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宣传员给大家整理的6篇教师节赞歌,希望可以启发您对于教师赞歌的写作思路。
教师节赞歌 篇一
使我想起了我那可敬的老师,
是他们给我播下了希望的种子,
让我不断前进,不断进取。
我知道,
辛勤努力的园丁是你们,
用心血和汗水把我们培养成才;
我了解,
您那慈祥的目光注视着我,
让我学会了如何尊重,如何去爱;
我懂得,
您那粘满粉笔灰的双手教育着我,
使我知道了“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道理。
我要记住
教师节赞歌 篇二
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歌曲《我爱我的家乡》,让学生学会用悠长的气息、深情、舒展地表达歌曲情感。2、让学生在层层深入的音乐实践中自然地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并结合美术、舞蹈、表演等多种形式表达自己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1.学生在演唱中深情、舒展地表达歌曲情感。2.唱好连音线,用美妙的歌声赞美祖国、赞美家乡。
教学难点:本课休止符的唱法对小学生来说难度比较大,这首歌中有十六分休止符,唱时要特别注意节奏。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一些相关资料及课件。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坐,形成小组合作的氛围,也方便小组成员间的讨论及交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律动:(可以教师做示范,也可以让学生做示范,一起做《蓝天白云》的律动。)师:你听到的是一段怎样的音乐?
2、欣赏:《我爱我的家乡》
师:说说我的家乡是哪里?(中国);歌中唱了我的家乡哪些可爱的地方?这“最高的山峰”“古老的宫殿”“宽阔的海洋”“最长的城墙”是指的哪里?
在学生分组读者讨论探究后,出示多媒体图片介绍:珠穆朗玛峰、长城、海洋、故宫等。
【设计意图:本环节多媒体的展示和教师的介绍,既是对本课教学的铺垫,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图片和音乐的结合,不仅让学生感受了歌曲旋律,还给学生创设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二、主动探究,学唱歌曲
1、老师范唱《我爱我的家乡》。2、师生接龙哼唱。3、学生独立哼唱,鼓励学生采用自己的方式,如吹口哨或用“lu”、“la”哼唱、视唱等。4、给旋律取名字。5、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歌词,学唱歌曲。6、让学生随伴奏音乐朗读歌词。7、让全班同学跟琴默唱歌曲。8、找出难点节奏(附点四分音符、后十六分、附点八分音符等处)学生跟伴奏演唱歌曲。9、集体练习难点处,教师重点示范。10、小组派代表展示,分组接龙唱,然后完整演唱全曲。11、再听范唱,思考:这首歌应用什么情绪表现?(预设:中等速度、气息连贯、优美抒情)12、多媒视频出示原唱,让学生看名家是怎么唱的,然后跟着视频,自已试着唱这道歌。
【设计意图:主动探究,学唱歌曲,是教学的重点,课堂设计从感受歌曲旋律开始,歌曲学唱主要采用听唱法。“以学生为主体,以欣赏为主线,以审美为核心”,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要引导每一位学生参与音乐教学活动,在感受歌曲《我爱我的家乡》的基础上,唤起学生对祖国对家乡无比热爱的真挚情感。使学生认识祖国文化,拓宽学生文化视野,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为拓展环节打下坚实基础。】
三、拓宽延伸,依曲填词
1、出示家乡风光图。2、如果请你来填词来歌颂家乡,你会吗?分组讨论,教师巡回参与。3、分组介绍选择最佳作品并演唱。
[设计意图:在学生听完歌曲之后,试试让学生把歌中的歌词改为赞美和歌颂家乡的话语,让学生对家乡更加了解,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并能够对比着原歌词唱一唱,对音乐的表现作用有进一步的感性认识。为了把学生从座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可以让会舞蹈的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即兴的,轻松随意的跳些舞蹈,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取音乐知识,受到美的熏陶。]
四、各展所长,张扬个性
