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接待礼仪的公务礼仪
(一)当面接待扎仪
上级来访,接待要周到。对领导交待的工作要认真听、记;领导了解情况,要如实回答;如领导是来慰问,要表示诚挚的谢意。领导告辞时,要起身相送,互道再见。
下级来访,接待要亲切热情。除遵照一般来客礼节接待外,对反映的问题要认真听取,一时解答不了的要客气地回复。来访结束时,要起身相送。
(二)电话接待礼仪
电话接待的基本要求:
(1)电话铃一响,拿起电话机首先自报家门,然后再询问对方来电的意图等。
(2)电话交流要认真理解对方意图,并对对方的谈话作必要的重复和附和,以示对对方的积极反馈。
(3)应备有电话记录本,重要的电话应做记录。
(4)电话内容讲完,应等对方结束谈话再以再见为结束语。对方放下话筒之后,自己再轻轻放下,以示对对方的尊敬。
(三)引见时的礼仪
到办公室来的客人与领导见面,通常由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引见、介绍。在引导客人去领导办公室的路途中,工作人员要走在客人左前方数步远的位置,忌把背影留给客人。在陪同客人去见领导的这段时间内,不要只顾闷头走路,可以随机讲一些得体的话或介绍一下本单位的大概情况。
在进领导办公室之前,要先轻轻叩门,得到允许后方可进入,切不可冒然闯入,叩门时应用手指关节轻叩,不可用力拍打。进入房间后,应先向领导点头致意,再把客人介绍给领导,介绍时要注意措词,应用手示意,但不可用手指指着对方。介绍的顺序一般是把身份低、年纪轻的介绍给身份高、年纪大的;把男同志介绍给女同志;如果有好几位客人同时来访,就要按照职务的高低,按顺序介绍。介绍完毕走出房间时应自然、大方,保持较好的行姿,出门后应回身轻轻把门带上。
(四)乘车行路
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在陪同领导及客人乘车外出时要注意:
(1)让领导和客人先上,自己后上。
(2)要主动打开车门,并以手示意,待领导和客人坐稳后再关门,一般车的右门为上、为先、为尊,所以应先开右门,关门时切忌用力过猛。
(3)在乘车的座位上很讲究,我国一般是右为上,左为下。陪同客人时,要坐在客人的左边。
(五)递物与接物
递物与接物是生活中常用的一种举止。
礼仪的基本要求就是尊重他人。因此,递物时须用双手,表示对对方的尊重。例如递交名片:双方经介绍相识后,常要互相交换名片。递交名片时,应用双手恭敬地递上,且名片的正面应对着对方。在接受他人名片时也应恭敬地用双手捧接。接过名片后要仔细看一遍或有意识地读一下名片的内容,不可接过名片后看都不看就塞入口袋,或到处乱扔。
(六)会议礼仪 会议的通用礼仪,主要有以下几点:
(1)发放会议通知时应阐明目的。
(2)拟发好会议通知。会议通知必须写明开会时间、地点、会议主题及参加者等内容。要提前一定的时间发通知,以便使参加者有所准备。
(3)安排好会场。会场的大小,要根据会议内容和参加者的多少而定。如果会场不易寻找,应在会场附近安设路标以作指点。
(4)开会的时间宜紧凑。开马拉松式的长会,往往上面在作长篇报告,下面却在交头接耳呵欠不断。所以,短小精悍,有效地利用时间,讨论实质性的问题,应视为开会礼仪中十分重要的一条。
(5)迎送礼仪。凡是一些大型或中型会议,对会议参加者要认真做好迎送工作。一般应在会前组成一个会务组,专门处理有关问题。
2.接待礼仪的公共礼仪
原发布者:夏子童双子
一、办公室接待礼仪1、对内接待(一)高层领导到达办公室时,首先应放下手中工作,站立微笑,向领导问好。若领导示意继续工作,即可坐下继续工作。若领导与之交谈,应先拿好椅子请领导就做,并将茶水奉上。(二)高层领导到达营业区,走到领导面前站立微笑并问好,随同领导参观检查营业区,准确无误的回答领导的问题,若领导未提出问题,切冷场,应主动向领导介绍自己所负责区域最近做出的整改,有哪些变化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即将整改的。同时手中常备小记事本,针对领导提出的问题及时记录下来并整改同时给出整改完毕时间。2、对外接待1、(一)客人要找的负责人不在时,要明确告诉对方负责人到何处去了,以及何时回到本单位。请客人留下电话、地址,明确是由客人再次来单位,还是我方负责人到对方单位去。(二)客人到来时,我方负责人由于种种原因不能马上接见,要向客人说明等待理由与等待时间,若客人愿意等待,应该向客人提供茶水、杂志。(三)接待人员带领客人到达目的地,应该有正确的引导方法和引导姿势。1、在走廊的引导方法。接待人员在客人二三步之前,配合步调,让客人走在内侧。2、在楼梯的引导方法。当引导客人上楼时,应该让客人走在前面,接待人员走在后面,若是下楼时,应该由接待人员走在前面,客人在后面,上下楼梯时,接待人员应该注意客人的安全。3、在电梯的引导方法。引导客人乘坐电梯时,接待人员先进入电梯,等客人进入后关闭电梯门,到达时,接待人员按“开”的钮
3.商务接待的礼仪
原发布者:欣雅图表
