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急需一篇教育的论文
小学《品德与社会》明理导行教学初探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要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
不可否认,品德与社会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如果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会使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如鱼得水,也会使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育人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
关心父母、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在当今部分青少年身上,却难以看到这种美的延续和光大。
有些学生在家里是“小皇帝”,动辄顶撞父母,自私任性,不关心、不孝敬,这些都影响了他们人格的健全发展。 试想,一个对父母漠不关心的人,能够爱人民爱祖国吗?将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从关心父母入手,使学生学会爱妈妈,爱爸爸,进而形成关心他人,关心社会的良好品德,是思想品德教育中一个实实在在的内容。
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我爱我的家》一课,三维目标就是让学生懂得人人都有自己的家,人的生活离不开家,培养对家的亲近感和归属感;通过讲述日常家庭生活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家庭的温暖,激发爱家的情感;通过了解家庭的过去和长辈们小时候的生活,进一步加深对家庭的认识和了解,感知社会进步给家庭生活带来的变化。 教学这一课时,我以情贯穿课堂,让学生于情中明理。
因为情感是一种“内心体验”,情感的形成过程要经过酝情、入情、动情的自然过程,而思想教育便在情感的起伏变化中同步进行着,在潜移默化中渗透着。从儿童心理特点出发,以课本为依据,挖掘教材中情感教育因素,坚持以课堂为中心,做到创设情景引发情,针对实际强化情,将课堂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为一体,建立情感体系。
一、创设情境引入 引发学生带着真实的情感进入课堂,必将是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 首先,我问学生爱自己的爸爸、妈妈吗?继而让他们体会父母对自己的爱,并让学生放开嗓门动情地喊爸爸、妈妈。
一声爸爸,一声妈妈蕴含了父母子女之间最真挚的亲情,学生仿佛正面临自己的爸爸、妈妈,热爱之情自然流露而出。 爸爸、妈妈辛苦吗?作为儿女应怎样做?在老师激情的提问感召下揭示课题,学生的感知更加鲜明起来。
二、入情明理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必须挖掘和揭示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引导学生“披文以入情”,产生共鸣。
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提高认识,受到感染。课文中的小主人公为了不让父母操心,到同学家去玩或参加什么活动去了都把去的地点,回来的时间跟父母说清楚。
在这时,我引导学生逆向思考:如果不跟父母说清楚,父母会怎样?让学生感受父母焦虑不安的心情,从而认识到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为父母着想,为他人着想。 入情始于境。
在教学中我采取观图、导读等形式,创设,渲染情景气氛,使学生目视耳听,口诵心动,进入情景,产生共鸣。 首先,我充分利用课本第6页中插图,引导学生分析思考。
观看图后,我针对学生实际设问,“我们是独生子女,爸妈很疼爱我们,我们不做家务活儿,他们会责怪吗?”而小主人公却抢着做家务,为什么呢?让学生深入思考为什么要主动分担家务?学生的思维扩展,呈现出积极、活跃的最佳态势,我见机引导学生观察小主人公妈妈生病的插图,学生的同情心,爱父母之心油然而生。这时我逆转问题,让学生联系实际说说自己生病了或受伤了,希望爸爸、妈妈为自己做什么? “我希望爸爸给我讲故事。”
“我希望妈妈给我弄点儿好吃的。”…… “爸爸、妈妈生病了或受伤了,你又会怎样做?”我适时设问引导。
“我会给他们唱歌,讲笑话。”“我要给爸妈做饭,做最好吃的。”
“我会给爸爸妈妈买药。”“我要好好学习,更不能让他们担心。”
