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绩与能力议论文
今天中午在餐厅值班后回到办公室,看到几个小女孩正在打电话。原来这几个在学校吃饭的同学,没有提前告诉家长下午参加家长会,当时看到有一个小女孩已经拨通了她妈妈的电话,但是时间已经过去31秒了,孩子还没有告诉她妈妈是什么事情,只是小声的在喊“妈妈”,声音很小,她妈妈听不清楚,当时我接过电话说了声“你好”,她妈妈马上说你打错电话了,我说先别挂电话,你说许xx的妈妈吗?她说:“是”。我把情况给她说了一下。
打完电话之后,坐在座位上想,成绩与能力哪头轻、哪头重啊。从这个学生身上体现的语言表达能力太欠缺了,究其原因应该是她性格比较内向、不够自信、不善与人交流。
自信、语言表达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的突出表现,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有时候可能只是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不太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这些性格内向、不善表达的孩子,以后学生步入社会以后,就算你考试成绩好,能适应现在的社会吗?
记得以前看过一篇日志:
上初二的儿子与同学一行几人相约去杭州动漫节玩,五人中,属儿子的成绩最好。而此次活动的组织者,也是一行人中年龄最小的是班中成绩排名比较靠后的。但他的办事能力却是最强的。早上出发前儿子告诉我,说那位同学已代他们把回来的火车票买好了,(去时是其中一位的家长送去的}。我说现在买火车票不是实名制吗,他没你们的身份证怎么买的车票,我不放心,怕到时他们上不了车,就让儿子打电话给他问问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接通电话,我问那位同学是怎么去买的车票,他说他拿了家里人的五张身份证去买的,还说:“阿姨,你放心好了,肯定能回来的”,我说万一上车时因身份证跟人对不上号不让你们上车怎么办。他说,我会跟列车员去说好话的。万一真的不上上车,大不了我们打的回来好了,反正费用大家平摊也不会很多,呵呵。到了晚上,等他们的上车时间过了十分钟后,我放心不下,又打电话了,(五人中,就那孩子有手机},他一接电话就说:阿姨,你放心吧。我们已上车了,你们只要再过半小时后到车站来接人就可以了。
论成绩,作者的儿子比他优秀,但论办事能力,作者的儿子跟他根本没法比,这样二个小孩,以后走上社会,谁会更有出息,在我看来,可能那个小孩更能融入社会,适应社会。
2.怎样看待成绩和能力作文
怎样看待成绩和能力
分数,对于我们学生来讲,是至关重要的了,老师用分数来衡量我们——上初中,要分数;上高中,要分数;上大学,还是要分数。家长则用分数来要求我们——或诱之以利:“要是你能这回考到X分,我就……”或挟之以威:“要是低于X分,哼……”或定之以规:“这次你必须上X分!”而我们自己,也常常用分数在互相间做攀比。
的确,分数有它不可低估的作用,从检验学习的角度来说,它具有一定的公平性和真实性,“分数面前人人平等”讲的正是这个意思。
然面,分数并不是估量一个学生得失的唯一标准。考试成绩偶尔低一两分乃至十来分,并不一定说明什么问题。考试的成败有时也会受到诸如临场经验、健康状况等方面的影响。“胜败乃兵家常事”这句话大概不会有人不知道,而我们在学习上又何尝不是如此?在考试上很少有“常胜之师”,几十平时成绩再好的同学,也难免会有偶尔的失误。历届中考、高考“状元”并非就是平时出类拔萃的优等生的事实便是明证。
事实上,“高分”与“能力”往往是不统一的。前段时间,社会上出现了一个新词——“高分低能”。我的班主任黄老师就是这样的一位教师,听说她上课效率很好,那只不过是名声好听,但从教学效果上讲,却远远逊色与一些普普通通的老师。虽然我们班在年级来说语文成绩很好,是我们学生聪明,随便换个老师都比她强!其授课只是照本宣读,枯燥乏味,根本不能引起听课同学的兴趣,缺乏一种教与学之间的协调功能。据说,目前不少大中专院校的高材生毕业后不能胜任他们的工作,原因就是在于缺少将书本中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的能力。这种人,尽管在学校中每每能考出高分,可无法在工作岗位上灵活自如地运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国家培养出这样的“人才”,不也是一种浪费吗?
