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写人机界面方面的论文
基于嵌入式技术楼宇智能化控制系统* 摘要:为了解决智能楼宇控制点种类和数量多的问题,设计了基于嵌入式技术的智能楼宇控制系统,系统采用MODBUS通 讯协议,485/232总线结构,最大通讯距离达1200m,通过区域控制器与控制模块数目自由组合组成控制网络的方法成功 解决这个问题,效果良好。
关键词:智能楼宇 MODBUS协议 485/232总线 区域控制器0 引 言 智能楼宇最早出现在美国,我国的智能楼宇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楼宇智能化是现代工业高科技的结晶,是未来“信息高速公路”的主节点,是进入“数字时代”新 兴的产物。所谓楼宇自动化系统是对中央空调系统、通风 系统、给排水系统、照明系统、变配电系统、电梯系统进行 监控。
随着高新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对建筑物的结构、系统、服务及管理的最优化组合的要求 越来越高[4]。系统控制的方式由过去的中央集中监控,转 而由高处理能力的现场控制器所取代的集散控制系统,本 文设计的楼宇自动化智能控制系统是专门为楼宇智能化 所设计,同霍尼韦尔、西门子等楼宇控制产品相比结构灵活,控制简便,并且易于针对个体需求进行软件的二次开发。
1 网络结构 控制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分为三个控制层。上层为 PC远程集中监控,下层为控制模块,中间层为现场区域控 制器。
层与层之间通过RS232/485总线联网。远程集中监控平台主要功能为提供即时的数据显示、历史数据的保存维护和查询显示、故障报警和故障历史查 询、参数修改和查询。
PC远程监控平台为主要人机界面,所以上位机软件设计体现了如下三个优点:一是将控制网 络WEB化,可以将不同来源、不同格式的信息转变为统一 的格式,供具有统一界面的客户机浏览器浏览,以更好地 适应信息化社会的使用需要;二是建立了基于SQL SERV- ER数据库的管理信息系统,提高了信息管理的功能;三是 采用开放式设计的网络结构,可以更方便地与其他系统(如安保系统、消防系统)进行集成。软件基于delphi平台 开发,加载大量图形操作,简单方便。
控制模块包括四种,即数字量输入模块(Digital In- put)、数字量输出模块(DigitalOutput)、模拟量输入模块(Analog Input)、模拟量输出模块(AnalogOutput)。控制模 块是控制系统的主要执行机构,即采集数字量信号和模拟 量信号,也输出数字量信号和模拟量信号。
因此每种模块 各自拥有单独的控制芯片,既接受现场区域控制器的控制 命令,又需要根据控制命令完成模块的输入输出功能。中间层现场区域控制器既与PC远程监控平台进行通 讯,接受控制命令并上传实时数据,又通过控制模块采集 数据、执行控制命令。
显然,现场区域控制器是整个控制 系统的核心枢纽,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整个区域控制 器的软硬件设计无疑成为整个系统的重点和难点。2 区域控制器2.1硬件电路 区域控制器硬件电路主要由CPU、上下位机通讯接 口、EEPROM和时钟、键盘和触摸屏、液晶以及数字量/模 拟量输入输出单元组成。
硬件结构如图2所示。区域控制器CPU选用STC89C516RD2,这是一款新一 代抗干扰/高速/低功耗的单片机,指令代码完全兼容传统8051单片机[1-3]。
区域控制器自身带有一定数目的数字量/模拟量输入 输出单元,可以在智能楼宇控制系统中作为控制模块的补 充,同时也可以使区域控制器单独作为产品配套控制器使 用,灵活多变。时钟和EEPROM通过I2C总线与区域控制器CPU连 接。
I2C总线用两条线(SDA和SCL)在芯片和模块间传 递信息。SDA为串行数据线, SCL为串行时钟线,这两条 线必须用一个上拉电阻与正电源相连,其数据只有在总线 不忙时才可传送。
CPU是主设备,时钟和EEPROM是从 设备[9]。上位机通讯接口由控制器CPU通过SPI总线访问异 步通讯芯片MAX3100来实现。
SPI总线采用三线同步接 口。主要特点是可以同时发出和接收串行数据;可以当作 主机或从机工作;提供频率可编程时钟;发送结束中断标 志;写冲突保护;总线竞争保护等;下位机通讯接口以串行 口中断的方式实现半双工通讯。
为了满足多种输入方式,控制器同时带有键盘和触摸 屏,即可以以按键方式键入控制命令,也可以直接点击触 摸屏实现。键盘采用独立式键盘;触摸屏选用电阻式触摸 屏,电阻式触摸屏屏幕主要由两个导电层组成,当手指触 摸屏幕时,两层导电层在触摸点位置就有了接触,电阻发 生变化,在X和Y两个方向上产生信号,然后由触摸屏控 制器侦测到这一接触点并计算出(X,Y)的位置。
