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教案优秀10篇

100 2023-10-22 05:45 精优范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的10篇论语十二章教案是由宣传员精心整理的论语十二章教案范文模板,欢迎阅读参考。

七年级语文课文《论语》十二章教案 篇一

论语十二章教案优秀10篇

教学

目标 1、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明确其在历史上的价值;归纳学习文言文知识,掌握重点字词的读音、含义。

2、能熟练背诵、默写全文理解、运用其中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培养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

3、感受孔子的人格魅力,开阔胸怀,加强成熟处事的思想修养。 重点

难点

关键 重点:结合本文的学习认识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

难点: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学生出缺

席 情 况 班级人数 缺席姓名 程 序 与 内 容 师 生 活 动 个 性 修 改 计划时间 一、情境创设:

1、创设情境:有人说,若中国人不知道有孔子,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知道了孔子,而不知道《论语》,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半部《论语》治天下”,它形象地概括了这部儒家经典对后世的卓越贡献。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孔子,随着这位“万世师表”一起去探讨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以及如何修身做人。

二、目标引领:

1、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明确其在历史上的价值。

2、掌握重点字词的读音、含义、能熟练背诵、默写全文。

3、理解、运用其中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培养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

三、意义构建

1、介绍孔子以及《论语》

2、初读课文,扫除语言障碍。特别注意加点字的音、形、义。

3、教师泛读课文,然后学生自主朗读。

4、根据课下注释,翻译课文。

5、根据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小组内合作研讨,概括每一章所讲的内容。

四、巩固提升:

请学生归纳:

1.通假字

2.词类活用

3.古今异义

4.一词多用

5.特殊句式

五、回顾小结:

《论语》的文学色彩在于表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形象、性格。寥寥数语中,蕴含着一个为人师者的胸襟、风范,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一个师者的拳拳育人之心。

六、检测反馈:

1、试背全文,比比看谁背得最准确。

2、背诵过程中要注意停顿,不抢不拖,不加字,不吞字。

七、作业布置

教师激情导入

明确本课学习目标

了解作者。

人不知而不愠(yùn) 学而不思则罔(wǎng)

思而不学则殆(dài) 不亦说(yuè)乎

传(chuán)不习乎 知之者不如好(hào)之者

积极引导,适时点拔。学生讨论后后,小组交流,

1、同学当堂背诵

2、,其他同学互考。

3、老师抽查提问。

3分

2分

15分

10分

5分

7分

3分 板书设计

《论语》十二章

《论语》

孔 子

课后反思

老金厂中学课程设计 授课日期 2016 年 月 日

课题 《论语》十二章 (第2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

《论语》十二章教案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目标:

1.诵读《论语》一书中记录的孔子关于“学习”的言论。

2.指导学生如何积累和诵读经典的方法。

教学重点:指导积累和记诵经典的方法。

教学难点:结合经典谈感受。

教学过程:

复习

一、 创设情境,回忆孔子的言论。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

……

二、初步了解孔子和《论语》

出示白板:20世纪末,8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聚会巴黎,发表了著名的《巴黎宣言》,指出:“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00年前,从一个人那里汲取智慧”。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人是谁吗这被科学家敬仰的人物,就是我们中国的孔子。(简介孔子)

孔子—我中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伟大的教育家。

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尊称孔子,我国春秋末期鲁国陬邑(现山东曲阜)人。他从小生活贫困,由于勤奋好学,成为一个博学多才的人。他曾办过私学,据说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孔子为了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曾周游列国,晚年从事整理和传播古籍的工作,整理了《诗》、《书》、《礼》、《易》等古代文献,编著了《春秋》。

师:同学们,听了老师的介绍,你感觉到孔子是怎样一个人

生:孔子是一位教育家,思想家。

生:孔子是一个博学多才的人。

师:在《论语》一书里,有这样一句话是写孔子外貌的。

(出示白板):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师:这里的“子”指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温和又严肃,威严而又不凶猛,庄重而安详。孔子的思想,尽管是两千年以前的,但它对人类具有永恒的意义。你知道孔子说过哪些智慧的话语吗

生: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生:寝不语,食不言。

生:……

师:(展示《论语》一书),孔子说的这些话,全部在《论语》这部书中,《论语》记录了孔子及其徒弟的言行。全书共20篇,500多章。

三、指导诵读

师:今天,我们主要诵读《论语》一书记录的孔子关于“学习”的言论。(小黑板出示)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师:下面我们进行第一个环节,声音先于义理———放声读。

要求做到:读准音,正确断句,读通顺,读流利。

师:大部分同学已经读得不错了,下面我们进行第二环节:学而不思则罔——读而悟。

请同学们对照译注的字词,自己边读边悟,或小组讨论理解原文。(不求深刻,初知大意即可。)

第三幕:古文今说洗耳听——明大意

加深理解文意。请同学们白板,把古文和译文对照读一读,再回照第二幕自己的理解,看出入在哪儿。(重在体验解读的乐趣)

师:这些语段全是孔子关于学习的言论,请你结合自己的体会,说说哪句话让你深有同感或者你想就哪句话表达自己的看法

第四幕:熟读成诵过目不忘——我乐背。

按“镂空指示法”练习背诵。集体背,小组比赛,个人擂台赛。

第五幕:引经据典古今为用——格言美

师:同学们看一看,这些语段中哪些词语和句子,我们今天仍然在用,请画出来。(学生用笔画)

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师:这已成为一个成语,如果要表示自己谦虚好学的态度,就可以运用这个成语。成语不一定是四个字。

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师:这是典型的四字成语。

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师:这已成为格言警句。

生:……

师:我们不难看出《论语》中凝练,思辨的语言是我们今天现代汉语的源头,我们在平常的说话中,作文中,如果能够恰如其分地运用这些格言警句,就会增加你语言表达的魅力。

四、总结

老师最后还要把孔子老师的一句话送给大家。请看——(出示句子)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注:弟子:年纪细小的人。弟:同“悌”弟弟对哥哥的爱。

师:今天的“弟子”指学生、徒弟,而《论语》中“弟子”指年纪细小的人。孔子老师说“年轻人在父母身边就要孝顺父母,离开家里就要敬爱兄长,做事要谨慎,说话要诚实,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有剩余力量,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从这句话看出,孔子老师特别看重做人。

同学们,诵读《论语》,不仅仅是学习语言,更是在学习我们民族的文化,希望大家做一个有中国灵魂,有世界眼光的中国人。

《论语》十二章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准确、流利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语句含义,感知课文内容。

2、梳理文章内容类别,感受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

3、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课文丰富精彩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

1、通过学习重点文言词语,理解各章语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结合本文的学习,认识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激发热爱民族经典文化的热情。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并培养学生把所学知识、道理付之于实践的意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播放视频: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三千人齐诵《论语》片段。

2、学生谈感受。

3、生回答,师相机点评。

4、师导入课题(板书课题)

二、关于孔子及《论语》有关资料

1、检查预习情况(了解孔子和《论语》)

2、浏览相关资料(PPT幻灯片)并讲解

3、除了孔子以外,很多同学还知道老子、庄子、墨子等古代先哲。那么“子”是他们的名字吗?结合你们的预习情况,哪位同学知道“子”的含义是什么?

4、生回答,师相机点评。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并对学生提出要求。

2、生自由练读。

3、生代表范读,生互评。

4、抓住通假字加以解释,导入此知识点。

5、由此知识点导入“举一反三”,继而引入《论语》在学习方面的内容。

四、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1、阅读课文,4人小组讨论,结合课下注释找出哪几章是与学习有关的?同时指导学生试着翻译相关句子。

2、逐句分析,逐字落实。

3、精读课文,探究文章的思想内涵。

读文章并思考,六章内容中,哪些语句是讲学习方法?哪些语句是讲学习态度?

五、总结提高

从孔子关于学习的论述中我们能够得到那些启示?

生交流后明确:学习态度强调谦虚,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与复习。

《〈论语〉十二章》教案 篇四

一、学情分析

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是升入初中后第二次学习文言文。七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主动能力,善于思考并且乐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只是文言文的学习对他们来说会显得枯燥无趣,甚至感到反感和恐惧,学习兴趣较低。教学时要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去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消除反感、恐惧的心理,逐步喜爱阅读文言文。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理解和掌握一些浅显的文言文基础知识,打好扎实基础,从而为今后的文言文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

1.语文常识

(1)了解孔子的生平简介。

(2)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

2.语言:

(1)理解并积累重要的词语。

(2)理解并翻译文中重要的词句。

3.阅读:

反复诵读,背诵前六章。

4.价值观:

理解本文的表达效果,联系生活实际,端正人生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并掌握《论语》相关文学常识

2.积累重要的文言词句;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言文。

3.理解《论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和现实意义,体会其中的“为学之道”,使学生学有所用,在今后的学习中端正态度,改进方法。

四、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朗读、品读和诵读,品味文章语言,理解文章的主旨。

2.合作探究法。鼓励学生借助课文注释,并通过查字典、参考其他资料等方法,自主阅读,在合作中探究并解决问题。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时教学目标

1.了解并掌握《论语》相关文学常识。

2.反复诵读,背诵前六章。

3.结合关键词语理解句意、文意,提高文言阅读理解能力。

4.联系生活实际,端正人生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在它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宝贵的文化遗产。《论语》就是其中的一部辉煌的巨著。它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的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和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即使在千百年后的今天,它依旧光芒四射,熠熠生辉。今天就让我们怀着一种自豪的心情来走进其中的一部分,研读《<论语>十二章》。(板书标题)

(二)问题探讨1:文学常识

《论语》作为儒家经典,其内容和影响的相关文学常识需要掌握。

【要点】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核心是“仁”,主张统治者对人民“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从而再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西周盛世,进而实现他一心向往的“大同”理想。

他在实现政治理想的过程中屡屡受挫,最终集中精力从事教育及文献整理工作。一生培养弟子三千余人,身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者七十二人。孔子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精神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学习态度,为后人所称道。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共20篇,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它以语录体、对话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三)问题探讨2:诵读入境

理解文言,首先要读准文言。配合音乐,读准字音和节奏,读出古文韵味。

【要点】

1.结合注释,自学前六章的大意,圈出各章中需要重点理解的词语。

2.将文中经常出现的词语及自己无法理解的词语标注出来并提出。(通过板书或投影展示出来)

提示:

(1)“乎”“矣”“哉”“也”“夫”均为语气词。“乎”,一般在问句结尾,或反问、或疑问,根据上下文而定。“矣”“哉”“也”不翻译,“也”的用法与《咏雪》一课中“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不同。“焉”有时也可以作为语气词,它的用法则不同,在书上已经有解释了。

(2)“之”与“下车引之”的“之”用法一样,都是代词,所代内容根据文本而定。“学而时习之(代学习的内容)”,“知之者不如好之(代学问和事业)者”,“曲肱而枕之(代胳膊)”,“择其善者而从之(代优点),其不善者而改之(代缺点)”。

(3)“而”“其”在文中出现了多次,也有不同的解释,需要我们根据上下文含义而定,这个字出现的较多,因此我们放在文中解释。

(4)圈出三类字:通假字,如“说”“有”。古今异义字,语义与用法与今天有所区别的字,如“传”“故”“新”“乐”“饭”以及需要我们重点理解的字。

(四)问题探究3:结合注释,疏通前六则文意

【要点】

1.子曰:“学而时习①之,不亦说②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lè))乎?人不知而不愠③,不亦君子④乎?”(《学而》)

注释:①时习:按一定的时间复习。时,按时。②不亦说(yuè)乎:不也是很愉快吗?不亦……乎,表示委婉的反问语气。乎,语气词。说,通“悦”,愉快。③愠(yùn):生气,发怒。⑥君子:这里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翻译: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又按一定的时间去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到这里)来,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理解:第一句讲的是学习的方法。第二句讲的是学习的乐趣。第三句讲的是为人态度,属于个人修养。

2.曾子曰:“吾日①三省②吾身:为③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④乎?传⑤不习乎?”(《学而》)

注释:①日,每天。②三省(xǐng):多次进行自我检查。三,泛指多次。省,自我检查,反省。③为,替。④信:诚信。⑤传(chuán):传授,老师传授的知识。

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了?”

