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对传统服饰礼仪的看法

0 2024-04-11 10:15 来源:www.xuanchuanyuan.com 手机版

1.孔子对古代礼仪持什么态度

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

中国素称“礼仪之邦”之称,“礼”在传统社会无时不在,出行有礼,坐卧有礼,宴饮有礼,婚丧有礼,寿诞有礼,祭祀有礼,征战有礼等等。这里的“礼”包含了传统礼制的精神原则与传统礼仪行为两大部分,礼义是礼制的精神核心,礼仪制度是礼义精神的外在表现,二者关系密切。

行走之礼——在行走过程中同样注意人际关系的处理,因此有行走的礼节。古代常行“趋礼”,即地位低的人在地位高的人面前走过时,一定要低头弯腰,以小步快走的方式对尊者表示礼敬,这就是“趋礼”。传统行走礼仪中,还有“行不中道,立不中门”的原则,即走路不可走在路中间,应该靠边行走;站立不可站在门中间。这样既表示对尊者的礼敬,又可避让行人。

见面之礼——人们日常见面既要态度热情,也要彬彬有礼。如何与不同身份的人相见,都有一定的规矩。比如一般性的打招呼,在传统上行拱手礼。拱手礼是最普通的见面礼仪,方式是双手合抱(一般是右手握拳在内,左手加于右手之上)举至胸前,立而不俯,表示一般性的客套。如果到人家做客,在进门与落座时,主客相互客气行礼谦让,这时行的是作揖之礼,称为“揖让”。作揖同样是两手抱拳,拱起再按下去,同时低头,上身略向前屈。作揖礼在日常生活中为常见礼仪,除了上述社交场合外,向人致谢、祝贺、道歉及托人办事等也常行作揖礼。身份高的人对身份低人的回礼也常行作揖礼。传统社会对至尊者还有跪拜礼,即双膝着地,头手有节奏触地叩拜,即所谓叩首。现今跪拜礼只在偏远乡村的拜年活动能够见到,一般不再施行。在当今社会人们相见,一般习用西方社会传入的握手礼。

入坐之礼——传统社会礼仪秩序井然,坐席亦有主次尊卑之分,尊者上坐,卑者末坐。何种身份坐何位置都有一定之规,如果盲目坐错席位,不仅主人不爽,自己事后也会为失礼之事追悔莫及。如果自己不能把握坐何种席次,最好的办法是听从主人安排。室内座次以东向为尊,即贵客坐西席上,主人一般在东席上作陪。年长者可安排在南向的位置,即北席。陪酒的晚辈一般在北向的位置,即南席。入坐的规矩是,饮食时人体尽量靠近食案,非饮食时,身体尽量靠后,所谓“虚坐尽后”。有贵客光临,应该立刻起身致意。

饮食之礼——饮食礼仪在中国文化中占有极重要的位置,在先秦人们以“以飨燕之礼亲四方宾客”,后代聚餐会饮也常常是一幕幕礼仪活剧。迎宾的宴饮称为“接风”、“洗尘”,送客的宴席称为“饯行”。宴饮之礼无论迎送都离不开酒品,“无酒不成礼仪”。宴席上饮酒有许多礼节,客人需待主人举杯劝饮之后,方可饮用。所谓:“与人同饮,莫先起觞”。客人如果要表达对主人的盛情款待的谢意,也可在宴饮的中间举杯向主人敬酒。在进食过程中,同样先有主人执筷劝食,客人方可动筷。所谓:“与人共食,慎莫先尝”。古代还有一列进食规则,如“当食不叹”、“共食不饱、共饭不泽手”、“毋投骨于狗”等,主客相互敬重,营造和谐进食、文明进食的良好氛围。

2.孔子思想对礼仪风俗的影响

孔子思想对后世中国人的影响很大

“礼”作为中国宗法分封与专制集权农耕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修养起了重要作用。“礼”一方面促进了个人道德品质的完善,也促进了家庭伦理关系的协调,形成了中国特有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敬老爱幼、团结和睦的家庭伦理关系。但同时又形成了三纲五常,三从四德之类的东西。这种通过修身、齐家而形成的道德修养和家庭伦理,逐渐积淀成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美德。

“礼”作为中国宗法分封与专制集权农耕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修养起了重要作用。“礼”一方面促进了个人道德品质的完善,也促进了家庭伦理关系的协调,形成了中国特有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敬老爱幼、团结和睦的家庭伦理关系。但同时又形成了三纲五常,三从四德之类的东西。这种通过修身、齐家而形成的道德修养和家庭伦理,逐渐积淀成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美德。

外:

孔子对许多西方人来讲是个谜,从久远的

年代开始,欧洲就承认了这位中国著名的

思想家和哲学家。孔子是中国哲学最具影

响力的代表,他闪烁着智慧 的人生哲理不

仅贯穿中国文化,同样也传播到西方国家,

并对西方哲学和文化产生重要 影响。

3.孔子对“礼”的见解

孔子对礼谈的太多了。

帖一段我的《论语》学习心得吧。 【原文】 林放问礼之本。

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注释】 (1)林放:鲁国人。

(2)易:把事情治办周全。 (3)戚:哀痛。

【译文】 林放问礼的根本是什么,孔子说:“你问的问题很大啊,很有意义!一般的礼仪,与期奢侈,不如节俭些;丧葬仪式,与其办的周全、尽善尽美,不如心里真诚悲痛。” 【评析】礼有一个形成及演变的过程。

人与动物有一些本质上的区别,比如直立行走、语言,有人说礼也是根本区别之一。据考古发现,有的远古时代遗骸旁边有粉未,据估计这就是一种生者对逝者的感情表达,是丧礼的雏形。

一个人这样表达,就有更多的人效仿,于是礼就形成了风俗习惯,风俗日久就形成了文化。但是,礼一旦成为文化,在形式方面就可能丧失了最原本的情感表达,而是为了有礼而行礼,礼的制度也越来越繁杂。

面对春秋时期繁杂的礼,鲁国人林放就提出了问题:礼的根本究竟是什么?孔子马上对他提出了表扬、赞叹,说他问的好!为什么呢?这个林放没有留下更多的生平资料,可见在历史上并不是一个重要的人物,也不是什么仁者贤人,只是一个普通的人,可能是一个普通官员,即使官比较大,也顶多是个省部级吧。然而,他就问出了这样一个有深度的问题,现在哪一个省部级官员能问出这样的问题呢? 孔子于是答了,说礼与其奢宁俭,丧与其易宁戚。

朱子曾注:俭者物之质,戚者心之诚,故为礼之本。我们为什么要有“礼”呢?是因为我们丰沛的情感、我们的心意需要一种方式来表达,“礼”就告诉了你这种方式,所以礼是内心精神境界的外面表现。

如果只有礼的形式,而没有了礼的精神,那就失去了礼之本。我们中华号称礼仪之邦,是一种精神的东西,而不是形式。

于是,礼的发展似乎走进了一个怪圈,就是从质朴的礼,发展成为风俗习惯,成为人人遵守的一种准则,然后上升为文化,但是到了这个时候,很多人都以此为礼的时候,可能礼之本已经失去了。比如说丧礼,规定出了穿什么,戴什么,怎么哭,居丧多少天,人们只是依礼去做这些事情,做的规规矩矩,圆圆满满,但是如果没有内心真正的悲痛,这些形式有什么意义呢?于是开始有人反思,要求去除这些形式的条条框框,呼吁回归到原来质朴的礼……回到原来,然后经过另一次的轮回…… 仿佛居士的一句话可谓道尽了礼的前世今生和来世:繁礼耗神,简礼损情;初礼则庄,久礼则戏;稀礼则厚,频礼则薄;严礼则烦,宽礼则怠。

故礼生礼灭,随世流转,变伟千古,莫知其数。 【故事】下面我举几个小事例,来理解孔子他老人家这句话。

第一,礼与其奢宁俭,就举三个婚礼的事故吧。两个奢华的婚礼,戴安娜王妃与查尔斯王子燃起多少灰姑娘变白雪公主与王子偕手百年的梦,然而事实证明对神的誓言都脆弱的那么不堪一击;贾宝玉与薛宝钗的婚礼够奢华,然而不需婚礼就注定这是一个悲剧。

一个足够俭的婚礼,没有嫁妆,没有仪式,没有大宴宾朋,新房是男方的办公室,新娘因为被通缉远道投奔而来,于是就算结婚了,但是他们却偕首共同恩爱生活了五十多年,最后同用一个骨灰盒,骨灰都撒在一起,他们就是周恩来和邓颖超。 然后再举一个红楼梦中的例子,就是元妃省亲,本来省亲就是回家与自己的家人团聚,然而,因了礼,元春只能高高在上的“享受”自己长辈的参拜,想拥抱一下自己的亲人都不能够。

还有祥林嫂的故事,让鲁迅对“吃人的礼教”狠狠的鞭笞。这些,是礼的错吗?我想不是,这些礼已经成了耗神的繁礼,戏的久礼,频的薄礼,已经失去了礼之根本,不能反应人的内心情感。