2.2软件流程 智能楼宇控制系统所控制的点位种类多样,如温度、湿度、流量、开关等。硬件电路依据数字量、模拟量以及输 入、输出提供了通用的接口,因此具体识别控制每个点位 则完全由软件完成。
现场区域控制器作为整个系统的控 制核心,既要检测自身输入输出单元,完成显示,报警等功 能,又要根据上位机(PC)、控制模块提供信息发出控制决 策。因此软件流程包括初始化、故障检测与处理、控制算 法实现、上下位机通讯等(图3),初始化包括数值 初始化、中断初始化,通讯 初始化,显示初始化;故障 检测包括通讯故障,反馈 故障,。
2.人机工程学论文
摘要:通过对人性产品设计具体实例来说明人性化设计中所包含的人机工程学因素,指出中国未来的产品设计必以创新和革新为首要条件,人机工程学,使人性化的设计真正体现出对人的尊重和关心,是一种人文精神的体现,是人与产品完美和谐结合。
的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产品的更新等等都与人,机,环境有密切的联系,所以要实现“以人为本”人性化设计思想,必定以人机工程学为参照。 关键词:人性;人性化设计;人机工程学 正文: 人机工程学是我们专业课,从这门课程中我们必须理解,明白,并且深切的感悟出人体工程学与我们专业,设计的相关性。
使我们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人和所设计的产品及他们所处的环境的协调及统一,提高产品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尽量满足舒适和安全的使用要求,以实现 “ 以人为本 ” 的人性化设计思想,使我们在设计方面得到了启迪和发展,使我们对我们的专业的认识也加深了一步。 一、人机工程学的定义 我们看到有越来越多的厂商将“以人为本”、“人体工学的设计”作为产品的特点来进行广告宣传,特别是计算机和家具等与人体直接接触的产品更为突出。
实际上,让机器及工作和生活环境的设计适合人的生理心理特点,使得人能够在舒适和便捷的条件下工作和生活,人机工程学就是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而产生的一门工程化的科学 所谓人机工程学,亦即是应用人体测量学、人体力学、劳动生理学、劳动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对人体结构特征和机能特征进行研究,提供人体各部分的尺寸、重量、体表面积、比重、重心以及人体各部分在活动时的相互关系和可及范围等人体结构特征参数;还提供人体各部分的出力范围、活动范围、动作速度、动作频率、重心变化以及动作时的习惯等人体机能特征参数,分析人的视觉、听觉、触觉以及肤觉等感觉器官的机能特性;分析人在各种劳动时的生理变化、能量消耗、疲劳机理以及人对各种劳动负荷的适应能力;探讨人在工作中影响心理状态的因素以及心理因素对工作效率的影响等。 人机工程学的范围是很广泛的,其基础学科是研究人的生理、心理。
就是实用科学,把技术科学直接应用的实际的操作之中,也是人体工程的本源之处。人机工程学以人为最根本、最直接的研究、服务的对象,所以一切信息必须从人的自身中去获得,综合了这些信息才能做出判断。
人类工程学是与人相关的科学信息在对对象、体系和环境进行设计中的应用,它涉及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理想的设计应当在工作体系、运动、休闲、健康和安全等诸多方面充分体现人类工程学的原理。
人机工程学的特点是在认真研究人,机,环境三个要素本身特性的基础上,不单纯着眼于个别要素的优良与否,而是将使用“物”的人和设计的“物”以及人与“物”所共处的环境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在人机工程学中将这个系统称为“人—机—环境”系统,这个系统中,人,机,环境三个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关系决定着系统总体的性能,人机工程是科学地利用三个要素见的有机联系,来寻求系统的最佳参数。 随着机械化、自动化和信息化的高度发展,人的因素在产品设计与生产中的影响越来越大,人机和谐发展的问题也就越来越显得重要,人机工程学在产品设计的地位与作用愈显出其的重要性。
二、人机工程学的应用 人机工程学研究内容及其对于设计学科的作用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为工业设计中考虑“人的因素”提供人体尺度参数:应用人体测量学、人体力学、生理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对人体结构特征和肌能特征进行研究,提供人体各部分的尺寸、体重、体表面积、比重、重心以及人体各部分在活动时相互关系和可及范围等人体结构特征参数提供人体各部分的发力范围、活动范围、动作速度、频率、重心变化以及动作时惯性等动态参数分析人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以及肢体感觉器官的肌能特征,分析人在劳动时的生理变化、能量消耗、疲劳程度以及对各种劳动负荷的适应能力,探讨人在工作中影响心理状态的因素,及心理因素对工作效率的影响等。人体工程学的研究,为工业设计全面考虑“人的因素”提供了人体结构尺度,人体生理尺度和人的心理尺度等数据,这些数据可有效地运用到工业设计中去。