3.子曰:“吾十有五①而志于学,三十而立②,四十而不惑③,五十而知天命④,六十而耳顺⑤,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⑥矩⑦。”(《为政》)

注释:①十有(yòu)五:指15岁。“有”通“又”,古人在两位数的整数和零数之间常常加“有”字。②立:立身,指能有所成就。③惑:迷惑,疑惑。④天命:上天的意旨,古人认为天是世间万物的主宰。⑤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通常的解释是,能听得进不同意见。⑥逾(yú):越过,超过。⑦矩(jú):法度。

翻译: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物所迷惑,五十岁时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意见,到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却不逾越规矩。

理解:在本章里,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渐提高的过程。他认为人的道德修养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在这个过程中,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境界。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这两点对任何人,都是适用的。

4.子曰:“温故而知新①,可以为师矣。”(《为政》)

注释:①温故而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

翻译: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就可以当老师了。(学习方法)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①,思而不学则殆②。”(《为政》)

注释:①罔(wǎng):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②殆(dài),疑惑。

翻译:孔子说:“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而不学习,就会有害。”(学习方法)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①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②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注释:①箪(dān),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②堪:忍受

翻译: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那穷困的忧愁,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个人修养)

六、课时作业

复习、背诵、默写并翻译前六章

第二课时

一、课时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背诵后六章。

2.结合关键词语理解句意、文意,提高文言阅读理解能力。

3.联系生活实际,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二、教学过程及教学内容

(一)导入新课

这一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论语》第七到第十二章。

(二)问题探讨1:诵读入境

理解文言,首先要读准文言。配合音乐,读准字音和节奏,读出古文韵味。

【要点】

1.结合注释,自学后六章的大意,圈出各章中需要重点理解的词语。

2.将文中经常出现的词语及自己无法理解的词语标注出来并提出。(通过板书或投影展示出来)

(三)问题探讨2:结合注释,疏通后六则文意

【要点】

7.子曰:“知①之②者不如好③之者,好之者不如乐④之者。”(《雍也》)

注释:①知:懂得、了解②之:代词,它,这里指学问和事业。

③好(hào):喜欢,爱好。④乐(lè):以…为乐趣。

翻译:孔子说:“懂得学问和事业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理解:这里,孔子强调了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有了浓厚的兴趣,我们才会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去努力。

8.子曰:“饭疏食饮水①,曲肱②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③我如浮云。”(《述而》)

注释:①饭疏食饮水:吃粗粮、喝冷水。饭,这里是吃饭的意思。古代汉语中,“水”指冷水,“汤”指热水。②肱(gōng):胳膊上从肩到肘的部分,这里指胳膊。③于:对,对于。

翻译: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其中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理解: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总是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①。择其善者②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注释:①焉:于此,意思是“在其中”。②善者:好的方面,优点。

翻译: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的缺点就要改正。”(学习态度)

10.子在川①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②。”(《子罕》)

注释:①川:河,河流。②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意思是,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逝,往、离去。斯,这,指河水。舍,舍弃。

翻译:孔子在河边感叹道:“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

11.子曰:“三军①可夺帅也,匹夫②不可夺志也。”(《子罕》)

注释:①三军:军队的通称。古制,12500为一军。②匹夫:平民中的男子,这里泛指平民百姓。

翻译:孔子说:“一国军队,可以夺去它的主帅,但一个男子汉,却也不可以夺去他的志气。”

12.子夏曰:“博学而笃①志,切问而近思②,仁③在其中矣。”(《子张》)

注释:①笃(dǔ):坚定。②切问而近思: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情。③仁:仁德。

翻译: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并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并能多考虑当前的事情,仁德就在其中了。

(四)问题探究3:梳理所学

《论语》语言精警生动,充满智慧,格言警句,美不胜收。十二章中,哪几句是讲学习方法?哪几句是讲学习态度?又有哪些语句是讲个人修养?

【要点】

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习态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个人修养: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吾十又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五)问题探究4:《论语》现实意义

《<论语>十二章》中所蕴含了哪些深刻哲理和现实意义?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能够产生哪些影响?

【要点】

人格修养:永不松懈,时刻反省自己的言行,时刻关注身边的人与事,从中汲取经验教训。

治学态度:善学善思,时时温习旧知

处世方法:坚守自己的信念,绝不因暴力或穷困或改变。

(六)课时作业

1.背诵《论语》十二章。

2.搜集、整理《论语》其他篇章中出现的成语、格言、警句2-3个,要求注明出处、含义,并制作资料卡在班上交流展览。

《论语》十二章教案教学设计 篇五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读准字音,明确字义:愠、罔、殆、谓、哉、焉等。

能力目标:准确诵读课文,并在理解每一则语录的基础上背诵及默写课文。

德育目标:引导学生体会十则语录的深刻内涵,带领他们学习古人高尚的品格。

【教学重点】

1、字词。鼓励学生课前预习,借助课文注释及工具书等自行理解、记忆。

2、语句。引导学生在理解字词的基础上翻译并准确表达每则语录,学习古人可贵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或为人处事等。

【教学难点】

在理解字词,懂得翻译的基础上,能像古人做的一样。

【教学课时】两个课时

【教学方式】黑板教学

【课文脉络】①-③-④-⑤-⑦-⑨-⑩-②-⑥-⑧

【整体板书】

学习方法:①②③⑥⑦

学习态度:④⑤⑥

个人修养:①⑧⑨⑩

【教学环节】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语文第二单元的学习已经接近尾声了。

问1:还差哪一篇课文没有讲呢?(让同学生回答《论语》)

问2:没错。那大家看一下课本,有没有发现这篇课文与我们一二单元学过的课文中,形式是不是很不一样?(让学生回答形式是文言文)

问3:对,就是文言文。很多同学很怕文言文啊,觉得根本看不懂它在讲什么,但是,要知道,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可不是白白度过的,我们那些先辈,那些古人的智慧,可厉害着呢!要是能学到一些,那受益的肯定是我们吧?

所以,我们今天就好好学一些我们中国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所说的话,看看他是怎么教育他的弟子的。下面,大家跟着我来朗读,同时把自己不会的字词画下来,边读边思考:到底论文中《论语》十则都讲了些什么呢?

第一课时

二、集体诵读,整体感知。

以领读的方式,由老师带领全班同学一则一则地读,读完继续下一教学环节。

三、孔子及《论语》简介

好的,课文读完了,不过,在正式进入学习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孔子——孔子(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东南)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他还被尊为“圣人”,他的学说成了封建文化的正统,甚至被认为“半部《论语》治天下”,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

《论语》十则的每一则都表达了精深的道理,不仅内容丰富,而且语言也很有特色——语录体,对吧?大家都知道什么叫语录体吗?

当然,大家一定还有很多疑问,比如还是有些字词的注音和解释不懂,还是不太理解古人说的话到底有什么深刻含义对不对?没关系,我们现在就一起来解答。先看第一则。

第一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1、疑难字词

①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②时习时常地复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③朋名词,朋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

④说(yuè)通“悦”,愉快。

⑤人不知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⑥愠(yùn)生气,发怒。

⑦君子这里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2、“而”的用法

①“学而时习之”:“而”是连词,表顺接。

②亦(yì):同样、也是。乎: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可译“吗”。

②“人不知而不愠”:“而”表转折,相当于“可是”、“但是”。

3、翻译

孔子说:“学了以后而又时常复习,不也是很高兴的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相会,不也是很快乐的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但自己又不会恼火,不也是君子吗?”

4、讲解

①“学而时习之”中,孔子特别强调“习”的重要和乐趣。“习”不仅指巩固所学,而且指要能悟出新意。(第一则完后,跳到第三则先讲)

②“有朋自远方来”,为何而“乐”?(“乐”因:切磋学问和修养道德。)

③“人不知而不愠”句中,怎样理解“君子”的内涵?(我们听过“君子动口不动手”这句话,由此可见君子有一个特点,那是什么呢?——有修养。问学生:什么样的人才会动手打架?孔子所说的“君子”很显然是有修养的,“人不知而不愠”,别人不理解他,他也不跟别人争得面红耳赤。这种做人的态度,是不是值得我们学习呢?)

