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的礼仪文化

0 2024-09-10 07:20 来源:www.xuanchuanyuan.com 手机版

1.河源的风俗是

"百节年为首",客家人与全国全省多数地方一样,视过年为一年中最为隆重和欢乐的节日。

人们很早就开始准备过年。九、十月开始晒番薯片、米糕片供过年油炸和炒食。

"冬至"一到,开始蒸酒。年近三十日,家家户户要蒸糖糕、做米果、杀猪、做豆腐、宰鸡等,欢欢喜喜迎接新年到来。

祭灶 十二月二十三日祭灶,二十三日晚后要把灶台刷干净,把旧的灶君取下烧掉,三十日晨把新像贴上,一送一迎,都要摆置酒肉、糖果、甘蔗、米果等,在灶前烧香、点烛、放纸炮。 入年界 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入"年界",加紧准备过年,外出的人都要赶回家过年。

入年界限后,要教育小孩不能相骂,不能讲不吉利的话。在入年界前后,要择定吉日在屋内扫尘,打扫卫生。

要清洗厨桌板凳,洗晒被褥蚊帐,干干净净过年。 过大年 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是过年气氛最为热烈、最为欢乐愉快的一日。

这天上午,家家户户要拜菩萨、敬神。大年三十,各家厅堂要挂起祖宗画像,在大门口贴上鲜红春联,谷仓门上、禽畜栏前、家俱床铺以及水缸边都要贴上红纸条,叫做"封岁",也叫"上红"。

大人小孩都要洗澡,穿上新衣,干干净净过年。各家厅堂还要陈设供桌,布置香案,摆起鸡、鱼、肉、果品等,敬奉祖先。

除夕晚上,吃团圆饭,菜肴丰盛。桌上要多放几副碗筷,以示请祖先回来一起过年。

饭前,要先给祖先筛酒,将酒洒地,然后开始吃饭。席间,老人小孩吃鸡腿,以示尊老敬幼。

守岁 吃罢团圆饭,灶具要洗得干干净净,以备正月初一早上或全天吃素。晚上要守岁,辞旧岁,迎新春,每个房间要整夜灯火通明,叫"点岁火",有些地方牛栏、猪舍也要点上灯。

家长要给小孩发压岁钱,有些地方还要给老人压岁钱。 开大门 正月初一按《通书》规定的吉利时辰开大门,顿时鞭炮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

拜年 正月初一早上吃素。饭后人们相互拜年以吉利话相颂。

小孩们穿着新衣,欢乐嘻戏,有的争向年长者拜年:"公公叔叔家发财,糖子饼果拿给涯(我)。" 正月初二,走亲戚拜年。

特别是新婚女婿(岳家会用书贴来请)要去岳父母家中拜年。一般小俩口一起去,也有只女婿一人去;有的当天回来,也有住五、六天的。

去时要带小母鸡、米果、糖果和香烛、鞭炮等,到时要在岳家祖先灵前烧香、点烛、放鞭炮。中午岳家请客,女婿要喝醉,不醉不热情。

吃岁饭 吃岁饭 初三早上吃"岁饭"(有的年前廿九日晚上蒸好,有的正月初二晚上蒸好),饭上插上筷子,家中有几个人就插几双,再插上一根带叶树枝,有的还要放上桔、柚等水果。吃岁饭前先要把饭摆在"当天"神位上,供奉天神和祖先。

吃岁饭要准备很多菜,有鸡有肉,与大年三十吃团圆饭差不多。初三不能杀生,鸡要在初二杀好或过年时留下。

出年界 正月初五,出年界。厅堂的祖宗画像要收起,纸门帘要取下烧掉,外出做工干活的就可以启程了。

元宵节 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又叫"上元节",家家户户要筹办菜肴,喝酒过年。要闹元宵,新春游乐活动到达高潮。

