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列教学设计优秀4篇

0 2023-11-19 19:48 精优范文

每个好的教师都需要一个好的教案,下面这4篇数列教学设计是宣传员为您整理的数列教案范文模板,欢迎查阅参考。

数列教案 篇一

数列教学设计优秀4篇

一、编写导学案首先要紧紧围绕着教材

在编写前教师一定要经过大量的阅读和准备,不单是写写教案那么简单,自己还必须独立深入认真钻研书和教参。第一次备课不参照任何名家教案或参考书,只看教科书,想一想,看着例题和试一试,练一练,自己想怎么设计课。第二次对准自己备的课参照别人的备课,看看哪些是别人想到而自己没有思考到的,想想别人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取别人的智慧补充自己的教学设计。第三次交给学科组集体讨论定稿。第四次在上课后,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写出课后反思,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敲定教学细节处理。这样的备课能促进我们独立思考,不断提高能力。而不是像有的导学案,基本上就是将几个简单题目罗列起来,没有导学案使用说明,没有方法指导,没有知识分层,没有拓展探究,效果可想而知。如四年级下册《确定位置》导学案编写片段1:

学习过程:

自学课本98页例1

1.指一指:在座位图上分别指出列和行,数一数一共有(_______)列和(_______)行。

2.涂一涂:(1)在圆圈图上,找出第一列,并用蓝笔涂实;

(2)再找出第1行,用红笔涂实;

(3)请按顺序再数一数列和行。

通过指一指,先数一数共有列、行;再涂一涂第1列,第一行;最后按顺序数一数列和行。设计要点:(1)方法指导:指一指、涂一涂、按顺序数一数;(2)知识层层深入:①数一共的列和行;②按顺序数列和行。这样的设计既有方法指导,又有知识分层,效果可想而知。

二、编写导学案要以学生为主题

对同一教材的内容,师生的年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都有巨大差异,必然对教材内容的实际解读相差巨大。因此备课时,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准确理解编者意图,不但要站在教师的角度想全面,还要设身处地站在中学生的角度读教材,并提出疑问。站在学生认知的角度,站在文本整体的高度,体察学生阅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需要具备的方法,分析应该落实的知识、训练重点,找到三维目标的交汇点,在心里和学生先期对话,彻底吃透教材,能够对教材内容举一反三,变式练习层层递进。然后再统筹安排在教学中学生想学什么?学生学什么、怎样学?片段2:

3.小军的位置在第_______列,第_______行。用数对表示是(_______,_______)。

小组交流。

本课是通过统一观察角度、按同样的顺序数,确定位置。但从学生的角度,即便不统一,也能说得清楚,只是复杂点唆点。为什么课本里要安排这课呢?在导学案片段2例就深刻体现出了这一点。统一的观察角度、按同样的顺序数,确定在第4列,第3行。清楚、不唆。更深一层次,用数对表示是(4,3),更显简洁,准确。既有了知识分层,又拓展了探究,更体现了数学的简洁性、准确性。

三、编写导学案要体现数学思想

教材的编排有两条贯穿始终的主线:一条是明线,即知识的联系;另一条是暗线,即掩藏在知识背后的数学思想方法。如:在教学《确定位置》时,明线是:用数对表示位置。暗线是:数学的严谨、准确、简洁性。紧扣两条线索,帮助学生统一确定位置的方法,体会数学的准确、简洁之美。学生经历了认知的全过程,就会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仔细考虑课堂教学中的细节问题,对于课堂上学生可能出现的认知偏差要有充分准备。

四、编写数学“导学案”的模块

不同的课型导学案所包含的基本模块和要求也不太一样,总的来说,大致包含如下一些环节。

1.学习目标。它是整篇导学案的灵魂,其他环节均为它服务。它的设计应包含三层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目标要简洁、清晰、准确、全面、具体。最重要的是从学生的角度拟定。

2.学习过程。各种课型有所不同,但问题(知识模块)设计要遵循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的原则。教师给予学生学习每节课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方法上的指导。引导学生回顾与本节有关的、有帮助的旧知,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知,还要根据所学部分的核心内容和知识主线设计2~3个有思维价值的问题。

3.课内练习。对所学知识的进一步升华和深化,要求较高,可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要有当堂检测,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导学案的实施效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当堂检测可另附页。题量控制在3~4个,时间为5~10分钟。

