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是指应届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村主任助理或其他职务。那么,村官面试技巧及注意事项有哪些呢?下面这10篇村官面试技巧是宣传员为您整理的村官面试技巧范文模板,欢迎查阅参考。
村官面试技巧范文 篇一
摘 要 大学生“村官”政策自1995年实施以来,人数正在逐年增加。截至2010年,全国共有20万名左右大学毕业生走上了村官的岗位。在全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大学生“村官”们作出了一定的贡献。然而,大学生“村官”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文章从大学生“村官”选聘的角度分析,探讨大学生“村官”选聘工作中的弊病,并提出完善选聘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大学生“村官”选聘 弊病 原因 对策
大学生“村官”政策自1995年在江苏省率先实施以来,人数正在逐年增加,而且每年报考人数愈来愈多。据统计,2010年中国新选聘大学生“村官”3.6万名,这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一大突破。然而,在选聘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必须引起重视。
一、大学生“村官”选聘工作的弊病
(一)大学生“村官”选聘条件不合理
1.方言差异大,导致与村民沟通不畅
除了新疆、等很少一部分少数民族聚集地区或者是高原地区对学生有特殊的规定,其他绝大多数地区都是鼓励全国符合基本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前来应聘,只是同等条件下,本地的学生会优先录用。全国高校毕业生符合了基本条件都可以报考,看似符合公平、公正、竞争的原则。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大学生“村官”是跟广大农民打交道。现在,我国农民的文化水平相对来说是比较低的,很多农民甚至不会说普通话。如果是北方语系还好,大同小异,只是音调不一样,交流基本上没有问题。但是如果到了浙江、福建等地区,方言跟普通话的差别很大。那么村民听不懂普通话,“村官”听不懂方言,双方如何交流?“村官”如何体现民意,为村民办实事?
2.学历要求偏高,高职类学生被排除在外
在大学生“村官”选聘时,对“村官”的学历要求过高,阻碍了大量优秀高职类毕业生加入“村官”这一队伍。《关于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组通字[2009]20号)中明确规定,报名参加大学生“村官”选聘必须拥有本科以上学历,因而限制了高职类学生。这条政策的出台可能会导致两个方面的弊端:其一,大学本科毕业生可能会不饱和;其二,很多优秀的职业技术类专科学生受到限制,无法就业,又增加了失业人数。而职业技术类学校培养的是学生的专业技能,是非常实用的技术,因而能够更好地结合实际情况处理日常的事务。
3.专业对口度低,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
在选聘条件中,由于对专业没有限制,因而各类专业学生都踊跃报名,引发了大学生专业与农村需求错位的问题。一般而言,村民期待着在大学生“村官”的带领下,学习先进的农业知识,发家致富。因而农村对于农学、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学生需求量比较大。而现实情况是,根据数据显示,只有4%的“村官”大学期间所学的专业是农学。绝大多数“村官”自己本身对农村事务一无所知,大学期间所学的专业又是与农业基本没有联系。现实供给的大学生“村官”与农民所期望的发生了严重的偏离。“需要的不来”、“来的不需要”,不仅使村民失望,而且造成了大学生的严重浪费。
(二)大学生“村官”选聘过程不合理
1.选聘过程不利于推进村基层民主的建设
现在,“大多数地方政府‘空降村官’,多以村支书助理和村委会主任助理的形式出现,难免有打球的嫌疑②”。这种现象的出现,与现在倡导的基层民主建设严重背离。《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十一条明确规定:“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指定、委派或者撤换村民委员会成员”。此外,这种方式选聘大学生“村官”不利于加深村民对“村官”的理解,并常常误解为“村官”就是一个助理,跑腿打杂。
2.笔试无法体现大学生的能力
选聘过程采用笔试,无法测评大学生所具备的真实能力。作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村官”,应具备以下能力:策划能力、交际能力、实用技术、组织能力等。而大学生“村官”考试主要考试内容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理论知识;农业农村基本知识;时政热点知识以及公文写作技巧等。笔者认为,考试成绩高并不能代表学生能力强。根据这些考试内容,只能反映学生的应试能力、写作能力等。在现阶段的大学生中,“高分低能”的现象比比皆是。因此,千万不能用考试成绩来衡量一个学生的能力。然而,在实际践行中,却常常存在这样的情况,考试成绩高,录用的几率就大。
二、出现弊病的原因
(一)刻意地追求公平、公正
在大学生“村官”选聘的条件中,没有对考生毕业地区以及专业加以限制,主要是为了保证广大学生都具有公平的机会,站在同一起点上竞争。然而,政府人员过分理想化,因而忽视了公平、公正引发的一连串问题,如大学生“村官”与村民交流沟通困难、无法将所学知识学以致用等,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
(二)过分地追求高学历
要求报考大学生“村官”的学生必须至少具有本科生学历,主要是考虑到现在我国正在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优秀人才。为了让报考的大学生尽可能地优秀,所以就提高学历要求。但是,这过分地追求高学历,阻碍了大量优秀的高职类学生加盟大学生“村官”的队伍。因此,实际上并没有起到优化大学生“村官”队伍的作用。
(三)忽视了笔试的缺点
在大学生“村官”选聘过程中,一般都有笔试这一环节。笔试有诸多优点,如试卷内容涵盖面广,容量大,测评的信度和效度高;笔试可以同时对大量的选聘者同时进行测评效率高。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笔试所存在的严重缺点,如:应聘者的组织管理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等。
三、做好大学生“村官”选聘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一)为了更加有效地展开沟通,选聘条件加入方言限制
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不管在什么地方,与村民交流时一直使用普通话。有些地区,即使村民们听得懂,也会有意无意地与“村官”产生隔阂,觉得他不是本地人,不够亲切,把事情托付给他不放心。而在浙江、福建等地,方言与普通话差距非常大的地区,一直与村民用普通话交流,有些比较落后地区的村民们听不懂,久而久之,就不愿意和“村官”交流。所以,在选聘大学生“村官”的时候参考藏族地区选聘公务员的要求:必须会双语。加入方言要求,充分站在村民的立场上,为村民着想,这样才有利于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二)降低学历要求,允许高职类学生报名
实行大学生“村官”的目的就是选拔优秀的人才,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因此,我们要开辟途径,增大选聘范围,不仅仅是集中在大学本科毕业生,还可以像高职类学校毕业生发出邀请。而且,许多本科毕业生参加大学生“村官”招聘,并不是真正要为农村服务,而是借助担任大学生“村官”的经历,在以后的公务员考试中能够加分。而高职类学校毕业生心气不像本科生那么高,更能够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地处理村里发生的琐事。所以,给高职类学生一个机会,不仅可以缓解就业压力,还可以优化大学生“村官”的队伍。
(三)完善制度,推进基层村组织建设
