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外有哪些奇异的风俗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不同的婚礼习俗,但是在有些地区,起婚礼习俗让人匪夷所思,有的甚至让人觉得难以理解,其实婚礼大多数的习俗还都是为了祝福新人,只不过是表达的方式有所不同而已,下面小编就来带您去看看国外的奇异婚俗! 禁止大小便 习俗地:马来西亚部分地区 没有什么比婚礼更美的了。
这毕竟是两个幸福结合的人儿的第一天,到处都是朋友、鲜花和可口的食物。但是对于在(马来西亚)婆罗洲北部泰东族群的一些部落而言,婚礼是往返地狱最深处的一次痛苦旅程的第一天。
从这一天开始,夫妻俩72小时内不得排便。 这个Tidong的传统规定:新婚的夫妇不得出户,并且在整个三天三夜里任何情况下都不得大小便。
这就是为什么他们常常被家里人看着,并且只给些很少的食物和水。Tidong 人认为,如果这对夫妻按要求做到了,他们将过上幸福长久的生活,还会有很多长大成人的孩子呢,所以回报是相当高的。
想想看吧,这个习俗真是闪现着天才的火花呀。绝没有像这样的生活把两个人绑在一起去共同渡过难关的,也没有什么比将近半个星期不准上厕所更艰难的了吧。
当三天过去的时候,他们将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亲密,因为他们将不再只是丈夫和妻子。
他们将是拉屎的伙伴。 嫁给动物驱魔 习俗地:印度一些地区 在西方文化中,迷信并不少见,特别是在婚礼中。
没有穿戴旧的、新的、借的、蓝色的四样东西,大多数新娘宁愿马上放火烧掉教堂、推迟婚期也不愿意结婚。甚至别想在婚礼前瞅你未婚妻一眼,哪怕当时就离教堂三步路远。
但是印度的桑塔尔部落决定比我们所有人更胜一筹,极尽其能地把婚礼的疯狂达到了极致。他们相信如果一个女婴在上牙床上有颗牙齿的话,那就意味着她将在不久之后会被老虎或者别的什么吃掉,因为魔鬼憎恨她。
所以,她必须要嫁给一只狗。这就是9岁的印度女孩Karnamoni Handsa 经历的事情:她“嫁”给了本地的一只流浪的班察狗,那些被家酿酒灌的醉醺醺的100位宾客围着它手舞足蹈、欢呼雀跃。
嗯。
不管怎样,至少在跨物种的婚礼上,月光还不算奇怪。
好消息是,这不过是一个假的婚礼,这一对儿并不需要圆房。它只是为了驱邪,因此女孩以后可以嫁给一个真正的男孩。
谢天谢地,否则这场小孩和狗之间的驱魔仪式真是不可思议。 绑架新娘 习俗地:罗马尼族群(世界各地) 对于大多数新人,爱的开始可以追溯到大学联谊会的一个特别的夜晚,这一对儿在那拥挤的房间里第一次双目凝视,然后靠着后座上的一次激情和一个破了的避孕套——永定终生。
然而,有些文化风俗决定跳过所有这些浪漫的狗屁玩意,通过犯罪行为——绑架新娘来完成从“素不相识”直接胡乱跳到结婚这一步。 罗马尼人,也被称为吉普赛人,几个世纪以来有这样的传统:如果你能设法强行绑架一个姑娘,并且让她在你身边待上两到三天,她就正式成为你的妻子。
这在很久以前可能很有道理,因为这让你不用付给新娘父母礼金,也用不着每年陪他们在感恩节共进晚餐了。但是即使是在今天这个时代,在罗马尼文化中这种现象依然是见怪不怪,许多妇女都有这样的事儿:那个曾在麦当劳厕所用一瓶氯仿(可致人昏迷)胁迫她们的大胖子,现在却是她们生活中的爱人。
你们当中有些人可能在想,他妈的这也是合法的吗?嗯,这是一个大的少数民族的文化习俗,并且大多数政府宁愿用铁丝网来隔离,也不愿禁止一个少数民族的传统——那等于是让政府的公众关系自寻死路。 增肥村 习俗地:毛里塔尼亚(非洲) 在世界各地,美女的标准各不相同。
