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数学面积教案【优秀9篇】

0 2024-01-09 22:10 来源:www.xuanchuanyuan.com 手机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宣传员给大家整理的9篇幼儿园大班数学面积教案,希望可以启发您对于面积教案的写作思路。

幼儿园大班数学面积教案 篇一

幼儿园大班数学面积教案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游戏,初步感知正方形的面积守恒。

2、能力目标:能与同伴协商、分工,合作完成活动任务。

3、情感目标:在操作中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初步感知面积守恒

活动准备:

场地布置:

面积大小相同、形状不同底块场地。

物质准备:

塑胶板人手一块,记录单、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情境故事导入“喜羊羊智斗灰太狼”

2、你们愿不愿意帮助喜羊羊逃出狼堡呢?

二、基本部分

1、闯关游戏:这两个面积是否一样?怎么比的?

(1)第一关:这两个图形的面积(宣传员★www.xuanchuanyuan.com)一样吗?你是怎么比的?

(2)第二关:先判断,再验证。

(3)第三关:幼儿先猜测,再操作。

把幼儿分成四组,用塑胶板学具自主地拼图。然后,请幼儿说说自己得出的结果?再请幼儿比较这些场地的面积大小。

(4)用同样的方法闯第四关。

2、继续讲述情景故事:闯完这四关,喜洋洋特别高兴的来到大门,可是门口的小花园挡住了去路,原来这里还有一道关卡。这里有四块场地,它们的面积是不是一样大?

(1)操作活动:

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分工合作完成任务,幼儿人手一块塑料板。(20人,分四组,每组12块)通过给不同的场地铺垫子,比较结果发现四块场地面积的大小。

(2)初步体验面积守恒。

幼儿分组介绍操作过程和结果:你是和哪些小朋友合作的?怎样合作?分别给哪些场地铺垫子的?用了多少块垫子?

(3)引导幼儿比较自己或别人的操作结果,并讨论:你认为着四块场地一样大吗?为什么?

三、结束部分

小结:大家都用一样大小的垫子去铺场地,虽然场地的形状不一样,但每一块场地都是用了12块垫子,说明这四块场地一样大。

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并能运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渗透“实验——猜想——验证”的教学学习方法,为今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动手实验操作,大胆猜想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实验——猜想——验证”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等良好学习习惯,渗透事物间相互迁移类推的唯物主义观念。

教学重点:

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彩纸

教学过程:

1、复习铺垫,提出问题

师:想一想,我们上节课学习了什么?师指名学生回答:面积单位

师: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学生异口同声回答: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师:已知,每个小方格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运用数方格的方法数一数长方形的面积。

指名学生回答。

如果,一块很大的长方形草地,用方格的'办法就会很麻烦,那我们怎么来求长方形草地的面积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计算。

板书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2、动手操作,猜想验证

操作1、摆一摆猜一猜

请同学们拿出身边已经准备好的边长为1分米的小正方形,六人小组合作,摆出3个不同的长方形,然后利用数方格的

方法数一数。

说一说3个长方形的面积,细心的同学会发现:长不变,宽增加,长方形面积增加,宽不变,长增加,长方形面积增加,也就是,长方形面积和长、宽有关系。

但是长方形的面积和长、宽有什么关系呢?下面我们看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为4分米,宽为3分米,面积为12平方分米,4x3=12,长方形面积=长x宽,这只是我们的猜想,请同学们利用手边的小方格来验证一下。

操作2、摆一摆验一验

学生利用小方格摆出三种不同的长方形并填写下来

长/dm宽/dm面积/dm2

图A

图B

图C

师巡视学生操作情况并给与及时的帮助

然后,出示一组学生的填写表格,认真观察,并得出结论:长方形的面积=长x宽

再看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成的正方形,这时长和宽都变成了边长,也就是:正方形面积=边长x边长

3、深化新知,拓展应用

小红的床长18分米,宽11分米,要铺上与床同样大小的席子,这块席子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18x11=198(平方分米)

答:这块席子的面积是198平方分米。

4、分层作业,巩固提高

1、教室空调的长为20分米,宽9分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2、李阿姨想做一块手帕(如右图所示),做这块手帕需要用布多少平方厘米?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长方形的面积=长x宽

正方形面积=边长x边长

圆的面积教案 篇三

学习内容:

圆的面积(教材16、17、18、页)

学习目标:

1、了解圆的面积的含义,经历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2、能正确运用圆的面积公式计算圆的面积,并能运用圆面积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估一估和探究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活动中,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初步感受极限的思想。

学习重点:

经历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学习难点:

了解圆的面积的含义,并能运用圆面积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等分好的圆形纸片

学习过程:

一、自主复习

写出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并回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二、自主预习

(一)感知圆的面积。

任意画一个圆,用彩笔涂出它的面积。

我知道:圆所占平面的( )叫做圆的面积。

(二)、观察P16中草坪喷水插图,思考:喷水头转动一周,所走过的地方刚好是一个什么图形?说说这个圆形的面积指的是哪部分呢?圆的半径是多少?

(三)估一估

请你估计半径为5米的圆面积大约是多大?

先独立思考后观察分析书16页的估算方法。你还有其他的方法吗?可以记录下来。

三、小组交流自主预习部分

四、自主探索圆面积公式

1、思考:怎样计算圆的面积呢?我们能不能从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得到启发呢?能不能也将圆通过剪拼成一个我们学过的图形呢?(提示:可以把圆转化成长方形来想一想)

2、动手操作:在硬纸上画一个圆,把圆平均分成若干(偶数)等份,沿半径剪开拉直,再用这些近似等腰三角形的小纸片拼一拼。

拿出我们剪好的图形拼一拼,看看能成为一个什么图形?并考虑你拼成的图形与原来的圆形有什么关系?

第一步:把圆平均分成8份,拼一拼,拼成了一个近似的( )

第二步:把圆平均分成16份,拼一拼,拼成了一个近似的( )

第三步:把圆平均分成32份,拼一拼,拼成了一个近似的( )

如果分的分数越(),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于( )比较剪拼前后的图形,发现()变了,()没变。

3、我来推导:把圆转化成平行四边形后,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圆的( ),高相当于圆的()。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所以圆的面积等于( )。如果用S表示圆的面积,圆的面积公式表示为:()

4、公式的推导:

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圆面积=

1、还可以怎样拼接成长方形动手试一试并完成下面的填空

把圆转化成长方形后,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 ),宽相当于圆的()。因为长方形的面积等于(),所以圆的面积等于()。如果用S表示圆的面积,圆的面积公式表示为:()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2、圆面积=用字母表示圆面积公式:

五、小组交流

1、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2、如何计算圆的面积

六、全班交流教师总结

七、学习检测

1、填空。

求圆的面积必须知道()利用公式S =()来计算。

2、解决书16页上面喷水池转一周浇灌草坪面积?

3、计算,求圆的面积: (1)r=2cm(2)d=10cm

4、一个圆形花坛的周长是6.28分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八、交流展示

九、回顾反思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还有那些疑惑?

圆的面积教案 篇四

教学重点:

面积计算公式的正确运用。

教学难点:

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学情分析

学生对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有一定的难度。

学习目标

1.理解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2.会用圆面积的计算公式,正确计算圆的面积。

导学策略

导练法、迁移法、例证法

教学准备

圆的面积模型、圆规、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什么叫做圆面积?

2.出示大小略有不同的两个圆,让学生比较哪个圆的面积大?大多少?(学生口答后把两圆重叠,比较大小。)相差多少呢?

3.引出课题。

二。推导

1.问:小正方形面积怎样计算?(半径半径)圆面积与小正方形面积的3倍谁大谁小?圆面积与小正方形面积的4倍呢?2倍呢?

2.师生共同操作:拿出一张正方形纸,按要求对折4次(注意第4次折的折法,是按角对分地折),然后拿尺量出一等腰三角形剪一刀,展开,得到一个近似于圆的纸片。

3.教师操作:拿一张正方形纸,对折5次,剪一刀展开。与前一次剪的作比较,使学生知道,随着折的次数不断增加,剪下的图形也就越接近圆。

4.分析推导。师生共同拿出剪好的图形分析:这个图形等分成若干块,每一块都是什么形状?(等腰三角形)这个图形的面积怎么求?随着折的次数不断增加,剪下的图形的面积也就越接近什么图形的面积?