4.学生小结。对本节所学知识、方法、规律的总结,可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进行。

数列知识的应用的教学设计 篇二

篇1:数列的实际应用教案

数列实际应用举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初步掌握利用数列的基础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数列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发展学生的思维,领悟解决数列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情境创设,活动参与,体会数列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学习数

教学重、难点:

教学方法:启发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活动:多媒体演示:数学史小故事《棋盘上的麦粒》

古印度舍罕王打算奖赏国际象棋的发明人——宰相达依尔。

国王觉得这个要求太容易满足了,就命令给她这些麦粒。

?264?1人们推算发现当时全国所有的麦粒加在一起的总和也没有这么多!?***709551615(粒)板书课题:数列实际应用举例

学生活动:1.观看媒体演示,倾听老师完整的叙述故事

2.观察数列,找到该等比数列的首项、公比,并会利用公式计算

二、互动交流,问题探究

探究一:数列在生活中的应用

我校机电专业近期计划购进一批新型的制冷压缩机,总价值20万元,以分

第一种:首付款15500元,从第二年起每年比前一年多付1000元;

教师活动:问题1:此种付款方式我们需要几年能够还清贷款?

3:分组讨论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利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来进行

解:设需要n年能够还清贷款,根据题意可知,该工程部每年所还贷款额

整理得:n2?30n?400?0 解得:n1??40(舍)n2?10

第二种:首付款2万元,从第二年起还款数额每年比上一年增加20% 教师活动:问题2:此种付款方式五年内机电专业总计还款多少万元?

(参考数据:1.25?2.488)

3:分组讨论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利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来进行求

解:由题意,五年内机电专业每年的付款额依次为(单位:万元)2,2(1?20%),2(1?20%)2,2(1?20%)3,2(1?20%)4.它们构成等比数列,首项为a1?2公比为q?1?20%?1.2,项数n?5,因此,所2?(1?1.25)?14.88 求总利润为s5?1?1.2

教师活动: 数学应用题解题一般步骤?(强调总结)学生活动: 思考并回答,与老师共同完成数学应用题解题一般步骤: 第一步:审题;第二步: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第三步:求出数学问题的解;

第四步:检验

题目引申:分期付款在现代经济生活中非常常见,在贷款买车和买房的应用也

非常广泛,掌握好数列知识是必要的,当然实际问题会更加复杂

探究二:数列在数学中的应用

自然数按规律排成了如下面的三角形数阵 1 23 4 56 7 8 910 1112131415 ? ?? ?? ?? ?? 问题3:(1)第6行左起第2个数是多少?

(2)第10行左起第3个数是多少?

(由学生思考、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充分发挥学生课堂上的主体性,充

分相信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寻找、探究该三角形数阵所蕴藏的规律,开放性

习题,学生可以有多种解法,自己去发现、寻找数学的乐趣)题目引申:

这是一道非常容易找到规律的数阵问题,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事物的规

律并不是这么的明显,那么就需要我们细心观察、留意进而善于找到、善于发

三、习题演练,巩固新知

1.某林场计划今年造林50亩,以后每年比上一年多造林15亩,问从今年起10 年内该林场共造林多少亩?

2.某城区今年完成危房改造工程20万平方米,以后计划每年比前一年多完成8%,问从今年起的5年内,该城区可完成多少万平方米的危房改造程?

学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并解决问题

四、总结提炼,升华认识

请同学们回顾一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1.回顾了所学过的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相关知识;

五、课后作业:(学生课后根据自己情况完成作业)1.学案上习题演练1、2; 2.活动作业:

请到当地银行调查居民定期存款利率,按你调查的利率计算下面问题:假设一

年期的存款利率6年内不变,将1万元现金存入银行,一年后连本带利取出,再将取出的本利和一起继续转存一年后再连本带利取出,依次类推,这样下去,问5年后取出的本利和是多少?