为工业设计中“产品”的功能合理性提供科学依据:现代工业设计中,如搞纯物质功能的创作活动,不考虑人机工程学的需求,那将是创作活动的失败。因此,如何解决“产品”与人相关的各种功能的最优化,创造出与人的生理和心理肌能相协调的“产品”,这将是当今工业设计中,在功能问题上的新课题。
人体工程学的原理和规律将设计师在设计前考虑的问题。 为工业设计中考虑“环境因素”提供设计准则:通过研究人体对环境中各种物理因素的反应和适应能力,分析声、光、热、振动、尘埃和有毒气体等环境因素对人体的生理、心理以及工作效率的影响程序,确定了人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所处的各种环境的舒适范围和安全限度,从保证人体的健康、安全、合适和高效出发,为工业设计方法中考虑“环境因素”提供了设计方法和设计准则。
以上几点充分。
3.机器人的论文
最多追加100好吧,怎么都喜欢骗人啊 微型机器人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摘要: 微型机器人是微电子机械系统的一个重要分支, 由于它能进入人类和宏观机器人所不及的狭小空间内作业, 近几十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首先给出了近年来国内外出现的几种微型机器人, 在分析了其特点和性能的基础上, 讨论了目前微型机器人研究中所遇到的几个关键问题, 并且指出了这些领域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主要研究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 微型机器人; 微驱动器 近年来, 采用MEMS 技术的微型卫星、微型飞行 器和进入狭窄空间的微机器人展示了诱人的应用前 景和军民两用的战略意义。
因此, 作为微机电系统技 术发展方向之一的基于精密机械加工微机器人技术 研究已成为国际上的一个热点, 这方面的研究不仅有 强大的市场推动, 而且有众多研究机构的参与。以日 本为代表的许多国家在这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 重点 是发展进入工业狭窄空间微机器人、进入人体狭窄空 间医疗微系统和微型工厂。
国内在国家自然科学基 金、863 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等的资助下, 有清华大 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广东工业大 学、上海大学等科研院所针对微型机器人和微操作系 统进行了大量研究, 并分别研制了原理样机。目前国 内对微型机器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领域[6] : (1) 面向煤气、化工、发电设备细小管道探测的微型机器 人。
(2) 针对人体、进入肠道的无创诊疗微型机器 人。(3) 面向复杂机械系统非拆卸检修的微型机器 人。
1 微型机器人的发展和研究状况 根据国内开展微型机器人研究的实际情况, 我们 着重讨论微型管道机器人、无创伤微型医疗机器人和 特殊作业的微型机器人。 111 微型管道机器人 微管道机器人是基于狭小空间内的应用背景提 出的, 其环境特点是在狭小的管状通道或缝隙行走进 行检测, 维修等作业。
由于与常规条件下管内作业环 境有明显不同, 其行走方式及结构原理与常规管道机 器人也不同, 因此按照常规技术手段对管道机器人按 比例缩小是不可行的。有鉴于此, 微型管道机器人的 行走方式应另辟蹊径。
近年来随着微电子机械技术的 发展和晶体压电效应和超磁致伸缩材料磁- 机耦合 技术应用的发展, 使新型微驱动器的出现和应用成为 现实。微驱动器的研究成果已成为微管道机器人的重 要发展基础[1] 。
日本名古屋大学研制成一种微型管道机器人, 可 用于细小管道的检测, 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小空间内作 微小工作。这种机器人可以由管道外面的电磁线圈驱 动, 而无须以电缆供电。
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和NEC 公司合作研究的螺旋式管内移动微机器人, 在直径为 Φ2514mm的直管内它的最大运动速度是260mm/ s , 最 大牵引力是12N。法国Anthierens 等人研制出了适用 于Φ16mm的蠕动式机器人, 此种微型机器人的最大 运动速度为5mm/ s , 负载可达20N , 具有很高的运动 精度, 负载大, 但运动速度较慢且结构复杂。