板书:图形面积=等腰三角形面积n=底高2n=Cr2n

=2rn

圆的面积=r2

边板书边提问:等腰三角形的底是多少?(C)等腰三角形的高相当于圆的什么?(半径r)

5.在上面推导的基础上,让学生分4人小组动手把准备的圆分成相等的16个小扇形,再拼成其他图形,推导出圆面积公式。教师巡视,取学生拼成的各式各样的图形,贴在黑板上,选其中两个进行分析。

三。巩固

试一试。

四。总结

五。作业

学生口答

师生共同操作

师生共同操作

教学反思

已经是第2次教毕业班了记得第1次教的时候,还是幼儿园的院长一早每天都要过去一下,课前准备就不够充分,上课就照本宣科。而现在教这个知识的时候,不仅教具演示而且学生实际操作,所以教学效果就好多了,可以说连中下生都能灵活应用这个知识。

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教案 篇五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61-63页例3和“想想做做”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形成不同单位面积的表象,能说明或比划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实际大小,能根据实际正确选择面积单位。

2.使学生通过观察、比划和操作等活动,建立面积单位和单位面积大小的观念;培养观察、类比等思维方法,体会不同面积单位意义的一致性,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通过面积单位的认识,体会学习内容的发展和自身的知识的积累,初步了解面积单位在现实生活里的应用,激发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教学难点]建立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表象。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和4把米尺;学生在课本第111页上剪下12个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2个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每组准备4把米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1.创设情境。

引导:我们的课桌面的面积有多大?请你摸一摸,让同桌的小朋友着一看。启发:我们教室每张课桌面是同样大的。你想知道课桌面的面积有多大的具体数量吗?那可以用什么方法量出面积有多大这样的数量呢?

引导:你能用一个物体的面量一量,说出大约有几个这样的物体面大吗?自己选一个物体,比如课本、文具盒、垫板、长方形或正方形的纸,用它的面去量一量,看看大约是多少,等会大家交流结果。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你量出的课桌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教师板书交流的结果) 2.引入新课。

质疑:同样大小的课桌面,为什么量得结果里的数不一样?请你说说是为什么。那怎样就能使大家量得的结果里的数是一样的呢?说明:看来,要得到相同的结果,就需要用统一大小的面去量面积。我们量长度用长度单位,而这里量面积就要用面积单位。也就是说,为了准确测量或计量面积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面积单位。(板书课题)

二、观察感受,认识单位1.说明单位。

引导:你看了这个课题,想知道些什么?说明:大家想知道什么是面积单位,面积单位有哪些。首先我们来看面积单位。在测量和计量面积时,常用的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板书: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提问:看了这些面积单位,你又想知道些什么?说明:大家看到这些面积单位,又想知道这些面积单位是怎样的,各有多大。接下来我们就认识这些面积单位。 2.认识平方厘米。

(1)说明:我们上节课数方格比较面积大小,看一个图形面积有几个方格大,用的方格是正方形的。今天要认识的三个面积单位,是像方格那样的正方形,但不同的单位,正方形大小不同。

引导:1平方厘米有多大呢?你能从我们准备的这些小正方形中,找到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吗?找出来举给老师看一看。

指出:小朋友的眼光真准,这个正方形的面积就是1平方厘米。(黑板上贴出1平方厘米)小朋友量一量这个正方形边长是多少。

提问:边长是多少?指出: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大家仔细观察这1平方厘米的大小,记住它的大小。(板书:1平方厘米——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1平方厘米可以写成1 cm2。(板书:1 cm2)这里cm表示厘米,右上角的小“2"表示“平方",也读成1平方厘米。(让学生集体读两遍) (2)引导:拿出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纸片,摸一摸它有多大。你有什么感觉呢?告诉大家。

拿这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与你的指甲比一比,看看哪个指甲面的大小最接近。交流:你哪个手指的指甲接近1平方厘米?和同桌说说你接近1厘米的。是哪个指甲,把那个指甲给同桌看一看。观察:大家看一看1平方厘米的大小,闭上眼睛想一想,把1平方厘米记在心里。强调:1平方厘米就是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大小。 (3)引导:大家观察教材第61页的两个长方形,都是由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的。你知道每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吗?为什么面积都是6平方厘米?说明:要知道一个图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只要看这个图形含有几个1平方厘米,面积就是多少平方厘米。

(4)引导:你能拼一个面积是4平方厘米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吗?独立拼一拼。交流、展示拼成的不同图形,让学生说说为什么面积是4平方厘米。说明:用几个1平方厘米拼成的图形,面积就是几平方厘米。 3.认识平方分米

(1)引导:平方厘米这个单位比较小,一般用来测量比较小的面。如果要测量像课桌面、椅子面这样比较大些的面的面积,就要用稍大一些的面积单位。现在大家拿出你准备的这样一个稍大些的正方形,(贴出1平方分米)量一量边长,想想它可能是哪个面积单位。

提问: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你认为它是哪个面积单位?

