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绝弦》教案(优秀3篇)

100 2023-11-06 23:39 精优范文

伯牙绝弦,也叫做伯牙鼓琴。是讲述知音难求的一个故事,伯牙与锺子期是一对千古传诵的至交典范。伯牙善于演奏,锺子期善于欣赏。这就是“知音”一词的由来。以下是宣传员给大家分享的3篇《伯牙绝弦》教案,希望能够让您对于伯牙绝弦的写作有一定的思路。

《伯牙绝弦》说课稿 篇一

《伯牙绝弦》教案

这次参加“课内比教学”活动,我所执教的内容是六年级上册第25课—《伯牙绝弦》。《伯牙绝弦》是一篇文言文,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故事荡气回肠,耐人寻味。伯牙喜欢弹琴,钟子期有很高的音乐鉴赏能力。不管伯牙如何弹琴,子期都能准确的道出伯牙的心意。子期死后,伯牙悲痛欲绝,觉得世上再没有人能如此真切的理解他,“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伯牙绝弦是交朋结友的千古楷模,确立了中华民族高尚人际关系与友情的标准,属于中华民族优秀经典诗文。

本文行文简洁、流畅,不足百字,而且古今字义差别不大。有助于培养学生借助注释,自主读懂课文的意思。

本课教学目标有三点: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体会伯牙失去知音后悲痛欲绝的心情。

教学目标是进行教学设计和开展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在备课时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结合本课内容特点,主要设计了“自读自悟—品味交流”的教学方法。具体说来可分为学生的“读”和“悟”,“说”和“写”,老师的“导”、“染”、“补”。

“读”是学习文言文的主要方法。我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让读贯穿始终。新课导入后,就按照“要求学生读准确、读通顺、读流畅”的目标,确定了五个读的环节:一是教师范读或教读,要求学生注意老师读的停顿和语气;二是学生按照提示自读;三是学生试读,老师指导;四是指名通读全文,老师评价;五是全班配乐齐读,感受文章的节奏和韵味。然后又“读”“悟”相结合,先让学生凭借注释读懂课文的内容,接着又采用悟中读,读中悟,分角色读等方式,让学生充分感受伯牙和子期相互欣赏、相互理解的真挚友谊,体会伯牙失去知音后的悲痛心情。

“说” 是生生、师生之间交流的主要方式。我在本课教学设计时,充分考虑了要多给学生发言的机会和时间。允许学生发表对课文内容个性化的理解。学生会说的老师坚决不说,学生不会说的要引导学生说,尽量营造一种宽松的学习环境,让所有的学生都敢畅所欲言,在交流中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写”是语文教学的最高目标。当学生对事物有一定的理解和感受后,往往能写出真知灼见。学完本课后,我想学生在思想上必定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感染,是最有话写的时候,于是我设计了“听着这千古绝唱,读着这动人的故事,你感动吗?面对悲痛与绝望的伯牙,也许你想安慰他,也许你想赞美、鼓励他,也许你还想到了别的,拿起你的笔来写一写吧。”这样一个环节,让学生完全融入故事中人物的思想感情里去。

“导”是新课程理念下老师教学的主要方法。我在设计本课中始终把启发、引导作为我的课堂角色。把引导学生“品味交流”作为把握重点,突破难点的手段。不管学生是读中悟,还是悟中读,我都是一个组织者和指导者。

比如在落实“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这一教学目标时,我将“绝弦”作为切入点,首先设置了“伯牙为何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这一问题,引导学生找到“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这一答案。然后又设置“从课文哪些描写中可以看出他们是知音?”等问题,引导学生体会艺术美以及伯牙、子期之间相互欣赏、相互理解的真挚友情。

比如在理解“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这句话时,我设计了“既然伯牙善鼓琴,那他除了用琴声表现高山流水,还会表现哪些动人的场景呢?”这一问题,引导学生想象回答:皎皎明月、依依杨柳、皑皑白雪、沙沙春雨——然后又设置“如果你是子期,伯牙鼓琴志在明月,志在杨柳,志在白雪,志在春雨,你怎么赞叹?”等问题引导学生体会伯牙琴技出神如画,钟子期欣赏水平同样高超。

