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主教的标志图片那有
(1)、十字架:源于拉丁文Crux,意为“叉子”。耶稣受难的刑具,由两根木料相交叉而成,形状近于汉字“十”,故汉译作“十字架”。在教会的各种场所、信徒家中以及在教会组织的标志、礼仪用品、圣书圣物上随处可见。十字架的式样很多,最常见的有竖长横短的拉丁字架及正十字形的希腊十字架。
(2)、苦像:凡带有耶稣被钉雕像的十字架称为“苦像”。在苦像上端十字架竖木上有一个牌子,牌上有“INRI”四个字母,这是拉丁文的缩写,意思是“纳匝肋人耶稣,犹太人的君王”。根据《若望福音》记载,耶稣被判钉十字架时,比拉多写了一个牌子,放在十字架上端。(若19:19)。
(3)、圣号:除十架被称为“圣号”外,天主教的“圣号”还有两种,一种是“JHS”与一个“拉丁十字架”的组合,另一种是“X”与“P”的组合。在“JHS”中间加一个“拉丁十字架”:“JHS”是拉丁文“Jesus(耶稣)Hominum(人类的)Salvator(救主)”的缩写;十字架表示耶稣死于十字架上救赎了人类。在X上加P:它代表“基督”,是希腊文“基督”一词开头的两个字母,也可以译成Paxchristus,即“在基督内平安”。这两种“圣号”在教堂门上、礼仪服饰、经本及祝圣用的大面饼上都可以看到。
(4)、A和Ω:希腊文字母首、末二字,念作“阿尔法”、“敖默加”,意为“元始”和“终末”。圣经《默示录》第一章8节:“我是‘阿尔法’和‘敖默加’,那今在、昔在及将来永在的全能者天主这样说。”因此,教会用A和Ω表示天主是万物的根源与归宿。
(5)、鱼:天主教经常用“鱼”代表基督。源于希腊文“鱼”一词IXΘγ∑。IXΘγ∑是希腊文“耶稣、基督、天主、儿子、救世主”五个词的缩写,其中I代表耶稣、x代表基督、Θ代表天主、γ代表儿子、∑代表救世主。
(6)、羔羊:常有两种意义:或是用来作为祭品,或是用来象征喜乐、驯服及无瑕等美德。教会用羔羊象征基督及他的良善服从、牺牲奉献。
(7)、鸽子:代表天主圣神。
(8)、耶稣圣心:表达耶稣对人类的爱。
(9)、圣母圣心:表达圣母玛利亚对人类的爱。
(10)麦穗与葡萄:分别代表圣体和圣血。
(11)、饼与杯:代表圣体圣血及祭献。
(12)、圣母的标记:由拉丁文字母A和M组合而成,它是拉丁文“圣母经”第一句“AveMaria”的缩写,意思是“万福玛利亚”,教会以此作为圣母的标记。
(13)大家熟知的最后晚餐。等等。
2.天主教礼仪年分甲乙丙年的时间界限是什么
先说天主教的礼仪年,天主教的礼仪年从将临期第一主日开始(圣诞节前四周),到下年常年期的第三十四周(普世君王节)结束,较阳历年早一个月.礼仪年以圣诞循环期与复活循环期为轴心,划分为五个期:将临期、圣诞期、四旬期、复活期、常年期(常年期在圣诞循环期与复活循环期之间,故分为前后二段),分别揭示耶稣基督的全部奥迹:降孕、诞生,遇难、复活、升天和圣神降临(五旬节)、以及等候基督光荣的再来.在不同周期,除主日庆祝并纪念主的复活外,还插入不同的庆节与纪念日.每期和节庆都有其特定意义.