指出:大家的判断真对!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请同样观察这1平方分米的大小,并记住它的大小。追问:1平方分米是怎样一个正方形的大小?

(2)引导:你能用手势比划出1平方分米的大小码?试着比划给老师看一看。指导:1平方分米可以这样比划:一只手手心朝前,一只手手心朝里,用拇指和食指搭成边长大约1分米的正方形,1平方分米大约就是这么大。想象:大家在头脑里画出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记住它的大小。提问: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接近1平方分米呢?请你举出说一说。(学生举例交流)强调:1平方分米就是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大小。.(3)测量:请大家拿出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纸片,同桌两合作,再量一次课桌面,看看大约多少平方分米。(学生操作测量)交流:课桌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指名几人说结果)这次测量结果里的数相同了吗?为什么这次会相同呢?提问:我们是怎样测量的?把你的量法做给大家看一看。(指名学生演示)说明:测量长方形面的面积,可以一行一行地量出这一行是多少平方分米,再量出有多少行,得出一共有多少个平方分米。长方形桌面含有多少个1平方分米,面积就是多少平方分米。 4.认识平方米。

(1)引导:根据前面的学习,你认为1平方米应该是怎样的一个正方形的大小?说明:边长1平方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板书画出边长1米的正方形,并板书:1平方米——边长1米的正方形)像这样大的正方形是1平方米。量较大面的面积,通常用平方米作单位。

提问:1平方米还可以怎样写?学生读一读。 (2)引导:你能用米尺摆出1平方米吗?由组长负责,带领全组同学在前面或后面摆一摆,看一看1平方米有多大;再往里面站人,看看1平方米的地方可以站多少个同学。

学生操作,教师指导。

提问:看到1平方米有多大了吗?你个例子说说,什么物体的面大约1平方米? 1平方米大约可以站多少个同学?说明:1平方米是边长1米的正方形。像大家刚才那样站9~10个同学所占的面积大约1平方米。

(3)引导:根据黑板上画的1平方米,你能估计一下黑板面大约有几平方米大小吗? 5.梳理面积单位。

(1)提问:通过上面的学习,你认识了哪些面积单位? 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各有多大?你能比划或者举例,说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大约各有多大吗? (2)让学生读一读板书的面积单位的三句话。提问:这三个面积单位从大到小怎样排列?说明:其实还有比1平方厘米更小的,比1平方米更大的面积单位呢,以后我们再认识。(在板书的3个面积单位两端往左右标出箭头)

三、练习巩固,深化认识1.做“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摆一摆,量出面积特别是多少。

交流:长方形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你是怎样摆的?(演示、观察每排摆了几个1平方厘米,摆了几排,一共多少平方厘米)正方形面积是多少?你摆了几排,每排有几个1平方厘米?说明:一个图形含有多少个1平方厘米,面积就是多少平方厘米。在测量长方形或正方形面积时,可以像刚才这样,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量一量,看每排是几个1平方厘米,有几排,就能知道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做“想想做做”第2题。让学生在图下对应填写单位名称。交流:你是怎样填的?这两个单位有什么不同?你发现有什么联系吗?(用1厘米做正方形的边长,面积就是1平方厘米)指出:长度和面积的意思不一样,长度是线段的长短,面积是面的大小。所以长度单位用线段表示,面积单位要用正方形表示。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引导:这里要填哪些面的面积单位?插图表示什么地方的大小?请小朋友想想这些面的实际大小,看看量得的数,想想用哪个单位名称,再在( )里填一填。

交流:你是怎样填的?选择3道要求说说怎样想的。

说明:选择面积单位,要想想物体面的实际大小,再看看量出的数,思考用哪个单位是正确的。

四、全课总结,交流收获

1.课堂总结。

提问:这节课你认识了什么?有哪些收获?还有问题要帮助解决吗?

