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谁给我一篇关于“电”的论文啊,800字以上
自然界中有许多的电想象,我们小组主要是研究水中各种生物的电想象,次要的介绍了天然的电想象。
我们小组在分工上主要是自己所选择的,资料是由大家各找一些,之后进行整理归纳,从而完成了这次调查,困难是有很多,但是办法总是比困难要多,所以我们小组用自己的聪明智慧克服了各种各样的困难。走向光明的大道…… 简单的电想象有许多,比如:1. 带电:能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叫物体带了电。
2. 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1) 两种电荷: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负电荷。
2) 正负电荷的规定 正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 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
3) 电荷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4) 验电器: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3. 导体和绝缘体 1) 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 如:金属、石墨、人体、大地及各种酸、碱、盐的水溶液等。
2)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如: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糖水、酒精等。
我国古代对电的认识,是从雷电及摩擦起电现象开始的。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期,甲骨文中就有了“雷”及“电”的形声字。
西周初期,在青铜器上就已经出现加雨字偏旁的“电”字。 王充在《论衡•雷虚篇》中写道:“云雨至则雷电击”,明确地提出云与雷电之间的关系。
在其后的古代典籍中,关于雷电及其灾害的记述十分丰富,其中尤以明代张居正(1525~1582)关于球形闪电的记载最为精彩,他在细致入微的观察的基础上,详细地记述了闪电火球大小、形状、颜色、出现的时间等,留下了可靠而宝贵的文字资料。 在细致观察的同时,人们也在探讨雷电的成因。
《淮南子•坠形训》认为,“阴阳相薄为雷,激扬为电”,即雷电是阴阳两气对立的产物。王充也持类似看法。
明代刘基(1311~1375)说得更为明确:“雷者,天气之郁而激而发也。阳气困于阴,必迫,迫极而迸,迸而声为雷,光为电”。
可见,当时己有人认识到雷电是同一自然现象的不同表现。 尖端放电也是一种常见的电现象。
古代兵器多为长矛、剑、戟,而矛、戟锋刃尖利,常常可导致尖端放电发生,因这一现象多有记述。如《汉书•西域记》中就有“元始中(公元3年)……矛端生火”,晋代《搜神记》中也有相同记述:“戟锋皆有火光,遥望如悬烛”。
避雷针是尖端放电的具体应用,我国古代地采用各种措施防雷。古塔的尖顶多涂金属膜或鎏金,高大建筑物的瓦饰制成动物形状且冲天装设,都起到了避雷作用。
如武当山主峰峰顶矗立着一座金殿,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虽高耸于峰巅却从没有受过雷击。金殿是一座全铜建筑,顶部设计十分精巧。
除脊饰之外,曲率均不太大,这样的脊饰就起到了避雷针作用。每当雷雨时节,云层与金殿之间存在巨大电势差,通过脊饰放电产生电弧,电弧使空气急剧膨胀,电弧变形如硕大火球。
其时雷声惊天动地,闪电激绕如金蛇狂舞,硕大火球在金殿顶部激跃翻滚,蔚为壮观。雷雨过后,金殿经过水与火的洗炼,变得更为金光灿灿。
如此巧妙的避雷措施,令人叹为观止。 我国古人还通过仔细观察,准确地记述了雷电对不同物质的作用。
《南齐书》中有对雷击的详细记述:“雷震会稽山阴恒山保林寺,刹上四破,电火烧塔下佛面,而窗户不异也”。即强大的放电电流通过佛面的金属膜,全属被融化。
而窗户为木制,仍保持原样。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对类似现象叙述更为详尽:“内侍李舜举家,曾为暴雷所震。
其堂之西室,雷火自窗间出,赫然出檐。人以为堂屋已焚,皆出避之。
及雷止,共舍宛然。墙壁窗纸皆黔。
有一木格,其中杂贮诸器,其漆器银者,银悉熔流在地,漆器曾不焦灼。有一宝刀,极坚钢(刚),就刀室中熔为汁,而室亦俨然。
人必谓火当先焚草木,然后流金石。今乃金石皆铄,而草木无一毁者,非人情所测也。”