六、板书设计

课题:数列综合应用举例

应用题解题一般步骤 问题1: 问题2:

解:(详细)解:(略写)

审题

转化

求解 →检验

篇2:人教a版必修5高三年级复习“数列的实际应用”教学设计

人教a版必修5高三年级复习“数列的实际应用”教学设计

三溪中学数学组 林爱武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必修5第二章《数列》这章中通过资产折旧、购房贷款、出租车计费、校校通等问题注重了数列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体现了数列的应用性。高三第一轮复习时,本节的教学内容是继续深化应用数列知识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以往数列的内容比较注重数列中各量之间关系的恒等变形。本模块中,对数列内容的处理突出了函数思想、数学模型思想以及离散与连续的关系。数列是一种离散函数,它是一种重要数学模型。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在数列的教学中,应保证基本技能的训练,引导学生通过必要的练习,掌握数列中各量之间的基本关系,但训练要控制难度和复杂程度。这体现了新《课标》在内容处理上的一个原则:删减烦琐的计算、人为技巧化的难题和过分强调细枝末节的内容。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明确。这里需要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认真审题,找到现实问题与数学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找出量与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合理的转化与化归。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本节的教学应在复习了等差、等比数列,数列的求和及应用之后进行的。本节教学过程涉及到大量的实际问题,有些问题的篇幅较长。为了有效地利用课堂教学时间,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提高高三复习效率。课前就先将这些问题打印成一张练习纸(如附件一),提前分发给每一位学生,以便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其中的“课前热身”练习。此外,理想的教学应该是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完成的。教学之前,将这些实际问题、建模的一般步骤及涉及到的数列的知识点做成幻灯片。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引入,构建知识点

教师:现实生活中银行利率、资产折旧、购房贷款、出租车计费、产品利润、人口增长等实际问题,通常用数列知识加以解决。1、常见数列模型:

(1).复利公式:按复利计算利息的一种储蓄,本金为a元,每期利率为r,存期为n,则本利和为;y=a(1+r)n(2)产值模型:

原来产值的基础数为n,平均增长率为p,对于时间n的总产值为 ;y=n(1+p)n(3).单利公式:

2、建立数学模型的一般方法步骤:(1)(2)(3)(4).(1)审题(2)建模(3)求模(4)还原评价

3、课前热身练习(见附件一)评讲

(二)、共同探究,整合知识点 1.等差数列模型

学生根据等差数列的定义,判断{an}是等差数列,并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解决此

2.等比数列模型

例2.某市2008年共有1万辆燃油型公交车,有关部门计划于2009年投入128辆电力型公交车,随后电力型公交车每年的投入比上一年增加50%,试问:

(1)该市在2015年应该投入多少辆电力型公交车?

(2)到哪一年底,电力型公交车的数量开始超过该市公交车总量的 1/3?

问题1:从2009年投入128辆电力型公交车起,2010年,2011年等分别投入多少辆电力型公交车?可用什么符号表示每年投入车的数量?

问题2:从2009年投入电力型公交车起到第n年总投入的电力型公交车数量是多少?和该市公交车总量的 1/3有什么关系?

师生活动:引导学生将每年投入的电力型公交车数量用an(n=1,2, „)表示,由

等比数列的定义知{an}是等比数列,建立等比数列模型,再由等比数列求和公式

3.等差、等比数列综合问题模型

例3.在一次人才招聘上,有a,b两家公司分别开出他们的工资标准:a公司允诺第一年月工资数为1500元,以后每年月工资比上一年月工资增加230元; b公司允诺第一年月工资数为2000元,以后每年月工资在上一年月工资基础上递增5%,设某人年初被a,b两家公司同时录取,试问:

(1)若该人分别在a公司或b公司连续工作n年,则他在第n年的月工资收入分别是多少?

(2)该人打算连续在一家公司工作10年,仅从工资收入总量较多作为应聘的标准(不记其他因素),该人应该选择哪家公司,为什么?

问题1:a公司,b公司每年月工资分别成什么数列?如何用数学符号表示? 问题2:如何计算10年的工资收入总量?两家公司的工资收入总量有什么关系? 师生活动:经过例1,例2的学习,学生可以将a公司每年的月工资用首项为1500,公差为230的等差数列{an}表示,将b公司每年的月工资用首项为2000,公比

4.递推数列模型

(1)求an的表达式;

(2)为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该地区每年的森林木材存量不少于7/9a, 如果b=19/72a,那么该地区今后会发生水土流失吗?若会,需经过几年?

