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丧葬礼仪的作用

0 2024-08-16 18:10 来源:www.xuanchuanyuan.com 手机版

1.周朝丧礼中的踊是什么

哭踊即哭丧。

招魂不复,便开始哭踊。无声叫泣,有声叫哭,大哭叫号。

人死后不仅要哭号,还要擗踊。捶胸叫擗,顿足称踊,一般为男踊女擗。

丧礼是重大的礼俗,为古代“凶礼”之一,周代就已经相当完备。丧礼主要是死者的亲属、邻里、友好为其举行哀悼、纪念、评价的仪礼,同时也是殓殡祭奠的仪式,故《周礼·春官·大宗伯》有“以丧礼哀死亡”之说。

由于各地自然环境、社会形态、经济基础的差别,尤其是民族、宗教信仰的不同,自古以来各地丧葬仪礼都不尽相同。 秋战时期的齐国,其丧礼承周礼之脉,又融合当地东夷葬俗,丧葬仪礼日臻完善。

《管子·侈靡》篇中说:“长丧以毁其时,重送葬以其身财,所以使贫民也;美垄墓,所以使文萌也。巨棺椁,所以起木工也;多衣衾,所以起女工也。

犹不尽,故有次浮也,有差樊,有瘗藏。”可见,当时齐国人已追求丧期的长久,丧礼的隆重,墓冢的豪华,随葬的丰厚。

齐国的丧葬礼仪内容繁杂,其主要仪式与周朝丧礼大致相同,有招魂、哭踊、入敛、出殡、守葬等环节。 一、招魂 招魂是人初死时召唤死者灵魂的仪式。

古人认为人刚死时,灵魂尚未远离,想通过招魂,让灵魂归复于躯体。这种仪式古称为“复”。

《礼记·檀弓下》说:“复,尽爱之道也。有祷祠之心焉。

望反诸幽,求诸鬼神之道也。”又据《礼记·曲礼下》记载“复”的内容为“使人升屋北面,招呼死者之魂,令还复体中”,“男子呼名,女子呼字,令魂知其名字而还。”

就是说,招魂是于人死之时,派人登上房屋北面,手持寿衣呼叫。死者为男子,就呼其名;死者如果是女子,则呼其字,连呼三遍,以示取魂魄返归于衣,然后从后方下屋,将衣敷死者身上。

在有关齐国的文献中,未有“复”的记载,但《晏子春秋·内篇谏下》记载,齐景公的宠妾婴子死后,景公守了三天,不吃饭。晏子劝他说:“君请屏,洁沐浴饮食,间病者之宫,彼亦将有鬼神之事焉。”

此“鬼神之事”应属招魂仪式。 二、哭踊 哭踊即哭丧。

招魂不复,便开始哭踊。无声叫泣,有声叫哭,大哭叫号。

人死后不仅要哭号,还要擗踊。捶胸叫擗,顿足称踊,一般为男踊女擗。

哭踊是死者家人表达悲痛、惜别之情的仪式,并通过哭踊告知近邻,使邻居们做到《礼记·曲礼上》所说的“邻有丧,舂不相;里有殡,不巷歌。”齐地的哭踊仪式,《晏子春秋·外篇下》记载说:“景公游于淄,闻晏子死,公乘舆服繁驵驱之。

比至于国,四下而趋,行哭而往,伏尸而号”又据《晏子春秋·外篇下》:“晏子死,景公操玉加于晏子而之,涕沾襟”,“免而哭,哀尽而去。”这是齐景公为晏子哭丧,表示哀痛的记载。

一般庶民的哭踊。《晏子春秋·内篇谏下》记载,齐人逢于何将其母葬于路寝台旁后,“解衰去绖,布衣滕履,元冠茈武,踊而不哭,躃而不拜,己乃涕洟而去。”

《中华全国风俗志·山东风俗》也说:“始死,孝子披发至院心,呼其亲而号曰:上西南,谓之指路。三声后,擘踊大痛。”