国内的上海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都研制出了惯性 冲击式管道微机器人, 上海交通大学的微机器人采用 层叠型压电驱动器驱动; 上海大学的微机器人驱动器 有层叠型和双压电薄膜两种类型[3] 。图1 所示为双压 电薄膜微小管道机器人其运动机理, 该机器人采用双 压电薄膜驱动器, 相对于单压电薄膜, 增大了驱动 力, 提高了承载能力。
该机构的最大移动速度可以达 到15mm/ s , 具有前进、后退、上升和下降功能。 112 微型医疗机器人的发展 近几年来, 医疗机器人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开发进 展很快, 微型医疗机器人是其中最有发展前途的应用 领域, 据日本科学技术政策研究所预测, 到2017 年 医疗领域使用微型机器和机器人的手术将超过全部 医疗手术的一半。
因此日本制定了采用“机器人外科 医生”的计划, 并正在开发能在人体血管中穿行、用 于发现并杀死癌细胞的超微型机器人。美国马里兰州 的约翰·霍普金实验室研制出一种“灵巧药丸”, 实际 上是装有微型硅温度计和微型电路的微型检测装置, 吞入体内, 可以将体内的温度信息发给记录器。
瑞典 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大小如英文标点符号的机器人, 未 来可移动单一细胞或捕捉细菌, 进而在人体内进行各 种手术。 国内的的许多科研院所主要开展了无创伤微型 医疗机器人的研究, 取得了一些成果。
无损伤医用机 器人主要应用于人体内腔的疾病医疗, 它可以大大减 轻或消除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各类窥镜、内注射器、内 送药装置等医疗器械给患者带来的严重不适合及痛 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 研制出了基于压电陶瓷驱动的多节蛇行游动腹腔手 术术微型机器人, 该机器人将CCD 摄像系统, 手术 器械及智能控制系统分别安装在微型机器人的端部, 通过开在患者腹部的小口, 伸入腹腔进行手术。
其特 点是响应速度快, 运动精度高, 作用力与动作范围 大, 每一节可实现两个自由度方向上±60°范围内迅 捷而灵活的动作, 图2 所示的是利用腹腔手术机器人 进行手术的场景[5] 。浙江大学也研制出了无损伤医用 微型机器人的原理样机, 该微型机器人以悬浮方式进 入人体内腔(如肠道, 食道) , 可避免对人体内腔有 机组织造成损伤, 运行速度快, 速。
4.机器人论文
基于dsp运动控制器的5r工业机器人系统设计摘要:以所设计的开放式5r关节型工业机器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机器人的结构设计。
该机器人采用基于工控pc及dsp运动控制器的分布式控制结构,具有开放性强、运算速度快等特点,对其工作原理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机器人的控制软件采用基于windows平台下的vc++实现,具有良好的人机交互功能,对各组成模块的作用进行了说明。
所设计的开放式5r工业机器人系统,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关键词:开放式;关节型;工业机器人;控制软件0引言工业机器人技术在现代工业生产自动化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也对工程技术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作为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技术人才迫切需要掌握这一先进技术。
为了能更好地加强技术人员对工业机器人的技能实践与技术掌握,需要开放性强的设备来满足要求。本文阐述了我们所开发设计的一种5r关节型工业机器人系统,可以作为通用的工业机器人应用于现场,也可作为教学培训设备。
1 5r工业机器人操作机结构设计关节型工业机器人由2个肩关节和1个肘关节进行定位,由2个或3个腕关节进行定向,其中一个肩关节绕铅直轴旋转,另一个肩关节实现俯仰,这两个肩关节轴线正交。肘关节平行于第二个肩关节轴线。
这种构型的机器人动作灵活、工作空间大,在作业空间内手臂的干涉最小,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关节上相对运动部位容易密封防尘,但运动学复杂、运动学反解困难,控制时计算量大。在工业用应用是一种通用型机器人¨。
1.1 5r工业机器人操作机结构所设计的5r关节型机器人具有5个自由度,结构简图如图1所示。5个自由度分别是:肩部旋转关节j1、大臂旋转关节j2、小臂旋转关节j3、手腕仰俯运动关节j4和在旋转运动关节j5。