完善各类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让大学生“村官”并不是像村民通常情况下看到的“空降”,而是通过规定的程序一步一步产生的。其实,在面试的过程中,政府可以邀请村民代表担任评委,让村民们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来选择本村的“村官”,他们心目中满意的能干实事的“村官”。这样,不仅可以使大学生“村官”的身份合法化。而且,这是村民自己选出来的“村官”,在日后的工作开展中能够更好地配合。更重要的是,农村基层民主能够不断推进。
大学生“村官”政策在近十几年来的实践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也不能盲目乐观,要认识到其中存在的缺陷,不断摸索,不断改进,使之越来越完善。
注释:
村官面试技巧 篇二
作为一名村官,作为一名员,现在就把我一季度的思想汇报给党组织。担任某村的村官,对于刚走出学校进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充满着挑战,更给了我学习的好机会。我的首要工作就是熟悉基层情。掌握了村里的基本情况,就为顺利开展工作做好了准备,才能真正的融入到本村,扎根到农村,设身处地的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
工作已经一年了,让我学到很多工作方法,懂得了为人处事的方式。其中有喜也有乐,值得思考的东西也是很多的,下面就是我的工作感悟。
一、 坚定信念,扎根农村有很多的人曾经问过我一个动机的问题:念了这么多年的书,终于大学毕业为何还要回到农村来工作这个问题我也曾不止一次问自己,在组织体检、岗前培训的时候也曾经在犹豫,国家一系列保障大学生村官的政策:确保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解除了我的后顾之忧,带给给了我工作的动力。
我村现在是市扶贫村的建设试点村,给了我很多学习和实践的经验。与村两委一起参与修水泥路,挖水渠,安装路灯,栽种绿化树木等等,在硬件上我村的环境达到了很大的改善,这让我和村两委有很大的成就感, 体现着村民们对我的认可。在内心的深处,坚定了我为村民办实事,努力工作的信念,更坚定我扎根农村,在农村实现自身价值的信念。
二、服务群众,为民办实事在农村,对于村民来说无小事,在农村工作就要做好打硬仗的准备。曾经有村民为说过你刚来能干什么,这我不可否认,工作伊始我的工作内容是学习:了解本村的实际的基本情况,学习农村的处事方式,学习处理农村问题的方法等。充分发挥大学生学习快的优势,尽早的掌握在农村工作的一些技巧,才能服务村民,减少走弯路的可能。
去年年底开始村两委的换届选举工作,我每天都是骑着车很早就来到村里准备各项准备工作:登记选民、填写选民证、分发选民证、张贴每一个公告等。这是我第一次亲身经对农村、农民来说的意见大事——村两委成员的换届。它决定着谁会成为村民们的“大家长”,为民办实事的好村官,我不敢马虎。在投票的过程严格按照《选举法》操作,从早上5点一直到晚上9点这根弦一刻也不敢放松。妇代会换届选举,是我第一次走进那么多的农户家中,不仅接触到了农村的大多数妇女,而且让她们知道了我。
工作的时间不算长,也并不算短,这是我的村官生涯的三分之一。这其中有快乐笑声,有心酸的泪水,但这是我的选择,是实现我人生价值的过程,并不后悔!我希望自己在以后的大学生村官道路上再接再厉,描绘出自己的一片天空。
最近村正在创建“和谐新农村”的示范村,有很多工作是需要准备的。我拟定了本村的具体的创建章程和内容,并达到了村两委的认可。有丰富的娱乐生活。这才是符合时代的新农村建设,受农民们的新时代农村生活,在辛苦劳作了一天之后,简单的娱乐生活。
村官面试技巧 篇三
论文关键词 法律实用主义 农村基层法院 克制
一、导言
作为一种法律思维方式,法律实用主义首先在美国得到广泛流传。从霍姆斯大法官“法律的生命不是逻辑,而是经验”到波斯纳“克制的实用主义”, 这一漫长的历程显示了其作为一种思考方式在普通法国家的强大生命力。法律实用主义强调司法要关心后果,要求法官在判案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地行使自由裁量权,在几种冲突的合法利益之间达成平衡,产生出近似最佳的决定。 法律实用主义的灵活性与主动性为英美法系的司法理论与实践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与活力,并成为普通法国家法官判案最重要的思维方式之一。
法律实用主义对于普通法国家的魅力是不言而喻的,但大陆法国家则不同。大陆法国家更倾向于肯定法官的法条主义倾向,法官最大的职责是遵循法律和适用法律,实现规则之治。我国亦属于大陆法系国家,国家法律对法官的自由裁量权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如果法官在司法过程中以实用主义解决问题,反而容易因僭越法律规定而触犯法律。但尽管如此,在我国农村基层司法中,实用主义却仍然顽强的存在着。法官在处理儿子虐待母亲的案件时,会主动为那位母亲提出申请离婚的法子,以更实际地保护这位妇女的利益,并照顾其作为母亲的感受;在处理农村赡养案件时,法官会主动考虑到老人的居住、医疗费用、生活水平等一系列的问题,以更好地保护老人的利益。 可见,在农村,法官在纠纷解决的过程中,往往不愿意严格按照法律办事,而是运用各种地方性资源,融合“情、理、法”等其他社会控制力量以更好地解决纠纷。在这样的地方,在法官不假思索的“实用主义”思维方式的指导下,法律似乎被边缘化了,因而与我国法制建设的目标和法官行为规范存在着一定的冲突与矛盾。本文想要解决的问题是:实用主义这种思维方式在中国农村基层法院的地位到底如何?过分强调实用主义在基层司法的运用对我国法治建设有何危害?我们应当如何正确定位实用主义在中国农村基层司法中的位置?我国农村的基层法官在审判的过程中该如何克制实用主义的滥觞而保持法治的统一性?中国农村的基层法官该如何思考?
二、实用主义在中国农村基层法院的地位与市场
有需求便有市场,实用主义在中国农村地区无疑存在着市场。中国自清末以来,国家所制定的法律大多是“几位熟悉法律理论或外国法律的学者、专家的设计和规划”的,强调正式法律制度,强调西式的纠纷处理办法。 然而此种具有普适性的、以“陌生人社会”为基础而设计的西方法律正义却与中国农村的地方性知识存在着有很多脱节的地方。刻下的中国农村从本质上来说仍然是一个“熟人社会”,人们在生产生活的过程中所形成各种规则和习惯依然统治着他们的生活,这种地方性的知识才是他们所认为的真理与正义,运用法律制度得来的正义与人们对法律的预期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正因为司法产品在农村社会的“水土不服”,法官若想要彻底地终结纠纷,就必须重视和运用本土知识和实用主义方法解决问题,以保“一方平安”。可见,在目前的法律体制下,以实用主义解决纠纷在农村基层司法具有广阔的市场和重要的地位。甚至可以说,在国家法律与本土资源实现契合之前,只要存在纠纷解决的需要,就存在着实用主义的生存土壤。
三、何种法律实用主义存在于中国基层司法
要正确定位实用主义在中国基层司法的位置,首先便要正确认识中国基层法院的实用主义性质。波斯纳将实用主义区分为理智的实用主义和短视的实用主义,理智的实用主义必须同时关注纠纷解决的结果与长远影响,而短视的实用主义会因个案公正而看不到决定的长期后果,具有危害性。 那么,我国农村基层法院的法官所用的实用主义是短视的实用主义还是理智的实用主义?笔者认为短视的实用主义居多。其一,法官资格要求的单一性,导致法官素质偏低,容易导致“短视的实用主义”。在中国,成为法官最重要的资格便是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国家司法考试虽然可以控制司法人员的法律理论水平,但司法考试作为一个单一的知识能力检测,对理论知识的考察有限,更没有对经验和技术的考察。这就决定了我国法官的素质在理论上必定是参差不齐的,在实践上必定是缺乏经验的,农村基层法院则更是如此。而理性实用主义对法官的文化知识、实践经验都要求较高,因而我国法官的素质难以满足理性实用主义的要求。其次,实用主义要求严格筛选司法候选人员以压缩人格和意见的分布,从而创造一个稳定的、可以理解的格局。 而我国的法官招聘主要通过法检考试进行,先对考生的行政知识和专业知识进行检测,而后再通过复试确定最后人选。这样的一种筛选司法人员的方式太过于简单和任意, 也必将导致中国基层法院的法官在个人背景、气质、训练、经验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基于法官在个人背景、气质、训练、经验等方面的差异,不同法官对案件后果的权衡也会不同,不同法官看到的后果也不同。 因而便容易造成司法过程中“同案不同判”的现象,从而无法为中国司法创造一个稳定的、可以理解的格局。最后,由于我国法院系统普遍存在着待遇低廉、薪金少的问题,也无法吸引更多的优秀法律人才,以促进实用主义在中国更好的发展。
由上可见,由于促使实用主义正常运作的法官制度并不完善,中国农村基层法院的实用主义大部分为“短视的实用主义”。而当一种“短视的实用主义”以“国家法律与地方性习惯不相适应”为托词而滥觞于我国农村的基层法院时,我们更应当理性地看待并矫正其位置。继续过分强调实用主义只会引发司法不公正和破坏法治统一性。