比如,当大多数西方新娘在大婚之前恨不能切除肾脏来减轻体重的时候,一些文化风俗中却觉得“强壮些”的女人更具魅力。
并准备无所不用其极地在他们女人身上塞上更多填充物。进入毛里塔尼亚的增肥村吧。
增肥村是一种和减肥夏令营相反的地方。五岁大的新娘们被送到那里增肥,满脸皱纹的老太婆们严密监管着她们,为的是让她们变得更有魅力,尽快结婚。
在这个叫做Leblouh的风俗中,女孩们被强迫吃一大堆食物——每天可能包括3.6斤的小米和22.7升的骆驼奶,如果她们呕吐的话,那些监管的老巫婆们会强迫她们吃下去。据说吃不完的话常常会遭受酷刑。
所以,好了,也许那些地方与减肥夏令营也没什么不同。 悲哀的是,这种风俗本来实际上已经消失了,但就在几年前一个军政府接管了该国,然后恢复了这一风俗,可能是希望胖女人更容易被抓住或者别的原因。
涂黑新娘 习俗地:苏格兰 苏格兰人在很多方面就像是典型的欧洲人,但却有一些明显的怪癖:他们吃羊的内脏,穿男性裙子,他们向新娘扔鸡蛋和酱料这些臭哄哄的脏东西而不是大米。 这种习俗被叫做“涂黑新娘”,是一个非常古老的苏格兰传统,有人说甚至比肖恩.康纳利(译者:老牌007那位?)他自己还要古老。
这是在结婚前发生的一出恶作剧的一部分。新娘措手不及地被最糟糕的朋友下手,从头到脚沾满了各种各样的脏东西。
它可以是任何玩意儿:从你冰箱后面那些变质的牛奶到沥青和羽毛。这可能有两个目的:要么是让男人心存敬意(想想看所有苏格兰人都把从不洗澡、无家可归的小鸡奉。
2.求一些国家奇怪的风俗习惯
奇怪的婚姻风俗习惯,你一定没看到过的 每个国家都有它自己的独特婚礼习俗,而且各国的婚礼习俗还很怪异,一定会让你惊讶。
下面就让成都婚纱摄影来介绍给你看看全球各国婚俗风尚,是否让你觉得不可思议呢? 科威特——格斗示爱 当新娘新郎进入新房,陪伴人退出后,新郎、新娘跪拜,然后新郎用力拉新娘,以显示自己的威武有力;而新娘也不甘示弱,奋起反击。这种“格斗”越激烈,姑娘家里的人越高兴。
新郎如果斗不过新娘,则被认为是奇耻大辱。 土耳其——一夫多妻 土耳其是穆斯林国家,伊斯兰教允许一夫多妻制。
凯末尔{-屏-|-蔽-}后,法律禁止一夫多妻制。现在是一夫多妻与一夫一妻并存。
对正式的、非宗教的结婚仪式不重视,而由教长主持的穆斯林仪式的婚礼相当隆重。土耳其农村和小城镇买卖婚姻仍然存在。
抢来的婚姻屡见不鲜,往往是男青年把自己的意中人抢走藏起来。被抢的姑娘会被人们看作不洁的女人。
等到姑娘的父亲成为外公时,两家的关系也就和解了。 在土耳其,还有一种“劳役婚姻”,即家境贫困的男青年由于拿不起结婚聘金,常去当“入赘女婿”,在未来的岳父家服二、三年劳役后,再行结婚。
土耳其还存在着一种两家互相交换新娘的婚俗。男青年家有已到结婚年龄的妹妹,他所看中的姑娘又有兄弟,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实行换婚,在土耳其农村也流行弟弟娶兄长遗霜为妻的婚俗。
因为寡妇再嫁是得不到聘金的,而且也避免寡妇外嫁带走家中的土地、牲畜和财产。在土耳其,有些地方婚礼要持续好几天,另一些地方,结婚仪式又非常简单文雅。
前者主要是在农村一些地方。 墨西哥——我猜,我猜,我猜猜猜 该国索拉夫族人结婚,必须先相互猜出对方的生辰,如果猜错了,族长就会宣布婚约无效。
这种猜婚看来不大容易成功,实际上有心人早已交换过情报。因此,到墨西哥旅游,要记住这种忌讳:千万不要向索拉夫族人打听人家的生辰,以免引起误会。
