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礼者,养也;礼者,敬人也
“礼者,养也;礼者,敬人也。”
出处:《荀子》之《礼论》。
注解:礼这种东西,是调养人们欲望的。
有礼仪素养的人,首先就是会尊重他人,以他人为尊。社交也就是从尊重对方,把握对方,彼此互动的一种交往。
扩展资料
《礼论》,是荀子著作中最重要的一篇,系统论述“礼”的起源、内容和作用。以“性恶论”为基础,认为“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就会产生争夺和混乱。制定礼义调节人的欲望,避免纷争,保持安定。礼有“养”和“别”,“养”即“养人之欲,给人之求”,满足人的物质欲望和需求,“别”即“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两者相互依存。文章详细分析礼的内容,重点论述丧祭之礼,提出“隆礼”的观点,指出礼是治国的根本,是“人道之极”,“天下从之者治,不从者乱,从之者安,不从者危,从之者存,不从者亡”。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因避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汉族,周朝战国末期赵国猗氏(今山西安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时人尊称“荀卿”。曾三次出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今山东兰陵)令。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常被与孟子的性善论比较。对重整儒家典籍也有相当的贡献。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礼论
2.什么是儒家思想中的主敬
“主敬”是儒家思想中的一条重要的 伦理规范。
所谓的“丧主哀”、“祭主敬”, 也就是强调在从事丧礼和祭礼的时候,要 避免徒具形式,而一定要有悲哀和敬重的 心理。“敬”的对象原为天地、鬼神、祖 宗等,后来扩展到人事,通过一套繁复的 礼仪来表达“敬”的心理。
孔子对于 “敬”的精神高度重视,有过“色难”的 著名表述,也就是说,子女在侍奉父母的 时候一直保持怡悦的表情这一点是很难做 到的,这一点恰恰正是孔子所要强调的。 他曾非常感慨地说道:“今之孝者,是谓 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 别乎?”当今所谓的孝,也就是能够养活 父母的意思罢了。 可是对于犬马来说,它 们也都能够得到养活;如果没有敬的态 度,孝父母与养犬马又有什么区别呢?孔 子的这种表述至今而言都有着极佳的借鉴 意义。
由于孔子对于“敬”的强调,“主 敬”成为儒家思想的一个核心理念,宋代 程颐在谈论儒家所崇奉的至为繁多的礼仪 时曾说其精神可一言而蔽之:“毋不敬。 ”一切的礼法都以一个“敬”字为依归。
3.礼仪包含几层含义
礼仪包含以下几层含义:
1、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
2、从交际的角度来说,礼仪可以说是人际交往中适用的一种艺术、一种交际方式或交际方法,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习惯做法。
3、从传播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在人际交往中进行相互沟通的技巧。可以大致分为政务礼仪、商务礼仪、服务礼仪、社交礼仪、涉外礼仪、外交礼仪等六大方面。
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涉及穿着、交往、沟通、情商等方面的内容。礼仪是我们在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能力。
礼仪是一门学问,有特定的要求。在家庭、学校和各类公共场所,礼仪无处不在。就个人而言,表现在举止文明、动作优雅、姿态潇洒、手势得当、表情自然、仪表端庄等。
4.儒学 礼 含义
礼学是自古及今一切关于礼的学术活动的总称,是以礼为研究对象的一个专门的学术。从内容方面看,礼学跟中国传统的哲学、宗教、政治、道德等学术互相交叉,互相渗透,同时又相对独立,具有独特的基本范畴和自成的体系。对中国传统的经学或儒学而言,礼学是它们的核心组成部分,但是从历史的实际情况看,礼学又不完全局限于经学或儒学。
1、礼经;礼书之学。 晋 陆云 《荐张赡书》:“莫不崇典谟以教思,兴礼学以陶远。”《南齐书·王俭传》:“ 俭 长礼学,谙究朝仪,每博议,证引先儒,罕有其例。”《陈书·儒林传·郑灼》:“时有 晋陵 张崖 、吴郡 陆诩 、吴兴 沉德威 、会稽 贺德基 ,俱以礼学自命。” 2、是自古及今一切关于礼的学术活动的总称,是以礼为研究对象的一个专门的学术。