2.课后活动。

布置:每个小组由组长负责、相互合作,用旧报纸拼出1平方米的正方形,量一量黑板面积和门窗面积,在小组之间交流。回家作业:补充习题第49页。

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通过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初步渗透事物之间具有内在联系,并可以互相转化的观点,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3.培养学生分析、推理、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正方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师:我们掌握了面积、面积单位和长方形面积的计算,请同学们回忆以下几个问题.

1.什么叫面积?

(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2.测量或计算面积时,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3.闭上眼睛想一想,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各有多大?然后用手比划一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大小.

4.想一想长方形、正方形各有什么特征?

(长方形有四条边,对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

5.要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哪两个已知条件?

(长和宽各是多少)

二、学习新课.

1.看图列式计算长方形面积.

投影出示长6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单位:厘米)

(逐步移动长方形的宽,直至使长方形转化为正方形)

长6厘米、宽2厘米     6×2=12(平方厘米)

长6厘米、宽3厘米     6×3=18(平方厘米)

长6厘米、宽4厘米     6×4=24(平方厘米)

长6厘米、宽5厘米     6×5=30(平方厘米)

长6厘米、宽6厘米     6×6=36(平方厘米)

师:长6厘米、宽6厘米,这是一个什么图形?(正方形)

2.怎样计算正方形的面积?

学生通过研究,讨论得出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老师板书)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师:我们利用这个公式,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出示例题)

例:有一块边长是5分米的正方形玻璃,它的面积是多少?

(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老师板书)

5×5=25(平方分米)

答:它的面积是25平方分米.

三、巩固反馈.

1.量一个正方形手帕的边长,并计算它的面积.

(请一个同学量一下,告诉大家,正方形手帕边长3分米)

3×3=9(平方分米)

答:它的面积是9平方分米.

2.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

投影出示.

(1)单位:厘米

2×2=4(平方厘米)

(2)单位:分米

9×9=81(平方分米)

答:正方形面积是4平方厘米. 答:正方形面积是81平方分米.

3.有一张方桌,桌面的边长是8分米.要配上一块与桌面同样大的玻璃,这块玻璃的面积应该是多少?

8×8=64(平方分米)

答:这块玻璃的面积是64平方分米.

4.一块长方形菜地的面积是120平方米.它的长是24米,它的宽是多少米?

想:根据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考虑.

120÷24=5(米)

答:它的宽是5米.

5.怎样验算?

下面请同学们看一道思考题.(投影出示)

用一根长40厘米的细铁丝,围成几个不同的长方形,再围成一个正方形,算一算围成的图形中哪一种面积最大?

分析:首先计算出长方形的长与宽的和.

40÷2=20(厘米)

(按长、宽都是整厘米计算)

长方形的长   长方形的宽   面积

19厘米     1厘米     19平方厘米

18厘      2厘米     36平方厘米

17厘米     3厘米     51平方厘米

16厘米     4厘米     64平方厘米

15厘米     5厘米     75平方厘米

14厘米     6厘米     84平方厘米

13厘米     7厘米     91平方厘米

12厘米     8厘米     96平方厘米

11厘米     9厘米     99平方厘米

10厘米     10厘米     100平方厘米

师:从上面情况,清楚看出当长和宽相等时,也就是围成正方形时,它的面积最大.

10×10=100(平方厘米)

答:围成的正方形的面积最大,有100平方厘米.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同学们掌握得很好,还有什么问题吗?

五、作业.

1.有一张方桌,桌面的边长是8分米.要配上一块与桌面同样大的玻璃,这块玻璃的面积应该是多少?

2.拿一张边长是10厘米的正方形纸板,剪下一个长10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剩下的部分是什么形?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教案点评:

本节课学习正方形面积的计算.首先对于所要涉及到的基础知识进行复习,铺垫.复习面积的意义,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以及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在复习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引出新课的学习,这样考虑学生接受起来比较自然,易于掌握.

教学过程采用投影抽拉片,直观形象,通过长方形宽的变化,使长方形转化为正方形.学生能比较轻松地推出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使学生体会到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同时渗透了转化的思想.

巩固反馈安排了基本练习,为巩固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思考题是让学生对周长相等,面积不一定相等、周长相等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正方形面积最大.有一感性的认识.