问题1:分别写出第1年后,第2年后,第3年后的木材存量a1,a2,a3,观察有什么规律?并猜想an与an-1之间有何关系?如何求出an? 问题2:如何将(2)转化为数学问题?用什么数学式子表示该问题? 师生活动:学生仔细阅读,认真审题,找到现实问题与数学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找出量与量之间的关系an=1.25*an-1-b,引导学生通过建立递推关系式,构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归纳、猜想能力和转化与化归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学会构造数列递推关系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三)、课堂练习,熟练知识点

练习:某下岗职工准备开办一个商店,要向银行贷款若干,这笔贷款按复利计算(即本年利息计入下一年的本金生息),利率为q(0<q<1).据他估算,贷款后每年可偿还a元,30年后还清。(1)求贷款金额;

(2)若贷款后前7年暂不偿还,从第8年开始,每年偿还a元,仍然在贷款后30年还清,试问:这样一来,贷款金额比原贷款金额要少多少元? 设计意图: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形成用数学的意识。从数学角度看,本例是解决与数列有关的应用问题。必须认真审题,弄清题意,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复利的概念及其运算。

数列教案 篇三

一、利用数列知识的生活性,创设高中生自主探究的教学氛围

利用数列知识与现实的紧密联系性,设置现实生活情境,让学生在适宜的生活情境中,自主探究能动情感得到激发,主动开展探究数列知识要点和问题案例解答过程。

如在“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教学活动中,教师在整节课教学活动中,准备采用自主探究式教学策略,为保证该教学策略的顺利实施,教师在教学伊始,就奠定情感“基调”,在认真研析该节课知识内涵的基础上,创设了生活链接“在我国古代,数字9是数字之极,代表着尊贵之意,所以在中国古代皇家建筑中包含有许多与9有关的设计。例如,北京天坛圜丘的表面就由扇形的石板铺就而成,最高一层的重心是一块天心石,围绕它的第一圈是9块石板,从第二圈开始,每一圈比前一圈多9块,一共有9圈,请问第9圈有多少块石板?”学生在教师创设的生活性情境案例中,带着情感、带着问题、带着疑惑,主动探究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性质等重点、难点内容,保证了自主探究活动有序开展的“情感性”。

二、找寻数列问题的规律性,传授高中生自主探究的学习策略

在讲解“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递推公式的联系”知识点内容时,教师在运用自主探究式教学策略时,先向学生设置问题案例“数列{an}中,a1=8,a4=2,且满足an+2-2an+1+an=0 (n∈N*),求(1)数列{an}的通项公式;(2)设Sn=|a1|+|a2|+…+|an|,求Sn;(3)设bn=11n(12-an)(n∈N*),Tn=b1+b2+ …+bn(n∈N*),是否存在最大整数m,使得对于任意n∈N*,均有Tn>m132成立?若存在,求出m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问题活动,学生在探知问题活动中,通过对问题内容及条件的思考分析,认识到该问题案例是考查综合应用所学的等差数列知识进行问题解答的能力。教师通过学生的探析活动,发现,学生解答该问题的难点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如何去掉Sn中的绝对值符号,另一个是该问题中的第三问。此时,教师引导学生可以采用先假设存在,然后作出正确的推理论证。学生结合教师的指点,进行该问题的解答活动。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解题过程,与学生一起进行解题策略的总结,指出解答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递推公式的联系方面的问题案例时,主要是利用等差数列的定义以及前n项和公式解题,解题时要注意数列中从哪一项开始为负数,再去绝对值符号时加负号,在求Tn时利用了数列求和的裂项法把11n(n+1)拆开,解题时要注意一定的技巧性。在上述过程中,教师在学生自主探究解析问题中,通过适当引导,使学生逐步掌握进行问题解答的策略方法,从而为深入开展自主探究活动打下了方法基础。

三、挖掘数列案例的思想性,提升高中生自主探究的数学思想

问题设p,q为实数,α,β是方程x2-px+q=0的两个实根,数列{xn}满足x1=p,x2=p2-q,xn=pxn-1-qxn-2(n=3,4,…).(1)证明:α+β=p,αβ=q;(2)求数列{xn}的通项公式。