其实,只因漆器、刀室是绝缘体,宝刀、银扣是导体,才有这一现象发生。 在我国,摩擦起电现象的记述颇丰,其常用材料早期多为琥珀及玳瑁。
早在西汉,《春秋纬》中就载有“瑇瑁(玳瑁)吸衤若(细小物体)”。《论衡》中也有“顿牟掇芥”,这里的顿牟也是指玳瑁。
三国时的虞翻,少年时曾听说“虎魄不取腐芥”。腐芥因含水分,已成为导体,所以不被带电琥珀吸引。
琥珀价格昂贵,常有人鱼目混珠。南朝陶弘景则知道“惟以手心摩热拾芥为真”,以此作为识别真假琥珀的标准。
南北朝时的雷敩在《炮炙论》中有“琥珀如血色,以布拭热,吸得芥子者真也”。他一改别人以手摩擦为用布摩擦,静电吸引力大大增加。
西晋张华(232~300)记述了梳子与丝绸摩擦起电引起的放电及发声现象:“今人梳头,脱著衣时,有随梳、解结有光者,亦有咤声”。唐代段成式描述了黑暗中摩擦黑猫皮起电:“猫黑者,暗中逆循其毛,即若火星”。
摩擦起电也有具体应用。据宋代的张邦基《墨庄漫录》记载:孔雀毛扎成的翠羽帚可以吸引龙脑(可制香料的有机化合物碎屑).“皇宫中每幸诸阁,掷龙脑以辟(避)秽。
过则以翠羽扫之,皆聚,无有遗者”。关于摩擦起电的记载还很多。
近代电。
2.与电学有关的科技小论文500字
电磁学简介
1 引 言
1864年Maxwell在前人的理论(高斯定律、安培定律、法拉第定律和自由磁极不存在)和实验的基础上建立了统一的电磁场理论,并用数学模型揭示了自然界一切宏观电磁现象所遵循的普遍规律,这就是著名的Maxwell方程。在11种可分离变量坐标系求解Maxwell方程组或者其退化形式,最后得到解析解。这种方法可以得到问题的准确解,而且效率也比较高,但是适用范围太窄,只能求解具有规则边界的简单问题。对于不规则形状或者任意形状边界则需要比较高的数学技巧,甚至无法求得解析解。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一些电磁场的数值计算方法发展起来,并得到广泛地应用,相对于经典电磁理论而言,数值方法受边界形状的约束大为减少,可以解决各种类型的复杂问题。但各种数值计算方法都有优缺点,一个复杂的问题往往难以依靠一种单一方法解决,常需要将多种方法结合起来,互相取长补短,因此混和方法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计算电磁学的发展状况,对常用的电磁计算方法做了分类。
2 电磁场数值方法的分类
电磁学问题的数值求解方法可分为时域和频域2大类。频域技术主要有矩量法、有限差分方法等,频域技术发展得比较早,也比较成熟。时域法主要有时域差分技术。时域法的引入是基于计算效率的考虑,某些问题在时域中讨论起来计算量要小。例如求解目标对冲激脉冲的早期响应时,频域法必须在很大的带宽内进行多次采样计算,然后做傅里叶反变换才能求得解答,计算精度受到采样点的影响。若有非线性部分随时间变化,采用时域法更加直接。另外还有一些高频方法,如GTD,UTD和射线理论。
3.有关电的论文
论文: 初中物理电学计算解题探讨 初中物理电学计算是整个初中物理知识的一个重难点.学好电学计算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审题等都有提升.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和创新能力,对以后更高层次的电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计算 串并联电路 公式 解题思路 初中物理电学计算是整个初中物理知识的一个重难点,也是中考考查的重点内容。学生拿到这类题目后往往觉得无从下手,其实学生只要具备相关知识,做好足够的准备工作,而后理清思路,则可解决该题。
那么如何才能顺理成章的确解决问题和攻破这个重难点呢?下面将谈一点我不成熟的解题思路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认真审题 首先要在脑海里清晰的呈现U、I、R这三者在串、并联电路中各自的特点.在串联电路中:I=I1=I2=I3、U=U1+U2+U3、R=R1+R2+R3,在并联电路中:I=I1+I2+I3、U=U1=U2=U3、1/R=1/R1+1/R2+1/R3。
要掌握电功、电功率和焦耳定律的基本计算公式和导出公式,并且要知道导出公式的使用范围,即导出公式使用于纯电阻电路中(在纯电阻电路中Q=W)。
其次要认真阅读并分析题目,找出题目中所述电路的各种状态。
没有电路图的要画出相应的电路图。根据开关的闭合及断开情况或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情况得出题目中电路共有几种状态,画出每种状态下的等效电路图。
在分析电路时如果电路有电压表,则先认为电压表处于断路状态,再分析电路的串并联,然后看电压表和谁并联则测谁的电压。 二、解答计算 1、找电源及电源的正极。