四、正确定位实用主义在中国农村基层法院的位置
鉴于目前我国农村基层司法中大部分为“短视的实用主义”,我们是否应当摈弃法律实用主义以更好地实现法治统一?在刻下中国追求法治统一的大司法环境下,中国农村基层法院法官到底应当如何正确对待实用主义?笔者认为,尽管实用主义在刻下中国的运作由于缺乏健全的配套机制而容易导致“短视”,但鉴于法律实用主义在农村地区存在着较大需求的客观现实,其作为一种追求正义的手段仍然是必要的。
在我国这样一个制定法国家,实用主义的正确位置应当是在法治统一原则下,为更好的实现纠纷解决的一种辅助手段。运用实用主义解决纠纷只能是法官在诉讼压力下所选择的一种权宜之计,“按照法律解决纠纷”——实现“规则之治”始终应当是基层司法的主流。其次,实用主义的应用范围也应当受到严格的限制,只有在法律出现空白、模糊不清,或者运用法律会出现明显不公正的情况下,方可谨慎地运用实用主义的思维方式来解决纠纷,即波斯纳所说的“克制的实用主义”。具体而言,当法官面对纠纷时,其第一项工作仍然是分析案件,寻找规则,确认规则。尽管在追寻规则的过程中可能要牺牲一些个案正义,但这应当被视为法治建设的必要代价。只有在法律出现空白,或者法律无法为纠纷带来妥善的解决方案时,才有了法官的第二项工作:填补那些或多或少地见之于每一个实在法中的空白。 当法律出现空白的情况时,赋予法官适度的自由裁量权,法官可以运用实用主义这一技巧来平衡各方利益并追求个案正义,使司法的职能繁荣并坚持下来。当然,这种职能的适用范围必须受到严格限制。
五、制度保障——确保实用主义在我国农村基层法院的正确运用
确保法官有一个良好的生存和职业环境,是保证农村基层法官正确思考的必要条件。改善法官的职业环境有赖于一系列制度的完善,笔者主要从薪水保障、遴选制度、技术保障等三个方面来具体分析如何改善法官的职业环境。
第一,法官遴选制度的改革。我国的法官遴选制度是一种典型的职业制司法。基层法官的招聘主要是通过法检考试进行,检测的主要内容是考生的行政知识和专业知识和应变能力。但在基层法院法官理性的运用实用主义的过程中,法官的使命更多地便是在规则和习俗之间寻求妥协以解决纠纷,这在某种程度上更需要经验而非专业知识。 可见,中国的法官遴选制度无法满足理性实用主义对经验的需要,因而导致了短视实用主义在中国的滥觞。因此,我国法官遴选制度最需要的改革之处便是在法官的招聘中增加对经验的要求,如要求法官招聘条件为2年或5年以上的律师或法官经验等,以保证法官的分析技巧和经验,为中国的司法创造一个稳定的、可以理解的格局。
村官面试技巧范文 篇四
本刊讯 9月22日,瑞丽市第一民族中学举行了美国国际高中揭牌仪式,随着该校第一届高中国际班的正式开办,为瑞丽学子直通世界名牌大学搭建了桥梁。
国际班面向初三及高一在读学生,学制3年。以GED(美国高中)、GAC(预科)、IELTS(雅思)、UEXCEL(大学学分)等课程为主体,辅以EAP(语言强化)、ACT(美国高考课程)等,毕业生将直接参加美国高考,冲刺美国及其他英语国家名校,可提前获得大学学分及申请奖学金。目前,瑞丽一中是第一家在德宏州内成立美国国际高中、开办高中国际班的中学。
“进国际班就是读美国高中,其教学时间、课程内容与中国的完全不同,英语关是必须过的。班额人数控制在20人左右,由两名美籍专业教师执教,现已有10名学生报名。”该校负责人介绍,国际班的开办符合瑞丽试验区建设需要,使学生、家长拥有中、美两种高中教育模式的选择,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提供了平台。
高中国际班的开办引起了学生、家长的普遍关注。不少学生都表露出“想读”的意向,但要考虑自己的成绩、家庭经济情况、父母意见等因素。有家长称,孩子入读国际班或今后留学外国所需的费用都较高,对家庭的经济能力是一大考验。(通讯员 王磊)
天保口岸500余名中小学生与“科普大篷车”亲密接触
本刊讯 近日,由省科协和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合举办的云南省“科普大篷车”科普富民兴边系列活动在天保口岸学校火热开展,活动为中越边境线上500多名中小学生带来了集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的“科技盛餐”。
式样新颖、功能齐全的科普大篷车一开进校园,就吸引了广大师生们前来观看。同学们在动手、动脑过程中探究和感知了科学的奥妙。有的在认真地研究光学原理,有的在测试自己的手眼协调能力,喜欢音乐的同学被音阶动听悦耳的声音迷住,有不少学生戴着3D眼镜在立体展板上展出的星空知识和海洋世界展板前流连,被逼真的各个星座、海洋生物、陆地生物、古脊椎动物所吸引;无规则摆动的滚出直线、怒发冲冠、看谁跑得快、风力发电、组装自行车等更让学生们们兴奋不已。惊叹之余,甚至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伸出小手轻轻地触摸起来,立体真实的图像让学生们仿佛置身于奇妙的动物世界里。
这次活动现场的近100种科普仪器和科普展板均由中国科协提供,包含光学、力学、电磁学、天文学、地震逃生等多门知识。“科普大篷车”边疆行进校园活动,不但把科技教育、传播和普及感知进一步落实到了边境一线学校,使师生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而且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亲身体验、动手实践的机会,激发了同学们学科学、爱科学、勇于创新的能力。天保口岸学校九年级学生黄玉思说:“通过这个科普活动和聆听天文知识的讲座,让我了解到许多未知的世界和科学的奥妙,以及大自然的神奇,扩展了我的视野,我感受到了科技神奇的力量。”
(陆宏章 姚维勇)
文山州实小被评为部级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特色学校
本刊讯 日前,从国家教育部传来喜讯,在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公布的首批部级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特色学校名单中,文山州实验小学榜上有名。这是该校继2009年荣获部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后获得的又一殊荣。
为深入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推行规范汉字,有效提高规范汉字书写教育质量和学生书写能力,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开展了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特色学校评选。经学校申报、省级审核推荐,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从全国28个省(区、市)的2 046所申报学校中现场抽查,经专家评审和网络公示后,由教育部、国家语委确认命名了389所学校为部级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特色学校。其中,云南省有16所学校入选,文山州实验小学是全州唯一获此殊荣的学校。(刘永兴)
大理州举行首届小学生棋类比赛
本刊讯 大理州首届学生棋类比赛于近日在大理市下关八小举行。
此次旨在为响应国家教育部及国家体育总局倡导的三棋(围棋、象棋、国际象棋)进校园文件精神,进一步推行“体育、艺术2+1”项目的实施,组织广大小学生及幼儿参加科学健康、生动活泼的体育和艺术活动,丰富大理州小学生及幼儿的文化生活。本次比赛项目包括围棋、象棋团体和个人赛,比赛采用中国围棋、象棋协会审定的竞赛规则,团体赛围棋取小学组前4名,幼儿组前2名;象棋取前6名;个人赛围棋、象棋取1至3名一等奖、4至10名二等奖、11至20名三等奖。共有来自大理州各县市的20支代表队约200名选手参加比赛。(辛向东 和建华)
巧家创优环境助大学生村官成长
本刊讯 今年来,巧家采取多项措施,积极探索大学生村官的培养模式,出台相关措施,为大学生村官成长创造环境。
在大学学生村官选聘中,巧家始终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狠抓大学生村官的经常性教育、培养和管理工作,根据省市要求,制定了《巧家县大学生村官管理办法》,明确了日常管理、教育培训、考核奖惩等措施。同时,立足大学生村官特长及所学专业,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的优势,全面落实县级党政领导干部联系、县直部门领导帮扶、乡镇领导结对和村“两委”负责人帮带大学生村官的“四帮一”帮扶制度,帮助村官找到工作切入点,教会开展工作的方法。
(陆元华 丁发寿)
11万册图书走进宾川农村薄弱学校