商务接待客人礼仪接待客人要注意以下几点(一)客人要找的负责人不在时,要明确告诉对方负责人到何处去了,以及何时回本单位。请客人留下电话、地址,明确是由客人再次来单位,还是我方负责人到对方单位去。(二)客人到来时,我方负责人由于种种原因不能马上接见,要向客人说明等待理由与等待时间,若客人愿意等待,应该向客人提供饮料、杂志,如果可能,应该时常为客人换饮料。(三)接待人员带领客人到达目的地,应该有正确的引导方法和引导姿势。1、在走廊的引导方法。接待人员在客人二三步之前,配合步调,让客人走在内侧。2、在楼梯的引导方法。当引导客人上楼时,应该让客人走在前面,接待人员走在后面,若是下楼时,应该由接待人员走在前面,客人在后面,上下楼梯时,接待人员应该注意客人的安全。3、在电梯的引导方法。引导客人乘坐电梯时,接待人员先进入电梯,等客人进入后关闭电梯门,到达时,接待人员按“开”的钮,让客人先走出电梯。4、客厅里的引导方法。当客人走入客厅,接待人员用手指示,请客人坐下,看到客人坐下后,才能行点头礼后离开。如客人错坐下座,应请客人改坐上座(一般靠近门的一方为下座)。(四)诚心诚意的奉茶。我国人民习惯以茶水招待客人,在招待尊贵客人时,茶具要特别讲究,倒茶有许多规矩,递茶也有许多讲究。
4.公务迎送应注意哪些礼仪
(1)注意迎送规格。
公务迎送对象的身份、级别各不相同,迎送规格也应注意对等。如果是去机场、车站、码头迎送来宾,接待单位迎送人员的职务可比对方低一级;同级领导可在宾馆、招待所迎候。
如果是在单位迎送来宾,一般来说,对上级公安机关主要领导同志的到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亲自出面迎送和陪同;兄弟公安机关负责同志的到来,单位的对口副职应出面陪同。 贵宾的迎送应严格按警卫的等级实施各项保卫工作。
(2)遵守迎送时间。迎接人员应在客人抵达之前到达机场、车站或码头,不能出现让客人等候的现象。
如果由于气候条件等其他原因,客人不能按时抵达时,主人也应保证在客人抵达前到达迎接地点。送客时也应遵守约定的时间,不可过早,使客人有被逐的感觉;更不可迟到,怠慢客人。
(3)讲究迎送细节。如果客人是首次前来,互不认识,接待人员可事先制作特定的标志,如牌子等,让客人容易看到,以便主动前来接洽。
在客人到达后,迎接人员应上前握手,互致问候。相互介绍时,通常先由主人将前来欢迎的人一一介绍给客人,再由客人向主人介绍随行人员。
安排接待人员时,应考虑周到,以相对固定为好,切忌随意更换,以免客人感到不便。接待人员应及时将客人住宿的宾馆(招待所)名称、地址、电话等联系卡发到每个来宾的手中,或通过对方的联络秘书转达,以便让客人心中有数。
迎接级别较高的客人,要事先在迎接地点安排贵宾休息室,客人抵达后,应稍作休息,再开展其他活动。 客人离开时,主人可到住地或机场、车站、码头送行。
直接去机场、车站、码头送行时,应在客人登机(车、船)之前抵达,而且要留出足够时间,以保证客人办理有关手续。
5.现代礼仪包括哪些
礼仪是在社会交往过程中人们的行为准则,人们以此来规范和 约束自己的行为,协调和制约人际间的相互关系。
与其他行为准则 相比,礼仪具有以下特点:(一)传统性 礼仪是一个国家、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在我国,现代礼仪 是以传统文化为核心,并不断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在长期的社 会生活实践中逐渐发展和完善起来的。
它根植于传统文化这块沃土 上,因而有着深刻的传统性。“礼仪之邦”几千年的文明史,中华民族 修礼、崇礼、习礼的传统美德,深深地融入现代礼仪之中,约束和规范 着现代人的行为。
礼仪是将人们在长期生活及交往中的习惯、准则 固定并沿袭下来,有着广泛的社会文化基础,礼仪这种传统性是根深 蒂固的。在社会生活中,礼仪是人们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大都没有 形成文字,无须刻意传播,它是在人们相互交往中传播、继承、相沿成 习,积淀下来的。
在这个过程中,传统礼仪的那些烦琐的、保守的内 容不断被摒弃,只有那些体现了人类的精神文明和社会进步,代表着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本质和主流的礼仪,才得以世代相传,并被不断完 善和发扬。(二)共同性 礼仪是在人类共同生活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同一社会中,全体成 员调节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
礼仪随着社会生产、生存环境和生活 形态的变化而不断充实完善,逐渐成为社会各阶层共同遵守的行为 准则。礼仪的内容大都以约定俗成的民俗习惯、特定文化为依据,集 中地反映了一定范围内人们共同的文化心理和生活习惯,从而带有 明显的共同性特点。