解析(1)由求根公式,不妨设α

α=p-p2-4q12,β=p+p2-4q12

所以α+β=p-p2-4q12+p+p2-4q12=p

(2)当n≥3时,设xn-sxn-1=t(xn-1-sxn-2),则xn=(s+t)xn-1-stxn-2,由xn=pxn-1-qxn-2得s+t=p,

st=q。消去t,得s2-ps+q=0,所以s是方程x2-px+q=0的根,由题意可知,s1=α,s2=β。

①当α≠β时,此时方程组s+t=p,

st=q的解记为s1=α,

t1=β或s2=β,

t2=α。所以xn-αxn-1=β(xn-1-αxn-2),xn-βxn-1=α(xn-1-βxn-2),即{xn-t1xn-1}、{xn-t2xn-1}分别是公比为s1=α,s2=β的等比数列,由等比数列性质可得xn-αxn-1=(x2-αx1)βn-2,xn-βxn-1=(x2-βx1)αn-2,两式相减,得(β-α)xn-1=(x2-αx1)βn-2-(x2-βx1)αn-2。因为x2=p2-q,x1=p,所以x2=α2+β2+αβ,x1=α+β, 所以(x2-αx1)βn-2=β2βn-2=βn,(x2-βx1)αn-2=α2αn-2=αn, 所以(β-α)xn-1=βn-αn,即xn-1=βn-αn1β-α,xn=βn+1-αn+11β-α。

②当α=β时,即方程x2=px+q=0有重根,则p2-4q=0,即(s+t)2-4st=0,得(s-t)2=0,所以s=t。不妨设s=t=α,由①可知xn-αxn-1=(x2-αx1)βn-2。因为α=β,所以xn-αxn-1=(x2-αx1)αn-2=αn,即xn=αxn-1+αn。等式两边同时除以αn,得xn1αn=xn-11αn-1+1,即xn1αn-xn-11αn-1=1,所以数列{xn1αn}是以1为公差的等差数列,所以xn1αn=x11α+(n-1)×1=2α1α+n-1=n+1,所以xn=nαn+αn。

综上所述,xn=βn+1-αn+11β-α

nαn+αn(α≠β),

数列教案 篇四

关键词:时间序列分析课;教学改革;案例研究;统计学

收稿日期:2013-05-28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编号:13A110802);洛阳师范学院教改项目(编号:2012024);洛阳师范学院省级培育基金项目(编号:2012-PYJJ-005)

作者简介:聂淑媛(1974- ),女,洛阳师范学院数学科学学院教师,博士,研究方向为时间序列分析的应用和历史;任安忠(1970- ),男,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应用数学与数学教育。

作为统计学专业极为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时间序列分析课被公认为是难度较大、综合性很强的一门课程,它不仅有一套严密的理论体系,更以其广泛的应用性和高效的实用性而逐渐引起统计学家和经济学家的高度重视,可谓是数理统计学中与社会经济等实际活动联系最为密切的一个分支。所以,时间序列分析课的教学模式和课程建设,对整个统计学专业的发展态势起着很大的影响作用,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和体系建设做了一些积极的尝试。

一、对时间序列分析课进行教学改革的切入点

1.结合统计学专业的归属学科,明确定位时间序列分析课的教学主导方向

当前,在国内许多高校,统计学专业分别归属于理学和经济与管理类两个不同的学科,学生毕业时相应获得理学学士学位或者经济学学士学位。笔者认为,对于这两种不同模式的统计学专业,时间序列分析课教学主体内容和教学方式应该有所区别。理学统计专业的学生已经系统地学习了数理统计课和随机过程课等相关统计课程,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时间序列分析课教学应该力图从数学理论和基本技术的角度,系统阐述时间序列模型的结构原理和性质,注重严谨的理论和严密的逻辑体系,以形成相应于学生认知结构的时间序列理论和方法,培养能够适应于不同领域统计工作和统计研究的专业统计人才。而经济与管理类统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懂得一定的数理统计方法,经济与管理知识理论功底扎实,能够熟练掌握现代计算手段和分析方法的复合型人才。因此,时间序列分析课教学应该密切联系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学科,它不再是数理统计的一个理论分支,更多的是作为一种统计分析工具,侧重于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从事市场调查、经济预测和信息分析等有关工作。

当然,时间序列分析课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课程,无论是理学统计专业,还是经济与管理类统计专业,都不应该把理论和应用割裂开来,而要注重二者的有机结合。只讲理论与方法,则失去了应用价值;只讲应用,则学生缺乏基本的理论素养和科研创新基础,这两种做法都是不可取的。理学统计专业要避免只重视定性分析的理论推导而忽视进行定量分析的实际操作,只重视基础知识而忽视问题解决的传统教学模式,经济与管理类统计专业在大力发展实践应用的同时,也要注意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力求让学生“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两类统计专业中时间序列分析的教学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选择一套适合专业需求的教材,灵活把握好理论和实践的“度”,恰当地处理好基础知识和应用的衔接与搭配,是搞好时间序列分析课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

