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各地的礼仪礼节
(1)握手礼
握手是一种很常用的礼仪,一般正在互相见面、握别、恭喜、慰问等情况下使用。清礼仪意义上的握手姿势是:伸出右手,以手指稍用力握住对方的手掌持续1-3秒钟,双目注瞅对方,面带笑脸,上身要略微前倾,头要微低。
(2)拱手礼
拱手礼,又喊作揖礼,正在我国至多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传统的礼仪之一,常正在人们相见时接纳。即两手握拳,右手抱左手。还礼时,不分尊卑,拱手齐眉,上下加重摇动几下,重礼可作揖后鞠躬。目前,它主要用于佳节团拜活动、阳历新年春节等节日的互相恭喜。也有时用正在开订货会、产品鉴定会等业务会议时,厂长经理拱手致意。
(3)鞠躬礼
鞠躬意义是弯身还礼,是表示对别人敬重的一种礼仪。"三鞠躬"称为最敬礼。正在我国,鞠躬常用于下级对上级、学生对老师、晚辈对尊长,亦常用于办事人员向来宾致意,演员向瞧众掌声致谢。
(4)拥抱礼
拥抱礼是流行于欧美的一种礼仪,一般与接吻礼同时进行。拥抱礼还礼要领:两人绝对而立,右臂向上,左臂向下;右手挟对方左后肩,左手挟对方右后腰。握各自方位,双方头部及上身均向左互相拥抱,然后再向右拥抱,最后再次向左拥抱,礼毕。
(5)亲吻礼
① 吻手礼。
男子同上层社会贵族妇女相见时,如果女方先伸脱手作下垂式,男方则可将指尖悄悄提起吻之;但如果女方不伸手表示,则不吻。如女方职位地方较高,男士要屈一膝作半跪式,再提手吻之。此礼正在英法两国最流行。
② 接吻礼。
多见于西方、东欧、阿拉伯国家,是亲人以及密切的朋友间表示亲昵、慰问、的一种礼,一般是正在回礼者脸上或额上接一个吻。接吻方式为:怙恃与子女之间的亲脸,亲额头;兄弟姐妹、平辈亲友是贴面颊;亲人、熟人之间是拥抱,亲脸,贴面颊,正在雄共场地,关系接近的妇女之间是亲脸,男女之间是贴面颊,尊长对晚辈一般是亲额头,只要情人或伉俪之间才吻嘴。
(6)合十礼
合十礼又称合掌礼,流行于南亚和东南亚信仰释教的国家。其还礼要领是:两个手掌正在胸前对合,掌尖和鼻尖基本绝对,手掌向外倾斜,头略低,面带浅笑。
2.中国有哪些礼仪礼节
礼貌、礼节和礼仪都是人们在相互交往中表示尊重、友好的行 为,三者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
从本质上说,三者是一致的,但又 各有其自身的特殊含义和要求。 礼貌是指人们在日常交往中,相互表示敬重和友好的品质和行 为。
礼貌体现了时代的风尚和道德规范,体现了人们的文化层次和 文明修养。礼貌总是在一个人接人待物的过程中,通过仪表、仪容、仪态及言谈举止来体现的。
礼貌是文明行为的基本要求,是维护社 会生活正常秩序的客观条件。在日常社会生活中,人们总是难免发 生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如果能够讲究礼貌,相互尊重,相互谅解,矛盾 就容易得到化解,生活就会充满友好和温馨。
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 民族,处于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行为环境中,表达礼貌的形式会有所 不同,但在相互尊重、友好相处这一点上却是相同的,在诚恳、谦恭、和善、适度的要求上也是一致的。如果一个人衣冠不整、出言不逊、冷漠自负、动作粗俗,就是对他人的不尊重,那么他肯定是没有礼貌 的。
礼貌应当是一个人良好道德品质的真实体现,对人的尊重友好 必须是发自内心的,表面虚伪的客套不是礼貌。讲礼貌应当做到彬 彬有礼、落落大方,热情过度、过分殷勤、低声下气,并不是礼貌。
