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形统计图教学反思讲话最新9篇

100 2023-11-16 13:01 精优范文

作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学反思要怎么写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写作扇形统计图教学反思,宣传员整理分享了9篇扇形统计图教学反思范文。

扇形统计图教学反思范文 篇一

扇形统计图教学反思讲话最新9篇

联系教学实际,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1.在和条形统计图的对比和自由创图中,了解体会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作用,沟通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2.能从扇形统计图中读出必要的信息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体会扇形统计图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教学重点是能从扇形统计图中必要信息,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是体会扇形统计图可以更清楚地反应部分和总数之间的关系。为了更好地解决以上这些问题,在设计教学时,笔者重点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一、创设情境,利用旧知,探求新知

扇形统计图和条形、折线统计图最大的区别就是能清楚地反映出部分与总数之间的关系,这是以百分数的实际应用作为基础的,从学生角度而言,在对统计知识的认知上有一定的思维跨度。

为了让学生能清楚地体会、认识这一特点,我在教学时先从学生熟悉的大课间活动入手,引出条形统计图。学生在观察讨论中发现条形统计图中不能反映出部分和总体之间的关系,自然而然地抛出了一个条形统计图所不能解决的新问题,需要引入一种新的统计图。这样的设计既能很好地区别条形和扇形统计图不同的作用,也体现了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为了让学生对部分和总数之间的关系体验更深刻,我没有直接把扇形统计图出示给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创图。

二、立足实际,充分感受,建立连接

扇形统计图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关键是让学生能从图中获取必要的信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基于百分数的应用。因此,我在练习中放了大量学生熟悉的实际问题,层层推进,让学生在充分感受的基础上建立扇形统计图与百分数应用题之间的联系。

值得一提的是最后一个练习,出示两张统计图“陈东家和张强家每月生活费支出计划统计图”,两张图中每月用于食品的百分数一样,请学生估计两家每月生活费是否一样,从另一个层面来深入认识扇形统计图。

三、精讲巧练,高效落实,渗透思想

未来的教育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学生在学习数学之前并非一张白纸,因而在设计和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应坚持精讲巧练的原则,达成高效落实的课堂教学。

此外,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比较扇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之间的不同,很少会去探求它们之间的联系。在本课中,我不仅比较了它们之间的不同特点,还找了它们之间的联系。这样设计,不仅使学生对扇形和折线有了更深的了解,也培养了学生这种辩证的数学思维方式。

四、“扇形统计图”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境导入

1.出示六(1)班大课间活动图。提问:有哪些活动?

师:要能清楚地看出参加每项运动的人数是多少,有什么办法?

学生交流后,很快得出需要条形统计图。教师适时出示条形统计图,追问:从这个条形统计图上,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2.自主创图

师:打乒乓球的人数最多,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能直接从图上看出来吗?(生:不能要经过计算才能知道。)请生任意选择其中的一个项目计算,指名回答。而后,师追问:“能不能设计一张图,能反映参加各种项目的人数和总人数之间的百分比关系?”

学生独立创图,可能会用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圆等已经学过的图形来表示总体,在交流中请学生说说是怎么考虑的?最后,在比较中得出用圆表示总体,而用扇形表示各个部分的形式最为恰当。

3.师出示扇形统计图(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非常熟悉的大课间活动入手,引出条形统计图,通过提问的方式复习条形统计图的作用,不仅为了引出扇形统计图,也为下面“沟通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做铺垫。在追问中学生发现,要能一眼就看出“参加某个项目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在条形统计图中是做不到的,这样就需要引入一种新的统计图,能直接看出“参加某个项目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符合数学知识的形成规律。接着,特意安排让学生自主创图这个环节,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就是让学生充分感受部分和总体的关系,在比较中得出,“扇形统计图”可以更清楚地反应部分和总体的关系。

(二)学习扇形统计图

1.解读扇形统计图中的信息。

①各个百分数的含义。

②哪个部分占得最多?打乒乓球的人数最多。(你是怎么知道的?比较百分数大小或者比较扇形的面积)

③“整个圆”代表全班人数,单位“1”的量。

④哪两个项目之和占全班人数的50%。

⑤打乒乓球的人数是跳绳的2倍。

2.小结。沟通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①师:这两幅统计图反映的都是六(1)班参加大课间活动人数统计图。你觉得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各自有什么特点?

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看出每个部分数量的多少。

扇形统计图:可以更清楚地看出各个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整个圆代表总数,也就是单位“1”的量。

②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说明了什么?

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但反映关系不同,条形统计图反映数量多少,扇形反映部分和总数之间的关系。说明同样的事物,为了不同的需求,可以用不同的统计图来表示。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中,在比较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之后,没有就此住手,而是再问学生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一方面是让学生深入理解它们的关系,另一方面也是培养学生用辨证的眼光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提高练习

1.牛奶里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所含营养成分请看大屏幕。

①从图中可以知道哪些信息?(同桌交流,指名回答。)

②每天喝一袋250g的牛奶,能补充营养成分各多少克?(同桌合作计算。)

2.多媒体出示李明每天的作息时间安排如图。

①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②看了这幅图,有什么想说的?

师:和李明相比,你的作息时间中哪些比他多,哪些比他少?

3.多媒体出示陈东家每月生活费支出计划图。

①从这个扇形统计图里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②如果陈东家每月用于食品的支出是600元,那么一个月的生活费支出是多少元?你还能提出并解决哪些问题?(把算式列在草稿纸上)

③出示张强家每月生活费支出计划图。和陈东家的比,有什么相同之处?(每月用于食品的支出都占了总支出的30%)

④比较这两家每月用于食品的费用是否相同?(不一定,分3种情况。)

设计意图:学习扇形统计图的目的,除了了解扇形统计图的作用之外,更重要的是从图中解读出所需要的信息,所以在这里安排了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自主尝试。这些练习情景都来源于学生的实际,使他们在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同时,深入理解扇形统计图的作用。特别是比较陈东和张强两家每月用于食品的费用是否相同,使学生从不同角度深刻理解扇形统计图的作用。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扇形统计图。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扇形统计图教学反思范文 篇二

大象老师看了看统计表,略作思考地说道:“根据这段时间各种食品的销售情况,你可以画一个扇形统计图,然后根据扇形统计图上的比例进各种小食品。”

嘟嘟挠了挠后脑勺,不好意思地问道:“这扇形统计图可怎么画呀?都怪我没有学好数学。”

大象老师耐心地解释道:“扇形统计图是用整个圆表示总数,用圆内各个扇形的大小表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数。通过扇形统计图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用整个圆的面积表示总数(单位1),用扇形面积表示各部分占总数的百分数。它的作用就是能清楚地反映出各部分数同总数之间的关系与比例。扇形面积与其对应的圆心角的关系是:扇形面积越大,圆心角的度数越大;扇形面积越小,圆心角的度数越小。扇形所对圆心角的度数与百分比的关系是:圆心角的度数=百分比×360度。”

嘟嘟有点着急地问道:“大象老师,这扇形统计图到底要怎么画呀?别卖关子了。”

“别急嘛!这些知识你先要先了解,才能画扇形统计图。”大象老师笑着说道,“第一步,已知单位1,求出各部分面积占单位1的百分率(分率);第2步,用圆心角的度数=百分比×360度求出应画角的度数;第3步,画一个圆;第4步,用量角器量出角度画半径。”

大象老师怕嘟嘟不明白,接着说道:“以饼干为例,一天当中你总共卖出的小食品是100个,而饼干就占有25个,所以饼干占总数的百分数是■=25%,而饼干所占的扇形圆心角是25%×360°=90°。依此计算,知道了各个圆心角的度数,要画扇形统计图就不难啦!”

扇形统计图教学反思 篇三

甲课堂

教师整体呈现教材例题中的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见下图。

师:你能看懂这两张图吗?(引导学生回忆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初步感受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师:隐去条形统计图,足球20%是什么意思?

生:表示喜欢足球运动的人数占总人数的20%。

然后在学生说出其他百分数含义后,教师指明:扇形统计图就是用一个圆表示总数,用扇形表示其中的一部分。

教师在提供“足球8人,足球20%”两个信息后,请学生根据扇形统计图提出问题,并列式计算。

接着教师重新呈现条形统计图,让学生比较:它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揭示:扇形统计图不仅可以看出各部分数量的多少,而且还可以更清楚地看出各部分与总数之间的关系。

然后教师让学生针对三个统计表,确定合适的统计图。

在学生阐述理由后,并针对第三张统计表的数据,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然后进行选择,在师生互动中完善扇形统计图。具体过程如下:

师:大家一致认为第三张统计表用扇形统计图来表示比较合适。那根据表中数据,你能想象出扇形统计图的样子吗?

师:想好的请在作业纸中把你认为合适的扇形统计图挑出来(如下图)。

生:我选择(3)号,因为松树50%,可以排除(2)号和(4)号。两个12.5%就可以确定是(3)号了。

师:非常好,按照你们对扇形统计图的理解,你们觉得(3)号图还需要作什么补充?(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逐步形成完整扇形统计图,如下图)

随后,教师又呈现两张统计表,请学生确定合适的统计图。

大部分学生都认为第(1)张表适合扇形统计图,第(2)张表适合条形统计图,少数学生提出了质疑。

生:不对,第(1)张表虽然是用百分数表示,但是每一部分都是独立的,不是各部分同总数之间的关系,同时各部分百分数相加的和也不是1。

生:第(1)张表表示各年份合格率的变化情况,更适合用折线统计图。

师:不是因为百分数就用扇形统计图表示,而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们再来仔细分析第(2)张表,除了用条形统计图表示以外,还可以用其他统计图表示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教师呈现下表,引导学生计算并在图1的基础上画出扇形统计图,择机反馈。

阳阳小学六年级各班人数情况统计图

图1

最后教师组织学生解读两个扇形统计图,并进行分析讨论。

整节课,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积极思考,踊跃参与,顺利达成教学目标,但课堂气氛略显浮躁。

乙课堂

教师依次呈现教材例题中的统计表、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在呈现过程中逐一解读,回忆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隐去条形统计图,定格研究扇形统计图。

师:今天我们着重研究扇形统计图。你看懂了什么?