三、入敛 入敛是向死者遗体告别的仪式,分为小敛和大敛。小敛是给死者洗尸、穿衣,尸体上裹衣衾越多,越是富贵;大敛是将沐浴、穿戴好的死者入棺待殡。

大敛时亲属必哭,敛毕,子和夫人凭棺而踊。 齐国对入敛仪式颇为重视。

《晏子春秋·内篇谏下》有“敛死不失爱,送死不失丧”之说。内篇中还记载两件与入俭有关的事,一则是嬖妾婴子死了,齐景公守丧三日仍不许入敛;一则是晏子用两桃杀了事奉景公的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三武士后,齐景公“殓之以服,葬之以士礼”,用士的衣服、礼节入敛并埋葬了他们。

另外,《管子·戒》篇也记载说:“易牙与卫公子内与竖刁,因共杀群吏,而立公子无亏。故公死六十七日不殓,九月不葬。”

因易牙、开方、竖刁结党叛乱,导致齐桓公死后67天没有入敛,9个月无法安葬。 四、出殡 出殡又称出葬、送葬,是丧礼中最隆重的仪式。

古代丧礼,已敛尸体待葬叫殡,有的停数日,有的则要停数月。据《礼记·王制》记载,天子死后七日而殡,七月而葬;诸侯五日而殡,五月而葬;大夫以下三日而殡,三月而葬。

对齐国丧礼中的出殡仪式,史书中多有记述。《晏子春秋·内篇谏下》载:“削人之居,残人之墓,凌人之丧,而禁其葬,是于生者无施,于死者无礼。”

就是说,禁止人家出殡,对活着的人来说是不施恩,对死者则是不讲礼。 五、守丧 守丧是丧礼中的最后一个仪式。

出殡将死者棺材下葬墓室,封土造坟之后,其亲属还要为其守丧,守丧期都有明确规定。《墨子·节葬》说:“君死丧之三年;父母死丧之三年;妻与后子死,二者皆丧之三年;然后伯父、兄弟、蘖子死,期;族人五月;姑姊甥舅皆有数日。”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也必备守丧之礼仪。《左传》说晏婴为父守丧,居倚草庐,睡苫枕草,食粥不语。

《晏子春秋·内篇杂上》中也有记载:“晏子居晏桓子之丧,粗衰,斩,苴经带、杖、菅屦,食粥,居倚庐,寝苫,枕草。”意思是说,晏婴为给父亲守丧,穿着粗布丧服,衣边没缝,头上腰上系着麻带儿,手拿竹杖,脚穿草鞋,喝稀粥,住草棚,睡在草垫子上,枕着草。

《晏子春秋·外篇下》又说:“鲁孔丘之徒鞠语。

2.介绍一下周朝礼仪

注:这个是我从别处帮你转载过来! 周朝巩固这种王朝体制的方法就是完善礼仪制度。

周朝建立后,继续实行封建联邦制。周武王共分封建立七十多个国,其中五十多个为同姓国,即兄弟叔侄等王室亲族的封国。

如鲁国,卫国,虞国,腾国等。封有功之臣姜太公予现在的山东临淄周围的土地建立了齐国。

又封商朝后裔于宋国,黄帝之后于祝,帝舜之后于陈等。周朝在沿袭封建制的同时,制定了一整套礼仪制度,从而进一步完善了这种体制。

封建联邦制加上完备的礼仪制度是周朝能持续近千年的两个最重要因素。 周朝建立后不久,以周公为首的主要官员在剖析前代兴亡得失经验教训的同时,对前几代的典章制度礼仪规定作了系统详细地归纳总结,并结合新王朝的需求制作了《周官》和《仪礼》两部礼法,形成了一整套政治制度和礼仪准则,被后世誉为治世经典,百年大法。

《周官》详细规定了如何建国定都,王室与封国的关系,各个官职的设置和职责等一系列政治制度,可以说是一部理想的治国大纲。《仪礼》对祭祀,丧葬,婚嫁,酬宾等人们许多生活活动作了详细而具体的规定。