礼节是人们在相互交往中相互表示问候、致意、祝愿等惯用的规 则和形式。礼节是表示对他人尊重与友好的外在行为规范,是礼貌 在语言、行为、仪态等方面的具体体现。
与礼貌相比,礼节处在表层, 礼节总是表现为一定的动作、行为。但这并不是说,礼节仅仅是一种 表面形式,而是说尊重他人的内在品质总是通过一定的形式才能表 现出来。
比如,尊重师长,可以通过见到长辈和教师问安行礼的礼节 来体现;欢迎他人的到来,可以通过见到客人时起立、握手等礼节来 表示;得到别人帮助,可以说声谢谢来表示感激的心情。借助这些礼 节,对他人尊重与友好的礼貌得到了适当的表达。
不懂得礼节,在与 别人交往时,心中虽有对别人尊重的愿望却无法表达。因此,礼节不 单纯是表面上的动作,而是一个人尊重他人的内在品质的外化。
礼仪与礼貌、礼节三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如果说礼貌侧 重于强调个人的道德品质,那么礼节强调的就是这种品质的外在表 现形式。
有礼貌而不懂礼节就容易失礼,虽有对他人尊敬友好的心 意,却不知怎样去表达,因而在与人交往时往往会出现尴尬、紧张、手 足无措等。不懂礼貌只学些表面的礼节形式,就难免机械模仿、故作 姿态,让人感到虚情假意。
因此,讲礼貌,懂礼节应当是内在品质与 外在形式的统一。而礼仪的文化内涵要相对深些,它侧重于社会交 往中,人们在礼遇规格、礼宾次序等方面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多用于 较大规模或较为隆重的场合。
礼貌礼节多指交往过程中个别的行 为,而礼仪则是指社交活动中,自始至终以一定的程序、方式来表现 的完整行为。一般说来,礼节产生于礼仪之前。
最初的社交活动规 模较小,礼节也较为简单,随着社会交往的扩大化和现代化,交往活 动越来越频繁深入,礼节也越来越复杂,于是逐渐形成了一些约定俗 成的礼节程序,礼仪就从礼节中自然而然地游离出来。因此,礼节是 礼仪的基础,礼仪是程式化了的礼节。
3.中国的十大礼仪是哪十大礼仪
1、保留意见:过分争执无益自己且又有失涵养。通常,应不急于表明自己的态度或发表意见,让人们捉摸不定。谨慎的沉默就是精明的回避。
2、认识自己:促进自己最突出的天赋,并培养其它方面。只要了解自己的优势,并把握住它,则所有的人都会在某事显赫。
3、决不夸张:夸张有损真实,并容易使人对你的看法产生怀疑。精明者克制自己,表现出小心谨慎的态度,说话简明扼要,决不夸张抬高自己。过高地估价自己是说谎的一种形式。它能损坏你的声誉,对你的人际关系产生十分不好影响环境。有损你的和风雅和才智。
4、适应环境:适者生存,不要花太多精力在杂事上,要维护好同事间的关系。不要每天炫耀自己,否则别人将会对你感到乏味。必须使人们总是感到某些新奇。每天展示一点的人会使人保持期望,不会埋没你的天资。
5、取长补短:学习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在同朋友的交流中,要用谦虚.、友好的态度对待每一个人。把朋友当作教师,将有用的学识和幽默的言语融合在一起,你所说的话定会受到赞扬,你听到的定是学问。
6、言简意赅:简洁能使人愉快,使人喜欢,使人易于接受。说话冗长累赘,会使人茫然,使人厌烦,而你则会达不到目的。简洁明了的清晰的声调,一定会使你半事功倍。
7、决不自高自大:把自己的长外常挂在嘴边,常在别人面前炫耀自己的优点。这无形贬低了别人而抬高了自己,其结果则是使别人更看轻你。