生:喜欢打乒乓球的人数占的比例最高,喜欢踢毽子的人数占的比例最少。

师:我们看到了很多百分数,其实这些百分数有特定的含义。这个30%表示什么意思?

师:那22.5%、20%是什么含义?

师:刚才同学们都讲到了全班,那在这里什么东西表示全班?

生:圆形。

师:如果平均分成100份,打乒乓球的人数占30份…… 全班人数呢?(100份)就是100%。

随着学生的回答,师逐步呈现课件(如下图)。

601班最喜欢的运动项目统计图

整个圆表示全班人数

各个项目在整个圆中所占比例

然后教师重新呈现条形图,问: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又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想一想,说一说。

生:都可以一眼看出谁的最多,条形越高,扇形面积越大,说明数量越多。

生:单位1都是相同的,都以总数为单位“1”。

生:结构相同。都有标题、时间,都是由几个部分组成的。

师:有什么最大的不同?

生:扇形图能很清楚地看出各部分与总数的关系;条形图能很清楚地看出各部分数量的多少。

接着,教师引领学生回忆生活中的扇形统计图后,呈现四幅扇形统计图如下:

师:你能看得懂吗?看不懂的或有疑问的提出来一起解答。

反馈时,师生互动逐一解释了单位“1”、百分数的含义以及平面、立体图的问题,明确:虽然它们的形式不同,但本质是相同。

接着,教师再次利用四幅图,让学生进行判断和解决问题。

最后,教师呈现三组数据,要求学生根据数据来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在学生作出准确判断说理后,教师分别呈现相应的统计图。接着出示下图问:老师随便在校园里走,最有可能碰到什么树?学生能够作出比较准确的回答。

整节课节奏明快,教学目标达成度高,学生学得轻松愉悦,课堂气氛温暖和谐。

剖析与反思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两节课均采用对比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采用典型的学习材料,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目标达成度都比较高。但是,两节课教学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体现了教学理念上的差异,由此产生的教学行为和效果也有明显差异。

一、“统计”与“概率”是相互独立还是一个整体

尽管小学数学把统计与概率放在了一起,但是教师往往还是认为二者不太沾边,大部分的课堂教学都是统计归统计,概率归概率,完全割裂开来,就如甲课堂。而乙课堂在学生完成”红丰小学校园各种树木种植情况统计图“的判断和说理后,通过“最可能碰到什么树”可以看出统计与概率是密不可分的整体。一方面,统计总是需要通过对样本的统计来推断全体,总要受到实际生活中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因此必须加入受不确定因素影响作出错误判断的概率;另一方面,通过频率研究概率需要多次重复实验,需要收集、整理、分析实验数据,所以概率也离不开统计。因此,在相关的统计与概率教学中,教师就应该考虑在这个整体的背景下,将统计作为统计随机事件的过程,概率分析作为统计结果的分析,本课教学除了在课的末尾渗透概率以外,还可以在学习材料的选择上考虑,如任意抽取一个组学生,调查期中考试的成绩,按“100分、90~99分、80~89分、70~79分、60~69分、60分以下”进行分档,算出各部分所占的百分比制成扇形统计图,在解读过程中推测全班同学成绩分布的可能性。实际上,关于统计与概率的整体性,现行的教材已经作了充分考虑。如统计20分钟以内经过校门口的车辆情况,调查并预测两支篮球队胜负概率等,教师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彰显统计与概率的整体性。

二、统计教学是重在知识技能的落实还是统计观念的养成

观察甲课堂,可以看出计算与画图还是占据了相当的比重,但对扇形统计图中信息的提取与分析却比较淡化,这也是日常教学中经常出现的现象。而课标要求扇形统计图的教学,仅要求学生能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征,能从给出的扇形统计图中提取相应的统计信息、作出简单的统计分析和判断即可,不要求学生绘制扇形统计图。那么,本课统计教学的着重点肯定不是制图和计算,而是应像乙课堂演绎的一样:统计知识的教学不是一个个知识点的授受,也不是一种种技能的训练,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它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通过扇形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的对比,认识到扇形统计图是直观形象地表达各部分与总数的关系,从而认识到扇形统计图的特征及作用;二是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讨论等活动对各种统计图的特点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能根据给定的数据选择合适的统计图;三是在描述、分析数据的过程中,有机地穿插计算,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扇形统计图。因此,在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计算、画图不应该再占据学生过多的时间。统计教学的核心应是统计观念的形成,即面对诸如“你知道台州地区消费者最喜欢吃什么水果”等问题,能想到通过分类或抽样调查收集数据,制成相应的图表,然后对数据进行分析作出决策,同时对数据的来源、分析的结论等进行合理的质疑等。

三、促进数据分析观念的形成,需要关注哪些方面

数据分析观念是统计观念的核心。它的形成需要关注以下四个方面:(1)数据的意识(遇到问题能想到去调查、能想到用数据说话);(2)体会到数据中是蕴含着信息的(解读信息,找寻规律,提供决策);(3)需要根据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什么数据采用相应的表达方法);(4)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甲课堂在“需要根据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这一点上,做得非常到位,采用了两个层面进行教学:一是正例。给出三组数据,让学生根据具体数据选择合适的统计图;二是反例。给出两组易错的数据信息,在负迁移的作用下,学生作出了错误的回答,师生随之对错例进行辨析,逐步探寻数据的本质。但是,乙课堂的处理更为科学,它不仅充分考虑了给出数据让学生选择合适的方法,更是引领学生充分解读几组扇形统计图,让学生通过观察、对比,通过讨论、计算,通过可能性的质疑,深刻体会到数据中是蕴含着丰富的信息的,统计的结果是可以进行可能性推理的。这个处理过程的优点是:围绕“数据分析观念”这个核心,从学生的认知实际出发,先用大量的典型材料认识扇形统计图“是什么”,再引领学生根据数据特点“怎么找”合适的方法,使学生的认识更到位,体会更深刻。

扇形统计图教学反思 篇四

一 从生活中提取实例,使数学贴近生活

在教学中,利用学生生活中熟知的事物,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收集整理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到处充满数学,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所存在的数学问题,这样,既可积累数学知识,又能通过切身的问题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价值所在。

二 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探究新的教学方法

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首先要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树立新的数学教学理念,率先垂范为教育对象做出示范,引导学生走向自主终身发展。教师有了自主发展的精神,才有学生自主发展的动力。转变观念的关键在于教师探究新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就不能再以教师或教材为中心,而要从真正意义上以学生为中心,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一种宽松的,能激发学生主动性的课堂氛围。改变一讲到底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教学方法,多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可以应用传统和现代教育技术,设计开放性作业,完善开放性教学评价机制等创建开放教学组织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扇形统计图”相关例题时,教师可以结合最近一次国际、国内或校内的体育大赛,创造情境导入教学,赋予数学知识丰富的现实背景,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再统计本班学生最喜欢的运动项目,利用多媒体制成统计图,让课堂“活”起来。这样不仅让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还通过开发教学资源,组织实践活动,将教学活动与社会、自然、家庭生活紧密结合,学生积极地投入学习,自主构建知识,自主发展。

三 注重过程,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索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当学生对某种感兴趣的事物产生疑问,并急于想了解其中的奥秘时,教师不能简单地把知道的知识或结论直接讲给学生听,而应该鼓励学生自主探索,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测、推理、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大胆地再创造、再发现数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展示自我,体会思维的乐趣,建立新型学习方式,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都有其内在的发展需求,都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教师必须重视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认真进行探讨和研究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形式,为学生撑起一片自主发展的空间。

在教学六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时,学生已经有知识基础:四年级学过单式折线统计图、五年级学过复式折线统计图,以及统计的一些基本常识,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再在小组内交流,共同探讨,最后全班达成共识:例题中两个折线统计图标准不一,不能进行比较,所以在根据统计图进行比较、判断时要注意统一标准。学生经过讨论不难得出这一结论。合作学习避免了传统教学中只有部分同学参与而被动学习的状况,以同龄人组成的小组成员更容易形成和谐、愉快的探究讨论氛围,学生拥有更多的参与学习的机会和权利,学习变得更主动了。随着探究的深入,参与程度的提高,每个学生都能在合作学习中选择符合自己兴趣的角色,并在小组中自愿承担一部分学习任务,责任感得以加强,学生的思维也在讨论交流中得到提高,做到自主发展。

四 实践运用,让学生感悟知识价值

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生活环境中的人和事,适时创设问题情境,促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在学习统计后,教师组织学生参与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数汽车、摩托车、自行车,折纸飞机等实践活动,学生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分析数据的过程,学习用画“正”的方法记录调查获得的信息。通过“从图里你知道些什么”“你还发现什么”等问题,让学生感知对统计结果进行简单的比较、分析获得的信息,从而做出判断。这样,学生在经历简单统计的过程中,既培养了统计观念、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又巩固了知识,发展了思维。

五 学会反思,引导学生自主发展

费赖登塔尔认为“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反思对于数学的学习来说非常重要,教师要教会学生反思,通过反思,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结果进行自我评判与分析。课堂上,让学生与教师一起来分析自己的优缺点,讨论自己对学习的态度,设定学习目标,确定该如何达到这些目标。通过自我评估的过程,学会该如何评判自己的功课中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自己的学习目标什么时候能够达到,要达到什么样的要求才算满意等。学生的自我评估应当是正常教学的一部分,一节课中可进行多次,在学习前、学习中和学习后进行,使教学过程与评估过程同时进行,及时测查出学生的认知情况和学习结果。评估内容不仅包括根据具体的学习内容的知识获得,还应包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以及情感态度的形成与发展、数学思维过程等,使学生能够全面、清楚地认识自己各个方面的真实水平,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扇形统计图教学反思 篇五