“染”就是在课堂上创设一种情境,营造一种氛围,让学生从中受到熏陶和感染,从而激发思想的火花。我在设计本课时选择了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以增强教学的效果。比如老师配乐深情的朗读,学生朗读时也配音乐,新课结束时,又让学生在古筝曲《高山流水》中背诵课文。

“补”就是教学内容的拓展。适当的拓展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的内容。我在设计本课时涉及了三个方面的拓展,一是新课前拓展,我让学生交流收集的关于友谊的名言名句,顺便把学生的兴趣迁移到本课中来。二是在理解“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时,我补充了一些伯牙鼓琴时可能想到的景物,像明月、杨柳、白雪、春雨等,引导学生模仿钟子期发自内心的赞叹。三是在体会子期死后伯牙的心情时,我补充了伯牙在子期墓前写下的那首短歌,配以音乐朗读,帮助学生理解伯牙失去知音后悲痛欲绝的心情。

最后来说一下板书,我主要围绕伯牙的心情变化来设计:没有知音时—孤独;相遇知音时—欣喜;失去知音时—悲痛,最后以“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的极端方式来悼念逝去的知音。

伯牙绝弦 篇二

一、引入

师:对于关系最好的朋友,我们可以用哪些词语来描述?

生:知音。

生:密友。

生:亲密无间。

生:心有灵犀。

师:你们的知识面很宽。有一个词我不理解,两个最好的朋友应当是“知心”,彼此知道对方的心灵,可为什么不称“知心”而叫“知音”呢?有没有谁知道“知音”这个词的来历?如果知道,请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生:古时候,有个叫伯牙的人,特别会弹琴。有一天,他在深山里正弹得入迷,忽然来了一个樵夫,他说,弹得真好呀!我好像看见了高高的山峰。伯牙又弹了一曲,樵夫赞叹道:好哇,我好像看到了浩大的海洋。这个樵夫叫做钟子期。后来,钟子期不幸去世了。伯牙对别人说,这个世界上他再也找不到知音了。于是,挑断了自己的琴弦,摔破了那把琴,一辈子再也没有弹过琴了。

师:非常不错,我们给他一点掌声。如果让你刚才讲的这个故事取个标题,你觉得取什么好?

生:《伯牙绝弦》。

师:呵呵,就用了课文的标题,是吗?难道只能用这个标题?有没有不同的想法?

生:就叫《知音的故事》

生:《知音的来历》

生:《伯牙与钟子期》

师:都很好,可见答案永远是丰富多彩的。其实,“知音”这个词到现今已有快三千年的历史了。刚才,这位同学用今天的话讲述了这个故事,你们想不起知道将近三千前的古人是怎样记载这个故事的?

生(齐):想。

二、自读

师:我数了一下,如果不计标点的话,这个关于知音的故事,我们的先祖只用了77个字就记下了,并且记得极为生动而曲折。这里面一定藏着很多很多的奥秘,一定有许多表达的密码。让我们一起来探秘。

请大家翻开书,每人先将文章自读一遍。我提两个要求:第一,用小三角形标记难读的字词;第二,对照注释,用小圈圈标记难以理解的字词。

指名学生朗读,正音。(多媒体展示)

弦(xian)哉(zai) 峨(e) 兮(xi) 曰(yue)

三、导读

师:我们一起看看课文的标题,叫《伯牙绝弦》。这里,“绝”是什么意思?

生:断绝。

师:对,“绝”就是“断”,绝断绝断,这两个字的意思一样。一个字的意思总有它最原始的意义,就像每条河都有它的源头一样。“绝”的最初意思就是“断”。到今天,一些成语中也有这个“绝”字,比如说:恩断义绝中的“绝”,“断子绝孙”中的“绝”,都是什么意思?

生:断。

师:很好。学习文言,就是学习最初的文字,就是到文字的源头那里去看看。现在,我想问你们一个常识性问题。凭你的经验,你说是坐在舞台上弹琴更难,还是坐在台下听琴更难?弹琴可以成为一门特长,听琴可不可能成为一门特长?

