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我国教育的现状的论文800字
现在的教育是悖逆天道、颠倒人伦,本末倒置、离经叛道、崇洋媚外、数典忘祖!把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丢弃了。
中国,是全世界唯一的一个丢弃民族文化的国家。 四大文明古国,如今只剩下中国了,可短短的几十年,这个文明古国也将消失,这个有著五千年古老文明的民族,也将消失! 短短两百年历史的西方的文化,西方的教育,西方的价值观,核心就是唯我;宣扬竞争,刺激欲望,鼓励消费,在全世界泛滥成灾,人和人的关系,人和自然的关系已经危险到极点!伍拾亿年的地球资源,就在人类贪婪掠夺下,短短的几百年就要消失殆尽! 而我们是五千年的古老文明哪!现在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不相信自己老 祖宗五千年的智慧却崇拜西方两百年的糟粕,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传统思想和价值观是我们民族智慧的结晶,传统经典是民族心灵的庞大载体。这些是我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依据,是我们民族几千年来屡遭灾难而不会解体的凝聚力。
如果任此文化遗产在下一代消灭,我们将是民族罪人、历史罪人……大家拿着线装书不认得,对不起我们中国的列祖列宗,对不起世界人民,对不起人类。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国以人为本,人以德为本,德以孝为本。
这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德要道。以人为本,首要的任务是把人教育好。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把人教育好了,一切皆好,社会和谐,百事如意,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我们的老祖宗提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正是出于这种考虑。
五千多年来,中国出现了许多大大小小的盛世,这些盛世的 出现就是贯彻“教学为先”的结果。 中国古圣先贤为什么如此重视人的德行教育呢?这是因为有没有德行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
我们知道,人的需求有三个方面:第一,求食,以维持生命;第二,求偶,以延续生命;第三,求仁,以光大生命。求食、求偶,人与动物相同。
求仁,人以德为本,德以孝为本,为人类所独有,动物是没有的。一个人如果迷恋于食色,不修持伦理道德,那就同动物一样了。
人以德为本,是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没有德行的人,虽然披着人皮,实际上不能算是人了。
2.关于改革开放教育的论文?要1500字呢!好难~啊
——改革开放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的综合国力
通过改革开放,我们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跃升。197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3645亿元,到2006年已经达到21万多亿,增长了57.5倍,到2007年则是24.66万亿元。中国外汇储备去年底达1.53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一位,而在1978年我国的外汇储备只有15亿美元。改革开放30年,我国的GDP平均增长9.7%,而世界经济同期只有3%左右的增长。现在中国的粮食、棉花、肉类、钢铁、煤炭、化肥等主要产品的产量在世界上都排在第一位;我们的载人航天飞机已成功发射,月球探测工程也正在顺利进行,等等,这都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和综合国力的极大提升。
中国在这30年的发展中是一枝独秀。其他国家也曾有过快速发展,可能是5年、10年,甚至是15年,但像中国这样持续30年以这么高的增长率发展是没有的。目前,我国的经济总量超过了意大利、英国、法国等国家,排名已从1978年的第10位上升到现在的第4位,排在我们前面的是美国、日本和德国,其中德国与我们挨得非常近。美国的一些经济学家也在算,如果中国保持这样的发展势头,到2050年的时候,将要超过美国。
经济是和政治、军事联系在一起的,弱国在世界上是没有地位的,弱国是没有外交的。国家强了,说话就有人听,国家弱了,就没有话语权。普京就曾说过,没有实力的愤怒毫无意义。30年的改革发展,伴随着我们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西方发达国家也越来越重视中国,我们在世界政治舞台的话语权也更强了。比如,由西方发达国家召集的研究世界经济形势和问题的西方八国首脑会议要求吸收中国参加,就证明了我国的发展对于世界经济已经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
