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度教案【优秀3篇】

100 2023-10-28 13:57 精优范文

写一份优秀教案是设计者教育思想、智慧、动机、经验、个性和教学艺术性的综合体现。宣传员整理了3篇溶解度教案,希望您在阅读之后,能够更好的写作溶解度教案。

溶解度教案 篇一

溶解度教案

关键词: 思维惰性 精选例题 提升思维

在教学工作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参与程度将直接影响教学的成败。若学生在学习中能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会思考、善于思考,教学工作会事半功倍,教学效果也可想而知。

俗语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然而现状却是:很多学生思维惰性较强,越来越多的学生并不希望学到如何“渔”,甚至根本就不想去“渔”,他们更希望教师能直接给自己“鱼”,最好还要把“鱼”烹制成美味佳肴,直接送到嘴里就可以吃。

造成学生不愿动脑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家庭影响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现在学生的家庭条件好,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家长们对孩子呵护有加,学生从小娇生惯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导致学生依赖性强,不愿动脑动手,不能吃苦。还有些学生家长虽不溺爱孩子,但出于对学生学习的重视,要求孩子除了学习以外,什么活都不用做,也尽量不让孩子接触学习以外的事物。这样的学生虽学习认真,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弱,或者因接触的外界事物少而导致视野狭窄,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广度。学校教育是对学生有重要影响的另一个重要方面。现在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机制多以教师所教班级学生成绩为主要考核内容。教学现实是教学内容多,而课时量较少,导致每节课的教学任务都很重。这就要求教师在较少的时间内教会学生更多的知识,并取得良好的考试成绩。在处理教学任务与课时的矛盾时,很多教师往往选择尽快给出答案后要求学生记忆。因为教师的答案更接近考试的标准答案,学生记住后不用过多思考也可以得到较高的分数。这在低年段学生的学习中,不失为提高学生考试成绩的一条捷径。这样,学生付出的思考时间少了,却可以达到考试的分数要求,学生尝到了这种学习方法的“甜头”,渐渐失去了思考的愿望,学习变得被动,学生则变成了记忆的工具。时间长了,“习惯成自然”。学生这样的状态在低年级应付考试也还可以,在高中学习中,学生的思维缺陷会暴露无遗。很多学生进入高中后,随着所学知识量的大幅增加、知识难度的跳跃性增大,平时不愿思考或者不善于思考的学生很难适应。

苏霍姆斯基曾说:“一个人到学校上学,不仅为了取得一份智慧的行囊,而主要应该获得多方面的学习能力,学会思考。”那么,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重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建立思考的习惯呢?我认为,在教学中精选精析例题是十分重要的。精选例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用多条件例题,选择有用条件,掌握基本概念。

理解和掌握概念是学生掌握一门科学的根本,如果概念不清,那么理论就成了无水之源,无本之木。学生做题时会无所适从,甚至得出错误结论。例如:高中化学必修1的课本中,关于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是这样规定的:“物质的量这个物理量,表示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也称为B的物质的量浓度”。在掌握这一概念时,学生往往是根据公式:cB=nB/V来解决,以为只要用溶质的物质的量除以体积就可以了。为清晰这一概念,我给出了这样一道例题:

例1.将4gNaOH溶解在10mL水中,再稀释成1L,从中取1mL,这1m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1mol・L-1 B.0.1mol・L-1 C.0.01mol・L-1 D.10mol・L-1

学生的解题方法是:根据公式cB=nB/V,应先求出NaOH的物质的量,再除以体积。可是本题给出了三个不同的体积。学生通过研究可以判断出前两个体积是配制溶液时的用量,1mL是后来取出的溶液的体积,所以1mL这个量不能用。但剩下的两个体积,究竟应除以哪一个体积才对呢?学生犯了难。此时再带领学生回看概念,学生注意到了概念中“单位体积溶液”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所以公式的分母应该是溶液的体积,而10mL是水的体积,水是溶剂,在计算物质的量浓度时,此量不能用。

通过练习,学生认识到了正确理解掌握基本概念的重要性,知道了基本概念的语言都是经过反复锤炼的,句子中每个词都有特定的意义。学生再遇到新概念就会更认真、谨慎地对待。

二、用近似例题,教会学生读题、审题。

学生要想会做题、把题目做对,首先应该能够把题目读仔细、读正确。每次考完试后,

总会有学生拍着自己的脑袋喊:“那道题我是会做的,只是有个条件没有注意到,唉,太可惜了!”。教学过程中,学生因为没有注意到题目中的某个已知条件而无法得出正确答案的例子也很多。为此,我设置了一些条件相近,但结论完全不同的题目,让学生体会到审题严谨的重要性。课堂上,我给出了这样一道例题:

例3.下列溶液中Cl-浓度与50ml 1mol/L AlCl3溶液中Cl-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是( )

A.150 mL 1 mol・L-1NaCl溶液

B.75 mL 2mol・L-1NH4Cl溶液

C.150 mL 2 mol・L-1KCl溶液

D.75 mL 1mol・L-1FeCl3溶液

看到题目后,很多学生认为A、B和C都正确。于是,我给出下面这道例题:

例4.下列溶液中Cl-浓度与50ml 1mol/L AlCl3溶液中Cl-物质的量相等的是( )

A.150 mL 1 mol・L-1NaCl溶液

B.75 mL 2mol・L-1NH4Cl溶液

C.150 mL 2 mol・L-1KCl溶液

D.75 mL 1mol・L-1FeCl3溶液

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点燃了――原来一个是求Cl-物质的量浓度,一个是求Cl-物质的量。不用教师过多讲解,学生通过讨论,自己得到了正确结论。学生再遇到新的题目时会更加仔细地读题、审题。

三、改编题目,击中思维盲区,挖掘隐含条件。

解答化学题目时,学生往往不善于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为此,我对下面的例题进行了改编:

例5:实验室里需用480mL 0.1mol・L-1的硫酸铜溶液,现选取500mL容量瓶进行配制,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

A.称取7.68g硫酸铜,加入500mL水

B.称取12.0g胆矾配成500mL溶液

C.称取8.0g硫酸铜,加入500mL水

D.称取12.5g胆矾配成500mL溶液

如果直接使用原题,学生会注意到选取的容量瓶是500mL,轻易就可以得到正确答案。若题目中不给出容量瓶的容量,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常见容量瓶的容量”的背景知识,只有选择了正确的容量瓶,才能得到正确答案。所以我将上题题干改编为:

例6:实验室里需用480mL 0.1mol・L-1的硫酸铜溶液,现用容量瓶进行配制,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

溶解度教案 篇二

一、项目学习目标

1.认知目标:不同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是不同的,溶解度可以描述溶质的溶解极限,能够用数据、图表描述物质的溶解度信息。

2.能力目标:能够根据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调控物质的溶解和结晶;能够利用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差异设计方案,使不同物质分别处于溶解、结晶状态,通过过滤实现物质分离。

二、项目实施过程

1.项目导入。

实物展示日常生活中的粗盐与餐桌上的精盐,激发学生兴趣,引入项目主题。

教师展示,学生通过比较粗盐与精盐,唤起已有的社会经验,从而激发学生思考:海水中除了水、氯化钠之外,还有哪些物质?“天日映成”“海水煮盐”得到的是粗盐还是精盐?它们的分离思路是什么?

在解决了这一系列问题之后,教师紧接着提出:如何从粗盐中得到氯化钠?自然而然地引出本节课的核心任务:设计从粗盐中分离出氯化钠的实验方案。

本节课的导入没有直接指向学习目标中的溶液知识,而是从生活经验出发,但学生在学习、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到相关的知识与技能。本节任务的完成,可以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以后的有效教学提供保障。

2.项目学习活动过程。

将学科知识的学习穿插于具体的任务活动中。在提出核心任务后,教师引导:

从粗盐中分离出氯化钠就是将粗盐中可溶于水的物质和难溶于水的泥沙与氯化钠分离。

布置子任务1:我们先来尝试如何将粗盐中难溶于水的物质与氯化钠分离。

学生活动一:

(1)阅读课本59页方法引导。

(2)分组实验:过滤操作。

教师巡回指导,收集信息,并提醒大家。

①小组要分工明确,互相合作。

②粗盐加少量水溶解。

③实验过程中要仔细观察现象,并做好记录。

④小组交流并得出结论。

⑤小组讨论交流回答课本59页的问题1。

由于学生还没有形成实验技能,可能操作不太规范,教师要及时予以纠正。在巡回中发现,一开始有些小组不会叠滤纸,有的不知道怎样让滤纸紧贴漏斗。

(3)学生展示。

小组展示过滤后的食盐水,互相比较、观察。

小组代表展示回答59页的问题1,其他组同学补充、纠正,教师及时给予鼓励、评价。

通过本次实验,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自然而然地得出可溶物与不溶物的分离思路。

布置子任务2:那些可溶物质如何与氯化钠分离?