总体设计思想为:选用伺服电机(带制动器)驱动,通过同步带、轮系等机械机构进行间接传动。腕关节上设计有装配手爪用法兰,通过不断地更换手爪来实现不同的作业任务。
1.2 5r工业机器人参数表1为设计的5r工业机器人参数。 2 5r工业机器人开放式控制系统机器人控制技术对其性能的优良起着重大的作用。
随着机器人控制技术的发展,针对结构封闭的机器人控制器的缺陷,开发“具有开发性结构的模块化、标准化机器人控制器”是当前机器人控制器发展的趋势]。为提高稳定性、可靠性和抗干扰性,采用“工业pc+dsp运动控制器”的结构来实现机器人的控制:伺服系统中伺服级计算机采用以信号处理器(dsp)为核心的多轴运动控制器,借助dsp高速信号处理能力与运算能力,可同时控制多轴运动,实现复杂的控制算法并获得优良的伺服性能。
2.1基于dsp的运动控制器mct8000f8简介深圳摩信科技公司mct8000f8运动控制器是基于网络技术的开放式结构高性能dsp8轴运动控制器,包括主控制板、接口板以及控制软件等,具有开放式、高速、高精度、网际在线控制、多轴同步控制、可重构性、高集成度、高可靠性和安全性等特点,是新一代开放式结构高性能可编程运动控制器。图2为dsp多轴运动控制器硬件原理图。
图中增量编码器的a0(/a0)、b0(/b0)、c0(/co)信号作为位置反馈,运动控制器通过四倍频、加减计数器得到实际的位置,实际位置信息存在位置寄存器中,计算机可以通过控制寄存器进行读取。运动控制卡的目标位置由计算机通过机器人运动轨迹规划求得,通过内部计算得到位置误差值,再经过加减速控制和数字滤波后,送到d/a转换(dac)、运算放大器、脉宽调制器(pwm)硬件处理电路,转化后输出伺服电机的控制信号或pwm信号。
各个关节可以完成独立伺服控制,能够实现线性插补控制、二轴圆弧插补控制。 2.2机器人控制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基于pc的windows操作系统,因其友好的人机界面和广泛的用户基础,而成为基于pc控制器的首选。
采用pc作为机器人控制器的主机系统的优点是:①成本低;②具有开放性;③完备的软件开发环境和丰富的软件资源;④良好的通讯功能。机器人控制结构上采用了上、下两级计算机系统完成对机器人的控制:上级主控计算机负责整个系统管理,下级则实现对各个关节的插补运算和伺服控制。
这里通过采用一台工业pc+dsp运动控制卡的结构来实现机器人控制。实验结果证明了采用pc+dsp的计算结构可以充分利用dsp运算的高速性,满足机器人控制的实时需求,实现较高的运动控制性能。
机器人伺服系统框图如图3所示。伺服系统由基于dsp的运动控制器、伺服驱动器、伺服电动机及光电编码器组成。
伺服系统包含三个反馈子系统:位置环、速度环、电流环,其工作原理如下:执行元件为交流伺服电动机,伺服驱动器为速度、电流闭环的功率驱动元件,光电编码器担负着检测伺服电机速度和位置的任务。伺服级计算机的主要功能是接受控制级发出的各种运动控制命令,根据位置给定信号及光电编码器的位置反馈信号,分时完成各关节的误差计算、控制算法及d/a转换、将速度给定信号加至伺服组件的控制端子,完成对各关节的位置伺服控制。
管理级计算机采用586工控机(或便携笔记本),主要完成离线编程、仿真、与控制级通讯、作业管理等功能;控制级计算机采用586工控机,。
5.求机器人的论文啊
数字化家庭是未来智能小区系统的基本单元。
所谓“数字化家庭”就是基于家庭内部提供覆盖整个家庭的智能化服务,包括数据通信、家庭娱乐和信息家电控制功能。 数字化家庭设计的一项主要内容是通信功能的实现,包括家庭与外界的通信及家庭内部相关设施之间的通信。
从现在的发展来看,外部的通信主要通过宽带接入。intenet,而家庭内部的通信,笔者采用目前比较具有竞争力的蓝牙(bluetootlh)无线接入技术。
传统的数字化家庭采用pc进行总体控制,缺乏人性化。笔者根据人工情感的思想设计一种配备多种外部传感器的智能机器人,将此智能机器人视作家庭成员,通过它实现对数字化家庭的控制。
本文主要就智能机器人在数字化家庭医疗保健方面的应用进行模型设计,在智能机器人与医疗仪器和控制pc的通信采用蓝牙技术。整个系统的成本较低,功能较为全面,扩展应用非常广阔,具有极大的市场潜力。
2 智能机器人的总体设计2.1 智能机器人的多传感器系统 机器人智能技术中最为重要的相关领域是机器人的多感觉系统和多传感信息的集成与融合[1],统称为智能系统的硬件和软件部分。视觉、听觉、力觉、触觉等外部传感器和机器人各关节的内部传感器信息融合使用,可使机器人完成实时图像传输、语音识别、景物辨别、定位、自动避障、目标物探测等重要功能;给机器人加上相关的医疗模块(ccd、camera、立体麦克风、图像采集卡等)和专用医疗传感器部件,再加上医疗专家系统就可以实现医疗保健和远程医疗监护功能。