——改革开放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国民生产总值快速增长,全体国民创造出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与此同时,全体居民共享改革成果,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家庭财产由无到有,由少到多,跨越了温饱、小康两个生活阶段,逐步向富裕迈进。
1978年,中国光农村的贫困人口就有2亿5千万,占总人口的30%。到2006年的时候降至2148万,仅占我们总人口2.3%。世界银行公布的数字表明:近25年来,全人类取得的扶贫事业成就中,67%的成就应归功于中国。也就是说,中国为世界脱贫事业是做出巨大贡献的。
改革开放30年,生活上的巨大变化,我们每个中国人都能深刻地感受到。2007年和1978年比,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7元提高到1378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3.7元提高到4140元,扣除物价因素以后,二者平均每年都增长7%。而同时,城镇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从57.5%下降到36.3%,农村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为67.7%下降到43%,这都充分说明了我们生活水平的明显改善和消费水平的显著提高。2006年1月1日起,党和国家为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又取消了在中国有着2600多年历史的农业税,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重大事件,也充分证明了改革开放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
改革开放也给杭州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78年,杭州的国内生产总值28.4046亿元,财政总收入9.9043亿元。到2007年,这两个数据分别达到了4103亿元和778.43亿元,城市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同时,居民收入普遍增加,各个阶层群体都获得了改革带来的实惠,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比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338元增至2007的21689元,增长63.2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62元上升到2007年的9549元,增长57.9倍。改革开放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改变,我们做梦都想不到!比如现在我们的私家车很多,有的人家一户就有两辆。还有些企业主是农民出身,在创业初期,他们根本不可能想到现在还可以拥有自己的飞机,更别提手机、电脑啊这些越来越普及的电子消费品了。当时做梦都想不到的事情,现在都一一实现了。
3.急求一篇有关中国教育应该向西方国家改进的英语论文
我这有一篇关于这方面的论文,有中文和英文 关于中西方学前教育差异的英语论文 教育的基本问题是什么?,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我们该如何培育他们?在价值观念不断改变的今天,教育实质和教育方法都有所改变,中国的教育系统和西方之间的教育制度在许多学术领域都有所不同。
让我们来看一看这2例子来比较一下他们具体哪里不同。 辛辛那提是美国是迈阿密大学毕业的。
被作为交换老师,她用中文进行学术交流。她的目标分成三个部分,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与中国教师进行沟通,培养自己独立的教学模式。
我们发现,在昆明,中国学生绘画水平都很高。有一天,她给了她的学生一个题目叫做“欢乐的节日"的题目,但是所有的学生都画一样的圣诞树。
起初她觉得中国学生是友好的,所以当他们遇到了一个西方的老师,他们会画圣诞树来欢迎他。后来她发现所有的圣诞树的构思都差不多。
这时,她才发现中国学生是受中国传统教育影响,所以中国学生会有思维定势,你要他们画太阳,他们肯定会把太阳涂上红色,而在国外就不会有这种现象。虽然他们的绘画水平很高,但是他们的思维不够活跃。
她要求学生创造他们自己的照片,但是她很失望,因为一旦她把她的的画画在黑板上展示给学生们看,让学生们猜她画的是什么,学生们不能得出“欢乐的节日。一些学生抓头,一拿着铅笔思考,有些盯着对方,但是没有人知道正确答案。
因为他们不敢想象。这让老师很尴尬,她的课堂一点不活跃,好像就她一个人在课堂一样,她说话根本没有人回答。
另一种情况是美国的教授:一个美国教授在他的文章中提到他儿子。一天他上小学的儿子从学校回来,问爸爸是否去图书馆,他说他所做的一项对鲸鱼的研究需要去寻找信息。
于是这位教授带他的儿子去两个图书馆借了超过十本关于鲸鱼的书籍。这个小男孩已经完成了他的首次关于鲸鱼方面的研究。
