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案优秀6篇

100 2023-11-17 20:32 精优范文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是一首简短的诗歌,通过记叙我将心爱的蝈蝈送给盲婆婆的故事,表现了当代少年儿童关爱他人的好思想、好行为,褒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下面宣传员为大家整理了6篇《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案,希望可以帮助您更好的写作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篇一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案优秀6篇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1、认识生字。

2、初读课文。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字,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理解词语。

教学准备:投影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提出课题,解题。

三、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借助拼音轻声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词语。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喜滋滋邻居送给田野

欢乐童年往日替

2、检查自学效果。

3、齐读生字词。

4、各自试读课文。

5、指名读课文。

6、分小节,理清脉落。

练习。

看下面四个小节的意思,对照课文,在括号里填上序号。

( ) 向盲婆婆表示自己的心意。

相信会使盲婆婆满意。

给盲婆婆送蝈蝈。

向盲婆婆说明送蝈蝈的目的。

7、齐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课文。

2、激发学生奉献爱心、关心和帮助残疾人。

教学重难点:理解重点词、句。

教学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精读训练。

1、看图。

出示投影片。

(1)图上画了那两个人?

(2)戴红领巾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3)盲婆婆神情怎样?

2、分小节学习。

第一小节

(1)指名读。

(2)这一小节只有一句话,告诉我们这位"红领巾"提回蝈蝈时神情怎样?他为什么这样高兴?他为什么要关心盲婆婆?

(3)小结。

第二小节

(!)指名读(板书:让它替我唱歌)

(2)这一小节有几句话?第一句说了什么?蝈蝈真的会唱歌吗?

(3)小结。

第三小节

(1)指名读,(板书:领看到清波想起欢乐)

(2)这一小节有几句话?这句当中的"歌声"是什么意思?

(3)出示投影片,图上盲婆婆手里拿着什么?她的神情怎么样?

第四小节

(1)这一小结有几句话?为什么让蝈蝈来替他做事呢?

(2)"红领巾"说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3)指名朗读,小结。

二、总结。

这首儿童诗说的是"红领巾"送蝈蝈给盲婆婆,让盲婆婆得到欢乐,表现了少先队员对残疾人的爱心。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指导朗读,背诵,写字。

教学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指导背诵。

教学准备: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朗读指导。

1、把握朗读感情的基调。

2、教师范读。

3、学生练读。

4、指名读。

二、背诵。

1、放录音欣赏。

2、指着板书引导背诵。

3、各人轻声试背。

4、指名背诵,评议指导。

5、同座二人交替换背,听给一次。

6、全班齐背。

三、写字指导。

1、须按笔顺描红的生字。

2、其它要描红的生字。

四、作业练习。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课堂实录 篇二

在朗读中悟情 在悟情中陶冶心灵

宁夏青铜峡光辉中心小学 包嘉雯

教材分析: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苏教版第三册第五课)是一首儿童叙事诗。通过记叙“我”将心爱的蝈蝈送给盲婆婆的故事,表现了当代少年儿童关爱他人的好思想,好行为,褒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学本课重在带领学生体悟“我”送蝈蝈的用意:在我上学时让她替“我”为盲婆婆唱歌,让盲婆婆从蝈蝈的歌声中感受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和回想童年时光的欢乐,充分展示了儿童的美好心灵,让学生从中体会人间真爱,陶冶心灵。

本文的教学时间为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是初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和生字词语的学习。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进一步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积累abb式的词汇。

3、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激起学生奉献爱心,主动关心他人,尊老帮残的美好意愿。

学情分析:

这是一首主题鲜明集中,人物形象生动,语言浅近明快,富有儿童情趣的叙事诗,洋溢着浓浓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直接联系不够普遍。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我积极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欲望,尽量缩短文本与生活的距离,既抓“送蝈蝈”的叙事线,又抓“献爱心”的情感线,深入理解诗歌涵义,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事小情深,在朗读中陶冶美好的心灵。本节课的设计我主要采用读悟教学法和想象教学法,让学生在充分的读中体会“我”的美好心灵,在想象说话中表达自己的感情,从而体会诗歌的语言文字之美及其中蕴含的情感之美。

教学流程:

一、紧扣课题 激趣导入

1、复习。

(1)认读生字词语。

(2)轮流读诗歌,检查初读情况。

2、出示课题,齐读课题,师生共同理解“盲婆婆”这个词。重点理解“盲”字,感悟“盲”的世界。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三分钟,处在“盲人”角度感受一下“盲婆婆”的生活。

3、要求学生谈谈自己这三分钟的感受。

4、再读课题,设疑:“我”为什么要送给盲婆婆蝈蝈呢?一只蝈蝈能给盲婆婆带来什么呢?

