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汽车安全论文
汽车安全新技术论文汽车维修管理论文 摘 要: 报废汽车工作对于汽车更新、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安全工作是报废汽车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分析了大庆市冠宇报废汽车回收中心安全形势,剖析了报废汽车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人为本加强安全教育、开展现场综合治理、加强安全专项整治以及提高安全执行力、构建特色安全文化是加强报废汽车安全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 报废汽车;安全;管理 汽车的增加对环境的影响与日俱增,而加强报废汽车的管理将积极促进汽车的更新、节能减排、环境的综合治理。
因此,报废汽车处置过程的安全管理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话题。 1 大庆市冠宇报废汽车回收中心安全工作形势分析 黑龙江省大庆市冠宇报废汽车回收中心隶属于大庆油田物资公司再生资源分公司,是大庆市区颇具影响力的一家经国家认证的报废汽车回收企业。
年均回收拆解报废车辆3000多台。拥有10万m2报废汽车存车场地;1。
5万m2报废汽车拆解场地;2。4万m2报废汽车回用件库房;2 800 m2室内报废汽车拆解车间。
库区装备有25 t吊车、50 t龙门吊、WA380抓管机、250 t及300 t重型金属打包机及其它机械运输设备50多台/套。 回收中心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国务院第307号令)、《中国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黑龙江省《关于进一步加强报废汽车回收管理的通知》(黑商联发[2005]04号文件),开展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工作,协助大庆市公安局、交通局等政府职能部门对罚没车辆及时回收、拆解,杜绝了报废汽车、拼装车辆上路行驶而造成的道路交通安全隐患,保障了道路交通秩序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对于规范报废汽车回收活动,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同时,回收中心对报废汽车实行精拆细解,不仅提高了回用件的利用率,而且使报废汽车中的有害物质得以有效回收,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回收中心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建立了“一把手”负责制,领导层时时处处讲安全,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坚持“安全重于效益”的经营理念,让安全促进生产,生产必须安全。
在基础工作中,制定了《安全承包管理办法》、《安全工作奖惩办法》、《安全基础资料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安全管理规定,使安全工作“有法可依”。建立健全职业与非职业驾驶员台帐、特种作业人员台帐、特种设备台帐、机动车台帐、安全管理人员台帐,完善基础数据网上传输系统,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在日常管理中,利用春防、冬防及“安全生产月”的时机,召开安全动员大会,开展安全教育,发挥安全管理网络的作用,加强安全工作的监管,及时发现问题加以解决。回收中心已连续9年获得上级公司颁发的“安全生产、环境保护”金牌。
2 存在问题 报废汽车回收中心的安全管理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安全工作存在诸多不足。 安全教育不到位,安全技术措施还不够完善,风险识别能力、危险点分析与控制工作还做得不够细致,现场安全管理和监督上存在漏洞,刮碰、着火等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习惯性违章普遍存在,例如驾驶员不系安全带,安全员没有良好的记录习惯,安全生产措施计划不能认真执行等,这些行为使安全制度形同虚设,安全运行机制失效。 实践证明,事故常常起因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机械、物质的不安全状态。