5、小结

这一则语录中,“学而时习之”讲的是学习方法;“有朋自远方来”讲的是学习乐趣,志同道合的人来访可以切磋学问和修养道德;“人不知而不愠”讲的是个人修养的问题。

6板书(简要提醒学生记下破折号右边对应的即可)

学而时习之——学习方法

有朋自远方来——学习乐趣

人不知而不愠——个人修养

第三则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刚才我们讲了“习”的方法,不仅指巩固所学,而且指要能悟出新意,跟第三则谈到的意思很相近,我们就先看第三则。

1、疑难字词

①“故”:“旧”,与“新”相对,此处引申为“旧有的”、“原来的”。

②知:领悟。

③可:可以。

④以:凭借。

⑤为:作为。

2、翻译

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却能有新的领悟,这样的人便可以做老师了。”

3、讲解

大家知道吗,外国有一位心理学家叫艾宾浩斯的,他做的研究表明:人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随后趋于平稳。所以,我们同学复习时最好能在遗忘大量开始前进行,这样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看看课文,几千年前的孔子竟然也知道这个原理,还告诉我们:“温故而知新。”旧的知识掌握牢固了,还不容易领悟出新的知识吗?所以啊,同学们在能力范围内,最好反复思考、定期复习,这样容易有所心得,有所体会。这么好的一个方法,大家如今学了一定要会运用才不浪费哦。

4、小结

这一则说的还是学习方法,指出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能领悟新的知识。在这里,“温故”和“知新”并重,强调新旧交替的连续性。

第四则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为政》)

大家猜一下:把一块铁放在门口,那么铁就会生锈;那如果把一块金子放在门口,金子会发生什么变化呢?(答案是:被偷走!)这是一个笑话,但通过这个笑话我们也能看出:铁放久了不用,甚至任凭它风吹日晒,后果将会怎样呢?没错,只能生锈,没用了。有一句老话说:“刀不磨不生锈,人不学会落后。”呵呵,当然,现在我们有不锈钢刀啦。不过,这老话也有它的道理,什么道理?——大脑就像刀一样,不开动脑筋,就会生锈呀。爱迪生只上过三个月的小学,可他为什么能发明那么多东西呢?答案很简单:他积极思考!这是很重要的原因。

现在我们看第四则论语。

1、疑难字词

①罔(wǎng):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②殆(dài):有害。

2、翻译

孔子说:“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罔然无知;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不解。”

3、讲解

这两句都包含了“学”和“思”两个字。“学”当然是指学习,“思”则是指思考。我们从孔子这句话必须认识到“学”与“思”的关系。我们同学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不懂的,赶紧思考,然后想办法解决,千万不能越积越多,否则日子久了,想不迷惑都是不可能的,这就是“学而不思则罔”。

那“思而不学”呢?爱迪生在青年时候,曾经流浪过一段时间,可是他并没有放纵自己,不理世事。相反,他一直努力读书、做实验、研究和工作。倘若他空有满脑子奇思妙想,却不懂实践操作,又怎么能做出奇妙的发明呢?流浪期间不再思考,不再动脑,对他个人,还是社会都是有害的,是不是?把爱迪生的例子套到孔子另外半句话上,就是“思而不学则殆。”

这样说,大家理不理解了呢?

4、小结

这一则讲的是学习态度,说明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不可偏废。在学习上,必须注重“学”与“思”的关系,不能只偏重其一,光“学而不思”,或“思而不学”。

第五则子曰:“由诲汝(rǔ)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为政》)

1、疑难字词

①诲(hùi)教导

②女(rǔ)同“你”,人称代词。

③知(zhì)通“智”,明智。

④之:代孔子教的东西。

⑤乎:语音助词。

2、翻译

孔子说:“由!教导你的内容都知道了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明智啊!”

3、讲解

为什么说“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明智”?我不知道可别人知道,我多不好意思说出来啊!一说别人就知道我比别人笨啦!所以自己不知道的,不能说不是不更好吗?可孔子为什么教导我们要老实承认自己“不知为不知”呢?

明确:所以我们要“不耻下问”(下:指任何行业、任何人,只要在某一方面比我们强,向其请教能使我们有所裨益的都行)。那么,对于我们知道的东西呢?是不是要大家一起分享呢?嗯,“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互相交换,那我们就有两个思想。”别人不知道,我们更要把自己知道的东西教给别人对不对?好东西就是要一起分享!

好,按照这个意思,孔子另一句话怎么表达呢?我们来看第七则。

4、小结

这一则讲的是学习态度,说明言行要谨慎,不要太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本领。要诚实谦虚,不要不懂装懂。

5、板书

不知:不懂装懂——不耻下问

×√

第二课时

第七则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1、翻译(先解释一半)

孔子说:“三人同行,必有我可师法的人在其中;选择他们的优点照着去做,借鉴他们的缺点注意改正。”

2、讲解

问①:大家怎么理解“师”这个字呢?——这个老师当然不是指真正站在讲台上讲课的老师,而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旁边的人。只要他们任何人的身上有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那他们在那方面就能够教我们,可以像老师一样,对不对?

看看你们周围,说说,谁可以做你们的老师呢?(随意点出来,借机夸一下一些同学)

问②:这样我们就可以学习别人的长处了对不对?用孔子的话是怎么说的?全班一起把第七则后半句读完好不好——引出“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时开始以下释义)继续:最后一句怎么理解呢?对于别人身上的缺点,我们应持什么态度?比如,我很爱睡懒觉,睡到日上三竿还不起床,你们要不要学我啊?(学生肯定答“不要”)那你们怎么做呢?引孔子的话:其不善者而改之——借鉴别人的缺点注意改正(自己)。

3、疑难字词

①善指擅长的(方面),优点,长处。

②不善指缺点,不好的(地方)。

③焉,相当于“于之”,即“在其中”的意思。

④第一个“之”:指择其善者而从之:代善者;

⑤第二个“之”:指指其不善者而改之:代不善者。

4、小结

这一则讲的是学习态度和个人修养,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向某一处长于自己的人学习。

5、板书

善:从之

不善:改之

第九则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hǎn)》)

1、疑难字词

①岁寒严寒时节。

②凋凋谢。

③然后(古今词)然,后。意思是分开来解释的。然,这样。后,以后。

2、翻译

孔子说:“时到严寒时节,然后才知道松柏是最后落叶的。”

3、点析常识

松柏并非不落叶,只是经得起风霜,落叶晚且新旧交替无间断而已。

4、讲解

毛泽东主席说过一句很著名的话:“毛泽东说: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都做好事,不做坏事。”为人便同松柏一样,松柏久耐霜寒,撑到最后,独做天地间最盎然挺立的绿树。君子亦是如此,混迹于浊世,才知道君子之正不与人苟容。我国开浪漫主义先河的人是谁,大家知道吗——屈原。他死了,抱石投江而死,这是为什么呢?他说:“众人皆醉我独醒”,这是一种傲然的品格。人如松柏,松柏如人。我们要判断一个人是否正直,是否是君子,短期交往恐怕不能将一个人的品质看清,因此,我们只有像松柏那样,历经考验才能得出结论。

5、小结

这一则讲的是个人修养,借松柏之后凋来比喻一种“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的君子品格,告诉人们修身做人的道理。

第十则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1、疑难字词

①言在这里指“字”的意思,“有一言”即指“有一个字”。

②行之遵照它。

③其恕乎大概就是“恕”了。其,大概,也许。恕,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2、翻译

子贡问道:“有一个字可以终生遵照它去做吗?”孔子说:“大概就是恕吧?意思是自己不愿意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

3、讲解

问①:这一则的中心是“恕”字。同学们可以想出哪些含“恕”字的词语或成语呢?(让大家说,然后写在黑板上)宽恕、饶恕、恕罪、恕我直言、恕不奉陪等等。

问②:看这些词,“宽恕、饶恕、恕罪”等,都包含一种什么态度呢?——有宽广的胸怀。儒家上指“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再看“恕我直言”——说话人的态度开始转变,变得不高兴了是不是?“恕不奉陪”——说话人已经要拂袖而去,要走了对不对?(在黑板上写下一个“恕”字,擦掉字上半部分的“口”字,改为“女”字,变成“怒”。让学生理解“恕”与“怒”的转换,其实很简单)

我们重新看孔子说的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正理,但如果,“己所不欲,硬施于人”,导致的结果便很有可能是——“怒”了。

由此引出结论: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人与人之间相处,应该遵循平等待人原则。

4、小结

这一则讲的是个人修养,强调做人要懂得换位思考,在人际交往中遵循平等待人的原则。

回到第二则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1、疑难字词

①三省古代在有动作性的动词前加上数字,表示动作频率多,不必认定为三次。三:泛指多次。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谋谋划、筹划事情。

②)忠:旧注曰:尽己之谓忠。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

③信旧注曰:信者,诚也。以诚实之谓信。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相互守信,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意思是:真诚,诚实。

④传(chuán)旧注曰:“受之于师谓之传。老师传授给自己的。习,与“学而时习之”的“习”字一样,指温习、实习、演习等。老师传授的知识。

2、点析

①“而”的用法:表顺接。

3、翻译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进行自我反省:替人谋划事情有没有尽忠竭诚?与朋友交往有没有信实相待?老师传授的学业有没有认真复习?”

4、讲解

问①:有人知道曾子是谁吗?请同学起来回答(曾子,即曾参,姓曾,名参(shēn),字子舆,孔子的学生)

问②:由此可见,《论语》的确不只记录了孔子,还记录了他弟子的言行。孔子学识渊博,教育弟子时循循善诱,教出的弟子当然有不少他的得意门生,曾参就在其中,因而他讲的言论也值得我们学习。

在这句中,他为什么每天多次反省自己呢?谁能告诉我,古语中哪个字表示“多次”,哪个字表示“自我检查”的意思呢?(提示注意“省”的读音)

5、小结

这一则讲的是为人处事和学习应有的三种态度,其中,“为人谋而不忠乎”讲的是做事的态度,“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讲交友的态度,“传而不习乎”讲学习的态度。

第六则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xǐng)也。”(《里仁》)

1、讲解

问①:大家读这一则的时候,有没有立刻想到哪个人的名字?(任贤齐,学生不懂也可提出来)不论是古人还是今人,仍有不少人喜欢引古语来给孩子起名字。当然了,“任贤齐”这个不一定由此而来,但我们因此想想,以古语起名,是不是能够寄托父母和长辈对孩子的美好愿望呢?毛泽东主席有个女儿叫“李敏”的,名字含义就来自孔子另一句名言:“君子欲讷于言必敏于行”。

问②:大家看课文注释便可知道,“贤”指的是什么?(指贤人,做名词使用)“齐”呢?(向某人看齐,像他学习的意思)所以,名字叫“贤齐”的,结合孔子说这话的意思,我们给他解析一下他名字的意思,那就是……(等大家一起回答,找出前半句翻译:见到贤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看齐)

问③:上一则曾子说每天要“自省”,这里孔子也“自省”了是不是,可见古人很能自我反省,从而提高。那为什么自省呢?后半句,谁能解释一下?给大家找出孔子自省的原因。(后半句翻译:见到不贤的人就对照着自我反省)

2、翻译

孔子说:“见到贤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对照着自我反省。”

3、小结

这一则讲的是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强调做人要懂得“以人为镜”。

第八则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1、疑难字词

①弘毅刚强,勇毅。

2、翻译

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志向远大、意志坚毅,因为肩负沉重,路途遥远,已实行人德为己任,不是很沉重吗?直到死才罢休,不是很遥远吗?”

3、讲解

这一则我们从字面意思看是比较好理解的,没有那么多晦涩的词。(一一讲“弘毅”、“任”即责任,“道”即道路,“已”即停止)值得注意的是,“以为”这个词,与现代汉语完全不一样,应翻译为“以之为”。这个结构,必须把某个名词插入其中,看句子,那应该是:“以仁为”自己的责任。这么说理解吗?明白这个结构的用法了吗?