(课题“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是诗歌精华所在,极富生活气息和人情味,在课题中抓住一个“盲”字,为学生留足时间充分去感受盲婆婆黑暗而寂寞的生活,为下文进一步学习做下对比铺垫。读课题后设疑,有效的激发了学生探究文本的兴趣、欲望。)

二、以读激情体会“我”的美好心灵

1、学习第一节,“我”捉到了一只怎样的蝈蝈?指名读第一节。

2、多媒体展示蝈蝈的实物图,播放蝈蝈的叫声,让学生感受蝈蝈的可爱。

3、学生自由读第一节,找一找你从哪些词中感受到“我”对蝈蝈的喜爱之情?(乐呵呵、喜滋滋)

4、指导积累abb式词语。

5、“我”面对这样一只爱不释手的蝈蝈做出了怎样的决定?(指导学生观察第一幅插图)

6、此时“我”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请你用自己理解的读的方式表达出来。指导读出词语“乐呵呵”、“喜滋滋”的语气。(自读、指名读、师生评议)

(此环节设计欣赏蝈蝈的外形、叫声,说明我对蝈蝈的喜爱,而“我”又转送给了盲婆婆,表达了“我”对盲婆婆的同情、关心、帮助,在多种形式的读中体会“我”的美好心灵。abb式词语的积累,既丰富了学生的词汇量,也体会到了作者用词的精妙。)

三、以读悟情,陶冶心灵。

1、学习第二节

(1)、质疑引读:“我”为什么要送给盲婆婆蝈蝈呢?请同学们默读第二节。

(2)、“会唱歌”指的是蝈蝈的什么?说明了什么?

(3)、说说“我”将蝈蝈送给盲婆婆的目的是什么?

(4)、“我”上学时想让它为盲婆婆唱歌,帮她消除寂寞,带来欢乐,那“我”平时是怎样帮盲婆婆的呢?

(5)、此时你看出图中的小男孩是一个怎样的小学生?(看第一幅图)

(6)、让我们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第二节呢?(指导朗读)

(本环节通过释疑,让学生明白了“我”送蝈蝈的用意是为盲婆婆唱歌,消除“我”不在时的寂寞,让学生在对小男孩的评价中体会“我”的美好心灵,受到情感的熏陶。)

2、学习第三节。

(1)、质疑引读:蝈蝈的叫声真的能给盲婆婆带来欢乐吗?请同学们轻声读第三节。

(2)、谁能发现蝈蝈歌声的神奇力量?(指导看第二幅插图)你看盲婆婆双手捧着蝈蝈,聚精会神地听着听着,(播放蝈蝈的叫声)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3)、歌声还会带领盲婆婆到哪里?请用“歌声会… …歌声会… …”这一句式说话。(自由组合,讨论交流。)

(4)、教师小结:蝈蝈的歌声使盲婆婆仿佛置身于原野之中,看到了原野中的一切。她听着、想着,心中充满了欢乐。好象恢复了与五彩世界的联系,她的眼中似乎不再黑暗,而是充满了光明。

(5)、让我们再次把光明带给盲婆婆。指导朗读,重点读好“流淌的清波”、“难忘的欢乐”、“您”。(指名读,读后评价,全班齐读)

(6)、盲婆婆此时欣赏着蝈蝈美妙的歌声,会说些什么呢?

(本环节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说,让学生充分的去体会盲婆婆此时的欢乐心情,再加上想象说话,更让盲婆婆走进了学生的日常生活,缩短了她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不断领悟奉献爱心,主动关心他人,尊老帮残是多么愉快的事。)

3、学习第四节

(1)、听老师范读第四节,你从中看出或读出了小男孩的心理活动了吗?知道他的心意了吗?说一说。

(2)、谁愿意读一读:学生个别读后,相互挑战。指导读好“咯咯、咯咯、咯咯… …”

(咯咯、咯咯、咯咯… …清脆的蝈蝈叫声蕴涵着“我”对盲婆婆的关心,尊敬将永远“有效”,我会坚持下去,这个动人的故事将永远让学生铭记于心。)

四、奉献爱心,升华感情。

1、读了本诗,说说你有什么感受。你对“我”想说些什么?