在构成事故的3因素即人员———机物———环境当中,绝大多数事故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与“机械或物质的不安全状态”在同一时空相遇而发生的;少数事故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遇到“环境的不安全条件”才发生的;更少事故是由于“机械、物质的不安全状态”处在“环境的不安全条件”下引发的。 人员的不安全行为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例如不正确的态度,缺乏知识或操作不熟练,身体状况不佳等。
无论多么先进的技术,多么完美的规章,在实际操作层面,人的责任心永远是第一位的。责任心体现在预防上,在点滴的细节上,只有抓行为抓细节抓执行,安全工作才能管控有利,约束有效,才算是安全有道。
3 防范措施 3。1 强化安全教育 安全工作要从上往下抓起。
首先,要做好领导层的安全教育,使领导层切实肩负起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的职责。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组织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督促、检查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组织制定并实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其次,按照HSE管理体系要求,运用“全员轮训、危害识别、岗位演练、技能考评”的方法,抓好全体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工作伤害分析(JHA)能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为了将安全教育融入到实际工作中,回收中心在报废汽车拆解旺季每月召开一次安全会,对收车、保管、拆解过程中的安全事项进行总结分析,强化生产一线人员的安全素质培训,加强特种作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坚持持证上岗。
3。2 加强现场综合治理 危险源的识别是现场生产安全的重要环节,报废汽车回收中心在多年的实践中总结了在回收、保管、拆解方面存在。
2.安全座椅的发展历史
儿童汽车安全座椅的发展史
20世纪60年代初,为了保护儿童乘车的安全,欧洲人发明了汽车儿童安全座椅。
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美等国家相继出台相关的法规,强制儿童乘车时必须使用汽车儿童安全座椅。
2010年1月,改版后的《C-NCAP碰撞规则》开始实施,儿童乘车安全评价标准首次被纳入C-NCAP评测体系
2012年7月1日起,我国首个针对儿童乘车的国家标准 《机动车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正式实施。
2012年11月08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倡导将每一年的11月8日,定为“儿童乘车安全日”。
3.求篇汽车系学生的毕业论文,谢谢题目:安全气囊的发展与应用目的
COPY一篇欣赏一下: 安全气囊,也称辅助乘员保护系统。
它是一种当汽车遭到碰撞而急剧减速时能很快膨胀的缓冲气囊,可以保护车内乘员不致撞到车厢内部,是一种被动安全装置。 一、安全气囊的作用 为了减少汽车发生正面碰撞时由于巨大的惯性力所造成的对驾驶员和乘员的伤害,现代汽车在驾驶员方向盘中央普遍装有安全气囊,有些汽车在副驾驶座前的手套箱上端和乘员座位上也装有安全气囊。
当汽车发生正面碰撞事故时,安全气囊控制系统检测到冲击力超过庙宇值时,安全气囊电子控制装置立即接通充气元件中的传爆管电路,点燃传爆管内的点火介质,火焰引燃点火药粉和气体发生剂,产生大量气体,在0。03s的时间内即将气囊充气,使气囊急剧膨胀,冲出方向盘盖罩,缓冲对驾驶员和乘员的冲击,随后又将气囊中的气体放出。
初中证明,汽车装用安全气囊后,汽车发生正面碰撞事故对驾驶员和乘员的伤害程度大大减小。 有些汽车不仅装有前端的安全气囊,还装有侧面安全气囊,在汽车发生侧面碰撞时,也能使侧面安全气囊充气,以减小侧向碰撞时的伤害。
据统计,气囊在汽车相撞时,保使头部受伤率减少25%,面部受伤率减少80%左右。 二、安全气囊的类型 (1)按照气囊的数量保分为单气囊系统(只装在驾驶员侧)、双气囊系统(正、副驾驶员侧各有一个安全气囊)和多气囊系统(前排安全气囊、后排安全气囊、侧面安全气囊)。
(2)按大小可分为保护全身的安全气囊、保护整个上身的大型气囊和主要保护面部的小型护面气囊。 (3)按照保护对象有不同可分为驾驶员防撞安全气囊、前排乘员防撞安全气囊、后排乘员防撞安全气囊与侧面防撞安全气囊几种。
1、驾驶员防撞安全气囊 驾驶员防撞安全气囊装在方向盘上,分美式和欧式两种。美式气囊地考虑到驾驶员没有佩戴座椅安全带而汽车相撞时起保护作用,其容积较大。
为60L。欧式气囊是假定驾驶员佩戴座椅安全带而设计的,其窖较小,约40L。