礼仪年主日弥撒中的读经(以宣读福音为主)采用三年循环的做法,即分别甲年、乙年和丙年,甲年选读玛窦福音,乙年选读马尔谷福音,丙年选读路加福音(玛窦、马尔谷、路加三部福音又称对观福音---因为三福音的内容、结构及文词彼此非常相似,学习、讲解福音时彼此合参对照,有很大的参考价值,故谓之).甲、乙、丙三年每年也在特别庆节时选读若望福音.所以有时把甲年称玛窦年,乙年称马尔谷年,丙年称路加年.今年(严格说是,按礼仪年,是从2011年11月27--将临期第一主日起至2012年12月1 日--普世君王节的周末)是乙年,以读马尔谷福音为主,所以,也称为马尔谷年.详细读经可见当年《礼仪手册》
3.中国天主教的天主教教会标志
(1)、十字架:源于拉丁文Crux,意为“叉子”。
耶稣受难的刑具,由两根木料相交叉而成,形状近于汉字“十”,故汉译作“十字架”。天主教相信,耶稣为救赎人类,被钉十字架而死,故尊十字架为信仰的标记。
教会以十字架为神圣的记号——圣号。信教人在行各种神功,如进堂、出堂、祈祷前后和饭前饭后、睡觉前起床后以及遇险、受诱惑时都要划十字。
十字架在教会的各种场所、信徒家中以及在教会组织的标志、礼仪用品、圣书圣物上随处可见。十字架的式样很多,最常见的有竖长横短的拉丁字架及正十字形的希腊十字架。
(2)、苦像:凡带有耶稣被钉雕像的十字架称为“苦像”。在苦像上端十字架竖木上有一个牌子,牌上有“INRI”四个字母,这是拉丁文的缩写,意思是“纳匝肋人耶稣,犹太人的君王”。
根据《若望福音》记载,耶稣被判钉十字架时,比拉多写了一个牌子,放在十字架上端。(若19:19)这在当时是耶稣的罪状牌,以后,教会认为这牌子上的话实际说明了耶稣的真正身份。
教会举行弥撒时,在教堂“弥撒间”或祭台上,必须有苦像,以表明弥撒圣祭是耶稣加尔瓦略山十字架祭献的重演。在圣周五“主受难节”的礼仪中,教友们朝拜十字架时都要“亲苦像”;平常信友们也有“亲苦像”的热心习惯。
(3)、圣号:除十架被称为“圣号”外,天主教的“圣号”还有两种,一种是“JHS”与一个“拉丁十字架”的组合,另一种是“X”与“P”的组合。在“JHS”中间加一个“拉丁十字架”:“JHS”是拉丁文“Jesus(耶稣)Hominum(人类的)Salvator(救主)”的缩写;十字架表示耶稣死于十字架上救赎了人类。
在X上加P:它代表“基督”,是希腊文“基督”一词开头的两个字母,也可以译成Paxchristus,即“在基督内平安”。这两种“圣号”在教堂门上、礼仪服饰、经本及祝圣用的大面饼上都可以看到。
(4)、A和Ω:希腊文字母首、末二字,念作“阿尔法”、“敖默加”,意为“元始”和“终末”。圣经《默示录》第一章8节:“我是‘阿尔法’和‘敖默加’,那今在、昔在及将来永在的全能者天主这样说。”
因此,教会用A和Ω表示天主是万物的根源与归宿。 5)、鱼:在天主教的艺术中,经常用“鱼”代表基督。
这个标志源于希腊文“鱼”一词是希腊文“耶稣、基督、天主、儿子、救世主”五个词的缩写,其中I代表耶稣、x代表基督、Θ代表天主、γ代表儿子、∑代表救世主。因而,从教会早期便以“鱼”象征基督。
(6)、羔羊:圣经上提及“羔羊”的次数非常多。所谓羔羊是指不超过一年的小羊,其肉可食。
(肋7:23)旧约中几时提到羔羊,常有两种意义:或是用来作为祭品,或是用来象征喜乐、驯服及无瑕等美德。作为祭品用的羔羊,至少应在出生八天后,(肋22:27)都应是公的,早晚各献一只,(出29:38—42)安息日则双倍;(户28:9等)其次在每月月朔、逾越节、初熟节、新年等,都应向上主奉献羔羊。
羔羊是喜乐的象征,(智19:9)以民的象征。(耶51:40)良善的耶肋米亚先知、(耶11:19)受 虐待的默西亚、(依53:7)得救的以民、(依40:11)皆比作羔羊。
羔羊的驯服与豺狼的凶悍相对,(德13:21)但羔羊与豺狼的共处,却是默西亚时代太平幸福的象征。(依11:6)羔羊在新约中特别用于耶稣身上,他是“除免世罪的天主羔羊”,(若l:29)他甘心接受了苦难,为救赎人类。
(宗8:32,伯前1:19)羔羊一词在《默示录》中用了28次之多,大多是指耶稣的得胜及完善无缺。所以,教会用羔羊象征基督及他的良善服从、牺牲奉献。
(7)、鸽子:代表天主圣神。《路加福音》第3章2l一22节记载耶稣受洗:“当他正在祈祷时,天开了,圣神借着形体,象鸽子一样降在他上面。”