如婚嫁需经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个环节。每个环节如何做都有具体的规定。

又如《冠礼》规定男子十八行成人加冠礼,表示已成人,可以履行社会责任。《士相见礼》描述了人们相互请见回访的礼节。

《周官》和《仪礼》问世后即成为人们政治生活以及日常行为的指南。人们代代相传研习。

孔子曾以此两部经典传授学生。孔子的学生们在研究学习这两部经典的时候,作了很多纪录。

这些记录有研习时的心得,有对两部经典的解释,还有一些礼仪上的补充。所有这些加起来整理成为《礼记》。

后人遂将《周官》改称《周礼》与《仪礼》,《礼记》合称 “三礼”。三礼几乎囊括了人们生活的所有方面,从衣食住行到为人处世,从居官行政到建国立邦无所不包,洋洋洒洒共三千多条,堪称中国的礼仪大全,对当时及以后的中国社会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我国唐代的中央管制吏,户,礼,兵,邢,工六部是以《周官》中的六官为蓝本设置的,一直沿用到清朝。成人礼,丧礼,婚礼,聘礼,朝觐礼也是延续到清朝,只是在礼文上有些损益。

日本韩国现在仍然保持着传统的古式成人加冠礼及部分丧礼。北京故宫和韩国汉城均以《周礼》所制定的“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模式而建。

有些名言至今应用。如“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 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等等。总而言之,周朝所制定的礼仪制度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

“礼”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核心所在,也是我们中国人的本质所在。这些礼仪思想已渗透融进我们中国人的骨子里血液中,形成了中国人的基本特性。

周朝的统治者们在封建联邦制下,实行礼治仁政,以这些严瑾慎密的礼仪制度编织构建了一个井然有序的社会,使得王朝和谐而长久。 孔子说:“郁郁文乎,吾从周。”

孔子盛赞周朝的礼仪制度很有其深意。

3.西周礼仪教化在当时能起到什么作用

周礼》是儒家经典,西周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周公旦所著,今从其思想内容分析,则说明儒家思想发展到战国后期,融合道、法、阴阳等家思想,与春秋孔子时思想发生极大变化。

《周礼》所涉及之内容极为丰富。大至天下九州,天文历象;小至沟洫道路,草木虫鱼。

凡邦国建制,政法文教,礼乐兵刑,赋税度支,膳食衣饰,寝庙车马,农商医卜,工艺制作,各种名物、典章、制度,无所不包。堪称为上古文化史之宝库。

广义的周礼指宗法制度,包括嫡长子继承制,分封制,宗庙祭祀制度狭义的包括:吉礼,嘉礼,宾礼,军礼,凶礼吉礼是对天神、地祗、人鬼的祭祀典礼。 嘉礼是和合天人之际、沟通联络感情的礼仪,如饮食之礼、婚冠之礼。