关键词:项目式学习;小学数学教学;自主学习能力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而言,项目式学习的应用能改善数学教学现状,有助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将教学活动转变为具体的教学项目,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效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系统性探索,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为学生系统学习数学知识创造有利条件。因此,在教学改革背景下,相关教育人员要重点针对项目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究,从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角度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的设计和规划,从而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一、项目式学习的内涵

项目式学习是一种具有动态特征的学习方法,依托项目式学习的应用,学生能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主动对现实世界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索,而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学生能加深对学科知识的理解,丰富自身知识储备,并强化相应技能。项目式学习在教学中的应用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按照学生的需求选择关键素材,构建契合学生学习需要的环境,并在此环境中让学生组建团队,通过解决开放性问题完成对学科知识的学习[1]。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通过项目式学习的有效应用,能促进教学中不同学习资源的有效整合,也能培养学生的系统性思维、实践能力、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等,有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进而为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提供良好支持[2]。具体而言,因为项目式学习是以解决问题为目的、以自主建构式学习为方式的,所以将其引入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有利于让学生开展个性化学习,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有利于让学生进行团队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有利于让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因此,从整体上来讲,将项目式学习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面对真实的问题情境实现知识的意义化建构,而且能让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得到发展,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项目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探索项目式学习的合理化应用,能逐步发挥教学改革的优势,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系统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成效,保障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合理化的训练。具体而言,项目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优势主要涉及以下方面。

(一)有助于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按照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探索项目式学习的有效应用,能通过教学项目的设计和规划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环境,使学生能在特定的项目环境中通过自主实践和合作探究完成对数学知识体系的建构。在具体教学活动中,基于项目式学习的有效应用,教师能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空间,而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能结合自身学习自主性的原则要求组建项目学习团队,合作完成对相关学习资源的搜集和整理,并在团队合作的基础上通过讨论和探究快速确定研究的主要方向,进而按照项目式学习程序完成学习任务,对自身自主学习能力和数学综合素质进行锻炼和培养,如此可夯实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基础,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显著提升[3]。

(二)有助于拓展学生能力训练范围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将教学目标定位于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层面,在教学实践中重点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多元能力的训练,这能为教学活动的开展作出积极的指引。因此,结合新课程标准下教学改革的具体需求,教师可引入项目式学习开展教学活动。具体来说,教师采用以经验为中心、以活动为核心的理念,对项目式学习进行设计和规划,能更好地践行做中学的教学思想,并在项目开发和实践中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培养,如此既能够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显著提升,也能在引导学生参与项目式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参与能力、思维能力、知识转换能力、动手实践能力进行培养,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逐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三)有助于强化学生探索创新精神

在项目式学习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要对教学活动进行改革和创新,即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借助项目式学习的应用,有效引导学生参与项目实践,突破传统知识与数学学习经验的束缚,使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融入项目探索团队,真正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实现对数学知识的整合应用,从而让学生在探索中发现、在发现中创新,有效保障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等得到培养及提高,为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提供支持,并借助项目式学习进一步加快数学教学改革发展总体进程[4]。

三、项目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原则

(一)持续性原则

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上开展项目式学习活动的主要目标为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学习能力,该能力不仅对学生的学科学习有重要作用,而且在学生的生活中也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教师选取的项目既可以通过一两个课时完成,也可以直接贯穿整个学期,而学生既可在课堂时间研究项目,也可在课余时间围绕项目开展一系列活动。另外,教师在衡量学生项目完成程度时不能只参照时间,而是要关注任务完成情况、知识的实际掌握程度及最终的项目成果。因此项目式教学要注重持续性,持续地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

(二)真实性原则

项目式学习最为重要的原则就是真实性原则,这里所说的真实并非只是强调实际发生,而是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学生的生活与项目之间建立联系,从而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与知识之间存在联系。教师在设计数学项目时,必须要从学生的生活情境中抽取合适的要素设计问题,使学生能够在情境中获取数学知识,同时形成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体系,然后再将思维体系与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真实性原则要求学生形成的思维方式与所学的知识是真实的。

(三)合作性原则

合作是学生应当具有的基本技能之一,小学数学教师可通过项目式学习锻炼学生的协作能力,因为学生需要通过合作的方式完成项目任务,组建学习共同体,实现共赢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需要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进而形成合作意识,这样其在面对难度较高、仅凭个人力量无法完成的挑战时,就能够探求与其他人的合作,相互配合,更高效、高质量地完成项目。

(四)挑战性原则

如果小学数学教师提供给学生的项目过于简单,学生只需要进行简单的协作与操作就能够完成,那么很难将项目式学习的优势与教育意义体现出来,学生也难以实现从低阶思维至高阶思维的有效转变。因此教师在设计项目时,应确保项目难度略高于小学生当前的认知水平,使其能在问题情境中通过使用旧的知识与经验获得新的知识,从而完成构建知识体系与迁移知识的任务。

(五)指导性原则

小学数学教师在学生的项目式学习活动中需要转变原本的主导者角色,但是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并不等同于使课堂完全由学生把控,教师要按照指导性原则,在学生合作与小组讨论时开展巡视活动,及时给予学生指导,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帮助学生拓宽思路。教师的指导必须要把握好尺度,不能直接将问题的解决办法告知学生,而应当更多地进行引导,让学生始终处于项目学习活动的主体位置,让学生感受到项目式学习带来的成就感与知识探索带来的乐趣。

四、项目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措施

按照新课程标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积极探索项目式学习的有效应用,对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加以培养,能显著提高教学成效,促进教学模式的全面创新,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系统学习和探索提供良好的支持。下面笔者就基于项目式学习的构建并结合“扇形统计图”教学对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进行培养。

(一)情境导入,明确项目任务

在应用项目式学习对小学数学教学进行改革的过程中,教师要先对项目环节进行确定,即按照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规律开展认知分析工作,对学生的数学思维特点进行整合研究,然后从数学联系生活的角度设计教学项目具体任务,为学生数学建模思维、抽象思维的培养创造条件,有效借助项目式学习的应用夯实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基础[5]。基于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尝试采用情境导入的方法,明确项目教学的任务,调动学生参与项目学习的积极性,有效促进项目式学习的合理化实施[6]。例如,在“扇形统计图”教学活动中,教学难点是根据扇形统计图主要信息,对相关数据进行合理化的计算和判断,让学生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并能应用扇形统计图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因此教师可在教学中采用项目式学习模式,将“扇形统计图”数据分析和在生活中的应用作为项目研究的主要环节,对项目学习框架进行设计,并且可以借助情境创设导入教学的方法,将探究项目设定为:“我们日常食用的食品富含丰富的营养成分,并且在产品的营养成分表中都对营养成分进行了标注,那么让我们通过应用扇形统计图探索一下不同食物营养成分的分布吧!”在确定项目任务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参与项目探究活动,对学生学习过程做出积极引导。

(二)收集资料,设计项目探究方案

项目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需要项目方案的支撑,因此在项目探究任务后,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搜集必要的项目探究资料,并结合资料准备工作对项目探究方案进行设计,为项目探究活动的有效组织实施做好准备。例如,结合“扇形统计图”教学中项目任务的布置情况,教师在开展项目式学习引导的过程中,就可以让学生结合项目任务对具体的资料进行搜集,同时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准备常见的食物营养成分介绍的图片,并采用统计表归纳整理的方法对主要营养成分进行确定。学生搜集食品营养成分表后对营养成分占比进行计算,然后设计统计表,如表1所示,这样能为参与设计扇形统计图方面的项目任务做好资料准备,并方便其结合丰富的资料设计项目探究方案,以保障数学项目探究学习效果。

(三)小组合作,践行项目学习任务

在确定“扇形统计图”教学项目方案后,按照教师的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不同的食品营养成分表,对扇形统计图的设计和分析进行探究。在项目探究活动中,学生要结合前期准备的关于食品营养成分占比统计表,分工设计食品营养成分的扇形统计图,并对扇形统计图中的信息进行介绍。如学生可以模仿教材中对牛奶产品的营养成分统计图进行设计和分析,在教材展示的信息中,牛奶的主要营养成分是水分、蛋白质、脂肪、乳糖和其他成分,其中水分占比为87.0%,蛋白质占比为3.3%,脂肪占比为4.0%,乳糖占比为5.0%,其他成分占比为0.7%。学生可结合扇形统计图的应用,对其他食品营养成分占比扇形统计图进行设计、分析和探究,先结合扇形统计图展示的具体数据信息,从百分数的意义角度理解不同营养成分的占比,并从每天食用多少食品的角度,判断每个人每天能够吸收的食品营养成分为多少。依此类推,在项目中学生对其他食品的营养成分扇形统计图进行设计和分析,直观感受扇形统计图在生活中的应用,并通过解析扇形统计图中的具体数据,对统计知识在生活中的体现进行探究,从生活实际问题的处理角度加深对扇形统计图方面数学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系统学习[7]。

(四)总结评价,深化项目学习认识

在基本上完成项目式学习主题活动的训练和规划后,为了对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进行培养,教师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还要设计总结和评价环节,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本小组的项目学习成果进行总结,然后在小组内对活动成果进行评价,形成对“扇形统计图”数学知识的系统认识[8]。在汇报展示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反思自己参与项目式学习的基本情况,将生活中的问题通过数据分析、数学抽象、建模分析的方式转变为具体的数学问题,从“扇形统计图”的主要数据特点、“扇形统计图”数据解读方式及“扇形统计图”在生活中的实践应用角度总结本次项目式学习的主要成果,让学生能从生活元素入手提炼数学信息,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进而使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针对性的锻炼,提高教学的有效性[9]。

五、结语

在新课程标准深入贯彻落实的社会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在探索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要重点针对项目式学习的应用进行系统分析,并结合项目式学习的主要流程对教学活动进行设计和规划,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针对性的探索,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对学生的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实践探究能力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进行培养[10]。鉴于此,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在对数学教学进行改革的过程中,要注意将项目式学习作为重点,从多角度制定教学改革方案,辅助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入学习,为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和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