它包含三页鲸鱼和海洋的图片。报告共有4本分内部:介绍鲸,鲸的特征,鲸鱼的进化史,鲸鱼与海洋的关系。
1. Introduce: 1.1 Two cases The basic issue of education is what kind of people we want to cultivate to be, and how to cultivate them. The concept of value, purpose of education and method of education between Chinese Education System and Western Education System are differentiated in many academic fields. Let's have a look at this with 2 cases: Darin Yokel's case Darin Yokel is an art teachefrom one primary school in Cincinnati, America; she is a current student of Miami University. To be as one of the exchange teacher with Chinese, she came to Cumming, Yuan to have an academic interchange. Her objective is split into 3 parts, teaching Chinese students, communicating with Chinese teachers and independent training. In Cumming, Darin found out that the painting skills of Chinese students are very good. One day, she gave out one topic which is called “happy festival” to her students, but all the students were drawing the same Christmas tree. At first she thought that Chinese students are friendly so when they met a western teacher, they drew the Christmas tree for her. But later she found that every Christmas tree those children drown are with the same batten. She looked closer, discovered that all the students were looking toward the same direction where one of the classroom wall. Then she realized that there was one Christmas tree painting on the wall which prepared by the school as the purpose of creating a suitable painting atmosphere for students.如果本文对你的写作有帮助,请联系本站代为购买,论文范文(免费论文格式范文 )专业代写,全程服务,助你腾飞! QQ:147249289。
4.中国大学教育的缺陷我想写一篇关于中国大学教育缺陷的论文和报告,
我国传统文化是义务本位基因所主导,个人独立性一贯被忽视。
人际关系被看成社会的根基,个人人格成了人际关系的派生物。这是中国文化基因的一个基本弊端。
个人只是围棋盘上的一颗棋子,有时虽然很重要,更多时候只是毫无个性与独立性的棋子,其地位由它在整体中与其他棋子的关系而定。 这种文化基因虽然造就了大量为国为民舍生取义的英雄,同时也千百万次扼杀了生动活泼的首创精神。
反映到教育上,整个教育不是以孩子的全面自由发展为中心,孩子作为教育的主体从来不是教育的中心(陶行知:中国没有“学校”,只有“教校”——何等深刻!何等可悲!) 不是一切围绕孩子的需要与发展进行;而是以教师为中心,而教师代表着强大的、统一的、从整体需要出发的教化要求,从教材到教育方式都千篇一律。 这种教育能培养出有基础知识和模仿能力但缺乏独立创造精神的人。
这种教育严重削弱了全民族的批判怀疑精神、创造竞争精神。 这种教育消灭了学生的主动精神,埋葬了自由论辩空气。
这种教育难得培养出才华横溢的人,现代的知识分子是战国时代的几万倍,但有多少人能达到那时人们普遍的自由创造精神? 应试教育、听话教育、保姆教育是中国教育的三大弊端。 第一个弊端:应试教育 一切教育活动以考试能力为中轴,分数成为教育成败的价值尺度。
社会(包括我们的媒体)、学校、家长均极力推崇、赞美、追求这一价值尺度。 奉升学考试为“神明”的教育思想,不但排斥多数学生的素质提高,也排斥能够升学的部分学生身心合谐地发展,势将产生难以弥补的不良后果。