滚烫的话语,美好的想法,学生脱口而出,他们于动情处晓理,而晓理必有正确的行为 三、动情导行 学生对关心父母有了正确的认识,对父母的热爱之情又进了一层。教师要有的放矢地为其感知及时提供素材,让学生辨析。
当观看小主人公因玩游戏未完成作业,遭到爸爸批评又不服气时,我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对于小主人公的行为,同学们都非常生气,纷纷指责小主人公是一个不理解父母良苦用心的孩子。
“如果换成是你们会怎样做呢?”适时指导行为,并使学生的认识得到了升华。 为了延伸主题,为了表达儿女的爱,让学生把心中最美的诗、画、歌献给爸爸妈妈,让学生的心灵在轻松愉快而又充满深情的氛围中得到陶冶,并启迪学生今后怎样关心父母。
一个懂得关心父母的孩子,长大后也会是一个有爱心的人。那时我们社会的每个角落充满爱,我们的世界将会更美更好。
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深深体会到: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内容丰富多彩,从个人的学习生活到集体的校园、社会生活,从个人的行为准则到学校、家庭、社会的道德规范,从为人处世、品格修养到尊老爱幼、拥军爱国……这其中包含许多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教师要发挥。
2.以经典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急
希望没有晚
经典读音jīngdiǎn英文名[classics] :指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经久不衰的万世之作;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最能表现本行业的精髓的;最具代表性的;最完美的作品.比如五十年代经典歌曲就是这个时代最好的;最能代表这一个时代的歌曲.经典和精品是有区别的,精品只是指作品的质量,而并不需要有经典所据有的其它特性. 所在行业的精品,或者说是一个时期里的精品.具有代表性质和意义.
经典含义
现在大家常说的经典究竟是什么?
经久不衰的万世之作,后人尊敬它称之为经典。
经典是指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著作。
经典就是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书”。
古今中外,各个知识领域中那些典范性、权威性的著作,就是经典。尤其是那些重大原创性、奠基性的著作,更被单称为“经”,如老子、论语、圣经、金刚经。有些甚至被称为经中之经,位居群经之首,比如中国的《易经》,佛家的《心经》等,就有此殊荣。
“典”是个会意字。从甲骨文字形看,上面是“册”字,下面是大,合起来就是大本大册的书。
典的本义是指重要的文献、典籍。
补充:
首先,从本体特征来看,是原创性文本与独特性阐释的结合。经典通过个人独特的世界观和不可重复的创造,凸显出丰厚的文化积淀和人性内涵,提出一些人类精神生活的根本性问题。它们与特定历史时期鲜活的时代感以及当下意识交融在一起,富有原创性和持久的震撼力,从而形态成重要的思想文化传统。同时,经典是阐释者与被阐释者文本之间互动的结果。
其次,在存在形态上具有开放性、超越性和多元性的特征。经典作为人的精神个体和艺术原创世界的结晶,它诉诸人的主体性的发挥,是公众话语与个人言说、理性与感性、以及意识与无意识相结合的产物。
再次,从价值定位看,经典必须成为民族语言和思想的象征符号。如沙翁之于英国和英国文学,普希金之于俄罗斯与俄罗斯文学,鲁迅之于中国文学,他们的经典都远远超越了个人意义,上升成为一个民族,甚至是全人类的共同经典。
现代人眼中的经典:一方面是历史上经过大浪淘沙留下来的金科玉律的典故和文化遗产;另一方面是在生活中时常看到或者想起的一些人一些事,甚至能够广泛的运用到生活中去的也叫经典;同时,对于个人而言,只要是能够感动到自己,并深藏在心底经过一段时间的考验的也可称之为经典。
经典,是一个门槛,也不能太过于泛滥了。如果任何的流行性的东西都能称为经典,那么经典也就失去了它的价值。所以跟风炒作是经典最大的天敌。
“经典”之“经”引自《诗经》、《道德经》等之“经”。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对后世影响巨大。经是一种文学类别,朴素优美,易于大众接受和传颂。经典是指有价值的东西。
3.我国教育的现状的论文800字
现在的教育是悖逆天道、颠倒人伦,本末倒置、离经叛道、崇洋媚外、数典忘祖!把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丢弃了。中国,是全世界唯一的一个丢弃民族文化的国家。
四大文明古国,如今只剩下中国了,可短短的几十年,这个文明古国也将消失,这个有著五千年古老文明的民族,也将消失!
