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叙事宣传稿【精选5篇】

100 2023-10-22 05:45 精优范文

老师工作没有轰轰烈烈的辉煌,只写满了简单和平凡。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教师在辛苦中呵护幼苗。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写作教学叙事,宣传员整理分享了5篇教师教学叙事演讲稿。

教学教育叙事范例 篇一

教师教学叙事宣传稿

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应如何选择体育教学方法?我们认为,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应遵循体育教学规律,以现代教学论思想和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教育学、心理学基本原理为基础,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具体应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选择。

1、根据教学的目的任务进行选择。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必须从教学的目的任务出发,在考虑新授课,复习课,还是综合课,考核课,室內课,还是室外课的前提下,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比如新授课,一般采用完整法与分解法、语言法、直观法等。又如复习课,可采用练习法、预防与纠正错误法、游戏法和比赛法等。

2、根据教学內容特点进行选择。体育教学内容是教学方法的直接性对象,选择教学方法,必须根据教学内容、性质、特点、难易程度、前后的联系等进行选择。如对技术动作相对较复杂的动作,可先采用分解法进行教学,然后逐歩过渡到用完整法进行教学。而对技术动作结构相对独立,动作细节紧密的动作,就不宜采用分解法进行教学,否则就会破坏动作的完整性,影响教学效果。

3、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学生是体育教学方法的实施对象。因此,选择教学方法必须从学生的身体素质及运动能力、体育基本知识掌握的程度、知识储备、运动技能的水平、年龄特点、个性差异、心理状态出发。低年级学生的运动能力及体能状况相对较差,兴趣易发生多变,注意力不能保持持久,思维以感性直观形象为主。所以在选择教法时,应以直观法、游戏法和比赛法为主,并要注意教学方法的变化,以培养和激励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和动机。初中年级学生的体育学习行为习惯逐步养成,认知水平有所提高,体育基本知识、体能和运动能力及运动经历有了较大的发展,注意力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对体育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主动性。

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把直观法、语言法等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加以运用,以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高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有了很大的发展,体育的基本知识、体能和运动能力、运动经历有了很大的发展,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加强。因此,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宜采用语言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并有机地把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渗透到体育教学中,以发展学生独立获取运动技能、技巧的能力以及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根据教师本身的素养条件进行选择。教学方法的选择,只有适应教师的素养条件,才能为教师所掌握,才能发挥其作用。有的教学方法虽好,但教师缺乏必要的素养,自己亦驾驭不了,仍然不能在体育教学的实践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如直观法是体育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师不能正确掌握示范的目的、示范的时机、位置与方向,并很好地和讲解相结合。那么,最好的直观教学法也不会在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教师教学叙事演讲稿 篇二

一、痴心教改:

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追求,凭着刻苦与执着,我不断调整着自己的教学思路:实干加巧干。面对新课程改革,我在不断的实践、探索、再实践。努力追踪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积极遵循新的课程理念,用好新教材,探索新课型,及时“充电”,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从__年9月开始,在学校领导的支持和老师们的鼓励下,我结合本班实际,不断地反思总结,探索并进行了“小学语文中高年级单元开放教学”的实验。真是开弓没有回头箭!记得刚开始实验时,学生不习惯,家长不理解,我自己也心怀忐忑。经过一次次艰难的挑战,一次次自我的超越后,收获的是一次次甜蜜的果实。这一课题的研究,得到了县乡领导的认可,__年被确定为县级科研课题,并在学校实施推广。效果很好。

因此,自实施单元开放教学以来,我的语文课堂充满了活力,充满了笑声,充满了智慧和灵气。比如课上学生的一句巧问,就会激起千层浪,引入了探究知识的海洋;学生的一句妙答,又会赢得阵阵喝彩,使人心中激情荡漾……学生们拥有了一片灿烂的阳光,一片自由翱翔的空间。记得在上学期的一个主题班会上,学生这样说:“老师,开放教学真好,既学到了丰富的知识,又提高了能力,使我们共同品味到了美丽、快乐的人生。” “老师,你像一把火炬,点燃了我们智慧和心灵的灯”……学生的句句表白,使我重新认识了自己,肯定了自己。伴着用智慧奏出的美妙交响乐,我写的教改论文、教育随笔,多次在县级刊物发表,__年我被评为县教科研先进个人。但我没满足。为了使教育智慧得到充分的发挥,我阅读了大量书籍,做了十几万字的学习笔记,写了几万字的教育教学反思和体会。

