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经济责任审计报告范文 第1篇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问题;解决对策
对于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而言,主要指的是严格参照法律规定,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审计方法,对领导干部行为与职责履行情况进行严格监督与管理,同时对各项工作给予评价。通过加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可以有效避免各种违法乱纪行为的发生,保证领导人员可以将自身职责进行全面落实,不但可以保证在考察选拔过程能满足一定的公平性与合理性,同时对于事业单位稳定发展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因为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目前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还存在着非常多的问题,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强相应的研究工作,对目前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合理解决,从而才能将该项工作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
一、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概念分析
对于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概念,主要可以从广义与狭义两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基于广义角度上来看,经济责任审计涉及了所有的审计工作,主要是因为审计产生的重要原因,就是将财产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进行脱离,可以为财产安全提供非常重要的保护作用。另外,在加强审计的基础上,还能保证财务资料满足一定的真实性要求,对财产经营管理者所涉及的管理职责进行明确。因此,从广义角度上来看,每一种审计工作都属于经济责任审计。对于狭义的经济审计工作而言,结合我国“审计法”以及国家干部管理相关规定,主要指的是对履行经济责任主体行为进行严格管理,并对其行为做出准确评价。关于经济责任审计内容,主要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内,对所涉及的各项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全面检查,主要是看是否满足一定的真实性;第二,在领导干部任期之内,查看在决策方面是否存在严重失误;第三,在领导干部任期之内,查看是否存在经济错误。通过开展审计工作,主要是为了对各责任主体进行准备评价,从而保证干部管理工作得到全面落实。而本文所研究的主要是狭义角度上的经济责任审计。
二、加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通常情况下,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开展中,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属于一项非常重要的经济指标,同时也是对领导干部工作行为进行衡量的重要指标。对于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内所做出的各项决策,看是否同时涉及了国家、集体以及个人等利益,保证各项决策在制定过程中,不但要对目前的利益进行重视,同时还需要树立出长远发展的理念,保证决策可以满足一定的全局性要求。通过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将监督管理工作进行全面落实,从而有效防止国有资产受到严重损失,这对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廉政建设
事业单位通过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可以在领导人员落实自身职责时,对工作当中存在的廉政风险点进行明确,并且对其中存在的特殊经济领域进行全面了解,在此基础上可以及时发现工作职责落实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及时采取相应的预警机制,有效避免违纪腐败问题的产生,并帮助领导人员对自身行为进行及时调整与规范。同时,对继任者的经济责任进行明确,使领导人员可以树立出较强的责任意识,不断提升自身积极性与主动性。最后,在经济责任审计机制实施的基础上,还能促进管理监督机制的全面实施,为党风廉政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并在单位内部形成良好的工作风气。
(三)为考核任用干部提供参考依据
事业单位通过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能够以更加直观的形式将领导干部在政治文明建设以及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成效体现出来,当人事管理部门开展相应的考核奖惩工作时,可以为其提供非常重要的参考作用。同时对于事业单位组织部门而言,通过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也能为其提供重要的政治参考作用,方便监管部门更好地开展各项检查工作,保证最终选拔出优秀的人员,保证领导干部可以做到依法行政。
三、目前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完善的法律体系
现如今,基于我国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国家对于审计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国相关部门逐渐加强了对法律制度的规范工作。结合现有的审计法律规定进行分析,在内容上已经不能再满足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审计法律制度建设明显落后于经济发展需求,这也是目前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所面临的重点问题。因为缺少完善的法律体系,从而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开展造成了非常严重的阻碍,并且也进一步加大了其他工作开展难度。例如,关于经济责任审计,目前仍然没有形成专门的法律,一般主要是结合“审计法”中的相关条例来进行,从而降低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可操作性。
(二)审计人员较少,审计任务繁重
结合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事业单位在开展相应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时,一般所涉及的工作内容比较多,所以,审计工作人员所面临的任务都比较繁重,而单位内部审计人员相对较少,这就导致两者之间出现了非常严重的矛盾。特别是在换届年度,因为各项工作都比较集中,事业单位缺少足够的审计工作人员,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与审计工作繁重之间的矛盾。存在部分地方产生的经济责任审计数量,已经严重超出了审计部门所能承受的范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审计工作质量。结合相关的调查结果来看,在审计项目总量中,经济责任审计项目所占比重逐渐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尤其是在政府换届与集中调整干部等阶段中,这种矛盾现象更加严重。甚至存在单位为了能够完成任务,所以采取了突袭应付的方式,很多审计工作并没有得到全面落实,从而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未来发展留下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三)审计人员知识结构不完善,降低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效果
