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礼仪是怎样形成的.
“礼仪”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其实是两个概念:“礼”与“仪”。
古人认为,礼者,理也。所谓“礼”就是符合道德的做法,是一个人德性的自然流露,“仪”只是“礼”的表面形式。
真正行礼的人,要从建立内心的道德观开始,而不仅仅是追求外在的繁文缛节。 这对我们的启发在于,礼仪教育要与人格教育及道德教育相辅相成。
奥运是中华民族百年梦想的实现之时,也是世界人民的盛会,我们当然要把中国礼仪之邦的形象展现出来。目前,许多地方和部门正在开展“奥运礼仪”的培训和普及工作,吃饭时的仪态、大臂与小臂夹角多少度、微笑时露几颗牙……这些仅仅是形式,从本质上说,都不是“礼”的根本。
只有我们在内心真正树立讲道德、讲文明的意识,才有可能向世人展现出最美的微笑。
2.礼仪是怎么形成,和有关礼仪的发展
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
礼仪文明作 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起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其内容十分丰富。礼仪所涉 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几乎渗透于古代社会的各个方面。
中国古代的“礼”和“仪”,实际是两上不同的概念。“礼”是制度、规则和一种社会意识观念;“仪” 是“礼”的具体表现形式,它是依据“礼”的规定和内容,形成的一套系统而完整的程序。
在中国古代,礼仪是为了适应当时社会需要,从宗族制度、贵贱等级关系中衍生出来,因而带有产生它的 那个时代的特点及局限性。时至今日,现代的礼仪与古代的礼仪已有很大差别,我们必须舍弃那些为剥削阶级 服务的礼仪规范,着重选取对今天仍有积极、普遍意义的传统文明礼仪,如尊老敬贤、仪尚适宜、礼貌待人、容仪有整等,加以改造与承传。
这对于修养良好个人素质,协调和谐人际关系,塑造文明的社会风气,进行社 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现代价值。
3.中国最初 是怎么产生礼仪的
华民族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文化教育传统源远流长。
礼仪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础,也有着悠久的历史。礼仪究竟何时何故而起,自古以来,人们做过种种探讨,归纳起来,大体有五种礼仪起源说:一是天神生礼仪,二是礼为天地人的统一体,三是礼产生于人的自然本性,四是礼为人性和环境矛盾的产物,五是礼生于理,起于俗。
何为礼仪,礼仪即礼节与仪式。礼仪的本质是治人之道,是鬼神信仰的派生物。
人们认为一切事物都有看不见的鬼神在操纵,履行礼仪即是向鬼神讨好求福因此,礼仪起源于鬼神信仰,也是鬼神信仰的一种特殊体现形式。??? “礼”,在世界其他民族一般指礼貌、礼节,而在中国乃是一个独特的概念,有多重含义。
首先,礼是最高的自然法则,是自然的总秩序、总规律。“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天地之经,而民实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性,生其六气,用其五行。
气为五味,发为五色,章为五声。淫则昏乱,民失其性。
是故为礼以奉之。”将天地万物的生长、位置、秩序、相互关系,都解释为礼所安排的。
其次,礼是“中国文化之总名”与政治、法律、宗教、哲学、礼仪乃至文学、艺术等结为一个整体,是中国文化的根本特征与标志。礼是这一切的根本。
再次,礼还是“法度之通名”,清代纪昀有言:“盖礼者理也,其义至大,其所包者至广。国家的法律,诸如礼仪法甚至行政法都可以通称为礼。
礼又分为“本”和“文”两个方面,即所谓“先王之立礼也,有本有文”。“本”指礼的精神和原则,“文”指礼的具体表现形式,也就是礼仪。
礼仪的形式,我们一般把它分作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可称为原始礼仪,它完全是史前的初民处理生活中各种关系的一些习惯性行为,通常也叫风俗习惯,不过它不是风俗习惯的全部,而只是风俗习惯中有固定仪式的部分。第二阶段就是文明时代的礼。
随着等级制度的形成,它较之于原始礼仪已经灌注了浓厚的等级意识,它是国家产生后借助原始文化、改造原始文化而形成的国家制度;二者有本质的不同。文明时代的礼渊源于原始礼仪已是不需要讨论的问题了,所以关键在于原始礼仪是如何产生的。
礼仪是一种文化现象,文化现象往往是诸多文化因素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综合 。由于礼仪起源于无声的手势动作语言, 频繁行礼的实践培养了中国人行重于言的心理。
哑剧取得了中国礼仪的地位,而手势语同时又帮助演说家获得了成功。《庄子·天下》论百家短长优劣,深不以惠施善辩为能 ,说他“日以其知与人之辩,……不辞而应,不虑而对,篇(遍)为万物说,说而不休,多而无已,犹 以为寡,益之以怪……是以与众不适”。
司马迁描写韩非“为人口吃,不能道说”,似乎也是伟大的人格,因为在中国人看来 ,不善言辞是忠厚诚实的表征。诸子百家的政治主张尽管千差万别,而在言行关系上却如此一致,说明这种言行观来自一个更早的文化传统,这个传统就是礼乐文明。
