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的避讳礼仪

0 2024-02-19 11:30 来源:www.xuanchuanyuan.com 手机版

1.谁帮帮忙告诉我有关"家族礼仪"的论文或观点

朱熹顺应宋代重建平民化乡村宗法组织的思潮,认为要建立平民化的宗族及家族制度,重建新的家族、宗族礼仪就是一个重要的"有补治道"的工作.首先,应确立"礼"出于天这一重要的道德立法及伦理规则;其次,应注重礼制中乡村宗族、家族之礼的建设;第三,应重视社会转型期乡村家族、宗族礼仪、规则与国家礼法的一致性与共同性,倡导家礼乡规随时势而变易;第四,应强调封建伦理的孝、悌、节的礼仪规范;最后,是主张由家族伦理向国家、社会伦理扩充,并使家族礼仪成为教化民众"忠"、"孝"、"慈"的工具.在乡间及地方大力推行与维护宗族、家族伦理,目的是保证国家意识形态及政治伦理纲常对乡村社会的控制.。

2.家庭礼仪

家庭礼仪的基本特点主要表现在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以感情联络为目的,以相互关心为原则、以社会效益为标准四个方面。

第一,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家庭礼仪主要体现在家庭成员之间,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是人类社会中最为普遍的关系,以血缘关系、感情关系为核心。

因此,在家庭礼仪的形成、建立和运用过程中,必须从血缘关系这一基本点出发的。 第二,以感情联络为目的。

家庭礼仪的主要职能并非以个人形象的塑造为侧重点,而是通过种种习惯形成的礼节、仪式来进一步沟通感情,俗话说的“亲戚亲戚,不走不亲”。就是强调亲友间的感情有了血缘关系的基础,还得需要通过一定的礼仪手段来维持、强化和巩固。

婚嫁喜庆、乔迁新居、寿诞生日等种种快乐,通过礼仪的传播,可以使更多的人体会和享受,这一传播过程的最终目的就是加强感情联系。 第三,以相互关心为原则。

之所以说“母爱是最伟大,最神圣的爱”是因为母爱的主要内涵是无私的奉献、无微不至的关怀。要衡量一件事或某一行为是否符合家庭礼仪要求,只要分析一下双方之间是否存在相互关心的成分,真诚的祝贺、耐心的劝导,热情的帮助本身就是合乎礼仪的。

第四,以社会效益为标准。不同的时代环境、不同的区域、风俗,礼仪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家庭礼仪也一样,因为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家庭活动中的许多礼节、仪节始终也是变化发展的,如封建社会的婚礼有拜堂入洞房等繁文缛节,而当今出现了许多集体婚礼、旅游结婚等新的婚礼程序。

但有一点却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要评判某一种家庭礼节、仪式是否是进步的、合乎礼仪规范的,只要看它是否能产生很好的社会效益这一标准。

3.中国古代姓氏文化中的避讳避讳制度

在阅读历史文献时,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种现象,作者在文章中凡是涉及到本朝的皇帝、自己的长辈及尊崇的人名时,每每避而不用该字,而以改字、空格、缺笔等方法代替。这种现象就是避讳,表示作者不敢、不能或不愿直呼其名。

避讳大体可分两类:一是公讳,即国家强令臣民所作的避讳,如避本朝皇帝名、孔子之名等;二是私讳,乃是文人士大夫对其长辈之名所作的避讳。

避讳制度起源于周代,到秦代时,随着专制中央集权的建立,避讳的办法才初步确立。秦始皇名政,于是下令全国改正月为端月;秦始皇的父亲名楚,楚这个字就被改称为荆。汉代律法规定,臣民上书言事若触犯帝王名讳属犯罪。到了晋代,避讳制度日臻严密,在许多方面都有严格规定,如“授官与本名同宜改”、“山川与庙讳同应改”等等。甚至皇后的名字也在避讳之列,简文帝郑太后名阿春,当时凡有春字的地名都以阳字代替,如富春改为富阳,宜春改为宜阳。晋代人还特别重视家讳,别人言谈中若涉及自己父亲、祖父的名字就得赶快哭泣,对表对父、祖之孝心。《世说新语》中就记载,东晋桓温之子桓玄一日设宴待客,有位宾客嫌酒太凉,要侍者“温一温”,桓玄一听此“温”字,马上痛哭流涕,一直哭到不能出声。由于在言谈中容易触犯别人的家讳,很多人都很重视谱学研究,以免言语不慎触怒他人。