最后再举两个葬礼就更能理解孔子的话了。第一还是红楼梦中的故事,秦可卿的葬礼,这可以说是最“易”的葬礼了,被王熙凤办的非常完美,那么多人举行了那么多的仪式,花了那么多的钱,然而,有多少人是真正心里悲痛的呢?这种葬礼是对逝者的怀念与追思吗?另一个是电影《唐山大地震》中的故事,一位母亲以为自己的女儿方登死于地震,为自己的女儿建了一个简单的墓,墓里放着一个新书包,每年开学母亲都会买了新课本埋进去,因而里面有所有的课本。

这个葬礼不隆重,不奢华,但是,所有观众都能体会到母亲爱女儿的那一颗心。 好了,让我们再来用上述例子来诠释一下孔老夫子的箴言吧:礼,与其像戴妃与王子的婚礼那样奢华,不如像周邓的婚礼那样俭朴,其根本在于是真的要偕首百年;丧礼,与其像秦可卿的葬礼那样治办周全,不如像方登的葬礼那样,有母亲发自内心的真诚的哀伤,那才是有内涵的礼,礼仪之邦的礼。

4.孔子对“礼”的见解有那些

孔子伦理道德思想的核心是“仁”,而“仁”的客观标准则是“礼”——“克己复礼为仁”。所谓克己复礼,就是要求人们自觉地约束自己,在既定的位置上以礼的标准正确地处理上下左右的关系,如为父要慈,为子要孝,为友要信,为臣要忠,为君要善,要爱民,等等。

孔子认为,对礼的学习和实践是一个人在社会上安身立命的起码条件。他告诫自己的儿子说:“不学礼,无以立”(《季氏》)。孔子本人在这方面则堪称身体力行的楷模。请看《乡党篇》中这些生动的描述:

1、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

2、君召使摈,色勃如也,足躩如也。揖所与立,左右手,衣前后,襜如也。趋进,翼如也。宾退,必复命曰:“宾不顾矣。”

3、过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

4、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

、5没阶,趋进,翼如也。

这是他从事政务活动时的情形。其中有的是对约定俗成的传统政习的遵守,但更多的则是通过小心翼翼的举止言谈乃至一定的面部表情体现出对君臣关系的恪守和对君王权威的维护。日常生活中,同样一丝不苟:

1、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也。

2、问人于他邦,再拜而送之。

3、见齐衰者,虽狎,必变。见冕者与瞽者,虽亵,必以貌。

4、升车,必正立,执绥。

5、席不正,不坐。

6、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

7、待人接物,迎来送往,日常的家居或外出,都表现出深厚的礼的修养。

以上这些描述,以现代的价值观念来看,不少已近于滑稽。然而,在孔子那个时代,在只有少数人能够接受教育的社会,它的意义便非同寻常了。在这小心翼翼、循规蹈矩的言行背后隐含着的,是对放纵粗野轻率的抑制和对文明生活秩序的追求。

孔子的弟子们能够把他的言行举止的细枝末节如此惟妙惟肖地记录下来,说明那些在我们看来近于滑稽的举止言行,在当时人的心目中,还是一种尊崇的典范。

5.儒家思想对中国服饰有何影响

最有名的就是 孔子“被发左衽”的典故吧,从中你就看出孔子对衣着的看法。首先这玩意极其重要,管仲那么大过错,但是保住了“周礼衣冠”,孔子就觉得他了不起。其次,儒家崇古,这玩意必须跟老祖宗一样。最后这东西麻烦啊,一点儿错都不能有。

出处《论语·宪问》:“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自古汉人的服饰规矩是生右死左,就是汉人的汉服交领的开口都是右衽,左衽压右衽,领子呈y形;发式是束发,不披发。只有死去的人才使用左衽、披发。另外披发左衽也是蛮夷的服饰象征,子曰:微管仲,吾披发左衽矣!“披发左衽”就是典型的胡人装束。

儒家重礼仪,讲求中庸之道,所以,在这种独特的人文思想的影响下,中国人的着装讲求和谐、融洽,传统服饰始终以繁冗,宽博的主要特征出现,表达出整规、含蓄、端庄的民族性格。强调封建的伦理纲常,提倡“存天理,去人欲”。在服饰制度上,表现为十分重视恢复旧有的传统,推崇古代的礼服:在服饰色彩上,强调本色;在服饰质地上,主张不应过分豪华,而应简朴。封建礼制对服饰的影响更为具体,中国历代王朝对服饰加以礼法的约束,可谓是“贵贱之别,望而知之”。社会风尚中渗透了严格的等级尊卑观念。庶民即使腰缠万贯,按礼法规定,也不得穿不该穿的服饰,不得恃富约分。礼制就是这样层层维护特权,干预各阶层的服饰穿着,由权力的分配决定服饰的分配,超经济强制渗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孔子对传统服饰礼仪的看法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