宾礼是接待宾客之礼,主要指天子与诸侯国以及诸侯国之间的往来交际之礼,也有民间相见礼。军礼是军队操演、征伐之礼。

凶礼是哀悯、吊唁忧患之理想治国典制 《周礼》展示了一个完善的国家典制,国中的一切都井然有序,富于哲理。 三读之后,令人顿生"治天下如指之掌中"的感觉。

例如,国家的行政规划有以下表述: 国都。《周礼》国都地点的选择,是通过"土圭"来确定的。

《周礼·大宗伯》云: 以土圭之法测土深,正日景(影),以求地中。……日至之景(影)尺有五寸,谓之地中:天地之所合也,四时之所交也,风雨之所会也,阴阳之所和也。

然则百物阜安,乃建王国焉,制其畿方千里而封树之。 土圭是一种测日影长短的工具。

所谓"测土深",是通过测量土圭显示的日影长短,求得不东、不西、不南、不北之地,也就是"地中"。夏至之日,此地土圭的影长为一尺五寸。

之所以作如此选择,是因为"地中"是天地、四时、风雨、阴阳的交会之处,也就是宇宙间阴阳冲和的中心。 九畿。

《周礼》以土圭测日影,在地中建王城,既是哲学寓意的需要,也是"体国经野"的需要。王者划分国野和野外之地,都以王城为中心。

如方千里的王畿,就是以王城为中心建立的。王畿之外有所谓"九畿"。

《周礼·夏官·大司马》云: 方千里曰国畿,其外方五百里曰侯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甸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男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采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卫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蛮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夷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镇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蕃畿。 可知九畿的分布,是以方千里的王畿为中心,其四外的五千里之地,依次划分为侯畿、甸畿、男畿、采畿、卫畿、蛮畿、夷畿、镇畿、蕃畿等九层,大小相套,依次迭远。

相邻之畿的间隔都是五百里。《尚书》中确有侯、甸、男、卫、采等外服的名称,却没有如此类似于同心圆的分布。

居民组织。《周礼》的居民组织有两类:国都之外的四郊之地称为乡,郊外之地称为遂。

乡之下细分为州、党、族、闾、比等五级行政组织。遂之下细分为邻、里、酂、鄙、县等五级行政组织。

根据地官的《大司徒》、《遂人》等记载,乡、遂的民户构成分别为: 一比:5家 一邻:5家 一闾:25家 一里:25家 一族:100家 一酂:100家 一党:500家 一鄙:500家 一州:2500家 一县:2500家 一乡:12500家 一遂:12500家 乡、遂各级组织的编制极其整齐。 此外,乡和遂的数量都是六个。

六乡、六遂的居民数似乎恰好相合,既无不足,也无羡余。如有天灾人祸,民户之数发生变化,无法满足以上要求时当如何处理?《周礼》未曾提及。

农田规划 《周礼》对于"野"的农田的规划,也是整齐划一。《地官·遂人》云: 凡治野,夫间有遂,遂上有径;十夫有沟,沟上有畛;百夫有洫,洫上有涂;千夫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以达于畿。

这里记载了两个系统,一是农田系统,二是沟洫系统。农田以"夫"为基本单位,一夫受田百亩。

夫田与夫田之间有称为"遂"的水渠,遂上有称为"径"的道路。每十夫之田之间,有称为"沟"的水渠,沟上有称为"畛"的道路。

每百夫之田之间,有称为"洫"的水渠,洫上有称为"涂"的道路。 每千夫之田之间,有称为"浍"的水渠,浍上有称为"道"的道路。

每万夫之田之间,有称为"川"的水渠,川上有称为"路"的道路。如此通达于王畿。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沟洫、道路系统有严格的丈尺规定。据郑玄的注,遂,宽、深各二尺;沟,宽、深各四尺;洫,宽、深各八尺;浍,宽二寻、深二仞。

沟洫上的道路的宽度,径可以让牛马通过,畛可以让大车(车轨宽六尺)通过,涂可以让一辆乘车(车轨宽八尺)通过,道可以让两辆乘车通过,路可以让三辆乘车通过。仅就以上数例,就不难发现《周礼》的制度有相当的理想化的成分。

将国都建在"地中",其理论色彩十分鲜明,实际上是无法操作的。 整齐划一的九畿制度、居民组织、沟洫道路系统,遑论古代中国,就是移山填海的大跃进时代也没有实现过。

因此,我们说《周礼》是理想国的蓝图。《周礼》作者的立意,并非要实录某朝某代的典制,而是要为千秋万世立法则。

作者希冀透过此书表达自己对社会、对天人关系的哲学思考,全书的谋篇布局,无不受此左右。 儒家认为,人和社会都不过是自然精神的复制品。

战国时期,阴阳五行思想勃。

4.周朝五礼是什么

根据《周礼》记载,周人把礼分为五类,即“五礼”: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这五礼作为我国古代礼仪制度的主要内容历代相袭,许多内容延续至今。