扇形统计图教学反思 篇六

关键词: 小学数学 体验式教学 有效学习

体验式教学,即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在学生已有经验基础上,通过实践与反思结合起来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学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此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改变传统枯燥机械的以教师为主体的灌输式教学局面,实现对数学知识的有效学习,还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快乐,获得数学思维、学习能力和学习情感的和谐发展。下面,笔者就对体验式教学方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具体应用进行详细剖析。

一、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增强学生的学习主体体验

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培养是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数学知识并实现有效学习的第一步。教学过程中,不可再把学生当做机械接受教材空洞知识的死板机器,而要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使学生在我们的正确引导下,对数学知识进行自主探究,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动脑掌握知识要点,解决疑难问题,以此增强学生的学习主体体验,实现对数学知识的有效学习。

例如,学习《位置与方向》这一节时,一上课,我给学生出示了一张电视台播报台风警报的主题图,并提出下列问题:从图中你们可以得到什么信息?台风中心位于A市东偏南30°,谁是参照点?东偏南30°怎么确定的?如果想知道台风中心的具体位置,那么需要哪些条件?在引导学生明确需要方向和距离这两个条件才能确定物体位置之后,我让学生以组为单位,对确定台风中心位置的具体方法进行探索。如此摒弃以往向学生机械、死板灌输数学知识点的填鸭式方式,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空间,使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学会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的方向,增强学生学习主体体验,实现学生对位置与方向相关数学知识点的有效学习。

二、积极创设数学教学情境,帮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模型

创设教学情境是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同身受,更好地理解与吸收的重要途径。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可以使数学知识更好地贴近于学生生活,并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学习求知欲和参与性,帮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模型,从而实现对所学数学知识的有效与深入学习。

例如,学习《百分数》这一部分内容时,课前我让学生收集日常生活中的百分数,并将其记录在本子上,课堂上让学生四人为一组,在组内交流收集百分数表示的意思,然后,小组推荐代表在全班交流。这样,通过组织学生以“信息会”的形式对收集的生活中的百分数进行交流,使学生在真实情景中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构建百分数的认知框架,体验到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建构。

三、开展数学实践体验活动,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总是将学生拘泥在封闭式的室内场所――教室中,在让学生感觉数学学习十分沉闷、压抑、枯燥、无趣的同时,学到的只是停留在应试教育层面空洞的理论知识,缺乏将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问题解决中的能力。鉴于此,我们在完成数学基本教学任务后,应积极开展数学实践体验活动,即让学生以数学的眼光、从数学视角对生活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是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具有极大的实用价值,以此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例如,学习《扇形统计图》这一节时,在学生初步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后,用扇形统计图进行简单计算之后,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两项实践体验活动:1.记录自己一周的活动时间,并用这些数据尝试做一个个人一周活动时间的扇形统计图。然后加以分析,分析自己的时间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就请老师和同学帮助自己分析和调整。2.到学校附近商场中采访消费群体,了解他们一个月的消费项目和金额,并用调查到的数据做一个扇形统计图,然后加以分析,分析消费者的消费是否合理。这样通过开展数学实践体验活动,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统计与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感悟到统计的实用价值,同时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实现对扇向统计图知识点的有效学习。

综上所述,体验式教学能使原本枯燥机械的灌输式教学局面得到改观,实现对数学知识的有效学习,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快乐,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学习能力及学习情感和谐发展。所以,我们要积极探索各种切之可行的体验式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切实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周新闻。体验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探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扇形统计图教学反思范文 篇七

2017 年是中国共产产党建党 96 周年的大喜日子。我们伟大的英 雄的中国共产产党是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产党是带领全国 人民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掌舵人!只有中国共产产党才能带 领中国人民建设繁荣昌盛的富强的新中国!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 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 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从伟大的“五四”爱国运动起,青年就站在爱国的前沿,当时,北 京和各地爱国学生为了维护国家民族挺身而出,肩负者“反帝、反封 建”的伟大任务,与工人阶级一起,在共产产_党的领导下,取得了这 次运动的光辉胜利。凭着一股力量,学生们首先站了起来;凭着一股 力量, 他们勇敢地游产行示产威不怕军警的镇产压和逮捕。

这股力量, 是从筋骨里迸出来;血液里激出来;性灵里跳出来;生命里震荡出来的 真纯而可贵的爱国思想。这股力量是多么伟大啊! 在它的面前,人的爱生之念,畏苦之情,算得了什么呢?在那个 黑暗践踏着光明的旧社会,面对着帝国主义侵略者疯狂的侵略行为; 演讲稿面对着军阀政产府可悲的卖国行为;面对着武装军警可怕的镇 产压和逮捕,北京的爱国大学生们——这些进步的知识分子,毅然勇 敢地站了起来,“爱国高于一切!”这是肖邦说过的话,这一点在北京 学生身上充分体现了出来,他们用自己尚还稚嫩的血肉的胸膛,迎向 了北洋军阀那闪亮的刺刀。中国现代女作家、翻译家冰心说过:“一 个人只要热爱自己的祖国,有一颗爱国之心,就什么事情都能解决, 什么苦楚,什么冤屈都受得了。”北京学生不正是这样吗?那种视死如 归、毫不退缩的可贵精神,不正是来自那颗炽热火红的爱国心吗? 真正的爱党和爱国不应该仅仅表现在漂亮的言辞中, 而是应该表 现在为祖国、为人民谋福利的行动中。我们作为新一代的青少年,又 该怎样去做呢? 有人说,19 世纪是英国人的世纪,20 世纪是美国人的世纪,而 21 世纪, 就是我们中国人的世纪, “远去足音凝重, 再创辉煌更撼心!” 中国经过几十年来的艰苦建设,已取得了“乘长风,破万里浪”的迅猛 发展。但我们不要忘记,我们仍然是个发展中国家,还有许许多多地 方有待完善和发展,要想国家富强,就必须继续努力;而希望,就寄 予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身上。我们就该努力学习,树立远大的抱负和理 想,将来有所作为,报效祖国。

而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崇尚科学,坚持真理。我们作为学生,更 应该讲科学,树理想,用科学的人生观筑起防线! 让我们用知识加汗 水,以满腔热情,拥抱新希望,迎接中国共产党建党 90 周年! 历史告诉我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现实证明: 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中国人民从胜利走向更大的 胜利! 灵感启我们:跟党走,永远跟着中国共产党走是中国人民的惟 一的正确选择! 朋友们:让我们高兴五星红旗,高唱红色凯歌,稳坐 在中国共产党这艘乘风破浪的飞船上向前!向前!永远向前!

缅怀先烈不忘初心永远跟党走活动主持词_不忘初心永远跟党走坚守初心,增强四个意识,永远跟党走南丁务幼儿园 王香池对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提出了总体要求,基础在 学、关键在做。“学”要带着问题学,学就是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牢记 入党誓词,牢记党的宗旨,树立行为规范。“做”就要围绕专题学习讨论,找 自身存在的差距,针对问题改,自我净化、自我提高,防止大而化之,力戒形 式主义。作为党员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应当不忘初心。

不忘初心,就是不能忘记当年站在党旗下举起右手庄严许下的诤诤誓言。

经常回首曾经的理想追求,将会使党员干部不再迷失自己,把握住自己的理想 目标前进。不可否认,当年举起右手时的誓言是如此真挚和诚实。当年的单纯 和崇高的理想是如此的动人。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随着时间的流逝,心中 的那份单纯的理想已经渐渐远去。慢慢地将自己迷失在时间的长河中。全心全 意为人民服务,那伟大的理想,也已经变得不在那么真实,甚至达到了失去信 仰的可笑地步。经济条件的好转,物质生活的提高,精神世界却越来越空虚, 这是当前很多党员干部存在的最严重的问题,信仰出了问题。不忘初心,找回 自己的最初理想,是解决党员干部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认识问题。

不忘初心,是党员干部对自己的本质要求,重温入党誓词应当成为常态。

在践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以重温入党誓词来感受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那激动人心的誓言。再看一看自己与自己的初心距离有多远,还能不能找到来 时的路。勿忘初心,方得始终。愿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能够不忘初心,修得正果, 达到自己理想的彼岸。 经过这几年从严管党治党的实践, 党员干部整体素养和作风都得到了加强, 精神面貌也大为改观,但一些问题依然存在:有的党员理想信念模糊动摇,精 神空虚,甚至热衷于封建迷信活动;有的党员党的意识淡化,看齐意识不强,不 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有的党员宗旨观念淡薄,精神不振,利己主义严重,工 作消极懈怠;有的党员道德行为不端,不注意个人品德,贪图享受、奢侈浪费。

因此,在新形势下,社区党员要坚定理想信念,要不断增强自身政治意识、大 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这“四种意识”。

一是牢固树立政治意识。把坚决拥护的核心地位作为第一位 的政治要求,更加坚定地维护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权威,严格遵守 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始终做到坚守政治信仰、站稳政治立场、把准政治方向, 要求全体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坚定政治立场、 政治信仰、政治纪律和理想信念,坚持正确的政治思想和政治认知,不断增强 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坚强的领导核心,是我们党无与伦比的政治优势和 组织优势。坚决维护这个核心,是方向性、原则性问题,是党性 要求,更是政治要求。历史表明,什么时候党的领导核心坚强,党的事业就会 实现大发展;什么时候党的领导弱化, 党的事业就会遭受大挫折。要坚决站稳政 治立场,把政治忠诚作为第一要求,时刻绷紧政治纪律、政治规矩这根弦,对 各种错误思潮敢于发声、坚决驳斥,对各种错误行为敢于亮剑、坚决斗争,在 大是大非问题上决不暧昧、决不含糊,把坚决拥护的核心地位, 作为最大的政治、最大的大局和首要的纪律,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 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是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深入贯彻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 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始终站在党和国家大局上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自 觉服从这一大局、坚决维护这一大局,始终在党和国家这一大局下想问题、作 决策、 办事情, 勇于担当、 敢于负责;就要将这一大局牢牢记在心上、 扛在肩上、 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