8、决不抱怨:抱怨会使你丧失信誉。自己做的事没成功时,要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并努力使事情昼圆满。适度的检讨自己,并不会使人看轻你,相反总强调客观原因,报怨这,报怨那,只会使别人轻视你。
9、不要说谎、失信:对朋友同事说谎会失去朋友同事的信任,使朋友、同事从再相信你,这是你最大的损失。要避免说大话,要说到做到,做不到的宁可不说。
10、目光远大:当财运亨通时要想到贫穷,这很容易做到。聪明人为冬天准备。一定要多交朋友。维护好朋友同事之间的关系,总有一天你会看重现在看来似乎并不重要的人或事。
4.我国的礼仪都有哪些
对人“以礼相待”可以使相互陌生的人在最短的交往过程中达成沟通和信任。
中国古代有三部著名礼典《周礼》、《仪礼》及《礼记》。这三部礼典是记录各种礼节的百科全书。
礼仪的种类 有不少人认为礼仪很简单,只是见面问个好,离别道声再见而已。这种想法实在是大错特错。
礼仪一般有三大类: 第一类是日常生活礼仪:包括见面礼仪、会绍礼仪、交谈礼仪、宴会礼仪、会客礼仪、舞会礼仪、馈赠礼仪及探病礼仪。 第二类是节俗节庆礼仪:包括春节礼仪、清明礼仪、端午礼仪、重阳礼仪、中秋礼仪及结婚礼仪、殡葬礼仪和祝寿礼仪。
第三类是商务礼仪:包括会议礼仪、谈判礼仪 、迎送礼仪及谈判禁忌知识等。 其他还有公关礼仪、公务礼仪、家居礼仪和求职礼仪等等。
5.中国的礼节有那些
一、居 家1、为人子不晏起,衣被自己整理,晨昏必定省。
2、为人子坐不中席,行不中道。3、为人子出必告,反必面。
4、长者与物,须两手奉接。5、徐行后长,不疾行先长。
6、长者立不可坐,长者来必起立。7、不在长者座前踱来踱去。
8、立不中门,过门不践门限。9、立不一足跛,坐勿展脚如箕,睡眠不仰不伏,右卧如弓。
10、同桌吃饭不另备美食独啖。11、不挑剔食之美恶。
12、食时不叹,不训斥子弟二、在 校1、升降国旗及唱国歌、校歌时,肃立示敬。2、师长上下课时,起立致敬。
3、向师长质疑问难,必起立。4、路遇师长,肃立道旁致敬。
5、听讲时,应端坐或直立;不支颐交股,弯腰,翘足。6、考试时,不交头接耳,或左顾右盼。
7、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三、处 世1、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
2、家庭之事,不可向外人言。3、口为祸福之门,话要经一番考虑再说。
捣见失意人,不说得意语;见老年人,不说衰丧话。4、交浅不可言深,绝交不出恶声。
5、不侮辱人,不向人开玩笑。6、与残疾人会面,须格外恭敬。
7、于肩挑小贩苦力,莫讨便宜。8、施恩求忘,受恩必报;开罪于人须求解,开罪于我应加恕。
9、善人自当亲近,须要久敬;恶人自当敬而远之。10、遇事要镇静,做不到的事,莫妄逞能。
11、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12、凡事要合理智,不可偏重感情。
1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4、凡求教他人的事,必须造门请问。
四、聚 餐1、座有次序,上座必让长者。2、入座后不横肱,不伸足。
3、主先举杯敬客,客致谢辞。4、主人亲自烹调,须向主人礼谢后食。
5、主人敬酒毕,正客须回敬主人。6、举箸匙,必请大家同举。
7、用箸夹菜,只取向己之一方者,不立起向他角器中取菜。8、箸匙不向碗盘顶心取菜取汤。
9、公食之器,不用己箸翻搅。10、匙有余沥必倾尽,方再入公食器中。
11、自己碗中之肴菜,不可反回公器中。12、箸匙所取肴菜,不倍于他人。
13、食勿响舌,咽勿鸣喉。14、公食以不言为原则,须言亦应避免唾沫入公器中。