目前,结合审计人员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在专业知识结构方面,呈现出了非常明显的单一性,缺少复合型的专业人员。对于各级审计机关而言,尤其是市、县级的审计机关,很多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都放在了会计以及审计专业等方面。但是,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信息技术逐渐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实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从而促进审计工作开始面向内部经营管理的方向不断发展,同时效益也实现了明显提升。因此,审计工作人员现有的知识结构已经不能满足未来经济发展要求,这就造成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仍然停留在财务收支范围内,审计工作无法与经济运行以及内部控制制度、决策等方面进行有效连接。审计业务知识没有得到及时更新,其速度非常慢,所以即使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出现问题时,也无法及时明确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无法获取到充分的证据。另外,因为法律知识不足,所以在制定相关报告时,无法实现对法律知识的合理应用,这不但影响到处理质量,同时也会对处罚公平性产生一定的影响。审计工作人员还不能对规范要求以及审计准则等进行全面掌握,所以造成部分审计工作在开展中,无法按照规定的流程来进行。审计人员因为长时间受到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还不能对计算机知识进行全面掌握,这就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电算化发展形成了一定的阻碍。也正是因为以上问题的存在,降低了事业单位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无法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价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四)审计原则无法贯彻,存在较大的审计风险
结合我国暂行规定可以了解到,对于领导干部任期届满,或者是在任期之内办理调任、免职或者是退休等手续的,就必须对其进行严格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因此,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需要严格遵守先审计后离任的基本原则。但是,在实际的审计工作中,组织人事工作各阶段往往无法实现有效连接,通常都是在领导干部即将离岗的状态下,才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甚至与组织部门考察工作同步开展。通常情况下,对于组织部门考察工作而言,需要三天左右的时间来完成,结合委托单位相关意见,所以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也应该在该时间范围内完成。因此时间比较短暂,很难对领导人员经济责任以及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全面了解,从而降低了最终的审计工作质量。虽然在现有的“审计法”中对审计工作实施时间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要求不可以对审计时间做出限制,但是仍然存在很多地区并没有严格执行,进而可能会引发非常严重的审计风险问题。
(五)审计成果运用与经济责任审计目的之间存在差异
基于实质角度上进行分析,事业单位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其主要目的就是对最终的审计结果进行充分利用,从而对领导干部工作成果与行为作出准确评价,而要想保证经济责任审计机制的价值作用可以充分发挥出来,就必须加强对审计结果的处理工作。但是,在实际的审计工作当中,很多情况下都是责任人岗位已经调动之后,才对其开展相应的审计工作,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审计工作开展难度,同时在干部任免中,无法将审计结果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还存在部分职能部门在审计过程中没有积极做好配合工作,导致干部任免与监督工作之间相互分离。
四、提升经济责任审计水平的相关策略
(一)构建完善的法律政策,满足规范化与制度化要求
对于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而言,所处环境、工作对象以及要求等都具有非常明显的特殊性,因此,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各项审计行为的规范工作,从而才能有效避免各种审计风险问题的产生。我国针对经济责任审计计划采取了动态化的管理形式,对于比较完善的审计经验,一定要对其进行严格规范,从而在此基础上形成相应的制度形式。对于还不够成熟的经验,需要在之后的工作中不断进行探索与完善,并且不断总结相关经验,并加强对审计经验的推广工作,从而才能将示范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目前,应该对现有的“经济责任审计法”进行充分优化与完善,保证可以对审计工作对象、审计内容以及审计范围等进行明确,保证每一项审计行为都能严格按照法律制度来进行,严格遵守先审计、后离任的基本原则,只要是没有经过审计,一律不可以办理干部调任、免职以及退休等手续,从而保证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在实施过程中,可以满足一定的规范化以及法治化等要求。
(二)创新审计方法,解决矛盾问题
对于审计人员不足与审计任务繁重之间存在的矛盾问题,只单单依靠增加审计人员总量而不能彻底解决,因此,一定要对现有的审计方法进行创新与完善,才能在根本上提升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效率与质量。首先,将审计关口向前移动,突出审计前调查工作的重要性。可以分别应用询问、观察以及填写调查表的形式,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完善性进行充分调查,并采取抽检的形式,对各项业务进行测试,主要是看内部审计制度在实施过程中是否满足一定的有效性,从而可以及时对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明确,并将其作为审计工作中的重点内容。对领导干部的经济情况做好充分调查工作,一般主要包括房产、车辆以及个人收入等方面,采取对比分析的方法,对领导干部廉政记录遵守情况进行判定。
(三)加强审计队伍建设
首先,应该提升审计人员准入标准。目前,我国大部分审计人员都是通过公务员考试的方式录用,但是对于专业素质方面没有做出明确的要求。而国外一些比较先进的国家,对于审计人员专业资格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因此,要想保证审计工作在未来可以面向职业化的方向不断发展,应该要求审计职业资格认证上岗。其次,开展专业的培训工作。在一定的时间内,应该针对审计工作人员开展严格的培训活动,通过学习使审计人员可以对自身知识系统不断进行更新与完善,从而适应现代审计工作发展要求。
(四)严格审计程序,避免审计风险
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一定要严格按照国家法律规定来进行,在加强审计调查工作的基础上,还需要制定出完善的审计实施方案,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应该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列入领导干部廉政档案中。对于组织人事部门而言,应该将审计结果报告列入干部管理档案中,这样在领导干部任免、升降以及奖惩等方面,可以为其提供非常重要的参考作用,有效避免各种审计风险问题的产生。
(五)将审计结果与干部使用相融合
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送至相关部门之后,那么相关负责人需要及时听取审计情况。因为组织人事部门属于非常重要的干部主管部门,在对领导人员进行调整以及任免时,一定要严格参照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反映出的领导干部经济情况以及政绩状况,应该全部列入干部考察材料当中。另外,还应该将经济责任审计与干部其他审计工作之间进行融合,从而可以对领导干部进行更加全面准确的评价。
五、结语
综上所述,经济责任审计已经逐渐引起了审计机关的高度重视,通过加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开展,可以对领导干部行为起到非常重要的规范作用。因此,一定要对审计工作中的重点进行明确,对现有的审计方法进行优化与完善,在更大程度上提升审计工作效率,从而满足现代经济发展对经济责任审计提出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戴晨辉.国企内部经济责任审计问题及对策探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1(18):191–192.
