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茶艺表演的礼仪有哪些
茶艺表演与其他艺术表演不同,通过茶艺表演,要体现中国古老的茶文化,要求以优雅、自然、端庄、大方的形象来体现茶文化的魅力。
同时演出时要以娴熟的技艺泡出最完美的茶汤。一、仪表仪惠和嫌优美在表演前,无论站立、入座或行走送茶,要按礼仪要求进行训练。
表演时要求最完美的塑造自我形象。要求在表演时仪容仪态自然、和谐,以亲切的神态和观众进行交流,以优美的泡茶姿势去感动观众。
同时要准确运用手势、神情等无声的语言和对茶艺表演内容的赏心悦耳的解说来表达茶文化的内涵,使观众在自己的演示中获得美的享受,从表演者的形象中欣赏到完美的茶艺表演。 二、表情神态桌切感人在茶艺表演中,除对仪容仪表等的要求外,表演的神情也是十分重要的。
要用亲切的目光、微笑的神情与观众进行交流,缩短和观众的距离,使观众更能接受你的表演。三、高尚气质、免美技艺茶艺表演者不仅仪容仪表高雅大方、泡茶技艺熟练完美,同时要从选具、选茶、选水、茶席设计等各个方面来体现茶艺表演的艺术魅力,让观众从茶艺表演、茶席布置及表演者的高尚气质等各个方面感受到茶艺的整体魅力。
表演者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己的泡茶技艺,不断学习茶的各类知识,才能真正使茶艺表演达到较为完美的境界。
2.喝茶礼仪讲究
当今社会,客来敬茶成为人们日常社交和家庭生活中普遍的往来礼仪。茶的本性是恬淡平和的,因此,品茗礼仪要求着装整洁大方,女性切忌浓妆艳抹,大胆暴露; 男性也应避免乖张怪诞,如留长发、穿乞丐装等。谭老师在最初接触喝茶礼仪的时候,了解到——在我国的社交场合当中,有一种常见的礼节:当别人给自己倒茶时,为了表示感谢和敬意,用自己的手指轻叩桌面数下。
当今社会,客来敬茶成为人们日常社交和家庭生活中普遍的往来礼仪。茶的本性是恬淡平和的,因此,品茗礼仪要求着装整洁大方,女性切忌浓妆艳抹,大胆暴露;男性也应避免乖张怪诞,如留长发、穿乞丐装等。谭老师在最初接触喝茶礼仪的时候,了解到——在我国的社交场合当中,有一种常见的礼节:当别人给自己倒茶时,为了表示感谢和敬意,用自己的手指轻叩桌面数下。
这种“叩手礼”或称“叩指礼”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但都和乾隆微服私访有关。
传说一:乾隆皇帝微服私访下江南,来到淞江,带了两个太监,到一间茶馆店里喝茶。茶店老板拎了一只长嘴茶吊来冲茶,端起茶杯,茶壶沓啦啦、沓啦啦、沓啦啦一连三洒,茶杯里正好浅浅一杯,茶杯外没有滴水溅出。乾隆皇帝不明其意,忙问:“掌柜的,你倒茶为不多不少齐巧洒三下?”老板笑着回答:“客官,这是我们茶馆的行规,这叫‘凤凰三点头’。”乾隆皇帝一听,夺过老板的水吊,端起一只茶杯,也要来学学这“凤凰三点头”。
这只杯子是太监的,皇帝向太监倒茶,这不是反礼了,在皇宫里太监要跪下来三呼万岁、万岁、万万岁。可是在这三教九流罗杂的茶馆酒肆,暴露了身份,这是性命攸关的事啊!当太监的当然不是笨人,急中生智,忙用手指叩叩桌子表示以“叩手”来代替“叩首”。谭老师表示,这样“以手代叩”的动作一直流传至今,表示对他人敬茶的谢意。
传说二:乾隆微服南巡时,到一家茶楼喝茶,当地知府不小心知道了这一情况,也微服前往茶楼护驾,怕万一出事,自己担待不起。到了茶楼,也就在皇帝对面末座的位上坐下。皇帝心知肚明,也不去揭穿,久闻大名、相见恨晚地装模作样寒暄一番。皇帝是主,免不得提起茶壶给这位知府倒茶,知府惶诚惶恐,但也不好当即跪在地上来个“谢主隆恩”,于是灵机一动,弯起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在桌面上轻叩三下,权代行了三跪九叩的大礼。于是这一习俗就这么流传下来。