印地安人——抢婚 印地安人度蜜月与别的民族不同,不是在婚后,而是在婚前。小伙子会乘月夜把自己的意中人“抢”走,到森林深处过满一个月近乎与世隔绝的生活。
满一个月后,双双归家拜见双方父母亲,这才正式举行婚礼。这就是印地安人的婚恋“三部曲”:抢亲、蜜月、结婚。
西班牙——倒吊接吻 西班牙的马尔达市,自古以来有一种独一无二的婚俗:结婚那一天,新郎新娘被人头朝下把脚吊起来。然后让他们巧施才能,直到能在空中长时间接吻为止。
否则所有参加婚礼的来宾都不准入席开宴。 印度尼西亚——踩完鸡蛋,再洗脚 印尼爪哇岛上流行着一种有趣的婚俗。
当新郎到新娘家迎亲时,新娘家的人要在他面前摆一只银盘。盘中放一个生鸡蛋,新郎要当众赤着脚踩破它。
这是表示新郎永远爱新娘,哪怕粉身碎骨也不变心。随后,新娘面带笑容,取水跪地,为新郎洗脚,以表示感激和服从。
3.关于外国的礼仪
外国礼仪 到外国人办公室或住所,均应预先约定、通知,并按时抵达。
如无人迎候,进门先按铃或敲门,经主人应允后方得进入。如无人应声,可稍等片刻后再次按铃或敲门(但按铃时间不要过长)。
无人或未经主人允许,则不得擅自进入。 因事急或事先并无约定,但又须前往时,则应尽量避免在深夜打搅对方;如万不得已,非得在休息时间约见对方时,则应见到约见人后立即先致歉意,说“对不起,打搅了”,并说明打搅的原因。
经主人允许或应主人邀请,可进入室内。尽管有时洽谈的事情所需时间很短,也应进入室内,不要站在门口进行谈话。
有时,主人未邀请进入室内,则可退到门外,在室外进行谈话。 进入室内,如说话所需时间较短,则可不必坐下,事毕也不要逗留;如所需时间较长,则要在主人邀请之下方可入座。
在预先并没有约定的情况下,谈话的时间尽量不要过长。 应邀到外国人家里拜访、作客,应按主人提议或同意的时间抵达,早到或迟到都是不礼貌的。
如发生迟到的情况,应致歉意。进行拜访,一般安排在上午十时或下午四时左右。
西方习惯备有小吃和饮料招待,客人不要拒绝,应品尝一下,接受的饮料应喝掉(但实在不习惯时,也不必勉强)。 不经主人的邀请或没有获得主人的同意,不得要求参观主人的庭院和住房。
在主人的带领下可参观住宅,但即使是较熟悉的朋友也不要去触动除书籍、花草以外的个人物品和室内的陈设。 对主人家中的人都应问候,尤其应问候夫人(丈夫)和子女。
有小孩在场,应主动与孩子握手、亲抱表示喜欢。家中养有猫狗的,不应表示出害怕、讨厌,不要去踢它轰它。
离开时,应有礼貌地向主人告别,感谢主人的接待。 此外还有关于外国领导之间的见面应该注意的: 在西方国家首脑会晤的一些场合,往往会看到他们之间拥抱亲脸的镜头。
但是,他们并不是随便跟谁都拥抱亲脸,也不是想怎么来就怎么来,而是按习俗和礼仪来进行的。 英国式的礼节 英国首相布莱尔很少跟人拥抱,即使是在峰会上,他的举止也相当矜持,通常是握握手而已。
当时还任美国总统的克林顿在对英国作最后一次访问时,受到了布莱尔的最高礼遇:主人不仅握了这位来自大洋彼岸的老朋友的手,还当众拍了拍他的肩膀。 巴黎式的礼节 这种礼节绝不等同于法国的男女间的接吻。
法国总统希拉克经常向贵宾展示巴黎式的礼节:两次碰碰脸颊,与此同时象征性地在对方耳朵边巴嗒一下嘴。这是巴黎人相互表达情感的方式。
东方式的礼节 日本首相同贵宾也不喜欢在众目睽睽之下亲脸,该国的传统不主张这种感情的公然表露。他们只能用手掌稍稍扶着膝盖鞠上一躬,以表盛情。
但是,在普京访问日本期间,日本首相森喜朗还是超出了常规。他亲自赶到机场迎接普京,并把普京夫妇送到下榻的国宾馆。