所以,教会常用鸽子表示天主圣神。圣经旧约《创世纪》记载洪水灭世后,诺厄从方舟中放出鸽子观测天候;鸽子衔着一枝青绿的橄榄枝回来,告诉诺厄全家大地已恢复了平静。
因而,鸽子也象征和平与平安。 (8)、耶稣圣心:耶稣圣心曾向圣女玛加利大显现,表达他对人类的爱。
圣心上的火焰,表示耶稣圣心爱火炎炎,如同烈窑;圣心上的十字架,是耶稣爱世人的大凭据,他为爱人而受苦受难死于十字架上,舍了性命;茨冠围绕圣心,表示耶稣圣心为人类所受的苦辱与伤痛;圣心上的伤痕,即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时一个兵士用长枪所刺,(若19:34)他为救赎人类而流尽了最后一滴宝血。耶稣圣心流露着对人类无限的恩爱,是人类救恩的泉源。
(9)、麦穗与葡萄:代表圣体圣血。福音书记载耶稣在最后的晚餐中祝圣麦面饼和葡萄酒为他的圣体圣血,给门徒们吃、喝.并要求门徒们如此做,为纪念他。
以后教会举行弥撒常以麦面饼和葡萄酒做为成圣体圣血的材料,因而用麦穗和葡萄来象征奉献、祭品和圣体圣事。 ⑽、饼与杯:代表圣体圣血及祭献。
教会举行弥撒圣祭时,根据耶稣在最后晚餐中所做的,用麦面饼成圣体,用盛有葡萄酒的杯成圣血,这样,饼与杯便成了耶稣圣体圣血与感恩祭献的象征。 ⑾、圣母的标记:在许多教堂或圣母像前,常会看到一个记号,由拉丁文字母A和M组合而成,它是拉丁文“圣母经”第一句“。
4.礼仪的标志是什么
答: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具体表现为礼貌、礼节、仪表、仪式等。
2、什么是礼貌?
答:礼貌是指人们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应具有的相互表示敬意、友好、得体的气度和风范。
3、什么是礼节?
答:礼节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表示出的尊重、祝颂、致意、问候、哀悼等惯用的形式和规范。
4、什么是仪表?
答:仪表是指人的外表。如容貌、服饰、姿态等。
5、什么是仪式?
答:仪式是指在定场合举行的、具有专门程序、规范化的活动。如发奖仪式、签字仪式、开幕式等。
6、礼仪的六个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共同性、继承性、统一性、差异性、阶级影响性、时代发展性。
5.礼仪的标志
礼仪(lǐ yí):礼节和仪式。
如礼仪周到、外交礼仪。出自《诗·小雅·楚茨》:“献醻交错,礼仪卒度。”
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为了相互尊重,在仪容、仪表、仪态、仪式、言谈举止等方面约定俗成的,共同认可的行为规范。礼仪是对礼节、礼貌、仪态和仪式的统称。
中文名礼仪外文名Etiquette拼音lǐ yí解释礼节和仪式出处《诗经》快速导航基本含义礼仪由来中国传统礼仪相关论文礼仪作用礼仪发展礼仪细节外国礼仪词语概念基本解释礼仪是人们约定俗成的,对人,对己,对鬼神,对大自然,表示尊重、敬畏和祈求等思想意识的,各种惯用形式和行为规范。这里的惯用形式包括礼节和仪式,礼节一般是个人性的,并且不需要借助其他物品就可以完成的形式,譬如磕头、鞠躬、拱手、问候等;而仪式大多是集体性的,并且一般需要借助其他物品来完成,譬如奠基仪式,下水仪式,迎宾仪式,结婚仪式,祭孔大典,等等。
人类最早的礼仪是祭祀礼仪,它主要是表达对天地鬼神的敬畏和祈求。附注:不能只把礼仪定位在“社会交往”范畴。
最早的礼仪是祭礼,那可不是“社会交往”,那是人们在用心跟鬼神和大自然交往。并且,即使在现代,很多礼仪,也不是社会交往的事情。
譬如,奠基仪式,下水仪式,开张仪式等等,人们举行这些礼仪,其实都是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表示对大自然或他们心中相信的那个神的敬畏和祈求。他们可能在心里祈求大自然或神,保佑他们的建筑能够顺利竣工,并且能够长久屹立;保佑他们的船只下水后能够安全航行;保佑他们的生意开张后能够兴旺发达……,这些都不是“社会交往”,都是人们在用心跟鬼神和大自然交往。
所以,不能只把礼仪定位在“社会交往”的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