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泉州地理文化论文一篇,字数1800左右的
泉州以中原文化为主流,同时,世界各大宗教,如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包括天主教)、印度教、摩尼教、犹太教等,随着经济文化的交流纷拥泉州,泉州文化也受到这些外来文化特别是宗教文化的深刻影响。因此,泉州被称为“世界宗教博物馆”。泉州的文博工作也就尤其重要。
多年来,泉州市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为指导,落实文物保护“四有五纳入”工作,取得显著的效果,受到国家文物局和福建省有关领导的高度赞扬。国家、省、市财政投入资金,海外三胞积极捐资,灵山圣墓、天后宫、洛阳桥、南安蔡氏古民居建筑群、蔡襄祠、府文庙、威远楼等省级以上文物全部得到维修,其周边环境也普遍得到整治。文物发掘和考古不断有重大突破,如宋代古船的出土、明代锡兰王子在泉后裔世氏的发现等等,在国内外引起了极大反响,极大丰富了泉州文化的内涵。同时,文物保护与旅游景点的开发等方面结合,使文物的开发利用得到发挥。
泉州的博物馆主要有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泉州闽台关系史博物馆、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泉州佛教博物馆、泉州南戏博物馆、泉州南少林博物馆、泉州市南建筑博物馆、德化县陶瓷博物馆等。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始创于1959年,是中国惟一反映航海交通历史的专题性博物馆。它以丰富而珍贵的海交文物,反映了12至14世纪的东方大港———刺桐港的发展历史,显现了泉州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讴歌了中国人民几千年来所创造的悠久而辉煌的海洋文明,是泉州市进行中外学术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1991年2月15日,新的海交馆在东湖之畔落成。新馆主体楼宛如一艘远航归来的船,象征海外交通这一历史主题。展馆陈列着泉州出土的各种海交文物,并配以大量照片、模型和拓片,其中尤以数百件伊斯兰教、基督教和印度教的石刻最为珍贵,也是举世闻名的文物瑰宝,这些石刻为我们提供了“海上丝绸之路”时代,泉州作为东西方经济与文化交流的中心,各个不同民族及其宗教文化在这里和睦相处、互相交融的真实历史情况。
2.一篇关于泉州发展的历史小论文
9000年前,泉州城尚在海中,清源山下一片汪洋。5300年前,今域仅西南升文山(今龙头山)突兀海面,一枝独秀(据《泉州唐城踏勘考察研究报告》,2002年编印)。
泉州唐时原置武荣州,州治在今南安市丰州镇。丰州属内陆港口,交通不便,地面狭窄,不利于经济发展。同时,因地理形势变化,今泉州城区处陆地升高,清源山下水流冲积,水泽变为陆地,交通方便,范围宽广。因此,唐·久视元年(700年)及景云二年(711年),州治向东南南移5公里,即今泉州城区。
泉州历史
.cn/
3.一篇关于泉州发展的历史小论文
泉州于唐嗣圣元年(公元684年),开始立州建置, 名曰武荣州。
景云二年(公元711年)改武荣州为泉州,泉州城北泉山因而得名。十七年五月,福建行省并入泉州行省,同年七月徙泉州行省于隆兴。
明初,明朝政府改泉州路为泉州府。国共内战期间,很多人逃往香港和南洋,以至于今日的海外侨胞中不乏泉州籍的移民。
解放初期,国家主要投资都在内地,故经济发展缓慢。1977年改革开放开始,泉州被定为沿海开放城市,从此进入高速发展期,现在,泉州已经发展成为国内外知名的花园城市。
泉州风物民情古朴精深,别具一格。儒、释、道三教并盛,互为融合。
方言以闽南话为主,通用语言为普通话。泉州是著名侨乡和港澳台同胞的主要祖籍地。