2、看电流的流向。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电路中的电流表和开关要视为导线,电压表视为断路(开路);(2)要注意各个电键当前是处于那种状态;(3)如果电流有分支,要注意电流是在什么地方开始分支,又是在什么地方汇聚。
3、判断电路的联接方式。一般分为串联和并联,但有些电路是串并、联的混联电路。
若不是串联的,一定要理清是哪几个用电器并联,如果还是混联的,还要分清是以串联为主体的混联电路,还是以并联为主体的混联电路。 4、若电路中连有电压表和电流表,判断它们分别是测什么地方的电压和电流强度。
5、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利用电学中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即我们平时所说的电路特点;欧姆定律;电功和电功率相关表达式;焦耳定律。然后利用这些关系和已知条件相结合的的方法求解。
在求解的过程中,用不着把每一个物理量都求出来,要根据所给的已知物理量找一种最简单的解题方法。很明显可以看出: 我们要熟练解答电学问题就必须熟练掌握相关的物理知识。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有些问题在每一种状态下并不能直接求出计算结果,这时要把两种或更多种状态结合起来,找出各个关系图中相等的物理量,列方程或列方程组去计算。 以下对某些题型的解法做详细的说明和解答: 例1、如下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8Ω,R2=7Ω,当闭合开关S时,电压表的示数为4V,则电源电压为多少? 一、审题 看题目后,本电路是串联电路,闭合开关,电路只有一种状态,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
二、联想相关公式及结论 根据题意用到串联电路中I=I1=I2=I3,U=U1+U2+U3的特点和欧姆定律公式(I=U/R)去计算。 三,解答计算 已知:R1=8Ω,R2=7Ω,U1=4V 求:电源电压U = ? 解:当开关闭合时:夹在R1两端的电压U1=4V。
则: 根据欧姆定律可知: I1=U1/R1=4V/8Ω=0.5A 又因为在串联电路中: I=I1=I2 则: U2=I1R2=0.5A*7Ω=3.5V 根据串联电路中电压的关系 : U=U1+U2=4V+3.5V=7.5V 例2,如下图所示,当S1闭合,S2、S3断开时,电压表示数为3伏,电流表示数为0.5安;当S1断开,S2、S3闭合时,电压表示数为4.5伏,求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及R1、R2的阻值。 一、审题 看题目后,S1闭合时,S2、S3断开时,电路为一种状态;S1断开,S2、S3闭合时,电路为一种状态。
因此,本题必须在电路的两种状态下分别解答。 二、联想相关公式及结论 用到串联和并联电路中U、I、R三者的特点及欧姆定律公式去计算。
三,解答计算 解:S1闭合时,S2、S3断开时,R1、R2是串联。则: R2=U2/I=3V/0.5A=6Ω S1断开,S2、S3闭合时,R1、R2是并联。
则: 可知电源电压 U=4.5V 则夹在R1两端的电压: U1=U?—U2=4.5V—3V=1.5V R1=U1/I=1.5V/0.5A=3Ω 则并联的总电阻: R=R1R2/R1+R2=3Ω6Ω/3Ω+6Ω=2Ω 并联干路中的电流: I=U/R=4.5V/2Ω=2.25A 例3,如右图所示,当开关S闭合后,滑动变阻器滑片P在B点时,电压表示数为4.5V,电流表示数为0.15A;滑片P在中点C时电压表的示数为3V。求: (1) 滑动变阻器R1的最大阻值; (2)电源的电压; (3)电路的最大功率。
一、审题 看题目后,本电路是串联电路,闭合开关,电路只有一种状态,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R1两端的电压,滑动变阻器的左右滑动改变它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大小,进而影响电路中电流的大小变化。 二、联想相关公式及结论 根据题意用到串联电路中I=I1=I2=I3,U=U1+U2+U3的特点和欧姆定律公式(I=U/R)以及电功率相关计算公式去计算。
三,解答计算 解:(1)滑片P在B点时,滑动变阻器全部接入电路,此时电阻最大。则: R1max=U1max/I=4。
4.导体和绝缘体
善于传导电流的物质称为导体,不善于传导电流物质称为绝缘体。
导体导体中存在大量可以自由移动的带电物质粒,称为载流子。在外电场作用下,载流子作定向运动, 形成了明显的电流。