一、喝茶前
座位:如今很少有人知道“客位”的尊卑问题,虽然茶道里面讲究的是“主随客便”一说,不过喝茶的人多了,自然应该遵循这样的原则:面对主人,主人的左手边的是“尊位”!顺时针旋转,由尊到卑,直到主人的右手边,不论茶桌的形式如何,这个是不变的铁律。
礼仪讲师谭小芳表示,尊位的第一顺序为:老年人、中年人,比自己年纪大的人。其中师者、长者为尊,如果年龄相差不大,女士优先做尊位
3.喝茶的礼仪和注意事项
礼仪:喝茶的环境应该静谧、幽雅、洁净、舒适,让人有随遇而安的感觉。
选茶也要因人而异,如北方人喜欢饮香味茶,江浙人喜欢饮清芬的绿茶,闽粤人则喜欢酽郁的乌龙茶、普洱茶等。茶具可以用精美独特的,也可以用简单质朴的。
当今社会,客来敬茶更成为人们日常社交和家庭生活中普遍的往来礼仪。酒满茶半。
奉茶时应注意:茶不要太满,以八分满为宜。水温不宜太烫,以免客人不小心被烫伤。
有两位以上的访客时,用茶盘端出的茶色要均匀,并要左手捧著茶盘底部,右手扶著茶盘的边缘,如有茶点心,应放在客人的右前方,茶杯应摆在点心右边。上茶时应以右手端茶,从客人的右方奉上,并面带微笑,眼睛注视对方。
以咖啡或红茶待客时,杯耳和茶匙的握柄要朝着客人的右边,此外要替每位客人准备一包砂糖和奶精,将其放在杯子旁或小碟上,方便客人自行取用。注意事项:1、忌空腹饮茶,茶入肺腑会冷脾胃。
2、忌饮烫茶,最好56℃以下。3、忌饮冷茶,冷茶寒滞、聚痰。
4、忌冲泡过久,防止氧化、受细菌污染。5、忌冲泡次数多,茶中有害微量元素会在最后泡出。
6、忌饭前饮,茶水会冲淡胃酸。7、忌饭后马上饮茶,茶中的鞣酸会影响消化。
8、忌用茶水服药,茶中鞣酸会影响药效。9、忌饮隔夜茶,茶水时间久会变质。
10、忌酒后饮茶,酒后饮茶伤肾。11、忌饮浓茶,咖啡因使人上瘾中毒。
12、不宜饮用的茶叶有:焦味茶、霉变茶、串味茶。13、忌发烧喝茶:茶叶中含有茶碱,有升高体温的作用,发烧病人喝茶无异于“火上浇油”。
扩展资料:饮茶不但是传统饮食文化,同时,由于茶中含有多种抗氧化物质与抗氧化营养素,对于消除自由基有一定的效果。因此喝茶也有助防老,具养生保健功能,每天喝三两杯茶可起到防老的作用。
茶叶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喝茶对于清油解腻,增强神经兴奋以及消食利尿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但并不是喝得越多越好,也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喝茶。
一般来说,每天1-2次,每次3-5克、400毫升的饮量是比较适当的。一般,人们说喝茶还指喝水。
九大误区:据研究,茶含有600余种化学成分,其中有五大类是对人体非常有益的营养物质。然而,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茶的认识也存在不少误区,可能会给健康带来隐患。
误区一:浓茶“醒酒”。有人认为,酒后喝浓茶,有“醒酒”作用,这是一种误解。
因人们饮酒后,酒中乙醇经过胃肠道进入血液,在肝脏中先转化为乙醛,再转化为乙酸,然后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经肾排出体外。而酒后饮浓茶,茶中咖啡碱等可迅 速发挥利尿作用,从而促进尚未分解成乙酸的乙醛(对肾有较大刺激作用的物质)过早地进入肾脏,使肾脏受损。
误区二:品新茶“心旷神怡”。新茶是指摘下不足一月的茶,这种茶形、色、味上乘,品饮起来确实是一种享受。