在南北朝时,士大夫都以善避私讳为荣。南朝刘宋太保王弘,精通谱学,能“日对千客,不犯一人之讳”,当时竟被传为美谈。在唐朝,避讳成为政府颁布的法律,不少人因不慎触讳丢官去职,断送仕途。著名诗人李贺的父亲名晋肃,由于“晋”与“进”同音,当时人认为他不能中进士,虽然有韩愈帮忙,专门写了《讳辩》为之辩白,但李贺最终没能参加进士科考试。恶讳(表示深恶痛绝的避讳)也首先在唐朝兴起。安史之乱后,唐肃宗憎恶安禄山之名,改安化郡为顺化郡,广东宝安县也被改为东莞县。宋代是避讳最严的一个朝代,庙讳就达到50个字,科举考试中,举子“举场试卷,小涉疑似,辄不敢用,一或犯之,往往暗行黜落”,失去中榜机会。宋孝宗时,应避讳的文字达到278个,文人士子遣词造句如履薄冰,举步维艰。至于因避讳不敢做某事、担任某官的更是常有。宋司马光被遣出使辽国,但因辽主名耶律德光,司马光只好以同名难避而辞退了这一差使。元朝,由于是少数民族的政权,几乎没有避讳制度了,大臣上书也敢直呼皇帝的大名。清朝统治者嫉恨中原人民视其为外族,除皇帝名之外,胡、夷、虏、狄等字都在避讳之列。乾隆四十二年,江西举子王锡候在《字贯》中触犯了康熙、乾隆帝名讳,满门抄斩,令天下士子心惊胆颤。避讳制度在中国存在了三千多年,直到辛亥革命后才彻底废除。

避讳给人们阅读和理解文献、辨别真相带来许多麻烦,甚至产生许多讹误。但如果能掌握它,却可以用来审定古书及文物的时代和识别其真伪,因为造假者图一时之快往往很少顾及避讳问题,前代避了后代的讳,或该避的讳没有避,都可以成为确定其伪品的依据。

4.1. [单选题] 在古代的礼俗中,晚辈取名字,往往要避长辈的名讳,请问

这是中国人的传统,尊长爱幼,长幼有序。自古就国有国史家有家谱,每个家族的家谱都要以多少世来分清辈分,并且每一辈都按某一个字来统一,长辈和晚辈的名和字就绝对不能重复,严格的连音同字不同也不允许,在书写时也要少写一笔,这叫避讳,这是必然的也是应该的遵循的。不然上下辈岂不乱了套。

此种制度的最严厉的是皇族顶端的皇帝,凡是与他名字相同或相近的都要改掉,凡是书写都要改用他字,不然就是犯上,是要治罪的。

当然也有例外,如艺人的艺名,父叫六龄童,子可以叫六小龄童,师傅叫白玉霜,徒弟叫小白玉霜(是其养女),等等很多,不但不避讳而引以为荣,那是因为师(父)傅出了名,徒弟就可沾光。并且只能是艺名如此,本名还是不允许相同的。

这一切既关系到风俗传统,更关系到伦理道德,遵循为好。

5.中国古代特别看重祖宗 如祖宗祠堂 祖宗祭奠 家族礼仪等 于此现象密切

A内服与外服这个是商朝的制度,主要是区分王城本地官和外地官的!

B分封制,这个是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王室成员、贵族和功臣分封领地,属于政治制度范畴

C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家庭内部的分封就用宗法制,国家的就用分封制

B和C合起来叫封建制,实质上是一种赏赐制度

D,中央集权制。

中央集权制,像所谓的看重祖宗,修建祠堂,祭奠祖宗,家族各代之间需要注意的礼仪,其实映射的就是所谓的【家第一人】,也就是家长制

而中央集权制,它想体现的就是【国第一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中央集权就是要表现出,皇帝乃是【国】这个家的家长。皇帝之下的人要尊敬我,服从我!

所以这个问题的答案选D

至于楼上,你先把什么是宗法制搞清楚再来发言吧!!!

6.取名“避讳”的习俗有哪些

在我国古代,直呼人名是不尊重他人的行为,出于对长者、尊者的尊重,往往“不敢呼名以示尊敬”。

后来,统治者为显示统治权威,充分利用自身的权势和地位,要求臣下在一切场合对自己及祖先的名字表 示敬避,并严厉惩罚敢于冒犯之人,于是,避讳也渐渐形成一种制度,并被奉为皇家天威的象征。 春秋时期,社会上已有了“敬畏避名”的制度规定。

相传少昊帝设立了司空这一官职后,他的后裔便 代代相承,并由此产生了“司空”一姓。到春秋时,因宋武公名“司空”,便改“司空”一姓为“司城”,以避 免提到武公的名字。

秦末,项羽率大军灭了秦王朝,因他名籍,于是在他的统治区域内“籍”姓民众都要 改为“席”姓,以避讳项羽的名字。 进入汉朝后,姓氏习俗实行起了严格的避讳制度,在西汉最初的几代皇帝时期,虽有因避名讳而改变 自然名称的例子,但尚未见强迫别人改姓换名的记载。