智能机器人的多传感器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2.2 智能机器人控制系统 机器人控制系统包含2部分:一是上位机,一般采用pc,它完成机器人的运动轨迹规划、传感器信息融合控制算法、视觉处理、人机接口及远程处理等任务;二是下位机,一般采用多单片机系统或dsp等作为控制器的核心部件,完成电机伺服控制、反馈处理、图像处理、语音识别和通信接口等功能。
如果采用多单片机系统作为下位机,每个处理器完成单一任务,通过信息交换和相互协调完成总体系统功能,但其在信号处理能力上明显有所欠缺。由于dsp擅长对信号的处理,而且对此智能机器人来说经常需要信号处理、图像处理和语音识别,所以采用dsp作为智能机器人控制系统的控制器[2]。
控制系统以dsp(tms320c54x)为核心部件,由蓝牙无线通信、gsm无线通信(支持gprs)、电机驱动、数字罗盘、感觉功能传感器(视觉和听觉等)、医疗传感器和多选一串口通信(rs-232)模块等组成,控制系统框图如图2所示。 (1)系统通过驱动电机和转向电机控制机器人的运动,转向电机利用数字罗盘的信息作为反馈量进行pid控制。
(2)采用爱立信(ericsson)公司的rokl01007型电路作为蓝牙无线通信模块,实现智能机器人与上位机pc的通信和与其他基于蓝牙模块的医疗保健仪器的通信。(3)支持gprs的gsm无线通信模块支持数据、语音、短信息和传真服务,采用手机通信方式与远端医疗监控中心通信。
(4)由于tms320c54x只有1个串行口,而蓝牙模块、gsm无线模块、数字罗盘和视觉听觉等感觉功能传感器模块都是采用rs一232异步串行通信,所以必须设计1个多选一串口通信模块进行转换处理。当tms320c54x需要蓝牙无线通信模块的数据时通过电路选通;当t~ms320c54x需要某个传感器模块的数据时,关断上次无线通信模块的选通,同时选通该次传感器模块。
这样,各个模块就完成了与1~ms320c54x的串口通信。3 主要医疗保健功能的实现智能机器人对于数字化家庭的医疗保健可以提供如下的服务:(1)医疗监护通过集成有蓝牙模块的医疗传感器对家庭成员的主要生理参数如心电、血压、体温、呼吸和血氧饱和度等进行实时检测,通过机器人的处理系统提供本地结果。
(2)远程诊断和会诊通过机器人的视觉和听觉等感觉功能,将采集的视频、音频等数据结合各项生理参数数据传给远程医疗中心,由医疗中心的专家进行远程监控,结合医疗专家系统对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进行会诊,即提供望(视频)、闻、问(音频)、切(各项生理参数)的服务[3]。3.1机器人视觉与视频信号的传输机器人采集的视频信号有2种作用:提供机器人视觉;将采集到的家庭成员的静态图像和动态画面传给远程医疗中心。
机器人视觉的作用是从3维环境图像中获得所需的信息并构造出环境对象的明确而有意义的描述。视觉包括3个过程:(1)图像获取。
通过视觉传感器(立体影像的ccd camera)将3维环境图像转换为电信号。(2)图像处理。
图像到图像的变换,如特征提取。(3)图像理解。
在处理的基础上给出环境描述。通过视频信号的传输,远程医疗中心的医生可以实时了解家庭成员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
智能机器人根据医生的需要捕捉适合医疗保健和诊断需求的图像,有选择地传输高分辨率和低分辨率的图像。在医疗保健的过程中,对于图像传送有2种不同条件的需求:(1)医生观察家庭成员的皮肤、嘴唇、舌面、指甲和面部表情的颜色时,需要传送静态高清晰度彩色图像;采用的方法是间隔一段时间(例如5分钟)传送1幅高清晰度静态图像。
(2)医生借助动态画面查看家庭成员的身体移动能力。
6.跪求智能机器人发展的应用案例
找应用案例的话,可以以目前发展比较火的智能客服机器人为例。
比如,现在很多智能机器人被广泛应用到政务、金融、电商等领域。像京东、凡客、小米商城和国内第一智能机器人品牌小i开发合作的客服机器人,代替了上万的人工客服。
目前,小i机器人提供的智能机器人技术,还被广泛应用到微信服务平台上,像招商银行的微信智能客服“小招”,目前的绑定用户已突破1000万,每天80万次的交互中有95%的工作由后台智能机器人承担,而且反馈准确率达到98%。这些应用案例都是很鲜活的素材,如果展开的话估计至少能写个几千字了吧,希望对你的论文有所帮助~。
7.求人工智能的有关论文
1)2)走近人工智能nbsp;nbsp;nbsp;nbsp;人工智能(Artificialnbsp;Intelligence,AI)一直都处于计算机技术的最前沿,经历了几起几落……nbsp;nbsp;nbsp;nbsp;nbsp;长久以来,人工智能对于普通人来说是那样的可望而不可及,然而它却吸引了无数研究人员为之奉献才智,从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MIT)、卡内基-梅隆大学(CMU)到IBM公司,再到日本的本田公司、SONY公司以及国内的清华大学、中科院等科研院所,全世界的实验室都在进行着AI技术的实验。