目前,分布在世界各地、祖籍泉州的华侨、华人624万人,港澳同胞70万人。在台湾,有44.8%的汉族同胞(约900万人)祖籍泉州泉州是中国历史上对外通商的重要港口,有着上千年的海外交通史,是一座历史悠久、风光秀丽的开放港口城市。
自唐代开埠,即为中国南方四大对外通商口岸之一。宋元时期,泉州港跃居为四大港之首,以“刺桐港”之名驰誉世界,成为与埃及亚历山大港相媲美的“东方第一大港”,呈现“市井十洲人”、“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繁荣景象。
泉州的宗教有道教、佛教、伊斯兰教、景教(古天主教的一个支派)、天主教、印度教(婆罗门教)、基督教、摩尼教(明教)、日本教和拜物教、犹太教等诸多宗教,其历史悠久、史迹丰富,在海内外有很大影响。
4.谁帮我找下有关泉州或晋江的论文
泉州文化特征小议也许是京城建筑最能代表都城文化的特色吧,在甲骨文中京字写成“附图”。
“附图”字所象之形,就是一座座落在高岗之上的宏伟建筑。这建筑使人想起了权力、富贵与尊严,想起了传承数千年之久的都城文化。
在中国历史上,历代的都城主要分布在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区,如西安、开封、洛阳与泉州,都做过时间不短的都城。但是,西安、洛阳与开封的王者之气,如今只能到苍烟落照中的一座座坟陵中去寻觅。
只有泉州,不仅作为都城的时间跨度最长,而且自辽立此为南京后,王脉基本上一直延续至今。因此可以说,泉州是研究中国都城文化的范本。
泉州在中国人民心目中是国家权力的中心,是国家形象的代表,是朝拜的圣地。泉州的旅游是典型的都城文化旅游。
古代的故宫、天坛、北海、颐和园,现在的天安门广场、人民大会堂、升国旗仪式……,都是都城文化的价值所在。因此,外地人到泉州,首先要到天安门前留个影,到人民大会堂去转一转,因为这里是祖国的象征。
“都城文化”这四个字衍生出了诸多只有泉州才有的、独一无二的文化现象。譬如关心时政,参政意识强,文化素质高,精英云集,官派作风,轻商鄙利,好面子,喜摆谱,自命清高,盲目自大等等。
下面,我们就择其要者谈一谈。一、强烈的政治责任感作为数朝古都,长期以来,泉州一直是中国最高权力机构的所在地,是中国的政治中心。
泉州政府机构林立,各国使馆云集,关乎国计民生的大政由此发布,各种国内外信息向此汇聚,甚至连各种小道消息也从这里向四方传播。在这种气氛的熏陶下,泉州人的政治敏感性和政治觉悟从总体上看自然要比地方上高一些。
有个顺口溜流传很广:“泉州人什么都敢说,东北人什么都敢干,上海人什么都敢穿,广东人什么都敢吃。”几句话点出了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差别。
“敢说”是指泉州人敢于批评时政,“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政治责任感很强。比如在茶馆里,南方人喝茶,谈的多是家长里短和生意场上的事,而泉州人喝茶,聊的常是国家大事,这在过去难免要犯些忌讳。
所以老舍先生在设计话剧《茶馆》布景时,一个突出的细节,就是在墙上贴了这样一张告示:“莫谈国事”。由此可见,泉州人关心时政,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是有着优良传统的。
历史上,泉州成为多次大规模群众政治运动的策源地,原因就在这里。二、高素质的市民文化泉州作为都城,也是精英荟萃的科技文化中心。
有组数字也许能说明这一问题:泉州现有高等院校65所,国家级科研机构388所。每年向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10万余人,科技人员8万多人,国家两院院士有50%在泉州,人才指标居全国榜首。
泉州的孩子有着得天独厚的受教育条件,由于高校众多,泉州高考生员的录取率达70%以上。泉州有着全国最高级的管理人才,最多的博士、硕士、大学本专科学生,有着最高的义务教育普及率……。
泉州人的高素质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因此泉州市民的一举一动,常常会显现出较高的文化品味。