西汉中期以后,随着避讳制度正式确立后,此种现 象随即增多。如东汉余姚人严光(一名遵,字子陵),与汉光武帝刘秀是少年时代的同学,他本姓庄,因避 刘秀儿子刘庄(明帝)之讳而被要求改姓严,直到汉朝覆亡后的魏晋时代,“严”姓才得以恢复为“庄”姓, 但也有一部分家族因沿用“严”姓已久,不愿改回“庄”姓,于是同一族人便有了“严”、“庄”两姓。

另外, 殷商时称盲人乐官为师,后来由此而生成了师姓,并多为音乐世家。可到了西晋时,晋武帝司马炎尊他的 伯父司马师为晋景帝后,便传令天下不准姓师,于是全国各地的师姓被迫改为帅姓,直至晋亡后,才有部 分家族重又改回师姓。

到了东汉以后,避讳制度更加的严苛,甚至连相近的字音也要避开,不准使用。 避 讳进而延伸到人们读到的书籍中,即使死去的名人也要改名换姓。

可见,“避讳制度”是封建社会统治者专制权威的体现,统治者强迫大众对他们的姓氏避敬,以维护 他们至高无上的权威。同时,这一制度又是封建社会礼仪制度的核心,它被历代统治集团用来维护封建 的等级关系和尊卑秩序。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不但皇帝讲究避讳,社会上一般的士大夫阶层也流行 “避讳”的习俗。如果要拜访友人或进行社会交往活动时,往往要先详细查清对方的父祖名讳和家族避 讳的情况,以免无意中触犯到对方的忌讳。

如唐代诗人杜甫的母亲名叫海棠,杜甫一生写诗中就从来不 咏海棠。 苏轼的祖父名序,苏轼每次为别人的书作序时,都有意将“序”字改为“引”字。

与统治阶级强行实行的“避讳”制度相反且相映的是,获罪催祸的臣下及其他受到统治阶级迫害的 人则会被迫来“避祸改姓”,并且这种现象自远古时代就已出现。 秦汉以后,家族的姓氏稳定下来,改姓就成了一件弃祖庙、失根本的大事情。

封建社会实行的专制统 治,一人有罪株连九族,这种政策迫使一些遭遇政治灾难的家族后裔不得不改名换姓,以求保全,有的是 一人改姓,有的是全家改姓,有的则是整个同姓的宗族都要改姓。如西汉初年,韩信被吕后杀害后,传说 萧何暗中吩咐蒯彻把韩信的儿子送往南粤,并改姓韦(取韩字一半),至今广西韦姓的人往往会自称是韩 信的后裔。

而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的后裔害怕因《史记》惹祸,全族聚议将司马两字拆开,添笔改字,一 部分改姓为“同”,一部分改姓为“冯”。据说至今陕西韩城司马迁的原籍还有“同”、“冯”两姓聚族而居 的村落。

又如汉元帝时,乐师京房获罪被捕,死于狱中,其后代为了逃避迫害,便躲避起来,从此改姓为 经。 宣帝时平通侯杨恽获罪被腰斩,其子孙隐居山林,以父名恽作为姓。

汉灵帝时,安定太守杞匡因事得 罪了董卓,害怕受到迫害便挂冠而逃,并改姓名为抱匡,此后世世相沿,形成抱姓。 明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方孝孺在“靖难之变”后,因拒绝为燕王朱棣起草称帝诏书,被磔于市,并诛 十族,死者达八千七百余人。

幸得刑部尚书魏泽在“录方孝孺家时,藏其幼子,以故方氏有遗胤。”但他的 幼子及族中其他侥幸生存者再不敢姓方,或改姓为施(拆幵为“方人也”),或改姓为“六”(字形像方),一 直到明朝灭亡之后,其中有些人才得以改回方姓。

清朝雍正、乾隆两代更是大兴文字狱,因怕灭族而改姓的例子不胜枚举。 会文人孺子被迫改名换 姓的人数超过了以前的各朝各代。

而在中国封建社会里,每一次改朝换代,原来的王室成员及先朝的重臣世家,大部分都会改换姓氏以 避祸,汉朝取代秦朝以后,两汉的四百多年里不见羸姓出现,便是佐证。 中华民族是一个十分注重祖系血脉、强调家族传统的民族,改变姓氏在中国人看来有如背祖弃宗,但 为了避免家族覆灭的命运,每一时代都有不少家族改姓,实为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之举。

而数代之后,时 移世迁,被迫改变姓氏的家族已经很难再改回原来的姓氏了。

家族的避讳礼仪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