读这一则,谁能想到两个成语?(任重道远:担子很重;路程很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同义词:负重致远、全力以赴。死而后已:死了以后方才停止。指一生努力奋斗;一直到死为止。奉献了一切。同义词:鞠躬尽瘁)

4、小结

这一则讲的是个人修养,强调身怀抱负的人就该有坚毅的态度。

四、布置作业

在理解《论语》十则的基础上,任选一则,写一篇有关自己的感受或体验的短文。

《论语》十二章教案教学设计 篇六

【教学目的】

1.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说出语录的意义。

2.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并能融入学习态度、方法及品德的养成之中。

3.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4.学习分类整理笔记的方法;积累成语、格言、警句。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

1.搜集资料:了解孔子及其儒家学说的概况;了解《论语》的主要内容。

2.借助工具书,通读全文,把握内容梗概。

【教学步骤】

一、导入提问:影响几千年中国思想文化的书是什么?有可能出现各种回答。老师分析后可揭示答案:是《论语》。汉武帝时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它成了中国正统思想的代表……然后老师还介绍了《论语》的另两个“最”:中国两千年来最重要的课本,出成语最多的书。(对初一学生来说,这是新鲜的,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预习提问:(1)大家预习课文后一定会发现,每一则都有一个“子曰”。谁知道“子曰”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子曰”呢?(2)《论语》的“论”,习惯上读lún。谁知道《论语》是一部怎样的书?(3)孔子是怎样的人?为什么人们把到山东曲阜去看孔庙叫做“朝圣”?

(师生合作,共同完成,对孔子和《论语》进一步的认识。体现了新课标要求学生“初步具体搜集资料的处理信息的能力”和“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全新概念。此外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这为进一步学习课文作了铺垫。)

三、整体感知、诵读

(1)提出要求:我们学习文言文,有三条基本方法:

一是诵读,这是最基本的,凡要求背诵的课文都要背得烂熟,不要求背诵的也要读得十分流畅

二是用心领会课文的意思

三是自己动手,积累词语。

同学们,这堂课,我们首先诵读课文,然后分“则”理解课文,最后背诵课文。

(2)自由诵读。教师提示诵读文言文要注意的问题:

①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读准字音。(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曾子、三省吾身、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海女知之、是知也、自省、弘毅等。三个通假字:“说”通“悦”,“女”同“汝”,“知”通“智”)②处理好停顿和语速、语调。

此环节旨在授以方法,提出要求和需要注意的问题,使学生心中有数。

四、质疑交流:

就课文字词句的理解,学习小组问互相质疑。对个别词句的理解,教师要加以点拨,并加以提炼、补充。必须理解的问题,例如:为什么“思而不学则殆”(我把“殆”解为“危险”)?“学而不思”和“思而不学”,孔子更反对哪个?为什么?“三人行”,一定“有我师”吗?如果同行的都是坏人呢?等等。

五、小组互动:

本文内容主要包括哪两个方面?哪几条是说学习态度的?哪几条是说学习方法的?哪几条还谈到了道德修养的问题?课文在学习态度上强调什么?学习方法上又强调什么?旨在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主旨的基础上,熟读背诵。培养学生大胆质疑、共同探究的好习惯。

六、自由背诵课文

七、探究性学习。

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先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你有疑,特别是“无疑之疑”吗?

老师适时候提出问题:“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三句有什么内在联系?有可能没有联系吗?

先对学生交代,这个问题,是许多人不解的问题,几个语文网站的“论坛”中都有人提出和讨论这个问题,可惜结论都不能让人信服。你若能解决这个问题,就是一种创见。

这一环节可以使教学内容向课外、向生活的延伸。由于能扩展视野,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又没有必须完成的作业,它备受学生欢迎。活动课还能密切师生关系,加深师生感情。

《〈论语〉十二章》教案 篇七

【教学目标】:

1、能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知大意,体验人物 。

2、积累文言词语,疏通课文 。

3、当堂背诵,积累成语警句。

4、通过朗读揣摩,感受孔子的教育思想和人格魅力 。

5、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态度,学会修身做人 。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验孔子的教育思想和人格魅力 。

2、初步学会运用各种方法,疏通课文,理解大意 。

【教学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验孔子的教育思想和人格魅力。

2、当堂背诵,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自己的理解。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明确其在历史上的价值。

2.掌握重点字词的读音、含义,能熟读背诵、默写全文。

3.理解、运用其中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培养学生的文言翻译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学请诊断

1.教师导入。

有人说,若中国人不知道有孔子,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知道了孔子,而不知道《论语》,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半部《论语》治天下”,它形象的概括了这部儒家经典对后世的卓越贡献。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孔子,随着这位“万世师表”一起去探讨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以及如何修身做人。

2.初读课文,扫清语言障碍。特别注意加点字的音行、形、义。

人不知而不愠(yùn) 学而不思则罔(wǎng) 思而不学则殆(dài)

不亦悦乎(yuè) 传不习乎 (chuán)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hào)

3.孔子简介。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开创者,被公认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孔子曾大力宣传“仁”的学说。在公认论和教育思想方面,注重“学”与“思”的结合,提出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和“温故而知新”等观点。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相传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在政治上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应名副其实;在维护贵族统治的基础上提倡德治和教化。自汉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现存《论语》一书,是研究孔子学说的主要资料。

后世对孔子有非常崇高的赞誉,唐代的韩愈曾经有诗:“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后代的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的需要,也一再的追封孔子,封其为“至圣先师”“大成文宣王”“文宣帝君”等。中国各地都有孔庙。山东曲阜的孔府是我国北方除北京外另一重要的宫殿建筑,也是著名的旅游名胜。

第二阶段:自主探究

1.听录音,要注意听准生字的读音。然后学生自主朗读。

2.根据课下注释,翻译课文。

参考: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时常去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是君子(的所为)吗?”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的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了呢?”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危险。”

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贫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他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起胳膊当枕头,快乐也在其中了。非道义手段得到的富贵,对于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

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值得我学习的。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孔子在河岸上感叹说:“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

孔子说:“一国军队,可以夺去他的主帅;但一个男子汉,他的志向是不能强迫改变的。”

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记得牢固,恳切的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就在其中了。”

第三阶段:合作探究

根据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小组内合作研讨,概括每一章所讲的内容。

参考:第一章:第一句讲学习方法。第二句讲学习乐趣。第三句讲为人态度,属于个人修养范围。不断温习,(知识)方能牢固,学习之乐;志同道合的人远道而来,切磋促进,人生之乐;自求长进,不怨他人,提高修养。

第二章:讨论思想品德修养。朱熹认为,重在为学。“传”指受之于师,“习”则熟之于己,而“忠”“信”为“传习”之本。由此可见古代治学之人非常重视品德修养。

第三章:讲的是不同年龄阶段修身做人的一些做法。

第四章:讨论学习方法,说明了温习旧知识的重要性。

第五章:讨论正确的学习方法,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不可偏废,学习与思考相结合,方能有所得。

第六章:讨论思想品德修养,颜回清贫乐道的高尚品质。

第七章:讲正确的学习态度。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类似的毛病。要虚心求教,取长补短,弥补不足。

第八章:讲的是在平淡的生活中,应乐在其中,不羡慕、不贪图不义之财。

第九章:讲的是要学习别人好的地方,借鉴别人不好的地方,修正自己的缺点。

第十章:告诉我们时光飞快流逝,我们要学会珍惜时间。

第十一章:用国家的帅将与一个人的志向做对比,说明立下大的志向,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十二章:一个人,要有大志,好要善于思考,才能有较大的收获。

第四阶段:检测小结

试背全文,比比看谁背的最准确。

背诵过程中要注意停顿,不抢不拖,不加字,不吞字。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学请诊断

1.教师导入。

上节课我们从《<论语>十二章》学到了很多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修身做人方面的知识。这十二章的语言都很简练,但却蕴含着非常深刻的道理,学习后,每个人都会受益匪浅。此外,《论语》是出成语最多的文化典籍,我们就更不能小视对这篇课文的挖掘。接下来,我们就继续学习它。

2.准确翻译句子。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3.检查课文的背诵情况。

第二阶段:自主探究

试按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品德修养将课文中的句子进行分类。

1.学习方法:

(1)学而时习之。

(2)温故而知新。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2.学习态度: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品德修养: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吾日三省吾身。

(3)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第三阶段:合作探究

通过本文的学习,你能就本篇课文的写作特点及对后世的影响,谈一点自己的看法吗?

1.写作特点:

(1)语言简洁、含蓄隽永。语录体是《论语》文体的基本特征,它就是记录孔子的只言片语,或是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的对话,都比较短小简约,还没有构成单篇的、形式完整的篇章,但意思的表达却不乏一定的深度,值得推敲斟酌学习。

(2)《论语》的文学色彩在于表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形象、性格。寥寥数语中,蕴含着一个为人师者的胸襟、风范,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一个师者的拳拳育人之心。

2.影响:

《论语》这种在对话中说理的形式,直接影响了先秦说理文的体制;言近旨远、词约义丰的说理,形象隽永的语言,使它成为先秦说理文主要的形态。

第四阶段:检测小结

检查课文的背诵和全文的翻译、注释等,要求做到掌握干净、牢固。

板书设计

《论语》十二章

(1)学而时习之。

(2)温故而知新。

学习方法:(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学习态度:(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吾日三省吾身。

品德修养:(3)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 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鉴赏品析

句子赏析

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赏析:“温故而知新”是孔子对我国教育学的重大贡献之一,他认为,不断温习所学过的知识,从而可以获得新知识。这一学习方法不仅在封建时代有其价值,在今天也有不可否认的适应性。人们的新知识、新学问往往都是在过去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此,“温故而知新”是一个十分可行的学习方法。

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赏析:孔子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学和思不能偏废。他指出学而不思的局限,也道出了思而不学的弊端。主张学与思相结合,才可以是自己成为有道德、有学识的人。这种思想在今天的教育活动中有其值得肯定的价值。

3.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赏析:这句话写出了孔子淡薄的心境,以及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情怀。

写法赏析

语言简练,用意深远。

课文共选取了十二章,又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个人修养。这些是从《论语》中节选出的格言警句,每一章都表达了精深的道理,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文字也颇具特色,句式整齐,音调和谐,读起来相当流畅,富有感染力。

《论语十二章》课本教学教案 篇八

一、教学要求

1.要求能疏通文意,掌握本文的主要内容。

2.掌握关于学习方法与学习态度的名言警句。

3.了解《论语》的基本情况及孔子的教育思想。

二、学习要点

1.掌握有关《论语》和孔子的基本文学常识。

2.掌握古文中重点词语及句式的用法。词语如“而”、“之”等;句式如宾语前置句等。

3.领悟《论语》十二章的深刻含义,体会孔子所倡导的“为学之道”。

三、作者生平

1.孔子图片(参见本课PPT)