不久前,著名导演斯蒂文·斯皮尔伯格还将这一主题搬上了银幕,科幻片《人工智能》(A.I.)对许多人的头脑又一次产生了震动,引起了一些人士了解并探索人工智能领域的兴趣。nbsp;nbsp;nbsp;nbsp;nbsp;在本期技术专题中,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智能信息处理开放实验室的几位研究人员将引领我们走近人工智能这一充满挑战与机遇的领域。
nbsp;nbsp;nbsp;nbsp;nbsp;计算机与人工智能nbsp;nbsp;nbsp;nbsp;nbsp;“智能“源于拉丁语LEGERE,字面意思是采集(特别是果实)、收集、汇集,并由此进行选择,形成一个东西。INTELEGERE是从中进行选择,进而理解、领悟和认识。
正如帕梅拉·麦考达克在《机器思维》(Machinesnbsp;Whonbsp;Thinks,1979)中所提出的:nbsp;在复杂的机械装置与智能之间存在长期的联系。从几个世纪前出现的神话般的巨钟和机械自动机开始,人们已对机器操作的复杂性与自身的某些智能活动进行直观联系。
经过几个世纪之后,新技术已使我们所建立的机器的复杂性大为提高。1936年,24岁的英国数学家图灵(Turing)提出了“自动机“理论,把研究会思维的机器和计算机的工作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他也因此被称为“人工智能之父“。
nbsp;nbsp;nbsp;nbsp;nbsp;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是从1956年正式开始的,这一年在达特茅斯大学召开的会议上正式使用了“人工智能“(Artificialnbsp;Intelligence,AI)这个术语。随后的几十年中,人们从问题求解、逻辑推理与定理证明、自然语言理解、博弈、自动程序设计、专家系统、学习以及机器人学等多个角度展开了研究,已经建立了一些具有不同程度人工智能的计算机系统,例如能够求解微分方程、设计分析集成电路、合成人类自然语言,而进行情报检索,提供语音识别、手写体识别的多模式接口,应用于疾病诊断的专家系统以及控制太空飞行器和水下机器人更加贴近我们的生活。
我们熟知的IBM的“深蓝“在棋盘上击败了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就是比较突出的例子。nbsp;nbsp;nbsp;nbsp;nbsp;当然,人工智能的发展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也曾因计算机计算能力的限制无法模仿人脑的思考以及与实际需求的差距过远而走入低谷,但是随着硬件和软件的发展,计算机的运算能力在以指数级增长,同时网络技术蓬勃兴起,确保计算机已经具备了足够的条件来运行一些要求更高的AI软件,而且现在的AI具备了更多的现实应用的基础。
90年代以来,人工智能研究又出现了新的高潮。nbsp;nbsp;nbsp;nbsp;nbsp;我们有幸采访了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智能信息处理开放实验室史忠植研究员,请他和他的实验室成员引领我们走近人工智能这个让普通人感到深奥却又具有无穷魅力的领域。
nbsp;nbsp;nbsp;nbsp;nbsp;问:nbsp;目前人工智能研究出现了新的高潮,那么现在有哪些新的研究热点和实际应用呢?nbsp;nbsp;nbsp;nbsp;nbsp;答:nbsp;AI研究出现了新的高潮,这一方面是因为在人工智能理论方面有了新的进展,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计算机硬件突飞猛进的发展。随着计算机速度的不断提高、存储容量的不断扩大、价格的不断降低以及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原来无法完成的工作现在已经能够实现。
目前人工智能研究的3个热点是:nbsp;智能接口、数据挖掘、主体及多主体系统。nbsp;nbsp;nbsp;nbsp;nbsp;智能接口技术是研究如何使人们能够方便自然地与计算机交流。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要求计算机能够看懂文字、听懂语言、说话表达,甚至能够进行不同语言之间的翻译,而这些功能的实现又依赖于知识表示方法的研究。因此,智能接口技术的研究既有巨大的应用价值,又有基础的理论意义。
目前,智能接口技术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文字识别、语音识别、语音合成、图像识别、机器翻译以及自然语言理解等技术已经开始实用化。nbsp;nbsp;nbsp;nbsp;nbsp;数据挖掘就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实际应用数据中提取隐。