一、课业负担过重,祸及学生的思想与身体健康。我国的合格公民应有基本的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基本觉悟,有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有遵守和维护社会公共道德与公共秩序的习惯与责任感,有良好的个人生活习惯,有鉴别美丑的初步能力,有健康的体质与良好的气质、风度……如果基础教育忽视了这一系列重要,内容,则学生高尚审美情趣与能力的培养、他们劳动习惯与文明习惯的养成,以及社会主义民主意识与法制观念的树立等等,必将受到冲击,民族国脉必将削弱。
如是,中华民族焉能以文明进步的风骨和神采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少中小学校,学业负担过重,孩子们背着沉重的书包,整日愁眉苦脸,面色痿黄,实在令人痛心。我们有责任把金色的童年还给孩子。
如果孩子们从小只知道祖国给他们的就是沉重的、苦不堪言的负担,他们怎么会热爱祖国呢? 二、考试能力压倒一切,其他能力的培养因此忽略。 考试成绩是衡量学生智力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但并不是全部的标准,甚至也不是主要的标准。
中小学的教学范围有限,卷面考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题海战术”和死记硬背来对付。身心正在蓬勃发展、充满旺盛活力的青少年的精力被引向拼命应付考试,不能不造成学生主动创造能力、实践实验能力、组织活动能力、书面和口头表达和表述能力等重要能力得不到充分发展的严重后果。
应试教育的弊端极难克服,因为这不是孤立事物,它和整个社会的用人体制、就业体制、评价体系——乃至全社会的主导教育观念紧紧联在一起。إ 第二个弊端:听话教育 “听话教育”是无视人格独立、扼杀人格的教育思想与教育体制,对中华民族的振兴有严重 危害。
إ 我们的教育学说(不论是否有系统著作)和实践,包括过去和现在,都是把社会、国家对孩子的要求当作出发点。统一的德育要求、统一的教材(从《三字经》、《百家姓》到现代的全国统一教材)、统一的教学方法、统一的考试制度与考试方式……从小在家庭中,大人对孩子的最经常夸奖与称赞之词是“乖”,而从小到大的整个人生里,“听话”成了对一切想获得好感的人的基本准则。
儿童为了获取“乖”或“听话”的好评,不自觉地被迫抛弃自己的个性、爱好和兴趣。孤立的孩子面对的是强大的、不容怀疑的、不可能反抗也不可能逃避的教化要求。
教育从学生、孩子出发,把教育的本质理解为一个人的潜在可能的发展的观点 ,基本上无立足之地。إ 当然我们不是说以统一标准来要求孩子的教育思想和实践都不对,强调统一要求和强调学生个性发展两种教育理论与实践都包含着真理。
美国教育部对他们的孩子在课程学习上总是不 如亚洲人而非常着急,大喊大叫美国的“教育危机”。他们提出要搞对学校、教师和学生的 “总统奖金”,以期改进美国学生的学习成绩。
事物总是有一利有一弊,我们传统的、一直延续到现代的教育观念,当然有许多合理成分,这些应该加以保护;但另一方面,我们教育思想与实践的弊病已经如此突出,再不引起足够重视,必将严重影响民族的未来,造成长期消极后果。 美国的教育如上所说,弊病丛生,但美国确实培养出了大批才华横溢的人,没有 大批才华横溢的人,一个民族是不会有远大希望的。
إ 应该指出;听话教育远不是只在学校教育中存在,它在家庭中、在全社会中、在人们生活的一切地方都存在,因此改变起来很不容易。 这需要全社会的移风易俗。
第三个弊端:保姆教育 孩子精神上的断奶期延长,独立人格、独立精神被弱化。 独生子女众多使用这一趋势有。
5.关于教育的论文?
当前,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正被越来越多的人们广泛提及,政府主管部门更是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放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角度,予以高度的重视,这应该说是好事,因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与经济社会生活的发展确实已经到了这样的程度,就是高等教育的日益大众化要求高等教育结构与类型的多样化,同时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面向服务生产服务第一线,培养大量应用型高技术人才也是当前社会的迫切需要。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是“教育的目的与核心究竟是什么?”,今天大家纷纷扰扰谈论职业教育的情景使我想起前几年人文素质教育被大家广泛关注的情形,许多事情人们往往容易走极端,我担心今天人们关注技术教育的工具性会忽视教育的人文价值,所以想谈谈人文素质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关系。 爱因斯坦的一句话对我影响颇深:学校的目的始终应该是:青年人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专家。
仅仅用专业知识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热诚的感情,那是最根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的辨别力。我国著名学者徐葆耕也有一段非常精彩的评论:就两个极端而言,孤立的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可能会造就两种畸形人,只懂技术而灵魂苍白的“空心人”和不懂技术奢谈人文的“边缘人”。