1、吉礼,是指有关祭祀的典礼,主要是祭宗庙、祭社稷、祭天地等。 宗庙,古人又称祖庙、太庙,是供奉祖先的场所。

皇家宗庙一般建在王宫前面,明、清两朝的宗庙就建在紫禁城外,今天天安门东侧的劳动人民文化宫即那时的太庙。臣下官属的宗庙建在居所附近,又称家庙或祠堂。

社稷,是指土神和谷神。祭祀土社、谷神的地点一般称社稷,在古代,它作为国家的象征。

古代礼制规定,“左宗庙,右社稷”,即社稷坛建在王宫前的右侧,与太庙对称。明、清两朝祭祀社稷的场所就是今天天安门右侧的中山公园,园内的方形大坛——五色土坛即当时的社稷坛。

祭祀天地,在古代十分隆重,这种祭祀的仪式又称为“封禅”,祭天为“封”,祭地为“禅”,其实是两次祭祀活动的合称,不过经常一起进行。“封禅”仪式一般由帝王亲自在泰山上进行,非帝王是不允许有这种权力的。

“封”在泰山顶举行,“禅”则在泰山脚下举行,但“封”重于“禅”。据史料记载,举行过“封禅”泰山的帝王有秦始皇、汉武帝、汉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等。

南宋以后,“封禅”不再单独进行,而与在郊外举行的祭祀天地的“郊祀”合并,“封”与“禅”也一并进行。到了明代,分别建成了天、地、日、月四坛,明、清两代帝王分别在各坛祭祀天、地、日、月。

2、凶礼,是指有关丧葬哀悼的典礼,带有生者对死者的顾恋悲哀之情。凶礼大致可分为复、殓、殡、葬、服丧五个阶段。

人死后,首先要为他招魂,称为“复”,给死者沐浴后,便进行“殓”的仪式,又称入殓,先进行小殓,即给死者穿哀衣;大殓是指将尸体放入棺材。入殓之后,便是“殡”,即停棺待葬。

殡结束后,便要举行“葬礼”,即将棺材埋入地下,所以又称入葬、下葬、埋葬。送葬之后,还要为死者服丧,即在一定时期内带孝,表示对死者的怀念。

带孝的习俗现在还能看到,只是很少了。 3、军礼,指有关军事活动的典礼,包括校阅、用兵、田猎等活动时的礼仪。

军旗是军礼的重要内容,军旗在古代战争中还起着发布号令的作用,它往往成为军队的核心,代表着军队。除军旗外,鼓、金(金属制打击乐器,后多指锣)也作为军礼的组成部分,指挥行军作战。

各种军礼几乎都离不开鼓、金。 “四时畋猎”也是军礼的一项重要内容,也称田猎、狩猎、围猎,即打猎。

自周朝开始,凡国内不发生战争、动乱、王位继立及严重的自然灾害等大事,帝王每年都要在四季进行畋猎活动,届时也将动用军队参加,因此畋猎实际也起着训练和检阅军队的作用,列入军礼范畴。“四时畋猎”即春搜、夏苗、秋狝、冬狩。

这种结合打猎活动而进行的军事训练,可使军队常备不懈,因而为历代所沿袭。 军队平时训练的典礼称为“行军田役”,在鼓、金敲击出的节奏下,兵士进行此基本功的训练,诸如前进、后退、疏散、集中等。

平时训练一般不在郊野,而是在专门的练兵场——校场上进行。 4、宾礼,是指诸侯朝见天子,以及各诸侯国之间相互交往时的礼节,包括朝、聘、盟、会、遇、觐、问、视、誓、同、锡命等一系列的礼仪制度。

朝,是诸侯按规定的时间拜见天子的礼节。 聘礼,是古代国与国之间遣使访问的礼节。

盟,是指诸侯之间以语言为信约,即用口述的方式,提出某种作为自己或大家共同遵守的原则,即“信约为誓”。 锡命,又作赐命,赐,是古代上对下的给予,赐命则专指帝王赐予臣僚爵位、服饰、车仗等的赏命。