由此可见,分数亦并不如有些想象的那么绝对和权威。忽视了对各方面才能的培养,只一味的注重、追求高分,是不行的。因此,一我们应该客观的去看待分数,即不应过分轻视它。也没有必要把它看得过于神圣。
3.《怎样看待成绩和能力》作文,不少于500字
根据我的大学经历,能做到两者兼顾的很少,做到的都是超优秀的人
有的人把大把时间投入学生会,他的综合能力提高很快,跟他们说话就能感觉到。但他们当中,考试作弊、甚至无心读书的也有不少
当年和我一起考研的几个学生,读书很用功、很有想法,但沟通能力都一般,甚至有时脾气古怪
建议,根据自己的性格决定侧重点,如果是开朗外向的,就主攻综合能力;比较安静,的就安心读书。如果感觉自己能两方面一起应付,那就努力吧,那样会成为更优秀的人,比较现在的社会讲究“复合型人才”
4.能力方面的800字议论文
快乐是一种能力
西方一位哲学家说过,人有避苦趋乐的本性。现实生活中,人人都追求快乐,但结果大相径异。为什么?因为快乐是一种能力。
能力是成功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实现快乐的能力既不可能与生俱来,也不可能自天而降,只能在社会生活中靠学习、靠思考、靠实践而逐步形成并不断发展提高。这种能力不论是形成过程还是外在表现,都是多方面的,择其要者,主要体现在对人要有宽容心、对事要有辩证脑、对信仰要有钢铁志上。
人非圣贤,有错难免。这种错,或是讨论中讲了错话,或是创新实践中做了错事。孔子说得好:“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仁之方也,亲亲为大也;亲亲为大,和睦相处,就可快乐起来、振作起来。事情就是这样:以己为喻,方能设身处地,推己及人,容人所不及,谅人所不能,恕人所不知,礼人所不欲,让同事、同志间的快乐、和谐元素骤然变长,不快乐、不和谐的因子渐而化小。地厚者自平,宽容者自乐。人的容量和他成就的事业是成正比的。在容人中,宽容者得到的不仅是快乐,还有事业的成功和发展。
世界上的事总是有一利就有一弊。深山老林虽然天蓝水绿,但老百姓饭碗里的东西却未尽可意;城里的物质五光十色、丰富异常,但烦躁与污染却时时惹人烦恼。事情就是这样:沙中有金、玉中有石,这是事物的辩证法,也是生活的辩证法。这就需要学会辩证思维,对事,用“两点论”。世界万物的有与无、聚与散、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前与后都是相对而言并相互转化的,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没必要碰到点不顺心、不如意的事情就唉声叹气、一蹶不振。要相信,事情总会向好的方面发展,风雨过后会有晴天,从而乐观对今天,快乐奔明天。
快乐是能力,能力兴细微。只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好学不倦,慎思不断,明辨不止,笃行不变,快乐就如万山中来的溪水那样,与日俱增,且一路欢歌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5.能力与成功的议论文600到800字
人生之路遥远而迷茫,前方是未知的,只有不断的探索尝试,踏出第一步,我们才有成功的机会;只有勇于尝试,坚持不懈,才能有成功的一天。
莎翁曾说过:“本来无望的事,大胆的尝试,往往能成功。”是的,我们只有不断的去探索尝试,打破常规,才能使无可救药的事,起死回生。
美国大发明家爱迪生,在改革弧光线的实验,为了使实验达到满意的效果,需要寻找一种能经住热度2000度燃烧1000小时一上的灯丝。爱迪生开始了艰苦的寻找过程。
他先后做了1600种不同的实验,试用了各种各样的物质。后来他全力在碳化上下功夫,仅植物类的碳化试用就达到6000多种。
他做了200多本笔记,达4万余业。先后经3年时间,直到1880年上半年研究制出较满意的灯丝为止。
许多人都想追求成功,虽然他们有能力成功,但是他们墨守陈规,不敢尝试,所以只能跟成功擦肩而过。契科夫说:“路是人的脚步走成的,为了多辟几条路,必须多向没有人的地方走去。”
一个园艺师向一个日本企业家请教说:“社长先生,您的事业如日中天,而我就像一只蚂蚁,在地里爬来爬去的,一点出息也没有,什么时候我才能赚大钱,能够成功?”企业家对他说:“这样吧,我看你很精通园艺方面的事情,我工厂旁边有2万平方米空地,我们就种树苗吧!一棵树苗值多少钱?”“40元。”企业家又说:“那么一平方米地可以种两棵扣除道路,2万平方米地大约可以种2.5万棵,树苗成本刚好100万元。
你算算,3年后一棵树苗可以卖多少钱?”“大约3000元。”“这样,100万元的树苗成本和化肥费都由我来支付。
你就负责浇水和施肥工作。3年后,我们就有600万元的利润,那时我们一人一半。”
企业家认真地说。不料园艺师却拒绝说:“哇!我不敢做那么大的生意,我看还是算了吧.”一句“算了吧”就把到手的成功机会拒之门外了,我们每天都梦想成功,可是当机遇到来时,却不敢去尝试。
只有对失败的顾虑,以至失去成功的机会。一句话,成功是需要胆识的,要敢于尝试。
6.学习是为了成绩,还是为了能力议论文
我想,能问努力学习的意义到底在哪里的人,想必家境都很不错,或者,没什么人生追求。
归根结底,学习是为了进步。有人安于现状,不想进步,或者不知道未来的路该往哪儿走,不过是得过且过,走一步算一步,当然不懂学习的意义。
但凡有确切人生追求的人,不会问这话。他们学习,是为了实现更远大的自我价值,人生意义,不仅限于眼下。
哪怕单纯为了物质,使贫困的,能温饱;使小康的,更富足。这好歹都是有追求的。
人活着,最怕一无所求,整日庸庸碌碌,混吃等死。连努力学习,都是跟风随流,找不着进步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