从书中,我领略了魏书生老师的教学智慧,欣赏着李镇西老师的育人艺术,思索并实践着苏霍姆林斯基的教学建议……特别是《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使我真切地感受到魏书生老师那哲学家的头脑、改革家的气魄、未来学家的眼光。他那出神入化的教书育人艺术,民主科学的管理经验确实令人折服。字里行间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所以从上学期开始,我结合本班实际和语文学科的特点,也像魏老师一样,给学生设计了一棵语文知识树,从字词句到段篇,从文章结构到思想感情等。学生根据知识树进行预习,然后交流、汇报和练习。每天布置的作业,也像魏老师一样,只给学生规定字数,内容自己选择,自己设计,自评互评相结合。经过一年的实践,百分之九十的学生能自主探究,愉快交流,认真习作,效果不错。

二、收获快乐

如果说,教学上的创新编织了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花环,那么,宽厚的爱和有声有色的活动则成了培养学生人格的摇篮。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www.xuanchuanyuan.com(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课标也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所以,我在教育教学中时时、事事做学生的榜样。每接一个新班,我都会告诉学生三句话:每天带着自信来到学校,每天带着微笑善待他人,每天带着成功离开校园。

同时我也会给学生朗诵一首自作小诗《希望》。作为一名教师,我给了学生足够的爱和希望,给学生树起了精神之柱,培养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了学生求知欲。去年我接的四年级是由四个学校合成的五十二个人的班级,作为班主任,为了尽快了解学生,开学第二天我班就召开了学生家长会,做到了家、校及时沟通,效果很好。同时,为了努力营造一个民主平等的氛围,使每个学生有家的温暖,我对学生倾注了更多的热情,和学生平等相处,以诚相待,给学生亲切感、安全感和信赖感,成了学生的良师益友。我以人格的力量,影响教育学生。比如我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我认真并努力地去做了;教室里有纸,我弯腰拾起,同学们注意到了;学生进步了,我就奖励学生一个亲情电话,学生和家长体会到了;学生的生日,我和同学们一起分享生日的快乐,学生们感受到了……

此外,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还经常组织丰富多采的活动。如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六一”儿童节、国庆节,通过学生制作贺卡、表演节目等形式,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感恩。在“国学诵读”“我爱泉城” “班级是我家,快乐你我他” “安全在我心中”“地震无情人有情”等活动中,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乐、学有所思、学有所获。我给了学生一点爱,收获的却是一片爱。在节日期间,那一句句真诚的祝福,一件件普通的贺卡,一个个甜蜜的微笑,总会让我知足的回味许久。

今年母亲节,一大早,我就收到了一位女学生的祝福。这个学生叫张萍,自幼失去母亲,我和她从相识到相知,已经整整__年了。这__年来,我从物质上帮助她,精神上鼓励她。我们经常书信来往,电话联系。她在信中亲切的称我为老师妈妈 ,我也认可了这个可爱、勤奋的学生女儿。今年张萍以优异的成绩迎接了高考。我很是欣慰。但愿她努力学习,实现自己美好的理想,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就在这天早上,我刚到学校,就收到了全班学生的礼物:一束野花和一张贺卡。贺卡上写着:祝老师本周快乐。我默默注视着花儿,虽然花无语,但人有情。我心中充满了一份份来自学生的感动……我上课时感谢了同学们,那一张张灿烂的笑脸再一次刻在了我的心中。

我告诉学生:“真情无价,大爱无边。虽然再过两天花败了,叶落了,枝枯了,但是,她永远开在我们师生心中。花儿们不仅给大自然带来了色彩,而且也给人类留下了欢乐和幸福。我们也应该向花儿一样,用有限的生命,创造无限的价值。”