生:我觉得听琴更难。因为,听琴的时候,要能理解琴声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生:听琴者更难,因为听琴者需要对琴技、琴声非常熟悉。

师:(微笑)都觉得听琴更难呀?今天学校招特长生的时候,弹琴可以成为特长,听琴可以吗?

生:我认为还是弹琴的更难,因为弹奏好一首曲子,需要长时间练习。

生:弹琴不容易,弹一支曲子的时候,他要通过小小的指尖将自己的心声完美地表现出来。

生:我还是认为善听者更难,因为善听者需要很好的感受能力,才能听出琴音里的意境。

师:其实,弹琴与听琴都是一种艺术享受。我们一起看看课文开头如何写的?

齐读第一句:“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生读)

师:这就是近三千前古人所写的文字,经过了这么长的岁月,我们今天还能懂吗?(能懂)知道为什么吗?这是因为,在文言中,有些字的意义,几千年不变,像这个句子中的“琴”“听”,还有“伯牙”与“钟子期”这样的人名;还有些字,意义跟今天的差不多,比如“善”,可以解释为什么?(善于,擅长。注意:擅长的 “擅”是如何写的。)假如文言中全是这样两类字,那我们读文言的感觉与读今天的话没有多大区别。问题是,还有些字的意义,古今差异很大。这就是我们学习文言所要重点关注的。比如这个“鼓”,是什么意思?(弹),今天说“鼓”呢?(打鼓或是另外一种乐器)。

故事打头一句就说“伯牙善鼓”与“钟子期善听”。注意,在这里,“善鼓”与“善听”是平起平坐的。从后面的文字看,文章是怎样写伯牙“善鼓”与钟子期“善听”的?我们分角色来朗读下面的文字。

(学生分角色朗读)

男: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女: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全班男同学与女同学分角色读,交换角色读)

师:刚才我们说了,学习的重点是那些古今意义变化较大的字词?现在,如果你是小老师,要给同学们提醒学习重点的话,你会提醒哪些地方?

生:“志在高山”中的“志”,这里是“想”的意思,今天是“志向”。

师:有个词语叫“意志”,“意”就是“志”。“志在高山”相当于“意在高山”,就是心理想着高山。

生:“哉”与“兮”都是文言里的语气词,今天都不用了。

师:今天有哪些相应的语气词?

生:啊,呀,哇噻!

生:我提醒大家“峨峨”是“高”的意思。

师:峨可以组词为“巍峨”,巍与峨都是“高”的意思。

生:我提醒大家朗读的时候要注意,是“峨峨兮若泰山”,“兮”与“峨峨”连在一起,而不是“兮若泰山”。

师:真是好老师,这个提醒相当重要。

生:我提醒“若”是“好像”的意思。

师:有个成语叫“若无其事”,那个“若”是什么意思?

生:也是好像的意思。

师:“洋洋”这个词,你们没有提醒。猜猜它是什么意思?

生:宽广。

生:浩荡。

师:“浩荡”更好。

师:我发现一个秘密:这几句都在写钟子期“善听”,好像并没有写伯牙“善鼓”呀?这是为什么?

生:实际上也写了伯牙“善鼓”,因为,钟子期总说“善哉”!

师:呵呵,“善哉”是什么意思?(就是“好啊”)真、善、美,古人将“善”看成最好的标准,叫“止于至善”。你们看电视剧《西游记》里,谁最喜欢念“善哉,善哉”呀?

生:唐僧。

师:如果不是伯牙弹得好,钟子期就不会发出“善哉”的赞叹。这是哪个角度的描写?

生:侧面描写。

生:还有,伯牙想到高山,想到流水的时候,就能用琴声来表达,这当然是“善鼓”。

师:很好。但我们看起来,这里的侧重点依然是在表现子期“善听”。其实,如果联系上下文,你会发现,这也是有原因的。为什么要侧重写“善听”?