这种热情同热烈的亲脸等也相差无几了。 有保留的礼节 卡斯特罗迎接普京时,普京恪守其惯常的矜持,只用力地握了握卡斯特罗伸过来的手,然后用左手去搀扶他,抑制住对方的冲动。
要对付阿拉法特可就难得多。他个子矮,说话声音又细,跟他说话通常都得俯下身去,这样脸颊就很容易碰着这位巴勒斯坦领导人的嘴唇。
即使如此,普京还是想出了办法:在俯下身去的时候,他把脸转向左边,同时两手紧紧地抱住客人的肩部,结果两人之间的距离正好相当于俄参与调停中东矛盾的立场。 外国礼仪禁忌 尼泊尔 尼泊尔的问候语是“那马斯特(namaste)”,相应动作是双手合十;进入尼泊尔寺庙、住宅之前要脱掉鞋子;注意不要用自己使用过的刀、叉、勺子或用手去接触别人的食品或餐具;不要用脚去碰尼泊尔人的物品,这被认为是一种不严肃的冒犯行为;注重着装,尤其是女性旅行者不要穿着暴露;进入印度教寺庙前务必征得同意,因为寺庙是不向非教徒开放的;皮毛物品严禁带入寺庙范围内;围绕寺庙或佛塔行走应依顺时针方向;照相(无论是为人还是物品)之前应经许可;男女之间的公开亲昵行为是不被喜欢的。
埃及 通常在埃及人面前尽量不要打哈欠或打喷嚏,如果实在控制不住,应转脸捂嘴,并说声“对不起”。埃及人讨厌打哈欠,认为哈欠是魔鬼在作祟。
一个人打哈欠,如同犯罪似的急忙说:“请真主宽恕。”而打喷嚏认为不一定是坏事,一个人如果在众人前打喷嚏,则说:“我作证:一切非主,惟有真主。”
而旁边的人说:“真主怜爱你”。他接着说:“真主宽恕我和大家。”
巴西 巴西的风俗习惯与欧洲差不多。巴西人有时较拘礼,有时又十分随和。
初见面时,人们以握手为礼,然而亲戚朋友彼此问候,也习惯拥抱、亲颊。不仅如此,就是对完全不相识的陌生人也可以拥抱、亲颊。
“社交”礼仪的亲颊,是在两颊各亲一下。男女彼此亲颊问候,女人与女人也习惯如此,然而在大多数社交圈中,黑人彼此不兴这一套,而习惯握手,同时用左手在对方肩上拍一拍。
比较亲近的男士彼此习惯拥抱,在对方背上重重拍打。不过,由于社会地位有高低,究竟谁该亲谁,其中有微妙的区别。
4.国外有哪些礼仪
在社交中,要注意分寸,明确多种“不”的惯例,才能随心所欲不逾短,不犯禁忌。
(1)不过分开玩笑朋友之间相处,开玩笑是经常发生的事。但开玩笑要适度,不能违背礼仪。
过度的玩笑常常会适得其反,引起不良的后果。那么,这个“度”应如何掌握呢?①要根据说话的对象来确定人的性格各不相同,有的活泼开朗,有的大度豁达,有的则谨小慎微。
对于不同性格的人,开玩笑就要因人而异。对于性格开朗、宽容大度的人,稍多一点玩笑,往往可使气氛活跃;对于谨慎小心的人,则应少开玩笑;对于女性,开玩笑要适当;对于老年人,开玩笑时应更多地注意给予对方尊重。
从总体上说,就是要看说话对象的特点和承受力如何,以不伤害对方的自尊心和让对方感到轻松、愉快为准。②要根据说话对象的情绪来确定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里可能会有不同的心境和情绪。
当说话对象在生活或工作中遇到不幸和烦恼时,情绪就比较低落,这时需要的是安慰和帮助。如在这时去和对方开玩笑,弄不好对方会认为你是在幸灾乐祸。
因此,开玩笑应选择在大家心情都比较舒畅时,或是在对方因小事而不高兴,并能通过笑话把对方的情绪扭转过来时。③要按说话时的场合、环境来确定在安静的环境中,如别人正在专心致志地学习和工作时,开玩笑会影响别人的学习和工作;在庄重的集会或重大的社会活动场合,开玩笑会冲淡庄重的气氛;在一些悲哀的环境中,如参加追悼会或去探望病人时,不宜开玩笑,否则会引起人们的误解。