导体和绝缘体没有明显的界线,在条件改变后,绝缘体可以变成导体,导体也可以变成绝缘体。
拓展资料:
绝缘体在某些外界条件(如加热、加高压等)影响下,会被“击穿”,而转化为导体。在未被击穿之前,绝缘体也不是绝对不导电的物体。
如果在绝缘材料两端施加电压,材料中将会出现微弱的电流。绝缘材料中通常只有微量的自由电子,在未被击穿前参加导电的带电粒子主要是本征离子和杂质离子。
本征离子是由于热运动而离解出来的离子,杂质离子是由于杂质离解产生的。绝缘体或电介质的主要电学性质反映在电导、极化、损耗和击穿等过程中。
参考资料:导体和绝缘体_百度百科
5.绝缘体与导体
这些问题肯定不是书上的,说明你很爱动脑筋。你的这几个问题都是关于导体和绝缘体的问题。说明你对这部分内容还没有彻底理解。
绝缘体和导体,没有绝对的界限。绝缘体在某些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导体。这里要注意:导电的原因:无论固体还是液体,内部如果有能够自由移动的电子或者离子,那么他就可以导电。没有自由移动的电荷,在某些条件下,可以产生导电粒子,那么它也可以成为导体。
至于用电器,当然是导体。指他工作的部分,为防止触电,也有绝缘体的部分。
绝缘体不能当导线。可以做绝缘皮。加大电压,可能会击穿。
生活中减小电流是用电阻来实现的。不是绝缘体。
6.利用能带理论解释导体 半导体 绝缘体 导电性
1、半导体指常温下导电性能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材料。半导体在集成电路、消费电子、通信系统、光伏发电、照明、大功率电源转换等领域都有应用,如二极管就是采用半导体制作的器件。无论从科技或是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半导体的重要性都是非常巨大的。大部分的电子产品,如计算机、移动电话或是数字录音机当中的核心单元都和半导体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
2、导体是指电阻率很小且易于传导电流的物质。导体中存在大量可自由移动的带电粒子称为载流子。在外电场作用下,载流子作定向运动,形成明显的电流。金属是最常见的一类导体。金属原子最外层的价电子很容易挣脱原子核的束缚,而成为自由电子,留下的正离子(原子实)形成规则的点阵。
3、绝缘体又称为电介质。它们的电阻率极高。绝缘体的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绝缘体和导体,没有绝对的界限。绝缘体在某些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导体。这里要注意:导电的原因:无论固体还是液体,内部如果有能够自由移动的电子或者离子,那么他就可以导电。没有自由移动的电荷,在某些条件下,可以产生导电粒子,那么它也可以成为导体。
4、导电性:物体传导电流的能力叫做导电性。各种金属的导电性各不相同,通常银的导电性最好,其次是铜和金。固体的导电是指固体中的电子或离子在电场作用下的远程迁移,通常以一种类型的电荷载体为主,如:电子导体,以电子载流子为主体的导电;离子导电,以离子载流子为主体的导电;混合型导体,其载流子电子和离子兼而有之。
扩展资料:
从能带理论的观点来看,绝缘体与半导体的区别仅在于绝缘体的禁带宽度比半导体大,因此绝缘体中载流子浓度非常小,决定了绝缘体的电导率很小。对某些离子晶体,还存在另一种导电机制──离子导电。它是靠外电场作用下正负离子的移动引起电流的。通常,离子电导率很小。上述的固体电导都是指晶态固体,对于非晶态固体的电导还有自己的特点,详见非晶态材料、非晶态半导体、非晶态电介质。
7.帮我找找几篇电路与磁路的论文咯 急 有多少要多少
磁路与电路的相似性探讨摘要:随着教育教学改革地不断深入,教师应站在科学的高度把握教材。
本文将相似理论的观点赋予电路与磁路的教学中,从磁路与电路中的基本物理量、基本定律、分析方法等方面对磁路问题和电路问题进行了分析比较,得出了磁路与电路具有相似性的结论,并指出了磁路与电路的差异。可使学习者借用熟悉的电路基础知识和分析方法去理解和掌握磁路,使较难的磁路问题变得简单易懂,并有益于教师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磁路;电路;相似性相似理论是站在科学的高度且带有哲学意义的思维理论,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物理教学时可以将相似理论赋予其中。例如:在磁路的教学中将相似理论赋予其中,利用其与电路的相似性进行教学,对提高教学效果十分有益。
下面,我们从磁路与电路的基本物理量、基本定律、分析方法等几个方面,探讨磁路与电路的相似性。电路是电流流过的回路,它是由电路元件按一定方式连接起来的整体。
