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周时期周公的礼仪制度具体有哪些
周朝伊始,为配合政治上维护宗周统治的分封制,周公旦在意识形态领域进行了全面革新,将上古至殷商的礼乐进行大规模的整理、改造,创建了一整套具体可操作的礼乐制度,包括饮食、起居、祭祀、丧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纳入“礼”的范畴,使其成为系统化的社会典章制度和行为规范,从而形成孔子所景仰的“郁郁乎文哉”的礼乐文化,即礼乐成为一套遍及政治、教育、信仰等各领域的重要文化结构,并在其统辖范围内全面推行礼乐之治。
内容:
天官冢宰,大宰及以下共有63种职官,负责宫廷事务;
地官司徒,大司徒及以下共78种职官,负责民政事务;
春官宗伯,大宗伯及以下共70种职官,负责宗族事务;
夏官司马,大司马及以下共70种职官,负责军事事务;
秋官司寇,大司寇及以下共66种职官,负责刑罚事务;
冬官百工,涉及制作方面共30种职官,负责营造事务。
2.中国西周时代的礼仪资料,都保存在那本书中这是我们现代还能见到的礼
《周礼》是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世传为周公旦所著,但实际上可能是战国时期归纳创作而成。
《周礼》、《仪礼》和《礼记》合称“三礼”,是古代华夏民族礼乐文化的理论形态,对礼法、礼义作了最权威的记载和解释,对历代礼制的影响最为深远。经学大师郑玄为《周礼》作了出色的注,由于郑玄的崇高学术声望,《周礼》一跃而居《三礼》之首,成为儒家的煌煌大典之一。
《周礼》中记载先秦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礼法诸制,多有史料可采,所涉及之内容极为丰富,无所不包,堪称为汉族文化史之宝库。
3.西周的礼仪教化是什么
礼仪教化
(1)含义: 西周初期,规定了一整套合乎尊卑等级身份的,成为人们行为的基本准则。
(2)作用: 起到了维护和稳定的作用。
西周统治者注意吸取商亡的教训,为巩固其政权,在暴力统治人民的基础上,进行“礼”的教育,采用暴力与礼仪教化相结合的双重手段来达到统治人民的目的。西周的礼仪制度就是奴隶制的等级名分制度。“礼”,就是每个人只能做与自己身份相符的事,也就是绝对地“顺从”,与我们今天通常说的“礼”的含义有很大的不同。礼仪教化在当时起到维护等级制度、教化民众、凝聚宗族、调节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巩固统治的作用,也有利于中华民族尊老观念、家庭观念和亲情观念的形成。
4.西周时代的“五礼”具体是指什么
古代的五种礼制。
即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 吉礼:吉礼是五礼之冠,主要是对天神、地祗、人鬼的祭祀典礼。
主要内容有:(1)祀天神:昊天上帝;祀日月星辰;祀司中、司命、雨师。(2)祭地祗:祭社稷、五帝、五岳;祭山林川泽;祭四方百物,即诸小神。
(3)祭人鬼:祭先王、先祖;禘祭先王、先祖;春祠、秋尝、享祭先王、先祖。 嘉礼:嘉礼是和合人际关系、沟通、联络感情的礼仪。
嘉礼主要内容有:饮食之礼;婚、冠之礼;宾射之礼;飨燕之礼;脤膰之礼;贺庆之礼。 宾礼:宾礼是接待宾客之礼。
军礼:军礼是师旅操演、征伐之礼。 凶礼:凶礼是哀悯吊唁忧患之礼。
凶礼的内容有:以丧礼哀死亡;以荒礼哀凶札;以吊礼哀祸灾;以礼哀围败;以恤礼哀寇乱。 1)吉礼 古代五礼之一。
即祭祀天神、地祗、人鬼等的礼仪活动。如郊天、大雩、大享明堂、祭日月、大蜡、祭社稷、祭山川、籍田、先蚕、祭天子宗庙、袼禘、功臣配享、上陵、释奠、祀先代帝王、祀孔子、巡狩封禅、祭高禖等。
历代兴革不一,但极为统治阶级所重视。《周礼.春官.大宗伯》:“大宗伯之职,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祗之礼,以佐王建保邦国,以吉礼事邦国之鬼神祗。
以禋祀祀昊天上帝,以实柴祀日月星辰。
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岳,以狸沉祭山林川泽。
以祠春享先生,以尝秋享先王,以烝冬享先王。”《通典.礼六六》:“大唐开元年之制五礼,其仪百五十有二。
一曰吉礼,其仪五十有五:一,冬至祀昊天于圆丘;二,正月上辛祈谷于圆丘;三,孟夏雩祀于圆丘;四,季秋大享于明堂;五,立春祀青帝于东郊。