[2]孙道海.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审计与会计,2021(09):8–9.
领导经济责任审计报告范文 第2篇
一、经济责任审计内容
1.内部控制制度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内控制度制定的健全性、适用性及执行有效性,主要评价以下几项制度:预算管理制度、财务收支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制度、债权和债务管理制度、“三重一大”制度。
2.预算执行情况评价。对预算的制定与实际执行进行对比分析,分析预算制定是否合理,执行是否有效。
3.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评价。对收入、支出、结余、资产、负债、净资产增减变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对有关反映经营管理、经济状况、发展能力的指标增减变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4.“三重一大”制度落实情况。涉及年度财务预算、决算的制定和调整、重要的基本建设项目以及未列入预算的不动产购置、大型房屋修缮项目、大宗物资或医用耗材、大批量(或大型)仪器设备招标、采购等、国内外合资、合作的重大项目(含合作办学、办医)以及对内、对外投资项目、房屋、土地、设备、设施的出租、出让,固定资产的报废、更新等方面,是否由领导班子集体做出决定。
5.专用基金、财政专项经费的管理及使用情况。包括专用基金提取及使用是否符合规定,财政专项经费是否专款专用、并对使用效益进行分析。
6.收入、支出、资产、负债、净资产状况。包括收支是否遵守国家法律、财经法规及相关的各项规章制度,有无违法违纪问题,是否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规定,对资产、负债、净资产真实性、完整性进行审计评价。
7.“三产”审计相关内容同上。另需对“三产”与被审计单位的责权利划分是否清晰、合理,双方是否按合同或协议履行职责进行评价。
8.被审计领导干部个人廉洁自律情况。看是否遵守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要求,有无违反廉洁自律有关规定的问题。
9.其他。包括:解决前任遗留问题情况;需要说明的其他问题。
二、经济责任审计报告
经济责任审计是一项综合性审计,涵盖内容非常广泛,其中包括财务收支审计、专项资金审计、内控制度评审、效益审计等,而在此项审计工作中,难免会发现这样那样有关账务处理及物资管理方面的基础性问题,如果在经济责任审计报告中披露此类问题所占据的比重较大的话,会对经济责任的总体评价产生一定影响,造成经济责任审计等同于财务收支审计的误解。因此,在此项审计中,为了严格区分经济责任与会计基础规范性问题,对于审计发现问题的披露,区别性质,程度,予以分别披露。在现场审计结束后,分别出具经济责任审计报告与财务收支审计报告的征求意见稿,经济责任审计报告披露的是工作中出现的重大失误、重大问题及个人存在的经济问题,而财务收支审计报告披露的是有关会计业务技术性问题,避免了经济责任审计报告财务收支审计报告化的问题。采取这种一次审计两种用途的方式,既正确评价了被审计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同时又规范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管理。
三、经济责任审计程序
领导经济责任审计报告范文 第3篇
一、这次审计的基本做法
(一)认真做好审前动员和准备。我局接受任务后,立即召开业务培训会,集中学习有关经济责任审计的法律法规,结合五个审计项目各自特点,明确应掌握各被审计单位所在行业法律法规。任务、责任落实到人,并明确两名分管业务的副局长深入一线指导审计。
审计坚持四统一:即全局统一调配审计力量,打破科股室布局,抽调全局业务骨干组成五个审计小组;统一审计总体方案,明确审计重点和内容以及完成时限,各审计小组据此根据各自项目特点,拟定相应的审计实施方案;统一审计见面会,即统一召开由组织部门牵头,审计、纪委监察、被审计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及其中层以上干部参加的审计见面会,讲明审计的目的、意义,对被审计单位和审计组分别提出具体要求,以确保审计的顺利实施和按时完成;四是各审计项目从准备阶段至报告统一完成,统一上报。审计完结后,我局在经济责任审计五部门联系会议上及时统一通报各项目审计情况。
(二)抓住审计重点,改进审计方法。针对五个项目不同情况,各审计小组认真做好审前调查,编制审计实施方案,突出审计重点,即市直两个科局局长的审计,以财务收支审计为重点;对三名乡镇长的审计,以财政决算审计为重点,结合领导应履行经济责任情况,采取抽查、外调、审计调查等多种方法,取得了较为明显的审计成效。
由于领导高度重视,安排布署周密,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审计突出了重点,使这次经济责任审计取得了较好成效:五个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共查出违规资金万元,查出管理不规范金额万元,明确领导主管责任万元,处以罚款万元;审计提出可行性建议意见共22条,均得到各被审计单位和被审计对象的接受和积极采纳。
二、被审计单位及被审计对象应予肯定的方面
通过审计,被审计领导干部及其所在部门和单位廉洁从政、廉政勤政、依法行政得到加强和执行财经法规进一步规范:
一是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意识进一步加强和提高。经审计的五名领导干部,均未在账面上发现有个人违纪问题。
二是预算执行情况较好,基本能遵守相关的财经法规。所审计的乡镇和机关,除个别乡镇外,财政财务收支基本控制在预算盘子内,基本达到了收支相抵,略有结余,各类专项资金基本做到了专款专用。
三是财务会计基础工作进一步加强和规范。被审计单位会计资料基本真实,财务核算基本合规。
三、审计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部分领导干部不重视财务基础工作问题依然存在。个别乡镇、部门仍然存在固定资产账实不符;内部控制不健全和有效。如市经贸局未按规定设置固定资产明细帐及固定资产卡片,也未设专人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2005年末该局固定资产余额为1,391,元,固定基金为1,191,元,与固定资产相差20万元。
合马镇购入b超机15,000元总共价值22,985元的物资,未记入固定资产帐和卡片帐。
九仓镇财政所建立的财务制度、岗位职责未结合工作实际和细化,责任不明确。
(二)存在挤占挪用专项资金,违反《预算法》用专项资金平衡预算,个别乡镇甚至违规调整预算等严重违规问题。如九仓镇2003-2005年人大批准支出预算数万元,实际支出万元,超镇人大批准数万元,违反《预算法》未经人大审查和批准进行预算调整。
市卫生局违反规定挤占挪用专项资金万元用于其他支出。
坛厂镇2003年、2004年度由于财力紧缺及预算执行不力,存在将专项收入493,元用于平衡预算。其中:2003年度将农业税附加收入余额166,192元用于支付政府生活接待费;2004年末将本年收取的农业税附加收入42,元用于调冲政府机关日常办公费用支出;2004年末将农村教育费附加收入余额160,元用于调冲2003年度超支摆暂付的政府招待费、派出所罚没收入返还款、政府设备购置费、职工社保费及政府机关日常办公费用;2004年末将以前年度上级拨入的小城镇建设专项资金余款34,元用于调冲暂付的政府房屋维修费用。
(三)乡镇政府违反《预算法》规定截留、坐支收入行为较为严重。如坛厂镇共计截留预算内外资金收入374,元,已坐支260,元,账面余额113,953元。一是该镇收取的社会抚养费收入及罚没收入未作预算收入缴库共计253,元,直接坐支145,元,余款107,469元至2005年末摆账“应缴预算款”账户;二是收取租金收入36,100元、坛厂温泉上交的开发补偿费30,000元等未缴库,用于调冲暂付的政府报刊费和政府招待费用支出;三是收取的木材变价款、土地出让金、育林基金及各村缴入收取的计生拒检费共计53,980元列入“预算外收入”账户核算,已坐支47,496元,尚余6,484元至2005年末摆账“预算外资金结余”账户。
九仓镇一是将应缴预算的计生、土管、林业、国有土地出让金等收入82,元纳入往来款项核算,用于弥补1993年修建办公楼存在的资金缺口;二是审计查出截留收取的社会抚养费等预算收入60,元。
(四)个别乡镇政府接待费超标问题依然严重,损失浪费较大。如坛厂镇2003年至2005年度政府招待费支出共计683,元,占公用预算支出2,598,元的。其中2003年度支出397,元、2004年度支出151,887元、2005年度支出133,931元,分别占当年公用预算支出的、、。未严格执行市政府仁府常议[2002]2号文件“乡镇工作一律在食堂就餐,乡镇不得在营业性餐馆接待”的规定。2003年至2005年度该镇接待费用支出共计651,元,其中营业性餐馆接待费用支出为627,元。
九仓镇人民政府2005年接待费支出168,元,占当年公用预算支出1,550,元的。政府接待未严格执行统一派单管理,接待费用未严格现金即时付款,存在接待标准不明确,欠账签单及接待费支出未及时列报等问题。
领导经济责任审计报告范文 第4篇
关键词:村居干部;经济责任;责任审计;经济审计