此外,在大庭广众之下,也应尽量不要打趣逗笑。④开玩笑一定要注意内容健康,幽默风趣,情调高雅切忌拿别人的生理缺陷开玩笑,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同时,。还要忌开庸俗无聊、低级下流的玩笑。
开玩笑的内容应带有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使大家在开玩笑中学到知识,受到教育,陶冶情操,从中收到积极的效果。(2)不随便发怒在社交场合中随便发怒,会造成两种不良的后果:首先对发怒的对象不友好,它会伤了和气和感情,失去朋友、同事之间的友谊与信任。
其次,对发怒者不利,一方面对本人的身体状况产生不良的影响;另一方面对发怒者的形象有不良的影响,人们会认为他缺乏修养,不宜深交。在社会生活中,人们适应环境,并求得环境的认可和接受,也是一种本能的表现。
它在社会交往中主要表现为与朋友、同事友好相处,不发怒或不发脾气,并从多方面克制自己。要做到这一点,首先,遇事要冷静思考;其次,要多为对方着想,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从中找出自己的缺点,以便更好地修正自己的看法;此外,对人要平和礼貌。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和独特的个性,都有着各自的生活习性和兴趣爱好,都有着不受他人干涉的生活领域。尊重他人,事实上也是在尊重自己。
对人平和礼貌,可以表现自己的修养、风格和气度,可以树立起自己良好的威信,可以赢得更多朋友的信赖和尊重。(3)不当面纠正他人失误中国人相处,讲究待人以诚。
遇到亲朋好友做得不大对头的事情,当面指出并加以纠正,才够朋友。可是在涉外交际中,我们却不宜这么做。
这是因为中外文化和习俗本身就存在着差异,国内是司空见惯的事,在国外却未必尽然。当众指出他人的失误,不仅使对方难以下台,而且也会显得自己过于刻薄。
如对一位不熟悉西装穿法的先生,就没有必要当即纠正他。简而言之,“不得纠正”就是对对方的举止行为,不要轻易评论其对或错,更不要对我们认为是错的而当即去纠正。
(4)不热情过度中国人提倡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为重,外国人却大都强调个性独立,所以不可以把中国式的善意的关心和规劝施之于外国人,不然就会出力不讨好。例如,你问外国朋友“吃饭没有?”他会曲解为你嘲讽他连饭都没得吃。
你同他打招呼:“上哪儿去?”他会怪你多管闲事。你见他天冷时穿得太少了,便建议他:“你该多穿几件衣服了。”
你显然是好意,他却会认为你粗暴地干涉他的个人自由。中国人讲究待人接物既要诚恳热情,又应当合乎彼此的身份和关系,符合礼仪规范。
如果一味只顾热情同样有害。“热情越位”会被人视为失礼和没有教养的表现。
热情过度使人感觉失礼、冒失、没有教养,动机和效果往往适得其反。比如在宴会上互相敬酒表示友好,但如果过分热情,硬让不会喝酒的人喝酒甚至过量喝酒,就会失言失态,从而破坏宴会的气氛,也使客人的身心受到伤害。
有一个人到一位朋友家做客,朋友很热情,准备了丰富的菜肴。他很感谢主人的好客,可是其中一道菜是他平生最不喜欢吃的,而主人却一定要他品尝其手艺如何,说这是他最拿手的。
不吃吧,主人的盛情难却,且菜已进了自己的盘中,吃吧,的确又难以下咽。最后为不使主人失望,只得硬着头皮把它吞下,结果引起呕吐,弄得双方都十分尴尬。
(5)不妨碍他人在公共场合每个有教养的人都应当有意识地约束自己的行为,尽量不因为自己的行为举止妨碍、打扰他人。在办公室里打电话除了应调低自己的音量外,还应注意长话短说,避免长时间占用电话,否则既影响单位业务信息的传达,也影响他人情绪。