磁路是人为造成的磁通易通的路径,它利用具有高磁导率的物质制成一定的形状结构,其周围绕有通有电流的激励磁场的线圈(有些场合也可用永磁体作为磁场激励源)有时还是由适当大小的空气隙组成的整体。1 磁路与电路的基本物理量的比较(a)在电路中,用电流i这个物理量,描述电流的强弱。
在磁路中,用磁通Φ来描述通过某一面积的磁感应线的多少。即磁路中的磁通Φ与电路中的电流i相似。
(b)在电路中,有电压U这个物理量,它使某段电路中产生电流。在磁路中,有磁压降Uحm这个物理量,它使某段磁路中产生磁通。
即磁路中的磁压降Uحm相当于电路中的电压降U。(c)电路中用电源电动势E这个物理量,表示电源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变为电能的本领。
磁路中,用磁通势Fحm 这个物理量表示磁源励磁的情况。即磁路中的磁通势相当于电路中的电源电动势。
(d)电路中,用电流密度j=I/S这个物理量,描述电路中某点电流的强弱和方向。在磁路中用磁通密度B=Φ/S这个物理量描述磁场的强弱和方向。
即磁路中的磁通密度与电路中的电流密度相似。(e)在电路中有电阻R,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在磁路中有磁阻Rحm,表示磁路对磁通所起的阻碍作用。即磁路中的磁阻Rحm相当于电路中的电阻R。
(f)在电路中电阻的倒数称为电导G。在磁路中磁阻的倒数称为磁导Aحm。
即磁路中的磁导Aحm与电路中的电导G相似。2 磁路与电路的基本定律的比较(a)在电路中,一段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用欧姆定律U=RI来描述。
在磁路中,一段磁路中的磁通与磁压降、磁阻的关系用磁路的欧姆定律Uحm=RحmΦ来描述。即磁路的欧姆定律与电路中的欧姆定律极为相似。
(b)在电路中,有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对任一电路中的任一节点(也可推广为闭合面),在任一时刻流入的电流之和一定等于从该节点流出的电流之和,即∑I=0。在磁路中,有磁通连续性原理:对于磁路中的任一闭合面,在任一时刻,穿过该闭合面的磁通之和一定等于穿出这个闭合面的磁通之和,即∑Φ=0。
此式与电路中的基尔霍夫定律相似,所以称此为磁路的基尔霍夫第一定律。(c)在电路中,有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对于任一电路中的任一回路,在任一时刻,沿该回路的所有支路的电压降之和恒等于零。
即∑U=∑E。在磁路中,有安培环路定律:对于磁路中的任一闭合路径,在任一时刻,沿该闭合路径中的各段磁压降之和等于围绕此闭合路径的所有磁通势之和,即∑HL=∑Fحm。
此定律与电路中的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相似,所以称此定律为磁路的基尔霍夫第二定律。通过对磁路与电路的基本物理量、基本定律的分析比较可见:二者无论是基本物理量还是基本定律都具有相似性。
即:磁通Φ相似于电流I;磁压降Uحm相似于电压降U;磁通势Fحm相似于电源电动势E;磁通密度B相似于电流密度J;磁阻Rحm相似于电阻R;磁导Aحm相似于电导G;磁通连续性原理相似于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安培环路定理相似于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磁路的欧姆定律相似于电路的欧姆定律。由以上两个方面的分析比较可见,磁路与电路在表征其性质的物理量及其相互关系的数学表达式上都有相似性,因此可以类比教学。
3 磁路与电路分析方法的比较综合上述三个方面的分析比较,我们可得出以下结论:磁路与电路具有相似性。由于磁路与电路具有相似性,因此,在学习磁路的基本物理量和基本定律时,可以仿照电路中的基本物理量和基本定律去理解掌握;分析电路中的一些方法,在分析磁路时也可使用。
这样可使较难理解和掌握的磁路问题变得简单易懂。磁路与电路相似,并不等于相同,两者在很多方面也存在差异,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a)磁路中有磁饱和现象,在一定磁路中,通过的磁通量的大小受到严格的限制,而在充分冷却的电路中,流过的电流的大小几乎是不受限制的。(b)磁通在磁路中的传播速度远小于电路中电流的传播速度。
(c)电路中的电流表示带电质点的运动,因而通过电阻时要消耗能量,使电阻发热。而磁通并不代表质点的运动,只是描述磁场的一个物理量,它通过磁阻时不消耗功率,因而不存在磁路的热效应。
d)电路中导电材料与绝缘材料的导电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