从过年开始到正月十五,各地游乐活动不断,以游龙灯、舞狮为多,有的从正月初一、二起开始活动。龙灯和狮队来到前,会预先发贴,来后要给他们送红包、吃点心。

龙灯、狮队等除到各家各户表演外,还要到村中各庙宇和祠堂向神灵及祖先拜年。逢到春节后的第一个墟期,各路龙灯、船灯、狮灯等都要到集上表演,叫做"开墟"。

2.河源客家文化

2008年对客家人来说,是重要的一年:7月,客家建筑“福建土楼”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9月,第三届客家山歌旅游节在广东梅州拉开帷幕,首届中国客家文化节在广东河源举行,客家古县龙川又迎来了建县2222年庆典……这一切将客家文化的弘扬、客家精神的传承以及海内外客家人的交流,带入了一个全新发展层面。

不断创新:留“原味”更要添“新韵”

与大多数民间文化的发展轨迹类似,客家文化传承中最重要的载体之一——客家文艺表演,也在保留“原味”的同时不断创新,为客家文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广东河源紫金花朝戏是客家文化瑰宝,已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河源市紫金县花朝戏剧团演员黄丽华今年39岁,从事紫金花朝戏表演已有20个年头。说起自己钟爱的花朝戏,黄丽华的那份自豪溢于言表:“我们剧团有45名在职演员。除了在河源当地演出,我们还经常去外地。花朝戏在福建、江西等客家地区都很受欢迎,反响非常好。”黄丽华说,花朝戏这样的客家艺术精品要传承、发展,既要保留其精华,更要不断创新,跟上时代、老百姓口味和欣赏能力的变化。“除了演出花朝戏经典剧目之外,我们近期还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党的一系列惠农政策,新创作了《情满山村》和《满腔激情跳花朝》两部新戏,很受老百姓欢迎。”

广东韶关市采茶剧团副团长冯寿忠介绍说,他们剧团自1956年建团至今,演出的节目90%以上是客家歌舞,每年下乡演出不少于五六十场。25岁的客家青年女歌唱家张娟娟,曾在中国首届客家文化节文艺汇演中用客家话演唱民歌《客家本色》,博得了场下上千名客家观众的热烈掌声。张娟娟谈到《客家本色》如此受欢迎的“秘诀”时说,这首歌属于老歌新唱,既保留了原曲独特的客家风格,又融入了电子音乐、爵士乐等现代音乐元素,使古老民歌焕发青春,为许多客家年轻人所喜爱。“今年8月,我在北京奥林匹克中心祥云剧场‘锦绣家园——中华民族大型歌舞晚会’上用客家话演唱它时,许多不懂客家话的中外观众竟都听得如痴如醉,觉得这首歌不仅歌词押韵,而且曲调清新优美,非常好听。”

文化传承:年轻人喜欢才是真正的传承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秘书长赵铁信表示,客家文化整体看来深入人心,但只有让年轻一代客家人真正领略客家文化魅力,才是客家文化传承的根本动力。

河源龙川县一名14岁客家女孩告诉记者,她很喜欢听客家话歌曲,但平时听到的机会并不多,而且大多是老歌。“学校的音乐课没教过客家话歌曲,所以我平时大多唱流行歌曲。”

为使更多的客家年轻人喜欢上客家文化,不少客家文艺工作者正在为之努力。紫金花朝戏演员黄丽华介绍说,河源当地一些职业技术学校已经开设了学制3年的花朝戏专业,目前招生情况不错。此外,在一些花朝戏业余兴趣班中,也开始看到不少中小学生的身影。

韶关市采茶剧团副团长冯寿忠说:“客家文化的传承一定要多跟年轻人交流,要创新,揣摩怎样的客家话歌舞能受到年轻人喜爱。比如,我们曾在大学里演出,那些老歌新编的客家民歌、舞蹈就很受大学生们欢迎。”

打破瓶颈:演出、展览、理论研究“三位一体”