生:越是写出钟子期“善听”,越是体现他是真正的“知音”。这样写,就会后面写到的“绝弦”举动,作了铺垫。

师:你太厉害了!我非常认同你的观点。不过,伯牙真是如此“善鼓”,钟子期真是如此“善听”吗?我想问:他们是不是只有在弹奏高山、流水这些曲子的时候才能这样心意相通呢?

生:不是。

师:请你在文中找找证据。(指一名未举手的学生)

生:(稍等)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师:对。但这里还是藏着问题。请你们讨论:前面都说“志在高山,志在流水”,这里却说“伯牙所念”。我想将“念”改成“志”,行不行?说说理由。

生:不好。伯牙弹琴弹得特别好,一点点念头,一点点想法,都能表达。而这一点点念头,居然都被钟子期感受到了。这更能体现他们是“知音”。

生:“念”是名词,它表达的是伯牙弹琴时所想到的东西;“志”是动词,是伯牙一边弹奏一边想着。

师:你的分析有道理,但“念”在这里,不是名词。

生:“志”好像是一个曲子的主题,而“念”没有那样明确,一个念头,一点念想都可能。子期就像在伯牙肚子里,什么“念”都晓得,都理解。

师:“念”写出了“善鼓”与“善听”的境界。以前,有个同学默写课文时,漏了这个句子中的“必”字,你觉得会有影响吗?

生:有影响。“必”是“必然”“必定”的意思。

生:“必然”说明没有一次意外,伯牙在琴声里表达的,都能被子期理解。

师:理解百分百。是吗?我们一起再次齐读这两句,思考:你发现,钟子期的话有什么特点?

(生齐读)

生:我发现,钟子期的话里都用了“善哉”这个感叹词。

生:钟子期的话都用了“兮”这个语气词。

生:钟子期的话里都有一个像“峨峨”“洋洋”这个的重叠词。

生:钟子期的话是对仗着写的。长短一样,句式差不多。

师:对。刚才说“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真是这样吗?我们一起来试试自己的创意力与表达力。仿照“志在高山”这样的句子,来造句。

(多媒体演示)

志在春风,钟子期曰:“——————————”

志在明月,钟子期曰:“------------------- -”

(生跃跃欲试)

生:志在春风,柔柔兮若轻抚。

生:志在春风,徐徐兮若微风。

生:志在春风,柔柔兮若母爱。

生:志在明月,朗朗兮若玉盘。

生:志在明月,皎皎兮若玉璧。

师:同学们的创造力相当强!我想问,如果文章只写到这里,那题目能叫“伯牙绝弦”吗?生:不能。根本还没有写到“绝弦”的事儿。

师:如果不叫“伯牙绝弦”那可以叫什么呢?

生:《伯牙觅知音》。

师:呵呵,钟子期就在他面前,要“觅”吗?

生:《伯牙遇知音》。

生:《伯牙巧遇知音》

师:是啊,要是这一对知音永远这样琴瑟和谐就好了。然而,生命总是有限度的,子期死了。你想想,子期死了,伯牙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悲痛。

师:不是悲痛,而是极其悲痛。

指名读最后一句:“子期死……终身不复鼓。”

师:“死”字该怎样念?

生:低沉,饱含悲伤。

师:(齐读)体会“死”字如何读。

师:这里有个“谓”,是什么意思?

生:认为。

师:“谓”的古今差异很大,在古代它是“对……说”的意思。

师:请圈出句子的“知音”。如果我再问你,“知音”的字面意思是什么?能回答我吗?

生:就是懂得音乐,懂得琴声。

师:懂得琴声就是懂得心声。

师:看看“破琴绝弦”这一句。今天我们说“破琴”是指破烂的琴,这里也是这个意思吗?

生:不是。这里的“破”是个动词。摔破。

师:很好。能想象当摔琴的情形吗?

生:伯牙摔琴的时候,眼里一定噙着泪水。

生:伯牙摔琴的时候,心量一定很舍不得。

生:伯牙摔琴的时候,他一定有悲伤的叹息。

师:伯牙那么卓越的一个琴师,照理说,一个琴师爱他的琴,就是将军爱他的马一样呀。为什么他舍得让它的弦断掉?你怎样评价“伯牙绝琴”的举动?