一、村居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性
二、村居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审计内容脱离实际
受到传统理念的束缚与工作模式的影响,审计人员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的过程中并没有认识到自身的责任和审计的重要性,往往处于应付公事而做出不全面、不准确的评价,将审计工作看的过于简单,面对实际工作中存在的财务问题,忽略了村居干部任职期间的绩效评价,没有从多方面开展审计工作。与此同时,审计内容完全推理了村居工作的实际情况,过于重视村集体的荣誉,而没有对村居干部的经济责任开展有效、全面的评价,脱离了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在要求。更有一些审计人员在面对不同地区、不同问题的审计工作千篇一律,内容虚无空洞、不切实际。
(二)审计评价质量不高
当前村居干部经济责任还没有形成一个全面的评价体系,在审计评价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虽然我国很多乡镇政府已经建立了独立的审计机构,但是在村居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方面存在严重的缺失,由于我国村级数量较多,而不同地区行政村的分布情况也不一样,具有分散、广泛的特点。与此同时,村居审计机构的专业审计人员紧缺,现有人员不仅数量少,在专业性、素质等方面都不够高,审计队伍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对村居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造成影响。另外,乡镇审计经费在投入上有些不足,部分经济责任审计活动的开展得不到资金的支持,特别是一些偏僻的农村,在现场落实和实际工作中面临较大的困难,审计人员很难凭借仅有的资料掌握全面信息,评价质量得不到保障,甚至与实际情况存在很大差距。
(三)审计指标不统一
受到传统思维的影响,审计人员在工作中容易凭借个人观念做出评价,在村级组织的财务执行上面,仍旧保持这传统收支审计内容,很难适应经济快速发展的局面,没有采取有效的经济效益指标,在审计评价上存在不足和欠缺。另外,我国在村居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上面没有形成统一、规范的标准和评价体系,受到地区经济和政治环境的影响,村居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存在很大不同,虽然审计过程中主要依靠财务指标进行评价,但对村干部履行职责情况及农村政策的实施情况考虑不够全面。在现代化新农村建设下,农村经济的发展变化较大,村干部经济责任也有所转变,为了顺应时展需求,必须对此进行更新,只有这样才能把握时代潮流,做好审计工作。
三、推进村居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有效策略
(一)保证村居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时效性
村居干部在日常工作中应该遵纪守法、尽责为民,而经济责任审计的开展也应该围绕这几方面内容,在进行村居干部责任审计的时候,首先,要关注财经法纪的执行情况,对村居经济收入及时入账、足额入账,禁止侵占资金、挪用资金、私设小金库等违法乱纪行为。其次,对经济责任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审计,主要涉及村级农业产值、人均收入等经济指标的增长情况,同时涉及农田水利、环境治理、交通等多方面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另外,对村民群众较为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落实,审查集体资金的实际情况,对其中存在的非法转让、转移、变卖、私吞等行为严厉查处,保证集体土地资源发包、承包的有效性,确保各项程序的合规、合法。
(二)提高审计评价的质量
从当前来看,村委员会或社会居民委员会所涉及的村级资金越来越多、经济往来范围逐渐扩大,但是财务会计工作却较为薄弱。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提高审计评价的质量,从工作实际情况保证村居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全面覆盖,要从深度、重点、成效等多方面入手,开展分类管理、适量扩大、分布执行,从根本上提高村级审计工作水平。乡镇(街道办)等行政部门可以引入相应数量的审计人员,以年度为单位开展基础地区的经济责任审计,配合科学的数量、轮审,实现全覆盖要求,根据往年经验每年突出几个重点村居进行经济责任审计。
(三)制定统一的审计指标
在具体的工作中,我们应该重视审计指标的应用,首先,从经济决策责任来看,涉及三方面的评价指标。第一、经济活动的开展必须满足规定程序的要求,保证决策目标的有效性。第二、经济活动的开展必须符合我国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的标准要求。第三、需要做好经济决策风险的掌控,结合实际情况对结果进行预测。其次,从廉政责任来看审计涉及三方面指标。第一、村居干部是否遵循国家规定的各项廉政要求。第二、村民对村居干部是否有良好的拥护度与认可度。第三、村居干部是否能够严格自律,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做好村居财务管理工作。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现代农村建设发展下,村居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终将成为时展的一种趋势,面对日益繁盛的农村经济发展,村居干部对管理内容与资金数量也在不断扩大中,村居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有助于村级组织工作的有序进行。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村居干部经济责任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出具体的解决对策,利用现代化经济责任指标、建立健全责任审计体系,保证审计工作的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苏琦.经济责任审计若干重大问题[J].中国审计评论,2017(01).
[2]蔡伟.履职尽贡,提质增效进一步提升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能力和水平[J].审计月刊,2016(05).
领导经济责任审计报告范文 第5篇
按照省审计厅的要求,我们科从今年3月27日至4月25日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全市民营及非国有控股企业XX年年度税收征收管理的专项审计调查。调查开始前我们认真学习了省厅的调查实施方案,并对全市民营及非国有控股企业的状态进行了审前调查,确定了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经营模式的15户企业进行审计调查。调查工作中我们坚持集中组织,统一标准、统一调查形式、统一定性处理,同时坚持和市地税部门沟通,取得地税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使审计调查工作进展顺利。
调查中我们主要发现:
一是部分企业纳税申报不准确,存在少缴税款的情况;
二是税法规定和行业制度相勃,税款缴纳和实际列支期限不相一致;
三是部分企业所属部门薪酬统一支付,个人所得税无法计算清缴的问题。
同时,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审计建议,被审计单位全部采纳了审计建议,并落实整改了审计调查中发现的问题。仅补缴税款就近116万元。
核算中心中心现有员工335名,有56个科室,主要负责对公司所有二级单位的财务核算,对公司的有偿服务项目收费,可以说核算中心所有的业务活动都与钱有关,所以在为公司履行好管理与服务职能的同时,建立健全经济本质安全体系不仅是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也是党建工作的目标。为此,核算中心在过去的一年里重点开展了全面建立经济本质安全防控体系,打造复合型财务团队的建设工作。积极推进了“四二零双百”工程,完善了制度与流程,建立了严格的考核办法,核算中心结合自身实际组建了自己的检查考核组严格考核,牢筑经济安全防控体系。其次以企业文化促管理。
领导经济责任审计报告范文 第6篇