学生活动二:

(1)阅读课本58页的资料一、资料二。

(2)交流研讨59~60页的问题2和问题3。

教师指导:

①先仔细分析资料,从中能获取哪些信息?

②资料二中物质比较多,为了便于比较,我们重点比较氯化钠和硫酸镁。

③比较资料二表格中的数据,注意得出这些数据的前提条件。

在教师的指导提示下,学生有了重点比较对象,归纳出每种物质的溶解情况,以及随温度变化的规律,能比较顺利地解答后面的问题。通过对各种物质溶解条件的强调,对后面溶解度的学习做了铺垫。

学生活动三:

学生交流展示:各小组代表积极踊跃表述他们的讨论结果,仔细聆听,对其他小组的发言进行补充、纠正,气氛非常活跃,充分发挥了小组合作的作用,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学生初步学会了通过控制溶质、溶剂的比例,蒸发可让更多的氯化钠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

表二中每种物质的溶解情况,都是指明在一定温度、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所溶解溶质的质量,这个质量就叫这种溶质的溶解度。

由此引出溶解度及溶解度计算公式,并引导学生归纳不同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关系,从而了解溶解度概念的价值,知道调控溶质、溶剂的比例溶液状态就会发生变化。

布置子任务3:实验探究:调控物质的溶解与结晶。

对于这个探究实验,和现行人教版教材相比,是一个全新的内容。现行人教版教材中,对于饱和溶液的配制,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判断及相互转化,以及结晶常见的方法,也是通过实验以及查阅资料的方法得出相关结论,并掌握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溶解度概念。这些实验在教材中已经提供具体的实验内容与方案。在以往的教学中,只要教师演示或学生小组实验,就能很顺利地得出结论,难度相对来说较小。而在项目学习中的这部分教学任务,是在学生了解溶解度之后,对溶解度概念及其价值的应用,要求学生通过对硝酸钾溶解度曲线的分析,设计实验,探究配制室温下硝酸钾饱和溶液以及结晶的方法,整个任务让学生自己设计,自己探究,真正让学生在“做中学”。

对于这部分的教学,和传统教学方法有很大的不同。一开始我们总觉得学生的化学学科知识比较欠缺,而且刚刚接触到溶解度,还不是太熟悉,理解的还不是很透彻,而且从传统的学习方式一下子转变为项目学习,觉得难度颇大,怕学生理解不了,完不成任务,抱着试试看的想法,这样设计了教学过程:

1.学生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教师适当点拨。如:由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你可以获取哪些信息?如何利用这些信息?)

(由小组长组织,对每位同学提出的方案、意见进行讨论、交流,设计出你们组认为最好的方案。)

2.小组进行实验探究。

(各小组对刚才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探究,确认本组的方案到底是否可行,并得出结论或通过探究修改方案,继续探究,直到得出满意的结论。)

(教师巡回,收集各组的实验方案,发现问题或操作上的错误,及时进行指导。也可直接参与到某个小组的活动中,详细了解同学们的想法和思路。)

3.实验后小组间进行交流、展示。

(每组学生代表将实验方案以及结果展示给大家,并互相评价这些方案是否可行,哪些方案较好。)

(教师点评,并帮助同学完善方案。)

通过实验探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同学们设计出多种方案,虽然说原理基本相同,但各组有各组的特点、理由,主要有以下几种:

(1)取10ml水,称量3g硝酸钾投入烧杯中,搅拌至溶解。

(小组展示:由硝酸钾溶解度曲线查出20℃硝酸钾溶解度为30g。相似方案有取20ml、100ml水的。)

(大家讨论后认为100ml水用的药品太多,还浪费时间,选用10ml或20ml水即可。)

(2)取20ml水(有取10ml的),称量10g硝酸钾,不断投入烧杯中,搅拌至不能继续溶解,称量剩余硝酸钾。

(小组展示:不能继续溶解,说明得到了饱和溶液,而且可确定20ml水中最多溶解硝酸钾的质量。)

(同学们认为,如果水中加的硝酸钾多了,称量剩余固体也是有误差的。)

(3)烧杯中放水,称量总质量,加入硝酸钾至烧杯中出现不溶物,再称量总质量。

(同学们讨论认为,可以得到饱和溶液,但水的量不确定,不选用。教师建议,一定量的液体最好用量筒取用。)

(4)烧杯中加入水,一直加硝酸钾搅拌,看到有固体出现,进行过滤。

(小组展示:出现硝酸钾固体,说明溶液肯定是饱和的,通过过滤,还把固体硝酸钾除去。)