2.孔子资料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开创者,被公认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其先世为宋国贵族。少年时家境衰落。成年后做过“委吏”(司会计)和“乘田”(管畜牧)等。五十岁时由鲁国中都宰升任司寇,摄行相事。后罢官,曾周游列国,终不再仕。晚年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

孔子曾大力宣传“仁”的学说。在世界观上,对殷周以来的鬼神宗教迷信活动采取存疑态度,认为“未知生,焉知死”,提出“敬鬼神而远之”的见解。在认识论和教育思想方面,注重“学”与“思”的结合,提出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和“温故而知新”等观点。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相传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在政治上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应名实相副;在维护贵族统治的基础上提倡德治和教化。自汉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现存《论语》一书,是研究孔子学说的主要资料。

后世对孔子有非常崇高的赞誉,唐代的韩愈曾经有诗:“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后代的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的需要,也一再的追封孔子,封其为“至圣先师,大成文宣王”、“文宣帝君”等。中国各地都有孔庙对其祭祀。山东的曲阜的孔府是我国北方除北京外另一重要的宫殿建筑,也是的旅游名胜。

四、作品概述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是一部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其体式归纳起来有:语录体(也可称格言体),仅指明是孔子的话,不写出说话的环境(包括说话的对象),内容大多是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事的一般原则;对话体,记录孔子对弟子(或其他人)的问题所作的回答,它写出了提问者的原话,但没有写谈话的背景;叙事体,其中多少有一点情节,但也往往是以记录孔子的话为主。其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东汉时,《论语》被列为“七经”之一,(七经:《诗》、《书》、《礼》、《易》、《春秋》、《论语》、《孝经》)。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旧注本有《论语注疏》(三国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和宋朱熹的《论语集注》,清刘宝楠《论语正义》,今注本有杨伯峻《论语译注》等。

五、创作背景

《论语》基本上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著作,主要记载孔子的言行,只有一小部分记载孔门弟子(譬如曾子、子夏、有子等人)的言行。《汉书·艺文志》云:“《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汉初所传的《论语》,有古论、齐论、鲁论之分,古论出自孔子壁中,用古文字写成,孔安国曾为之作训解,但已失传。齐论为齐人所学,鲁论为鲁人所传。东汉郑玄就鲁论篇章,参考齐论,为之作注,今亦残佚。魏时的何晏集汉儒以来的各家之说,成《论语集解》,这就是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最早的《论语》注本。

有的学者以为,“论说”之“论”其名“始于《论语》”;然而在《论语》当中,有观点、论据、论证过程的文字并不多见,大部分内容只不过有观点而已(出自孔子及其弟子之口)。因此,《论语》就自身而言主要还是记事文。但若从先秦诸子发展的整体背景上看,它无疑又是诸子论议之文的第一个阶段,为语录体。《论语》的价值,在于真实再现了孔子平凡、伟大的人格形象;“盖孔子人格之伟大,宜为含识之俦所公认;而《论语》则表现孔子人格之良书也”。它所记载的孔子的言论,意趣深远,有不少篇章形象而精警。

六、课文讲解

1.课文朗读

①范读:教师朗读示范。学生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

②自渎:学生自读课文。

③感知:本文的内容包括学习的哪些方面?

学生交流后,教师概述:本文主要包括学习的态度、方法和思想修养。

2.课文分析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故而知新”是孔子对我国教育学的重大贡献之一,他认为,不断温习所学过的知识,从而可以获得新知识。这一学习方法不仅在封建时代有其价值,在今天也有不可否认的适应性。人们的新知识、新学问往往都是在过去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此,温故而知新是一个十分可行的学习方法。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罔”,诬罔,受欺。“殆”,危险。

孔子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学和思不能偏废。他指出了学而不思的局限,也道出了思而不学的弊端。主张学与思相结合。只有将学与思相结合,才可以使自己成为有道德、有学识的人。这种思想在今天的教育活动中有其值得肯定的价值。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孔子在回答子贡提问时讲到“不耻下问”的问题。这是孔子治学一贯应用的方法。“敏而好学”,就是勤敏而兴趣浓厚地发愤学习。“不耻下问”,就是不仅听老师、长辈的教导,向老师、长辈求教,而且还求教于一般看来不如自己知识多的一切人,而不以这样做为可耻。孔子“不耻下问”的表现:一是就近学习自己的学生们,即边教边学,这在《论语》书中有多处记载。二是学于百姓,在他看来,群众中可以学的东西很多,这同样可从《论语》书中找到许多根据。他提倡的“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对后世文人学士产生了深远影响。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畔”同“叛”,指离经叛道。本章清楚地说明了孔子的教育目的。他当然不主张离经叛道,那么怎么做呢?他认为应当广泛学习古代典籍,而且要用“礼”来约束自己。说到底,他是要培养懂得“礼”的君子。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本章是讲学习态度的问题。孔子自己对学习知识的要求十分强烈,他也同时这样要求他的学生。这“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其实就是“学而不厌”一句的注脚。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绝”,一点也不,绝对没有。“意”,臆测,“必”武断,“固”,固执拘泥,“我”,唯我独是。“绝四”是孔子的一大特点,这涉及人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人只有首先做到这几点才可以完善道德,修养高尚的人格。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空空如也”,我本来什么都不知道。

孔子本人并不是高傲自大的人。事实也是如此。人不可能对世间所有事情都十分精通,因为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但孔子有一个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这就是“叩其两端而竭”,只要抓住问题的两个极端,就能求得问题的解决。这种方法,体现了儒家的中庸思想,是一种十分有意义的思想方法。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孔子认为学习是增加自身学问,完善自身道德修养的途径,不是评价个人能力的尺度,更不是追逐名利的工具。古代的学者学习的目的是在于修养自身的学问道德,而现代学者的学习目的却是用知识装饰自己,以图名利。由此可以看出,孔子所代表的儒家学派倡导的是为己之学,追求道德的自我完善。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多学而识之”即博闻强志。这里,孔子讲到“一以贯之”,这是他学问渊博的根本所在。就是在学习的基础上,认真思考,从而悟出其中内在的东西。孔子在这里告诉子贡和其他学生,要学与思相结合,认真学习,深切领悟。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这一章讲的是学与思的关系问题。在前面的一些章节中,孔子已经提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认识,这里又进一步加以发挥和深入阐述。思是理性活动,其作用有两方面,一是发觉言行不符合或者违背了道德,就要改正过来;另一方面是检查自己的言行符合道德标准,就要坚持下去。但学和思不可以偏废,只学不思不行,只思不学也是十分危险的。总之,思与学相结合才能使自己成为有德行、有学问的人。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组成部分。

陈亢问于伯鱼曰:“自亦有异文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

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陈亢”字字禽,一说孔子的学生。“伯鱼”孔子的儿子孔鲤,字伯鱼。“闻”,教诲。“趋”,小步快走。此章为对话体,是孔子弟子陈亢和孔子之子孔鲤的一段对话。通过对话,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对诗、礼等古典文化的倡导和推崇,也从侧面反映出孔子无论是对待弟子还是自己的儿子,都是一视同仁,“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表现出孔子深厚的道德境界和修养。

子曰:“小人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兴”,启发。“观”观察。“群”,合群。“怨”,讽怨。“迩”,近。此章孔子指出了学诗的重要性,认为《诗》的作用很大,可以“兴”、“观”、“群”、“怨”等等,指出《诗》这一传统文化经典著作对君子成长的重要作用。

3.课文难点讨论

讨论《论语》散文的写作特点及对后世的影响。

语录体是《论语》文体的基本特征,它或是记录孔子的只言片语,或是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的对话,都比较短小简约,还没有构成单篇的、形式完整的篇章。《论语》这种在对话中说理的形式,直接影响了先秦说理文的体制。

《论语》的文学色彩在于表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形象、性格以及深刻平实、含蓄隽永的语言。

言近旨远、词约义丰的说理,形象隽永的语言,使它成为先秦说理文主要的形态。

4.相关评论

①钱穆《论语新解(选)》中说“《论语》自西汉以来,为中国识字人一部人人必读书。”

②李泽厚《论语今读(前言)》中提到孔子的回答时说“而所有这些都并非柏拉图式的理式追求,也不是黑格尔式的逻辑建构,却同样充分具有哲学的理性品格,而且充满了诗意的情感内容。它是中国实用理性的哲学。”

③钱穆《中国教育制度与教育思想》中说“《论语》一书,竟体是一种教育思想。读其书,当如扣孔子之耳提面命,乃为真切。”

5.课文翻译

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收获、新发现,就可以做老师了。”

孔子说:“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就会有疑惑。”

子贡问道:“孔文子的谥号为什么叫‘文’呢?”孔子说:“他聪敏而又爱好学习,并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因此用‘文’做他的谥号。”

孔子说:“品德高尚的人广泛地学习古代的文化典籍,又以礼来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

孔子说:“学习好像追赶什么一样,就怕赶不上,赶上了又怕失掉它。”

孔子杜绝了四种弊病:没有主观猜疑,没有定要实现的期望,没有固执己见之举,没有自私之心。

孔子说:“我有知识吗?其实没有知识。有一个乡下人问我,我对他谈的问题本来一点也不知道。我只是从问题的两端去问,这样对此问题就可以全部搞清楚了。”

孔子说:“古代的人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而现在的人学习是为了给别人看。”

孔子说:“赐啊!你以为我是学习得多又记得住的人吗?”子贡答道:“是啊,难道不是这样吗?”孔子说:“不是的。我是用一个基本的思想把它们贯彻始终的。”

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饭,彻夜不睡觉,去左思右想,结果没有什么好处,还不如去学习为好。”

陈亢问伯鱼:“你在老师那里听到过什么特别的教诲吗?”伯鱼回答说:“没有呀。有一次他独自站在堂上,我快步从庭里走过,他说:‘学《诗》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诗,就不懂得怎么说话。’我回去就学《诗》。又有一天,他又独自站在堂上,我快步从庭里走过,他说:‘学礼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礼就不懂得怎样立身。’我回去就学礼。我就听到过这两件事。”陈亢回去高兴地说:“我提一个问题,得到三方面的收获,听了关于《诗》的道理,听了关于礼的道理,又听了君子不偏爱自己儿子的道理。”

孔子说:“学生们为什么不学习《诗》呢?学《诗》可以激发志气,可以观察天地万物及人间的盛衰与得失,可以使人懂得合群的必要,可以使人懂得怎样去讽谏上级。近可以用来事奉父母,远可以事奉君主;还可以多知道一些鸟兽草木的名字。”

六、练习

1.选择题

“而”的用法主要有“顺接”和“转接”两种,下列各句中的“而”表“转接”是( )

A.温故而知新 B.敏而好学

C.学而不思则罔 D.学而识之

答案:C

2.填空题

① 《论语》一书的作者是 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们 ,全书共 20 篇,体例主要有语录体、 对话体 、 叙述体 三种。