短短两百年历史的西方的文化,西方的教育,西方的价值观,核心就是唯我;宣扬竞争,刺激欲望,鼓励消费,在全世界泛滥成灾,人和人的关系,人和自然的关系已经危险到极点!伍拾亿年的地球资源,就在人类贪婪掠夺下,短短的几百年就要消失殆尽!
而我们是五千年的古老文明哪!现在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不相信自己老
祖宗五千年的智慧却崇拜西方两百年的糟粕,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传统思想和价值观是我们民族智慧的结晶,传统经典是民族心灵的庞大载体。这些是我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依据,是我们民族几千年来屡遭灾难而不会解体的凝聚力。如果任此文化遗产在下一代消灭,我们将是民族罪人、历史罪人……大家拿着线装书不认得,对不起我们中国的列祖列宗,对不起世界人民,对不起人类。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国以人为本,人以德为本,德以孝为本。这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德要道。以人为本,首要的任务是把人教育好。社会是由人组成的,把人教育好了,一切皆好,社会和谐,百事如意,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我们的老祖宗提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正是出于这种考虑。五千多年来,中国出现了许多大大小小的盛世,这些盛世的
出现就是贯彻“教学为先”的结果。
中国古圣先贤为什么如此重视人的德行教育呢?这是因为有没有德行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我们知道,人的需求有三个方面:第一,求食,以维持生命;第二,求偶,以延续生命;第三,求仁,以光大生命。求食、求偶,人与动物相同。求仁,人以德为本,德以孝为本,为人类所独有,动物是没有的。一个人如果迷恋于食色,不修持伦理道德,那就同动物一样了。人以德为本,是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没有德行的人,虽然披着人皮,实际上不能算是人了。
4.学习的经典文章
《学记》原文及译文 《学记》大约写于公元前的战国末年,是“礼记”一书49篇中的一篇。
作者不详,郭沫若认为像是孟子的学生乐正克所作。它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也是最完善的极为重要的文献,值得认真研究。
它从教育目的、教育原则、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师和学生、学校制度、学校管理等各方面都作了系统论述。虽然时隔2000多年,但是对今天的教育仍富有现实意义。
以下是全文及译文: *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sǒu,小,有声音)文,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深谋远虑(思虑规律),物色好人(求贤纳士),可以赢得一些好名声,但还不能够鼓动民众。
如果礼贤下士,亲近与己疏远的人,就可以鼓动民众,但还不能够感化、教化民众。如果要想感化和教化民众,养成良好的风俗习惯,就必须通过学校教育才行。
*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兑(yuè说)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玉质虽美,不经雕琢,不能成精美玉器;人有天赋但不学习,就不能明白至道。“道”即“贵贱”“长幼”“尊卑”“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中庸》);“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
所以古代君王建设国家,统治人民,都把教育作为首要任务。《尚书》(《礼记集说》今亡)“兑命篇”说:“人君应当始终念念不忘以教育为本”(典——本,主),就是这个意思! *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虽然有美味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的美味;虽然有高深至极的道理,不学就不知它的好处。
所以,人必须上学读书,才能知道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教师必须亲身经历教学的过程,才会深感自己学问的孤陋和困惑。求学者知不足,才会自我反思,更加努力地学习;教者感到困惑,才会潜心钻研,孜孜以求,自强不息。
