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和孔子的礼区别

0 2024-04-20 11:55 来源:www.xuanchuanyuan.com 手机版

1.谁知道礼的由来和孔子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要重视礼仪

礼的介绍

礼在中国古代是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作为典章制度,它是社会政治制度的体现,是维护上层建筑以 中国书法“礼”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与人交往中的礼节仪式。作为道德规范,它是国家领导者和贵族等一切行为的标准和要求。在孔子以前已有夏礼、殷礼、周礼。夏、殷、周三代之礼,因革相沿,到周公时代的周礼,已比较完善。作为观念形态的礼,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是同“仁”分不开的。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他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德治,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的限制。到了战国时期,孟子把仁、义、礼、智作为基本的道德规范,礼为“辞让之心”,成为人的德行之一。荀子比孟子更为重视礼,他著有《礼论》,论证了“礼”的起源和社会作用。他认为礼使社会上每个人在贵贱、长幼、贫富等等级制中都有恰当的地位。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修养起了重要作用;同时,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礼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不断的发生着改变和调整。

在古代,礼维持社会、政治秩序,巩固等级制度,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和权利义务的规范和准则。礼既是中国古代法律的渊源之一,也是古代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

孔子(见孔丘)说,殷因于夏礼,而有所损益,周因于殷礼,而有所损益。由此可知夏、殷时代已有礼。孔子又说,他能讲述夏礼和殷礼,但由于文献不足,他虽能言之,却不能“征之”。也就是说礼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的,不能当作绝对不变的僵化的内容而一味复古。

周公制礼,典章制度较前代更为完备,发展到了“郁郁乎文哉”(《论语·八佾》)的程度,使孔子赞叹不已,宣称“吾从周”。周人本以“尊礼”著称,到了春秋时代,王室衰微,礼乐征伐自诸侯出,陪臣执国命,等级制度破坏,统治者内部对于礼任意僭用,礼崩乐坏,所以司马迁说,“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史记·孔子世家》)。但由于周代礼制非常完善、周密,仍为士大夫所向往,力图予以恢复。春秋时代,孔子以前的人,如师服、内史过等,与孔子同时的人,如叔向、晏婴、游吉等,论礼的很多。但论礼最多,并自成体系的首推孔子。他一生以诗书礼乐教弟子,《论语》中有34处记载孔子论礼。他从理论上说明礼的重要性,立身治国都非有礼不可。礼与仁义是儒家学说的核心。

儒家认为,人人遵守符合其身份和地位的行为规范,便“礼达而分定”,达到孔子所说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境地,贵贱、尊卑、长幼、亲疏有别的理想社会秩序便可维持了,国家便可以长治久安了。反之,弃礼而不用,或不遵守符合身份、地位的行为规范,便将如周内史过所说的:“礼不行则上下昏”,而儒家所鼓吹的理想社会和伦常便无法维持了,国家也就不可得而治了。因此儒家极端重视礼在治理国家上的作用,提出礼治的口号。孔子说:“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礼记》云:“礼者君之大柄也……所以治政安君也”,可见礼是实现国家稳定和谐人民幸福的重要工具。“为政先礼,礼其政之本欤!”儒家认为推行礼治即是为政。师服云:“礼以体政”;孔子说:“为国以礼”;晏婴说:“礼之可以为国也久矣”;《左传》引君子曰:“礼经国家,定社稷”;女叔齐云:“礼所以守其国,行其政令,无失其民者也”;荀子云:“国之命在礼”。从这些话里可以充分看出礼与政治的密切关系,国之治乱系于礼之兴废。所以荀子说:“礼者治辨之极也,强国之本也,威行之道也,功名之总也,王公由之所以得天下也,不由所以陨社稷也”;《礼记》云:治国以礼则“官得其体,政事得其施”,治国无礼则“官失其体,政事失其施”,结论是:“礼之所兴,众之所治也;礼之所废,众之所乱也”。显而易见,放弃礼和礼治,理想的社会便无法建立和维持了。

“尊重”原则:要求在各种类型的人际交往活动中,以相互尊重为前提,要尊重对方,不损害对方利益;同时又要保持自尊。

礼的四个原则

“遵守”原则:遵守社会公德,遵时守信,真诚友善,谦虚随和。

“适度”原则:现代礼仪强调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一定要把握适度性,不同场合、不同对象,应始终不卑不亢,落落大方,把握好一定的分寸。

“自律”原则:交流双方在要求尊重自己之前,首先应当检查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礼仪规范要求。