生: 世上只有钟子期是他的知音,知音死了,他的弹琴再也意义。因为摔烂它,挑断它。

生:他弹的曲子无人能欣赏,留着琴没有用。

生:他跟钟子期那么知心,现在钟子期死了,伯子看着它伤心,不如摔了。

师:你们的理解都很深,观点却都差不多。

生:我觉得伯牙没必要摔琴,他应当在子期死的时候,跟他再弹一曲,然后将琴与子期一起埋葬。

生:我觉得伯式可以借这把琴来表达他对钟子期的思念。

师:你们都非常懂得感情。真不错!

四、拓展

师:文言文,最初没有标点,也不分段的。我们今天学的《伯牙绝弦》,只有一段文字。(多媒体展示)现在,如果让你来按“回车键”给这些文字分段,哪些地方该敲“回车”?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生:“钟子期善听”之后要分开。这里是“总写”。“必得之”之后要分开,这里具体写了伯牙子与钟子期如何心灵相通的。最后,是故事的结局。

师:理解得非常好。相信大家都会认同这个思路。

(生点头)

师:伯牙鼓琴时所想的是高山,是流水,所以高山流水后来亦指知音。伯牙是几千年前的古人,怎样评价他的这种心理?如果换上是一个现代人,一个现代城市人,你说,他可能会“志”在哪里?

生:可能会志在别墅。

生:可能会志在美女。

师:呵呵,你们由此能引发怎样的感想。这个留待课后去思考。 现在,我想让大家做一回“钟子期”。我们一起欣赏一段曲子,看你听了这个曲子之后,能想到哪些场景?

多媒体播放二胡独奏《赛马》。

生:我想起过年时那种欢快的氛围,一群人在那里载歌载舞。

生:我想到了竞争,想到了划龙舟,敲锣鼓。

生:我想到的舞龙灯热闹而欢快的场景。

生:我想到了草原,想到蒙古包,想到马儿的奔跑。

生:我想到了奔跑的马,他们在竞赛,一会又在休息,准备下一轮冲锋。

师:你告诉我,此前是否听过这支曲子?

生:(摇头)没有。

师:(笑)一定,肯定以及确定?

生:肯定。

师:那你是了不起的“钟子期”

五、背诵。

结合板书背诵课文

伯牙绝弦 篇三

一、初读

1、侃侃聊聊:

师:学文言文,你觉得最难的是什么?

板书:

生:我觉得学文言文最难的是断句和理解意思。

生:我觉得应该是了解文章其中的含义。

生:我觉得是要了解文言文中人物当时的心情。

师:这么难的文言文,你觉得你要做到哪些,这篇文言文才算学会了呢?学会的标准有哪些?

板书:

生:能够在现场表演出来。

生:能通顺地把它读下来。

生:能把它翻译成现代的白话文。

师:再提高一个层次,怎样才能算是学得比较好呢?

板书:

生:能了解文章的意境。

生:可以仿写。

生:揣摩人物当时的心情。

生:从故事中悟出所含的道理。

师:那今天,你既是一个学生,又是一个小裁判。用双重的身份进入课堂。一边学,看看解决了难点没有,学会了吗;评一评,学习过程的感觉怎么样。

(点评:课堂的导入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出发,营造有效的学习氛围,引导孩子谈学习的困难,以便教师顺学而导,依学而教。同时强调孩子在课堂上的双重身份,也体现了新课堂的民主。 )

2、延伸背景:

师:齐读《伯牙绝弦》。俞伯牙,故事的主人公,你有哪些初步的了解?结合你学习时候搜集的资料简单说一说。

生:他弹琴弹得非常好。

生:俞伯牙是个重情谊的人。

生:俞伯牙和钟子期是对知音。

师:这堂课,就让我们走进高山流水,走进俞伯牙高超的琴艺之中。

3、品读课题:

师:同学们,再读课题──《伯牙绝弦》。

师:“弦”是什么,谁知道?