但因茶叶存放时间太短,多酚类、醇 类、醛类含量较多,如果长时间饮新茶可出现腹痛、腹胀等现象。同时新茶中还含有活性较强的鞣酸、咖啡因等,过量饮新茶会使神经系统高度兴奋,可产生四肢无 力、冷汗淋漓和眠等“茶醉”现象。
误区三:饮茶会使血压升高。茶叶具有抗凝、促溶、抑制血小板聚集、调节血脂、提高血中高密度脂蛋白及改善血液中胆固醇与磷脂的比例等作用,可防 止胆固醇等脂类团块在血管壁上沉积,从而防冠状动脉变窄,特别是茶叶中含有儿茶素,它可使人体中的胆固醇含量降低,血脂亦随之降低,从而使血压下降。
因 此,饮茶可防治心血管疾病。误区四:“茶医百病”。
有人认为,茶不仅是一种安全的饮料,也是治疗疾病的 良药。殊不知,对有些病人来说,是不宜喝茶的,特别是浓茶。
浓茶中的咖啡碱能使人兴奋、失眠、代谢率增高,不利于休息;还可使高血压、冠心病、肾病等患者 心跳加快,甚至心律失常、尿频,加重心肾负担。此外,咖啡碱还能刺激胃肠分泌,不利于溃疡病的愈合;而茶中鞣质有收敛作用,使肠蠕动变慢,加重便秘。
误区五:空腹喝茶伤肾。有人习惯早上起来就泡茶喝,其实空腹喝茶是很不健康的习惯,俗话说,空腹喝茶令人慌。
茶中含有大量的咖啡碱,会加速心率导致心慌,另外会很快排尿,加重肾的负担。误区六:喝隔夜茶伤肾。
茶经过一夜的时间,维生素已经流失,而且茶汤中的蛋白质、糖类等会成为细菌、霉菌繁殖的养料,喝隔夜茶会容易肚子疼,还会伤胃伤肾。误区七:喝头遍茶。
由于茶在栽培与加工过程中受到农药等有害物的污染,茶表面总有一定的残留,所以,头遍茶有洗涤作用应弃之不喝。误区八:饭后喝茶。
茶中含有大量鞣酸,鞣酸可以与食物中的铁元素发生反应,生成难以溶解的新物质,时间一长引起人体缺铁,甚至诱发贫血症。正确的方法是:餐后一小时再喝茶。
误区九:经期喝茶。在月经期间喝茶,特别喝浓茶,可诱发或加重经期综合征。
医学专家研究发现,与不喝茶者相比,有喝茶习惯发生经期紧张症几率高出2.4倍,每天喝茶超过4杯者,增加3倍。世界卫生组织调查了许多国家的饮料优劣情况,最终认为:茶为中老年人的最佳饮料。
据科学测定,茶叶含有蛋白质、脂肪、10多种维生素,还有茶多酚、咖啡碱、和脂多糖等近300种成分,具有。
4.日本人喝茶的礼仪
日本茶道 茶道是室内传统艺术、这种茶是在与日常生活完全隔绝的特殊场所,在特定的时间内举行的艺术仪式,必须通过极其繁琐的手续,使用特定的手法才能完成。
除了讲究特殊的手法以外,茶道还强调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茶道的茶不是个人的茶,而是集体的、大家共有的。
茶道的核心便是茶的聚会。所有参加茶会的与会者通过茶通的途径,都可以摆脱现实社会的制约,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内心深处变得融洽起来。
日本的茶道包括一种精神主义,即强调清、静、和、寂。在茶道的历史上,有不少重名的人,为求心之道花费了一生的时间。
茶道正是建立在与世隔绝的基础上的。所以它很自然地追求一种独特的精神境地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即所谓的求道性。
与此同时,茶道也具备趣味性,具有游乐的性质。当然不排除一些人是出于娱乐的目的参加茶道仪式的。
实际上,茶道的求道性与趣味性并不矛盾,它们同时并存于茶道之中。 茶花是茶道的主要组成部分。
一般说来必须具备三个条件茶会才能举行。首先,茶会是人们的聚会。
人们一边品茗,一边开诚布公地把自己的心声透露出来,以求心境的统一。对谈的感觉往往决定茶会的成败与否。
再则,茶会十分讲究搭配。主人与客人通过茶道用具与茶具的合理搭配,将自己置身于协调的茶室空间之中。