春秋礼器蟠龙纹匜鼎
关于“礼”的起源,自然应该追溯到原始时期的祭祀仪式。许慎《说文解字》说:“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近代学者王国维考证说, 卜辞中的“礼”像是用两块玉盛在器皿中去作贡奉,表现的是对祖先或上帝的崇敬。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礼”引申为宗法制度中的行为规则,形成了一整套以区别尊卑贵贱亲疏为内涵的意识形态。再后来,“礼”由宗族内部扩展到国家的政治生活领域,就形成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到了西周以后,被进一步发展为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核心政治思想,这就是完整的“礼治”理论体系。 由于这种意义上的“礼”可以“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在指导统治者的政治决策和制约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规范从而实现政治稳定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西周以来的统治阶级及其御用知识分子就将如何完善礼制、利用礼制作为重大的社会学课题。经过近八百年的理论探索和社会实践,到了西汉中期,中国古代礼学就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理论体系。此后二千余年的封建社会中,统治阶级的一切礼教和礼法措施几乎都未曾超越先秦礼学的基本理论范围。同时,从西周以来就开始的对于礼治的理论探讨,也在二千多年的历史过程中一直不断,成为传统儒家政治理论的核心组成部分,并形成了一种底蕴深厚的综合性学术——礼学。
5.儒家思想中礼的内涵
孔子礼仪文化夏令营介绍,中华五千年的社会,是礼乐社会,儒家治国的方式就是礼制。
我们现在称为礼教,并且有诸多误解,这是需要说清楚的,否则中华文明五千年的辉煌就被抹杀了。那么什么是礼呢?在礼记,郑康成的注解里面说得很清楚;礼者,体也,体是本体,换一句话说,就是做人的大根大本,做人的根本。
那么又当作履也,履是什么?鞋子,你走路要穿鞋子,这个比喻非常地恰当,这是真正说根本,统之于心。所以礼之体是心,真心。
见而行之,悦之。以真心待人接物,这个叫礼,所以礼的本体是真心,儒家讲诚意、正心,应用在生活上待人接物,这个就叫做礼。
所以礼有体有用,就是礼之作用是待人接物,用至诚心待人接物,这个叫礼,因此他要从敬开始,要从敬做起。在礼经,中国礼经通常指三礼,周礼、仪礼、礼记;而礼记,实在讲它是周礼跟仪礼的注解,发明礼的意义,所以它是一本杂记一样的,杂志一样的性质。
礼记里面说,道德仁义礼,这五样东西是一桩事情,但是有高下层次不相同。失道而后有德;德再没有了,这就行仁;仁要没有了,就讲义;义没有了,这才讲礼;礼要没有了,就天下大乱了。
现在我们不讲礼了,所以称为乱世,乱世,人不讲礼。
6.国 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尚礼则身修,心尚礼则心泰这句话的
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尚礼则身修,心尚礼则心泰。
释义:国家崇尚礼仪国家就能昌盛,家庭崇尚礼仪家庭就可兴大业,一个人崇尚礼仪就可以提升自己的修养,在心中崇尚礼仪就可以使心灵安泰。
作者:颜元,明朝末年儒家、思想家、教育家,颜李学派创始人。
词语解释:
国:国家。
尚:崇尚,推崇。
礼:礼仪,符合统治阶级整体利益的行为准则。
昌:兴旺;兴盛。
家:家庭的住所。
大:兴旺。
身:人的品格和修养。
修:教养。
心: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
泰:平和、安定。
扩展资料:
浅论儒家之“礼”
1、礼的精神是别异
所谓别异,就是区分人在社会关系中不同的角色、身份和地位,制定出相应的礼仪规范供人们遵循践行,而且要规范不同社会角色的礼仪、礼容和礼节。
2、礼的主旨是敬让
礼的实质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孤立的一个人,不会发生礼的问题,只有在与他人相处、交往和比较时,才会发生礼的要求和行为,所以要敬让。
3、礼的目的是和谐
儒教是礼与乐相结合的“礼乐之教”,礼与乐分别发挥着不同作用。礼主不争,调节和约束人的情欲和行为;乐主无怨,让人欢欣鼓舞,有所兴起而达性情之和谐。
4、礼的功能是教化
礼的教化功能主要集中在社会伦理道德和个体人格修养两个领域。在儒家看来,通过礼的教化,可以把人从动物界区别开来。人作为人不同于动物的地方,就在于人具有道德需求和价值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