所以说,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所以“尚书”中“兑命”篇说:“教学过程,一半在‘教师的教’,一半在‘学生的学’,就是这个意思。
* 古之教者,家(25家)有塾,党(500家)有痒,术(suì)(12500家)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
一年视离经辩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力而不返,谓之大成。
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yuè)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述之”,其此之谓乎! ——学生每年都可入学,每隔一年必须考查学习成绩。
第一年考查分析文章的经文、句章的能力,及辨别决定自己的志向和兴趣(离:分析);第三年考查是否专心致志于学业,是否能结交学友和睦相处,相互研习得益;第五年考查学生的知识面是否广博,是否能亲师、尊师;第七年考查能否讨论学业的是非优劣,以及选择贤能之人为友;合格的为小有成就(比六年有成就,比九年不足)。到第九年他们应达到,对知识闻一知十,触类旁通;推理论事有独立见解,处世处事有行为准则,坚定不移,不失师诲;这时就可称为大有成就。
这样,将来就足以能够教化民众,变易旧习,形成良好风俗;使亲近的人心悦诚服,疏远的人心向往之;这是大学教人的道理。古书上说,蚂蚁幼虫时时效法大蚁衔土成垤(dié蚁窝),喻学者由积学而成大道(蛾——古“蚁”字),正说明了,求学之人也应如此,孜孜不倦以求“大成”这个道理。
* 大学始教,皮弁(biàn)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
入学鼓箧,孙其业也。夏(jiǎ)楚二物,收其威也。
未卜谛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
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liè)等也。此七者教之大伦也。
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乎。 ——大学入学之初,要穿礼服,备祭品,举行祭祀有道德学问的先圣先师的仪式,以表示敬师重道。
祭祀时要小诵肄学(《诗经》里“小雅”前三篇(鹿鸣、四牡、皇皇者华——这三篇都是君臣燕乐相劳苦之辞。燕乐:宴乐;相劳苦:相互慰劳),目的是使学生从一开始就获得君臣互勉的感受,懂得为官的道理。
(为官之始,盖以居官受任之美,诱谕其初志。圣人教人曰,用贤以治不贤,举能以教不能,所以公卿士大夫在下思各举其职),学生上学,要按鼓声打开书箧,警以鼓声,以逊顺之心敬其业也。
即,击鼓为的是用鼓声警示,引起学生对学业的重视。学校里配备有教杖(夏圆和楚方),以警荒废懈怠,整肃仪容举止,维持学习纪律。
不到夏祭以后,教官不去视察学校,考查学生的成绩,为的是使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志趣计划从容地进行学习。教师对学生要经常检查指点,但不要急于告之原理,为的是让学生从内心产生求知欲望,养成独立思考,用心思考的习惯。
年幼的学生对长者谘问,只可听,不可问,因为知识有深浅,学习有先后,必须循序渐进,不能超级越等。这七件事就是大学教育的基本纲领。
古书上。
5.教育有序议论文800字
当今社会越来越重视教育,其原因就是时代越来越先进。因此我们必须紧跟时代的脚步,不能落后。详细论述
教育——我们国家已经尽了最大责任去落实,我们每个中国人的受教育程度都已有了明显的提高。一个人的受教育程度决定了他的修养风度,一个家庭的受教育程度决定了上一辈对下一辈的教导,一个民族的受教育程度决定了一个国家是否繁荣昌盛。
不错,关注,重视教育是我们国家的主要政策之一。我们不断向往高水平教育,不断提高教育水平,现在,我们不单追求教育达标,更是追求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从古至今,我们都在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佳话,而达到这点的前提是,每个学者都能接受到高水平的教育。有了好的教育,才能提高教育程度,才能使中国人一代比一代强。由此可见,教育水平的提高,直接关系到每个中国人对家庭,对社会,甚至于对国家的影响,只有将中国人的整体受教育水平提高上去,才能把中国在世界的地位提高上去,作为一个中国人,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告诉我们,中国人自强自立的前提条件,是必须有高水平的教育,这样才能创造中国领先世界的神话!