2.荀子的“礼”和孔子的“礼”不同,请简要回答

他们的不同在于:孔子援仁入礼以来,荀子援法入礼。孔子的礼就是使天下仁义,它本质上是一种仁的存在。同样是讲礼,荀子与孔子相比已经有了显著的不同。孔子言语中的礼、法概念是疏离的,而礼、仁概念是切近的。荀子固然也有一些重视礼的言论,但他对法津津乐道。荀子主张隆礼重法,甚至有时候更是抛开礼专讲法。由于他们所生活的时代背景和各自的思维路径不同,孔子在礼论中摆设了“仁政”的前提,而荀子以儒家为宗,同时吸收了法家的营养,以礼为纲,以法为纪,主张礼法皆用。荀子的思想也许更实用,孔子的思想则富于理想化,但不论怎样,实用的思想自然不会被抛弃,而理想化的思想也没有因为在当时无法实现而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它们对当时社会乃至后世都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记得采纳啊

3.谁知道礼的由来和孔子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要重视礼仪

试谈孔子与礼

原生型态的礼源于人类对生活世界的理解,是礼仪(形式)与礼义(内涵)的合一,也和整个社会生活结成为一体。人们的日常生活浸润于古礼之中,对其所表意义是深刻领悟而娴于运用的。因此,行其礼而其义不待说而明,“百姓日用而不知。”(《周易集解》)周公制礼作乐虽有其原创性的一面,但主要还是依据于民间采风,是对当时“下民”日常生活之样态(古礼)的体现和反映,也是对古礼的一种继承和发扬。到孔子的时代,古礼发生了礼仪与礼义的分离,面临着被淡忘、扭曲、修改和僭越的命运,到了濒于灭绝的境地。与当时的其他学者和执政者反礼、批礼、毁礼的态度不同,孔子对古礼赞扬备至而进行抢救、继承。他担当起了拯救古礼的历史重任,尽自己一生,抢救散失濒绝的古礼,尽量完备地搜集资料,使濒临崩坏的礼文化得以传衍久远,承续有端。同时,与当时老百姓对古礼日用而不知的态度不同,孔子是保持着清醒的自觉的,这就使他不仅保存了古礼,而且将所学的古礼融入自己的生命,用自己的人格彰显了古礼的本质精神,赋予古礼以生命内涵。建立在原生型态的礼和周礼基础之上、经孔子聚合而重铸的古礼已不是原初意义的古礼,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孔子礼学”。本文从文化的制度层面入手,把“礼”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对孔子礼学的历史形成及其文化意义作一系统分析,从而看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和地位。