三、超越自我酿的百花方成蜜,淘尽黄沙始到金。真诚的付出总会换来甜蜜的回报。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运动会上,有雄风夺冠的喝彩;六一节,有观众热烈的掌声;书法、征文、创新作业等比赛屡屡夺魁;学习成绩更上一大台阶,所教班级曾获市、县、先进班集体,我本人先后被评为县百佳教师、教学能手、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县教科研先进工作者,所写论文、教案及指导学生征文、创新实践等参加市、县比赛多次获奖,我的孩子因品学兼优,所以我也曾多次被评为市、县优秀家长。我的工作受到了各级领导、老师、学生和社会的一致好评。

追求永无止境,奋斗永无穷期。在新课程的改革中,我不断的思索着: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一个孩子是一个家庭的重托,是社会的重托,作为教师,怎能掉以轻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每个孩子得到最优质的教育,我们教师责无旁贷。所以,我要用心去爱学生、教学生,用我的“情”和“智”去培育学生,这是我的本分。我相信,酸甜苦辣都有营养,成功失败都是收获,只要我们事事用心,时时开心,不断创新,就能不断地认识自我、提升自我,超越自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我们的教育事业才会永葆青春。

初中语文教学叙事 篇三

中学文言文教学的着力点主要集中在“语言”上,这一点在课堂教学和检测上表现得十分鲜明,于是在教学中,往往出现教师板着面孔教,学生板着面孔学的现象。在教学《小石潭记》一文时尝试着进行了情境教学。

《小石潭记》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游记,作者描绘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着力渲染了凄寒幽邃的气氛,借景来抒发自己在贬居生活中悲凉凄苦的情感。我认为像这样语言优美,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能够激起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爱好,陶冶他们的审美情操。于是我决定教学本文时以情感人,重点体会文章的写景抒情的方法。于是我以导游的身份,以课后练习一“发现石潭——潭中景物——小潭的源流——潭中的气氛”为线索,引导学生和我一同游览小石潭。

课前我从网上下载了本文的课件,让学生分组观看。课堂上我激情满怀,联系作者的身世遭遇大谈乐和忧的心态变化,引导学生从“动与静”、“音形色”、“景与情”等角度解读课文,津津乐道作者高超的写景艺术。讲的时候自我感觉非常良好,同学们也听得津津有味,非常投入。我还精心设计了拓展延伸练习:当地政府要把小石潭所在地开发成旅游盛景区,如果请你作为设计师来设计景点,你会怎样设计?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被点亮了:“幽竹阁”、“玉佩泉”、“翠蔓廊”、“观鱼台”、“望溪亭”……争先恐后的发言,掀起了课堂教学的高潮。

可是第二天早读,却发现同学们断句不准,朗读尚成问题,更不用说背诵了。对一些字词理解也有误,虽然进行了补救,但教学效果很不理想。反思良久,明白了我的失误在于:

第一、没有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他们毕竟只是初二的学生,又是普通班,基础薄弱,且缺乏良好的自学习惯;

第二、忽视了文言文教学诵读这个基本环节,导致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和基本能力训练方面缺失,丢掉了最基本的“抓手”。

现代人总会对文言形式的语言感到遥远而且陌生。这首先从心理上加大了现代人尤其是现代中小学生对文言字、词、句式和常用语法理解的难度。我们要学习文言文,就必须首先越过这个障碍。这个“越过”绝不是“跨过”,而是“穿过”。也就是说,我们必须通过认知和理解的方式来实现。这就要求我们要从培养语感入手,增强学生对文言语言的感受能力。理解字面意义是前提,决不能忽略这个前提。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首先指导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义,读懂文章内容,养成初步的文言语感。其次我们应该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指导阅读方法,培养阅读习惯,形成诵读能力

由此我也明白了文言文教学决不能忽视文言字、词、句式和常用语法理解,必须重视培养语感,增强学生对文言语言的感受能力。只有学生真正读懂了课文,才能在学习《小石潭记》这样富有情韵,语言优美的作品时,能积极主动的去思考,去想象,才会在脑海里呈现山水的本真性灵。才会透过语言文字看到活泼的绿色,感受到作者笔下那个空灵、静谧,甚至有几分神秘的小石潭景色。从而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师教学叙事 篇四