15、咳嗽必转身向后。16、勿叱狗,不投骨于狗。
17、碗中不留饭粒。18、不对人剔牙齿。
19、客食未毕,主人不先起。20、起席,主逊言慢待,客称谢。
21、宴毕,主人进巾进茶。五、出 门1、衣冠不求华美,惟须整洁。
2、见长者,必趋致敬。3、登高不呼,不指,不招呼。
4、路上不吸烟,不嚼食物,不歌唱。5、乘车见长者必下,见幼者亦须与之颔首为礼。
6、夜必归家,因事不能归时,必先告家人。7、车马繁杂冲区,不招呼敬礼。
8、不立在路上久谈。9、不走马路中间,越路须先向左右看清,不可与汽车争路。
10、行走时,步履宜稳重,并宜张胸闭口,目向前视。11、遇妇女老弱,应尽先让路让座。
12、途次有人问路,须详为指示;问路于人,须随即称谢。13、一人不入古庙,两人不看深井。
14、逢桥先下马,过渡莫争船。15、在舟车上或飞机上,不探首或伸手出窗,并不得随便涕痰。
六、访 人1、先立外轻轻扣门,主人让入方入。2、入内有他客,主人为介绍,须一一为礼,辞出时亦如之。
3、入内见有他客,不可久坐;有事,须请主人另至他所述说。4、坐谈时见有他客来,即辞出。
5、坐立必正,不倾听,不哗笑。6、不携一切动物上堂。
7、主人室内之信件文书,概不取看。8、谈话应答必顾望。
9、将上堂,声必扬。10、户开亦开,户阖亦阖;有后入者,阖而勿遂。
11、主人欠伸,或看钟表,即须辞出。12、饭及眠时不访客。
13、晋谒尊长,应先鞠躬敬礼,然后就座;及退,亦然。14、与长官尊长,及妇女行握手礼时,应俟其先行伸手,然后敬谨与握。
15、访公务人员,必先问明其上班钟点,不可久坐闲谈。16、访客不遇,或留片,或写字登留言牌。
七、会 客1、见先致敬,熟客道寒暄,生客请姓字住址。2、及门先趋,为客启阖。
3、每门必让客先行。4、入门必为客安座。
5、室内有他客,应与介绍,先介幼于长,介卑于尊,介近于远,同伦则介前于后。6、敬茶果先长后幼,先生后熟。
7、主人必下座,举杯让茶。8、客去必送致敬,远方客必送至村外或路口。
9、远方客专来,须备饮食寝室,导厕所,导沐浴。10、远方客去,必送至驿站,望车开远,始返。
八、旅 行1、将远行,必辞亲友,祭祖辞亲。 2、远到目的地,必先拜访有关人士。
3、归来必谒亲友,或略送土物。4、远行之亲友辞行,必往送行,事前或赠物,或宴饯。
5、远方客来拜访,须往答拜,或设宴接风。6、旅人归来拜,须诣回拜,或设宴洗尘。
7、受人之送行及饯别,达到所在地,须一一函谢。8、人之接风或洗尘毕,须还席。
9、入境问禁,入国问俗,入门问讳。10、入国不驰,入村里必下车马。
九、对 众1、他人正谈话,不在中间插言。2、两人对谈,不向中间穿走。
3、不高声喧哗扰乱他人视听。4、不横坐,不横腿,不扪脚。
5、不隔席谈话。6、坐不掀起椅凳之后方。
7、衣帽不加于他人之衣帽上。8、不向人喷水吐痰。
9、不向人呵欠,舒伸,嚏喷。十、馈 赠1、礼尚往来,来而不往,往而不来,皆非礼也。
2、赐人不曰来取,与人不问所欲。3、赠人物品,必谦必敬。
4、赠人物品,外必。
6.中国的主要礼仪有哪些
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涉及穿着、交往、沟通、情商等内容。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从交际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人际交往中适用的一种艺术、一种交际方式或交际方法,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习惯做法.。从传播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在人际交往中进行相互沟通的技巧。可以大致分为政务礼仪、商务礼仪、服务礼仪、社交礼仪、涉外礼仪等五大分支。