三是牢固树立核心意识。核心意识是全面从严治党、严格党内政治生活的 根本原则,是立场性、方向性的重大问题。要在思想上深刻认同核心,系统、 准确、全面学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切实打 牢心中有核心、忠诚于核心的思想基础;组织上自觉服从核心, 严格遵守党的组 织纪律,自觉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同心同 德;行动上坚定紧跟核心, 以指示为最高标杆,以党中央要求为行 动指南,不折不扣贯彻落实总书记的指示要求,确保各项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 方向前进。一定要做到“三个坚决”,即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这个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坚决听从党中央的决定和部署;坚决贯彻落实以 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 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

四是要牢固树立看齐意识。看齐意识的加强,仰仗于要有过硬的定力和坚 强的毅力。而这类定力与毅力源于党性。正所谓:党性强,看齐好;党性弱,看 齐差。行动上坚定紧跟。核心意识强不强,不是抽象的,要体现在实实在在的 行动上。必须始终向这个核心看齐, 学坚定的政治品格、 深厚的为民情怀、坚韧的历史担当、卓越的领导才能、科学的思想方法,坚持 用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挥行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始终做到在党爱党、在党护党、 在党为党,为党服务、为党分忧、为党奋斗。要始终坚持党的组织原则,坚决 听从党中央指挥, 服从党中央命令, 坚决向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看齐, 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中央决策部署看齐,做到党中央提倡的 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

缅怀先烈不忘初心永远跟党走活动主持词_《不忘初心永远跟党走》演讲稿课题:1、明与暗课时:4 课时学习领域:造型 表现教学目标:1、知识:通过观察、分析、比较,使学生初步掌握物体的明暗发现 方法。2、技能:学生能初步运用明暗表现方法去观察、分析、描绘物体的立体 感觉。3、情感:培养学生对客观世界存在的自然现象的研究兴趣。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观察、 分析和比较物体在光照射下的明暗变化的原理和规律。

教学难点:初步运用物体的明暗画法规律,表现出物体的立体感教具准备:1、球体、立方体石膏模型数个 2、射灯 3、静物台 4、投影仪 5、 范画两幅 6、铅画纸一张(4k)、铅笔、美工刀。学具准备:8 开素描纸,绘图铅笔、画板、橡皮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一)导入(设计意图:给学生营造一个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 学习兴趣,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看教室两边墙上,这些是美术兴趣小 组同学们的素描作品,你们能看这些作品有什么特点?师:对,这些作品都是用 明暗造型方法表现的石膏体。

那么今天我们就跟大家来共同学习新的一课“明与 暗”。(出示课题)(二)新授:(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 的好奇心、有助于学生理解物体明暗的产生。)师:我们首先来研究研究明暗怎 样产生的。(写生灯)你们来看,这是一张白纸,我们把它放在灯光下,你来观 察一下,在它的表面上有没有明暗变化?谁能想办法让这张纸产生明暗变化? (学生上台演示)你是把它卷了一下,来观察一下在光的照射下发生了什么变 化?师总结:有了从明到暗的渐渐过渡的变化。师:下面来看这位同学把纸折了 一下,我们把它放到灯光下,有了什么变化?师总结:对,明和暗有了一条明显 的分界线,对比非常强烈。师:还有一位同学把纸揉皱了,看看它在灯光下又会 发生怎样的变化?师总结:纸上出现了丰富的明暗变化。师:通过刚才的观察, 你能总结出明暗时怎样产生的吗?师总结: 对了, 有体积的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 会呈现出一定的明暗变化。

(三)观察体会(设计意图:通过对实物的观察理解, 加强学生对物体明暗认识与体验,并为下一步进行实践创作做准备。)1、同学 们这里有一个石膏球体, 我们来观察, 当光线照射的它时, 我们会发现什么? (出 示石膏球让学生思考、议论后回答)总结:光照后,球体表面出现了明、暗半球。

你们再仔细看看, 球体的亮部有没有明暗变化?暗部呢?总结:球体的明暗变化 比较复杂,而且是逐渐转变的,可概括为:亮面(即直接受光面),灰面(即侧 面受光面),暗面(即没有受光的面),明暗交界线(区分明暗两部的界限), 反光(侧面环境光影响),投影(物体挡住光源产生)。(课件演示)2、刚才 我们分析了球体的明暗变化规律, 其实任何物体在光的照射下都会产生这些明暗 变化,我们来找找看。(出示石膏几何体让学生观察)(四)主动参与(设计意 图:演示绘画方法,给学生直观印象。)下面老师就用铅笔画素描的形式表现圆 柱明暗关系。1、第一步是整体观察分析,要确立光源方位,找出明暗交界线所 在的位置。2、观察好了就可以起稿了,用直线画出圆柱的结构轮廓;接着画出 明暗交界线、投影;3、然后就可以铺大色调了,铺出暗面、投影的基调;(注 意:用直线排成块面,顺着球的弧面画;投影注意近实远虚。)4、最后进行细 致刻画:从明暗交接线入手,先画出背光面基本调子;背光面近暗远灰,但不能 比受光面的灰调亮; 再从明暗交界线向亮调子由深到浅过度;亮调子用较硬铅笔 画。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设计意图:给学生营造一个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学 习兴趣,导入新课。)作业设计:1、学生选择立方体或圆柱体画出明暗素描, 教师进行巡回指导 2、注意把握以下问题:A、灰调过少或高光位置不对;B、 明暗交界线不准;C、投影不准;D、排线问题;E、反光太亮。四、欣赏讲评(设 计意图:给学生一个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平台。)教师把学生完成的作品摆放 到前面,全体学生欣赏讨论,然后说出自己的观点。五、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 学习了物体明暗变化的基本规律, 知道了怎样运用明暗变化表现石膏几何体的立 体感, 希望同学们能将这些知识运用到绘画中, 观察生活中各种不同物体的明暗, 并用画笔把他们描绘出来。六、拓展:观察其他几何体在光照射下其结构特点及 明暗变化,并进行写生。教学反思: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通过本课教学使学 生懂得写实素描石膏几何体写生的意义。了解物体在光的照射下,会产生深浅不 同的明暗关系。把这种关系画出来,就能表现具有立体感的物体。学生在课上都 能认真观察,仔细写生,因为初次接触素描绘画,所以有的学生还不太能绘制线 条,但是大部分学生对型掌握得还算可以。课题:2、寻找美的踪迹课时:2 课时学习领域:造型 表现 综合 探索教学目标:1、知识:认识肌理,从整体和局部寻找美、体会美 2、技能:培养 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3、情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1、理解 肌理的美 2、合理构图教学难点:从多角度发现事物的美。教具学具准备:数码相机、牙刷、吸管、水粉颜料、水粉笔、墨水、宣纸等课件 内容:1、不同数量花的欣赏 2、长城远近照片的欣赏 3、树林、沙漠以及树叶、 沙粒的欣赏图片 4、肌理图片的欣赏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二、讲授新课:(一)导入:(设计意图:引导学 生发现不同的数量不同的方法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美) 1、 请学生欣赏一朵花照片、 几朵花照片和许多花的照片。教师分别请学生谈谈对三张照片的体会师:小结: 一朵花明朗清晰、几朵花重叠绽放,许多花绚丽多彩。2、揭示课题我们一起来 《寻找美的踪迹》。(板书课题)(二)新授 1、请学生欣赏长城的远观和近看 的图片。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远近的不同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美)教师再分 别请学生谈谈对三张照片的体会师小结:近处的长城威严壮观,远处的长城宛如 一条长龙盘旋在山间。

教师启发学生: 古代诗人杜甫曾有一首诗来形容庐山。

“横 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也是来形容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的美。2、 请学生欣赏树林、沙漠的照片(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宏观和微观,整体和局 部都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美)提问学生:从这些自然的景色中,还隐藏着哪些美的 踪迹呢?小结:这些景色都是我们平时注意到的美。成林的大树很美,片片的树 叶也美丽。无限的沙漠很美,颗颗的沙粒也很美丽。3、学生用这种排比句的形 式表达自己找到的美丽。

(设计意图: 开拓学生思维, 从不同角度发现美的踪迹。

) 例如:汪洋的大海很美丽,滴滴水珠也美丽。

瓦也美丽。

我家的房屋很美丽,整齐的砖我们的学校很美丽,……也美丽。4、欣赏肌理图片。(设计意图: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肌理现象,找寻肌理制作的方法。)自然界的肌理图片 以及制作出的肌理图片。

(制作的肌理图片表现点和线的各一张)在欣赏照片肌 理现象中, 提问学生: 你觉得它们象什么?在欣赏制作的肌理图片中, 提问学生: 这是用什么方法制作的?制作肌理图片中的第一幅是用白菜的叶子沾墨拓印制 作成的。制作肌理图片中的第二幅是用揉皱的纸张沾墨,然后打开后的效果。学 生讨论小结:线可以用吸管吹,用墨和生宣纸渲染等方法 点可以用牙刷、喷壶、水彩笔点等方法进行制作。教师在学生回答时,演示其中一种到两种方法。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作业设计:可以用数码相机直接拍摄风景或者肌理的照 片。也可以用你喜欢的方法制作肌理效果的作品。 三、作业评价:学生相互欣赏,通过师生互评对作业进行评价。五、拓展:(1)用照相机记录事物的发展过程,如植物的生长、季节的变化、 昆虫的演化等。(2)比比,看谁的照片拍 得好。教学反思:法国著名雕塑家罗 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这节 课就是用相机来记录我们身边的美,如何用一颗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心来寻找 美的踪迹。课题:3、泥浮雕课时:2 课时学习领域:造型 表现教学目标:1、知识:了解浮雕的概念和分类 2、技能:学习用陶泥制作一个浮 雕作品。3、情感:培养在生活中发现美,并用自己双手美化生活的情趣。提高 学生审美能力。教学重难点:设计一个自己喜爱的泥浮雕。教具学具准备:收集有关浮雕的资料、图片、陶泥、泥塑工具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一)导入:1、欣赏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雕塑馆 去参观,想去吗?课件展示一起欣赏古今中外的浮雕作品如:中国唐朝的《昭陵 六骏》,《人民英雄纪念碑》、非洲浮雕、青岛沿海的浮雕柱子等或者是其他学 生的浮雕作品师: 欣赏到了这么多的雕塑作品有什么感想?教师拿泥笔筒或完全 立体的雕塑与我们欣赏的这些雕塑有什么不同?(生答:一种是完全立体的,一 种是在平面的基础上有一部分立体)2、揭示“浮雕”的概念师:我们知道,从 背景中凸出形象的雕塑称为浮雕。根据凸出的程度不同,还可以分成高浮雕和浅 浮雕。