如今,教育已不单单指在学校受到的教育,更广泛指来自家庭的教育。正值花样年华的我们,往往有逆反心理,所以常常因此而忽略甚至不理解家长对我们的关心和教育,其实家长对我们的教育有着一定的影响,他们对孩子的教育,决定了国家的未来,也就是我们这些新人,是否能为祖国创造一个美好明天。
教育不光是书面,更需要灵活,需要联系实际,因为我们所重视的教育,终要落实到实际生活中去的,而作为祖国的新一代,我们接受教育也是为了能给祖国创造辉煌。太多人的眼光过于局面性,应该把“教育”二字,拓展开来看,这样我们会发现很多,它包含很多东西,而且更多的是我们从生活中,从尝试中所得到的宝贵的经验。
在很久以前中国就已是一个文明古国了,我们在文明,教育方面始终领先世界,然而不少国家从中国引进了我们的文明和文化,比如:日本。且先不说大的方面,就日本人的传统服装和服来说,就是中国唐代的着装,他们在既我国几千年以后才这样穿衣。就日本来说,其实还有很多的中国文化,比如:建筑风格,日本建筑物多采用中国唐朝的建筑风格,由此可见中国对世界各国的影响。而如今的中国,往往是把自国的传统风格换成了西方文化,我们的国家的确越来越发达了,但我更相信,没有人愿意看到中国丢掉了自己的传统文化,去模仿,过分汲取的西方文化。现在,我们所受的教育确实很先进,但是又有多少是我们中国自己的东西呢?我不是说追求他国的文化是一种错,而是强调我们国家不应该丢失自己的风格。祝福点题
但愿美好的祖国越来越繁荣,昌盛。但愿我国的文化越来越领先世界。
6.谁能给篇教育的论文《谈谈你对教育的理解》或者
十六大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十六大提出的教育方针提出了新的观点,明确了新的要求: 第一、教育的方向。在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同时明确地提出了教育要为人民服务,更明确、更直接地突出了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坚持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宪法原则和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
第二、教育的目标。首次完整地提出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进一步明确了美育在教育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使美育在教育方针中占有一席之地,也表明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培养对象的基本素质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第三、教育的实施途径。在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教育同社会实践相结合,一方面拓宽了培养人才的途径,另一方面拓宽了对教育功能的认识。
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但不是唯一的实践活动,我们培养人不能仅仅局限于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更要坚持同整个社会实践相结合。 十六大提出的教育方针和我们党一贯坚持的基本方针一脉相承,保持了连续性,同时又反映了时代的要求,注入了新的内涵,贯彻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
全面理解和贯彻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应主要把握好三个方面: 第一、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第二、努力实现教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保证人民群众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
第三、坚持教育改革和教育创新,不断增强教育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的能力。
7.高中生教育的文章
教育与生活:我们该如何看待? 生活与教育,是一个经常为人们提起的话题,两者的关系涉及教育目的的确立,教育方式的选用等教育中的核心问题,因为核心问题的存在,复杂性也就是必然的。