② “多而识之”中“识”的读音为 zhì 。

3.翻译题

①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答案:他聪敏而又爱好学习,并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因此用‘文’做他的谥号。

②《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答案:学《诗》可以激发志气,可以观察天地万物及人间的盛衰与得失,可以使人懂得合群的必要,可以使人懂得怎样去讽谏上级。

4.简答题

简要说明课文中关于学习的主要内容。

答案:《论语》中关于学习的思想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具有重要的地位,这些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关于学习态度。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孔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孔子自己对学习知识的要求十分强烈,他也同时这样要求他的学生。同时,孔子还提倡和赞扬“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

其二,关于学习的方法。最的莫过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与此同时,孔子还特别强调学思结合,勇于实践。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要求人们把学习积累和钻研思考相结合,不能偏废。

其三,关于学习内容。孔子主张学习要博、要广,不能偏颇、单一。他提出要用四种东西作为自己的学习纲要,就是“文、行、忠、信”,即文化知识,品德修养,忠诚笃厚,坚守信约。

其四,关于学习的目的。孔子认为,学习的目的在于“为己之学”,追求自我完善。

七、研习与思考

阅读以下文字,说说你对孔子“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的理解。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1。端而言,蠕而动,一可以为法则2。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3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4。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5。故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囋6。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向矣7。学莫便乎近其人8。《礼》、《乐》法而不说9,《诗》、《书》故而不切10,《春秋》约而不速11。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12。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

——《荀子·劝学》

答:君子通过学习来塑造自我,完成自我的价值,学习的目的是“成人”,己立则能立人。而不是通过学习来沽名钓誉,谋求利禄,或者是为学而学。前者便是为己之学,后者便是为人之学。钱穆先生说:“为已履道而行,为人,徒能言之。”(见《论语新解》)

附:《荀子·劝学》注释及译文

注释:

1 乎:于。箸:通“贮”。布:表露,流露。形:显露,显现。

2 端:轻声说话。端:通“喘”。蝡:通“蠕”,微动,轻微的举动。一:即全,指人的一言一行。法则:准则,规则。

3 则:转折连词,却,只有。曷(hē):疑问代词,相当于怎么。

4 学:求学,学习。

5 美其身:即使自身完美。禽犊:古代用作馈赠的礼品,用来比喻那些小人用此来做为进身之物。

6 故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囋:所以别人没有向你求教而你却告诉他,这叫做急躁,向你请教一个问题你却回答了两个问题,这叫做唠叨。问:请教,提问。傲:急躁。囋:语声嘈杂,反复地说。

7 向:同“响”。即回响,也就是有问必答。

8 学莫便乎近其人:学习没有比靠近好的老师更为便捷的了。莫:没有。便:简便,方便。其:代词,指老师一类的人。

9 说:详说,细说。

10 不切:不切合实际,指不合现在的实际情况。

11 约:简略,不详细。

12 方:通“仿”,仿效。习:练习,这里是指按君子的学说去实践。遍:普遍、广泛。周:全。

译文

君子的学习,听在耳朵里,记在心中,表露在身体的仪态上,显现在行动举止上。轻声的说话,小心的行动,一言一行都可以作为准则。小人的学习,从耳朵里听进去,又立刻从嘴说出来。嘴与耳朵之间的距离只有四寸远,怎么能使自己的身躯都得到完美呢?古代的人求学是为了自己,现在的人求学是为了他人。君子学习,是为了使自己的言行举止完美。小人学习,是为了拿学来的东西去讨好别人。所以,别人没有向你提问你却告诉他,这叫做急躁,别人向你提一个问题,你却回答了两个问题,这叫唠叨。急躁不对,唠叨也不对。因此,君子对别人的提问应该像回声似的,问什么回答什么。学习没有比接近老师更便利的了,《礼经》《乐经》虽然记载了一些法度标准,但是却不够详细,《诗经》《尚书》虽然记载了旧的政治事理,但却不符合现在的实际情况,《春秋》的内容过于简单,因此不能让人很快理解。仿效良师并且亲自学习实践君子的学说,才能培养出高贵的品质而学习到广博的知识,对于世事也就通晓了。所以说,学习没有比接近良师更快的了。

八、相关艺术作品展示

1.孔子像(见PPT)

2.孔子故居(见PPT)

3.海外孔子学院(见PPT)

九、延伸阅读

大家读《论语》会发现,这里面做人最经常出现的一个标准就是两个字“君子”,其实这是我们在今天也经常说到的一个标准,说某某人非常君子。

“君子”是孔夫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一部短短的两万多字的论语,其中“君子”两个字就出现了一百多次。

我们把孔子对于君子所有的言语、界定、描述总结在一起,会发现,大概做一个君子要有几个层次上的要求。

做一个善良的人。这是君子的第一个标准。

君子的力量始自于人格和内心。他的内心完满、富足,先修缮了自我修养,而后表现出来一种从容不迫的风度。

司马牛曾经问过孔夫子,什么样的人才能够称为君子呢?

孔子答:“君子不忧不惧。”

司马牛又问:“不忧不惧,就可以叫君子吗?”

他可能觉得这个标准太低了。

孔子说:“反躬自省,无所愧疚,当然没有什么可忧可惧的。”

我们把孔夫子的意思转化成老百姓的话来说,就是“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

一个人反省自己的行为,而能够不后悔、不愧疚,这个标准呢,说低也低,我们每个人可以做到;说高这也是一个至高无上的标准,大家想想,要是自己做的每件事都禁得住推敲,实在又是极不容易的事。所以孔子才把它作为君子的人格标准。

孔子在给学生讲课的时候曾经很认真地跟他们讨论过君子的问题,他说:“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

孔子一上来很谦虚,说“不忧”、“不惑”、“不惧”这三点自己做不到。

什么叫“仁者不忧”?

就是说,一个人有了一种仁义的大胸怀,他的内心无比仁厚、宽和,所以可以忽略了很多细节不计较,可以不纠缠于小的得失,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真正做到内心安静、坦然。

什么叫“知(智)者不惑”?

在区区半个世纪之前,一个人一生可能就在一个单位,婚姻基本上不会有任何变动,从小到老可能就住在一个大杂院里。人们的烦恼可能是生活的或然性和可选择性太小。

但在当今社会,我们的痛苦不是没有选择,而是选择太多,这是一个繁荣时代给我们带给我们的迷惑。

我们无法左右外在的世界,只有让内心的选择能力更强大。当我们很明白如何取舍,那么那些烦恼也就没有了,这就是孔夫子所说的“知者不惑”。

什么叫“勇者不惧”?

用老百姓的话来说就是“两强相遇勇者胜”,也就是说,当你的内心足够勇敢,足够开阔,你就有了一种勇往直前的力量,自然就不再害怕了。

一个真君子做到内心的仁、知、勇,从而就少了忧、惑、惧。

孔子说这三条我做不到。子贡说:“夫子自道也”——您说的不就是您自己嘛!

大家看,孔子告诉我们的做人标准,不是苛责外在世界,而是把有限的时间、精力、修养用来“苛责”内心。

一个人内心对自己要求更严格一点,对别人就会厚道一点。我们今天老说做人要厚道,厚道并不是窝囊,而是他可以包容和悲悯别人很多的过错,可以设身处地站在别人立场上想问题。

因此,只有才能做到真君子“不怨天,不尤人”,既不抱怨说老天爷不给我机会,也不抱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了解我。

一个人内心没有了“忧”、“惑”、“惧”自然就减少了对外界的抱怨和职责,也就增强了把握幸福的能力。

而增强把握幸福的能力,正是学习的终极目的。

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古人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今人学习是为了炫耀于人、取悦于人。真正尊崇学问的人,他的学习是为了人心灵的建树,从书本上学,从社会上学,从小学到老,无非是学一种把握幸福的能力。

让自己成为一个有知识、有教养,而且内心忠诚的公民,然后以此在社会上安身立命,学习的目的就是完成这么一个自我角色的建立和提升。

而“为人之学”又是什么呢?

它是把学到的知识当成工具,当成一种技能,以之谋一份职业,为自己谋一份福利。

孔子曾经直接了当跟他的学生子夏说:“女(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论语·雍也》)就是说,你要想着提高修养,不要老惦记眼前的一点点私利。

孔子从来不说做君子就要象谁谁谁那样,在孔子看来,做君子就是做一个的你自己,按照自己的社会定位,从身边做起,从今天做起,让自己成为内心完善的人。因为你的内心真正有了一种从容淡定,才能不被人生的起伏得失所左右。

这使我想起一个小故事:

在一条小街上,三个裁缝开了三家裁缝店,每一家都想招揽最多的客人。

第一个裁缝挂出了一个块子,上写:我是本省的裁缝。

第二个裁缝一看,觉得我要比他更高一点啊,于是做了一块更大的牌子,上面写着:我是全国的裁缝。

第三个裁缝想了想,难道我还能写是全世界的裁缝吗?想了半天,最后他做了一块很小的牌子挂出去,结果这条街上的客人都来了第三家,前两家变得冷冷清清。

这第三个裁缝的牌子写得是什么?上面写道:我是这条街上的裁缝。

也就是说,他把这个视线放回到眼前,从当下做起,反而得到了人们的认可。

做好自己的事,当一个善良的人,这是《论语》对于君子的第一条界定,但是不是做一个善良的人就可以称之为君子了呢?还不是。

做一个内心完善的善良的人,使成为君子的前提。但仅有这个是不够的,孔夫子心目中的君子,不仅是一个好人,还是一个伟大和高尚的人,他要胸怀天下,奋发有为。

孔子曾经说过“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论语·宪问》)。就是说,一个人如果成天想的都是自己的小家,自己的小日子,那么这个人就不能够成为一个真正的君子。

孔子的学生曾子曾经说过:“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

这样一份担当,后来就演化成了中国儒家人格中所谓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中国人的人格理想很有意思,儒家和道家从来不是彻底分离的,而是人格理想的两端。用林语堂先生的话来讲:中国每一个人的社会理想都是儒家,而每一个人的自然人格理想都是道家。

这就是我们经常的一种表述,叫做“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一个人在显达的时候能以天下为己任,而在困窘之时还不放弃个人修养,还能心怀天下,这就是君子了。

在孔子之后,中国古代有许多名士当自己穷困潦倒的时候,还念念不忘苍生黎民。

诗圣杜甫在自己的茅屋仅能容、破败漏雨之时,他想的却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想让更多的人住上好房子。我们不会感到杜甫是在说大话,而是会被那博大的胸襟和炽烈的感情所震撼!

再比如范仲淹,他认为一个士人不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出江湖之远”都应该系念天下君民,都应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

这样博大的胸怀,这样高远的志向,不难看到孔子和《论语》影响。

谈到这里,大家也许会有一种疑问:儒家讲“天下己任”是要以牺牲个人利益为前提吗?