1、师:同学们,我们举行一个“爱祖国、爱家乡”的音乐会,好吗?然后分组进行(根据各组学生的特长,各自构思)如:第一组:演唱歌曲;第二组:吹奏歌曲;第三组:朗诵;第四组:绘画;第五组:打击乐伴奏等。2、分组展示,学生对各组设计、表演进行评价。3、教师小结:同学们,通过你们的设计和表演,让我深深感到你们对家乡、对祖国的爱,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情感再一次演唱歌曲吧。学生在《我爱我的家乡》的歌曲声中走出教室。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我不断鼓励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启发引导学生用不同的速度来演唱歌曲,表现自己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的演唱欲望。最后,让学生去收集学习更多的赞美祖国的歌曲,把热爱祖国的歌声传递到四面八方。]
设计理念:总体来说,本方案的设计,从目标的提出、到过程的安排、学习方法的确定、乃至学习成果的呈现,都让学生有更大的自主性、更多的实践性、更浓的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合作意识、探究精神。通过人机互动,尝试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手段,通过媒体给学生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陶冶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师节赞歌 篇三
教师节赞美老师的诗歌范文1《默默的蜡烛》
您没有雄健的体魄
却给我们撑起了一片无雨的天空
您没有建筑师的双手
却给我们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石
您没有艺术家的眼光
却给我们建起了一座座雄伟的大厦
您那渊博的知识
让我们感受文明与希望
您那高远的胸怀
让我们懂得宽容与忍让
您那高尚的人格
深深影响着我们的心灵
感谢您老师
我们真诚的感谢您
您就像那一支默默的蜡烛
燃烧了自己却照亮了别人
有您的光明的指引
我们不会在黑暗中迷失方向
教师节赞美老师的诗歌范文2《感谢老师》
感谢老师,
是你们赐予我们知识。
假如你们是园丁,
我们就是那温室里的花朵,
在您的浇灌下一点一点的成长。
假如您是蜡烛,
我们就是蜡烛旁无尽的黑暗,
是您照亮了我们,
帮助我们找到了通往光明的道路。
假如您是白云,
我们就是天空,
天空没了白云就会失去光彩。
老师真的很感谢您,
谢谢您对我们的一点一滴,
这些您对我们的好,
我们都铭记在心。
您花费了一生的时间来教育我们,
您是无私的,
您把您的知识都毫无保留的传授给了我们。
在那百花盛开的春天,
我愿化作明媚的阳光,
为您增添几分光彩。
在那烈日炎炎的夏季,
我愿化作一把遮阳伞,
为您遮住那酷热的阳光。
在那树叶飘落的秋季,
我愿化作一件大衣,
为您取暖。
教师节赞美老师的诗歌范文3《老师,我想对你说》
老师,我想对你说:你的音容笑貌,你的举手投足,时常展现在我的眼前;你的关心,爱护,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里;你的循循善诱,谆谆教导,至今铭记在我的心中;你和我们一起时的一切,都如同昨日历历在目。
老师,我想对你说:是你给了我学习的自信;是你给了我生活的勇气,是你给了我发奋发图强的动力,是你给了我奔向好前程的希望。
老师,我想对你说:你是我开启智慧的敲门砖;你是我打开幸福之门的金钥匙;你是我生活航程中的引路人;你是我奏响人生乐章的指挥者。
教师节赞歌 篇四
一
长期以来,新诗教育都是一笔糊涂账。新诗研究在大学里即便不能说是另类,但不同程度的被忽视是毋庸置疑的。[1]当代诗歌,特别是1980年代中期以来的诗歌在中国当代文学史教学(此处专指大学阶段的专业必修课程)当中的状况,大抵如1940年代资深语文教育专家叶圣陶在回顾语体文(白话文)教学历史时的一个判断:尽管“语体成为国文的教材和习作的文体”已有20多年的历史,但从教师素养的角度看,“语体始终没有好好教学过”:喜新的教师专教一些“新文艺”和论制度论思想的语体,结果是谈论了“新文艺”的故事和制度思想的本身,而忽略了他们所担任的是属于语文教育的国文科。不喜新的教师就只阳奉阴违,对于教本中编列的语体,一一翻过不教,如果自选教材,就专选文言,不选语体;他们以为文言才有可教,值得教。两派教师的做法绝不相同;但是有共通之点,都没有好好地教学语体。[2]把这段话中的“语体文”(白话文)换作“1980年代中期以来的诗歌”,“文言”换作诗歌以外的文体(特别是小说文体),下面这个判断基本上就能成立:在大学阶段中国当代文学的课堂教学之中,当代诗歌也基本上“没有好好地教学”过。对新诗有兴趣,熟悉当下诗坛状况,且有过一些研究的老师可能会多花两个课时来讲解,其他老师则很可能一笔带过。[3]在各种文体之中单单挑出诗歌,并不完全是个人偏好的问题,实是因为诗歌是所有文体当中最敏感的那一支,对于诗歌的态度与感觉,在相当程度上可看出一个人的文学素养。何以新诗教育会遭遇这般境遇?教师素养无疑是一个突出的因素,专事新诗研究的人才相对较少,而文学教授读不懂一首新诗的现象似不在少数。中国当代文学史教材的写作本身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实际上,完全可以说,正是前者对后者构成了非常重要的制约。