读刘铁芳老师的《走向生活的教育哲学》,关键的不是他告诉我多少知识,而是在他的逻辑理路中,引发了我更多的思考,只要当自己处在思考中时,读书的乐趣才凸显出来,思维的不断触动,才使阅读的过程变被动为主动。“层出不穷的教育实验始终以求知为核心,求知—更好的求知—愉快的求知(乐学),但求知是为了什么?求知对于人而言意义何在?”这个问题的提出,又道出了知识与智慧、与能力的关系,在我们的深层次思维假定中,我们认为,只要拥有够多的知识,我们便能成为一个有能力的人,古代的相对少量知识的存在,使我们的教育尽可能地实现对所有知识的传递,那时教育思考的是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但随着现代社会的来临,知识的几何数增长,于是我们不得不去思考这样多的知识该教哪些这样一个问题,思考和争论了许久,好象没有实质性的答案,而由于我们先前的思维假定够为稳固,于是,我们便又陷入到了怎么能够用更好的结构来教会更多的知识,就这样,我们在不知觉中掉进了知识的迷宫,就像那个宋代人因舍不得钱而背着钱游泳最后被淹死一样,教育也进入这样一种困境。
“教育为政治经济服务必须通过教育的最终产品——完满的人才能实现,故只有实现教育的内在目的才可能更好地实现其外在目的。”当今的教育,问题就出在非常重视外在目的而忽视了内在目的,想要培养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可是对于理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却采取灌输和肢解的方式装到学生的头脑,使原本在西方哲学中集大成的马克思主义在一些抽象的概念中失去了灵性,同时,也失去了学生再阅读和思考的兴趣。
德育中的问题,大概也是如此,我们讲究的是培养品德高洁的人,这本是道德的上限,于是在上限无法达到时,人们也就忘却,或者不顾忌道德的底线,从而形成一种集体无意识的无道德,一种待实现的理想绝对不能成为一种普遍要求的规范,不然,当大部分人无法达到时,规范的本身也就失去了意义。古训有言,“求上者居中,求中者居下,求下者将无立足之地。”
但我们应该理解这只是一种理想诉求与信念的把握而已,与具体的要求和规范是有差异的。所以,培养真、善、美等人类共有的基础性美德是至关重要的。
“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生活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教育不断适应儿童的本真,儿童不断适应教育的引导的双向并行与递进的生活过程。”双适应,话是这么说,但具体上能够做到吗?斯宾塞说,“为我们的完美生活做好准备,乃是教育所应完成的功能。”
“一个合理的教育次序:直接维持自己生存的准备,间接维持自己生存的准备,父母职责的准备,公民义务的准备,各种高尚娱乐生活的准备。”而蒙台梭利这么说,“成年人只想转变儿童,把他自己当作完善的模范。”
家庭关心的是“他们的孩子应该在尽可能最短的时间内获得进入社会生活的护照”,其结果是“儿童所受的痛苦不只是身体上的,在智力活动方面也受痛苦。学习是强制性的,充满了厌倦和恐惧……他们变得懒散、沮丧、沉默、耽于学习,对自己失去信心,毫无童年时期的快乐可爱的景象。”
后者似乎是前者理论所导致的后果,但其实我们再想想,教育是要把人培养成人,前面的人是指自然人,而后面的人是指社会人,两者都是中性概念,在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化过程中,社会化是必然的,而家庭的关心也是必然的,成年人想转变儿童,并不是把他自己当做完善的楷模,而是在心目中有一个完美的楷模形象,而这一形象在自己的心目中是绝对好的,但在自己的努力下又是不能实现的,所以就转嫁给了自己的后一代,一种因爱而导致的行为是很难消除的,这是人类心理的特性,但后果的使儿童失去童年和产生恐惧等,只是极端后的结果。我们的教育就是要教育者,其中包括学校教育工作者、家庭教育者等,认识到促进人的社会化并不是教育的唯一目的,而更深层的目标是人的发展。
突然想起电视剧《武林外传》中的那一集,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于是逼迫自己的孩子参加更多的特长班,学习更多的技能,但是里面的白展堂说了这么一番话,很有意思。“说不要输在起跑线上,那请问,你孩子的终点在哪里呢?没有终点,谈何起点呀。”