五十五,王公以下拜扫、寒食拜扫。” 2)凶礼 古代五礼之一。
指用于吊慰家国忧患方面的礼仪活动。包括丧葬礼、荒礼、吊礼、恤礼、襘礼等。
后多特指丧葬、持服、谥号等礼仪。《周礼.春官.大宗伯》:“大宗伯。
以凶礼哀邦国之忧,以丧礼哀死亡,以荒礼哀凶札,以吊礼哀祸灾,以襘礼哀围败,以恤礼哀寇乱。”
《通典.礼六六》:“大唐开元年之制五礼。
五曰凶礼,其仪十有八:一,凶年振(赈)抚;二,劳问疾患;三,中宫劳问;四,皇太子劳问;五,服(丧服)制度;六,皇帝为小功以上举哀;七,敕使吊;八,会丧;九,册赠;十,会葬;十一,致猷;十二,皇后举哀吊祭;十三,皇帝太子举哀吊祭;十四,皇太子妃举哀吊祭;十五,三品已上丧;十六,五品已上丧;十七,六品已下丧;十八,五公已下丧。” 3)军礼 古代五礼之一。
即国家有关军事方面的礼仪活动。如《周礼》所举大师(召集和整顿军队)、大均(校正户口,调节赋征)、大田(检阅车马人众,亲行田猎)、大役(因建筑城邑征集徒役)、大封(整修疆界、道路、沟渠),以及《开元礼》的告太庙、命将、出师、宣露布、大射、马祭、大傩等。
《周礼.春官.大宗伯》:“大宗伯。
以军礼同邦国。大师之礼,用众也;大均之礼,恤众也;大田之礼,简众也;大役之礼,任众也;大封之礼,合众也。”
《通典.礼六六》:“大唐开元之制五礼。
四曰军礼,其仪二十有三:一,亲征类于上帝;二,宜于太社;三,告于太庙;四,祃于所征之地;五,軷于国门;六,广告所过山川;七,宣露布;八,劳军将;九,讲武;十,田狩;十一,射宫;十二,观射;十三,遣将出征宜于太社;十四,遣将告太庙;十五,遣将告齐太公庙;十六,祀马祖;十七,享先牧,十八,祭马社;十九,祭马步;二十,合州伐鼓;二十一,合朔诸州伐鼓;二十二,大傩;二十三,诸州县傩。” 4)宾礼 古代古礼之一。
即邦国间的外交往来及接待宾客的礼仪活动。如天子受诸侯朝觐、天子受诸侯遣使来聘、天子遣使迎劳诸侯、天子受诸侯国使者表币贡物、宴诸侯或诸侯使者。
此外,内个王公以下直至士人相见礼仪,也属宾礼。《周礼.春官.大宗伯》:“大宗伯。
以宾礼亲邦,春见曰朝,夏见曰宗,秋见曰觐,冬见曰遇,时见曰会,殷见曰同,时聘曰问,殷兆曰视。”
《仪礼.士相见礼》郑玄注:“士相见于五礼属宾礼。”《通典.礼六六》:“大唐开元年之制五礼。
三曰宾礼,其仪有六:一,番国主来朝;二,戒番国主见;三,番主奉见;四,受番使表及币;五,宴番国主;六,宴番国使。”
番,使西方边境各国。《新唐书.礼乐志六》:“二曰宾礼,以待四夷之君长作与其使者。”
《清史稿.礼志二》:“宾礼:藩国通礼,山海诸国朝贡礼,敕封藩服礼,外国公使觐见礼,内外王公相见礼,京官相见礼,直省官相见礼,士庶相见礼。” 5)嘉礼 古代五礼之一。
即国家具有喜庆意义及一部分用于亲近人际关系、联络感情的礼仪活动。如君主登基、册皇太子、策拜王侯、节日受朝贺、天子纳后妃、太子纳妃、公侯大夫士婚礼、冠礼、宴飨、乡饮酒等。
有时特指婚礼。《周礼.春官.大宗伯》:“大宗伯。
以嘉礼亲万民,以饮食之礼亲宗族兄弟,以昏冠之礼亲成男女,以宾射之礼亲故旧朋友,以飨燕之礼亲四方之宾客,以贺庆之礼亲异姓之国。”
《清史稿.礼志六三》:“二曰嘉礼。属于天子者,曰朝会、燕飨.册命.经筵诸典。
行于庶人者,曰乡饮酒礼。而婚嫁之礼,则上与下同也。”
5.西周时期周公的礼仪制度具体有哪些
周朝伊始,为配合政治上维护宗周统治的分封制,周公旦在意识形态领域进行了全面革新,将上古至殷商的礼乐进行大规模的整理、改造,创建了一整套具体可操作的礼乐制度,包括饮食、起居、祭祀、丧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纳入“礼”的范畴,使其成为系统化的社会典章制度和行为规范,从而形成孔子所景仰的“郁郁乎文哉”的礼乐文化,即礼乐成为一套遍及政治、教育、信仰等各领域的重要文化结构,并在其统辖范围内全面推行礼乐之治。
内容:天官冢宰,大宰及以下共有63种职官,负责宫廷事务;地官司徒,大司徒及以下共78种职官,负责民政事务;春官宗伯,大宗伯及以下共70种职官,负责宗族事务;夏官司马,大司马及以下共70种职官,负责军事事务;秋官司寇,大司寇及以下共66种职官,负责刑罚事务;冬官百工,涉及制作方面共30种职官,负责营造事务。
6.如何看待西周时期的“礼仪教化”
社会教化是社会通过社会的执行者实施社会化的过程,它与广义的教育同类。社会教化和个体内化是实现个体社会化的两个途径,社会教化过程与个体生命是同步的。