本刊讯 近日,“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的十一万册优质图书正赶往宾川农村各薄弱学校。
“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是国家教育部为提升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校的办学水平,实现优质资源共享而实施的重点工程,2010年首次在云南省127个县实施。本年度大理宾川县实施“项目”的学校有金牛镇第三初级中学、力角镇初级中学、宾居镇宾居完小、乔甸镇杨保完小等10所学校;配送的设备主要有:初中标准化实验室成套设备,多媒体示教系统设备,标准化小学数学、科学实验室设备,成套的优质图书,音体美专用教室有关设备等;设备总价值220.60万元,其中中央、省直拨110.30万元,州配套36.76万元,县配套73.54万元;本次配发“项目”学校的优质图书共110 600余册,其中,中学4所共44 000余册,小学6所共66 600余册。
(李包)
78300部队捐款113万元建营盘小学
本刊讯 近日,78300部队向彝良捐款113万元援建营盘小学教学楼。
彝良“9·07”地震发生后,隶属的78300部队全体官兵以及部队离退休老干部心系彝良积极组织捐款。副政委皱晓波介绍,这113万元善款,是部队全体官兵的两次捐款。第一次募捐了80万元资金,当经过预算和评估后发现资金不够时,部队又进行了第二次捐款。
据了解,营盘小学重建完成后,将更名为“营盘八一小学”。
彝良“9·07”地震发生后,78300部队抽组精干人员和装备,昼夜兼程,第一时间赶赴灾区为灾区群众提供赈灾饮食供应、救灾物资前运、协助紧急搬家以及医疗巡诊急诊等,受到驻地群众的普遍赞誉和各级领导的高度褒奖。(彭洪)
水富:千名教师访万家 家校共筑育人桥
本刊讯 家访是学校和家庭双向沟通的重要环节,是教师联系家长、了解学生的一条重要途径,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补充和延伸。然而在信息社会的今天,现代通讯手段普及了,传统的教师登门家访已逐渐被打电话、发邮件、聊QQ等方式所取代。为切实转变教师的工作方式,增强家校教育合力,水富县教育局党委在“四群教育”活动中紧密结合行业和教师工作特点,认真组织教师开展“大家访”活动,广大教师走进千家万户,与家长共谋孩子教育大计、共商孩子教育对策、共筑育人桥。
家访前,水富县教育局党委精心制定活动实施方案,从活动时间、目标任务、内容方法、纪律要求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各学校因“校”制宜制定家访细则,根据学生年级、区域分布及个性发展情况,组织全校教师“大分组、小分工”,分片进行家访,确保学生中的单亲家庭、生活有特殊困难家庭、残疾学生家庭、学习困难学生家庭、留守学生家庭、行为习惯较差学生家庭、有辍学苗头性问题的学生家庭全覆盖、全走访。各学校认真召开家访动员会和培训会,对教师进行家访目的、意义、内容、方法及注意事项等多方面的培训,使家访教师提高思想觉悟,树立服务意识、主动意识、沟通意识和平等意识,提前预防因家访教师认识不到位、方法不得当导致学生和家长不欢迎等问题的出现,确保家访顺利实施。
教师家访前多方面收集家访学生的信息,根据学生情况精心设计家访主题和家访策略,以增强家访的实效性。突出家访重点,教师在家访时做到“七讲三不讲”。即向学生家长讲教育法律法规、党和国家的教育惠民政策、学校办学思路和育人过程、校规校纪、安全自纠自护知识、科学家教方法、学生个性发展特点,不告学生状、不说批评指责家长、伤害家长和学生自尊的话,做到与家长一起分析原因、一起寻找解决的办法。注重家访过程管理,建立家校联系卡和家访日志,详细记录学生家庭、学习、生活情况,确保教师对学生的家底清楚、情况明了、联系畅通、教育有针对性。楼坝中心学校教师在家访中发现该校学生邹岱桂2008年被医院确诊为上呼吸道感染和紫癜性肾炎,花去10万余元治疗仍未痊愈,现在每隔两个月要去四川华西医院接受一次治疗,再加上邹岱桂的父亲今年3月因肝硬化不幸去世,邹岱桂家负债累累。得知这一情况,楼坝中心校党总支部号召全校师生为邹岱桂捐款献爱心,全县教师也积极踊跃献爱心,共为邹岱桂捐款2.12万元,帮助邹岱桂解了燃眉之急。
家访后,老师建立家访信息报告制度和家访后跟踪问效制度,巩固家访成果。一是“1+1”解决个别特殊问题。根据家访中发现的学生家庭贫困、学习困难、亲情缺失、心理健康等方面的问题,实行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1+1”结对帮扶,让家庭经济困难生优先得到扶持、学习困难生优先得到辅导、亲情缺失的留守流动儿童和单亲家庭子女优先得到关爱、行为习惯落后生优先得到矫正。目前,已有482名党员教职工通过走访与708名学生结成了帮扶对子,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难题300多个。水富一中教师李刚在家访时,发现该校高109班品学兼优的学生罗芮今年春季学期时因家庭贫困等原因想辍学打工,于是与班主任和科任老师一起给予罗芮悉心教导和帮助,罗芮幸免辍学并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太原理工大学。二是“N+1”解决共性问题。对在家访中发现的学生家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梳理汇总,发动师生以及社会各界共同找原因、出点子、想办法解决。
截至目前,全县教师走家访1 014人次,走访学生近万人次,走访期间劝返有辍学倾向的学生185人,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和问题183个、办好事实事152件。通过家访,拉近了学校与社会、家庭的关系,增进了教师与家长、学生的感情,促进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互动和双赢。(孙富)
临沧市临翔区一年级新生获赠3 600册《新华字典》
本刊讯 为支持贫困地区教育发展,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素质,在2012年新学期开学之际,中国教育基金会和茅台集团向临沧市7个部级贫困县捐赠《新华字典》21 700册,其中,临翔区辖区内一年级新生获赠3 600册。
目前,临翔区教育局已把获赠的《新华字典》发放到辖区内的临沧市二中小幼部、区直4所小学和各乡(镇、街道)教育办公室,并要求受赠学校在开学之际迅速把字典发放到学生手中,让学生能借助这一学习工具,顺利起航新的学习生活。
此次“小字典,大民生”文化惠民活动暨“国酒茅台”捐赠《新华字典》爱心行动中,“国酒茅台”向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捐赠1 575万元,专项用于为西部贫困地区小学生配备《新华字典》平装本。未来3年,将有150万名西部贫困地区的农村小学一年级学生获赠《新华字典》。
(通讯员 丁世君 周永昌)
华宁县宁州中心小学10项措施 促进学校安全工作常态化
为保障师生安全,消除安全隐患,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各类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根据华宁县教育局《关于学校安全工作的意见》和《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常规管理办法》,宁州中心校切实加强对安全工作的领导,落实安全责任制,完善安全目标管理和奖惩办法,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确保广大师生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近3年学校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教育局年末对中心校安全目标考核无一扣分条款,全镇学校安全工作步入常态化。
一、健全组织,加强领导。学校安全工作实行校长负责制,具体的安全工作责任分解,要坚持“一岗双责,在岗有责”的原则细化分解到各个环节和岗位,逐级签订责任书,明确直接责任人和第一责任人。教师的安全工作责任要纳入教师年度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建立健全安全领导小组,成立学校安全应急小队,通过演练培训防范和制止校内突发事件,确保师生的人身安全。
二、健全制度,明确责任。健全学校安全教育制度、安全检查制度、消防安全规定、危险品管理规定、校园管理规定、宿舍管理规定、门卫制度、饮食(水)卫生制度、学校大型活动、课间活动、课外及外出活动安全制度、电路检修制度、危房检修制度、交通安全制度和学校重特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学校安全工作警钟长鸣,有章可循,做到在居安思危中,遏制重大事故的发生。