纵览中国当代文学史与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各类教材,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症结,那就是现代文学史教材往往给予了诗歌更多的章节,且不少章节均是由著名诗人领衔;当代文学史教材给予诗歌的章节则要小得多,且多以年代或以流派、群体来统称。也就是说,在“现代”与“当代”之间,诗歌史的写作似难获得必要的平衡。[4]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材所呈现的诗歌图景也有不少可疑之处。笔者所在学校正在使用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五”部级规划教材为例,新时期以来的诗歌共有两章,一章是“80年代诗歌”,下设2节,即“80年代诗歌概述”和“朦胧诗”,另一章是“90年代诗歌”,下未分节。前一章的篇幅为11页,后一章则为4页。[5]且不说对于“北岛”这一最为重要的“朦胧诗人”依然采取避而不谈的策略[6],比较突出的问题在于,新时期以来诗歌复杂多元的面貌、重要诗人的创作实绩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呈现,而且,在整体叙述之中,诗艺探索基本上也不是被赞誉的,诗艺探索所带来的所谓“困境与问题”被并不恰当地强调,即1990年代新诗探索“所造成的混乱,似乎比取得的成绩更为突出”。比照现代文学阶段,当代没有出现那些已成定论的重要诗人固然可以理解为事物尚在进行中,尚不到盖棺定论的时刻,但1980年代中期以来,诗歌写作的多元态势比之现代文学阶段应该说已有过之而无不及,从此时到1990年代末期的诗歌状况,对当代文学史的写作而言,已有数年的距离,理应得到较为充分的呈现。在教材所划定的这等简单、粗暴、偏狭的诗歌图景之下,如何向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讲述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当代诗歌着实是一个非常头疼的问题。
二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大学课堂里的诗歌教育问题还会遭遇另一个问题,即年轻学子们在更早阶段所接受的诗歌思想或知识。前几年我曾考察过中学语文课本及读本所选诗歌的情况,重点考察的是穆旦的作品,[7]其中,人教社高一语文必修教材所选为《赞美》。除了像鲁迅这样的文学大家外,中学语文教材一般仅选入一位作家的单篇作品,《赞美》多半就是中学生们关于穆旦的最初阅读。我当时即对“课后练习题”及相关教师用书的解答多有注意,结果发现编者的核心理念全在于思想与形象。教材的相关习题为:《赞美》一诗中的“我”指代什么?诗人究竟“赞美”什么?诗中每一节都以“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作结,有怎样的意味?[8]相关《教师用书》给出的答案则是:此问主要是让学生把握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赞美》一诗中的“我”指的应该是抒情主人公自己,赞美的是中华民族忍辱负重、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性格,以及生生不息的雄健的生命力。诗歌每一节都以“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作结,使这个声音成为全诗的主旋律,凝聚着诗人对中华民族顽强生存力的赞美,充满了一种鼓舞人心的力量,而且使悲痛没有沦为伤感,显得悲中有壮,有一种内在的力量。[9]从习题及解答不难发现,所列问题都是主题学方面的———更确切地说,是思想教育方面的,诗歌之为诗歌的艺术品质基本上没有触及。
似乎可以说,《赞美》之所以被选入,乃是因为“中华民族”这一大的命题,它是一个思想的文本,而与“诗”本身无关。将这一问题移换到中学语文的实际教学的角度来看,也会有别一重理解———与前文提到的叶圣陶的判断相似,这里也可套说此前的一个现象。1937年曾有过一场“看不懂”的争论,大致情况是一个已经教了七年书的中学国文教员看不懂卞之琳的诗、何其芳的散文和无名氏的大作。对此,沈从文在《关于看不懂》中指出:症结出在“大学校中国文学系的课程表上”,大意即是,在大学课堂里,“现代中国文学”并没有被好好教过,“那些人之师在学校读书时,对这方面的训练,有的竟等于零。他不‘学’,怎么能‘教’?”[10]一如前面所提到的叶圣陶的判断,类似问题即是,大学课堂里既然没有被好好教授,中学课堂里的诗歌教育问题又何以可能呢?这样一来,也可以说,所谓诗歌教育的问题也并非到大学课堂方才出现———在相当程度上,它乃是更早阶段诗歌教育缺失症的一种延续。不过,最近几年来,情状可能会有所改观,针对不同阶段歌读本的编辑出版即可视为一个积极的现象,较近的有钱理群、洪子诚两位先生主编的《诗歌读本》,分“学前卷”、“小学卷”、“初中卷”、“高中卷”、“大学卷”、“老人儿童合卷”,但这种诗歌教育如何持续地实施,实际效果又如何,显然还有待时间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