礼仪又被应用于人们的社会交往之中,其范围 和准则必须得到广泛的认可,才能在相当的范围内共同遵守,这也决 定了礼仪的共同性特点。由于交往范围不断扩大,原先由于地域和 文化交流限制所造成的礼仪规范的差异逐渐被打破,许多礼仪形式 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接受和认可,礼仪的共同性特点将会日趋明显。
(三)差异性 礼仪作为一种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其运用要受到时间、地点和 环境的约束,同一礼仪会因时间、地点或对象的变化而有所不同。这 就是礼仪差异性的特点。
礼仪的差异性首先表现为民族差异性,不 同民族的礼仪多姿多彩,各具特色。各民族的习俗礼仪都凝结着本 民族本地区人民的文化情结,人们严格遵循,苦心维护,难以改变。
比如同是见面礼,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礼仪的差异性 还表现为个性差异,每个人因其地位、性格、资质等因素的不同,在使 用同样的礼仪时会表现出不同的形式和特点。
比如同是出席招待 会,男士和女士要有不同的表现风格。礼仪的差异性还表现在其时 代变异性,它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发展、丰富和完善。
礼仪总是体 现着时代要求和时代精神,因而会随着时代发展而产生差异。世界 各国都很重视礼仪改革,现代礼仪发展变化的趋势是使礼仪活动更 加文明、简洁和实用。
(四)自律性 礼仪是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的习惯和规则,礼仪对人们的各种 行为规范都有着广泛的约束力,但这种约束力不是强制性的。礼仪 不像法律那样威严,也不像道德那样肃然,礼仪的实施无须别人的督 促和监督,有人冒犯了礼仪规范,也不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因此,礼 仪的实施,主要是依靠人们自觉地利用礼仪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这就是礼仪的自律性。礼仪的这一特点,要求人们在实施礼仪的过 程中,树立起一种内心的道德信念和行为修养准则,不断提高自我约 束、自我克制的能力,在人际交往中自觉地遵守礼仪规范。
礼仪的自 律性并不是说礼仪是可以随意冒犯的,不注意礼仪的人在社会生活 中会处处碰壁,孤独、尴尬、失意总是难以摆脱,而自觉地注重礼仪,与人交往就会一帆风顺,处处受人尊重。(五)等级性 礼仪的等级性表现在对不同身份、地位的人士礼宾待遇的不同。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往往用长幼之分、男女之别来规范每个人的受尊 重程度。而在官方交往中,则要确定有官方礼宾次序,确定官方礼宾 次序的主要依据是担任公职或社会地位的高低。
这种礼宾次序带有 某种强制性,不同的人因此而得到不同的礼宾待遇,但这并不意味着 尊卑贵贱,而是现代社会正常交往秩序的表现,反映了各级公务人员 的社会身份和角色规范。礼仪的等级性在社会交往中还表现为双向 对等性,即在不同地区、不同组织的交往中,双方人员在公职身份和 社会地位上要相近,业务性质要相似,以此来表示对对方的尊重。
双 方的交往还应当是一种尊重互换、情感互动的过程,在礼节上要有来 有往、相互对等。这是工作需要与礼仪要求的结合统一。
6.简述接待工作中的礼仪礼节怎样介绍自己合乎礼节
接待工作中自我介绍有四个要点需要注意:
1、最好是先递名片再介绍。交换名片时有个时机的问题,一见面就把名片递过去,再重复下自己的名字。
2、自我介绍时间要简短,愈短愈好。一般自我介绍半分钟以内就完全可以结束了,训练有素。
3、内容要全面。自我介绍一般包括四个内容:单位、部门、职务、姓名。要训练有素,一气呵成。
4、倘若单位和部门头衔较长的话,第一次介绍的时候使用全称,后面才可以改简称。所以在国际交往中,用字母来做简称,或者以中文来做简称,一定要注意,先讲全称,再讲简称,否则容易南辕北辙。
延伸:接待来访的其它注意事项
接待上级来访要周到细致,对领导交待的工作要认真听、记。领导前来了解情况,要如实回答。如领导是来慰问,要表示诚挚的谢意。领导告辞时,要起身相送,互道“再见”。接待下级或群众来访要亲切热情,除遵照一般来客礼节接待外,对反映的问题要认真听取,一时解答不了的要客气地进行解释。来访结束时,要起身相送。
引见介绍:对来办公室与领导会面的客人,通常由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引见、介绍。在引导客人去领导办公室的途中,工作人员要走在客人左前方数步远的位置,忌把背影留给客人。在进领导办公室之前,要先轻轻叩门,得到允许后方可进入。进入房间后,应先向领导点头致意,再把客人介绍给领导。如果有几位客人同时来访,要按照职务的高低,按顺序依次介绍。介绍完毕走出房间时应自然、大方、保持较好的行姿,出门后回身轻轻把门带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