经济责任审计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审计监督制度,国外没有相同的成果可以借鉴。我国的经济责任审计与西方国家绩效审计的最大区别是,绩效审计着重于评估使用公共资源的经济性、效益性和效率性,侧重于“事”。而我国的经济责任审计强调评价领导干部在任期内的经济责任,侧重于“人”。从国内学者的研究而言,对被审计领导干部履职的合法合规性审计评价研究较多,也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观点。但是从责任履行的双重性角度对经济责任审计进行研究的还较少,也没有动态地对履职的效益性进行考核。也有部分学者提出新的经济责任审计内涵,但是没有明确相应的具体内容,也没有提出切实可行的评价体系与评价方法,不仅增加了经济责任审计的难度,而且加大了经济责任审计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责任审计的结果及利用价值。近年来,我国学者对经济责任审计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内容
周云平和陈通(2006),吕荆海(2005),樊晶玉(2008)等都认为党政主要负责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是地方财政、财务收支等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资产、负债情况,执行国家财经政策和法规情况,重大事项的决策情况及个人的廉洁自律情况等,并提出了粗略的评价指标体系。刘颖斐和余玉苗(2007)认为党政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应当主要评价履职过程是否符合社会公众利益,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要求,是否符合上级行政机关的指示和命令。阮滢(2008),黄溶冰等(2010)认为应在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开展经济责任审计,评价领导干部在履行经济责任时的环境管理责任。加强经济指标的真实性审计和政绩成本分析。李纯琳(2011)认为对党政领导人的经济责任审计应当以党委和政府应履行的经济职能和所承担的经济责任为主要内容。对党委书记的审计侧重于经济决策和宏观管理方面,对政府主要领导干部的审计侧重于重大经济决策事项的执行情况。周荣青(2012),刘更新(2012)认为对党委和政府领导人的经济责任同步审计包括政策责任、经济管理及绩效责任、社会责任和个人廉政责任。吴秋生(2012)认为,经济责任具有积极面和消极面两个方面。积极经济责任是需要主动努力才能完成的经济责任,主要表现为岗位职责、任期工作目标等。消极经济责任是指在履行积极经济责任的过程中违法乱纪、弄虚作假、危害环境、危及国家经济安全等,依照法律法规应承担相应的责罚。
(二)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
王晓慧(2006)认为,对国有企业负责人的经济责任评价应重点关注财务责任、管理责任、法纪责任和社会责任,提出了四个责任方面的评价指标体系。阮滢(2008)提出了评价党政领导人经济责任的“四E”性指标体系,即社会经济总体评价指标、地方财政预算管理情况指标、重大决策及经营业务管理评价指标、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标。郑颖(2009)从问责角度分析了当前经济责任审计在政府问责制中的作用不足及原因,并提出了相应对策。黄溶冰等(2010)提出将环保投资指数、单位GDP能耗下降率、“三废”处理率、水质达标率、环境事故发生率等纳入到评价指标体系。李江涛等(2011)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增加经济责任审计业务量对提高其运行效果并无明显效果,提出应当构建经济责任审计监控机制,明确目标责任,完善履行报告体系。于迈和谈华(2012)提出经济发展类、民生改善类和生态文明类共12项指标评价体系。
二、我国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经济责任履行效益性考察较少
现阶段,我国的经济责任审计仍停留在检查获取、使用公共资源时的真实性、合法性层面,更多的是以衡量被审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是否履行为主的、静态的审计。着重于检查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重大项目决策的程序性、合规性及项目的管理情况,国有资产的管理和使用情况,重要经济事项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有无违纪违规行为等。审计的内容相对单一,较多地以数据列示及陈述说明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状况,关注被审计领导干部是否履行了应尽的经济责任,是否有违纪违规行为的发生,但是对经济责任的履行效果如何却较少查证、分析和评价。在审计实施过程和审计报告中,很少体现经济责任履行所付出的成本与获得的收益配比情况,责任的目标是否实现,重大决策结果的效益性和效率性如何,获得的经济效益是否以损失环境效益为代价等情况。审计报告强调数据、就事论事的部分较多,对数据背后的原因分析较少、不够深刻,定性的问题较多,定量的问题较少。因此,审计结论较为简单、笼统,缺少全局性和科学性,对被审计领导干部的个人评价也因此而不够客观和全面。
(二)经济责任评价体系规范性较差
我国的经济责任审计发展时间不长,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操作。尽管国家、地方在不断完善审计相关法规,但是规定比较模糊,审计内容不够明确,评价体系还不够规范。对经济责任履行的情况进行评价时,除了经济发展、财政、财务收支等内容引用统计或会计报表数据外,其他方面的评价多以定性为主,往往泛泛而谈。目前的审计评价还是以问题为导向,主要是针对查出的问题做出评价,缺少对责任履行效益性的考察。由于不能站在较高高度上对被审计单位查出的问题从管理、体制的缺陷等方面进行深刻地剖析,审计建议流于表象,针对性不强,造成审计结果的运用不尽人意。
三、基于责任双重性的经济责任审计基本内容
(一)经济责任的双重性
根据2010年印发的《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经济责任审计中的“经济责任”是以领导干部任职期间本地区、本部门(系统)、本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应当履行的职责。这里的职责不仅包含履行职责时应当而且必须承担的义务,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合规性,还应当包括经济活动的效益性,即花费一定的成本所带来的收益配比。效益的大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也不可能用单一标准就能衡量。由于影响效益的因素经常处于不断变化中,因此,效益也会表现出动态性地不断变化。根据经济学假设,每一个行为个体都是“经济人”,都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在履行经济责任时,如果领导干部为求自保只做到了“廉政”而未能做到“优政”,即仅仅履行了合法性、合规性责任而忽视了效益性责任,这样的领导干部虽然没有违纪违规行为,但浪费了社会公共资源,仍然是一个不称职的干部。同样的,如果领导干部一味追求效益而忽视了自身应尽的合法性、合规性责任,也为腐败埋下了可乘之机。因此,充分认识经济责任的双重性,将“廉政”与“优政”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对经济责任的履行效果给予全面、科学的评价。
(二)经济责任的审计内容
由于经济责任的双重性,经济责任审计不仅仅局限于财政、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以及经济决策的合规性,还要审核效益性。对于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领导干部而言,效益性也有着不同的定义。具体而言,经济责任审计应当包含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地方经济及社会事业发展责任。根据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物价指数变动等统计数据,与历年发展趋势及地方所在区域的平均水平进行对比,评价地方经济发展绩效;根据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人均能源消费、单位GDP能耗等指标,与历年发展趋势及地方所在区域的平均水平进行对比,评价地方产业结构情况;根据基础设施建设、居民养老、医疗等保险覆盖率数据与历年发展趋势及地方所在区域的平均水平进行对比,评价地方社会事业发展情况。第二,重大经济决策及项目投资管理责任。主要关注三个方面。一是重大经济决策及项目投资内容的合法性,二是重大经济决策及项目投资程序的合规性,三是重大经济决策及项目投资执行的效益性。在合法性审查时,关注重大决策内容是否符合国家规定,项目投资资金筹集是否合法合规。如项目建设是否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环境保护政策,有无盲目建设、重复建设等问题。合规性审查主要关注决策的程序是否规范,是否集体决策通过。如重大投资项目计划和审批、政府性债务融资计划及审批、土地出让、大额资金使用决策等程序是否规范。