在车站、机场、商店等公共场所,说话的。
5.印度八大奇怪的风俗是哪八大
一、大便以后用水冲洗屁股,而不用手纸 印度的居民一般厕所都有冲洗设备,普通百姓大便时则手拿一口杯水,习俗规定用左手洗屁股,所以到商店挑食品不得用左手。
这其实是一个好习惯。其好处首先痔疮的发病率大大减低;其次可以大量节约纸张,对保护地球资源、绿色工程的保护和发展,都极为有利。
光这一项,就能节约大量木材。但旅居在印度的侨胞,认为有伤大雅,大都还不习惯,至今保持着自己的民族习惯,仍然用手纸。
而我却采用了这个方法,用纸反而在心理上感到不卫生,不习惯了。 二、用右手付款 印度人买东西付款时只用右手递钱,对方找零钱时也只用右手,绝不用左手。
有人告诉我,一个当地人若用左手付钱,那是很不礼貌的。我用了很长时间才在某种程度上培养了只用右手递钱的习惯。
之所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有时候忘了这一规矩使了左手。但大概因为我是“老外”吧,我还没遇上对方在我用左手付钱时生气的。
其实,不只是付钱时有这个讲究,在一些较为正式的场合递送其他东西(特别是礼品之类),若不用双手而只用一只手时,也应该用右手。 三、树叶当饭盆 印度人在集体用餐时,吃饭用的饭盆常常是树叶做成的。
这种盆儿由几片很大的整片树叶相拼叠而成,内外两层,树叶和树叶之间用比火柴棍还小的小枝条“缝”起来,叶盆呈圆形,周围还有一个翘起来的边缘,所以其模样和金属饭盆一样,而且所有叶盆的形状和大小一致,显然是由一个模子压制出来的。开始我以为用这玩意儿会不大卫生,而且老担心它会漏,因此不大乐意用。
但后来我完全改变了这种想法,因为我发现它有明显的优点:首先,仅由几片树叶制成,而热带地区大叶片多着呢!所以取材极容易,造价很低。其次,这种餐具很轻,且不怕摔碰,搬运方便,很适合集体和野外用餐。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饭后处理容易,不用洗,一扔了事,而且很容易被大自然消化,基本不存在污染问题。至于卫生方面,其实,根本不用担心,本地人常常用这种叶盆吃饭并不闹肚子,外国人(包括笔者)用了之后也没什么问题,所以大可以放心享用这种独具风情的树叶快餐盆! 四、饮用的是生水 因为这里气候炎热,又普遍喜吃咖哩(印度咖哩世界第一)、生洋葱等,此类食物具有良好的杀菌能力。
长此以往,就形成了他们喝生水的习惯。就是到了大饭店、大宾馆,首先给客人也是杯生水。
一般人,尤其西方人听来感到是太不讲卫生了。但印度人民却像茹毛饮血时代的人类一样,适应了环境,加上常吃咖哩、洋葱等,可以有很强的抵抗力。
如果人类锻炼到这样的地步,该为地球节约多少能源啊! 五、不吃牛肉,但喝牛奶 印度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产奶大国,牛奶在印度人的饮食结构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每天早晨和傍晚,到国营奶站打奶的人络绎不绝,有的大家庭一打就是几升。
很多印度人的早餐就是一杯茶,再加几块饼干。而印度人喝茶一般是要加牛奶和糖的。
在德里的菜市场,还能买到雪白的奶豆腐,吃起来有很浓的奶香味。印度人特别喜欢吃甜食,印度餐最传统的甜食也是用两种奶酪和糖制成的。
六、“巨无霸”是羊肉的 由于宗教的原因,印度的素食者特别多。请印度人吃饭,先要搞清楚对方是不是素食者,否则会很尴尬。