探究活动

面积变换

活动目的

1.使学生在变换图形的过程中进一步熟悉面积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计算能力.

活动准备

若干根12厘米长的细铁丝.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题目:用一根长12厘米的细铁丝做一个正方形框架(如图),它围成的图形的面积为9平方厘米.请在不剪断铁丝的情况下,设法把所围的面积逐次变成8平方厘米、7平方厘米、6平方厘米、5平方厘米、4平方厘米、3平方厘米、2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你能办到吗?

2.学生分组,先讨论,然后动手操作.

拼正方形

活动目的

通过拼摆图形,培养学生的动手、观察、计算能力.

活动准备

若干组纸片,每组有如下三张纸片.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题目:用这三张纸片能不能拼出一个正方形?为什么?

2.学生分组,教师发给每组一组纸片.

3.学生进行拼摆,然后选派代表说出理由.

圆的面积教案 篇七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引导学生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和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并渗透极限、转化的数学思想。

3、在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中,运用转化的思考方法,通过让学生观察“曲”与“直”的转化,向学生渗透极限的思想,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

圆面积的计算公式推导和运用。

课前准备

一个大圆、剪刀、小正方形。

课时安排:1课时

授课人

授课时间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导入新课。

教师引导交流:(出示一个圆)我们已经认识了圆,说说你对圆的了解。

学生说出自己的见解。

教师引导交流:如果圆的半径用r表示,周长怎样表示?周长的一半怎

样表示?

学生做出回答。

教师引导交流:圆的周长和直径、半径有关。大家猜想一下,圆的面积与谁有关?

二、探索尝试,解释交流。

教师引导交流:同学们的猜想对不对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验证一下。

大家可利用昨晚把圆剪开后,拼成的图形展示一下,看看发现了什么?

全班汇报交流:谁想先来展示一下?(学生回答)

教师引导交流:你能让平行四边形的底再直一点吗?

学生领悟: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是扇形,拼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

学生领悟:多分几份,平行四边形的底就会直一些。

教师引导交流:对,如果把圆平均分成8份、16份、32份会怎么样?

教师引导交流: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分成128份呢?如果把这个圆平均分的份数越来越多呢?

教师引导交流:对,把圆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就越近似于平行四边形。

教师引导交流:若把其中的一个小扇形平均分成2份,取一份放在另一边,平行四边形就变成了什么图形?

师:这样就把求圆转化成了求长方形。

教师引导交流:你认为转化成的长方形与圆有什么关系?

生:他们的面积相等,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宽相当于半径。

教师引导交流:你能根据它们的关系,推出圆的面积公式吗?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圆的面积=c÷2×r=πr×r=πr2

教师引导交流:如果用s表示圆的面积,那么圆的面积公式可以写成:

s=πr2

教师引导交流:黑板上的这个圆半径是10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

三、巩固练习

1、请同学们利用公式,求出“神舟五号”飞船预先设定的降落范围是多大。

建议:可以先画模拟图,然后想办法得出比预定范围小了多少平方米。

2、自主练习第1题。

3、 自主练习第2题。

给出圆的直径求圆的面积,必须先求出圆的半径,再求圆的面积。

4、 自主练习第3题。

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札记:

圆的面积教案 篇八

教学内容分析:

圆的面积是学生认识了圆的特征、学会计算圆的周长以及学习过直线围成的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以前所学图形的面积计算都是直线图形面积的计算,而像圆这样的曲边图形的面积计算,学生还是第一次接触到,所以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教学关键之处在于学生通过观察猜想、动手操作、计算验证,自主探索、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并能灵活应用圆的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本课的教学应紧紧围绕“转化”思想,引导学生联系已学知识把新知识纳入已有知识中分析、研究、归纳,从而完成对新知的建构过程,建立数学模型,培养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学生情况分析:

小学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很大程度属于直观几何的学习阶段,而几何本身比较抽象的。本节内容学生从认识直线图形发展到认识曲线图形,又是一次飞跃,但从学生思维角度看,五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抽象和逻辑思维能力。这一学段中的学生已经有了许多机会接触到数与计算、空间图形等较丰富的数学内容,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归纳、类比和推理的数学活动经验,并具有了转化的数学思想。所以在教学应注意联系现实生活,组织学生利用学具开展探索性的数学活动,注重知识发现和探索过程,使学生感悟转化、极限等数学思想,从中获得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在学习活动中,要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操作、观察、填表、验证、讨论和归纳等数学活动的过程,探索并掌握圆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面积,并能应用公式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构建数学模型。

2、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感悟极限思想的价值,培养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用数学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难点:圆的面积推导过程中,极限思想(化曲为直)的理解。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面积转化教具。

学具:书、计算器、16等份教具、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师:大家看,一匹马被拴在木桩上,它吃草的时候绷紧绳子绕了一圈。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复习圆的相关特征)

师:那马最多能吃多大面积的草呢?