其实孔夫子并不否认个人利益的存在,相反,他所倡导的这样一种笃定、实用而温暖的人际理论是以保障每个人利益权利化为前提的。他让你在此基础上尽量为社会做更多的事情。

但孔子认为谋求个人利益的时候不能不走正路,一心想走捷径,一心想占小便宜。孔夫子认为,走正路还是走捷径,是君子和小人的区别。

他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义”就是“宜”,也就是说,君子走的始终是一条适宜的正路。而小人则一心看中私利,在一己私利驱使下很容易走上邪路。

那么,君子和小人有哪些不同的表现呢?

孔子说:“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里仁》)就是说,君子和小人每天心中惦记的事情是不同的。

君子每天牵挂的是自己的道德修缮,小人则惦记的是自己的家乡;君子心中始终有一份规矩、法度,不得超越,小人则满脑子想的是些小恩小惠,小便宜。

一个人他每天就惦记自己家的事情,比如我怎么样能够多买一套房,我怎么样利用一下福利分房政策,每天算计着自家的衣食居住,这就是孔夫子说的小人的心思。当然这也没有太大的过错,但是如果一个人的心就拘囿在这么一点点利益上,为维护和扩大这一点点利益而不顾道德和法律的约束的话,那就很危险了。

君子从来是尊重道德法制的,就像我们每一个人,走过街天桥,走人行横道,等待红灯,这些看起来都会给我们生活多多少少带来一点限制,但是当这点限制成为彼此尊重、社会默契的时候,却保证了自己的安全。

而小人则贪图眼前的利益,喜欢钻小孔子,占小便宜,一次两次可能得手,但这里面潜藏着危机,肯定迟早要吃大亏。还是拿走路来说,一看红灯、绿灯中间闪着黄灯,赶紧跑过去吧,觉得这个事情占了个小便宜,久而久之,这里面有多大的隐患大家都心知肚明。

所以什么是小人呢?就是没有大眼界,抢占眼前小便宜的人。

那么,说回到君子,今天要做一个君子不妨从倡导的恒心开始。

我们现在这个社会有了多元选择,我们在兴奋、激情的驱使下,在众多选择中摇来摆去、难以决定。这是缺乏“恒心”的表现。

每一个人走上社会的时候,都会怀抱一种理想和憧憬,希望能够有所作为。但是为什么这些理想在现实中会一一破灭?一个重要的原因也是我们的“恒心”不够。

如果我们真正有一番定力,有一个宏阔境界,即使没有达到“无恒产而有恒心”那么高的境界,起码离君子已经不是很远了。

这是君子的第二个标准。

君子还有第三个标准,就是“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卫灵公》)。

就是说:君子是合群的,虽然他内心里庄重、庄严不可侵犯,但他在一大群人里头却从来不争。同时,他也决不拉邦结派,谋取私利。

这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君子和而不同”(《论语·子路》)。

举个例子,许多人在一起,大家的观点肯定不完全一样,当各自说出自己的观点时,一个真君子会认真倾听的,他能够理解和尊重每一个人观点的合理性,同时又能够坚持自己的观点。这样就既保证了整体的和谐,又保留了不同的声音。我们今天说要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把每一个人的不同声音和谐地融入到大的集体的声音中。

小人则刚好相反,他是“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生活中经常会看见这样的场面:大家讨论一件事的时候,领导的话还没说完,马上就会有人跳出来说,对对对,领导说得真好,什么高屋建瓴、深邃远虑之类的溢美之词说了一大箩筐;可是会后他转脸就会对别人说,哎,这个领导说的都是什么啊?我一点都不同意他的观点!

关于君子和小人形式的不同,孔子还有一个表述,叫做“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论语·为政》)。

“周”就是能够团结照顾到很多人,他以道义为准则与人交往,所以有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个真君子不管他有多少朋友,他都会像空气里的氧气一样,让朋友们感觉到很欢欣,感到受到照应。

“比”这个字,字形像两个人紧挨着站在一起。这句意思是说,小人喜欢结成小圈子,他不会融入大集体。

比如说开一个Party,一个君子会让这里面远近亲疏所有人都觉得很舒服,但是小人呢,他会和他的人躲到一个角落去嘀嘀咕咕,好像他们两个人好得不得了。

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呢?还是因为君子和小人的道德境界不同。

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小人之所以喜欢互相勾结,是因为他的心里有鬼,想通过这种勾结谋取私利和维护既得利益。所谓“结党营私”,正是这个意思。而君子则胸怀坦荡,因为他坦然无私,所以能够平和,能够以善意跟所有人走到一起。

中国一直以和谐为美,而真正的和谐是什么?就是在坚持不同声音、不同观点的前提下,对于他人的一种宽容,一种融入。其实这就是一个君子之道。

因为君子和小人有着许多不同,因而同君子相处和同小人相处,情形会很不一样。

孔夫子说:“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论语·子路》)

《论语》的这种叙事方式特别容易懂,就是因为它老把君子和小人放在一起比较。

说,同“悦”,高兴。一个君子你很容易与他相处,但是你又难以取悦他。假如你想以不正当的手段取悦他,他反而会不高兴。决不会说你给他一个小恩小惠,他就给你大开绿灯、大开后门。等到他真正使用你的时候,他会根据你的才干,给你安排一个合适的位子。这就叫“器之”。

小人的特点是你很容易取悦他,但是你很难与他相处。生活中这样的人不在少数。比如说你给他施一点小恩小惠,帮他一个小忙,甚至你请他喝一顿酒,这个人就会很高兴了。即便你取悦他的方式是不合乎道义的、是不正当的,他也还是会很高兴。但是这样的人又是很不容易共事的。你千万不要以为取得了他一时的欢心,他以后就会非常忠诚地一路给你开绿灯,虽然你费了很多力气,花了很多钱财,打通了关节,但等到他真要用人的时候,他不会根据你的才干给你安排工作,而是求全责备,觉得你这儿不够格,那儿也不达标,你以前所做的一切都算白费。他会想法刁难你,让你觉得很尴尬。所以这样的人你很难与他相处。

这就是君子和小人的区别。

《论语》中为我们描述的君子,除了要是一个善良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很好相处的人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说话和做事的标准。

一个君子的言行,应该是怎样的呢?

一个君子不会把自己要做的事、要达到的目标先说出来;而往往是等把事情都做完了,目标达到了,才淡淡地说出来。这叫“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论语·为政》)。

孔子十分讨厌那些夸夸其谈的人,他说:“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他认为,真正的君子应该“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表面上可能是木讷的,少言寡语,但他的内心无比坚定、刚毅。

《圣经》说世上最追不回来的有三件事:射出的箭、说出的话和失去的机会。说出去的话有时候就像覆水难收,所以一个真君子,总是先把事情做到,然后再去说。

孔子说:“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这在今天成为一个成语,叫“言过其行”。一个人说的多过他做的,是君子之耻。

君子的力量永远是行动的力量,而不是语言的力量。

君子崇尚实干,那么,一个真君子应当在社会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从事什么样的职业?

在孔子看来,君子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是比职业主义更高一层的理想主义。君子从来不是固定在某个职业中,他说“君子不器。”(《论语·为政》)君子在这个世界上不是作为一个容器存在的。容器是什么呢?就是你合格地中规矩地摆在那儿做一份职业而已。

所以,君子的社会角色是变通的、与时俱进的。一个君子重要的不在于他的所为,而在于他的所为背后的动机。他们是社会的良心。

人很奇怪,我们是思维决定行动,也就是态度决定一切。我们在这个社会上,每天做的事情大体相同,但对这些事情的解释各有不同。

我曾经看到十五世纪一个宗教改革家写的一本书,在这本书中他讲了自己青年时代的一个小故事,而这个故事改变了他的一生:

他说有一天他路过一个烈日炎炎下巨大的工地,所有人都在汗流浃背地搬砖。

他去问第一个人说,你在干什么呢?

那个人特别没好气地告诉他,你看不见啊,我这不是服苦役——搬砖吗?

他又把这个问题去问第二个人。这个人态度比第一个人要平和很多,他先把手里的砖码齐,看了看说,我在砌堵墙啊。

后来他又去问了第三个人。那个人脸上一直有一种祥和的光彩,他把手里的砖放下,抬头擦了一把汗,很骄傲地跟这个人说,你是在问我吗?我在盖一座教堂啊。

大家看一看,这三个人做的事情是一模一样的,但是他们给出来的解读是三个层次。

第一种人的态度我称为悲观主义的态度。他可以把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看作是生活强加给的一份苦役,他关注对的是当下的辛苦,当然这也是确实存在的。

第二种人的态度我称为职业主义的态度。他知道自己在砌一堵墙,这堵墙是一个局部成品,他知道要对得起今天的岗位,要对得起他的一份薪水、一个职务和职称,所以他的态度不低于职业化的底线。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器”的境界,作为一个容器的存在他合格了。但事他没有更高的追求。

第三种人的态度我称为理想主义的态度。也就是说,他看到眼前的每一块砖,每一滴汗,他都知道这是在通往一座)宣传员○www.xuanchuanyuan.com(圣殿和教堂。他知道,它的每一步路都是有价值的,他的付出一定会得到最终的成全。此时,他所做的事情绝不仅仅作为一个器皿,而是关系到我们的生命,我们的梦想,关系到我们最终能不能建筑起一座教堂。而同时,因为有了这个教堂梦想的笼罩,也就成就了一个超出平凡的个体。

由此可见,“君子”这个《论语》中出现最多的字眼,他的道理永远是朴素的,是温暖的,是和谐的,是每一个人可以小哦能够当下做的;而那个梦想,那个目标,既是高远的,又不是遥不可及的,它其实就存在于当下,也存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真君子。

七年级上册语文《论语》十二章教案 篇九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理解文中所表达的思想倾向

2.学会正确看待友谊与礼物的关系

3.学会从文中的语句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课型及课时]

1.讨论课

2.一课时

[媒体设计]

多媒体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里有两样东西:一样是一堆金钱,一样是几个穷朋友。假如让你选择其中你需要的东西,你选什么好呢?(穷朋友)为什么这样选择?(朋友珍贵,友情珍贵。友情是用金钱换不来的)没有人认为金钱贵重,金钱万能吗?(摇头)的确。最珍贵的东西是友情。爱因斯坦说:“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真正的朋友。”希罗多德说:“世界上没有比一个既真诚又聪明的朋友更可贵的了。”斯托贝说:“财富不是朋友,而朋友却是财富。”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重钱轻情义,尤其是大人们,他们的这种重财轻义的思想往往给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一件由羚羊木雕引起的故事就说明了这一点。今天我们要共同地学习一下张之路的文章——《羚羊木雕》。

二、明确教学目标

三、整体感知:要求学生根据自读提示初读课文

四、探究思考:

在这场矛盾冲突中,谁是谁非?如果父母市正确的,子女应如何对待?如果父母是错误的,在子女又该如何对待?你碰到过类似的情况吗?你如何处理的?