(同学们讨论认为,可以得到饱和溶液,但质量不确定。)

(5)称量5g硝酸钾投入烧杯中,逐渐加入水,直到(www.xuanchuanyuan.com)全部溶解。

(同学们认为:加入的水是否多了不好确定。)

经过大家讨论,认为方案(1)和方案(2)较好。

对于接近饱和的溶液更快地完成饱和溶液的制备,大多采用搅拌、振的方法,各小组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结晶常用的两种方法。

4.教师引导学生归纳。

(1)利用控制溶质、溶剂的质量比,判断溶液是否饱和、能否结晶或继续溶解。

(2)通过今天的项目学习,归纳多种可溶性物质的分离思路。

整个学习过程都是学生在“做中学”。由于学生的化学知识技能和实验操作技能都不太熟练,占用的时间比预计的时间超出了许多,但结果比我们预想的要好得多。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已发现每个小组配制饱和溶液的方案不尽相同,在展示环节,每个小组代表都积极展示他们的方案,有些方法甚至是教师没有预想到的,同学们把日常生活的经验,以及所学的学科知识充分应用到实验探究中,既增加了乐趣,又学到了相关的学科知识。

(3)继续布置任务,检查进度。

通过今天的项目学习,我们已经懂得了混合物分离的思路,请同学们设计从粗盐中分离出氯化钠的实验方案,并完成实验,做好实验记录,便于交流展示。

三、项目学习反思

项目学习是提倡并践行“做中学”教学理念的一种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相比,教学方式、学习方式都有明显的改变。本节课的项目学习中,教师将教学任务分解成几个小的子任务,分别布置给学生,通过学生的自学、合作、交流研讨、实验探究等方法,真正体现了在“做中学”,让学生每完成一个任务,都能够领悟到相应的学科知识。学生兴致勃勃地参与到项目学习中,特别是在实验探究中,通过动手操作,发现自己的错误、不足,并通过讨论、交流、再动手,让自己小组的实验更完善,并得出了相关结论。随后教师及时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展示,给予鼓励和评价,树立信心。

项目学习培养了学生的操作能力、交流合作能力以及思考分析能力。通过表达交流,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通过项目学习,收获了知识,发展了能力,培养了其他更多方面的品质。

溶解度教案 篇三

化学教学中涉及到氯气、氨气、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性质实验时,必须进行尾气吸收以防止污染环境。然而进行这些有毒气体的性质实验需要加热操作时,连接尾气吸收装置又十分不便。文中巧妙利用具支试管、塑料小烧杯等组装成简易装置,实现了绿色化气体性质实验的创新设计。

关键词:

绿色化;探究实验;创新设计

化学实验中的有毒、有害气体必须进行尾气吸收以防止污染环境。然而通过导管吸收尾气的装置不利于老师灵活进行加热、鼓气等操作。教学中老师们进行有关氯气、氨气、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性质实验时,经常致使少量气体泄漏到教室内危害师生健康。为解决这一难题,笔者巧妙利用具支试管、塑料小烧杯等组装成简单装置,将固定的尾气吸收装置变成了可移动的绿色化气体实验装置。

一、绿色化气体实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加热是使气体逸出的重要方法。为解决尾气吸收问题,笔者将具支试管与塑料小烧杯进行了巧妙组合。首先将塑料小烧杯的尖端用小火烧掉呈圆形,再在小烧杯的底部中央用铁钉烫出直径2cm左右的圆孔(以能插入具支试管的支管为宜),将小烧杯口朝外与具支试管连接,小烧杯内放置蘸有4mol/L的NaOH溶液的湿棉花。这样组合之后,该装置(如图1)即成为可以吸收Cl2、Br2、SO2、NO2等气体的通用仪器。

二、绿色化气体性质实验的应用举隅

(一)作为简易气体发生装置

化学教学中,不以制取气体为目的,两种溶液混合时却产生有毒有害气体时,用上述简易装置非常方便实用,既可用于教师演示也可进行学生分组实验。例如,84消毒液(主要成分NaClO)和洁厕灵(主要成分HCl)不能混合使用,否则会产生有毒气体氯气。反应原理:ClO-+Cl-+2H+=Cl2+H2O。当把两种气体混合时,立即产生气泡,试管上部有黄绿色气体。