是呀,人的一生是一个不确定的过程与存在,但在我们的思维假定中,我们常常把孩子的一生比喻为一场赛跑,一场规定路线跑道的较量。其实,教育就不是一条规定好的跑道,中途有许多的三岔路口,或者问号,看似难爬的路,但可能就适合你的孩子,而那条通往大学的坦途,实际上,却是陷阱频生的。
但因为比拼和较量,人们渐渐忘了我们自己追求的是大学,还是其他什么,特别是当社会给大学与好的人生之间划上不等号时,我们还是毫不知情,也许,一种悲剧的就业难,到是可以当作一盆冷水,清醒一下迷茫中的人们,只是很残酷而已,大学在其中就起到一种欺骗的功能,用个比喻,就是把那些在脑中想。
8.中国经典文化的作文
从上小学三年级认了几个字开始,父母就开始让我读少儿版的《诗经》、《大学》等等,当时真是一头雾水,读一页还要老老实实翻半天词典。直到现在已学了不少,虽然只是大略上的,却觉得自己已“满腹经纶”了,倒真有了顿悟的感觉。
这顿悟一,便是传统文化–她的躯干、她的精神并不是高高在上不可触及的。她就来源于社会,存在于自然,孔孟的功劳就是智慧的发掘,让我们这些后辈可以用手捧着读。而且绵延几千年的几件事,诸如春节、端午、重阳、中秋以及它们代表的国民级文化也诞生于春秋战国,我们的国家民族也诞生在战国末期。
这顿悟二,正是照应了那句话:“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对于传统文化以及她的载体–典籍,我的态度与大多数人有细微的差别。文化经典一代一代地传下来,一代一代地赋予那个时代的精神和思想,才得以看见现在书上浩如烟海的注释。我们可以想象到孔孟以及以后千千万万的思想家们的思想,在经历了千年浩荡之后,我们是否还能正确认识到这文章中的原意?其实,我们都不是圣人,也只能断章取义从中取来我们能利用的零件,装进脑子里,待日久天长,它们在那里自然发酵,酿成各自的美酒。
现在,我们的文化经典已经被赋予了太多太多的意义:我们把她当成通往更高经济水平的精神跳板;我们把她当成唯一文化加以再次推崇,如同汉武帝独尊儒术的现代翻版。甚至在世界大融合的今天,传统文化仍然被用以抵抗诸如美国腐化和拜金主义的入侵。只是这源远流长的文化已经不堪重负了,这是伟大的孔子孟子所没有想到的吧。我想,这局势倒真象生物课上学的蛋白质翻译–从DNA上截一小段,再送到核外去加工一下,人见人爱的蛋白质就诞生了。读了这么多的文化经典,放下书本,也该有自己的想法了,信念是自己总结的,拾先人之牙慧也绝非信念。
圣贤说过:敏于行讷于言。不错,读到这句话就应该抬起头,拨开书林去眺望天地了。在那里一定要保持认知的敏感和自知之明的沉默。这就是我读中国文化经典所感、所言。
9.家教论文1000字
我只有500字:美国中学生的口号:“要花钱,自己挣!”
日本教育孩子的名言:除了空气和阳光是大自然的赐予,其余的一切都要通过劳动才能获取。
由此可知,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是多么的重要。就好比是长城之下的基石;是生命的精神食粮;是在社会立足的前提……
在成长过程中,不仅要学会独立,还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和道德品质,这与培养孩子自立能力一样,都离不开咱们这些父母的教诲和引导态度。
对于孩子,我们这些做父母的就是再苦再累也值得。可我们不仅要让他们成人,还要让他们成才,这关键在于我们如何以实际行动来给予孩子教导。所以我们这些做父母的难就难在于行。
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位学者来教授家拜访,来访之际,教授和小孙子在玩骑大马。巧然,被学者看见了,顿时房间溢满了尴尬的气氛。小孙子悄悄的躲进了房间,好奇得听着他们的谈话。“嗨,刚才让你见笑了,其实我正在身心体验《我该怎样反抗》这一演讲,所以……”“哈哈哈……”尴尬的气氛霎时飘向九霄云外。而此时,小孙子的心里被烙上了个阴影,从此他招摇撞骗,失去了所有人的信任……
可想而知,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影响是多么大啊!它关系到孩子的一生前途,为了孩子,我不得不严格要求自己,孩子的命运掌握在我手上,这让我怎么不慎重呢?
是啊,一句“你别做家务”让孩子远离厨房,长大后不理家务,生活不美满;一句“别管他人闲事”让孩子沉默寡言,冷酷无情;一句“我给你撑腰”让孩子胆大妄为,兴风作浪,横行霸道。
有许多孩子总是抱怨父母把自己当小孩子看,我作为一位母亲,我深知这是疼爱,但是过分疼爱等于溺爱。溺爱不是爱而是害。适度放手吧,让孩子走出“温暖”,在他自己的天空里翱翔,在他自己的世界里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