学习了专题讲座《初中中国历史教学的难点及其教学策略》,我感受颇深。特别是这句话:“教学难点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来确定,同样一个问题,对某些学校和班级的学生来说是难点,而对其他学校和班级的学生就不一定是难点”。

下面我就谈一下学习《初中中国历史教学的难点及其教学策略》的前后自己在教授初一历史《 江南地区的开发》一课时的几点体会。

国培学习之前的教法:

1.教师可以提问:三国鼎立的最后结局如何?让学生依据自己听说的传闻或者教材的叙述来回答问题。应该注意纠正学生回答中出现的不符合史实的传闻。在学生回答以后,教师可以根据教学中的实际情况增加一些趣味性的讲述。

2.西晋统治集团的腐朽、皇族的纷争、北方少数民族的内迁等问题可以教师讲述的方式来处理。讲述内迁问题时,应注意使用地图,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内迁的形势。然后,要求学生概括西晋短暂而亡的原因,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予以小结,指出其短暂而亡的原因,应包括西晋统治集团自身的腐朽、统治集团的内乱、内迁的少数民族趁机起兵三个方面。

3.教师可以通过自制地图或者在现有的图上作标识的方式,介绍东晋和十六国的格局,以及前秦统一北方的情况。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学生是否知道“投鞭断流”“草木皆兵”的成语,引入关于淝水之战的教学内容。也可以鼓励学生从教材中自己找出这两个成语的含义和出处。

4.关于淝水之战的教学,一定要做到生动有趣,以调节课堂的气氛,培养或保护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可以根据实际条件采用想象图、地图、多媒体课件或者讲故事等方式进行教学。最重要的是,在分析造成淝水之战中前秦兵力占优势而失败的原因时,应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

5.关于江南开发的问题,可以从本课的引导框进入教学,让学生先说明汉朝江南的情况,再说明南朝时江南的情况。然后提问:“为什么会发生上述巨大的变化?”要求学生掌握江南发展变化的条件和原因。因为这一部分是本课的核心内容,在学生动脑筋和进行活动与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切不可忽略了必要的讲述和引导。

6.最后,教师可以做一个简单的小结,参照“重点和难点”中分析的本课基本脉络和相应的重大事件,使学生对本课形成总体的认识。

以上参加国培前的教学过程,尽管复习讲解都很详细,教学层次也清晰,但还是没有摆脱老师牵着学生学的旧教学观,学生在课堂中没有自我意识,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要在教学中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必须在备课时,备学生。

教师备课时所想的应是学生如何会学会,而不是教师如何教。在教学中应运用多种策略,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老师在《初中中国历史教学的难点及其教学策略》一课中明确指出,“教学难点不是固定不变的。”“教学难点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来确定,同样一个问题,对某些学校和班级的学生来说是难点,而对其他学校和班级的学生就不一定是难点。”“确定教学难点的主要依据是学生,教师要了解自己的教学对象。”“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要确定教学难点,就必须要了解自己的教学对象,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基础等。”在以上四点中我觉得是最重要的,那么老师教学肯定要与学生的学紧密结合起来,学生要思考,老师就

学习了专题讲座《初中中国历史教学的难点及其教学策略》,我感受颇深。特别是这句话:“教学难点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来确定,同样一个问题,对某些学校和班级的学生来说是难点,而对其他学校和班级的学生就不一定是难点”。

下面我就谈一下学习《初中中国历史教学的难点及其教学策略》的前后自己在教授初一历史《 江南地区的开发》一课时的几点体会。

国培学习之前的教法:

1.教师可以提问:三国鼎立的最后结局如何?让学生依据自己听说的传闻或者教材的叙述来回答问题。应该注意纠正学生回答中出现的不符合史实的传闻。在学生回答以后,教师可以根据教学中的实际情况增加一些趣味性的讲述。

2.西晋统治集团的腐朽、皇族的纷争、北方少数民族的内迁等问题可以教师讲述的方式来处理。讲述内迁问题时,应注意使用地图,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内迁的形势。然后,要求学生概括西晋短暂而亡的原因,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予以小结,指出其短暂而亡的原因,应包括西晋统治集团自身的腐朽、统治集团的内乱、内迁的少数民族趁机起兵三个方面。