4.简述现代礼仪的三个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礼仪建设进入的崭新的时期,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是礼仪革新阶段(1949-1966),主要是摒弃封建社会束缚人们的“神权”、“天命” “愚忠尽孝”以及严重束缚妇女的“三从四德”等,确立了更为平等的社会关系,继承发扬讲究诚信等中国传统礼仪中的精华部分。
二是礼仪退化阶段(1966-1976),这个时期想必大家都知道,十年的动乱使各个方面都造成损失,包括礼仪在内。许多优良的传统礼仪被当作“封、资、修”扫进垃圾堆。
礼仪文化受到摧残。 三是礼仪复兴阶段1978-至今)改革开放以来,推行新的问inggongyue等,各行各业礼仪规范也纷纷出台,岗位培训,礼仪教育日趋红火,讲文明,重礼貌蔚然成风。
《中国礼仪全书》、《中国应用礼仪大全》、《外事工作与礼仪》、《礼仪实用教程》等介绍,研究礼仪的图书教材不断问世,我国的礼仪文化在这期间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并融入了部分西方礼仪文化成为了独有的中国礼仪 现代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时候更需要多学习礼仪知识,弘扬中华礼仪传统美。
5.什么是现代礼仪
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应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具体表现为礼节、礼貌、仪式、仪表等。在任何国家、场合、人际交往中,人们都必须自觉地遵守礼仪。讲究礼仪,必须采用标准化的表现形式才会获得广泛的认可。在面对各自不同的交往对象,或在不同领域内进行不同类型的人际交往时,往往需要讲究不同类型的礼仪。
在具体运用礼仪时,“有所为”与“有所不为”都有各自具体的、明确的、可操作的方式与方法。在社交场合中,如何运用社交礼仪,怎样才能发挥礼仪应有的效应,怎样创造最佳人际关系状态,这同遵守礼仪原则密切相关
6.简述中国礼仪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 礼仪发展史大致分为礼仪的萌芽时期、礼仪的草创时期,形成时期,发展和变革时期,强化时期,衰落时期,现代礼仪时期和当代礼仪时期等八个时期。礼仪的形成和发展,经历啦一个从无到有,从低级到高级、从零散到完整的渐进过程。
(1) 礼仪的萌芽时期(公元前5万年-公元前1万年)
(2) 礼仪起源与原始社会时期,在长达100多万年的原始社会历史中,人类逐渐开化。在原始社会中、晚期(约旧石器时期)出现啦早期礼仪的萌芽。
(3) 礼仪的草创时期(公元前1万年-公元前22世纪)
公元前1万年左右,人类进入新石器时期,不仅能制作精细的磨光石器,并且开始从事农耕和畜牧。在其后数千年岁月里,原始礼仪渐具雏形。
(4) 礼仪的形成时期(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771年)
约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771年,中国由金石并用时代进入青铜时代。金属的使用,使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生产跃上一个新台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财富除消费外有啦剩余并逐渐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因而出现阶级对立,原始社会由此解体。
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15世纪的夏代,开始从中国原始社会时期
2. 大体有五种礼仪起源说:一是天神生礼仪,二是礼为天地人的统一体,三是礼产生于人的自然本性,四是礼为人性和环境矛盾的产物,五是礼生于理,起于俗。何为礼仪,礼仪即礼节与仪式。礼仪的本质是治人之道,是鬼神信仰的派生物。人们认为一切事物都有看不见的鬼神在操纵,履行礼仪即是向鬼神讨好求福因此,礼仪起源于鬼神信仰,也是鬼神信仰的一种特殊体现形式。
7.礼仪怎么样产生
良好的个人礼仪、规模的处世行为不是与生俱来,也不是短期效果,而是靠后天的不懈努力和精心教化逐渐形成的。可以说,个人礼仪由文明的行为标准真正成为个人的一种自觉、自然的行为是一个渐渐的过程。 加强个人礼仪修养有助于提高个人素质,增进人际交往,促进社会文明,因此,我们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从言谈举止上塑造成为一个具有行为礼仪规范的人。
(一)个人仪表风度礼仪
1、仪表与风度
(1)仪表。是指人的外表,包括人的容貌、姿态、服饰和个人卫生等方面的,他是人的精神面貌的外观。仪表端庄、穿戴整齐者比不修边幅者更有修养,也更懂得尊敬别人,这已成了有般人的思维定势。
(2)风度。风度是一个人性格、气质、文化水平、道德修养的外在写真,是人自身具有的较为稳定的行为习惯的外在表现方式。即一个人在言谈举止中自然表现出的各种独特的语气、语调、手势、动作等等。
2、仪容
仪容即人的容貌,是个人仪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仪容在人的仪表美中占有举止轻重的地位。
(1)发式之美。
(2)面容之美。
3、服饰之美
4、各类饰物的佩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