会、同,通常合在一起,即为“会同”,泛指古代诸侯朝见天子,也指诸侯会合。 遇,指诸侯或官吏不在规定的时间、地点突然相遇的礼节,通常较简单。

5、嘉礼,是古代礼仪制度中,内容最为庞杂的一种礼仪,涉及到日常生活、王位承袭、宴请宾朋等多方面的内容,以婚礼、冠礼、射礼、飨礼、宴礼、贺庆礼最为重要。 婚礼,即男女结合为夫妻时的礼仪。

冠礼,是古代男子年满20岁时所行的一种典礼,即加冠以示成年(女子15岁时亦行笄礼,以示成年)。 飨礼,是设酒食款待宾客的一种礼仪。

宴礼,宴,古代也作燕,宴礼是古代君臣宴饮之礼。飨与宴虽在内容上有所不同,但都同属宴饮之礼,所以后代对两种礼仪也就没有那么严格的区分了,经常全称飨宴。

养老礼,是对国内年老而又德高望重者按时赠以酒食时所行的一种礼节。 射礼,是古代贵族男子进行射箭时的礼仪,古人在进行一些重大的活动时,常以射箭作为活动中的一项内容,以此体现习武、尚武的风尚。

以五礼为主要内容的礼仪制度,自西周正式形成后,历朝历代在相袭沿用的同时,又不断进行改革和完善,从而使五礼所涉及的范围不断扩大,内容日渐增多。以两宋时期为例,吉礼所规定的礼仪已达43种,嘉礼为27种,宾礼为24种,军礼为6种,凶礼为12种,一共为112种礼仪,所涉及的范围内容几乎包括一切社会活动及人们的日常生活。

正因如此,礼仪在我国古代与社会的联系极为密切,与人们的关系也十分紧密。在礼仪制度下,全社会无不受到它的制。

5.中国历史上的丧葬礼仪是什么

所谓丧葬礼仪,是指安葬、哀悼死者的一系列礼仪活动。

人们采取丧葬礼仪,最终目的既要使死者满意,也要让活人安宁。为了不使死者发怒,就要按期祭奠,超度亡灵。

由此可见,中国的丧葬礼仪,是原始观念和封建观念的混合体,千百年来一直在民间流传,时至今日,丧葬礼仪仍残存着不少旧痕迹。在整个丧葬礼仪过程中,是生者与死者的对话,其间的话语,凝含着一个坚韧的结——念祖怀亲。

这个结,表现在生者与死者之间的实体联系之中,也表现在两者间的精神联系之中,儒家的伦理色彩、等次观念、温情脉脉等,皆融入丧礼的每一细节。相反,灵魂不灭的宗教信仰意识在这里完全被这种中国式的伦理人情所裹挟,它时或作某一礼俗的注脚,时或又成为某一用具的底色,失去了它原有的活力和色彩。

人类最初的丧葬活动,是为了保护尸体。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类智力逐步增长,产生了灵魂观念,认为一个人具有“灵魂”和“肉体”两个部分,人的死亡,是“灵魂”离开了“肉体”,所以,“肉体”就没有知觉。

将来,“灵魂”还会回到“肉体”里来。因此,活着的人要把死者的“肉体”保护好。

这种对“肉体”的保护行动,就是早期的丧葬活动,保护尸体的地方,就是墓葬。我国的丧葬礼俗至迟在旧石器晚期已经出现。

在1933年发掘的北京周口店山顶洞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下室有墓葬的遗存,经过系统的发掘,出土有完整的头骨三个,以及头骨碎片、下颔骨、体骨和一些零星的牙齿。根据研究分析,发现有“男性老人一人(10l号),中年或壮年(108号)和壮年(110号)各一人,5岁幼儿和初生婴儿(或胎儿)各一人”。