项目建设前期是否进行科学论证,是否执行公开招投标,项目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是否符合国家财经法规和纪律。效益性的审查主要关注重大决策的执行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是否促进了地区经济发展。重大投资项目是否获得了预期收益,已花费资源是否取得了应有的成果。第三,财政财务收支管理责任。主要审查财政预算管理的规范性,是否将各类财政资金纳入预算管理,是否执行收支两条线的规定,是否有为了完成收入考核指标而调节收入的情况,有无违规收入。审查本级财政预算的批复、调整和财政决算情况,财政支出是否真实合法,有无虚列支出,公务支出公款消费是否符合国家规定。财政支出对就业的影响,对农业、科技、教育等重点领域投入情况。审查上下级财政结算是否符合规定,计算依据是否正确,预算往来款项是否及时清理,预算调拨收支是否真实合规。预算外收支项目是否符合规定,收支决算是否真实,各种预算外资金项目是否经过批准,有无执行收支两条线,有无自行设立收费项目,擅自扩大收费范围,提高收费标准。审查地方政府执行国家财税政策情况,有无擅自减免税、扩大退税范围等情况。第四,政府债务及国有资产管理责任。审查政府债务规模、债务结构及变化,统计还款的集中时段,分析可能出现的还款高峰期,以及地方政府的偿债能力和存在的潜在风险。审查有无超过实际还款能力的举债。审查政府借款的实际使用是否符合审批用途,是否投向违反国家产业政策的高能耗、高污染的违反国家产业政策的相关产业,是否违规进入资本市场。了解地方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模式,审查国有企业改制方案的审批情况,清产核资和资产评估情况,着重审查在土地出让和房产转让中是否存在国有资产流失情况。第五,环境治理责任。主要审查政府在项目建设或招商引资过程中是否进行了对环境影响的评价、项目的选址论证等,是否为了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而引进高能耗、高污染的项目,环境治理的有效性,治理目标的实现情况等。第六,廉洁自律责任。审查个人的遵纪守法情况。关注领导干部是否如实申报收入,是否依法纳税。根据《中国_党员领导干部廉政从政若干准则》,审查领导干部在住房、交通工具配备等方面是否符合规定,有无利用职务之便侵占国家利益,或为他人谋取不当利益。
四、基于责任双重性的经济责任审计指标体系构建
(一)基于责任双重性的经济责任审计原则
(1)界定经济责任原则。在经济责任审计实施的过程中,经济责任范围的确定对审计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在审计实践中,应当准确界定以下两种责任。界定前任责任与现任责任。经济活动的连续性和效果显现的滞后性会导致出现有些领导干部任期内所取得的成绩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前任领导干部扎实的基础性工作,而有些则是由于前任领导偏好于“形象工程”,使后任领导陷于偿还政绩债而无法在任期内实现较好的经济发展。因此准确界定前后任的经济责任非常重要。被审计领导干部任职期内的经济活动,及那些投资效果显现滞后于任期的经济活动所产生的经济责任属于现任责任,而前任的遗留问题或造成的损失则属于前任责任。在审计实践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操作:首先,对前任造成的损失不予评价。其次,对前任遗留的隐患问题可能会给接任者造成损失的应予以说明,必须归还的借款和利息根据对现任的影响程度确定承担部分。最后,前任造成损失的资产变价收入不作为现任收益。在审计实务中,“现任不管前任账”的现象非常普遍,即现任本来可以对前任遗留的问题采取一些补救措施进行处理的,但是却置之不理。比如对前任遗留的债权、债务不加催收、清理等。如果现任对前任的责任采取措施积极挽回损失的,在评价时应当予以肯定。界定主观责任和客观责任。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单位、组织的经济活动都与外部市场紧密相连。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会给不同地区、部门、行业的经济活动造成不同的影响。对被审计单位而言,这种外部因素的影响是难以预见和不可抗拒的。在审计实践中,如果被审计领导干部贪污舞弊、滥用职权或独断专行造成损失,无论是出于什么目的,都属于主观责任。而如果国家政策调整、自然情况发生变化等,比如国家税收政策的变化、发生自然灾害等外部原因造成的影响、损失,属于客观责任。要明确客观原因对被审计领导干部的责任履行结果的影响,在审计报告中加以说明。
(2)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原则。一是独立性原则。经济责任审计是反映被审计领导干部任职期间的履职情况,审计人员应当保持审计的独立性,以保证审计结果的客观性。二是客观性原则。客观性要求审计人员在审计时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以经过查实的材料作为评价证据,实事求是,既不夸大成绩,也不隐瞒失职。三是重要性原则。审计人员在审计时需要对重点项目、重大决策、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执行、大额资金的使用等对经济责任、审计结论有重要影响的经济活动作为重点。四是可比性原则。纵向可比指评价的指标在同一地区的不同时期具有可比性。横向可比指评价的指标在同一时期的不同地区间相互比较。通过对比,可以有效地发现差距,进行综合评价。
(二)基于责任双重性的经济责任审计指标体系
领导经济责任审计报告范文 第7篇
(一)任职起止时间。需要注明任、免文件上的时间(在任审计的只需注明任职时间)、接手工作后开始签字的时间;
(二)本单位基本结构。内部机构设置情况、所属单位(部门、科室)的个数、名称。与本单位在人、财、物方面关系较为密切的机关及企、事业单位也应列出。
(三)人员情况。截止任职期末(离任审计)或审计通知时间(在任审计),本单位人员结构状况:在职人员情况、离退休人员情况等,须附经组织、人事及劳动等部门核实的人员基本情况花名册。
(四)财务管理制度。适用哪种会计制度;本单位建立的财务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财务公开情况;本单位财务方面分工;大额开支、固定资产处置、对外投资等民主决策情况。必要的,可另附制度文件或复印件。
领导经济责任审计报告范文 第8篇
关键词:高校经 济责任审计 内部审计
_中央办公厅、_办公厅《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和教育部《关于做好教育系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通知》等规定的相继出台,对审计对象的扩展、审计结果的利用、审计程序及内容有了新的规定,为高校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提供了政策依据。高等学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对于加强高校内部治理,完善干部监管模式,提高高校干部素质及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等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现状分析
(一)经济责任审计重视度不够,组织较难
在高校经济责任审计中,不少高校没有真正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贯穿于学校治理当中,组织部门委托内部审计部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多是走形式。同时实际工作中,由于高校各部门较多,被审计领导干部数量多,任期长,内审部门精力有限,不堪重负,导致审计质量下降。
(二)经济责任审计覆盖面有限,实施较难
目前不少高校对经济责任审计的具体内容不够明确,涉及面覆盖有限,导致经济责任涉及的经费不在审计范围之内。另外,内审部门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范围没有明确规定,部分审计只是对基础财务收支进行审计,而对于内控制度建设情况、单位债权债务情况、重大事项等决策情况根本不涉及,不能提升实现管理审计和效益审计职能,审计工作在学校治理中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和地位。
(三)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不健全,评价较难
目前,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的“瓶颈”就是没有健全的评价指标体系,虽然国家教育部及各部委各省市到各高校都制定了经济责任审计实施办法,对明确了经济责任审计的原则、范围、内容等,但对于如何评价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却没有明确的指标体系,为了规避审计风险,往往对被审计人的评价趋于中性和模棱两可,从而使审计报告的权威性受损,也不能为学校党委及组织部门选人、用人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不能实现审计的目标,使审计工作流于形式。