三、督促检查落实,及时整改。各完小组建学校安全工作检查组,完善措施,明确责任,及时登记,上报《学校安全状况检查登记表》、《师生安全事故报告表》、《安全隐患限期整改通知》、《外出教育活动申报表》、《临时集体活动申报表》、《师生非正常伤亡统计表》、《季报、年报表》、《重大安全隐患情况调查表》、《矛盾纠纷调处报表》等。各项安全工作做到有计划、有总结、有检查、有落实、有原始记录。
四、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安全工作会议、文件、通知精神,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加强教育,广泛宣传,学校安全教育纳入活动计划,通过活动使师生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识,教给师生临危时的应急技巧和方法。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利用各种会议、讲座、培训活动,以各地各类事故实例和有关安全通知、规定、办法,积极开展交通、食品卫生、饮用水卫生、个人卫生、消防、森林防火安全、禁毒防艾知识宣传培训教育。宣传培训教育面达100%。
五、进一步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工作,严格食品、饭菜进货、加工、出售过程中的检查、验收、留样登记制度,坚决杜绝群体中毒事件的发生。
六、专人定期开展对校园内的安全巡查、排查,有效预防危险建筑物、山体滑坡等造成对师生身心健康的伤害,做到有详细记录备查。有明确的防止溺水事件和泥石流洪灾等自然灾害的规章制度。
七、健全学校安全预警机制,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对突发事故能及时作出妥善处理。发生伤亡事故,必须立即向中心校报告,如出现谎报、乱报、漏报、隐瞒不报和报告不及时,造成严重后果的逐级追究责任。学校发生安全事故,必须首先全力抢救伤员,妥善处理善后工作,确保师生及其亲属的情绪稳定,保证学校教育工作有序正常进行。
八、积极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安全任务,协助消防部门、公安局、安委办、森林防火指挥部、卫生部门、派出所、保险公司等有关单位搞好安全工作。
九、做好学校内部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有效预防因矛盾激发而引发安全事故。积极配合交警加强对师生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防止重特大交通事故的发生。开展的工作有记录、有措施或制度。
十、为确保出现事故后把损失降到最低,要求各校向全体学生及家长做好宣传,让学生自愿投保,如有特殊情况不入保的,必须与家长签订责任书。
巧家7万多学生享受营养餐
本刊讯 近日,笔者在巧家县铅厂中学采访时看到:几名工作人员正忙着从一辆车上卸下新鲜蔬菜往食堂里送,准备学生的午餐。学校工作人员李兴荣边搬运蔬菜边对笔者说:“这些大蒜、瓜尖、西红柿和白菜都是刚从朝阳区菜市场采购来的,学生每天都可免费吃上新鲜可口的饭菜,现在的学生真是幸福呢!”今年春季学期以来,巧家县已有311所山村学校73 587名学生享受营养改善计划,吃上营养搭配合理且免费的“营养餐”、“幸福餐”。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改善农村学生营养状况实施的一项惠民政策,从2011年秋季学期开始,决定在集中连片特殊贫困地区启动试点工作,巧家县被列入试点范围。
为落实好这项惠民政策,巧家县按照“安全、卫生、实用”原则及“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积极探索供餐方式和供餐措施”的工作要求,以学校食堂供餐为主,对无供餐条件的学校,由具备资质的餐饮企业供餐,并实行准入和退出制度;个别偏远学校,在严格规范准入的前提下,由个人或家庭托餐。供餐内容主要有牛奶、豆浆、鸡蛋、面包、蛋糕、包子、面包、米线、米饭、炒菜、肉类等,各学校因地制宜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做到一校一策。在此基础上,铅厂中学等部分学校还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将农村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与营养改善计划经费进行整合,对学生进行全供餐,在保障学生吃饱的基础上,尽可能做到膳食科学合理有营养。
村官面试技巧范文 篇五
1、村官面试口头表达能力 村官面试中应试者是否能够将自己的思想、观点、意见或建议顺畅地用语言表达出来。村官面试中考察的具体内容包括:表达的逻辑性、准确性、感染力、音质、音色、音量、音调等。
2、村官面试反应能力与应变能力 村官面试主要看应试者对主考官所得的问题理解是否准确,村官回答的迅速性、准确性等。村官面试对于突发问题的反应是否机智敏捷、回答恰当。对于意外事情的处理是否得当、妥当等。
3、村官面试一定要着装合体,不要穿着太前卫,毕竟村官这个职位还是要讲究矜持的,但是一定要整洁得体端庄大方,村官面试时给人感觉气质非凡。
4、村官面试要注意跟台下评委的眼神配合,眼睛的视线不要一直停留在讲稿上,村官面试时要使台下的每一个评委都以为你在看他们,注视着他们。要面带微笑,不要太严肃。
【村官面试的】
一、内容上的
1.角色自我僵化
这个错误违背了面试的根本精神:角色意识。一些考生要么习惯于大学生和一般群众的立场回答问题,要么在所有的题目中都用一种角色或口气解答。前者导致就事论事,使内容流于庸俗,失去国家公职人员说话的水准;后者则表现为生搬硬套、角色混乱,给考官一种驴唇不对马嘴的感觉。
2.违反法律政策
这是面试中的大忌。有的考生仅凭自己的经验对社会现象的某一方面(特别是政治问题)发表的比较偏激的见解,如抓住目前的腐败现象一味抨击,或盲目评价伟人的功过是非,以致形成错误的结论,违背法律政策而全然不知,给考官留下一个愤青的印象,心理上难以接受。
3.背离题意实际
审题时,一些考生抓不住题目的关键信息,吃不透题目;或者用在互联网或者一些参考书上看到的一些所谓窍门或理论,盲目硬套,如遇到应急应变类题目就会说我首先会冷静下来,遇到人际沟通类题目就会说我不会因此而生气或者这是领导对我的信任之类的语言,给考官一种模板化的印象。
4.措辞肤浅虚夸
措词要么像涉世未深的学生或缺乏政治素养的群众,要么说出一些网络化语言,如很给力你懂得,给考官一种随便的印象;或者只会叙述在资料或者网上死记的大政方针政策的条条框框去答题,如凡开头就提出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一定要为人民服务等说法,让考官感觉乏味。
二、形式上的
1.精神紧张萎靡
一些考生胆小怯场,举止犹豫,不敢正视考官,如低头说话或答题一直看着题本,让考官感觉考生心理素质较差。有的考生则在考场上睡眼朦胧,精神萎靡,甚至出现报错考号、时间或对象的情况,如把上午好说成晚上好,或把各位考官好说成各位考生好,引起笑场,减少了自己的得分。
2.声音轻柔颤抖
国家机关对工作人员的精神状态的重要要求是言行大方、不卑不亢,这也是考官判断考生是否符合未来工作的基本标准。有些考生作答时声音太低,引起听题吃力;有的考生答题声音持续颤抖。这些会使考官形成考生生性胆小、过度紧张、优柔寡断的不良评价,进而怀疑考生的基本素质。
3.语言停顿冗长
由于考官每次测试的人数较多,心理上一般都要求考生答题要干脆利落,不要拖泥带水。但一些考生由于思路不清或为了延长时间,说话断断续续或磕磕绊绊,点题时帽子太大,头重脚轻;结题时尾巴太长,累赘繁琐,这些都会使考官产生厌烦心理,降低对考生的正面评价。
4.逻辑无序混乱
村官面试技巧 篇六
对于这类题目,考生往往会觉得无从下手,不知如何准备,其实大可不必。考生在备考时,可以去了解一些常见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做足功课。
一、面试阻碍
心理因素
很多考生由于紧张、害怕等因素导致了在面试中思维不清晰、语言表达混乱等情况。
认识不到位
一部分考生对于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的认识不够到位,简单的认为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就是日常交流,因而在面试中语言的使用表达上不够正式规范,给考官留下不好的印象。
操作误区
有的考生不知道如何在面试中较好的体现出自己的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会采取背诵历年真题、领导人讲话等,在面试中把从前背过的内容拿来直接使用,可能会出现词不达意、打官腔等问题。
那么作为考生,要如何避免自身出现这些常见问题呢?