师:圆所围成的平面的大小就叫做圆的面积。

师: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圆的面积。(揭示课题)

2、师:你想研究它的哪些问题呢?(引导学生提出疑问)

【设计意图:在教学过程的伊始就用这个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来导入新课的学习,既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可以为后面圆面积的学习奠定基础,更可以让学生从课堂上涉猎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二、猜想验证、初步感知

1、实验验证

(1)师:猜一猜,圆的面积可能会和它的什么有关系?

师:你觉得圆的面积大约是正方形的几倍?

(2)师:对我们的估计需要进行?

生:验证。

师:用什么方法验证呢?

师:下面请大家先数数圆的面积是多少。

师:数起来感觉怎么样?有没有更简洁一点的方法?

(引导学生发现可以先数出 个圆的方格数,再乘4就是圆的面积)

(让学生在图1中数一数,用计算器算一算,填写表格里的第1行。)

圆的半径

(cm)

圆的面积

(cm2)

圆的面积

(cm2)

正方形的面积

(cm2)

圆的面积大约是正方形面积的几倍

(精确到十分位)

(3)师:只用一个圆,还不足以验证猜想,作业纸上老师还准备了两个圆,同桌合作,分别用同样的方法把研究成果填写在表格中。(课件出示图2和图3)

(学生完成后交流汇报。)

师:仔细观察表中的数据,你有什么发现?

生:这三个圆的半径虽然不同,但是圆的面积都是它对应正方形面积的3倍多一些。

3、师:正方形面积可以用r2表示,那圆的面积和它半径平方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生:圆的面积是它半径平方的3倍多一些。

小结:我们经过猜测——数方格——验证,最终发现圆的面积是正方形面积也就是它半径平方的3倍多一些。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数方格开始学习圆面积的计算,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学习,有利于充分激活学生已有的关于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知识和经验,从而为进一步探索圆的面积公式作好准备。由数方格获得的初步结论对接下来的转化推导相互印证,使学生充分感受圆面积公式推导过程的合理性。】

三、实验操作、推导公式

1、感受转化,渗透方法

(课件再次出示马吃草图)

师:知道了3倍多一些,就能准确算出这匹马最多可以吃多大面积的草了吗?

(引导学生发现,3倍多一些到底多多少还不清楚,需要继续研究能准确计算圆面积的方法。)

2、师:大家还记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分别是如何推导出来的吗?

(学生回忆后汇报,教师演示,激活转化思路)

3、第一轮探究——明确思路,体会转化

师:想想看,圆能不能转化成学过的图形?是否可以化曲为直呢?

生:剪圆。

师:怎么剪呢?沿着什么剪?

生:沿着直径或半径剪开。

(分别演示2等份、4等份、8等份,引导学生发现边越来越直,剪拼的图形越来越平行四边形)

4、第二轮探究——明确方法,体验极限

师:刚才我们将圆分别剪成4等份、8等份再拼成新的图形是想干什么呀?

生:想把圆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

师:那还能更像吗?

生:可以将圆片平均分成16份。

(引导学生把16、32等份的圆拼成近似的长方形,上台展示)

师:从哪儿可以看出这两幅图更接平行四边形了?

生:边更直了。

师:是什么方法使得边越来越直了?

生:平均分的份数越来越多。

(引导学生体验把圆平均分成64份、128份……剪拼后的图形越来越接近长方形)

师:如果我们平均分的份数足够多,就化曲为直,最后拼成的图形——就成长方形了。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渗透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转化,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出新的问题可以转化成旧的知识,利用旧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从而推及到圆的面积能不能转化成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如果能,我们可以很容易发现它的计算方法了。让学生迅速回忆,调动原有的知识,为新知识的“再创造”做好知识的准备。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从而得出等分的份数愈多,拼成的图形就越接平行四边形。在想象的过程中蕴含了另一个重要数学思想的渗透——极限思想。】

师:我们把圆转化成了长方形,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生:形状变了,面积大小没有变。

师:这样就把圆的面积转化成了?