3.教师可以通过自制地图或者在现有的图上作标识的方式,介绍东晋和十六国的格局,以及前秦统一北方的情况。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学生是否知道“投鞭断流”“草木皆兵”的成语,引入关于淝水之战的教学内容。也可以鼓励学生从教材中自己找出这两个成语的含义和出处。

4.关于淝水之战的教学,一定要做到生动有趣,以调节课堂的气氛,培养或保护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可以根据实际条件采用想象图、地图、多媒体课件或者讲故事等方式进行教学。最重要的是,在分析造成淝水之战中前秦兵力占优势而失败的原因时,应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

5.关于江南开发的问题,可以从本课的引导框进入教学,让学生先说明汉朝江南的情况,再说明南朝时江南的情况。然后提问:“为什么会发生上述巨大的变化?”要求学生掌握江南发展变化的条件和原因。因为这一部分是本课的核心内容,在学生动脑筋和进行活动与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切不可忽略了必要的讲述和引导。

6.最后,教师可以做一个简单的小结,参照“重点和难点”中分析的本课基本脉络和相应的重大事件,使学生对本课形成总体的认识。

以上参加国培前的教学过程,尽管复习讲解都很详细,教学层次也清晰,但还是没有摆脱老师牵着学生学的旧教学观,学生在课堂中没有自我意识,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要在教学中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必须在备课时,备学生。

教师备课时所想的应是学生如何会学会,而不是教师如何教。在教学中应运用多种策略,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老师在《初中中国历史教学的难点及其教学策略》一课中明确指出,“教学难点不是固定不变的。”“教学难点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来确定,同样一个问题,对某些学校和班级的学生来说是难点,而对其他学校和班级的学生就不一定是难点。”“确定教学难点的主要依据是学生,教师要了解自己的教学对象。”“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要确定教学难点,就必须要了解自己的教学对象,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基础等。”在以上四点中我觉得是最重要的,那么老师教学肯定要与学生的学紧密结合起来,学生要思考,老师就得给学生思考的问题和时间,这就需要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进行探究互动,通过探究互动来激励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自主去学习,才能达到预想的教学效果。下面是我国培学习之后的尝试:

在《经济重心南移》一课中,学生对理解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有一定困难,因为初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缺乏直接的生活经验,对农业生产了解得非常少。

《耕获图》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是我们了解宋代江南农业生产状况难得的形象材料,教材中采用了《耕获图》来说明宋代江南农业生产发展的状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挖掘《耕获图》蕴含的主要信息,找出南方农业得到发展的几个原因。

主要做法如下:

第一,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耕获图》画面上的青山绿水,片片肥田,再联想江南温暖湿润的气候,认识江南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自然条件。

第二,通过《耕获图》描绘的人们紧张而有序的劳动场面和庄主悠闲自得欣赏田园风光的情景,教师要引导学生领悟这种景象只有在社会安定的条件下才能够出现;再联系晚唐到北宋黄河流域战乱频生的史实,使学生认识到,那时候江南社会比较安定,为农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第三,从《耕获图》上出现翻车,教师要引导学生悟出北方人迁移南方,不仅为南方农业生产提供了劳动人手,还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加快了南方农业发展的速度。

第四,用《耕获图》上描绘的南方一人一牛犁耕的方法,跟敦煌壁画上描绘的北方一人二牛犁耕的方法进行对比,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宋代南方耕作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并超过了北方。

第五,从《耕获图》上插秧与收获同时进行的情景,教师要引导学生领悟它描绘的是江南一年两熟的双季稻生产情况。宋代江南形成较为稳定的一年两熟制,在我国农业耕作制度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它标志着我国农业耕作制度自春秋战国实行连年种植制度之后的又一次飞跃,它说明我国农业精耕细作水平攀升到一个新高度。

优越的自条件、较为安定的社会环境、北方生产力(包括劳动人手和先进农业技术)的南迁,是促进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而这几条原因都能从《耕获图》得到启示,这说明《耕获图》是认识宋代南方农业发展的形象史料,十分珍贵。