最后,茶道的具体礼法。主人接客时娴熟、麻利的动作往往使茶会的兴趣达到高潮。
每一份茶都包含着主人的心意。 举办茶会的房间称茶室,也称本席、茶席或者只称席。
茶室内设壁龛、地炉。地炉的位置决定室内席子的铺放方式。
一般说来客人坐在操作人(主人)左手一边称为顺手席。客人坐在操作人右手一边称为逆手席。
客人经茶室特有的小出口进入茶室,传说这种小出口是茶道始祖千利休模仿淀川小舟上的窗户设计的。 主人根据茶道的礼法,在规定的位置上,按规矩取茶具、按一定的顺序制茶。
为了使茶会获得成功,茶道的礼法表演至关重要。正是茶道礼法将喝茶这一平俗的日常生活习惯艺术化,成为茶道。
礼法分三种即炭礼法、浓茶礼法、淡茶礼法。礼法的不同主要基于地炉(室内)与茶炉(室外)以及有无搁板决定程序的不同。
表面上看起来既复杂又枯燥无味的操作程序,无论是位置、动作、顺序、工具均按照科学的安排尽可能地合理,以避免各方面的浪费。 为烧沏茶水的地炉或者茶炉准备炭的程序称炭礼法。
无论是初座、还是后座都分别设有初炭礼法与后炭礼法。炭礼法的程序分为准备烧炭工具、打扫地炉(或茶炉)、调整火候、除炭灰、添炭、点香。
浓茶是茶道当中最郑重其事的一项仪式。主要必须穿黑色的带白色纹饰的和服。
礼法进行期间,主人与客人几乎不进行对话。学习茶道一般先从学习变通茶和薄茶开始。
薄茶是茶道最基本的礼法。除薄茶、浓茶之外,由于流派的不同,有关器具的准备、圆竹刷(搅和茶叶末使其起泡沫)的使用、小绸布的叠法、茶杓的处理、捣茶叶末的方法都不尽相同。
茶道艺术中,器具的艺术欣赏占了很大的比例。"拜见器具"的说法本身以可以证明这一点。
茶道用器具可分为四类:即接待用器具;茶席用器具;院内用器具;洗茶器用器具。其中接待用器具和茶席用器具是同客人直接见面的器具即鉴赏物品。
而院内用器具和洗茶器用具则是消费品。通常前者是作为茶具,后者是作为杂器为人使用的。
下面简单地介绍一下这些器具的种类及用途。 接待用具包括壁龛处悬挂的轴字、轴画、吸烟用具、茶碗。
茶席用具包括装饰壁龛的用具。有关炭的礼法的用具,茶道礼法用具。
怀石餐用具。 茶席用具包括壁龛装饰器具、挂轴、花瓶。
炭礼法用具包括:釜、茶炉、香盒、灰器、炭斗。 茶道礼法用具包括搁板、水碗、茶碗、茶叶罐。
茶器、茶杓、盖置、建水(盛涮洗茶碗后不要的水的容器。多为陶器制品,也有的是用薄木片做的圆盒)。
怀石餐的用具包括折敷(一种用薄木片作的容器,装米饭和大酱汤)、碗(饭碗、大酱汤碗、盛煮茶的碗)、向付(一种陶瓷器小钵,盛脍物用)、八寸(一种约24公分、四方形杉木质的器皿。用来盛酒肴)、烤物钵(一种稍大一些的陶瓷器)、酒器。
院内用具包括草履、圆形座墩、院内用柄杓、手桶水屋(茶室隅角洗茶器处),用具包括铜锣、水壶、茶巾盆、圆竹刷(搅和茶叶末使起泡沫的刷子)、茶巾、柄杓等。 日本茶道分几个流派,它们分别以各自的家元(家主)为中心,使自家的传统得以传承。
家元(家主)拥有许多弟子,经过从师从艺阶段,获得家元(家主)发给的证书,凡获取准师范、师范证书的人都接受过茶道的启蒙教育。 今天日本的茶道流派很多,从最古老的拥有400年历史的利休派到近几年才诞生的新流派,都具有各自的特点。
从茶会的组织法、茶道礼法的规矩看各有千秋。下面简要介绍几个流派。
千家流派的始祖是千利休。千利休的孙子宗旦(亦称千家中兴之祖)隐居时期,千家流派分成了三个系统。
表千家。始祖为宗旦的三儿子江岭宗左。
家元(家主)总称"不审庵"。表千家继承了千利休传下来的茶室、茶庭,保持了正统的闲寂茶的风格。
里千家,是由宗旦的小儿子仙叟宗室开创的流派。里千家。
5.茶有什么种类
中国的六大茶类分别是:绿茶、黄茶、白茶、青茶(乌龙茶)、红茶和黑茶。