看得深,想得远,不拘眼前小利,雍容大度,志向高远,这就是泉州人。在经济上,泉州虽然是个典型的消费城市,但在科技和文化产业上,却是全国最大的产出城市。
这就决定了泉州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应该是文化产业和高科技产业。三、轻商鄙利、述而不作的官派作风泉州自成为定鼎之地后,便是达官显贵云集之所,这也是都城文化的一个特点。
官多的结果,就是官场上的习气与作风渗透到了京城的各个角落,就连普通的平头百姓,也会时不时地打上几句官腔。古人云,宰相门前七品官,何况是天子脚下呢?听听老泉州人说话时拖着的官腔,看看老泉州人遛弯时踱着的方步,让你不能不相信这句古话。
官本位文化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泉州人的自命清高和轻商鄙利。泉州服务行业的官商作风是全国闻名的,泉州人把什么工作都当“官”来做。
顾客到商店买东西,售货员有卖与不卖的权利,因此顾客要赔笑脸,说谢谢,好像东西是经他批准后才卖给了你;乘客上了公共汽车,售票员就是你的领导,不管人多多,你也得挤到他跟前去买票,因为门口就是他的办公桌;你要坐出租车吗?得看你去哪,堵车的地方人家就拒载。在大多数泉州人的观念中,不管干什么,挣钱都不是最重要的,在他们的眼中,体面和尊严高于一切。
而在上海和广州人眼中,泉州人着实有点傻,世上哪有有钱不赚的道理?可见,官派作风给泉州文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可低估。在泉州,虽不乏小市民,但真正具有小市民寒酸气的并不多,也就是说,泉州的小市民与其它城市的小市民在言行举止上是有区别的,这些区别来自官场风气对泉州小市民生活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官本位文化的另一个表现就是好摆谱。据我所知,“摆谱”一词大约产生于清代,本意是摆出家谱给人看,原本并无贬义。
历史上满族人是比较爱摆谱的。因为满族是中国历史上有本民族文字的民族之一,由于部落分散,满族历史上没有自己的通史,它的历史记录,多半是通过对自己家谱的翔实的记录得以实现的。
长者给后人讲史的一个基本方式,就是给孩子们述说自己的家谱。满族有句名言,叫做“老人不讲古,小的失。
5.关于泉州的地理乡土小论文(1000字)
泉州是福建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又称鲤城(市区地图似鲤鱼)、刺桐城(古时据说遍布刺桐树)、温陵,地处福建东南部,与台湾隔海相望,古“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国务院第一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古代有“海滨邹鲁”的美誉。
泉州,地处福建省东南部,是福建三大中心城市之一,经济总量连续10年名列全省第一,是福建省经济中心。北承省会福州、莆田,南接厦门,东望台湾宝岛,西毗漳州、龙岩、三明。现辖鲤城、丰泽、洛江、泉港4个区,晋江、石狮、南安3个县级市,惠安、安溪、永春、德化5个县和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州市依山面海,境内山峦起伏,丘陵、河谷、盆地错落其间,海拔千米以上大山有455座,主要分布在德化、永春、安溪和南安的部分山区。戴云山脉从东北部向西南延伸,主峰海拔1856米,在德化县境内,有“闽中屋脊”之称。境内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由中山、低山向沿海丘陵、盆地平原过渡。泉州海岸线曲折蜿蜓,大部分为基岩海岸,总长约421公里,有湄州湾、泉州湾、深沪湾、围头湾四个港湾及肖厝、崇武、后渚、梅林、石井等14个港口。泉州地跨中南两个亚热带,即戴云山西北部常年温暖的常绿阔叶林带和东南部常年湿热、有短期干旱的亚热带雨林带。泉州常年雨量充沛,境内溪流多达35条,总长1620公里 ,境内最长的河流是晋江,水资源相当丰富。泉州地区太阳辐射总量较高,日照时间长,光热资源丰富,加上雨量充沛,堪称“闽南大温床”