浮雕具有绘画与雕塑相结合的特点。为什么我们说浮雕具有绘画与雕塑相 结合的特点呢?生: 因为浮雕和普通雕塑一样是凸出的,但却又和绘画一样只能 从一个方向进行观察,所以我们这样说。(二)新授:学习制作泥版浮雕(设计 意图:让学生通过看书和师生的共同演示、探究,自己总结出制作的方法)1、 看到这么多的浮雕作品, 我想同学们也都跃跃欲试了,你们想做一个什么样的浮 雕呢?(生答:动物的、人物的、植物的、太阳的等)2、制作步骤:(1)揉 泥(2)拍泥板(3)割边(4)画形象:用铅笔或者自己的泥塑工具在底板上画 上形象。(5)堆出大的形体:注意看老师都用了那些制作方法?生答:用搓、 捏、压、剪、刻、画等方法制作出泥版浮雕大的形体,并将他们按照刚才画出的 形象,利用水作为粘合剂,将他们粘在底板上。(6)塑造形象局部:利用泥塑 工具或者手指,将自己已经制成的大的形体进行仔细的描绘,也要用到压、剪、 刻、画等方法进行装饰最后形成制作好的泥版浮雕。四、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五、评析作业:小组互评五、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各小组的作品不仅创意好而且制作的也非常精美,希望 同学们能够利用所学过的陶艺制作方法,做出更多更出色的作品来!六、拓展: 1、尝试创作一件带有主题性的浅浮雕或高浮雕作品。2、尝试用其他方法制作 浮雕作品。教学反思:本课根据美术课程标准要求,充分利用随处可取的黏土材 料。运用传统的泥塑造型方法,塑造学生喜欢的人物、动物或者景物形象,并通 过小小的泥浮雕来了解祖国民间艺术文化。欣赏泥塑的艺术特色和审美情趣,同 时让学生感受泥材,了解三维空间的塑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造型能力 和创造力。学生在课上积极动手,动脑,能小组合作的完成作品。课题:4、画扇面课时:2 课时学习领域:造型 表现 设计 应用教学目标:1、知识:通过各种扇子的欣赏,了解祖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感受不 同的扇面形式。2、技能:尝试运用山水或花鸟画技法作扇面绘制的练习,让学 生掌握扇面作画的特点及步骤。3、情感:通过学习、欣赏,了解我国丰富的扇 文化,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体验扇子的实用性,增强学生的生活情趣。

教学重点:1、通过各种扇子的欣赏,走近祖国传统扇文化,了解并掌握扇面的 各种不同形式。2、扇面的构图与布局。教学难点:1、了解扇面画的装饰作用, 体会扇面画之美 2、 用水墨技法绘制扇面, 注意扇面的构图与布局, 题字的方式, 要注意利用扇面纸质和宣纸吸水性不一样的特点。教具学具准备:课前收集各种各样的扇子。笔墨纸砚、国画颜料、裁纸刀、剪刀 等工具。(可带造型各异的白坯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组织教学:二、讲授新课:(一)导入(设计意图:绕口令和谜语是学生喜爱的游戏形式, 通过绕口令比赛和猜谜语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 内容——扇面画。)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绕口令,咱们来一个比 赛,看谁读得最顺畅。出示绕口令:“有风不动无风动,不动无风动有风”学生 在小组间内展开读绕口令比赛。2、师:这段绕口令实际上是个谜语,你知道它 说的是什么吗?(扇子)虽然空调、电扇早已面世,可是扇子因其经济实用、小 巧玲珑、携带方便,更因扇文化的历史悠久及扇面画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为人 们所喜爱。3、揭示课题:咱们今天就一起来体会扇面画的魅力。(板书课题) (二)新授:1、交流讨论,了解扇子种类。(设计意图:通过小组间的讨论与 交流,引导学生比较、发现扇子多样的外形与材质。)师:同学们,请将你自己 带来的扇子拿出来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看看扇子的形状、 材质、 画面有什么不同。

每组选一位代表代前面来介绍。我们常见的扇子有这么三种形状:(1)折叠扇 面形(2)圆扇面形(3)鹅毛扇面形师总结:中国扇文化起源于远古时代,我 们的祖先在烈日炎炎的夏季,随手取植物叶或禽羽,进行简单加工,用以障日引 风,故扇子有障日之称,这便是扇子的初源。后来的扇子取材广泛,有竹、木、 纸、草编等等。2、听故事,了解扇面画的装饰作用。(设计意图:通过听故事, 了解扇面画的装饰作用。)(出示空白的和绘画的扇面)师:同学们,这两把扇 子的大小、形状、材质完全一样,扇出的风也一样凉爽。如果要你选择,会要哪 一把?为什么?师:中国古代的文人、艺术家也喜欢在扇面上画画、写字,即用 来美化、装饰,又可抒发自己的情感。有一个故事还与扇文化有关呢,现在老师 就给大家讲一个《题扇桥》的故事:传说在王羲之家门前东边有条小河,河上有 座石头砌的拱形小桥。这一天,天气很热。王羲之经过这座桥回家,看见有位头 发花白的老婆婆抱着一大包扇子在桥上叫卖。走近一看,是一大包制作粗糙质量 低下的纸扇。虽然便宜,但没人买。老婆婆站在火辣辣的太阳底下,满脸是汗, 愁眉苦脸地叫着:“要扇子吗?买扇子吗?”王羲之见了很同情,问道:“老婆 婆,你这扇子卖几文钱一把呀?”老婆婆说道:“三十文,少两文也卖给你。” 王羲之听了,向旁边店家借来一支笔,就站在桥头,把扇子一把一把都题上字, 说道:“老婆婆,这题上字的扇子,要八十文一把,少了你不要卖。”哪晓得这 时桥上已挤满了看热闹的人,大家一看王羲之题字的扇子,人人争着要,一下就 卖光了。请问:为什么没有王羲之题字的扇子卖不出,而被王羲之题过字的扇子 出高价都有人买呢? (说明扇面被赋予一定的艺术字迹或画面,就具有了一定的 艺术收藏价值)3、通过欣赏体会扇面画之美。(设计意图:通过欣赏课件,引 导学生注意扇面的构图与布局。)不少的艺术家也在扇面上落下了精彩的一笔, 咱们现在就来欣赏一下大师画的扇面作品。展示四幅古代山水、花鸟扇面画。引 导学生从扇面画的作者、内容、造型、色彩、风格、构图特点等方面展开讨论分 析,根据不同的扇面画可以有所侧重。教师鼓励学生,并与学生交流自己对作品 的理解。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今天欣赏了这么多的扇面画,你想不想自己设计一把 扇子?你想设计一把什么形状的,用什么材料来做?准备在扇子上画什么?(讨 论汇报) 这节课我们先来完成扇子的制作, 可将宣纸或图画纸裁成各种扇面形状, 并简单的装饰一下边框。

下节课我们来画扇面画。教师指导学生完成白胚扇的制 作。提醒学生下节课带国画工具。第二课时一、组织教学:二、讲授新课:1、展示完成的形状各异的白胚扇。这节课我们也来学学王羲之 在扇面上作画,让我们的扇子也充满艺术气息。2、教师指导(1)根据扇面形 状构图构思、选择自己所喜欢的山水或花鸟水墨画。在不同形状的扇面上,需要 不同的构图。提出建议:折扇一般由左右两条直线和上下两条弧线组成四边。在 扇面上绘画要考虑扇面的形状, 画景物时可先在扇面上画出浅浅的水平线,以免 景物随扇子弧线歪斜。但在特殊情况下,画的景物随弧线弯曲也别有风味。

( 2) 示范在扇面上作画: 今天咱们都在提前准备好的白坯扇上作画,需要利用扇面纸 质和宣纸吸水不一样的特点。

如果想表现出国画中洇开的效果,笔中的水分可适 当多一点。(3)在扇面上题字方式:通常在作画完毕之后要提上诗文或画名、 作者的姓名,再加盖印章。题字分横竖题两种:竖题依斜线斜写;横题则依弧线 曲行。(4)运用水墨形式创作扇面画,不要将画面安排得太满,有时适度的空 白也会产生丰富的效果。3、欣赏多幅扇面画作品。并请学生点评这些作品的精 彩之处。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1、欣赏了这么多扇面画,让我们也来当一回小画家, 画一画扇面好吗?作业要求: 在上节课做好的白胚扇上,尝试用国画中的山水或 花鸟形式画扇面画。

教师着重指导学生在绘制过程中注意扇面的构图与布局,题 字的方式,要注意利用扇面纸质和宣纸吸水性不一样的特点。2、现在大家都画 好了扇面,但是我们的扇子还不能使用,想一个办法让我们的作品具有实用性。