教育对于人类的价值,不仅仅是知识传播和扩散的活动和机制,它关乎人类作为一个类存在物的生存与未来,所以教育的理念必须和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理念紧密联系,而从20世纪以来,通过无数的痛苦实践,人们已经日益意识到科学不可能解决人类最终的安身立命问题,必须要有人文精神的导航,才能保证科学的发展不至于反过来反对人类自身。因为科学强调的是人类征服自然与改造自然,所以启动科学的是欲望,是对自然的占有,对物质与权利的无限追求,而摇摆于各种欲望之间的人是毫无幸福和安宁可言的;同时,规定科学活动的方向和目标的是现实,而且是当下的现实,一个为现实所束缚的人是不可能实现超越的,而追求超越现实却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首要标志,因为只有动物才会被动地适应现实。
人类追求超越的内在本性决定了人类对精神价值的追求是不可能取缔的。我们看到,当人类高举科学技术的大旗一路凯歌的时候,自然界却为我们拉响了一连串危险的警报:环境危机、资源危机、粮食危机、人口危机、能源危机、战争危机……尤其是遍布西方发达社会的精神危机、价值危机和人们普遍的沮丧、焦虑、困惑与理想失落……科学并没有带来人们期待的幸福和满足。
许多西方哲学家和社会学家都强调必须要批判和反思科学主义及科学主义导致的工具理性,指出科学主义在技术工具方面的发展,伴随着一个失却人性的过程,“这样,进步就有要取消它应实现的真正目标———人的思想的危险”。与科学强调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价值取向不同,人文精神提倡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强调人类在满足现实的物质需要的同时,发掘和坚持人的精神价值、道德价值、美的价值、信仰的价值以及超越的价值,而现代科学技术就因为一度丧失了人文精神的导引,才使人类自身陷入了困境,所以从这个角度讲,人文素质教育不仅仅是一种个体教养的艺术,它关乎人类整体未来的生存和发展。
6.对父母改进教育的作文怎么写
最好要纵横对比,中外对照。
像人家周杰伦丁俊晖的艺术都是从小很专学起的,所以在自己的领域成绩斐然。很多艺术家都有遗传父母的艺术细胞的,这种遗传就成了对艺术的兴趣了。
小平同志说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换到艺术也是一样的。很多父母地孩子艺术的培养是从娘胎开始的,叫胎教。
还在肚子里就放音乐培养艺术氛围了。关于父母对孩子的艺术教育方面,我个人强烈推荐你去在线观看或者迅雷下载《王财贵北大演讲》来看,你肯定受益匪浅灵感颇多。
被人评为“一场演讲,百年震撼”。那是我们上教育心理学课时老师放给我们看的。
你要静心看完,幽默但发人深省。要是找不到可以跟我要,我在迅雷下载有。
写论文如果不是毕业论文在百度一下,集合各方观点在选自己认为好的。学艺术一定要专,至于博嘛,个人情况不同。
下面在百度为你搜了篇文章供你参考。谢谢给分。
文章如下: 一、重视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 一切良好的个性品质来自于良好习惯的养成。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生活上,让孩子从小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人上,让孩子学会关心他人,与人团结协作;学习上,学会自觉完成作业,独立思考问题……良好的习惯级助于培养孩子乐观向上的情绪、活泼开朗的性格、坚强不屈的意志等个性品质。当然,好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需要长时间的持之以恒。
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一旦养成,家长就成功了一半。 二、重视孩子早期的智力开发 有关专家指出:儿童学业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早期教育。
家长要充分利用孩子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循序渐进地开发孩子的智力。孩子天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着他们渴望早早地认识世界,进入知识的殿堂……从中学会观察、思考、实践和创造,让孩子从小对知识产生强烈的兴趣。
有了兴趣这位最好的老师,孩子还有什么学不会做不来的呢? 三、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民主和睦的家庭氛围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父母之间应该做到互敬互爱、互谅互让、平等相处,这对孩子会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所谓“言教不如身教”就是这个道理)。