理解面试中对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的考试要求,同时掌握一些实用的技巧。
二、面试技巧
1.针对性
考生在面试中,要结合实际的题目,在答题的内容和语言方式两个方面,有针对性的展现自己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
2.条理性
村官面试要求考生能够将自己的思想条理清晰地表达出来。
三、经验分享
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是可以通过训练进行培养和提高的。能力好的人之所以会口齿伶俐,或者运用字句、语气得当,不是他们天生就有的,而是在实践中留意训练掌握得来的。同样的,如果考生的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平时不进行训练积累,临场发挥可能会不尽人意。
突破心理因素。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取得成功的法宝。在考试前,考生可以通过高台演讲、大胆与陌生人交流、积极主动回答老师的问题等方式,克服自己紧张的心理,从而树立起一种舍我其谁的自信心。
村官面试技巧 篇七
一、转换角色,正确定位。
从来到这里,我就一直在问自己,我在方岗乡要干些什么?我在刘屯村要干些什么?我应该怎么做?这三个问题常常在脑海中浮现,经过这三个月的工作,也更加坚定了我的选择与信心。我决心调整心态,在实际的工作中磨合自己不断去适应农村工作,在与村组干部及村民的广泛接触中,在自己在村里的工作中去逐渐熟悉了解刘屯村的村情民意。
我所在的刘屯村坐落在方岗乡的北部,东邻龙岗电厂,南邻方岗乡方北村,辖区面积约2平方公里,呈狭长状。该行政村由吴村、张村、刘屯三个自然村共计9个村民小组组成,全村共760户,共计2638人。刚到岗时,为了尽快适应环境,熟悉工作,我一有机会就跟着工作区领导下村,知道了方岗乡北工作区里除刘屯村外,昌王村,和沟村,方北村都在哪儿,了解村容村貌以及村民。这段时间以来,除了在乡政府的工作以外,我积极地参与了村上的村务工作,十月份到十一月份主要是村委会换届工作,十二月份主要是村支部换届工作和迎接上级的各项检查比如计划生育工作检查、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检查工作,另外还有年底民政上和救济款物发放工作。这些工作的参与使我在实践中更加深刻领悟到建设新农村的必要性和关注三农问题的重要性。
特别是在对困难的党员及群众的生活情况核查的过程中,我做到了对困难户逐门逐户的入户走访,这样更是给了我一个零距离了解并接触农民的实际生活状况的机会。
二、多看,多问,多干。
这段时间的工作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对于我而言,农村工作是一个几乎完全陌生的工作领域,自己没有任何的工作经验和阅历可以借鉴,只有坚持多看、多问、多干,不断地摸索工作道路,不断地总结工作得失,才能够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村官。
首先,多看。“村支书助理”是一名村委会工作人员。对于日常问题的处理,除了包村干部及村支书的“耳提面授”外,更多的需要自己用心观察。如:针对第六届村两委换届选举程序问题,应该怎样跟村民沟通,如何对村民进行解说,引用什么样的政策或者事例来说明。“多看”还要求我们对农村的各项政策方针,规定条例要熟悉,这使得我们在向村民解释有关问题是做到有规可依,有法可循,体现了工作的权威性,提高了工作效率。
其次,多问。农村不同于城市社区,“全村是一家人”是其典型特点。这使得我们处理问题时不能简单的“就事论事”,要多问村支部书记、主任,多问村委会其他工作人员,尽量全面的了解相关背景关系资料,避免因为轻易下结论的工作作风而造成问题难以解决。
再次,多干。农村是最基层的组织,基层干部所做的也是最具体、最细致、最烦琐的工作。为了避免自己成为“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多做事,多帮忙,是打开工作局面的唯一钥匙。无论是协助村委调节村民矛盾,处理村务,还是协助主任编写资料,整理档案,甚至于打扫卫生等,我们都应该认真对待,漂亮的完成。只有把工作做细致,干漂亮才能够真正体现出大学生的素质。不论干什么都是给自己干的,那将是自己最宝贵的经验和人生阅历。
我在村里任职,同时也参与了乡政府的一些工作,由于种种原因,在乡政府的时间居多,但是我还是要特别感谢领导和同事在下村工作的时候能带我,给了我许多见识新事物、学习的机会。我自己也经常跟村支书说,在我办公室事情不忙的情况下,我保证随喊随到。我觉得只有在实际为村里做事的情况下,自己才是一名名副其实的大学生村官。
三、认清不足,积极进取。
我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清醒的看到自己存在不足。我将弥补不足之处放在2012年工作计划之中,汇报如下:
一是认识不足。经过近四个月的工作,我反躬自省,认为自己没有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村官工作。由于思想认识不够到位,个人信心不足,自我认识不清,在村里工作上等靠的思想比较严重,没有主动出击的意识。
二是政治理论水平欠缺。领导安排写一些关于农村的工作情况汇报等材料,总感觉自己的理论水平不够,我会在2012年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己政治理论水平,做到运用起来游刃有余。
三是对农村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的了解不够透彻。我是学法律的,但是以前学习时偏重刑事和民事类法律,对农村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关注不够,比如今年村两委换届选举中相关的法律问题是我从来没有接触过的,所以在2012年我要加强农村方面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学习,提高工作能力和业务能力。
四是解决农村纠纷还欠方法技巧。农村矛盾纠纷很多,尤其是在农忙时节,矛盾尤为突出,在处理一些农村矛盾时,感觉自己还欠缺一些方式、方法和技巧,还要向周围的同事和村上的干部学习,提高调解能力。
乡镇农村建设农业工作总结
大学生村官村主任助理工作总结
2012年大学生村官农村工作心得体会
农村工作情况总结汇报
农村关工委年度工作总结
全国村务公开协调小组工作总结及工作安排
村庄创建生态文明村经验总结
农村信用社稽核监察工作总结
查看更多>>农村农业工作总结
五是社会历练远远不够,不能充分发挥自己在村中的作用。由于走出学校没多久,对社会的认识还很片面,遇到事情考虑还不够全面,没有自己创造性的建议和工作方法,缺少工作亮点。每天平平庸庸地干一些琐事,没有学到太多实质性的东西。作为大学生村官。除开自己的人生规划外,更应该试着为农村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切切实实为农民做一些好事。
总之,以上的不足,我会进一步加强学习,严格要求自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虚心向身边的同事学习,提高农村工作的实际本领,努力为群众多办事、办好事,为加快刘屯村的新农村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乡镇农村建设农业工作总结
大学生村官村主任助理工作总结
2012年大学生村官农村工作心得体会
农村工作情况总结汇报
农村关工委年度工作总结
全国村务公开协调小组工作总结及工作安排
村庄创建生态文明村经验总结
村官面试技巧 篇八
审题法
结构化面试的最大特点,就在于每道测试题都有针对性地考查考生的某种素质和能力。包括:综合分析能力、言语表达能力、应变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职位的匹配性等等。因此,要首先判断清楚,问什么?怎么问?问此题的目的?只有审好题回答才能有的放矢。