各小组讨论,也可以尝试一下,怎样让不同形状的扇子“动”起来。教师总结: 扇形的画面可以采用反复折纸的方式来做成扇子。

(请一位同学做简单示范)团 扇、 其它形状的画面可以采用背后贴卡纸,中层插入冰糕棒的方法做成实用的扇 子。既然找到了方法,大家赶快动手做吧。做好的扇子请按不同的形状放到老师 给大家准备好的扇子架上,让我们来开个“扇子博览会”吧!学生完成扇子的制 作。四、作业评价我们的“扇子博览会”还真吸引了不少收藏爱好者呢。现在请每组 评出你们认为最棒的作品放到这个“拍卖台”上,请小作者来为自己的作品作一 下“广告”,也就是说说自己的作品好在哪儿。作为主办者,我发给每位同学三 张代币券, 在听完介绍后, 你希望收藏谁的作品, 就将代币券放在这件作品前面。

1、各组推选出的学生以做“广告”的形式进行自评。2、其他学生选择最喜欢 的作品投代币券。3、评出得到代币券最多的作品。并请两位同学说说自己为什 么选择收藏这把扇子。4、师评:选择一把在小组内就落选的扇子,为它提出修 改建议。五、小结:今天我们用自己的巧手设计出了这么多漂亮的扇子,为我国的“扇子 文化” 注入了新鲜的设计元素。

近年来也有许多的设计师将一些时尚的元素带入 了扇子的设计中。六、拓展:在即将毕业之际,让我们把亲手做成的扇子当成友 谊的见证物,在同学间互相赠送留作纪念吧!教学反思:学生对本节课兴趣浓厚,学习认真,积极动手,最后更是以扇子作为 礼物互相赠送,表达同学之间的友谊。课题:5、我设计的服装课时:2 课时学习领域:综合 探索教学目标:1、知识:有兴趣的讨论学生着装问题,能从服 装的色彩、 款式等不同角度进行审美思考,提高学生对着装美的鉴赏能力和审美 情趣,。2、技能:了解服装设计的基本知识,通过服装设计激发创新意识。3、 情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艺术及热爱生活的情感。教学重点:赏析服装的作 品,运用所学的服装设计知识进行设计练习。教学难点:服装设计过程中运用传 统及民间图案进行创作。教具学具准备:搜集服装历史资料及图片资料、铅笔、 彩色水笔、各种布头、毛线、废光盘、气球或彩纸,剪刀,胶水、胶带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讲授新课: (一)导入(设计意图:以传统图案装饰、设计的服装启发学生, 激发创作欲。

) 老师在自己的衣服上粘贴剪纸图案, 问: 看看老师的衣服独特吗? 为什么?这是老师运用我国民间剪纸图案设计的,你们想不想也设计自己的服 装?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动手试一试:我设计的服装(板书课题 )(二)新授:欣赏、交流、学习 1、课前,老师让大家搜集有关服装发展、设计 方面的知识,请同学与大家一起交流。(1)服装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最早 是遮挡身体和保暖用的, 后来它演变成为一门艺术,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日常需 要,还装饰美化人们的生活。(2)我们查找了关于服装的相关资料:服装是一 种身份地位的象征,一种符号,它代表个人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因此,自 古国君为政之道,服装是很重要的一项,服装制度得以完成,政治秩序也就完成 了一部份。所以,在中国传统上,服装是政治的一部份,其重要性,远超出服装 在现代社会的地位。古代的服装,依穿着场合,主要可分为:礼服、朝服、常服 三类,每类又可分几种,原则是地位愈高的人,可以穿的种类愈多,可以用的颜 色愈多。(3)我收集了服装的一些图片,从中我们知道每个国家还有自己独特 的民族服装,如:中国的旗袍、日本的和服、韩国的韩服等(4)现代服装被称 为人类的第二皮肤,它代表个人的品位,不同的场合,要穿相应的服装,如:运 动装、套装、工作装、校服等。师小结:同学们搜集的资料真是丰富多彩,我们 从中增长了不少的见识。老师也带来了一些资料,想不想看一看?2、我们中华 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又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国,历代的服装样式和各民族 的服装真是色彩斑斓。

最原始的服饰就是山顶洞人用动物的毛皮制成的衣服,这 在纺织技术尚未发明之前, 是人们服装的主要材料。当时佩戴这些饰物有天然美 石、兽齿鱼骨和海里的贝壳,可能不仅是为了装饰,也许还包含着对渔猎胜利的 纪念。

(欣赏毛皮服饰)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现,让我们看到了当时汉代铠甲的 样子。(铠甲图片)历代帝王的服饰与众不同,这是汉代皇帝的服装,冕冠的颜 色以黑为主,此外还有蔽膝、佩绶、赤舄等,组成一套完整的服饰。这种服装始 于周代,历经汉、唐、宋、元诸代,一直延续到清代,绵延两千多年。(汉代皇 帝服装图片)这是唐朝画家周昉的一幅画,名叫《簪花仕女图》,表现了当时宫 廷妇女穿着的服装, 这种开身肥袖的服装样式当时流传到日本,成为当今日本和 服的主流样式。

(看簪花仕女图) 清朝在我国历代中服装最丰富, 最具民族特点, 以满族服饰为主流,深刻影响着各民族的穿戴,为现代中国服饰奠定了基础,如 中山装、旗袍、坎肩等。

(清朝皇帝、皇后服饰图,)3、了解少数民族服饰(直 观的了解少数民族服饰)师问:我国有多少个民族?(56 个民族)56 个民族, 56 朵花, 你了解他们特有的服装吗?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连连看:在黑板 出示 7 幅图片,给出相应的民族名称:蒙古族、藏族、朝鲜族、白族、彝族、傣 族、高山族请小组同学连连看。4、现代社会服装的功能、样式更是多姿多彩, 从功能上分有礼服、职业装、学生装、休闲装、泳装等,种类有:男装、女装、 童装,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般要根据不同的场合穿相应的服装,如:开运动会 或上体育课时要穿运动装;平日上学要穿有领或有袖的服装,以示对老师、同学 的尊重;在家休息可穿家居服、休闲服;陪爸爸、妈妈参加别人的婚礼,要穿礼 服,这时我们可穿中国传统的服装。

(多姿多彩的儿童服装)5、思考、讨论(1) 着装与环境相协调的人是有品味的人,此外在此基础上,还要穿出自己风格,怎 样才能穿出自己的风格呢?从哪些方面来突出个性呢?请同学们做小组中讨 论?学生讨论结果:1、样式要独特。2、色彩要鲜明。3、在服装上加自己喜欢 得图案。4、运用独特地材料。师小结:我们还可以从祖国传统服装、少数民族 服装及民间美术中找创作元素,看老师的这件衣服就是运用我国民间剪纸—— 团花图案设计的,是不是很有个性?所以服装重在装饰。俗话说:“爱美之心人 皆有之”。生活中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服装能体现自己的个性,那么今天就让我 们尝试着将理想中最能展现自我的服装给设计出来。

(2)今天大家都带来了什 么材料?(学生举起:有塑料袋、毛线、花布、彩色纸、气球、废光盘等)请小 组同学共同设计一个主题:2008 奥运会运动员入场服装、生活装、学生装、节 日盛装、 未来宇航服你们想怎样设计呢?老师给大家一个建议:可先设计一个效 果图,再进行创意。三、学生作业,教师指导(播放音乐)各组推荐一个组长,一个模特,将布或塑 料袋、彩纸围在身上,进行大胆的创意,没有特定的要求,学生自己想怎样设计 就怎样设计,组长安排大家分工,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创意,集思广益,发扬合作 精神。1、小组讨论,设计以什么图形为主的图案 2、考虑颜色如何搭配,图案 如何粘贴比较好看 3、试穿设计的服装四、服装会 1、师:经过设计师们紧 张的工作, 我们的最新款的服装就要展现在大家面前了。请欣赏小模特的时装表 演。(播放音乐)2、请小组代表谈设计意图。3、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 收获?五、小结:今天我们运用服装设计知识设计出了别具一格的服装,这些服 装张扬了大家的个性,只要我们能象今天这样勤动脑、勤动手,我相信你们一定 会创造出幸福、美好的新生活!六、拓展:女同学可为自己心爱的布娃娃缝制衣 服。课后反思:服装设计是一门艺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我们用自己的双 手创造,使生活变得更美好。课题:6、图文并茂课时:2 课时学习领域:造型 表现 设计 应用教学目标:1、知识:学会运用绘画形式表现自己的想法,培养他们的创造性, 增强学生的生活情趣。2、技能:学习用绘画表现自编故事的形式特点,通过创 作画,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人物动作的画法。3、情感:通过画自编故事,使学生 从生活中体会真、善 、美。教学重点:1、了解绘画故事的表现特点,感受真、 善、美。2、绘画自编故事的创作特点及步骤。教学难点:1、选材、构思设计。

2、 构图与绘制。

教具准备: 各种材质和表现形式的作品, 绘画工具教学过程: 第 一课时一、组织教学:二、讲授新课:(一)导入:1、游戏:“连连看”:(设 计意图:以游戏的形式“连一连”,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以饱满的热情投 入学习内容——图文并茂。)教师提供数张图片和几句话(或几段文字),请 学生根据文字找到相应的图画将它们连起来,并找出先后顺序将故事讲完整。教 师小结,出示课题《图文并茂》。2、欣赏分析作品(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故 事画的魅力。) (1) 欣赏大师丰子恺的配文图画,体会其中的趣味性趣。提问: 如果这些绘画作品没有配上文字,还会这么具有感染力吗?(2) 欣赏不同种类 的故事画。(出示单幅、连环故事画)(3) 欣赏小朋友自编故事的配画作业。

师: 看了这么多的故事画, 你有没有发现一幅好的故事画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师 总结:一幅故事画应该包括三个主要元素:谁、在哪里、干什么(板书)3、分 析故事画的创作步骤: (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绘画故事的完成过程。通过欣赏 也可以使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好事物, 提高去挖掘素材的能力, 开拓创作思维。

扇形统计图教学反思 篇八

教材简析:注重与学生已学的条形统计图的联系,通过条形统计图与扇形统计图特点及作用的对比,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事例中,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扇形统计图的作用,体会扇形统计图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以旧引新

师:老师统计了第五单元的检测成绩,我们六(3)班60人,优有30人,良有18人,中有9人,还有3位同学待及格。(师边叙述边把数据现场输入电脑)课件出示六(3)班第五单元质检情况统计表,让学生了解基本信息。

六(3)班第五单元质检情况统计表

师:为了能更直观、形象地看出各个等级人数的多少,我们把它制成统计图。

师:这是我们学过的什么统计图?从这幅统计图中可以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师:如果我们想知道每个等级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能直接从条形统计图中看出来吗?