严格的素食者,是连鸡蛋也不吃的,但牛奶一般都喝。有些虔诚的印度教徒,吃饭前还要做祷告。
有一次,我们请印度朋友来家吃饭,大家落座后,突然发现一位朋友闭上了眼睛,嘴里好像还在默念着什么,片刻之后,才睁开眼睛开吃。 七、活埋儿童驱魔 这种让常人不可思议的“活埋”仪式在佩拉于尔村沿袭了已经足足57个年头了。
参加这一祭祀仪式的儿童首先失去知觉,然后再被放入预先准备好的临时墓穴,用土完全掩埋60秒之后,再将他们挖出来。据说这是当地一种传统的宗教习俗,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祭祀两位能够驱赶妖魔的女神。
那些村民们为了让心中的愿望早日实现,争先恐后地将自己的孩子“活埋”。按照当地习俗,被埋的女孩必须是青春期以前的女童,男孩子则不被强求参加这种仪式,所有孩子的年龄从4岁到20岁不等。
令人称奇的是,“活埋”仪式进行的整个过程中,被埋孩子的父母以及来自省里的政府官员也在一旁“神色从容”地观看。目光慈祥的住房和城市发展官员杜雷拉吉平静地注视着眼前的一切,这位祭祀仪式的主要嘉宾这样告诉记者,“我是应本次活动组委会的邀请出席这个盛典的,其他我也没有什么太多好说的。”
八、侧头表同意 在印度的一些邦(如西孟加拉邦)里,人们表示赞同或应允时,不是点头,而是将头向右边侧一侧。外国人起初常常误会。
有的书上说印度人(包括孟加拉国人)用摇头表示同意。其实,这是不准确的,因为侧头和摇头毕竟是不同的动作。
印度人侧头表示同意时,有时动作幅度很大,连整个上半身都侧向了右边,这就跟摇头有更明显的区别了。
6.美国有哪些常见礼仪
风俗习惯 (一)礼仪 在美国社会必须“入境随俗”,必须了解并遵守美国社会中惯行的礼仪规则 在穿衣方面,虽然美国人以随和、不正式的印象,但在上班、赴宴会的场合, 仍是很正 规,穿衣的规矩极多,但以适合时宜为主,例如参加婚礼、参加丧事,则应着黑色或素色的衣 服;女士在办公室应着裙装,避免穿牛仔长裤. 乘车方面,车内座位的大小顺序,要看主人开车或司机开车而有所不同. 如是搭乘出租 车,应该以后座右方的座位为最大座, 后座的左位为次之,再其次为中间, 而司机旁的座位 为最卑位.如开车的是友人,则他旁边的座位为最尊位,其次才是后座右、左及中间位.因此 在中国常见男女友搭乘出租车时, 男士总是打开车门让女士先进入,挪到左边位,男士再坐 到右边位上,这是完全不符合正式西方礼仪的, 正确方式应是让女士入座后,绕到左边车门 自行上车入座.上下楼梯也有一定规矩,上楼时应让女士、长者先行, 目的是保障女士、长 者的安全. 在饮食的方面,要注意餐具应先由最外面的一副刀叉开始使用,食物要用叉子压紧,切成 小块才放入口中,吃食物及喝汤时不可出声,喝咖啡的小汤勺是用来搅拌奶品及糖的,切记不 可用汤勺来喝咖啡,并避免在餐厅中喧哗,如接到请贴赴宴,要注意下面几点: 是否需要寄回回柬,告诉主人参加与否,有时也可用电话通知,如请贴上注明“regrets only”, 则只有无法参加时才需通知,“rsvp”就应不论参加与否均寄上回帖或电话通知. 注意参加的宴会有无服装的规定. 准时,在参加酒会的时候,则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如五时至七时)前往, 当然也不宜太 晚才到. 如果邀宴宾客,则主人应注意: 1.陪客:应邀请与主客关系良好的人做陪. 2.食物:应先了解客人有无忌嘴的食物,如是否为素食者,是否为不食猪肉及鳞鱼类的犹 太人. 3.座位:主人应坐在背对门的位置,主客则在其对面,另外要注意阶级、尊卑,并以男女 、夫妻、中外分坐为原则. 进餐时饮酒种类应视当日主食而定, 如吃鱼则饮用白酒,吃肉则喝红酒,红酒应与室温 相同,且不可强邀宾客“干杯”,至于威士忌及白兰地等烈性酒,则多于饭后或饭前饮用. 国际社交礼仪规定多如牛毛,以上所举仅是其中数端,要在美国社会中行止合乎礼仪,还 需平日多留心注意并虚心学习才可. (二)礼节 鞠躬礼,是下级对上级或同级之间的礼节。