4.孔子说的“礼”是指“礼节”、“礼让”吗

《于丹〈论语〉心得》的第47页,引用了《论语·子罕》中的一段话:“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于丹这样解释:孔子很重视日常生活中的礼节.他尊礼,守礼,行礼,并不是做给别人看,而是一种自我修养.?此外,在第89页于丹是这样解释“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一句的:问到这个问题,老师不能不说话了,他说:“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治理一个国家最核心的东西是讲究礼让,可是子路的话一点都不谦虚,所以笑笑他.意思是说,要以礼制去治理一个国家,首先你的内心要有一种温良恭俭让,这是一个起点.你看子路说话的时候那么草率,抢在大家之前发言,说明他内心缺乏一种恭敬和辞让啊.?两段文字,就有两种说法,一开始于丹认为孔子尊的礼是“礼节”,是“一种自我修养”;其后又提出“为国以礼”的“礼”是“礼让”.在于丹的笔下孔子成了任人打扮的新娘,孔子所说的礼,到底指的是什么呢?看了于丹的书,读者无法得到明晰的答案,反而变得更加迷惑不解.?事实上“礼”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观念,不理解“礼”的含义,我们很难真正了解孔子和他的思想,也难以真正读懂《论语》.?东汉许慎去古未远,我们先来看看他在《说文解字》里是如何解释“礼”字的: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豊,豊亦声.?许慎认为“示,神事也.”,就是说示字与祭祀和鬼神有关.豊字,本指古代祭祀用的礼器.礼字从示从豊,豊亦声,许慎的意思是说,礼与祭祀和鬼神之事有关,含有通过祭祀神灵以求神灵降福庇佑的意思.?许慎对“礼”字的解释与孔子的观念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从《礼记》、《左传》等典籍的零星记载看,孔子主张的礼是起源于天道的.?《礼记·礼运》引用孔子的话说:?“夫礼,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故失之者死,得之者生.《诗》曰:‘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是故,夫礼,必本于天,毅于地,列于鬼神,达于丧、祭、射、御、冠、昏、朝、聘.”?《礼记·礼运》还记载有与此相似的孔子的言论:?“夫礼必本于大一”;“夫礼必本于天,动而之地”.?类似的说法还见之于《左传·文公十五年》:?“礼以顺天,天之道也.”?孔子所处的春秋末期就文明的发展程度来说,类似于人的孩童时代.对于小孩来说外面的世界总有太多的未知,因此小孩总是喜欢问一些在大人们看来天真可笑的问题.小孩问了,大人已知的当然会给一个明确的答案,但是对于孔子时代的先民来说,很多的未知可能一时无法找到正确的答案,于是人们对未知由好奇变成了恐惧和敬畏,认为在冥冥之中有天意在决定着一切.不管是锦衣玉食的贵族,还是贫病交加的底层民众,都逃不过生老病死的轮回,在这一点上一切众生都是平等的.对未知的敬畏感,对死亡的恐惧感,对个体命运的无力感,促使当时的人们相信有万能的天神主宰着人世的一切.?孔子以当时人们最为敬畏的“天”为载体,提出了自己的治世理论,他认为“天”是人世间的最高主宰,礼是“本于天”的,先王要顺应天意加以运用,用来管理“人情”,克制人的不合理欲望.离开了礼,圣人也无法治理社会,天下百姓更是不知所从.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所说的“礼”,其实就是孔子主张的一套符合统治者整体利益的行为准则,推而广之,在社会生活中,“礼”可以表现为由于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而形成的“礼节”.?既然“礼”是一套符合统治者整体利益的行为准则,那么其具体内容包括些什么呢?正如孔子所说的:?“非礼无以辨君臣、上下、长幼之位也,非礼无以别男女、父子、兄弟之亲,婚姻疏数之交也.”(《礼?记·?哀公问》)?首先,“礼”是一套等级制度,社会上不同的人,按照礼的要求都能明确自己的定位.这段话说的是,没有礼就没有办法辨别君主与臣民、上级与下级、年长的人和年幼的人之间的地位差别;没有礼就没有办法区别男人和女人、父亲和儿子、哥哥和弟弟之间的亲属关系,没有办法区别婚姻关系和朋友关系.?可能有人马上会想到,正是这套封建礼教,曾经造成了许多人间悲剧.汉代乐府诗《孔雀东南飞》讲述了“刘兰芝”和“焦仲卿”的爱情悲剧.刘兰芝,出嫁前是一个知书达礼的闺秀:?十三学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出嫁以后,谨守封建礼教对女性的要求,每日辛勤劳动:?夜夜勤作息,三日断五匹……?但在封建礼教上升的东汉末年,这样一个聪明能干、温顺贤良、知书达礼、千年难得的五星级“媳妇”,却被婆婆认为不守“妇道”.她到底犯了什么错误呢?原来只不过因为聪慧而多了一些主见,因为爱而漠视“夫贵妻荣”的观念,拒绝兄长逼她嫁给“足以荣汝身”的“第五郎”.放到现在,她这些不能宽恕的“缺点”,还能说是缺点吗?类似的悲剧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可谓数不胜数.但是这是孔子的错吗?我们知道,任何真理离开它所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就可能变成谬误.孔子所主张的“礼”,根本目的就是要调和当时的社会矛盾,起到中和作用,也就是要达到和谐的境界.《论语·学而篇》:?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

5.谁知道礼的由来和孔子有什么关系

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仁和礼各自的地位和价值及其相互关系,一直是众所注目的重要问题。或云仁重于礼,或云礼重于仁,众说纷纷,莫衷一是。事实上,仁固然是孔子的发现,但仁的发现原本是对礼的意蕴深入开掘的结果,而礼的价值也正由仁的发现而重新确立。仁是礼的内在根据,仁心外化而成礼,依礼而行而成仁,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恰成一辩证的统一关系,而其前提则是:仁作为一个德性范畴乃是一个动态的存在,即仁由根之于心的潜在的德性,到经过礼的规范而实现为完美的人格,其间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仁之作为潜在的德性和礼之作为外在的规范,各有其不可取代的地位和价值。仁不发于心,则礼便成为毫无意义的虚文;而失去礼的规范,则仁流为自然性情,虽不失为直,但却难免于野,甚至难免为乱。由仁之作为动态的范畴这一特点,我们又不妨推断:人性美善而又非纯美纯善或即是孔子未曾明言的独特的人性观。

6.孔子礼含义孔子所主张的“礼”实际指的是什么

孔子所主张的“礼”,最主要的含义就是“行为规范”。这个“礼”的作用包括:

1、政治上的作用:所谓“礼制”、“礼治”,建立各种典章制度,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以达到统治国家的作用。

2、社会上的作用:所谓“礼教”,通过节日习俗、庆生、婚礼、丧礼、祭礼等各种社交礼节礼仪,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以达到移风易俗的作用。

3、人心自觉的作用:所谓“人而不仁,如礼何?”,这是孔子最大的贡献,孔子赋予僵化了的“礼”以“仁”的灵魂,期望通过教育,让人们能够从外在的行为规范中对自己的生命进行观照,从而唤醒自己的心灵,做一个立志于修养品德的君子。

7.苟子的礼与孔子的礼有何不同之处

孔子援仁入礼以来,荀子援法入礼。

孔子的礼就是使天下仁义,它本质上是一种仁的存在。同样是讲礼,荀子与孔子相比已经有了显著的不同。

孔子言语中的礼、法概念是疏离的,而礼、仁概念是切近的。荀子固然也有一些重视礼的言论,但他对法津津乐道。

荀子主张隆礼重法,甚至有时候更是抛开礼专讲法。由于他们所生活的时代背景和各自的思维路径不同,孔子在礼论中摆设了“仁政”的前提,而荀子以儒家为宗,同时吸收了法家的营养,以礼为纲,以法为纪,主张礼法皆用。

荀子的思想也许更实用,孔子的思想则富于理想化,但不论怎样,实用的思想自然不会被抛弃,而理想化的思想也没有因为在当时无法实现而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它们对当时社会乃至后世都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儒家是三代礼乐文化的继承者、接受者。

礼是先秦儒家最为重要的范畴之一,甚至构成先秦儒家思想的核心。从“复礼”的愿望、“守礼”的立场出发,探讨三代之治乱,揭露现实之弊端,论说礼和礼治的价值,批评法治的危害性,这是孔子、孟子和荀子等礼学思想的共同的理路。

比较而言,孔子更重视对三代之礼的历史考察,对德礼和情礼关系的多方面的分析;孟子更重视对礼的内在性的证明,对三代丧礼中厚葬久丧特征的坚守;而荀子更重视对礼之价值和本质的多层面的究探,对礼乐关系和礼法关系的多维度的思考。这些,则又使得先秦时期不同的儒家人物的礼学思想各有其重点和特色。

孔子认为社会政治之乱,根源在于礼的毁坏与丧失,变乱为治的唯一手段就是重新拾起被毁弃的礼,恢复礼治,为此,孔子从三代之礼的相因与损益入手,承认三代之礼在礼仪层面的变化发展,坚持三代之礼的宗法等级性,吹胀三代之礼的治世价值,鼓吹礼治为治世良方;在礼失却强制性,越礼违礼难以禁止的情形下,试图以德为礼的支撑点和约束力量,以血亲之情为礼的基础。这些观点,构成了孔子礼学的基本框架。

孟子熟悉 礼的文献,常与他人讨论礼,坚持礼的宗法等级性,肯认礼的政治价值和人生价值,既以礼为标准区别人与禽兽,又以礼为标准区别君子和小人;为证明礼的道德性与道德之礼的内在性,由人性而深入人心,叩开心灵世界,最终把礼安置于人心之中;重视丧礼,对三代丧礼持完全继承、接受的态度,力证丧礼的厚葬久丧的特征,与孔子重久丧而轻厚葬有所不同。礼在荀子哲学中居于核心地位,荀子哲学的方方面面都是围绕着礼的阐述而展开的,并且都是组成荀子礼学体系的重要部分。

大体上说,荀子礼学包括礼之价值、礼之本质以及礼乐观和礼法观等方面的内容。就礼之价值来说,荀子认为礼具有政治价值、人生价值和形上价值;就礼之本质来说,荀子认为礼主要指政治制度,兼具道德规范和宇宙之道双重意蕴;就礼乐观来说,荀子认为礼乐同功、同源,还有相同的效法对象;就礼法观来说,荀子认为礼中有法,在政治层面礼法并重,在理论层面礼尊法卑。

荀况学问渊博,在继承前期儒家学说的基础上,又吸收了各家的长处加以综合、改造,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发展了古代唯物主义传统。在自然观方面,他反对信仰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并提出人应顺应自然规律才能繁荣发展;在人性问题上,他提出“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性”和“伪”两部分,性(本性)是恶的动物本能,伪(人为)是善的礼乐教化,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

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在政治思想上,他坚持儒家的礼治原则,同时重视人的物质需求,主张发展经济和礼治法治相结合。在认识论上,他承认人的思维能反映现实。