2.以学生的专业实习基地为背景,精心选择有实际意义的案例研究,融入时间序列分析课教学

时间序列分析课大多安排在大三或大四,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实习经历,通过在实习基地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对实际问题的感知,容易在这个过程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此时,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精心选择学生在实习基地已经接触过的,有代表性、有针对性和客观性强的数据资料作为案例,然后对案例进行细致的剖析和广泛的讨论,一方面致力于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也让学生直接体会到理论知识在现实中的应用,这种教学方式必将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以实验室建设为依托,大力发展统计软件的学习和使用,增强时间序列分析课的实用性

在计算机高速发展的现今时代,要想有效地分析数据、解决实践问题,必须掌握一门统计软件。对统计学专业的学生来说,笔者推荐SAS软件,它不仅是目前最权威的统计分析领域的国际标准软件,而且具有全球一流的数据仓库功能,对海量数据的处理最具优势。更重要的是,SAS软件中有一个专门进行时间序列分析的模块SAS/ETS。统计软件的使用将大大缩减数据处理的劳动量,提高工作效率和计算分析的准确度,为实际问题的处理提供可行性。

4.注重教学理念的创新和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时间序列分析课兼具理论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单一的教学模式根本无法体现该课程的多重特点,教师必须摒弃很多年都在使用同一本教材、按照一个固定模式授课的简单做法,而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灵活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比如,对于模型的创建和预测,可以结合案例,在实验室通过上机操作研究和处理。概而言之,在时间序列分析课教学中,教师必须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填鸭式”教学,尽可能采取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教师只讲授基本理论和思路方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团队合作综合解决问题。

5.转变考核方式,从纵、横两个方向拓宽时间序列分析课考核方式,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考核是学生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教学方式的转变必然要带动考核方式的转变,对时间序列分析课的考核不应该再仅仅停留在闭卷考试的层面上,而应该提倡多元化、多方面地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比如,通过对案例分析的研究,强调学生对案例的总结与讨论,所形成的案例分析报告可以作为评定成绩的依据之一。同时,引导学生把时间序列分析方法运用到数学建模竞赛中,把一些较为理想的成果整理成论文,可以作为课程的结业论文,也可以为毕业论文选题提供素材和方向。对于有价值的选题,可以由教师牵头组成一个团队,申报有关项目,教学带动科研,科研提升教学,在教与学的互动中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进步。

二、教学改革对师资队伍科研能力提升的要求

时间序列分析课是统计学较新发展的一门分支,各高校的教师队伍普遍比较年轻,不同专业出身的教师其研究方向各有不同。比如,理学专业的教师统计理论功底扎实,但实践应用方面相对薄弱,经济类专业的教师往往对统计方法和软件运用自如,而一旦涉及严格的数学理论却无法解释清楚。因此,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是时间序列分析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为了在教学中充分把握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教师自身首先应该是理论基础扎实、知识储备广泛、实践能力强的高端复合型人才,不仅熟知本学科的科技前沿和发展方向,更要经常补充自己专业以外的相关知识,积极搞好科研工作,在教学和科研中加强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教师也只有站在这样的高度上,才能够选取与学生专业知识背景相吻合的高质量案例,才能够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启发和引导学生对实际问题的思索,才能够预知和解答学生在实践中可能产生的各种疑问,才能够有效地在案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三、结语

尽管时间序列分析课理论深奥、技术性强,在实际应用时对分析人员的要求较高,但笔者通过与课程组同事对该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研讨,已经初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教学模式——根据专业需求和实践背景,适度掌握理论、实验和案例分析在教学中的比重。通过灵活运用这些教学方法,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逐渐转向自主探究学习,加强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当然,任何一门课程都不可能有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教学改革更需要与时俱进,需要在教与学的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不断发展和不断创新,以取得更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肖莉。SAS统计软件在时间序列分析课程中辅助教学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1,(2).

[2]储志俊。时间序列分析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5,(1).

[3]钱珍。案例教学在时间序列分析中的应用[J].统计教育,2007,(10).

汉屈群策,策屈群力。上面的4篇数列教学设计是由宣传员精心整理的数列教案范文范本,感谢您的阅读与参考。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