行鞠躬时要脱帽,右手握住帽檐中央将帽 子取下,左手下垂,上身前倾约十五度,两眼注视受礼者,同时表示问候。 握手礼,是全世界通用的礼节。
起源于欧洲,最初是表示手里没有武器或亲切的意思 。行握手礼时要客人先伸出手时才能握手。
握手时一般不戴手套,但尊贵的人和女人可戴 手套。行礼时忌交叉行礼,和女人握手不可太紧。
点头礼,是同级或平辈人之间的礼节。如在路上相遇, 可在行进间进行。
如遇见长官 、上级或长者,不行点头礼,而行鞠躬礼。 举手注目礼,这是军人礼节。
行礼时举右手,手指伸直并齐,指尖接触帽檐右侧,手 掌略赂外,手臂与肩齐高,两眼注视受礼者,待对方答礼后将手放下。 吻手礼,是欧美上层社会的礼节。
和贵族妇女或夫人见面时,如果女方先伸出手作下 垂式,则将手掌轻轻托起吻之。如果女方不伸手,则不行吻手礼。
接吻礼,是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或朋友、夫妻之间表示亲昵、爱抚的一种礼节。 通常是在受礼者脸上或额上接吻。
在高兴、喜庆或悲伤时,一般也行接吻礼,表示亲热或 安慰。 拥抱礼,是欧美各国熟人、朋友之间表示亲密感情的一种礼节。
见面或告别时互相拥 抱,表示亲密无间,感情深厚,拥抱礼通常和接吻礼一起进行。 (三)节日 1)感恩节 每年1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是感恩节。
感恩节是美国人民独创的一个古老节日,也是 美国人全家欢聚的节日。 每逢感恩节这一天,美国举国上下热闹非常。
城乡市镇到处举行化装游行、戏剧表演 和体育比赛等,学校和商店也都按规定放假休息。孩子们还模仿当年印第安人模样穿上离 奇古怪的服装,画上脸谱或戴上面具到街上唱歌、吹喇叭。
当天教堂里的人也格外多,按 习俗人们在这里都要做感恩祈祷。美国人从小就习惯独立生活,劳燕分飞,各奔东西,而在 感恩节,他们总是力争从天南地北归来,一家人团团围坐在一起,大嚼美味火鸡,畅谈往 事,使人感到分外亲切、温暖。
2)圣诞节 是美国人最大最热闹的节日。每年12月25日,全国便沉浸在一派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 中。
从感恩节过后的第二天,美国人就开始为圣诞节大忙特忙起来。每家商店都是人流滚 滚,商人们要鼓起如簧之舌,推销他们的各种货物,普通人也愿意趁此机会弃旧更新。
圣诞夜是一个狂欢的夜晚。美国人常常通宵达旦地举行庆祝活动。
人们在小杉树上或 小松树上挂满礼物、彩花和彩灯,树顶上还装上一颗大星。大人们站在一旁欣赏圣诞树, 孩子们更是手舞足蹈,甚至手拉手地围着圣诞树跳起欢快的舞蹈。
在公共场所,贺年片上 到处都有圣诞老我的形象。有时在家里也由一人扮成圣诞老人,为大家分发礼物。
美国人庆祝圣诞简直可以称得上是狂欢。送礼物和装饰家庭,是他们最重要的庆祝方 式。
每个家庭,都放着大包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