家长要多与孩子谈心、沟通,了解孩子的想法,允许孩子发表自己的见解,孩子的事要与孩子商量。对于孩子的过失要耐心帮助,切忌“一个唱红脸,一个唱黑脸”。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要一致,避免矛盾信息,提出的要求也不要过高、过多。这样,孩子在民主和睦的家庭中学会了怎样做人、怎样与人交往。
四、保护自尊心,多赏识孩子 自尊心是一个人做人最起码的要求。孩子与家长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家长决不能利用权威对孩子实行压服教育,动不动就叱责打骂,这样易使孩子因自尊心大受伤害而自暴自弃甚至发生人格扭曲。
即便孩子有过错,也要进行正面疏导,讲理说服,让孩子口服心服。大人需要别人的赏识,孩子同样也需要父母的赏识。
孩子进步了,夸夸他“你真棒”,让孩子体会成功的喜悦,激发他更上一层楼;孩子遇到了困难,鼓励他“相信你能行”,孩子会大受鼓舞,信心倍增。 五、适度的磨难教育,不容忽视 由于独生子女的特殊性,易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骄娇”二气,因而需要锻炼孩子的生活能力和承受挫折的能力。
家长适时适度地进行磨难教育,可克服对独生子女成长不利的因素,培养他们坚忍不拔的意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提高承受挫折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当然,做家长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需要家长们不断去总结经验,改进教育方法,让孩子得到健康顺利的发展。
追问: 很好!~这是你写的吗? 可不可再多补充点。 只要用心回答肯定会采纳你的。
回答: 前面那大段是我看大你的提问的所想所写啊。因为贴近生活贴近自然所以艺术。
艺术本天成,自然去雕饰。艺术来自生活高于生活。
肯定得 教育孩子热爱生活融入自然啦。要不哪来的灵感。
论文吗,也可以做个表对比下那些伟大艺术家的儿时家庭背景和教育经历。如果你复制你的问题去百度,得到的观点是很少的。
但如果你把问转成“怎样培养孩子的艺术细胞或天赋”,得到的观点远比你想象得多又贴切你的问题。你在这里提问得到的很多回答到时人家在百度一下不加思索复制过来的,还不如自己去看。
下面给的是外国人对孩子的教育方法,课对比国内的: 在俄罗斯,家庭普遍重视儿童的艺术兴趣与爱好的培养,并不失时机地培养他们的艺术感和和鉴赏力,让儿童从小就接受艺术的熏陶。 在周末或节日,俄罗斯人最喜欢去的地方是剧院。
在那里经常能看到年轻的父母拖儿带女,兴致勃勃前来观赏,而且每个人都打扮得漂亮整洁,有的孩子还手握一簇鲜花,那是家长准备让孩子在演出结束之后送给自己喜欢的演员的。所以,一般在演出结束后,观众并不是匆匆离去,他们仿佛还陶醉在优美的艺术境界中,而演员谢幕、小观众献花时有时竟持续半个小时。
音乐厅同样是俄罗斯人带孩子经常光顾的地方,那里经常演奏俄罗斯及世界各地的著名交响乐曲。孩子们听音乐时聚精会神、肃静庄严、俨然一个成年听众。
他们听音乐会时非常投入,而投入则是平常循循善诱与渗透熏陶的结果。 还有个不会被忘记的地方,那就是艺术博物馆,逛艺术。
7.西方教育应该改进什么来赶上中国教育
给你一篇范文:驳斥中国最佳教育论
目录
一中国教育效果与观念
二西方教育效果与观念
三中西教育方法相比较
四反对中国教育的原因及改进方法
正文
一
有些人说,中国的教育是最好的。然而在任何一种书刊、报刊和书籍中却没有一篇文章赞同这种说法。我们需要了解其中的原因。
我们先来看一看中国的教育观念。我曾经在某一本杂志上看到一段文字,大致意思是这样的:中国的小学生学习英语,一位刚刚工作不久的老师问他们,他们为什么不学习语法?而他们的回答是,因为考试不考语法。我读完这段文字后,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难道考什么就学什么吗?
正是因为这一点,使得中国的学生因考试而推一推动一动,这样我们就比西方的学生少很多实践的机会。很自然,我们学习的上进心和创新思维就大打折扣,反而费力不讨好。教育的效果不言而喻。
二
我们再来看一看西方的教育观念。他们的教育方法和教育观念与中国截然不同。西方的学生相比中国的学生要轻松得多,他们没有设置像中国一样那样多的考试。西方的学生利用中国学生考试的时间去实践,锻炼生活能力。从实践中去学习,从乐趣中去学习,学习的上进心和兴趣就会大大提高,生活能力也会比中国的学生强。
中国的学生是从考试的途径去发现知识,西方的学生是从实践中去发现知识,学习能力谁强就显而易见了。
三
据上文所述,我们应该比较一下中西方的教育了。
从精神上看,中国的学生比西方的学生要强,因为中国的学生在学习上比较刻苦,但常常是要应付考试而学习,也就是为考试而学习,这就完全把考试的目的弄错了。
而西方的学生从实践中不知不觉地获取知识,也就是为学习而考试,这样才符合科学规律,才是正确学习的开始。
所以西方学生的学习方法要比中国学生的学习方法要好得多。
四
综上所述,我反对中国的教育。因为学生们没有了轻松的时间,而代替了它们的是考试和作业负担,其实这是一种急功近利的手段。最后只能是费力不讨好,结果也会适得其反。正是因为这一点,使我们的学生不如西方的学生。中国的学生不正是缺少西方学生的创新思维吗?
说到中国教育的改进,我认为应该减少考试,以打消“为考试而学习”的观念。而且应该增加一些学生自主实践的机会,仿照西方的教育,让学生们也从实践中获取知识,多留给同学们一些轻松的时间。此是我的观点。谢谢!