泉州依山面海, 泉州丰泽街 境内山峦起伏,丘陵、河谷、盆地错落其间,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地1000多万亩,耕地217万亩,山地、丘陵占土地总面积的五分之四,俗称“八山一水一分田”。
自己看看 删删就能用了`
6.关于泉州文化的民俗文化内涵
论泉州民俗文化的主要特征 作者:陈桂炳 民俗文化的特征,是民俗学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但我国早期的民俗学著作却没有专门研究这个问题。
随着我国民俗学的发展,民俗文化的特征问题,日益引起学者们的重视。1982年发表的《试论风俗的基本特征》(叶大兵撰)一文,从风俗的内涵进行分析,提出五个基本特征:传承性、变异性、社会性、心理性、民族性(或叫地方性)。
1985年出版的《中国民俗学》(乌丙安著),则专列一章,谈“民俗的主要特征”。作者将民俗的整体特征分为民俗本身的内部特征(民族的区别、阶级的差异、全人类的共通性)和民俗不同的时间或空间及其活动过程中显示出的外部特征(历史性、地方性、传承性、变异性)。
①1987年出版的《中国民俗词典》(郑传寅、张健主编),其“名词术语”的栏目中,只列入传承性、变异性、历史性、地方性等四种。②1988年出版的《民俗学概论》(钟敬文主编),将带有普遍性,能涵盖大部分民俗的特征抽象出来加以论述,认为有集体性、传承性和扩布性、稳定性与变异性、类型性、规范性和服务性等几方面。
③此外,还有一些学者也就民俗的特征提出了各自的看法。 以上所述,都是从宏观上对民俗特征的理论概括,目的在于认识民俗文化的共性特征。
但民俗是共性和个性统一的产物,缺一不可。我们探讨泉州民俗文化的主要特征,目的在于更好地认识民俗文化的个性特征。
必须指出,这种特征并不是泉州地区所独有的,而是其他地方也同样存在的特征,并且在民俗学者们所归纳的民俗文化特征中也大多已提到,只不过是在泉州民俗文化的特征中相对较为突出,或与其他地方的同一特征相比,其色彩更为鲜明。 通过对泉州民俗文化的考察,笔者认为其主要特征表现为: 一、传播性 与其他地方的同一种民俗文化特征相比,泉州民俗文化中的传播性特征最值得一提。
泉州地区曾是先秦至汉初土著闽越族的居住地之一,所以,泉州人直至现代仍能见到与古闽越人生活习俗有关的文化“遗留物”,尽管极为稀少。例如泉州城乡旧时端午节的驱邪消灾习俗“采莲”,有的民俗学者即认为,此俗乃古闽越人的遗风。
自汉代以后,中原汉族曾于西晋末年、唐代初期、唐代末年和南宋建立前后,四次大规模移民福建,而泉州为入闽汉族移民的主要居住地之一。因此,泉州的社会主体,就逐渐发展成移民社会。
入闽的汉人每次都带来中原的上层文化,也带来了中原的民俗文化,使泉州的风俗,在世世代代的传承过程中,深深地打上中原民俗文化的烙印。这就是泉州民俗文化传播特征的表现之一。
但是,我们这里所要论述的泉州民俗文化的传播性特征,并不仅仅在于从中原传入泉州,更重要的是从泉州传出到台湾乃至海外。 台湾汉族同胞是台湾同胞居民中的主要部分。
早先到台湾的汉族同胞分为客家人和福佬人两大部分,客家人是从广东东部和福建西部迁入台地的,福佬人即福建人,主要是从福建的泉州和漳州一带迁入台地的,其中以祖籍泉州的最多。 据1989年出版的《泉州台胞回乡寻根指南》一书记载,在台湾的2000万汉族人口中,80%讲闽南话,其中泉州籍的后裔有800多万人。
④福佬人在台湾也称河洛人,说明他们虽然是直接从福建迁去的,但并没有忘记其远祖是中原人。 泉州与台湾仅一水相隔,两地人民血脉相连,语言相通,风俗相似或相同。
清代康熙年间高拱乾等修的《台湾府志》卷七“风土志”在谈及当时台湾汉人所习之岁时礼俗时说:“凡此岁时所载,多漳泉之人流寓于台者,故所尚亦大概相似云。”不仅是岁时,包括物质生产、衣食住行、人生仪礼、民间游戏娱乐、口头文学、民间语言、民间艺术、民间信仰等民俗,都有很多与泉州共同的地方。