但有轻视感官作用的倾向。在有名的《劝学篇》中,他集中论述了他关于学习的见解。

文中强调“学”的重要性,认为博学并时常检查、反省自己则能“知明而行无过”,同时指出学习必须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学习态度应当精诚专一,坚持不懈。他非常重视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国家要兴旺,就必须看重教师,同时对教师提出严格要求,认为教师如果不给学生做出榜样,学生是不能躬行实践的。

他也提出了“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密切关注现实世界的变化,充满事功精神。

荀子讲学于齐、仕宦于楚、议兵于赵、议政于燕、论风俗于秦,对当时社会的影响不在孔孟之下。孔子不入秦,荀子却对秦政、秦俗多予褒奖,而同时批评其“无儒”。

这说明他在坚持儒学的基本信念的前提之下,还在努力争取扩大儒家的政治空间。俯仰于政治与学术之间,荀子所体现的务实精神,应该是汉代儒宗董仲舒的取法对象。

他们都为儒学适应时代环境、进而寻求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儒家认为,人人遵守符合其身份和地位的行为规范,便“礼达而分定”,达到孔子所说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境地,贵贱、尊卑、长幼、亲疏有别的理想社会秩序便可维持了,国家便可以长治久安了。

反之,弃礼而不用,或不遵守符合身份、地位的行为规范,便将如周内史过所说的:“礼不行则上下昏”,而儒家所鼓吹的理想社会和伦常便无法维持了,国家也就不可得而治了。因此儒家极端重视礼在治理国家上的作用,提出礼治的口号。

孔子说:。

8.孔子的礼是什么意思

孔子所谓的“礼”,不仅仅是君臣、父子、夫妻、兄弟、师生等应该秉承的礼仪,而是君子应该通过“仁”来辨别是非之后,而对一切事物所采用的一种不折不扣、不受外界影响亦不受内心迷惑的一种心智和处理事物的态度。从历史来分析“ 礼”的实质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

儒家鼓吹的理想封建社会秩序是贵贱、尊卑、长幼、亲疏有别,要求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符合他们在家族内的身份和社会、政治地位,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行为规范,这就是礼。礼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差别性。所以古人指出礼的特征为“别异”(《荀子·乐论》)或“辨异”(《礼记·乐记》)。春秋、战国和汉代论礼的人,一致强调礼的作用在于维持建立在等级制度和亲属关系上的社会差异,这点最能说明礼的涵义和本质。荀子(见荀况)云:“人道莫不有辨,辨莫大于分,分莫大于礼。”又云:“故先王案为之制礼义以分之,使贵贱之等、长幼之差、知贤愚能不能之分,皆使人载其事而各得其宜。”《礼记》云:“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又云:“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韩非子(见韩非)云:“礼者……君臣父子之交也,贵贱贤不肖之所以别也。”董仲舒云:礼者“序尊卑、贵贱、大小之位,而差外内远近新故之级者也。”《白虎通德论》云:礼所以“序上下、正人道也。”这些话都证明礼是有差别性的行为规范,决非普遍适用于一切人的一般规范。

“礼”既是富于差别性、因人而异的行为规范,所以“名位不同,礼亦异数”(《左传·庄公十八年》)。每个人必须按照他自己的社会、政治地位去选择相当于其身份的礼,符合这条件的为有礼,否则就是非礼。举例来说,八佾舞是天子的礼,卿大夫只许使用四佾,鲁季氏以卿行天子之礼,八佾舞于庭,孔子认为非礼,愤慨地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树塞门和反坫是国君所用的礼,管仲采用,孔子批评他不知礼。历代冠、婚、丧、祭、乡饮等礼,都是按照当事人的爵位、品级、有官、无官等身份而制定的,对于所用衣饰器物以及仪式都有繁琐的规定,不能僭用。在家族中,父子、夫妇、兄弟之礼各不相同。夜晚为父母安放枕席,早晨向父母问安,出门必面告,回来必面告,不住在室的西南角(尊者所居),不坐在席的中央,不走正中的道路,不立在门的中央,不蓄私财,是人子之礼。只有通过不同的礼,才能确定家族内和社会上各种人的身份和行为,使人人各尽其本分。“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礼记·曲礼上》),便是此意。

统治阶级内部和庶人都受礼的约束。所谓“礼不下庶人”,并非庶人无礼,只是说庶人限于财力、物力和时间,不能备礼,更重要的是贵族和大夫的礼不适用于庶人。例如庶人无庙祭而祭于寝。

礼仪和孔子的礼区别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