生:琴上的弦。

师:嗯,看,这就是弦,对于鼓琴而言,弦就是琴之魂哪。出示课件同学们再看“琴”字,它上面的2个“王”,如果我们把它连起来,它就像丝丝琴弦。古人在造这个字的时候就是用象形的办法,把琴弦标注出来了。可见,弦对琴来说是多么重要啊。

(点评:说文解字,对“弦”的适度讲解补充学生知识经验不足,点明“弦”是琴之魂,有利于对后文俞伯牙“破弦绝弦”举止的理解与情感的共鸣。此设计巧妙。 )

师:那“绝弦”的“绝”,怎么理解?

生:断绝。

师:看,你会利用注释,会利用身边的资源,不错。连起来,“绝弦”的意思?

生:把弦弄断。

师:你会颠倒语序,用现代文的话来理解,真好。这文言文的翻译啊,不能逐字逐句,那么呆板地翻译,要学会变通,要学会模糊地翻译。

(点评:孩子容易逐字翻译,从而会产生语义不畅。教师适时强调文言翻译的模糊性和注重语感顺畅。这一方法值得在小学文言教学中推广。 )

师:谁来连起来说说课题是什么意思?

生:俞伯牙把琴弦弄断了。

师:高声地把这四个字连起来读一读。

(点评:题为文眼,充分发挥“课题”的教学资源。对“绝”的理解也为下文埋下伏笔。 )

4、读通读顺:

师:刚才大家都说文言难读。实际上,既是难点又是咱们必须做的事,那就是“多读”。请你自己读一读,遇到不通顺时,你可以问问身旁的小老师,还可以看看注释,争取把它读通顺。

生自由读。

师:读文言文,应该怎么读才像是一个小古人的模样呢?

生:摇头晃脑。

生:一只手要将书卷起,另一只手做动作。

生:要有适当的断句。

师:下面我要听听听咱们六⑵班同学的朗读啦。先数数,这篇课文总共几句话?

生:五句。

师:行,我请出五个同学。你们五个听好了,一人一句。不过,要连得顺畅,听起来就像一个人在读。能做到吗?全体安静,开始。

生五人连读。

师:很好。不过,这五个人读啊,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停顿不当。其实咱们读古文,首要的就是要读出节奏,要知道,古文原来是没有标点的,现在的标点是今人加上去的。其实,每一篇古文就像一首歌一样,都有自身的节奏。下面大家请看这种符号“∕”。拿起笔,听唐老师读一读,在听出停顿的地方,请你在文中用这种符号标注节奏。待会儿,你也用这种节奏来试着读一读。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师:刚才有个同学提到了学这课要想学得好,最好要来段音乐,音乐来了。全班配乐齐读。

师:你看,才上课一会儿,咱们已经读正确了,读通顺了。离学会它已经进了一步。其实啊,文言,就应该是这样逐句地去品味,越嚼越有味道。

(点评:学生较少接触文言文,阅读确实有困难,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教师范读,学生跟读。这种“私塾先生”惯用的“土办法”就是辅助学生正确朗读,理解文言文的简单有效的好办法。本课就是借助此法逐个解决学生阅读理解上的一个个障碍,达到古今贯通的教学效果。 )

二、感悟

1、一品:

师:同学们,你看,这一句话中,作者写了两个人,用了同样的一个字,什么字?

生:“善”。

师:是啊,俞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琴。同学们,说他们是知音,他们真就是知音。他们两个虽然一个善鼓,一个善听。但,鼓与听之间都有一个相通之处。你觉得他们是靠什么相通的?

生:音乐。

生:琴声。

师:原来,他们靠琴声相互传递着友情,传递着信息啊。同学们,就凭着对这琴声、对音乐共同的热爱,来说说在你心中,这是对怎样的朋友呢?

生:我觉得他们是一对相知相识的朋友。

师板书:

相知相识

2、二品:

师:多读一回课文就多一次理解。请大家再往下读。找找具体描写伯牙善鼓,钟子期善听的句子是哪两句话?

生: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乎若江河!”

师:你发现了吗,这两句中间还有两个“善”字,这两个“善”,还是善于的意思吗?那你觉得它是什么意思呢?

生:妙!好!