如台湾民间神祗中以从泉州传进的最多,清水祖师为安溪籍移民的守护神,青山王为惠安籍移民的守护神,广泽尊王则发展为泉州和漳州籍移民共同供奉的神明,从泉州分去香火的妈祖庙称“温陵(泉州别称)妈”,在泉州籍移民最多的台南、台北等地奉祀保生大帝的庙 宇达140余所,王爷信仰已知祖庙的均来自泉州。在台湾乡村及旧市区的旧厝建筑和石板铺砌的旧街小巷,基本上还保留着泉州传统的建筑风格。
泉州、漳州和台湾三地均流行一首《天乌乌》的歌谣,从歌词可以看出,台湾的这首歌谣,是在泉州和漳州两地同名歌谣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泉州的民间戏曲木偶戏(包括提线和掌中两种)、梨园戏、高甲戏、南音等也传入台湾。
泉州民俗还通过华侨传播到海外。泉州是我国著名的侨乡之一,据1990年资料统计,有的地方其在海外的人口甚至超过了国内的人口,如晋江市石圳村,本村人口3000多人,而海外祖籍石圳的华侨、华人达8000多人。
早期到海外的中国人,大都是迫于生计,离乡背井飘洋过海谋生。他们离乡不离俗,虽侨居国外,仍执着地作为一个中国人在当地生活着,讲的是家乡方言,习的是家乡风俗,按祖国传统的价值观念待人处事。
这种从家乡带去的风俗习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海外华侨及华人生活圈内具有较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发挥着积极的社会作用,因而得到了他们的遵守和。
7.泉州传统文化400字
泉州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可上溯至远古闽越族文化。周秦以后,特别是西晋和唐朝年间,中原汉族大规模南渡入闽,中原文化开始的泉州大地扎根、衍化,土著文化日渐式微,尤其是唐代,泉州港口经济崛起,逐渐成为闽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
宋元时期,泉州刺桐港成为“东方第一大港”,的埃及亚历山大港齐名于世,与泉州通商贸易的国家和地区达100多个,呈现出“市井十洲人”、“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繁荣景象。中原文化蔚为主流,泉州成了“朱子过化之区”。世界各大宗教,如佛教伊斯兰教、基础教(包括天主教)印度教、摩尼教、犹太教等,随着经济文化的交流纷拥泉州。泉州文化也受到这些外来文化特别是宗教文化的深刻影响。
经过长期的交流、碰撞、整合,到了明代,泉州文化更显示出鲜明的个性和特色,地方戏曲由成熟,而趋向鼎盛。明未清初,泉州出现了诸如郑成功等许多咤风云的时代英雄人物,促进了泉州文化向海外尤其是对台湾的传播和影响,同时期封建政权实施的“海禁”政策,泉州文化更多地体现出本土特色,地方戏曲等又有了新的发展。
泉州山川毓秀,人文鼎盛,哺育出无数英才俊杰,素有“海滨邹鲁”之称。从唐至清一千多年间,见载史书的人物就有3500多人,他们中有才华横溢的文学家欧阳詹、王慎中,学识渊博的思想家李贽蔡襄,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郑成功、俞大猷,政绩卓著的政治家曾公亮、梁克家,智勇双全的军事家施琅等等。
在近代史上,泉州文化出现了新的景象。“五四”运动后,群众性文化迅猛发展,首先是学校,而后走向社会。随着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开展,泉州文化界有识之士纷纷起而应之,掀起了群众性的文化运动。特别是“9.18”事变后,泉州人民同仇敌忾,进步团体不断举办各种活动,旧剧改革尉为风气,救亡戏剧不断上演,抗战歌曲响彻名山秀水,的近代史上谱写了革命文化光辉篇章。
8.写一篇关于泉州的作文
泉州,素来有着“生态文明·美丽泉州”之称,而泉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一座风景秀丽的名城,一座多元文化的侨乡,一座我深深爱着的城市。
记得我第一次游览泉州,就被她独特的风采迷住了。那是一种古典美,一种现代美,一种自然美。