(四)审计结果权威性不强,利用较难
一方面,高校审计力量不足,审计机构设置,人员配备有限,而且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很难适应工作量的急剧增加,同时审计手段和审计方法相对落后,审计结果质量有待提高;另一方面,经济责任审计大多由学校组织部门委托,审计结果的公开性和透明性不强,而且内部审计机构与被审计单位及被审计人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造成审计缺乏权威性和强制性,并且提出的审计意见和建议很难整改,直接影响了审计结果的利用行。
二、完善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一)事前审计阶段
经济责任审计事前审计阶段,主要是指在审计部门根据下达的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及部门全年整体工作安排,对计划内单位开展审计工作前所做的各项准备工作。其包括的主要工作有:
(1)成立审计项目组,确定项目组成员及明确主审人,下达审计通知书;
(2)通知被审计人,要求被审计者人审计工作开始后7个工作日内向审计部门提供其任期述职报告。要求被审计人报送的资料主要包括:个人工作简历;任职期间经费使用及管理情况、负责的主要工作任务完成程度;单位资产保值增值及债权债务增减变动情况及其变动原因;个人执行财经政策法规和遵守财经纪律,个人依法行政、科学决策、廉洁自律情况;重大事项决策情况等。被审计人必须全面、完整地撰写任期经济责任述职报告,真实、完整地反映负有主管责任和直接责任的经费使用及管理情况。
(3)通知被审计单位,获得相关资料,了解被审计单位情况。审计人员可以采用直接索取、询问、问卷调查等方式让被审计单位提供相关资料,实地走访、观察,查看经营管理活动的场所,与员工接触沟通,充分了解单位状况、工作流程、实物资产、债权债务等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同时研究被审计单位的内控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等。
(4)搜集材料后,要求被审计单位及被审计人做出书面承诺,承诺提供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完整性,从而降低降低审计风险。
(5)制定审计方案。项目审计实现目标的关键是审计方案的确定,在此阶段,对于如何实施审计,要制定必要的审计工作方案,对审计各节点时段进行工作安排,对在审计中可能出现或发现的问题进行预判。方案包括:审计的目标、审计的范围、审计过程中要重点审计的事项、审计时间节点的安排,审计组人员分工等。
(6)送达审计通知书。高校内部审计部门应当在实施经济责任审计3日之前向被审计人及所其在单位送达审计通知书。
(二)事中审计阶段
事中审计阶段是根据审计方案进行审计实施的具体过程。这一阶段主要在取得被审计单位及被审计人的相关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的会计平凭证的抽查,帐表的符合,资产的盘点等工作。具体包括:
(1)对被审计人所负责单位的内控制度进行评价。审计人员在对被审计人所在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和实施情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了解其内控制度的建立及执行情况,并对被审者所在部门的内部控制进行描述,对被审单位的内部控制情况做出评价。其中,应特别应重视被审者任期内单位财经法规与纪律执行情况,了解内控制度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执行是否得当到位。
(2)对被审计单位的经费使用及管理情况进行审计。财务收支审计是经济责任审计的基础,审计人员结合具体经费账户对其进行经费审核,审计的重点主要包括:票据支出的合规、合法性、经费审批的合规性、支出事项的真实性、帐实相符性等进行审计。
(3)对被审计人任职期间工作完成情况进行审查。对照年度工作计划,审查被审计人工作完成情况及取得的标志性成果等。审查被审计人任期期间重大经济事项决策情况及单位债权债务情况等。
(4)客观分析审计结果。通过检查被审计单位的经费使用及管理情况、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及执行情况,单位债权债务情况等事项,梳理被审计人任期履行经济责任状态,并通过经费具体指标的对比分析、财务报表的对比分析,综合分析评价审计证据。
(三)事后审计阶段
对于经济责任审计而言,事后审计阶段就是对被审计人的评价阶段,主要是指审计部门在对审计资料进行核实的基础上,认定有关经济责任界限,对被审计单位领导人员经济责任给出正确、客观的评价。它直接关系到审计工作的质量和审计风险。进行审计评价时,要坚持客观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和谨慎性原则。要做到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抓住重点,保持稳健。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主要包括经济管理责任、经济发展责任和个人经济行为责任三个方面。具体而言,其主要工作包括:
(1)经济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包括资产增长率、资产保值增长率、资产负债率、经费自给率、人员职称比例、公用支出比率、业务支出比率、人均费用支出比率等等经济指标。
(2)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建立与执行情况。重点查清财务内控制度的种类、范围和结构。并核实各项内控制度是否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
(3)经费使用及管理情况:通过抽查会计凭证等手段,对被审计人负责管理的经费使用情况进行梳理、归纳,对票据使用的合法合规性进行评价,如在审计中发现的私设小金库、截留收入等违纪行为,要在明确被审计人的领导责任。
(4)资产管理、使用及保值增值情况。主要评价国有资产是否完整、是否保值增值。其评价内容主要包括资产增减变化及原因、资产使用记录、有无资产流失等问题。
(四)审计报告阶段
经济责任审计的报告阶段是审计组对审计事项进行综合评价,向上级领导提交审计报告的阶段,具体而言,其主要工作包括:
(1)形成审计报告。审计报告内容一般包括被审计人基本情况介绍,工作完成情况,内控制度建立和执行情况,重点是经费的使用及管理情况,审计发现的问题及建议、审计评价等。
(2)征求意见。审计报告初稿应送交被审计单位、被审计人、被审计人主管领导、组织部、监察处、财务处、资产处等相关部门进行意见征求,并在规定时间内反馈意见。如有异议,审计组需要重新核实审计事项,并对报告进行修改,并再次征求意见。
(3)出具正式审计报告或审计意见书。根据征求意见修订后的审计报告,可以出具内部审计报告或审计意见书,并进行公示及抄送相关单位或部门。
(4)整理归档。审计资料及档案按照学校管理档案管理的要求整理归档,需要归入学校档案的按学校要求办理,其他内部资料审计部门内部留存便于被查。
高校开展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是强化干部管理和监督的重要一环,是提高学校治校能力,促进领导干部廉洁勤政的有效途径。在实际审计过程中,高校内部审计部门应积极创新审计思路,加强审计的信息化建设,将离任审计与任中审计相结合,建立健全经济责任评价体系,明确领导干部经济责任职责所在。不断完善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坚持客观公正的评价原则。同时加强审计队伍建设,提升审计人员综合素质,使经济责任审计在高校内部审计中发挥出应有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孙杰,洪长伟.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实践工作中的难点及对策与建议. 金融经济,2012(3)
[2]朱兰云.高等院校加强经济责任审计研究. 经济研究导刊,2013(1)
领导经济责任审计报告范文 第9篇
经济责任审计是_、_赋予审计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责,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是具有一定层次的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和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人员,审计结论和审计报告中能否客观、完整地反映其工作成果及存在问题,直接影响组织及相关部门对报告的引用,直接关系到被审计领导干部的业绩评价与职务升迁等问题。经济责任审计应该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审计风险,笔者认为在实际工作中应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制定切实可行的审计方案。审计机关接受经济责任审计后,要对领导干部所在单位进行深入的审前调查,以便制定切实可行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审计方案。审计方案要对审计范围、审计时间、审计方法、审计内容、审计组织、审计要求等作出明确的规定。在实施审计前,审计方案要经过干部管理部门及有关部门的确认,重要的审计项目应经过党委、政府同意。