在客家文艺表演形式、内容新意不断,呈现出可喜一面的同时,专家也表达了对客家文化传承的担忧。

赵铁信说,客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枝奇葩,是南北文化融合的产物。近年来,福建、广东、江西等地的客家文化节、演出活动搞得红红火火,但这些活动带给人们的仅仅是视觉上的冲击,我国对客家文化的理论研究还相对滞后,国内现有的客家文化理论研究也局限于小规模。

他建议说,客家文化的节日活动应适当增加研讨会等内容,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一起探讨客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从而使演出、展览和理论研究形成“三位一体”的格局,从艺术文化、历史文化和文化理论研究三方面,促进客家文化的发展。“先让演出等活动烘托气氛,帮助专家学者在思想上碰撞出火花,然后再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这样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效果可以达到最佳。”

3.河源的习俗作文500字

河源位于广东省东北部,东江上游,南接富饶的珠江三角洲,北临江西的文化古城漳州。河源属于客家语系地区,有独特的民族风情和丰富的文化资源,也是恐龙的故乡!吉祥物以“客家女孩”为元素,体现了23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的主题。彰显了客家人热情奔放、开朗好客的个性。我们张开双臂迎接您的到来。

俗话说:“各国各家,各有特色。”来到河源当然少不了“美食”啦,我们有闻名的美食:“小葱拌豆腐、白切鸡、还有由万绿湖水供养的桂花鱼、钳鱼、鲶鱼、鳝鱼都十分鲜美、嫩滑,保证你会回味无穷,还有不少游客慕名而来呢!吃完美食,喝上一杯由万绿湖水泡的仙湖茶都格外清甜。

吃饱了,喝足了,欣赏一下河源的旅游胜地吧!有万绿湖、桂山、黄龙岩等众多风景区。万绿湖——华南最大的生态旅游名胜,因四季皆绿而得名,而水是它的魅力所在,它有高原湖泊的秀丽,但没有高原的交通艰难与气候寒冷,而水质达到国家一级地表水标准。桂山——风景区依山面湖,山环水抱,自然风光独厚,树木终年常绿,四季花开果熟,素有:“植物王国”、“动物乐园”、“旅游天堂”,之称。以山闲水闲为主题,风光秀丽的自然卷赋予游客回归自然地幽逸感。黄龙岩——风景区内的自然风光,得天独厚。秀丽的自然画卷给了我们一种回归自然的放松,这里雾气朦胧,清凉惬意,让人仿佛置身于灵境仙界。幕幕美景映入了你的眼帘,想必河源的青山绿水一定会让您流连忘返。

想要一饱“美食”与“美景”,河源是你的最佳选择。盛情邀请您到河源做客。并参与河源23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回家时,带上河源的特产:“万绿宝、炒板栗、五指毛桃作为礼物,送给您的亲朋好友。

游客们,来到河源,相聚河源,河源的一副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画卷,定会让您留恋。

4.河源的客家人有什么习俗

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

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 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

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国现今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

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

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5.广东河源的春节的风俗习惯有那些

农历十二月二十八日至除夕深夜举办迎春花市,数以百万计的人参加逛花市活动。

置鲜花。家家必置,包括摆年桔、摆水仙、插鲜花。

谢灶 :腊月二十三晚,送灶君老爷上天,叫“谢灶”、“送灶”或“祭灶”。祭灶的贡品有:一碗米,两砖片糖,一封利是,一碗清水,一礼烧猪肉,一些蔗、桔,纸钱等。

新春伊始,第一件事便是贴门神、对联。送压岁钱是习俗中重要的一项,长辈要分钱给后辈,能挣钱的后辈也要送钱给长辈。

年初一早上,第一件事是自家对拜年,往往是后辈先祝福长辈。早饭后,就各自向自己的亲朋好友拜年。

但不能去远的地方。 春节是喜庆之日,耍舞的多是热烈奔放的彩龙、金龙和纱龙之类,白天舞布龙,晚上耍龙灯。

至于踢踺子,是很久以前的传统文化。

河源的礼仪文化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