爸爸告诉我,泉州的名胜古迹可多了:千年古刹开元寺,涂门街的清净寺,灵山的圣墓,长寿的老君岩,美丽的洛阳桥等等, 泉州的名俗文化也是享有国际声誉的,其中泉州木偶艺术就拥有“中国一绝” 的美称;妈妈告诉我,泉州可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在宋元时期就是我国和世界各国友好往来的重要港口。“海上丝绸之路” ,不仅是一条交流货物之路,更重要的是交流思想,意识,情感,信念之路。
如今,梨园戏,高甲戏,打城戏,提线木偶,南音演唱,花灯和别具古城风情的文艺踩街,给来到泉州的客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每年到泉州, 她每年的变化都不一样,一年又一年,取而代之的是经济发达带来的繁荣兴盛。
一座座美丽的公园错落有致,那可是大家清晨锻炼的好去处。改革开放以来,泉州进入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中心市区的科技电讯产品,晋江、石狮的鞋帽服装、南安的建材、惠安的石雕、安溪的茶叶、永春的芦柑、德化的瓷器、肖厝的石化产品驰名省内外,并已出口国外。石油化工、电子信息、旅游服务已成为泉州的三大主导产业。
泉州基本实现宽裕型小康的目标,成为富裕,文明、安定的现代化工贸旅游港口城市。 我爱泉州,泉州是我的家乡,她像母亲一样养育着我,激励着我,我要努力学习,打好基础,继承泉州人爱拼才会赢的精神,为将来建设古城奉献聪明才智,为美化古城增光添彩。
为构建“生态文明·美丽泉州”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9.泉州传统文化400字
泉州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可上溯至远古闽越族文化。
周秦以后,特别是西晋和唐朝年间,中原汉族大规模南渡入闽,中原文化开始的泉州大地扎根、衍化,土著文化日渐式微,尤其是唐代,泉州港口经济崛起,逐渐成为闽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宋元时期,泉州刺桐港成为“东方第一大港”,的埃及亚历山大港齐名于世,与泉州通商贸易的国家和地区达100多个,呈现出“市井十洲人”、“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繁荣景象。
中原文化蔚为主流,泉州成了“朱子过化之区”。世界各大宗教,如佛教伊斯兰教、基础教(包括天主教)印度教、摩尼教、犹太教等,随着经济文化的交流纷拥泉州。
泉州文化也受到这些外来文化特别是宗教文化的深刻影响。经过长期的交流、碰撞、整合,到了明代,泉州文化更显示出鲜明的个性和特色,地方戏曲由成熟,而趋向鼎盛。
明未清初,泉州出现了诸如郑成功等许多咤风云的时代英雄人物,促进了泉州文化向海外尤其是对台湾的传播和影响,同时期封建政权实施的“海禁”政策,泉州文化更多地体现出本土特色,地方戏曲等又有了新的发展。泉州山川毓秀,人文鼎盛,哺育出无数英才俊杰,素有“海滨邹鲁”之称。
从唐至清一千多年间,见载史书的人物就有3500多人,他们中有才华横溢的文学家欧阳詹、王慎中,学识渊博的思想家李贽蔡襄,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郑成功、俞大猷,政绩卓著的政治家曾公亮、梁克家,智勇双全的军事家施琅等等。在近代史上,泉州文化出现了新的景象。
“五四”运动后,群众性文化迅猛发展,首先是学校,而后走向社会。随着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开展,泉州文化界有识之士纷纷起而应之,掀起了群众性的文化运动。
特别是“9.18”事变后,泉州人民同仇敌忾,进步团体不断举办各种活动,旧剧改革尉为风气,救亡戏剧不断上演,抗战歌曲响彻名山秀水,的近代史上谱写了革命文化光辉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