礼仪的含义:
礼仪就是以最恰当的方式来表达对他人的尊重。
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序、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
7.中国有哪些礼节
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礼仪文明作 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起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其内容十分丰富。礼仪所涉 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几乎渗透于古代社会的各个方面。
中国古代的“礼”和“仪”,实际是两上不同的概念。“礼”是制度、规则和一种社会意识观念;“仪” 是“礼”的具体表现形式,它是依据“礼”的规定和内容,形成的一套系统而完整的程序。
在中国古代,礼仪是为了适应当时社会需要,从宗族制度、贵贱等级关系中衍生出来,因而带有产生它的 那个时代的特点及局限性。时至今日,现代的礼仪与古代的礼仪已有很大差别,我们必须舍弃那些为剥削阶级 服务的礼仪规范,着重选取对今天仍有积极、普遍意义的传统文明礼仪,如尊老敬贤、仪尚适宜、礼貌待人、容仪有整等,加以改造与承传。这对于修养良好个人素质,协调和谐人际关系,塑造文明的社会风气,进行社 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现代价值。
8.中国各民族的礼仪和习俗
仫佬族:尊老重礼,老人进餐,都由晚辈争着盛给;冬天围炉取暖,让老人坐背风的地方;如一家有老人去世,全村的人都要前往吊唁。男女青年在郊外相逢,不论相识与否,均可邀请对唱,若拒绝邀请,则被视为不礼貌。
羌族:宴席的上座须请老人坐,待其就座后,其他人才能坐下,饮酒时也必须由最年长的先饮;老人进屋,屋内的人都要起立相迎;路与老人,要侧身让路,如骑马遇老人,要下马行礼;歌舞时要有老人领头;儿女不得随便说父母的名字。村寨里有人盖房,大家都无偿的去帮忙;遇有婚事,亲友邻居都前往庆贺;遇有丧事,邻里都要帮忙料理,前往吊唁。
布朗族:对远方的来客,总是要热情的用水酒、清茶等予以款待。相互帮助和协作是布朗族的优良传统。村寨里一家有事,大家都要相帮;逢年过节,亲戚朋友都要相互拜访,请客吃饭、送礼,以示团结友好。
撒拉族:讲究礼节和馈赠。见人不论相识与否,都要客气的说“色拉姆”(你好吗?);在婚丧、生育、远行看望尊长时,都要送礼;对来客都以丰盛的饭食款待,宴请宾客时,不炒菜,只吃烩的碗菜。
毛南族:路遇老人和小孩,招呼之后要亲切搀扶让路。如遇挑担负重者,必替其挑负一程,嘱其慢行。吃饭时,要让老人坐上座,有好吃的,首先要给老人,晚辈要给老人斟酒添饭,敬茶献烟。对过路人不论认识与否,必打招呼并邀其进家喝茶、吃饭;对远道而来的客人,招待热情而有礼貌,客人留宿时,比拿出最好的被子、蚊帐,让出厢房给客人。谁家有婚丧或建房等事,不需请求,村里各家都会自动出人帮忙。
仡佬族:客人来访,全家人要起立迎接;主人与客人谈话时,如果想从它们之间穿过,必须说声:“对不起,过一下”。村寨中的老人年满60岁时,其子女、亲戚和相邻都要为其祝寿,并杀狗设宴进行庆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