日本的安全气囊也属于欧式气囊类,近年来,由于安全气囊的生产成本下降,日本安全气囊规格有所增加,如本田轿车的驾驶员防撞安全气囊容积为60L 2、前排乘员防撞安全气囊 由于副驾驶位置乘员在车内位置不固定且前方空间较大,因此为保护其撞车时免受伤害,设计的防撞安全气囊也较大。 美式的约160L左右,欧式的约75L左右(后者考虑了乘员受座椅安全带的约束)。
3、后排乘员防撞安全气囊 装在前排座椅上,防止后排乘员在撞车时受到伤害。 4、侧面防撞安全气囊 装在车门上,防止驾驶员及乘员受侧面撞击。
三、安全气囊的结构 安全气囊系统主要由传感器、气体发生器、点火器、气囊以及控制单元(ECU)等组成。 1、传感器 传感器用天检测、判断汽车发生碰撞时的撞击信号,以便及时点爆安全气囊。
传感器按其功能可分为碰撞传感器和保险传感器两种。碰撞传感器负责检测碰撞的激烈程度,如果汽车以40KM/H的车速迎面撞到一个不可变形的固定障碍物上,碰撞传感器便会动作,接通搭铁回路;保险传感器,其闭合的减速度要稍小一些,起保险作用,防止因碰撞传感器短路而造成误膨开 传感器按其结构可分为机械式、机电式和电子式3种。
下面以机械式传感器(偏心锤式碰撞传感器)为例说明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机械式传感器一般安装在保险杠与挡泥板之间,用来感知低速碰撞的信号。
传感器安装在一个密封的防震保护盒内,其结构见图,当传感器中的重锤的移动速度高于某一特定车速(称为TBD车速)时,重锤便将其机械能直接传给引发器使气囊膨开。 具体的工作原理:汽车正常行驶时,扭力弹簧2将重3、动触头6、12、14定在上止点位置,传感器没有触发信号经给ECU。
当汽车碰撞时,减速度所产生的惯性力克服弹簧的扭力而使重锤产生运动,带动触桥5转动,使动、静触头结合。此时,传感器向ECU发出接通辽信号,同时安全传感器也接通,ECU发出引爆指令。
2、气体发生器 气体发生器又称充气器,用于点火器引爆点火剂时,产生气体向气囊充气,使气囊膨开。气体发生器用专用螺栓螺母固定在气囊支架上,装配时只能用专用工具进行装配。
气体发生器由上盖、下盖、充气剂和金属滤网组成。上盖上有若干个充气孔,充气尽职尽责有长方孔和圆孔两种。
下盖上有安装孔,以便将气体发生器安装到气囊支架上。上盖与下盖用冷压工艺装成一体,壳体内装充气剂、滤网和点器。
金属滤网安放在气体发生器的内表面,用以过滤充气剂和点火剂燃烧后的渣粒。 目前,大多数气体发生器都是利用热效反应产生氮气而充入气囊。
在点火器引爆点火剂的瞬间,点火剂会产生大量热量,叠氮化钠受热立即分解释放氮气,并从充气孔充入气囊。 3、点火器 点火器外包铝箔,安装在气体发生器内部中央位置。
点火剂包括引爆炸药和引药,引出导线与气囊连接器插头连接,连接器中设有短路片。当连接器插头拔下或插头与连接器未完全结合时,短路片将两根引线短接,防止静电或误导电将电热丝电路接通而造成气囊误膨开。
当ECU发出点火指令时,电热丝电路接通,电热丝迅速红热引爆引药,引爆炸药瞬间爆炸产生热量,药筒内温度和压力。
4.人机工程学论文
摘要:通过对人性产品设计具体实例来说明人性化设计中所包含的人机工程学因素,指出中国未来的产品设计必以创新和革新为首要条件,人机工程学,使人性化的设计真正体现出对人的尊重和关心,是一种人文精神的体现,是人与产品完美和谐结合。
的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产品的更新等等都与人,机,环境有密切的联系,所以要实现“以人为本”人性化设计思想,必定以人机工程学为参照。 关键词:人性;人性化设计;人机工程学 正文: 人机工程学是我们专业课,从这门课程中我们必须理解,明白,并且深切的感悟出人体工程学与我们专业,设计的相关性。
使我们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人和所设计的产品及他们所处的环境的协调及统一,提高产品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尽量满足舒适和安全的使用要求,以实现 “ 以人为本 ” 的人性化设计思想,使我们在设计方面得到了启迪和发展,使我们对我们的专业的认识也加深了一步。 一、人机工程学的定义 我们看到有越来越多的厂商将“以人为本”、“人体工学的设计”作为产品的特点来进行广告宣传,特别是计算机和家具等与人体直接接触的产品更为突出。
实际上,让机器及工作和生活环境的设计适合人的生理心理特点,使得人能够在舒适和便捷的条件下工作和生活,人机工程学就是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而产生的一门工程化的科学 所谓人机工程学,亦即是应用人体测量学、人体力学、劳动生理学、劳动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对人体结构特征和机能特征进行研究,提供人体各部分的尺寸、重量、体表面积、比重、重心以及人体各部分在活动时的相互关系和可及范围等人体结构特征参数;还提供人体各部分的出力范围、活动范围、动作速度、动作频率、重心变化以及动作时的习惯等人体机能特征参数,分析人的视觉、听觉、触觉以及肤觉等感觉器官的机能特性;分析人在各种劳动时的生理变化、能量消耗、疲劳机理以及人对各种劳动负荷的适应能力;探讨人在工作中影响心理状态的因素以及心理因素对工作效率的影响等。 人机工程学的范围是很广泛的,其基础学科是研究人的生理、心理。
