;LP模型 Abstract: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diffusion through the import trade as an important form of the spillover channels, the effect has been more significant. By China's import trade through foreign investment in R&D, new technology has greatly promoted the flow and the dissemination of knowledge. This paper uses Lichtenberg & Potterie model to deal with the dataes, proves that the foreign investment in R&D significantly improve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TFP), and inspects the domestic R&D to the role of China's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in general, and the end, put forward a proposal on this basis. Key Words: technology spillover; TFP; LP model 一、引言 所谓的技术溢出,是指跨国企业在实现技术的当地化过程中,通过技术的非自愿扩散,促进了当地企业技术和生产力的提高。在开放经济下,国际贸易被视为国际技术传递和扩散的最主要渠道之一,发展中国家由于受资金、科研、技术等原因的限制,采取同世界技术领先的发达国家进行有关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国际贸易来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更是一种缩短其与发达国家之间技术差距的捷径。一国通过进口贸易不仅可以购买高质量的外国最终制成品,而且还可以通过引入国外先进的中间产品来提高本国生产活动的技术含量。可见,与出口贸易相比,进口贸易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技术扩散的外溢的方式。 Coe等人(1997)的研究表明,国际贸易是经济体之间技术转移和扩散的一条重要渠道,国际技术扩散及技术溢出借助于进口贸易促进国内经济水平的提高主要是基于中间品的进口和国际技术转移。Keller(2002)估算出研发活动对一个产业生产力增长的贡献中,来自本产业的研发占50%,来自国内其他产业占了20%,来自国外的研发占到了30%。在开放的经济条件下,贸易伙伴国的研发活动通过进口贸易对本国的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没有特别显著的作用。 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能够标示着经济水平发展的一国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不仅依赖于本国的R&D存量,还依赖于外国的R&D存量。这也就是说,一国国内的研发行为可以直接促进本国的技术进步,同时,与本国进行贸易的其他国家的研发行为也可以通过国际贸易这一渠道产生技术溢出,进而直接或间接作用于本国的技术进步。 本文选取了1981—2001年的数据,根据LP模型考虑了人力资本来研究进口贸易的溢出效应对我国的影响。同时,通过确定最符合当前中国的实际资本产出弹性来进行实证分析。 二、模型的建立 CH95模型是刻画技术进步与贸易关系的重要模型,它是由Coe和Helpman于1995年在Grossman和H elpman的创新驱动增长理论模型的基础上提出的,通过将进口份额作为权重构建国外R&D存量,第一次就贸易对一国TFP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从实证角度考察了来自贸易伙伴R&D的投入如何通过进口贸易这个渠道产生技术外溢进而影响本国的技术进步的。其表达形式如下: log(F:)=c:+α::logS::+α::log(S::)+ε:(1) S::=::·S:: M:=:M: 其中,S::表示CH95方法计算出来的t时刻国家i的外国研发资本存量,M:表示国家i在t时期从贸易伙伴国j进口的总额,M:表示国家i在t时期从所有贸易伙伴国进口的总额。S::表示国家i在t时期国内的研发资本存量。 CH95模型虽然采用进口份额对贸易伙伴国的R&D进行加权的方法普遍被研究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的学者们使用,但是,CH95存在了设定偏误,即用以测度国外研发存量溢出的方法按照CH95模型,如果将两个国家合并成一个国家,就会得出合并后溢出的研发资本远远大于合并前两国分别溢出的研发资本之和,对于这一结果显然难以做出合理的解释。针对这个结果,Lichtenberg和Potterie(后文简称:LP)(1996)指出,Coe和Helpman计算国外研发存量采用的加权方法存在“总量偏差”。为了减小这种偏差,LP提出了以贸易伙伴国的总产出替代本国的进口总额作为权重,这样既能体现国际研发溢出的方向,又可反映其密度大小。其计算公式为: S::=::·M:(2) 其中,S::表示LP方法计算出来的t时刻国家i的外国研发资本存量,:表示国家j在t时期产出的R&D资本密集度。 基于以上,本文确定的测度我国进口贸易溢出的模型为: log(F:)=c:+α::logS::+α::log(S::)+ε:(3) 此外,由于知识的非垄断性或非专有性等特征,使技术型员工的流动成为技术溢出的一条重要路径,且通过技术工人之间面对面的接触而获得大量的技术信息,使人力资本流动所产生的技术溢出现象更加明显。同时,人力资本在新产品方面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也使得本国技术得以进步。在运用LP模型测算进口贸易溢出所带来影响的同时,本文也把人力资源对TFP所产生的影响加入模型中。 我们将TFP定义为下面的柯布—道格拉斯形式: F:=A:S::=:(4) 其中,A:为技术水平,Y:为总产出,K:为资本存量,L:为劳动力,H:为人力资本,α为劳动产出弹性,β为资本产出弹性。 三、数据的准备与处理 我们将TFP定义为下面的柯布—道格拉斯形式: 本文主要采用我国1981—2001年的数据来对我国进口贸易技术溢出加以分析研究。 1. 全要素生产率TFP (1)Y、L的数据可直接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各册。 (2)K的确定,我们根据每年的固定资产投资额,采用永续盘存法来进行计算每年中国的资本存量数值(1981年为不变价),公式为: K:=(1-δ:)K:+I:/P: 其中,δ:表示资本折旧率,我们取值为7%,P:表示投资价格指数(1981=1),I:表示为每年的名义固定资产投资额。 (3)H的来源是依据Yan Wang, Yudong Yao(2003)所提到的公式计算得出: H:=(1-δ:)H:+(PRI:-JUNIOR:) H:=(1-δ:)H:+(JUNIOR:-SENIOR:-SPECIAL:) H:=(1-δ:)H:+(SENIOR:-HIGH:) H:=(1-δ:)H:+SPECIAL: H:=(1-δ:)H:+HIGH: H:=(5H:+8H:+11H:+10H:+:)/Pop: 数据来源于《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年鉴》,《中国人口统计年鉴》。 (4)在计算中国的资本产出弹性时,考虑到在超越对数 生产函数假设下,资本产出弹性将会随技术或资本密集程度的改变而变化,因而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资本产出弹性也可能不同,因此α、β的取值依据了傅晓霞、吴利学(2006)加入人力资本的测算计算结果,分别取值为:α=,β=。 2.我国国内R&D资本存量S: 我国对R&D的支出统计是从1987年开始的,我国在1987年以前的研发投入一直是以政府财政科研拨款的形式存在,因此1981—1986年的数据采用这一项数据,从1987年后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科技年鉴》。 3.国外R&D资本存量S: 由于2002年,OECD的研发总量占全世界研发投入总量的82%左右(合652亿美元),而其中又以G-7国家的研发总量所占份额最大,占OECD研发总额的83%,美国、日本、德国又综合占到了OECD研发总额的2/3。特别是到2001年,日本、美国、欧盟中的国家在我国进口来源和在进口比重上都占了较大份额。因此,本文采用G-7国家的研发数据对进口贸易溢出进行测算。 四、计量结果与政策建议 利用所需要的数据,通过使用软件对论文中的LP模型进行了回归,结果如上表所示。 首先,我们不难看出,以进口贸易作为溢出渠道的国外研发资本存量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有着很强的促进作用。国外研发存量每溢出一个单位,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水平就能相应地提高个单位,这与贸易增长理论是一致的。之所以得出这一结论,主要是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使得国外先进的创新知识不可避免地在全球范围内扩散。贸易尤其是有形的资本品贸易成为了知识溢出的载体,而这些溢出的知识增加了我国的资本存量。从而促进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 其次,计量结果显示出我国研发投入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作用不是很明显,这可能主要是因为在1987年以前我国没有专项运用于研发的经费投入,而且在改革开放初期到20世纪90年代这一较长时期,我国主要是以加工为主的贸易形式较多,没有给予独立自主研发更多的资金支持和技术应用,从而致使我国虽然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快速进行研发投入,但是,对我国的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不是占主导地位。 为了对比看出人力资本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又将模型剔除了人力资本这一变量进行计算,结果如下所示: 将此计量结果与之前的结果相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忽略了人力资本要素会高估国外溢出研发存量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在剔出了人力资本变量的结果中,国外研发资本存量的溢出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弹性为,加入了人力资本变量的结果,国外研发资本存量的溢出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弹性为。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有以下建议: 我国在稳步扩大对外贸易的同时,要扩大与研发投入实力雄厚的国家进行贸易活动,特别是G-7国家的国际间贸易。因为在对外贸易的同时,通过国家间贸易渠道而产生的技术溢出、知识溢出都能够为我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带来极大的推动力。 同时,我国自身的研发投入应大力加强。一方面,可以为增长我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做出贡献,另一方面,可以帮助我国更好地吸收、消化、引进那些尖端或是高科技含量更高、更专业的新型技术和知识,进而创新出我国的新技术。 另外,加强本国研发投入不仅要重视资金的投入,还要重视人才的投入和投资。如果我国的高级人才流失太快、或是具有高等知识教育程度的人才所占比例不高,那么,我国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发展也会进展缓慢。人力资本的流动可以带来新技术,也可以让高新技术流失,所以,我们在注重人力资本的质量和加大对人才培养的同时,也要把人才留住。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39,1995. Wang, Y. and Yao,Y. Sources of China's Economic Growth 1952—1999: Incorporating Human Capital Accumulation[J]. China Economic Review, 2003, , . Kokko, A. Technology, Market Characteristics, and Spillovers[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1994,(32):279-293. Romer P. M.. Endogenous technical change[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0,(98):71-102. Griliches,Z.. Productivity puzzles and R&D: Another no explanationJ].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1988,(2):9-21. 傅晓霞,吴利学.全要素生产率在中国地区差异中的贡献[J].世界经济,2006,(9):12-22. 郭庆旺,贾俊雪.中国潜在产出与产出缺口的估算[J].经济研究,2004,(5):31-39. 郭庆旺,贾俊雪.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J].经济研究,2005,(6):51-60. 海闻,P.林德特,王新奎.国际贸易[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20-21. 何洁.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工业部门外溢效应的进一步精确量化[J].世界经济,2000,(12):29-36. [11] 方希桦,包群,赖明勇.国际技术溢出:基于进口传导机制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4,(7):58-6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