整体而言,中国还是绿茶的天下,种类最繁多。很多爱茶之人,在每年春茶季,都要抢鲜喝上一杯春茶。
茶相关礼仪:1、茶席布置 简单无需奢华,但需洁净,不使用的器具尽量在桌面以外。花器等装饰品,应符合主题,颜色、材质应细细选择,尽量与主要茶具、茶席融为一体,避免喧宾夺主。
2、茶具清洁 所有茶具从外观上看必须是干净的,杯子里没有茶垢、杂质、指纹等之类的异物附着。许多人喜欢使用老物品,因为上面残留着岁月的痕迹,这当然是可以的。
但是不包括残留的令人不悦的水渍或茶渣。3、避免接触,他人的杯子, 都应该一只手托住杯底的一个点,另一只手则扶住茶杯的1/2以下部分,手指切莫触及杯口,如果有条件,在奉茶时尽量使用茶托。
4、取茶:将茶筒中的茶叶放入壶或杯中,应使用竹或木制的茶匙取茶,不要用手抓。若没有茶匙,可将茶筒倾斜对准壶或杯轻轻抖动,使适量的茶叶落入壶或杯中。
5、分茶时要求的就是要注意不得溅出茶水,做到每位客人茶水水量一致,以示茶道公正平等,无厚此薄彼之义。分茶时,茶杯多放于客人右手的前方。
6、习惯上,最右方的茶是尾席,斟茶适量,每一泡茶,都应由茶主人进行扫尾。茶主人应随时关切每一道茶汤的变化,以便随时调整泡茶要素,以更好发挥茶汤的品质。
7、客人喝完杯中茶,并且到了尾头,应尽快续杯。如果发现客人的杯子有茶渣,应该替客人重新洗杯,或者换杯。
主人应熟悉茶品状况,若茶汤已现水味,应及时换茶。晚上品茶不宜太晚,适当注意观察,在喝的尽兴时候,也应该掌握茶局结束的时间。
6.唐朝时的礼仪礼节(包括宫廷礼仪和江湖礼节,谦称敬称等等)
称自己:敝人 在下 草民 愚人 小人 晚生 小可 称父亲:家父 称母亲:家母称妻子:拙荆 内人 贱内 拙妻称儿子:小儿 犬子 小犬称女儿:小女 鄙人;2 臣;3 孤;4 小人;5 在下;6 陛下;7 阁下;8 令郎;9 愚;10 奴才;11 先生;12 奴家;13 晚生;14 卿;15 令尊一、“令”: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前表示对别人亲属的尊敬,有“美好”的意思。
如: 令尊、令堂:对别人父母的尊称 令兄、令妹:对别人兄妹的敬称 令郎、令爱:对别人儿女的敬称 令阃:尊称别人的妻子 令亲:尊称别人的亲人 二、“惠”:敬辞,用于对方对自己的行动。如: 惠临、惠顾: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 惠存:请别人保存自己的赠品 三、“垂”:敬辞,用于别人对自己的行动。
如: 垂问、垂询:指对方询问自己 垂念:指别人想念自己 四、“赐”:敬辞,指所受的礼物。如: 赐教:别人指教自己 赐膳:别人用饭食招待自己 赐复:请别人给自己回信 五、“请”:敬辞,用于希望对方做什么事。
如: 请问:希望别人回答 请教:希望别人指教 六、“高”:敬辞,称别人的事物。如: 高见:指别人的见解 高论;别人见解高明的言论 高足:尊称别人的学生 高寿:用于问老人的年纪 高龄:用于称老人的年龄 高就:指人离开原来的职位就任较高的职位 七、“华”:敬辞,称跟对方有关的事物。
如: 华翰:称别人的书信 华诞:别人的生日 华厦:别人的房屋 八、“贤”:称呼对方,多用于平辈或晚辈。如: 贤弟、贤侄等 九、“奉”敬辞,用于自己的行为涉及对方。