死者的身体下面铺洒着红色的赤铁矿粉,随葬以燧石石器、石珠和穿孔的兽牙等物。在死者身下撒赤铁矿粉,是旧石器时代晚期常见的葬仪之一。

红色象征着鲜血,而血又是生命的来源和灵魂的寄身之所。在尸体上撒赤铁矿粉,表示给死者以新的血液,赋予新的生命,或者表示他并没有死,只是长眠罢了;或者说是希望死去的同伴能够复生;或是希望死去的同伴的灵魂到另一个世界能够继续生存下去。

到新石器时代晚期,随着氏族成员之间贵贱的进一步分化,丧葬仪式也逐渐增加了宗教的仪式行为。如山东滕县墓葬中已出现了木椁,胶县龙山文化遗址中又有玉琀,这些后来都成为丧葬礼仪中必不可少的一项。

夏商周时期,中国古代的丧葬礼仪已向系统化、程序化的方向发展。特别是周代,为一个崇尚礼仪的时代。

对周人来说,丧葬礼仪是一种文明的象征。他们认为上古之民穴居野处,故其丧葬礼仪也草率简单。

《周书·异域上》说:“死者则以苇薄裹尸,悬之树上。”《周易·系辞》说:“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常。”

这是灵魂观念未出现,或为灵魂崇拜尚不发达时期,人们处置尸体的情形。因此,三代时人们往往将当代的丧葬礼仪引以为骄傲。

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墓葬习俗发生始至西周时期,中国的丧葬习俗经过1万多年的演进发展,已产生出诸多别具一格的并为后世所罕见的敛葬习惯或习俗。从当时的文献资料来看,丧葬礼仪已初具雏形,属纩、三月大殓、饭含、棺椁制度、明器制度、裢制等都已出现。

到战国时期,中国古代的丧葬礼仪已基本具备。当时丧葬礼仪的特色,在于强调伦理秩序的充实和道德架构的建立,由此规定出亲属团体的层级亲疏关系,以及比附于社会的政治等级制度,使伦理秩序与政治秩序在这种丧葬礼俗中获得有机的统一。

由于丧礼无不本之伦理秩序和政治秩序,故而其外在的表现形式也变得十分繁复。西汉中期以后用陶质明器取代实用的贵重器物随葬,是中国古代丧葬礼俗的一次重大变革,说明随着庄园经济的发展,社会上层对随葬品的观念有了显著的改变,认为将庄园中的所有财产都制成象征性的陶质明器埋入墓中,比那些数量有限的贵重器物更有意义,更能全面展示他们所拥有的财富。

魏晋时期,丧葬礼仪大体上与汉代相同,只是汉代明器,魏都从省。《晋书·礼志》载:“古者天子诸侯葬礼粗备,汉世又多变革。

魏晋以下世有改变,大体同汉之制。”而魏武帝曹操“自制送终衣服四箧,题识其上,春秋冬夏,日有不讳,随时以敛,金珥珠玉铜铁之物,一不得送。

……汉礼明器甚多,自是皆省矣。” 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最为繁盛的时期,各种体现封建等级制礼仪的发展登峰造极,丧葬礼仪制度也发展得很完善。

唐朝的一些礼仪文化,包括在《大唐元陵仪注》和《大唐开元礼》里,这两部反映唐代礼制的书籍,现都保留在杜佑的《通典》里。根据《开元礼》丧葬仪礼的记载,唐代三品以上四品以下至庶人的丧葬程序一共有66道。

如果是改葬,尚另有17道程序。这些程序反映了唐朝封建丧礼的繁缛,同时也具体体现了严格的封建等级待遇的不同。

明代丧葬礼仪,主要根据《仪礼·士丧礼》,另外也参考了唐《开元礼》和《朱子家礼》,这从《明会典》中载录的丧葬礼仪可以看出。不过,明代的民间丧葬礼俗有自身的时代发展特色和地区性特色。

统治者虽然出于人伦教化、稳固政权的考虑,对庶民百姓的丧。

周朝丧葬礼仪的作用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