生:长方形的面积。

师:要求圆的面积,只要求出?

生:长方形的面积。

5、第3轮探究——深化思维,推导公式

师:仔细观察剪拼成的长方形,看看它与原来的圆之间有什么联系?将发现填写在作业纸第2题中,然后小组内交流一下。

(小组讨论,发现:长方形的宽等于圆的半径,长方形的长等于圆周长的一半。)

师:长方形的宽和圆的半径相等,这里的宽也可以用r表示。那么,长方形的长又可以怎么表示呢?(重点引导学生理解长:C÷2=2πr÷2=πr)

(通过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引出圆的面积计算方法)

师:圆的面积是它半径平方的3倍多一些,准确地说是它半径平方的多少倍?

生:π倍。

师:有了这样的一个公式,知道圆的什么,就可以计算圆的面积了。

生:半径。

6、做“练一练”

完成作业纸第3题,交流反馈。

7、(课件再次出示牛吃草图)

师:这匹马最多能吃多大面积的草,现在会求了吗?

【设计意图: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通过自己主动的观察、思考、交流。运用已有的经验去探索新知,把圆转化成已学过的长方形来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通过实验操作,经历公式的推导过程,不但使学生加深对公式的理解,而且还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演算推理能力,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形结合的内在美,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四、解决问题、拓展应用

1、师: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与圆面积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

(课件出示例9)

分析题意后学生独立完成书本第105页例9。

(组织交流,评价反馈)

2、完成作业纸第4题

师:接着看,默读题目,完成作业纸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反馈)

五、全课小结、回顾反思

师:你们对于圆面积的疑问现在解开了吗?又有了哪些新的收获?

师:同学们,猜想验证、操作发现是我们在数学学习中探索未知领域时经常要用到的方法,用好它相信同学们会有更多的发现!

【设计意图:全课总结不仅要重视学习结果的回顾再现,也要关注学习经验的反思提升。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学到了科学探究的方法。】

板书设计:

圆的面积

转化

新的图形学过的图形

演示图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圆的面积=圆周长的一半 × 半径

S=πr×r

=πr2

(1)3.14×22(2)8÷2=4(cm)

=3.14×43.14×42

=12.56(cm2)=3.14×16

=50.24(cm2)

幼儿园大班数学面积教案 篇九

活动目标:

1、通过数方格的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初步体验面积的守恒。

2、在操作过程中能积极尝试,主动学习。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小长方形每人5个三角形若干记录纸笔

活动过程:

一、设疑(教师出示两个形状不同,但面积相同的纸)

师:小朋友,老师这儿有两张纸,你们觉得它们一样大吗?为什么?你能有什么办法证明谁大,谁小?

小结:这两张纸到底谁大?谁小?这问题可好难?怎么办?如果我给你们一些小长方形,你们能利用小长方形来解决谁大,谁小的问题吗?

二、利用小长方形,形成初步的面积守恒概念

师:谁来用小长方形试一下?这张纸你用几个小长方形铺满的?再试一下另外一张纸,需要几个小长方形?

小结:这两张纸都用了5个小长方形,说明它们是一样大的。

三、幼儿操作,巩固概念。

师:请小朋友每人拿5块小长方形,拼出一个图案,并把你的图案的形状记录下来。

小结: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朋友们都拼出了那些图案。你们拼出的图形都用了几块小长方形。我们都用了5块,说明这些图形都是一样大的。

四、幼儿操作,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师“现在,你们看,老师手中有什么?这三角形有多大吗?请你们看一下,这两个图形是不是一样大?为什么?

现在,也请你们用三角形和小长方形拼出一个图形,并把图形的形状和你使用了几块长方形几块三角形记录下来。

小结: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些图形,你觉得哪些图形是一样大小的?

活动延伸:

师:在小朋友的操作纸上,有一些图形,请你们看一看,哪些图形是一样大小的。请你用一定的标记把它标出来。

活动反思:

数学来源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以上9篇幼儿园大班数学面积教案就是宣传员小编为您分享的面积教案的范文模板,感谢您的查阅。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