8.回首中国基础教育为题写一篇征文
教育方式之我见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 吴芳“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句深为前人赞赏的名言,放入当今极其复杂的社会中,恐怕是有失偏颇的.这句话对教育的功能、教师的职责所作的概括是狭隘和片面的.它将教育仅仅理解成一种机械的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却忽视了教育的另一个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心理能力和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从而带动整个社会的人文事业和精神文明的建设.正如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所说的:“有些国家将教育作为提高本国实力和竞争力的手段,这从本质上就是错误的;我们更应当注重教育的可持续性.”这里的“可持续性”,指的就是教育潜在而又巨大的人文功能.正是由于某些理论上的误区,使某些教育机制也走上了歧途.其中极为典型的,即所谓的“管束机制”.诚然,由于学生在心智、行为上的不成熟,我们不能忽视“管束机制”的巨大作用——通过师长对孩子的必要的约束和管理,能够纠正孩子在思想和行为上的偏差,从而纳入“正轨”.但是,我们也应看到,有不少不恰当的“管束”,比如禁止男女生交往、禁止正当的娱乐,反而会产生许多负面效应——削弱孩子在人际交往方面的能力,压抑孩子的思维潜能,束缚其想象力和创造力,最终造成其社会适应能力的下降,甚至会滋长其反叛社会的性格.这种教育方式如果推而广之,结果必然会影响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创造活力,而这恰是与教育的初衷相违背的.因此,一方面不能没有管束,另一方面要使管束有度、得当,就像管理林木,要将那些蛀虫一一捉除,但不能一看见有旁枝兀干,就不由分说地将它们一并削除.其次,即所谓的“激励机制”,要求给孩子们创造轻松和自由的氛围,对孩子的行为用一种有异于批评管束的方式(即赞叹和鼓励)进行引导.其实,将“激励机制”引入教育的本身,就是教育在理论和实践上向前迈进的标志.激发和鼓舞,这种更为人道的引导方式与孩子脆弱幼稚而又充满幻想、富于创造的心理特征相吻合,适当加以运用,确实可以激发孩子的潜能,从而达到将他们培养成材的目的.但是,重视激励是否等于一味的激励?答案显然又是否定的.如果激励超越了一定的范围和度,就会走向极端——纵容、放任,这恰是与真正意义上的激励相矛盾的.所以,对孩子在思维碰撞中的细小的火花应加以激励——也许这就是今后的燎原之火;但对那些违背道德、违背社会利益的念头和做法,则要及时而有力地扑灭.总之,在我看来,教育的初衷是使人成长为健全的人,有用于社会的人.管束和激励作为教育的两种方式,不可偏废,更不可滥用.[点评]本文对话题的思考是很有深度的.作者在有限的考试时间内,能以辩证的眼光,具体分析“管束和激励”这两种教育方式的利与弊,阐明两者“不可偏废,更不可滥用”,这是颇为难得的.行文简洁流畅,表意准确严密,体现出较高的驾驭语言的功底.文章的缺点是没有注意直接切入话题——第一段中部分语句有游离于文章主旨之嫌,而这正是临场作文的忌讳之一.[例文三]我们需要一个支点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 姜若虚阿基米德说:“只要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地球.”没有人有办法提供阿基米德所要的那个支点,但是,家长、教师如果能给孩子一个支点,孩子也许就能做出比撬起地球更伟大的事来.这个支点就是鼓励.有一位著名的教育学家应邀到一所中学作报告,报告结束后,校长请他指出全校最聪明的三个人.教育学家皱眉,略一思忖,指了前排的3个学生.三年后,当这位教育学家再次来到这所中学时,校长高兴地说那三个学生果然是最聪明的,他们已经毕业了,成绩是全校最好的.教育学家笑着说:其实那天我是随便指的.教育学家接着开始作报告,报告的主题就是“鼓励”.这就是鼓励的巨大力量——三个原本很普通的学生最终却能“撬起地球”,因为他们有了鼓励这个支点.早在这位教育家之前,就有许多人意识到鼓励在教育中的巨大作用,比如泰戈尔.泰戈尔的《学校》一文展示了一整套他心目中的理想学校的构想,他称之为“帕拉姆什学校”.他写道,教师应该站在平等的地位上去引导学生探索自然的神奇,引导学生思考自然的奥秘,无论学生的想法看上去多么幼稚可笑或者荒诞不经,都不要嘲笑,相反,要鼓励他,要重视他的想法,激励他自由地思索,而不是用教条束缚他.在这里,泰戈尔提供的正是一个鼓励的支点.他想通过这个支点,使帕拉姆什学校的学生能够自由地发挥自已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不受教条的束缚,成为一个自然人.当然,鼓励孩子并不意味着绝对地不批评孩子.有一位著名的编剧说他小时候就开始写“剧本”,每次写完都会激动地冲到厨房给母亲看.母亲总会认真地阅读,然后总是说“写得太好了!太感人了!我为你骄傲!”然后他就会激动地把“剧本”放在桌子上,等着父亲——一位编剧——回家.然而,父亲回家后从头到尾地读一遍,然后总是一条条地指出缺点和不足.后来,这位编剧说:“如果没有父亲,我的写作就不会长进;然而没有母亲,我就不会有勇气一直不断地写下去.我能有今天的成就,离不开父亲,也离不开母亲.”可见,孩子不仅仅需要鼓励,也需要批评,需要很多东西.然而,在孩。