师:这个善字很有意思。造字的时候,这两个点,就像人们伸出的两个大拇指在称赞他,下面的口呢,我们还可以写得大一点,张大嘴巴,大声的称赞,大大的称赞,要让别人看得见,听得着的称赞。好啊,真棒啊!善哉,谁会读?

板书:

生:个别试读。全班读。

(点评:全文出现了四个“善”意思不同,尤其是后两个“善”,学生似乎只可意会不好言传,教师再次通过“说文解字”的办法,梳理了几个学生的表达,理解后的朗读就能找到夸奖的意思。这部分的字词教学扎实。 )

师:由此可见,文言的一字多义,在今后的翻译时候,你可得要小心啦。回到文中“善哉,峨峨兮若泰山”你怎么翻译的?

生:妙妙妙,高大得犹如巍峨的泰山一样。

师:“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呢?再请一个同学来翻译。

生:妙极了,好像茫茫的江河。

师:来,让我们做个“善读”者,通过我们的朗读,再现当时二人的对话场景吧。

生:读相关句子。

师:好一个善鼓的俞伯牙,好一个善听的钟子期。在孤寂的俞伯牙的心中,他渴盼着就是什么呢?

生:知音。

师:此时钟子期的出现,俞伯牙的心情如何?心境如何?

生:他非常高兴有了一个了解自己的人了。

师:就是一个“喜”字。

板书:

师:课文还有这么一句总结的话: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知。这儿的“念”是什么意思?

生:想到。

师:与“念”相呼应的是一个什么字?

生:“得”。

师:“得”又是什么意思呢?

生:理解、知道。

师:这一念一得之间配合得是如此的自然,如此的默契:伯牙鼓琴,志在高山──

生:接读: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师:志在流水──

生:接读: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师:同学们再想想,琴技高超的伯牙还会“念”着些什么呢?

生:他会想到炊烟。

师:你能不能用个叠词来形容这个炊烟呢?

生:袅袅炊烟。

师:同学们,你们听,他说的有点像钟子期对伯牙的称赞了。“峨峨泰山、袅袅炊烟”。这位同学,你能不能像钟子期那般,用简约凝练的话来称赞伯牙琴声中的炊烟呢?

生:善哉,袅袅兮若炊烟。

师:掌声!同学们再想想,伯牙的琴声中还会出现哪些美丽的景象呢?

生:灼灼霞光。

生:善哉,灼灼兮若霞光。

生:潇潇春雨。

生:善哉,潇潇兮若春雨。

(点评:让学生用文中语言的规律来赞美伯牙的琴声,学生自然而然运用积累的语言来说话,通过这样的师生对话,学生入情入境,领会了“知音”心有灵犀的难能可贵。 )

师:看来,你们都是伯牙的知音啊。这正是,伯牙所念──

生:钟子期必得知。

师:同学们,单从音乐的角度来看,你们觉得他们是怎样的一种朋友呢?

生:我认为伯牙和钟子期是一对心弦相通的朋友。

师:在这个故事中,这一对朋友更是体现了“心”与“弦”的融合。板书:心弦相通来,让我们连起来把1~4句话读一读,体会当时那种欢乐融洽的气氛吧。

3、三品:

师:可是,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第二年的中秋,在钟子期的墓碑前,俞伯牙做出了令世人惊愕的决定,请看这句话,全班读 。

生: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师:同学们先数一数,这句话中,他做了几件事?

生:第一件事,伯牙说世上再也没有知音了;第二件事,伯牙把琴弦摔碎了,终身都不弹琴了。

师:你会数,说明你会翻译了。对于伯牙而言,他心里好受吗?是一种什么样的心境呢?

生:沉到谷底,悲痛欲绝。

师:板书:悲是啊,就是一个“悲”字,由“喜”转到“悲”只因那知音已去啦。我们就带着这种悲伤的情怀再读一遍。

师:同学们,看到如此悲痛的俞伯牙,你想不想劝劝他呢?谁来劝劝他呢?请问你师伯牙的什么人?