经济责任审计的风险在于领导干部应承担经济责任的经济活动范围与审计机关能力所及的审计范围不一致,审计机关只能审计其中部分内容,但要对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作出全面评价,显然这种评价具有很大风险。审计范围达不到要求,既有审计力量不足的原因,也有审计手段的限制,还有审计人员业务素质问题。
在这种高风险情况下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其审计方案经委托部门或党委、政府认可,等于审计机关同他们共同承担风险,实际上就是在降低审计机关的风险。在实际工作中,有人认为,审计方案经过干部管理部门认可,是审计机关自己束缚自己,影响工作效率,没有必要。我认为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采取谨慎的工作态度是必须的,审计机关争取多大的权利,要看我们承担风险的能力,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风险是不可能的。
第二,规定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规范内容是指审计组在具体实施经济责任审计之前,具体内容要经过审计机关了领导或有关部门批准认可,然后审计人员严格按照规定的内容实施审计。我认为经济责任审计应改变传统的审计观念。经济责任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不同,人们在关注具体问题的同时,更加关注对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的总体评价,而且关注的人很多:党委、政府关注,干部管理部门关注,领导干部本人关注,所在单位关注,所在单位职工也关注。
实际上经济责任审计是将领导干部同其相关部门或人员之间的矛盾集中转移到审计部门,这种审计风险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审计机关审计后,能不能准确地反映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总体情况,确定审计内容很重要,而且确定的风险很大。这种风险审计组是没有能力承担的。所以事先规范审计内容,是在降低审计组的审计风险。
第三,以写实的方式评价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审计结果报告是审计成果的最终体现,也是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文字鉴定。如何将审计情况和审计意见准确地表达在审计结果报告中,一直是我们研究的重点,审计结果报告完成得如何也决定了审计部门要承担多大的审计风险。我主张以写实的方式完成审计结果报告,具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描述审计结果。所谓描述审计结果是指审计组要将审计事项的核实结果如实到、客观地反映在审计结果报告中。其深层涵义是:告知审计结果报告使用者,审计结果是相对于审计内容而言的,审计机关只对审计过的内容负责。
二是不用部分的审计结果推断整体的情况。审计机关只对审计过的事项发表意见,对一个事项没有全面审计,或没有足够的证据对整个事项发表意见时,不作总体评价,而只对审计过的内容发表意见。推断是鉴定经济责任的最大忌讳。
领导经济责任审计报告范文 第10篇
、会计责任概念
会计是一个管理活动。这一点,可以从管理的定义以及会计职能的发展来证实。发展至现代会计,职能伴随着管理形式的发展不断拓宽,涉及到预测、计划、决策、监督、控制、激励等各领域,致使会计不是被动地适应各方面对会计信息的需要,而是通过提供会计信息,能动的影响决策的行为。所以,对会计责任的研究从会计产生之初的会计本质上升到了会计目标的研究。会计行使其职能,是为了达到以下目标:①满足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②为企业外部各有关方面了解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提供信息;③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提供信息。
从企业角度出发,会计责任就是在统计先关数据时,能够分析且预测出将影响企业经济的事例,保障公司的资源能够得到有效的利用,稀缺资源得到合理的分配。可以说会计责任是会计工作从事着应该要承担的责任。现今,在审计过程中,被审单位的会计责任主要针对会计目标展开:①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保证企业有效运营;②向企业外部各方提供真实、公允的会计信息;③保证资产的安全、完整,承担起对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监督的责任。
、审计责任的概念
审计的内容和目标是根据当前经济发展的现状而制定的,与当前经济发展的产物之一,他会随着当前社会的生产水平和相关制度,经济的发展而改变其自身的内容。例如在审计这项概念刚产生时期,审计的主要内容目标主要是差错防弊,通过对公司会计科目的详细审计来评价受托经济的完成情况。审计的外部关系人主要是股东;再接下来审计的目标变成判断信用状况。在审计方法上,引入抽样审计,对企业资产负债表进行审计,其外部关系人也发展为股东、债权人,接着变为对报表的可信性发表意见,要求不仅对资产负债表,而且要对利润表进行审计。
就现今的发展现状来看,审计的责任主要是针对注册会计师这个职位而言,其负责的主要内容就是审计报告,该会计师自身的依照相关的法律条规为出具的具有真实性和合法性的审计报告,要保障该设计报告真实有效,合法,同时还要公布审计的单位的会计核算和会计报表是否能够反映当前的财务状况,是否能够正确的反应该公司现在的经营状况,在审计完成后,出具专业的审计报告表,且注明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办事,合法且真实。
2、供电企业会计责任及审计责任的现状
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讲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混淆,根据相关调查,也分析了存在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如下:1)会计人员、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不强,专业素质不高,还存在因为相关工作人员的道德素质不高,受不了诱惑,然后为了能够满足自身的利益,在面临肚子与面子的激烈冲突与矛盾时,选择了肚子,放弃了面子,当然,还存在一些客观原因,例如:环境、法律法规,在法律方面的责任标注不明确,也是导致混淆的原因,有大环境下的资本市场、经济政治和法律的走向、公众的认识度,也有小环境下的公司治理机制与管理层的有效管理。
3、供电企业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要点
、对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明确规定。首先要明确相关领导在供电企业相关活动的责任和义务,了解其职权范围,了解其资产收益和损失的具体情况,这样在审计的时候可以根据领导的任职范围,再结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判断该领导在做出重大决策的适合是否合法,且符合当前供电企业的发展运营现状,是否符合供电企业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这样在审计时就能够准备的区分出该事件的合法性,决策在执行的时候是否被人执行到位,在一定程度上确定好责任,也能起到监督作用。
、注意提高供电企业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效率。在供电企业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要提高审计的效率,要在领导干部离职程序结束之前完成审计,让领导干部能够在规定的时候离职。所以供电企业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人员要不断学习国家和供电企业各类法规,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改进供电企业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方式,通过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来保证供电企业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质量和速度。
4、供电企业任期经济审计工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