师:有一种统计图能解决这个问题,想知道吗?

师:扇形统计图。(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扇形统计图。

师:每个等级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谁能解决这个问题呢?

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解答。学生反馈后,教师板书:

优:30÷60×100%=50% 良:18÷60×100%=30%

中:9÷60×100%=15% 待及格:3÷60×100%=5%

六(3)班第五单元质检各等级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

[设计意图:挖掘学生身边的数学元素,从学生学习生活中选取素材,为引出统计数据提供现实背景,并直观呈现六(3)班第五单元检测各等级人数,说明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引发学生思考:每个等级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数不能从条形统计图中看出来,怎么办?以旧引新,揭示课题。]

二、自主探索,获得新知

1.由数及形,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生成过程。

师:如果现在用这个圆的面积表示全班学生人数,把它看作单位“1”(即100%),再用蓝、绿、黄、粉4种不同的颜色把这个圆分成四个小扇形。(课件出示)

师:根据上表中的百分数信息,猜猜看,这四个不同颜色的扇形分别表示哪个部分?

学生反馈,教师概括。

师:获优的人数最多,占全班人数的50%,就用圆中最大的蓝色扇形表示。

师:那么最小的粉色扇形就表示待及格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5%;绿扇形表示良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30%;黄扇形表示中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15%。

师:我们看到了这个扇形统计图的主体部分,现在加上标题和制图日期,一个完整的扇形统计图便呈现于我们面前。(课件出示完整的扇形统计图)

[设计意图:在给出扇形统计图时,先出示一个圆,说明这个圆表示的含义,再把这个圆分成四个不同颜色的扇形,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充分认识各个扇形的具体含义,由数及形,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生成过程。]

2.由形及数,对扇形统计图做出简单分析。

师:仔细观察“六(3)班第五单元质检情况统计图”,你一眼就能看出的数学信息有哪些?还可以知道哪些信息?你对我们班同学在学习上有哪些好的建议?

3.数形结合,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1)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师:在这个扇形统计图中,整个圆表示什么?(板书:全班人数,单位“1”的量)各个扇形表示什么?(板书:各等级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数。)

(2)了解扇形统计图的作用。

师:通过刚才的观察分析,你觉得扇形统计图有什么作用?

小结:扇形统计图能更清楚地了解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百分数关系。

4.对比分析,扇形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比较。

5.回顾小结,归纳两种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6.初步应用,尝试解决实际问题。

师: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预设:

(1)已知全班人数,求各等级人数?

(2)求一个等级人数比另一个等级人数多(少)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

(3)求一个等级人数比另一个等级人数多(少)百分之几?

(4)已知各等级人数及相应的百分数,求全班人数。

[设计意图:循序渐进地设计数形结合、对比分析、回顾小结、初步应用等多个层面的学生探究活动,突出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这一重点,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建构新知、学以致用,体会扇形统计图的实用价值。]

7.展示生活中的扇形统计图,感受扇形统计图的价值。

师:我们认识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作用,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扇形统计图的身影:(1)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扇形统计图?(2)老师课前也收集了一些生活中的扇形统计图,一起来看看吧!(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举例、教师展示生活中的扇形统计图,让学生感到真实可信,贴近学生的认知基础,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创新精神,让学生感知数学就在身边,扇形统计图在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

三、联系生活,巩固新知

1.做一做。

师:同学们,你们了解牛奶所含的营养成分吗?这是一个有关牛奶所含营养成分的扇形统计图。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说一说,你从图中得到了哪些有价值的数学信息?

师:谁来说一说每天喝一袋250克的牛奶能补充各种营养成分各多少克?

2.比一比。

哪所学校的女生多?

3.算一算。

下图是六(2)班第五单元数学考试成绩统计图。已知待及格的有3人。请你算出各种成绩的人数填入统计表内。

[设计意图:设计层次性、多样性、生活化的巩固练习题,充分让学生进行思辨,引导学生对扇形统计图中数学信息进行观察、分析、计算、推理、描述,既要关注学生解题的结果,更应重视学生思维的过程,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全课总结,知情共融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2.最后,把我最喜欢的一句名言送给大家,与同学们共勉。

[设计意图:变师“讲”为生“谈”,让学生自主反思学习活动,不仅引导学生反思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且重视对数学学习方法、数学学习情感的反省。]

作者单位

扇形统计图教学反思 篇九

关键词:数据分析;统计;数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2-0027-01

能够根据具体问题背景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是学生统计素养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对数据分析能力的一个表征。扇形统计图是在学生认识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后的小学阶段的最后一个统计内容,该内容增加了选择合适统计方法的难度,使“数据分析”变得尤为重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以数据为载体,以学生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引导学生展开渐进式思考,探寻统计的有效方法,培养数据分析观念。

一、引发认知冲突,点燃统计内需

学习是一种由外而内的过程,学习最大的动力来自学生心灵深处,源自于自身的认知冲突。教师在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的目的正是为了借助外部环境的刺激,引发学生的内部认知冲突,促使学生在矛盾中生成新的需要,将学习不断引向纵深。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的“扇形统计图”一课意在使学生通过联系百分数的意义,体会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特点。为了让学生深刻领会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改变了教材的编排顺序,没有直接出示例题中的扇形统计图,而是引导学生感知数据,造成他们认知上的矛盾冲突,点燃他们新的统计内需,逐步引出扇形统计图。教师这样给学生出示例题:我国陆地总面积大约是960万平方千米,其中丘陵占9.9%、山地占33.3%、高原占26.0%、盆地占18.8%、平原占12.0%。“同学们能否根据数据设计出一个统计图反映出我国陆地各地形分布情况?”教师边出示条件边提问。学生一听说设计统计图,马上联想到以前学习的内容,有的说:“我们可以画出条形统计图。”有的说:“我们可以设计成折线统计图。”教师表扬了学生善于联系旧知的意识后说:“请同学们想一想条形图与折线图分别用来反映什么?例题中的数据表示什么含义,可以用它们来表示吗?”教师的提示唤醒了学生的数据意识,经过对数据的观察与思考,学生们一致认为:“条形统计图用来直观反映数量多少,折线统计图反映了数量的增减变化,这道题中的数据都是百分数,表达的是部分量与总量的关系,看来以前学的那两种统计图不合适。”“那该怎么办呢?”一个女生迫不及待地问道。“是啊,我们该用怎样的图形来表示部分量与总量之间的关系呢?”教师故意装作不知,“看来我们必须另找出路了。”

二、引导自主思考,点化绘制图形

面对学生的急切心理,教师没有直接将“扇形统计图”推出,而是借助生活情境的观察感悟,引导他们自主思考,摸索出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画法,逐步点化学生绘制出扇形统计图。“先请同学们来看一个有趣的拼盘。”教师边说边给学生展示了一张课前制作的地地形分布模型:用一个圆形塑料盘代表我国陆地总面积,在圆盘内用各种颜色的橡皮泥分别表示不同地形。教师用这个拼盘图对学生进行暗示启发,学生甲一点就通:“原来百分数关系可以用圆与扇形来表达,用一个整圆表示总量,用扇形表示各部分量。”学生乙补充道:“平原占12.0%,表示平原面积占我国陆地总面积的12.0%,我们可以用一个圆来表示我国陆地总面积,在圆内画出一个扇形表示平原面积。” 教师接着说:“同学们的悟性真高,像拼盘那样表示各部分量与总量之间关系的统计图我们称为扇形统计图。下面,就请同学们自己尝试着画出我国陆地各种地形分布情况统计图。”然后教师又引导学生根据各百分数的含义,讨论如何绘制出各个扇形。学生丙联系圆心角的知识道出了平原部分的画法:“一个圆是360°,360°的12.0%是43.2°,在圆内画出一个圆心角是43.2°的扇形就表示平原的面积了。”在学生丙的引领下,同学们迅速算出其他扇形的圆心角度数,并画出了完整的扇形统计图。

三、引领梳理反思,点醒对应思想

为了实现“教是为了不教”,教师在教学中经常引领学生梳理思路,反思学习得失,总结学习经验,使他们获得了质的提升。在学习“扇形统计图”一课的过程中,由于有了先前基于数据分析的精心引导,学生亲历了统计方法的选择与统计图的绘制,对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了然于心,读懂扇形统计图自然不成问题。因此,在组织学生对统计图中的信息进行简单分析之后,教师增设了一个“回顾反思”环节,让学生回顾整个统计活动经历,使学生懂得了不同的问题背景需要用不同的数据分析方法,各种统计图的选用必须与数据意义相适应。如反映数量增减可选择折线图,要表达数量多少可选用直条图,要反映各部分量与总量之间的百分比关系可选择扇形统计图。高年级学生的类比分析能力比较强,教师让他们通过简要梳理与反思,能使他们明晰数据分析方法的选择的重要性,对数据分析方法的选择有清晰的认识,进而点醒他们的数学思想。

四、结束语

总之,统计教学是一个系统而完整的活动过程,从对问题背景的理解、对数据的解读、对统计方法的选择,再到图形的绘制等,这一切都离不开科学严谨的分析。数据分析是统计的核心,教师在统计教学中应以数据为核心,引领学生在科学分析中选择出合适的统计方法,从而圆满地完成统计任务。

参考文献:

[1]严平华。以趣促效,展别样课堂――浅议小学数学趣味教学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3(24).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以上这9篇扇形统计图教学反思范文是来自于宣传员的扇形统计图教学反思的相关范文,希望能有给予您一定的启发。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