2、说说你自己以后该做些什么?

3、有感情的背诵本诗。

(通过学生的说,让他们去发表对诗意的理解,因为不同的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不同,在理解中陶冶心灵,在行动中奉献爱心。在朗读中再次感受语言文字之美,再次体会“我”的美好心灵,表达奉献爱的愿望。)

五、课后作业

1、模仿第三小节的诗句,想象说话。(即用“歌声会… …歌声会… …”句式说话。)

2、开展“我学会关心”活动,为周围的人做一件好事。

板书设计: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清波 看 领 替我唱歌

欢乐 想 带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案 篇三

本课初备

课时

共3课时,本课第1课时

个人复备栏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字,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理解词语。课前准备:投影片、生字卡片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提出课题,解题。

三、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借助拼音轻声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词语。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喜滋滋邻居送给田野

欢乐童年往日替

2、检查自学效果。

3、齐读生字词。

4、各自试读课文。

5、指名读课文。

6、分小节,理清脉落。

练习。

看下面四个小节的意思,对照课文,在括号里填上序号。

()向盲婆婆表示自己的心意。

()相信会使盲婆婆满意。

()给盲婆婆送蝈蝈。

()向盲婆婆说明送蝈蝈的目的。

7、齐读课文。

板书设计:练习设计: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二年级语文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5、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本课初备

课时

共3课时,本课第2课时

个人复备栏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课文。

2、激发学生奉献爱心、关心和帮助残疾人。

重点难点: 理解重点词、句。课前准备:投影片教学过程:

一、精读训练。

1、看图。

出示投影片。

(1)图上画了那两个人?

(2)戴红领巾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3)盲婆婆神情怎样?

2、分小节学习。

第一小节

(1)指名读。

(2)这一小节只有一句话,告诉我们这位红领巾提回蝈蝈时神情怎样?他为什么这样高兴?他为什么要关心盲婆婆?

(3)小结。

第二小节

(!)指名读(板书:让它替我唱歌)

(2)这一小节有几句话?第一句说了什么?蝈蝈真的会唱歌吗?

(3)小结。

第三小节

(1)指名读,(板书:领看到清波想起欢乐)

(2)这一小节有几句话?这句当中的`歌声是什么意思?

(3)出示投影片,图上盲婆婆手里拿着什么?她的神情怎么样?

第四小节

(1)这一小结有几句话?为什么让蝈蝈来替他做事呢?

(2)红领巾说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3)指名朗读,小结。

二、总结。

这首儿童诗说的是红领巾送蝈蝈给盲婆婆,让盲婆婆得到欢乐,表现了少先队员对残疾人的爱心。

板书设计:练习设计: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二年级语文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5、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本课初备

课时

共3课时,本课第3课时

个人复备栏

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重点难点: 指导背诵。课前准备:录音机。教学过程:

一、朗读指导。

1、把握朗读感情的基调。

2、教师范读。

3、学生练读。

4、指名读。

二、背诵。

1、放录音欣赏。

2、指着板书引导背诵。

3、各人轻声试背。

4、指名背诵,评议指导。

5、同座二人交替换背,听给一次。

6、全班齐背。

三、写字指导。

1、须按笔顺描红的生字。

2、其它要描红的生字。

四、作业练习。

板书设计:

练习设计:

教后记

小学二年级语文《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案 篇四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一个新偏旁,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激发学生奉献爱心,关心和帮助盲人。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认识新偏旁,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关心、帮助他人。

教具准备:投影片、词卡、小黑板。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在今天的社会,人们都非常关心残疾人,帮助他们解决难处。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讲的是一位小朋友关心一位失明老人的事。

二、板课题,解题。

1、学生字“盲”,学生书空。

2、齐读课题。

3、解释“盲婆婆”,“蝈蝈”的意思。

三、初读指导。

1、借助拼音轻声读课文,画出生字,读一读。

2、出示小黑板:读生字词。(指明读、齐读、开火车读)