(二)作为鼓气装置赶走溶在水中的有害气体

人教版《化学•必修2》第四章第1节开发利用金属矿物质和海水资源,其中关于海水提溴的工艺明确写道:“用氯气置换出溴离子使之成为单质溴,继而通入空气和水蒸气,将溴吹入吸收塔”。用空气能够吹出溶解的溴吗?学生对此没有亲身体验,很难理解。老师可利用图2进行演示。取2mL橙红色的溴水置于具支试管中(连有尾气吸收装置),将双连鼓气球插入具支试管,持续鼓入空气,溴水颜色逐渐变浅,很快褪为无色,效果非常明显。由于具支试管的小烧杯中塞有蘸取NaOH溶液的棉花,挥发出的溴直接被吸收。

(三)作为加热装置赶走溶在水中的有害气体

【2000年全国统一高考化学试题23题】“某学生课外活动小组利用图3所示装置分别进行如下实验:①在试管中注入某红色溶液,加热试管,溶液颜色逐渐变浅,冷却后恢复红色,则原溶液可能是溶液,加热时溶液由红色逐渐变浅的原因是。②在试管中注入某无色溶液,加热试管,溶液逐渐变为红色,冷却后恢复无色,则此溶液可能是溶液;加热时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的原因是。该题构思巧妙,将氨气溶水呈碱性、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通过实验形象地表现出来并加以对照。能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如下平衡关系:NH3+H2ONH3•H2ONH4++OH-。从实验设计的角度看,该实验非常好地体现了绿色化理念,堪称经典。笔者重复进行过这个实验,效果理想。若加热除去有害气体不需重复可逆反应时,用气球吸收尾气则不是好的选项。其一,捆扎气球比较麻烦,加热时还容易烧破;其二,实验结束后有害气体依然会释放到空气中造成污染。例如笔者在教学时对比氯气和二氧化硫使品红褪色的原理时,将已经褪色的溶液用自制的组合装置加热,通入二氧化硫的品红溶液恢复红色,而氯气漂白属于氧化原理仍为无色。

(四)探究铜与浓硝酸反应后溶液呈绿色的原因

以【2009年高考北京卷27题】为素材,探究铜与浓硝酸反应后生成的硝酸铜溶液颜色为绿色的原因。取约0.5g铜片放入带有尾气吸收装置的具支试管中,加入10mL浓硝酸,塞上胶塞。观察到铜片逐渐溶解,溶液变为亮绿色,试管上部有红棕色气体(蘸有4mol/L的NaOH溶液的湿棉花吸收NO2)。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两种假设:①溶液呈绿色是该溶液中硝酸铜的质量分数较高所致;②溶液呈绿色是该溶液中溶解了生成的NO2气体所致。设计实验方案进行科学探究。方案1,取少量呈绿色的样品加水稀释,发现溶液变为蓝色。方案2,用具支试管(带有尾气吸收装置)加热除去溶解的气体,发现试管上部有红棕色气体产生,溶液变蓝。方案3,用双连球赶走溶解的气体。方案4,向饱和硝酸铜溶液中通入NO2气体作为对照。实施后两个方案时,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巧妙地将双连球赶出的气体通入装有饱和硝酸铜的试管中,将两个实验结合在一起(如图4),这种方法省去了重新制取NO2的环节,使实验简化,避免了再次污染问题。上述4个方案中,加水稀释,硝酸铜溶液质量分数减小的同时,溶液中溶解的NO2与水发生反应:3NO2+H2O=2HNO3+NO,因此不能证明假设一成立。实际上饱和硝酸铜溶液呈蓝色已经否定了该假设,再通入NO2溶液由蓝色变为绿色(但不如铜与浓硝酸反应后的溶液绿),进一步证明假设二正确。加热和通入空气赶走气体溶液变蓝都是支持假设二的直接证据。教师总结,铜与浓硝酸反应后的溶液中,浓硝酸过量,NO2溶于浓硝酸中呈黄色,[Cu(H2O)6]2+呈蓝色,两者混合色为绿色。

三、反思

一个化学实验的教育功能是多维度的。实验装置是完成化学实验的物质基础,体现了化学原理对反应条件的要求和尾气吸收的绿色化理念。实验装备的改进是对化学反应原理的深化和提升。针对有毒有害气体的尾气吸收方案很常见,其中能够化繁为简,变固定为灵活移动不失为创新之举。其实,只要肯于动脑、勤于实践,小小的改动就能解决大问题。

参考文献:

[1]索金龙,李雪军.加强危险化学品管理安全有序开展实验教学.教学仪器与实验,2015(9):9-11.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上面就是宣传员给大家整理的3篇溶解度教案,希望可以加深您对于写作溶解度教案的相关认知。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