如: 奉送:赠送 奉还:归还 奉劝:劝告 奉陪:陪同 常用敬辞 卫冕:指竞赛中保住上次获得的冠军称号。 惠赠:敬辞,指对方赠予(财物) 惠允:敬辞,指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 家父:谦辞,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 家母:谦辞,对别人称自己的母亲 驾临:敬辞,称对方到来 见教:客套话,指教(我),如“有何见教” 见谅:客套话,表示请人谅解 借光:客套话,用于请别人给自己方便或向人询问 借重:指借用其他人的力量,多用做敬辞 金婚:欧洲风俗称结婚五十周年 金兰:可用做结拜为兄弟姐妹的代称,如“义结金兰” 进见:前去会见,(多指见首长) 进言:向人提意见(尊敬或客气的口气),如“向您进一言”、“大胆进言” 晋见:即进见 觐见:(书)朝见(君主) 垂问:敬辞,表示别人(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询问。
垂爱:(书)敬辞,称对方(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爱护(多用于书信) 久违:客套话,好久没见 久仰:客套话,仰慕已久(初次见面时说) 问鼎:指谋图夺取政权(中性词) 伉丽:(书)夫妻,如伉丽之情 劳步:敬辞,用于谢别人来访 劳驾:客套话,用于请别人做事或让路 令爱(媛):敬辞,称对方的女儿 令郎:敬辞,称对方的儿儿子 令亲:敬辞,称对方的亲戚 令堂:敬辞,称对方的母亲 令尊:敬辞,称对方的父亲 留步:客套话,用于主人送客时,客人请主人不要送出去 蒙尘:(书)蒙受灰尘,(指君主因战乱逃亡大外) 名讳:旧时指尊长或所尊敬的人的名字。 内眷:指女眷 内人:对别人称自己的妻子 赏脸:客套话,用于请对方接受自己的要求或赠品 舍间:谦称自己的家,也称“舍下” 舍亲:自己的亲戚。
台端:敬辞,旧时称对方,(多用于机关、团体等给个人的函件) 台甫:敬辞,旧时用于问人的表字 台驾:敬辞,旧称对方 台鉴:旧时书信套语,用在开头的称呼之后,表示请对方看信。 泰山、泰水:岳父、岳母 托福:客套话,依赖别人的富气使自己幸运。
外舅:(书)岳父。 谦辞 谦辞,是人们日常交际和书信往来中必不可少的表示谦虚的言辞, “家”字一族。
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戚。如家父、家尊、家严、家君:称父亲;家母、家慈:称母亲;家兄:称兄长;家姐:称姐姐;家叔:称叔叔。
“舍”字一族。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低或年纪小的亲戚。
如舍弟:称弟弟;舍妹:称妹妹;舍侄:称侄子;舍亲:称亲戚。 “小”字一族。
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如小弟:男性在朋友或熟人之间的谦称自己;小儿:谦称自己的儿子;小女:谦称自己的女儿;小人:地位低的人自称;小生(多见于早期白话):青年读书人自称;小可(多见于早期白话):谦称自己;小店:谦称自己的商店。
“老”字一族。用于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事物。
如老粗:谦称自己没有文化;老朽:老年人谦称自己;老脸:年老人指自己的面子;老身:老年妇女谦称自己。 “敢”字一族。
表示冒昧地请求别人。如敢问:用于问对方问题;敢请:用于请求对方做某事;敢烦:用于麻烦对方做某事。
“愚”字一族。用于自称的谦称。
如愚兄:向比自己年轻的人称自己;愚见:称自己的见解。也可单独用“愚”谦称自己。
“拙”字一族。用于对别人趁自己的东西。
如拙笔:谦称自己的文字或书画;拙著、拙作:谦称自己的文章;拙见:谦称自己的见解。 “敝”字一族。
用于谦称自己或跟自己有关的事物。如敝人:谦称自己;敝姓:谦称自己的姓;敝处:谦称自己的房屋、处所;敝校:谦称自己所在的学校。
“鄙”字一族。用于谦称自己或跟自己有关的事物。
如鄙人:谦称自己;鄙意:谦。
7.