3、自读课文,分小节。

4、指名读、分组比赛读、齐读。

5、看下面四小节意思,对照课文,在括号里填上序号。

(出示小黑板)()向盲婆婆表示自己的心意。

()相信会使盲婆婆满意。

()给盲婆婆送蝈蝈。

()向盲婆婆说明送蝈蝈的目的。

6、指名到黑板上填写。

7、小结。

四、指导写生字。

1、分析字形。“野”里字旁。“替”上下结构。教师范写。“喜”教师边示范边讲述。

2、同样方法学习其它的字。

五、描红练习。

第二课时

一、听写生字。

二、学习课文。

1、指导看图。

出示投影片:

(1)图上画了哪些人?

(2)系红领巾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他的表情怎么样?他拿什么?

(3)小结图意。

2、分小节学习。

第一小节:

(1)指名读。(板书:送蝈蝈)

(2)这一节说了什么?他为什么这样高兴?他为什么要关心盲婆婆?

(3)小结。

(4)齐读第一小节。

第二小节:

(1)指名读。(板书:让它、替我、唱歌)

(2)这一节有几句话?第一句说了什么?(学生答)

(3)第二句说了什么?对盲婆婆称“您”而不是“你”表达了什么意思?“红领巾”爱“蝈蝈”,但他更爱谁?

(4)小结。

(5)齐读第二小节。

第三小节:

(1)指名读。(板书:领、看到、想起、欢乐)

(2)这一节有几句话?第一句说了什么?这句中的“歌声”指什么?“歌声会领你走进田野”是什么意思?明明知道盲婆婆看不见,为什么要说她会看到小溪的清波呢?

(3)第二句说了什么?句中的“往日”指的是什么时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4)出示投影片:《盲婆婆在田野里》。盲婆婆艘手里拿着什么?她的神情怎么样?她为什么这样开心?她在什么地方?有哪些景象?

(5)小结。

(6)齐读第三小节。

第四小节:

(1)指名读。

(2)按以上学习方法学习这小节。

(3)学生自学。

(4)检查自学效果。指名说这节写了什么?

(5)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这节。

(6)小结。

三、总结。

四、指导朗读。

五、指导背诵。

六、作业设计。

1、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忘()你()邻()古()

盲()您()郊()居()

2、扩词。

野——()()()()

喜——()()()()

童——()()()()

居——()()()()

忘——()()()()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学反思 篇五

为孩子们找出一条捷径,让知识变得简单,让表达变得顺畅,让课堂变得快乐!这是我对本节课教学的目标定位。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是一首儿童叙事诗,通过记叙“我”将心爱的蝈蝈送给盲婆婆的故事,表现了当代少年儿童关爱他人的好思想、好行为,褒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诗歌的第三小节,很值得引导孩子进行说话训练:“歌声会领您走进田野,看到小溪流淌的清波。歌声会把您带回童年,想起往日难忘的欢乐。”在理解句子的基础上,我是这样引领孩子们的,拿出来与大家分享一下。

为了打开孩子的想象空间,我问孩子们:如果你就是蝈蝈,你最想把盲婆婆带到哪里去?有了“田野”的铺垫,孩子们想到了自己最喜欢的地方:“果园、公园、学校、游乐园”。在此基础上,这些孩子的回答也激发了其他孩子的记忆,他们想到了“农田、荷塘、游泳池”等等地方。接着,我又问孩子们,在果园我们能看到什么?孩子们回答:看到红通通的苹果、黄黄的柿子等等,接着问其他地方的景物,孩子们回答起来显得简单多了,因为从一年级开始,我们就对春夏秋冬的景物进行过讨论,甚至写过话。这样,再来进行“歌声会领您走进……看到……”这样的表达训练,就等于是将两个问题进行组合,孩子们表达起来得心应手。

有些孩子的思维比较局限,在特定的`环境中如果没有老师的引路,想象的空间得不到更广的拓展,所以,我们给他们多一点扶持,就等于多给他们得到成功的机会,他们的自信就会多一点,离真正的成功就更近一点!