8.有人体工程学的论文么
从人体工程学来谈建筑通道设计摘要: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人和环境是否相互适应的问题。
通道设计应充分遵循人体工程学的原理;为建筑环境的主要功能服务,使整体设计达到完美、协调、统一的目的,对人类有较高的舒适度及完善的生命保障功能。关键词:人交通通道设计人机系统就是指“人”与他所对应的“物”共处于同一时间及空间时所构成的系统,它可分为人、机、环境三个子系统,在人机系统中“人”定义为所研究系统中参与系统过程中的人,而“机”则定义为与人处于同一系统中并与人交换信息、物质和能量的物,环境性的人机界面,主要是作用于人的生理过程而影响人的舒适,健康及生命安全。
某些设计师在建筑设计时主要考虑的是主体空间和辅助空间的作用往往却忽视了建筑通道的重要性。忽视通道作用所带来的后果从小的方面来说,如商场通道的不合理设计就会发生外面的顾客挤不进,里面的顾客出不来,商场通道设计着重考虑到主次通道的合理布置和共享空间的重要性;酒店餐厅的通道设计不合理就会发生人流拥挤、不畅通,同时也会发生上菜的服务员把汤、菜不小心洒在顾客身上等等的不礼貌行为;从大的方面来说在全国发生的特大火灾中,有三分之二以上都是由于建筑通道、出口设计的不合理,特别是在人员密集的建筑场所中出现通道设计的不合理等问题,就会严重侵害国家的利益,人民的安全。
所谓建筑通道主要包括门厅、过道、出入口楼梯、电梯、电动扶梯、消防通道等。这些通道的位置、尺寸都决定着各种不同的空间是否能得到良好的连接,整个室内是否有良好的人流计划。
好的通道设计应该做到适合人流量与各功能区域的连接作用,如通道设计合理,便于人流疏散,宽敞的通道要具备良好的采光效果和防火要求。一般公共建筑的通道方式可分为水平通道、垂直通道与枢纽交通通道3种方式。
1水平的交通通道水平交通通道是指在同一个平面上起连接各功能区域作用的设计。它有3种类型:①完全以交通为目的的通道,如办公楼走廊式通道;②主要起交通作用同时又兼其他功能的通道,如学校的走廊,它既是交通通道同时又是学生活动的场所;③综合式通道,指多种功能用途集中于一体的通道,如展览馆的大厅,是通道同时也是展览厅更是展品参观的空间。
以上这些通道设计的基本因素是人流量。通道所需要的宽度是按人流股数来计算的,一般每股人流以60cm计算,最窄处应能通过3股~5股人流,最宽处可通行8股~10股人流,低于这些标准就可能造成人流堵塞或损坏展品。
单纯性通道可以窄一些,一般在1.5m至2m左右;主要作通道用的空间由于兼有别的功能,应略宽一些,大约在2m~3m;而综合性通道由于功能多,则更应宽一些,一般也在3m以上。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一定要满足人流高峰时的流量,在这一前提之下,设法减少通道所占的面积与长度,尽量使走道减短,室内各功能区域也会因此而结合紧凑。
2垂直的交通通道垂直通道指用楼梯、电梯、电动扶梯、坡道等手段把上下不同层次的功能区域联系起来的设计。单一走向的楼梯叫直跑楼梯,走上一段再折上的称双跑楼梯。
根据建筑功能的需要类推下去也有三跑和多跑楼梯。公共建筑为了方便人流疏散,大多采用直跑楼梯与双跑楼梯这两种形式。
通道设计应注意楼梯的宽度以保证有足够的人流量通过。双跑楼梯曲折平台不要放置任何妨碍流通的装饰品。
楼梯坡级不要过大,百货公司等之类的建筑人流量特多,门口与楼梯要接通。楼梯两边的宣传品、橱窗、商品陈列应尽量减少,以免因顾客驻足观看而妨碍人群流通。
电梯的出入口要留有足够的交通面积,以免造成人群拥挤,由于电动扶梯在人多或有大件物品要搬运进出的不便,因此,必须有足够的楼梯与电梯相配合,一般不单一使用电动扶梯。3交通枢纽的通道设计交通枢纽通道一般指公共建筑的中心大门和入口门厅。
它起到人流集散,空间过渡与功能区域的综合连接等作用,也是大型公共场所最主要的室内中心,是较难设计的部分。它的设计应注意:①有足够的人流通行能力。
不能以装饰为目的而妨碍人流通行;②设计应表现出具体公共环境的内容,如大酒店的豪华气派,体育活动中心的青春形象,电影院的娱乐感等。室内色彩照明设计都围绕着建筑的基本风格;③注意通道是交通性空间,因此,在设计上一定要有明显的导向性作用,要求不用指标就能引导人流走向需要的地方,这一点与空间形状、色彩、图案与装饰、照明设计有极其密切的关系。
好的综合枢纽设计使人流能迅速分散,而不合理的设计则常常会出现大批不知去向而四处乱闯的人,因此,任何一个建筑设计师都不能忽视通道设计的重要性。通道设计是否合理,关键在于人流量是否畅通无阻“,畅通无阻”的通道设计也称无障碍设计。
现国际通用的无障碍设计标准有5方面:①在一切公共建筑的入口处设置取代台阶的坡道,其坡度应不大于1/12;②在盲人经常出入处设置盲道,在十字路口设置盲人辨向的音响设施;③门的净空廊宽度要在0.8m以上,采用旋转门的场所需另设残疾人入口;④所有建筑物走廊的净空宽度应在1.3m以上;⑤楼梯的入口净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