9.有关教育方面的论文
【提供一篇给你参考】
《“严”师是怎样出高徒的》
“严师出高徒”,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所以在教师家访时,学生家长总是一再叮嘱,对其子女教育要严格些。一些教师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也一味强调教育中“严”的作用,似乎无严就不成教。于是,部分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则对学生严厉施教,甚至对违纪学生严酷体罚等,这写都给学生造成了“严”害,致使我们的教育失去了应有的爱心,失去了民主,失去了对学生的尊重,并严重伤害了学生的感情,同时也挫伤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得本该有主动学习和快乐学习变成了强迫学习和被动学习。更有甚者,一些热衷于体罚学生的青年教师更是拿它当挡箭牌,认为体罚有理,是教育的必要手段。
其实,这些都曲解了“严”的含义,是对“严”的懵然无知。其实,真正的严教,是一门“爱心”教育的学问。它是严而有爱,严而有情,严而有格,严而有度,严而有据,严而有方和严而有别。所以,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只有严得恰到好处,才能严之有理,严之有效。
首先,真正的严教要做到“严而有据”,这是“严”的前提。所谓的有据。就是要有法律依据,就是不能违反《教育法》、《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以及学校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等,这是严教中不能跨越的警戎线,而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则是一种违法行为。第二,要做到“严而有度”,这是“严”的尺度问题。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我们要掌握好适度的原则,改严就严,该松就松一点。把握好这个度,才能使严恰到好处。这样,学生才会信服你,听从你。第三,要做到“严而有信”,这是为师诚信的要求。我们的一些教师,惯用了家长作风,动不动就对学生发号施令,严格要求,今天要学生往东,明天又叫学生往西,这样,即使你再严,在学生的眼中,你永远没有威信。第四,要“严而有爱”,这是“严”的本职要求,也是“严”的出发点。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首先对自己的教育对象要有一颗诚挚的爱心,像爱护花朵一样去浇灌它和呵护它,使它茁壮成长。一旦学生有了缺点,就要真诚地帮他改正,而严格要求则是一种对学生的负责精神,不是一种惩罚。当学生还未能认识自己的缺点时,教师不是简单粗暴地予以指责和惩治,而是通过对双方心的交流,帮助他们提高认识,并对其存在的不足之处予以严肃批评,不留情面,这样严中有爱,爱中有严,学生才会信服你,理解你,从而尽快改正缺点。第五,要做到“严而有情”。有了爱心,你对学生就会动情。在教育过程中常出现一些屡教不改的学生,这些人什么好话坏话都听不进去,今天认了错明天又重犯,自制力极差。一些教师往往对其教育三两次,就认为其不可教,然后对其采取放任或严厉制裁的手段,以致激化师生间的矛盾。其实,说到底,就是教师在教育缺少一个情字。因此,当我们在教育中遇到这种情况时,一定要在严教中注入一股情,这样你才会在生活上真心关心他,在学习上真诚帮助他,在进步的道路上时时鼓励他,这样,你的教育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六,要做到“严而有方”。所谓有方,就是有方法。比如某同学没能完成作业,你可以罚他写一篇日记或读一篇中学生守册;某同学上课迟到,你可以在班会课叫他唱一首歌等。这样,不但会启发教育学生,还能发挥学生的特长,使你的教育得到双赢效果。第七,要做到“严而有别”。严是一门科学,对学生要严到何种程度,则要视情况而定。如班会课上要求可以严格一些,执行当中则可放宽些;对初犯者可稍严些,对屡教不改者则要严厉些;对已改正错误的学生,则宜鼓励为主。还有,教师还要学会给学生铺设一个个进步的台阶,让“问题”学生一步步地走上来,并遂步从严格要求到严格管理,最后使学生自己养成严格遵守纪律和严格要求自己的习惯。
总之,“严”是一门学问,它是建立在爱心的基础上的;“严”是一种技巧,它是一种恰到好处的教育方法;“严”是一种则任,它是教师对学生的关心;“严”是一道警戒线,它明确划定教师不可逾越的鸿沟;“严”是一种管理手段,它使你的教育有条不紊;“严”是教师的一颗爱心,它时刻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所以,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没有严就没有爱,但是如果严过了头,就会适得其反。只要我们“捧着一颗心来”,当一名有爱心、有则任的心“严”师,我们的“严”才能培养出一大批“高徒”。
(参考)泉州广电报 教育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