但教学中生字教学不够突出,听课老师提出,这是第一课时,应把握好低年段的教学目标:把识字写字放在教学任务的首位。大家建议运用字理知识教孩子识字,尤其是本节课的新偏旁“卩”。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课堂实录 篇六

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上册《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教材解读:《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是一首儿童叙事诗,它主要有三大特点:

1、文本语言真挚自然,活泼亲切,琅琅上口。学生通过反复地多元朗读,能深入理解诗歌的含义,感悟事小情深,在朗读中陶冶美好心灵。

2、文本思想触及了学生的情感世界。学生纯真的童心折射着善良的光辉。关心、帮助他人,使他人得到快乐,这是童心中闪光的金子。关爱他人的意识一旦与学生的情感世界相碰撞,自然会迸发出共鸣的火花、成功的火花。

3、文本形式“链接”了学生的想象世界。文本语言文字和两幅插图生动形象,充满情趣,又自然地腾出“空白”,给学生驰骋想象、发挥创造的天地,给学生表达感受、口语交际的空间。

设计理念:

课标指出:“诗歌要展开想象,感受语言的优美。”诗歌本身含蓄凝练,情感丰富。所以要重视整体感悟,培养良好的语感,并要能外化为朗读时的语调、表情、动作。让学生在观看插图,反复诵读后,借助想象和表演,化干瘪枯燥的符号为形象鲜活的画面,在丰富的语言实践活动中,体验课文的内涵,悟出言中之意,文中之美。

学习目标:

1、认知目标: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

2、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能根据文本和插图进行合理地想象,并生动地表达出来。

3、情感目标: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激起学生奉献爱心、关心他人、尊老爱残的美好愿望。

教学准备:录音机、录音带(蝈蝈的叫声、一段轻快的音乐)、教学挂图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学会字词,读通课文。

第二课时:品读课文,体会情感。

教学过程(本设计为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趣味导入

1、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又认识了几个生字宝宝,现在它们排着队来看你们啦!快和它们打招呼吧!

2、小朋友们读得真棒,老师要讲一段故事来奖励你们:

有一个小男孩,他的邻居是个盲婆婆,已经好多年没有看到美丽的鲜花、明媚的阳光了。她的世界除了黑暗还是黑暗。这个小男孩经常去陪这位可怜的盲婆婆,给她带去了很多快乐。可小男孩发现,当自己去上学时,老婆婆一个人还是很孤单。这可怎么办呢?他想啊想,终于想出办法来了。

[设计意图:教学课文前,用可以为下文抛砖引玉的故事来奖励学生,既创设了轻松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故事里盲婆婆的形象也激起了学生的同情心,为下面的感悟文本、情感共鸣做好了铺垫。]

二、进入情境、整体感知

1、(出示挂图)引导看图:你们看,小朋友想出了什么办法?可以从他的表情看出他的心情怎样呢?

2、是啊!从他的表情一看就知道他很高兴,那你们能不能自己读第一节,找出描写小朋友高兴的词呢?(引导用笔画出关键词“喜滋滋”、“乐呵呵”)

3能通过朗读让老师知道你们已经明白这两个词的意思了吗?

(自读、赛读、评读、 齐读 )

4、你还说出像“乐呵呵”“喜滋滋”这样的词语吗?

5、现在你们就是那个想出办法的小朋友,把你们高兴的心情读出来吧!可以边读边做动作。

[设计意图: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思维以形象性为主。教学时以故事、图画、动作等多种手段,创设了直观的形象及与文本相符合的情境,使学生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中感受语文学习的情与趣。]

三、入情入境、合作解疑

1、是啊!“我”为什么要送蝈蝈给盲婆婆呢?蝈蝈能给盲婆婆带来快乐吗?

2、围绕这两个问题进行小组学习。

3、学生交流读书的收获(“我”送蝈蝈的用意)。

各组采取不同的方式汇报理解,如朗读、表演、复述等。

[设计意图:营造民主、轻松的氛围,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多种形式的汇报,平添了教学的情趣,活化了课本,使学生的课堂学习充满了生命活力,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表达、交际、表演等各种能力的锻炼。]

4、学生提出读书中的困惑(盲婆婆看不见东西,课文为什么说“歌声会领您走进田野,看到小溪流淌的清波”?盲婆婆年纪那么大了,“歌声又怎么把您带回童年,想起往日难忘的欢乐?)