就是实用科学,把技术科学直接应用的实际的操作之中,也是人体工程的本源之处。人机工程学以人为最根本、最直接的研究、服务的对象,所以一切信息必须从人的自身中去获得,综合了这些信息才能做出判断。
人类工程学是与人相关的科学信息在对对象、体系和环境进行设计中的应用,它涉及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理想的设计应当在工作体系、运动、休闲、健康和安全等诸多方面充分体现人类工程学的原理。
人机工程学的特点是在认真研究人,机,环境三个要素本身特性的基础上,不单纯着眼于个别要素的优良与否,而是将使用“物”的人和设计的“物”以及人与“物”所共处的环境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在人机工程学中将这个系统称为“人—机—环境”系统,这个系统中,人,机,环境三个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关系决定着系统总体的性能,人机工程是科学地利用三个要素见的有机联系,来寻求系统的最佳参数。 随着机械化、自动化和信息化的高度发展,人的因素在产品设计与生产中的影响越来越大,人机和谐发展的问题也就越来越显得重要,人机工程学在产品设计的地位与作用愈显出其的重要性。
二、人机工程学的应用 人机工程学研究内容及其对于设计学科的作用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为工业设计中考虑“人的因素”提供人体尺度参数:应用人体测量学、人体力学、生理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对人体结构特征和肌能特征进行研究,提供人体各部分的尺寸、体重、体表面积、比重、重心以及人体各部分在活动时相互关系和可及范围等人体结构特征参数提供人体各部分的发力范围、活动范围、动作速度、频率、重心变化以及动作时惯性等动态参数分析人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以及肢体感觉器官的肌能特征,分析人在劳动时的生理变化、能量消耗、疲劳程度以及对各种劳动负荷的适应能力,探讨人在工作中影响心理状态的因素,及心理因素对工作效率的影响等。人体工程学的研究,为工业设计全面考虑“人的因素”提供了人体结构尺度,人体生理尺度和人的心理尺度等数据,这些数据可有效地运用到工业设计中去。
为工业设计中“产品”的功能合理性提供科学依据:现代工业设计中,如搞纯物质功能的创作活动,不考虑人机工程学的需求,那将是创作活动的失败。因此,如何解决“产品”与人相关的各种功能的最优化,创造出与人的生理和心理肌能相协调的“产品”,这将是当今工业设计中,在功能问题上的新课题。
人体工程学的原理和规律将设计师在设计前考虑的问题。 为工业设计中考虑“环境因素”提供设计准则:通过研究人体对环境中各种物理因素的反应和适应能力,分析声、光、热、振动、尘埃和有毒气体等环境因素对人体的生理、心理以及工作效率的影响程序,确定了人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所处的各种环境的舒适范围和安全限度,从保证人体的健康、安全、合适和高效出发,为工业设计方法中考虑“环境因素”提供了设计方法和设计准则。
以上几点充分。
5.人体工程学中座椅的安全设计要素有哪些
人体工程学的角度来讲,座椅不存在安全与否的因素,座椅的话基本只有针对不同年龄段的舒适问题。除非你说的是汽车座椅上存在安全设计要素。
如果只是家庭上用的座椅一班只要考虑座椅的舒适!
1.坐深: 应小于坐姿时大腿的水平长度
坐深主要是指坐面的前沿到后沿的距离。坐面过深,超过大腿水平长度,身体会不容易挨上靠背,使腰部缺乏支撑点而悬空,容易导致腰部肌肉疲劳。通常坐深应小于坐姿时大腿的水平长度,也能保证小腿的活动自由。根据我国人体坐姿的大腿水平长度,坐深尺寸最好在380mm~420mm之间。对于普通的工作椅来说,坐深可以更浅一点。
2.坐宽: 一般不小于380mm
最好以自然垂臂时,舒适姿态的肩宽为准。一般坐宽不小于380mm,对于有扶手的靠椅来说,要考虑到手臂的扶靠,一般不小于460mm,但也不宜过宽。
3.坐面的倾斜度: 水平坐面更佳
一般坐面的大部分设计都向后倾斜,相对的椅背靠也向后倾斜。但当人在电脑前工作时,一般身体会向前倾。如果坐在向后倾斜的坐面上,会增加肌肉与韧带的负担,极易疲劳。因此办公用椅的坐面以水平为最好。
4.椅靠背: 高度一般不宜高于肩胛骨
椅靠背的作用就是使身体得到充分的支撑,特别是让人体的腰椎获得舒适的支撑。因此需要椅靠背的形状基本上与人体坐姿时的脊椎形状相吻合,椅靠背的高度一般不宜高于肩胛骨。那种靠背高大的老板椅实际上很不符合办公时的人体需求。
5.扶手的高度:距离坐面200 mm ~250mm最佳
扶手过高时两臂不能自然下垂,过低则两肘不能自然落靠,这两种情况都容易引起上臂疲劳。根据人体尺度,扶手的最佳尺度是,扶手表面至坐面的垂直距离为200mm~250mm,同时扶手前端稍稍升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