例如,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
题一:你新进一个单位,工作出色,领导赞扬,但听到同事议论,说对他们构成威胁,你怎么处理?该题考查考生人际交往的意识和技巧,着重考查其人际沟通能力以及能否正确对待名誉和荣誉的问题。
题二:猪年到了,很多农村妇女也要赶“金猪宝宝”的风潮,很有可能超生,从而违背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假如你是县计生局工作人员,领导让你组织一次活动,遏制这股风潮,你怎么做?有的同学没弄清此题要求,一味去分析农村生育观点的愚昧和落后,把一个考查组织能力的题答成了社会现象分析题,明显偏题了。
所以,考生只有审好题,正确地分析出题目的要求,明白题目考查的目的,论述时才能迎刃而解,保证不偏题。
审题时间:
在审题时间上,各地略有不同,大致有以下一些情况:
1.四川省,审题时间3分钟,有题本,考生审题完毕后考官问一题,学生答一题,或者学生按题目顺序答题。
2.福建省,审题时间5分钟,然后按题目顺序回答。
3.有的省没有单独审题时间,考官念一个题目,然后考生回答一个题目,回答每个题目前可以做短暂思考。
4.有时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面试3个题目,但是题本只有2个题目让考生思考,第3题考官念出来再由考生作答。这种情况下第3题大都是属于突发事件类型,一般都是考查考生的应急应变能力。
审题具体方法:
1.充分运用好思考的那几分钟时间,快速拟出答题要点。
一是按“题型分类及答题思路”审题,拟定好答题提纲;二是在对待熟悉与生疏题目的问题上,思考时间应重点放在生疏题目答题要点的思考上,因为在面试中,任何一题不会答或答得不好都会全盘皆输;三是在顺序上,同等条件下,重点思考第一题,第一题答好了,首因效应佳,有旗开得胜的效果。
2.集中精力,认真听考官提问。沉着应对、短暂思考,不要急于答题,面试不是抢答题。考试中可能会出现加问、追问,这些问题题本中是没有的,要有思想准备。
角度法
从某种意义上讲,可把面试定位为言语申论。言语申论和文字申论有许多相同之处,都是把考生模拟为公务员。所以,考生在面试时,一定要站在公务员的立场、角度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站在老百姓的角度回答问题。比如,对腐败、消极现象的认识,就应该站在公务员角度表态。一般说来,考生可站在下列角度去答题:
1.普通公务员的角度。把自己虚拟成公务员身份,站在政府立场,公务员角度思考回答问题。
2.进入假定身份角度。有时候题目会给考生假定一个身份或角色。例如:“五四”青年节,你单位组织座谈会,领导委托你做个即兴发言,时间3分钟。这时你答题的身份就是青年职工,要在“五四”青年节讲话,讲话内容要弘扬“五四”运动“爱国、科学、民主”的精神,作为青年人要把它落实贯穿于平时工作中,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建功立业。如果把这个题目换一下:一所中学纪念“五四”青年节活动,你作为政府一名工作人员,校长请你做个讲话,时间3分钟。这时角度就发生了变化,你不再是青年职工,而是政府工作人员,你讲话的主题就应当是弘扬“五四”精神,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站在考官的角度。有的问题要站在考官角度思考才能得高分。如有这样一个题:最近几年公务员报考热,社会上一些培训机构举办收费上万元的天价培训班,请问你对此有何看法?你是否参加过面试培训?站在考官角度思考这个问题,在回答时你说参加了培训,如果现有水平是80分,考官会想,参加了培训才这个水平,没参加会更糟糕,80分不是你的真实水平,这样肯定会给你的得分造成影响。作为人事部门来讲,按照市场经济,公务员考试也是一种经济,没权力去制止,但是不提倡。所以,站在考官角度,在回答第二问时就应选择没参加辅导。
结构法
答题中要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1.思路清楚、言之有序、层次分明。
2.抽丝剥茧、层层递进、逻辑严密。
3.遇到障碍、自然跳跃。
面试评分标准有这样的要求:考生思维清楚,逻辑清晰。所以,逻辑性、条理性是面试答题的生命力,只有结构完整、逻辑性强、条理清晰的答案才能拿到不错的分数。因此,回答问题最好采用点子式,如:第一,第二,第三,最后;首先、其次、再次,最后;一是、二是、三是。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力求有条理、逻辑性强。
跳跃法
公务员考试可以说是考生一生中很重要的一个转折点,每个考生都十分重视,在考场里难免会紧张。紧张不完全是坏事,适度紧张会使自己兴奋,过度紧张会导致思维短路。比如,一道题考生在思考时想到四点,由于紧张,回答到第三点时怎么也想不起来了。这时候,一些没经验的考生就暂停在那里,努力回忆第三点,导致冷场,最后的分数自然不会很理想。而跳跃法就是在我们遗忘某点的时候要跳过去,如前面这个题目,考生完全可以直接说第四点,因为考官并不知道考生要说几点,这样才能保证考生取得好成绩。
以下几种情况考生可使用跳跃法:
1.思维短路。面试的题目是考生准备过的,例如腐败现象的题目,按照十方针公式认账、全面、危害、表扬、表态来回答,考生回答完“全面”那点后,发现“危害”那点忘记了,于是暂停,心里想,题都压中了一定要想出来。结果想了1分钟,总算把“危害”这点想出来了。但这样做明显得不偿失。正确做法是把这点跳过去,如果最后能想起来这点,可以把它变成最后一点。如果暂停1分钟把那点回答出来了,尽管内容全面,但在语言的流畅性上却失了分,给考官的总体印象会大打折扣。
村官面试技巧 篇九
作为一种法律思维方式,法律实用主义首先在美国得到广泛流传。从霍姆斯大法官“法律的生命不是逻辑,而是经验”到波斯纳“克制的实用主义”, 这一漫长的历程显示了其作为一种思考方式在普通法国家的强大生命力。法律实用主义强调司法要关心后果,要求法官在判案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地行使自由裁量权,在几种冲突的合法利益之间达成平衡,产生出近似最佳的决定。 法律实用主义的灵活性与主动性为英美法系的司法理论与实践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与活力,并成为普通法国家法官判案最重要的思维方式之一。
法律实用主义对于普通法国家的魅力是不言而喻的,但大陆法国家则不同。大陆法国家更倾向于肯定法官的法条主义倾向,法官最大的职责是遵循法律和适用法律,实现规则之治。我国亦属于大陆法系国家,国家法律对法官的自由裁量权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如果法官在司法过程中以实用主义解决问题,反而容易因僭越法律规定而触犯法律。但尽管如此,在我国农村基层司法中,实用主义却仍然顽强的存在着。法官在处理儿子虐待母亲的案件时,会主动为那位母亲提出申请离婚的法子,以更实际地保护这位妇女的利益,并照顾其作为母亲的感受;在处理农村赡养案件时,法官会主动考虑到老人的居住、医疗费用、生活水平等一系列的问题,以更好地保护老人的利益。 可见,在农村,法官在纠纷解决的过程中,往往不愿意严格按照法律办事,而是运用各种地方性资源,融合“情、理、法”等其他社会控制力量以更好地解决纠纷。在这样的地方,在法官不假思索的“实用主义”思维方式的指导下,法律似乎被边缘化了,因而与我国法制建设的目标和法官行为规范存在着一定的冲突与矛盾。本文想要解决的问题是:实用主义这种思维方式在中国农村基层法院的地位到底如何?过分强调实用主义在基层司法的运用对我国法治建设有何危害?我们应当如何正确定位实用主义在中国农村基层司法中的位置?我国农村的基层法官在审判的过程中该如何克制实用主义的滥觞而保持法治的统一性?中国农村的基层法官该如何思考?