5、老师引导帮助理解。

(1)学生闭着眼睛听蝈蝈唱歌,交流自己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

(2)盲婆婆听着听着,她的眼前会出现一幅怎样的画面呢?看图描述。

(3)小朋友们,你们现在的幸福时光就正属于金色的童年,平时玩什么觉得最有趣、最令人难忘呢?

(4)你们的课余生活真是丰富多彩,盲婆婆小时候也应该是这样啊。可她双目失明了,无法看到这美好的大千世界,但是听了蝈蝈美妙动听的歌声,她感受到了这美好的一切,所以她非常快乐。

[设计意图: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引导学生主动质疑,教师参与释疑,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

6、你能通过朗读把这种快乐体现出来吗?(让学生配乐朗读)

7、蝈蝈的歌声还会带领盲婆婆到哪里呢?仿用“歌声会……歌声会……”的句式创作诗歌。(自由组合讨论、交流)

[设计意图:以图画、音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充分地联想感悟,接着创设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多维互动课堂,激发学生读的热情。通过多形式、多层次地朗读,让学生真正进入课文的意境中,在读中意会、读中感悟、读中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同时,运用知识迁移的原理安排语言训练,创造出源于课文的形象,使学生不仅体验到蝈蝈的歌声给盲婆婆带来的快乐,而且受到爱的熏陶。]

四、读中感悟、内化体验

1、生自由读第四节。

2、你读懂了小朋友关心盲婆婆的心意了吗?能通过朗读来体现吗?(让学生说一说,再读一读。)

3、老师也读懂了。(师范读)

4、让我们都来当一回可爱的蝈蝈,给盲婆婆带来更多的快乐吧!(齐读)

[设计意图:当学生已经深入感悟了文本情感后,用有声有色地范读,推动学生的情感波澜,让他们在发自内心的朗读中自由畅想感悟文中的小朋友关爱他人的美好品质。]

五、拓展想象、升华情感

1、想象,当盲婆婆听着歌声,回想着清澈的小溪、快乐的童年。盲婆婆会对那个小朋友说些什么?

2、如果你是盲婆婆的邻居,你会为她做些什么?(生畅谈)

3、你们和那个关心别人的小朋友一样,都是值得大家称赞的。

4、让我们把涨满心里的感情带进课文里,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尽情地读吧!(配乐)

[设计意图:利用课文空白,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悟,想象盲婆婆会怎么说,借盲婆婆表扬小朋友的语言,来触动孩子们的内心情感,再适时引导想象自己如果是盲婆婆的邻居,会为她做些什么?来升华学生的情感。这样既让学生的思想自由驰骋,又关注文本的情感取向,使学生在思维碰撞中体验文本情感、在情感体验中感染熏陶,使学生奉献爱心、主动关心他人的美好意识得到内化和升华。]

六、引导背诵、积累内化

1、这么美的一首诗歌,我好喜欢,已经会背了,你们呢?敢和老师比赛吗?

2、好,你们抓紧时间再练习一下自己最喜欢的部分。

3、我可不想以大欺小,想请同学代替我比赛。哪些同学愿意代替我?哪些同学敢和我的代理人比赛读书?

4、背书比赛,师生评议。

[设计意图:学生在之前不断地品读、评读,理解、感悟,课文内容已在他们的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时,让他们挑战和老师比赛,进行背诵练习一定充分而有兴致。让同学代替老师参加比赛,学生的激情空前高涨,人人都想过“老师瘾”吗,更想赛过“老师”呀,比赛定能尽情发挥,有感情地背诵就水到渠成了。]

七、作业超市,自主选择

1、小演员:小组合作表演全文。

2、小朗诵家:有感情地配乐朗诵。

3、小书法家:认真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4、小作家:写写学习本课的点滴体会;仿写一首小诗。

5、小天使:去敬老院等地方奉献爱心,给他人带去快乐。

[作业设计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意愿,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给学生以情感表达的机会,自主选择作业形式。]

板书设计:

5、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领 看到 清波

唱歌 盲婆婆

带 想起 欢乐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上面就是宣传员给大家整理的6篇《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案,希望可以加深您对于写作送给盲婆婆的蝈蝈的相关认知。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