传统中国社会教化的理论与实践以儒家教化思想为主导,吸纳和交融法、道等诸家思想和外来学说,且互相取长补短;以一种十分具体的目标、观念、规范、准则或行为方式,把家国、社会、伦理等诸多关系与个人的人生实践和发展方向紧密地联系起来,构建出植根于具体人生的、以群体价值为取向的社会化模式。社会教化的共同内容是:(1)教授生活技能。生活技能包括生活自理技能和职业技能,如教授农民科学施肥、作物套种、抗衡作物的病虫害、简单的医学知识、办企业及其生产经营手段等。(2)教导行为规范。行为规范包括日常生活规范,政治、法律、道德规范,角色规范。如宣传乡规民约,教导待人接物礼貌,时事政策教育,四项基本原则教育,普法宣传,中华美德教育,以及教导农民中主要角色(如父母、子女、村民、村干部等)的特定的权利义务和行为规范及其角色特质要求,教导角色的期望和规范,角色的态度和情感。(3)树立面向未来的生活目标。当代农民正处在跨世纪的交接点中,时代需要广大农民更新观念,超越自我,具有创新意识,胸怀大志,成为面向未来的一代新人,能将个体知识技能、创造力能动地外化于社会。如信仰上追求共产主义,生活上追求富裕,事业上勇于开拓等。传统中国的教化思想源自先秦,集中反映为礼仪法度的教化,由此构筑起“礼仪之邦”的社会教化体系。中国传统社会教化的主要目的是“化民成俗”与“学做圣贤”,其内容包括人文、伦理、道德及其规范,其形式是动员家庭、家族、学校及其他多种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并用以作为规范个人道德的伦理性、政治性手段,以节制不适当、不正确行为。总之,社会教化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发挥着规范个体行为以服从群体,减少以至避免社会纷争,整合家庭、家族、民族共同体,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在中国,尽管在先秦时代法、道两派的教化分别强调“以法为教”和“无为而治”,但是秦汉以后,随着儒家的学说基本上占据了主流的地位,情况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众所周知,儒家的教化基本上是伦理的和政治的,这种教化有着强烈的伦理政治的诉求。这种诉求,一方面表现为对“内圣外王”的境界的期望,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对“化民成俗”的状态的向往。这种以伦理政治的诉求为基本内容和根本目的的教化,在此后的漫长的岁月里所以能够绵延不断、长盛不衰,主要是因为它与小农封建经济和大一统的专制政治需要是非常契合的(参阅黄书光主编《中国社会教化的传统与变革》,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因此,毫不奇怪地或者非常自然地,所谓“三纲、五常”、“三从”、四德”以及“忠、孝、节、义”、“礼、义、廉、耻”等,便成了儒家教化的基本内容
7.西周春秋时期在外交场合讲究礼仪的代表
【摘要】:自汉代以来 ,“礼坏乐崩”一直作为对春秋战国的经典描述 ,事实上 ,就春秋时期而言 ,西周传统的礼乐虽然在不断遭到破坏 ,一些原来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礼乐规定被改造或僭越 ,但同时西周礼乐的社会功能并没有随周王室的衰落而减弱 ,反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不同的方式受到更普遍的重视和广泛的应用。
表现出传统与时代、精神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复杂性 【作者单位】: 辽宁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春秋时期 西周传统礼乐 礼坏乐崩 礼乐 【分类号】:K225 【正文快照】: 人们习惯上把西周后的春秋战国时期用“礼坏乐崩”概括 ,这就政治制度方面的礼乐而言是对的 ,但就整个春秋时期的思想观念、理性思维导向及社会风气而言 ,则不可以笼统地用“礼坏乐崩”来概括。我们承认 ,春秋时期西周传统的礼乐在不断遭到破坏 ,一些原来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