感悟:学生必须通过自己的探索才能学会难点。始终给学生以创造发挥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在学习中扮演主动角色,教师不代替学生思考,把难点放在教学情境的设计上,本节课采用这种教学设计对学生理解和消化当堂课的知识点,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了他们通过观察、比较、概括,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大的突破。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和不断探究的思维空间。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把增强了趣味性,初步培养想象能力,同时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这里,运用了老师教与学生自主学结合这一重要历史思想方法,化难为易的作用,对今后的历史学习有深远的影响。

教学教育叙事范例 篇五

新一轮的语文课程改革需要教师改变多年来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树立崭新的教育理念。这对我们每一位教师是一次通透的洗礼。如何教好新教材,用好教材,推进新课改,是对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的机遇和挑战。作为新教材的使用年级,我校七年级语文组在校领导和其他年级语文教师的指导和协助下,认真学习、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取得了些许成绩。我们的主要做法有:

一、采取多种形式,落实培训学习

我校教研采取短期培训与长期学习相结合,集中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等形式,注重校本培训,每周定时定点学习,让理论学习成为教师的内在需求,并在专门的研讨会上将教学中出现的预设外、生成性的问题共同解决;学校创设条件,选派青年教师到武汉等地参加新课改研讨学习班和新课标培训,同时请市、区教研员到校讲学、讲课,努力将最前沿的教育教学思想呈现于一线教师面前,有针对性的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这一系列手段使新课程理念渗透于教师的教学行为中,转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观念上变“以教师为本”为“以学生为本”,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参与者组织者与引导者,在教学中我们准确把握师生角色定位,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发掘学生潜能,舒张学生个性。在第一册的“口语交际――这就是我”教学过程中,我们为学生设立了语文学习的成长记录本,让学生写出一个真实的自我,“自我介绍”,充分展示了学生的个性。其后的点点滴滴则是成长中的心路历程。如学习《理想》这一课时,结合课后名言,让学生在记录本上记下自己的座右铭,既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也让学生下意识地积累了许多知识。再如我们学习《邓稼先》和《音乐巨人贝多芬》时,我们请学生谈谈自己心中的偶像,说说为什么佩服他,那么自己准备做一个怎么样的人?鼓励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志存高远,做一个有抱负的人。

二、深入集体备课,注重教学反思

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参与者组织者和引导者,要尊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个体体验,实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而集体备课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

在这一年的课改实验中,我们充分反思过去备课的弊端,在此基础上,对备课进行了改革,制定了"集体备课、互相协作、资源共享、个人加减"的新的备课方式。其中,集体备课是进行资源共享的前提,个人加减是体现教师个人创造和适合不同班级学生特点的保证。通过讨论,我们对新的备课方式形成了以下几条意见:第一,在备课形式上,我们提倡要有一定的格式但要避免“格式化”。注意侧重设计好教学的基本思路。第二,教学设计要求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学生的学法,尊重学生思维的多样性,讲求教案的实效性和创造性。

每单元课文由教师分工备课,再集中汇总,讨论修改,用集体的智慧形成一整套精品详案。这样一方面减轻了教师的备课负担,另一方面使教师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研究教材,指导学法,辅导学生。与之配套的还有一系列说课设计、研讨课、评课,也有问题解决式的互动研讨和教师的教学反思。学校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举行了相应的具有竞赛性质的活动。如刚刚结束的中学部青年教师基本功大奖赛,青年教师从讲课、说课、教案编写、现场评课等方面展示出各自的风采,显示我校青年教师较高的教学水平,并有力地促进了我校新课改的行进。 学校规定全体教师每节课后必写教学心得,通过自我反省,以反思日记、课后备课、成长自传等形式进行内省式反思,通过理论学习或与理论对照进行学习式反思。通过与他人交流、过程观察、学生反馈、专家会诊等方式进行交流式反思。以研究的态度从事教学、以研究的视角反思教学、以反思的成果改进教学,强调课后反思的重要性。学校还定期对教师课后反思情况进行检查、评比,并将评定等次在全校公示。