二、实用主义在中国农村基层法院的地位与市场
有需求便有市场,实用主义在中国农村地区无疑存在着市场。中国自清末以来,国家所制定的法律大多是“几位熟悉法律理论或外国法律的学者、专家的设计和规划”的,强调正式法律制度,强调西式的纠纷处理办法。 然而此种具有普适性的、以“陌生人社会”为基础而设计的西方法律正义却与中国农村的地方性知识存在着有很多脱节的地方。刻下的中国农村从本质上来说仍然是一个“熟人社会”,人们在生产生活的过程中所形成各种规则和习惯依然统治着他们的生活,这种地方性的知识才是他们所认为的真理与正义,运用法律制度得来的正义与人们对法律的预期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正因为司法产品在农村社会的“水土不服”,法官若想要彻底地终结纠纷,就必须重视和运用本土知识和实用主义方法解决问题,以保“一方平安”。可见,在目前的法律体制下,以实用主义解决纠纷在农村基层司法具有广阔的市场和重要的地位。甚至可以说,在国家法律与本土资源实现契合之前,只要存在纠纷解决的需要,就存在着实用主义的生存土壤。
三、何种法律实用主义存在于中国基层司法
要正确定位实用主义在中国基层司法的位置,首先便要正确认识中国基层法院的实用主义性质。波斯纳将实用主义区分为理智的实用主义和短视的实用主义,理智的实用主义必须同时关注纠纷解决的结果与长远影响,而短视的实用主义会因个案公正而看不到决定的长期后果,具有危害性。 那么,我国农村基层法院的法官所用的实用主义是短视的实用主义还是理智的实用主义?笔者认为短视的实用主义居多。其一,法官资格要求的单一性,导致法官素质偏低,容易导致“短视的实用主义”。在中国,成为法官最重要的资格便是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国家司法考试虽然可以控制司法人员的法律理论水平,但司法考试作为一个单一的知识能力检测,对理论知识的考察有限,更没有对经验和技术的考察。这就决定了我国法官的素质在理论上必定是参差不齐的,在实践上必定是缺乏经验的,农村基层法院则更是如此。而理性实用主义对法官的文化知识、实践经验都要求较高,因而我国法官的素质难以满足理性实用主义的要求。其次,实用主义要求严格筛选司法候选人员以压缩人格和意见的分布,从而创造一个稳定的、可以理解的格局。 而我国的法官招聘主要通过法检考试进行,先对考生的行政知识和专业知识进行检测,而后再通过复试确定最后人选。这样的一种筛选司法人员的方式太过于简单和任意, 也必将导致中国基层法院的法官在个人背景、气质、训练、经验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基于法官在个人背景、气质、训练、经验等方面的差异,不同法官对案件后果的权衡也会不同,不同法官看到的后果也不同。 因而便容易造成司法过程中“同案不同判”的现象,从而无法为中国司法创造一个稳定的、可以理解的格局。最后,由于我国法院系统普遍存在着待遇低廉、薪金少的问题,也无法吸引更多的优秀法律人才,以促进实用主义在中国更好的发展。
由上可见,由于促使实用主义正常运作的法官制度并不完善,中国农村基层法院的实用主义大部分为“短视的实用主义”。而当一种“短视的实用主义”以“国家法律与地方性习惯不相适应”为托词而滥觞于我国农村的基层法院时,我们更应当理性地看待并矫正其位置。继续过分强调实用主义只会引发司法不公正和破坏法治统一性。
四、正确定位实用主义在中国农村基层法院的位置
鉴于目前我国农村基层司法中大部分为“短视的实用主义”,我们是否应当摈弃法律实用主义以更好地实现法治统一?在刻下中国追求法治统一的大司法环境下,中国农村基层法院法官到底应当如何正确对待实用主义?笔者认为,尽管实用主义在刻下中国的运作由于缺乏健全的配套机制而容易导致“短视”,但鉴于法律实用主义在农村地区存在着较大需求的客观现实,其作为一种追求正义的手段仍然是必要的。
在我国这样一个制定法国家,实用主义的正确位置应当是在法治统一原则下,为更好的实现纠纷解决的一种辅助手段。运用实用主义解决纠纷只能是法官在诉讼压力下所选择的一种权宜之计,“按照法律解决纠纷”——实现“规则之治”始终应当是基层司法的主流。其次,实用主义的应用范围也应当受到严格的限制,只有在法律出现空白、模糊不清,或者运用法律会出现明显不公正的情况下,方可谨慎地运用实用主义的思维方式来解决纠纷,即波斯纳所说的“克制的实用主义”。具体而言,当法官面对纠纷时,其第一项工作仍然是分析案件,寻找规则,确认规则。尽管在追寻规则的过程中可能要牺牲一些个案正义,但这应当被视为法治建设的必要代价。只有在法律出现空白,或者法律无法为纠纷带来妥善的解决方案时,才有了法官的第二项工作:填补那些或多或少地见之于每一个实在法中的空白。 当法律出现空白的情况时,赋予法官适度的自由裁量权,法官可以运用实用主义这一技巧来平衡各方利益并追求个案正义, 使司法的职能繁荣并坚持下来。当然,这种职能的适用范围必须受到严格限制。
五、制度保障——确保实用主义在我国农村基层法院的正确运用
确保法官有一个良好的生存和职业环境,是保证农村基层法官正确思考的必要条件。改善法官的职业环境有赖于一系列制度的完善,笔者主要从薪水保障、遴选制度、技术保障等三个方面来具体分析如何改善法官的职业环境。
第一,法官遴选制度的改革。我国的法官遴选制度是一种典型的职业制司法。基层法官的招聘主要是通过法检考试进行,检测的主要内容是考生的行政知识和专业知识和应变能力。但在基层法院法官理性的运用实用主义的过程中,法官的使命更多地便是在规则和习俗之间寻求妥协以解决纠纷,这在某种程度上更需要经验而非专业知识。 可见,中国的法官遴选制度无法满足理性实用主义对经验的需要,因而导致了短视实用主义在中国的滥觞。因此,我国法官遴选制度最需要的改革之处便是在法官的招聘中增加对经验的要求,如要求法官招聘条件为2年或5年以上的律师或法官经验等,以保证法官的分析技巧和经验,为中国的司法创造一个稳定的、可以理解的格局。
村官面试技巧 篇十
角色扮演测试,就是设计一系列尖锐的人际矛盾与人际冲突,要求应试者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去处理各种问题和矛盾。考官通过对应试者在扮演不同角色时所表现出来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测试应试者如下的能力:一是角色把握能力;二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如缓和气氛、化解矛盾的技巧、行为策略的正确性、情绪控制能力等等;三是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等。
编组讨论测试
编组讨论测试,就是将应试者编成一个或几个不同的小组,每组4至8人不等,考官要求他们讨论某些有争议的问题或实际经营中存在的某种困难,例如,征收利息税问题、房改问题、移动通信单向收费问题等等。要求讨论最后形成一致意见,以书面形式汇报讨论结果,每个组员都要求在书面汇报上签字。
考官或者坐在一边,或者坐在讨论室隔壁的房间里,通过电视屏幕或单向玻璃屏观察整个讨论过程,倾听讨论发言,或者进行录音录像,以便考察和进一步研究。考官将根据每一个应试者的表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核:领导欲望、主动性、说服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抵抗压力的能力等等。评分的依据是发言次数的多少,是否善于提出新的见解和方案;是否敢于发表不同的意见,支持或肯定别人的意见,坚持自己的正确意见;是否善于消除紧张气氛,说服别人,调解有争议的问题,创造一个使不大开口的人也想发言的气氛,把众人的意见引向一致;是否尊重别人,是否倾听他人的意见,是否侵犯他人的发言权。还要看语言表达能力如何,分析问题、概括和总结不同意见的能力如何等。
随便聊天测试
随便聊天测试,表面上看似乎与传统的一问一答面试方法相差无几,但在实际上却有很大的区别。随便聊天测试,最大的特点就是看上去很随和,应试者几乎感觉不到是在面试,而是在拉家常。考官就是在这种拉家常的轻松气氛中,将你考察个透。
随便聊天测试中“聊问”的内容很多,例如考官会问面试者:“你是怎么来的?”假如回答:“自己开车来的。”他会接着问:“什么时候学的开车?是家里人凑钱帮你买的吗?”假如是坐地铁来的,他会问:“在地铁里你常看些什么?”如果你回答:“翻翻报纸。”考官会再问:“你知道斯里兰卡的猛虎组织吗?”“你对世界上的恐怖组织了解多少?如果你是政府的官员,你认为该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呢?”……总之,考官一直是在跟你聊天,通过轻松随便的聊天来考你的反应能力、知识、素养、品质等等。
例如,有个报考民政部门的女士没有被录用,就是因为她在回答“如果在乡村公路上遇到一个很脏很穷的残疾人向你要钱,你怎么办”的问题时,她说:“我会马上离开,当时我无法了解这个人,他有可能是一个歹徒。”她因为没有同情心、只有防备心理而失去了机会。
面谈模拟测试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宣传员为大家整理的10篇村官面试技巧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可以帮助您更好的写作村官面试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