日本茶道 茶道是室内传统艺术、这种茶是在与日常生活完全隔绝的特殊场所,在特定的时间内举行的艺术仪式,必须通过极其繁琐的手续,使用特定的手法才能完成。
除了讲究特殊的手法以外,茶道还强调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茶道的茶不是个人的茶,而是集体的、大家共有的。
茶道的核心便是茶的聚会。所有参加茶会的与会者通过茶通的途径,都可以摆脱现实社会的制约,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内心深处变得融洽起来。
日本的茶道包括一种精神主义,即强调清、静、和、寂。在茶道的历史上,有不少重名的人,为求心之道花费了一生的时间。
茶道正是建立在与世隔绝的基础上的。所以它很自然地追求一种独特的精神境地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即所谓的求道性。
与此同时,茶道也具备趣味性,具有游乐的性质。当然不排除一些人是出于娱乐的目的参加茶道仪式的。
实际上,茶道的求道性与趣味性并不矛盾,它们同时并存于茶道之中。 茶花是茶道的主要组成部分。
一般说来必须具备三个条件茶会才能举行。首先,茶会是人们的聚会。
人们一边品茗,一边开诚布公地把自己的心声透露出来,以求心境的统一。对谈的感觉往往决定茶会的成败与否。
再则,茶会十分讲究搭配。主人与客人通过茶道用具与茶具的合理搭配,将自己置身于协调的茶室空间之中。
最后,茶道的具体礼法。主人接客时娴熟、麻利的动作往往使茶会的兴趣达到高潮。
每一份茶都包含着主人的心意。 举办茶会的房间称茶室,也称本席、茶席或者只称席。
茶室内设壁龛、地炉。地炉的位置决定室内席子的铺放方式。
一般说来客人坐在操作人(主人)左手一边称为顺手席。客人坐在操作人右手一边称为逆手席。
客人经茶室特有的小出口进入茶室,传说这种小出口是茶道始祖千利休模仿淀川小舟上的窗户设计的。 主人根据茶道的礼法,在规定的位置上,按规矩取茶具、按一定的顺序制茶。
为了使茶会获得成功,茶道的礼法表演至关重要。正是茶道礼法将喝茶这一平俗的日常生活习惯艺术化,成为茶道。
礼法分三种即炭礼法、浓茶礼法、淡茶礼法。礼法的不同主要基于地炉(室内)与茶炉(室外)以及有无搁板决定程序的不同。
表面上看起来既复杂又枯燥无味的操作程序,无论是位置、动作、顺序、工具均按照科学的安排尽可能地合理,以避免各方面的浪费。 为烧沏茶水的地炉或者茶炉准备炭的程序称炭礼法。
无论是初座、还是后座都分别设有初炭礼法与后炭礼法。炭礼法的程序分为准备烧炭工具、打扫地炉(或茶炉)、调整火候、除炭灰、添炭、点香。
浓茶是茶道当中最郑重其事的一项仪式。主要必须穿黑色的带白色纹饰的和服。
礼法进行期间,主人与客人几乎不进行对话。学习茶道一般先从学习变通茶和薄茶开始。
薄茶是茶道最基本的礼法。除薄茶、浓茶之外,由于流派的不同,有关器具的准备、圆竹刷(搅和茶叶末使其起泡沫)的使用、小绸布的叠法、茶杓的处理、捣茶叶末的方法都不尽相同。
茶道艺术中,器具的艺术欣赏占了很大的比例。"拜见器具"的说法本身以可以证明这一点。