三、改革课堂教学,注重知识积累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提出了“读书、积累、提高”的主题活动,运用各种措施利用生活中的语文资源。如“精彩的课前三分钟演讲”。既可以是学生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也可以摘录自己欣赏的隽永小文。每节课训练一人,要求人人能讲,并能从中获益。经过长期坚持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表达能力,都有明显进步,学生作文的整体水平也相应提高。

积累是学好语文的关键。郭沫若有"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均任翕张。"积累是语言材料的内化为个人语言储备的过程,我们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时刻注意积累,可以是生活中自由点滴积累,也可以根据老师的安排积累,值日生每天在板报专栏上抄写一首诗、一句名言,一组优美的句子或其它内容,并向学生推荐《读者》、《中学生阅读》等书目,定期指导学生阅读中外名著,适时作时事点评。在课堂、学校的大环境中增强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关注社会的责任感。 营造人文化的语文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情感,体现学生接受的个体性。每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个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课程标准设置综合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多层面的实践学习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真正实现“人的发展”这个根本性的要求。例如在进行“探索月球奥秘”的主题研究活动中,教师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提出关于月球知识的研究小课题,于是“月球知识知多少”、“有关月亮的对联和谜语”、“月亮的传说”等一系列子课题产生了,带着这些课题,学生们兴致勃勃地投入了研究中。有的学生几个人共同研究一个课题,你上网查阅资料、我上图书室借阅书籍、他负责整理资料,个个干得头头是道;有的学生则和家长一起合作研究,在自己研究的同时也让家长更新了一回教育观念。还有学习《鱼化石》一诗时,请学生自己收集关于化石的资料,学生们带来的成就出人意外:图片、论文摘选、文章、诗歌,甚至有的同学搬来了自家的大百科全书,可见学生们对活动课的期待与热忱。综合性学习课《黄河,母亲河》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分成“黄河历史组、黄河诗歌组、黄河传说组,黄河环保组,收集资料,归纳整理,显示了很好了自学才能,更体现了学生集体的智慧。

与时限较长的综合性学习课相得益彰的是一些小活动。如课本剧,像《丑小鸭》,学生们自制卡通面具,设计台词,自编自导,还煞有介事;还有课文人物的心理访谈,学生研读课文,体会课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扮演主持人,为课本人物作内心独白,于其中折射出自己的精神世界;组织学生编写手抄报,学生自己分工合作,采访、排版、配图、发行,充分展示了自我才能。我们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引导学生运用理论分析生活中的热点问题,接触现实生活,扩展知识视野。

四、开发现代信息技术资源,为新课程改革提供支持

我校紧紧抓住现代信息技术三个支撑点,即硬件建设、软件开发、潜件发展,努力开发现代信息技术资源,为新课改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恰当运用电化教育手段,制作多媒体课件,可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多媒体课件具有形象、直观的效果,融图、文、声、像于一体,便于以另一平面呈现课文,帮助学生理解。如《竹影》一课中关于中西方绘画的差异,难以捉摸地在一个个方块字间游移,可当多媒体呈现出两组各具特色的中西方绘画作品,像郑燮的《竹石图》,塞尚的《静物》等,则一切尽在不言中了,学生们在教师的指导下水到渠成地归纳出其不同。《观舞记》课件的导语部分恰到好处地引入印度舞蹈录影,让学生领略到异域风情,对课文中冰心女士的描绘则更充满了期待。课件《神州大戏台》进一步将展示平台的作用发挥尽致:各种脸谱、唱腔让学生赞叹不已的同时心领神会。《黄河颂》课件中黄河壶口大瀑布腾挪宇宙的姿态、《黄河大合唱》吐呐山河的气势使光未然的诗歌灵魂于声色大动之中赫然显现。

新课标下的教学每一步前进都需要探索总结。还有许多问题亟待明确。如新课程中“双基”的落实情况,教学评价的把握,我们的课程内容对于形成学生素质过程中的作用等等。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语文无处不在,作为语文教师,应当让学生爱上语文,因为它是一门神奇而美妙的学科,快乐地学习语文,学习快乐的语文。让生活走进语文,用语文来描述生活!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以上这5篇教师教学叙事演讲稿是来自于宣传员的教学叙事的相关范文,希望能有给予您一定的启发。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