生:我是俞伯牙的朋友。伯牙兄,人已不在世了,何必拿琴出气呢?你再坚持弹下去,说不定子期在天上听到了会更高兴。

生:我是伯牙的妹妹:哥哥呀,世上热爱音乐的人很多,也许未必只有钟子期一个人能听懂你的琴声,你为此而摔琴啊。

生:我是伯牙的师父连成先。

生:伯牙,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请听为师一劝呀:世上没有不散的筵席,子期已死,人死不可复生,以后你还要多多弹琴,他在黄泉路上也听到你的琴声。

师:文绉绉的言语让我感到,你不但是伯牙的知音,还是文言文的知音啊。

(点评:“劝解”是老师的设计,因有前面充分感知知音的基础,才有此时学生个性多样的表达。“劝伯牙”的环节激起学生浓厚的兴趣,他们能充分展开想象,多角度的劝解伯牙。 )

师:此时,伯牙,你不能再沉默下去了,要不,世人可就真要误会你了。谁心里有回应的话,你告诉他们,你心里是怎么想的,你为什么这么做?伯牙在哪里?

生:子期死了,再也没有人能听懂我的琴声了。我再弹琴又有什么意思呢?所以我决定“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高山流水,知音难觅。对于了解我、唯一能听懂我琴声、为我付出那么多的知音,我要用自己的行动来报答他。

生:子期死了,就让我的琴随他去吧。我不是无情之人,摔琴是我的一种纪念。

师:看来,是我们太不了解知音在他心中的地位与份量了。他毅然决然地还是作出了这个固执的决定。再读这句话,读得坚定些。

生: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师:学到这,请你从生命的角度来说说,他们是怎样的一种朋友?

生:他们是一对同生共死的朋友。

师板书:

生死与共

(点评:学生对“知音”的解读可以是多元的,老师的设计让孩子渐进式地体悟“知音”的内涵,丰富了其对文本的理解,也达到语言训练与情感体验的目的。 )

三、升华

师:你看,他们从最早的“互相了解”到后来的“心弦相通”,再到最后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这样的朋友,就不再是普通的朋友,而是知音。俞伯牙能因为“得”一知音而大喜,也可以因失去知音而大悲,应验了世人所说的“千金易得,知音难觅”啊。

师:我们就这么一路读着,译者,就把这一篇相隔千年的文言文弄懂了。现在,我请你们以一个裁判的身份,来说一说,文言,难不难?

生:不难。

板书:

(不)难

师: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

生:我学会了读书的方法。

师:你是用什么学习方法?

生:反复地读。

师:原来“读”是很重要的学习方法,也是一条便捷的学习途径。

生:理解它的意思,每字每句地理解。

师:那么,这篇课文你学会了吗?

生:学会了。

师:怎么证明你学会了?

生:我可以把它翻译成白话文了。

生:我能通顺地读下来了。

生:我会断句了。

生:我读到了意境了。

师:看来你不仅读懂了文字,你还读到文字背后去了。

师:学完后,你还想怎么做呢?

生:我想把这个故事演一演。

生:我想写个课本剧。

生:我想美美地再读几遍。

师:行,课后去做吧。最后,这则为世人所称道的千古佳话收录在《列子?汤问》中,让我们在下课之前,再一次和着音乐,注入你的情感,加入你的理解,把全文朗读一遍。

全班读。

师:能不看书吗?能背得下来吗?

生:能。

师:我相信,这样一则故事,一定会让你过目不忘的。来,全体起立,背诵。

全班配乐背诵。

【总评】

本节课,学生不仅对故事有了深入的认识,他们对人性、对社会的交往、对群体的生活也逐渐有了自己的思考。把语文与生活嫁接一处,语文课堂便有了广度。此时在加上课后拓展环节,课堂就有了张力。全课设计以“三品知音”为线索贯穿前后,一气呵成,既让孩子扎扎实实地接受了一次语言文字训练,又在过程中受到熏陶、感染、滋养,课堂的语文味浓重,学生学习效果凸现。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以上就是宣传员给大家分享的3篇《伯牙绝弦》教案,希望能够让您对于伯牙绝弦的写作更加的得心应手。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