茶道用器具可分为四类:即接待用器具;茶席用器具;院内用器具;洗茶器用器具。其中接待用器具和茶席用器具是同客人直接见面的器具即鉴赏物品。
而院内用器具和洗茶器用具则是消费品。通常前者是作为茶具,后者是作为杂器为人使用的。
下面简单地介绍一下这些器具的种类及用途。 接待用具包括壁龛处悬挂的轴字、轴画、吸烟用具、茶碗。
茶席用具包括装饰壁龛的用具。有关炭的礼法的用具,茶道礼法用具。
怀石餐用具。 茶席用具包括壁龛装饰器具、挂轴、花瓶。
炭礼法用具包括:釜、茶炉、香盒、灰器、炭斗。 茶道礼法用具包括搁板、水碗、茶碗、茶叶罐。
茶器、茶杓、盖置、建水(盛涮洗茶碗后不要的水的容器。多为陶器制品,也有的是用薄木片做的圆盒)。
怀石餐的用具包括折敷(一种用薄木片作的容器,装米饭和大酱汤)、碗(饭碗、大酱汤碗、盛煮茶的碗)、向付(一种陶瓷器小钵,盛脍物用)、八寸(一种约24公分、四方形杉木质的器皿。用来盛酒肴)、烤物钵(一种稍大一些的陶瓷器)、酒器。
院内用具包括草履、圆形座墩、院内用柄杓、手桶水屋(茶室隅角洗茶器处),用具包括铜锣、水壶、茶巾盆、圆竹刷(搅和茶叶末使起泡沫的刷子)、茶巾、柄杓等。 日本茶道分几个流派,它们分别以各自的家元(家主)为中心,使自家的传统得以传承。
家元(家主)拥有许多弟子,经过从师从艺阶段,获得家元(家主)发给的证书,凡获取准师范、师范证书的人都接受过茶道的启蒙教育。 今天日本的茶道流派很多,从最古老的拥有400年历史的利休派到近几年才诞生的新流派,都具有各自的特点。
从茶会的组织法、茶道礼法的规矩看各有千秋。下面简要介绍几个流派。
千家流派的始祖是千利休。千利休的孙子宗旦(亦称千家中兴之祖)隐居时期,千家流派分成了三个系统。
表千家。始祖为宗旦的三儿子江岭宗左。
家元(家主)总称"不审庵"。表千家继承了千利休传下来的茶室、茶庭,保持了正统的闲寂茶的风格。
里千家,是由宗旦的小儿子仙叟宗室开创的流派。里千家继承了宗旦。
8.写出四个少数民族的饮食禁忌以及待人接客的礼仪
仡佬族宴客用“三么台”,十分隆重,是三种富有特点的席面。第一台为茶席,请客饮清茶,辅以糖果、点心、干果;第二台为酒席,饮白酒,佐以凉菜、腌菜、香肠等;第三台为正席,上饭菜,有扣肉的称为大菜,另有各种小炒。客人不放下筷子,主人就得奉陪到底以示敬重。
布依族 贵州布依族“杀鸡待客”的习俗别有风趣。为客人宰杀的鸡,鸡肠子必须保持完整,剥开清冼后,不得切断;切鸡块时,鸡块必须和来客的人数相等;切鸡块有一定的顺序,先切鸡头,后切鸡翅,最后切鸡身。待客时,主人先将缠有鸡肠子的鸡头、鸡脖子和一些鸡血、鸡肝献给来客中年龄最大者,表示肝胆相照,肠(常)来肠(常)往。等年龄最大的客人吃了鸡头,大家才开始用餐,这就是有名的“鸡头敬客”。
裕固族 客人光临,先以早茶方式招待,然后用手把肉和青稞酒款待。居家饮食习俗很讲究长幼秩序,家庭成员的就餐位置是固定的。如锡伯族用餐,朝西的一方为上席,父子不能同席;乌孜别克族用餐时,长者坐上席,幼者坐下席。
哈尼族 哈尼族待客,主人要先进一碗米酒、三大片肉。进餐时的席位以靠近火塘的一方为首,首席是长者的位置。客人告辞,主人有时还要送一块大粑粑和腌肉、酥肉等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