再读课文,理解文章的思想倾向,点拨关键处:

1.文章开头就写"妈妈突然问我",我感到"突然",可见的"惊吓",耶可见妈妈的"惊慌",气氛一下子就很紧张。

2.第一部分是妈妈爸爸同"我"先后对话的描写,这段描写中,作者的思想倾向是怎样的?

明确:作者是同情爸爸把贵重的羚羊木雕"送给"女儿,可见对女儿的宠爱。父母宠爱女儿,可是丝毫不尊重女儿所珍视的友情。"我"本来并不知道羚羊木雕的贵重,以为既然是爸爸送给我的,自己当然可以作主。"我"把自己心爱的东西送给最好的朋友,可见他是很重友情的。作者褒贬的思想是很明显的。

倾向表现的最明显的地方有两处:一处是女儿说明万芳"是我最好的朋友",妈妈根本不考虑女儿的友谊,立逼女儿去要回来,预期的"坚定",正是固执生硬的表现。另一处是爸爸的话:"是的,这是爸爸送给你的,可并没有允许你拿去送人啊。"这个话有点自相矛盾,实质上批评了"爸爸"的不是。

再从对话的神态、语气、心理描写上也可以看出,作者是同情孩子的。在父母一边,是"突然问""目光紧紧盯着""十分严厉""坚定的说""带着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在孩子一边,是"心怦怦地跳起来""小声的说""站在那儿一动也不动,低着头不敢看他""声音有些发抖""哭着喊了起来""心里难过极了"。可见父母为了木雕怎样伤害了孩子的心。

3.第二部分插叙"我"和万芳的真挚感情。在孩子的小天地里,彼此都是真诚无私的友爱。这一部分,又涉及两个孩子家长的情节,不要忽视。一处是,我0不小心,裤子被树杈划了一道长长的口子。坐在树底下偷偷的抹眼泪。为甚么呢?因为"又心痛裤子,回家挨说"。这就可见父母平日的为人了,只要损害了财务,也不管原因,对孩子就没有好态度,否则孩子怎么会"怕"呢?另一处写万芳妈妈,不但不夸奖万芳的仗义,反而"让他对着墙站了一个小时"。万芳也深知"我"的妈妈的脾气,"要是再换过来,你还得再站两个钟头"。这些都是批评的笔触。

4.第三部分为什么写奶奶呢?

明确:奶奶直到"我"淌眼泪,才憋不住"突然说:算了,这样多不好。"奶奶很体贴孩子的感情。反衬之下,显得爸爸妈妈只知道东西名贵,却全然不顾孩子伤心,这样多不好。起初,奶奶"定想说什么,可是,他没有说"。奶奶是长辈,说话还有顾忌,因为他知道儿子媳妇的为人,左右为难。可见,写奶奶也是为了批评爸爸妈妈的不是。)

5.读最后部分,要注意"我"被逼无赖的痛苦心情,作者把这种心情描写得很细腻,思想倾向也是很明显的。特别是结尾,作者同情的写道:"我呆呆的望着他,止不住流下了眼泪。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伤心的人?因为我对朋友反悔了。我做了一就件多么不光彩的事呀!""可是,这能全怪我吗?"当然主要是怪父母。

总结语:总起来说,课文展示了两种生活,两种内心世界。一面,我们看到了一个少年世界,少年朋友之间的友爱,少年的内心世界。他们如此充满友情,如此珍惜友情。万芳见"我"裤子撕破后心里难受,把自己身上的裤子换给"我"穿,即使被家长责备也心甘情愿。"我"见万芳特别喜欢羚羊木雕,就把羚羊木雕送给万芳。父母逼他反悔,使他失去了一个最好的朋友,他感到莫大的痛苦,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伤心的人"。

另一面,在成人的世界里,却是重财轻义。他们对子女的态度,走了两个极端,"爸爸"舍得把名贵的羚羊木雕"送"给孩子,可是使孩子最伤心的也是他们。他们并不重视子女的友谊,不懂的孩子最渴望最珍惜友情,他们疼爱子女却不尊重子女的人格感情。

五、课堂拓展

问题:从课文看,这两个孩子都没有所谓"价值观念",你看,他们那一次交换的礼物,是名贵的羚羊木雕和一把弯弯的小藏刀,这种感情纯洁是纯洁,可是这种做法毕竟不对,这样确实给父母出了难题。讨论讨论,生活中应该怎样处理这类事情?怎样预防这类事情?要从课文中找插叙户根据。

明确:鼓励学生从多方面考虑:例如,"爸爸"松龄杨木雕给孩子的时候,应该介绍一点有关这件工艺品的知识,让孩子知道他的珍贵,注意保管。小朋友之间送东西,要征求大人的意见。如果想课文写的那样,已经成为既成事实,处理的方式也大可以婉转一些,要注意保护小朋友之间的感情。"我的父母"可以向万芳的妈妈暗示一下,万法方妈妈也不是占小便宜的人,不会同意自己孩子收受这么珍贵的东西的,重要得倒是叫 万芳妈妈不要责备孩子。

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日常生活,写出学习本文的感受,题目自拟,课下交流。

课后记:在本课中学生们讨论比较热烈,但是抓不到问题的关键。应该在平时加强对学生这一方面的引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机敏进行辩论的方法。

七年级上册语文《论语》十二章教案 篇十

【设计总理念】

一、让学生自己发现写作的话题

我的写作教学原则之一是鼓励学生自己负责选题写作。

原则之二是必须在解决“写什么”,“为什么写”的基础上才指导学生进行“怎样写”的技巧学习。在我看来,作文的范文不仅提供给学生写作的技巧,更重要的是它必须教给学生怎样发现生活中的写作话题。

最好的学生作文不是关于火星或者其他未来世界的描写,而是有意义的家庭情景和个人经历。许多学生之所以觉得没东西可写,是因为他们认为写作的话题应该是非同寻常的。

二、浓缩教学内容,明确学习目标

语文教材不是知识的讲解形式,而是知识的使用形式。教师应浓缩教学内容,把“蕴藏于课文中的语文知识和语文技能提炼出来”,把学生必须学习而又可能学习的内容教给学生。对这篇课文而言,这个必要的知识与能力就是“以小见大”的作文方法。

为了训练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教师的启发(提问)要努力促使学生的思维覆盖全篇课文,做到“全局性启发”。以提高教学效率,浓缩教学内容,用较少的教学时间,取得较多的教学效果。

三、尽可能地教出课文原有的“美”来,尽可能把课文交给学生来“读”

爱默生指出:把自己的生活当做正文,把书籍当做注解;以一颗活跃的灵魂,为获得灵感而读书。

基于对教师“主导”地位的反思,我尝试在教学中把“点菜”的权力还给学生——即教学不一定根据教师的计划来推进教学,教师将努力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来设计课堂教学,努力让学生提出问题,教师优化课堂结构,充分保证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但作为单元作文的范文,应该说它与单元重点(记叙的详略)联系得不很紧密,因为此文无论怎样分析,都不能把“详略”看成是本文的特点或特色。本文的主要特点应该是“以小见大”,是通过一件生活小事来反映出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哲学思想和一种传统的美德。因此,在确定课堂教学目标 与重点,应依据范文,拟为“学习‘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和家庭题材的作文写作”。

文章的立意比较深远,据作者的自述,这篇文章写作的起点是“孝”,但由于“孝”已经写不多少新意,所以把文章的着眼点放在“生生不息的生命”,据此,这篇文章就有了一个由故事层面与哲学层面组成的多层次的中心。在学习时虽然不必讲这些术语,但应该理解这一点。

文章的另一个特点是巧妙的结构和优美的语句,这是学生作文“技法”方面的范本,在教学时应注意进行点拔。

【教学目标 】

1、发现(挖掘)生活中的可供写作的素材;

2、学习《散步》一文,感受这篇散文在语言、构思与立意等方面的好处;

3、学习“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

4、提高散文的阅读能力和对写作的兴趣,进一步坚定写好作文的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品味细节,感受课文;

难点:在学习中理解(而不作理性地讲解)“小”“大”其实是一体的东西,“大”(思想、情感、立意、主旨)是蕴含在“小”(故事、细节、情节)里面的东西,二者是不可分离的。

【教学过程 设计】

一、课前谈话:发现家庭生活中的写作素材

教师尽可能不着痕迹地同学生交谈,以引出今天的学习内容——家庭题材作文的写作。在谈话中,教师可以从以下等方面设问:

你们一家住在一起的有几个人?你们一家人都喜欢些什么?有没有你们都喜欢的事?

看电视——几台电视机?不争不抢吗?服从谁?意见真的统一吗?哪一部片子给你们的印象较深?大家对剧中的人物评价完全一致吗?

逛商店——什么商店?几个人?什么柜台?只看不买吗?买些什么?

看书——各看些什么书?谁先看?谁向谁介绍?有时一本好书不会抢吗?对书中的人物观点大家意见一致吗?有没有发生过争执?你现在你们争执的根本原因(深层原因)是什么?

下棋等——谁先喜欢的?其他人又是怎么喜欢上的?

【设计意图:既然是写作指导课,那么这堂课的重点与中心就不应该是《散步》一文,因为课文无非是用以指导写作的“例子”而已,课堂的重点与中心就应该是“写作”的指导,而“写什么”,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最好的写作素材?就成了一堂课的第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教师先“隐藏”意图,与学生“聊天”,既减轻学生对作文的恐惧,又有意无意间让学生发现许多自己身上身边的写作题材。

因为关于选题,我学到的最好的一点是设法让每个学生都发现他自己身上的有意义的话题。

前几年,当我说“你们来写什么”时,我并没有意识到我已经向学生传递了错误的信息,现在我知道应该说:“我们的生活中有些什么?有那些值得细细品味的小事呢?”

所有的学生都有好的话题,我们可以帮助学生去发掘这些话题。而家庭生活是写作最重要的一个话题库,因为所有的学生都带各自丰富的家庭故事来到学校。

因此这一步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认识到探索到家庭故事的丰富性。】

二、转入范文的学习:导入 范文《散步》

教师作转语:我曾拿这个问题问过一个师范学院的老师,他的答案是《散步》,而且他还拿出了一篇文章,来证明他所说的话。这实在是一篇情真意切,优美感人的文章,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这位教师是怎样把家庭中的一件小事写得兴味盎然,引人入胜的。[板书]

三、整体感知范文——朗读指导

1.要学好一篇散文,最重要的是有感情地朗读,这既是一种对好文章的品尝,也是一种理解得对不对的证明。而要朗读好一篇文章首先要确定它的感情基调:是欢愉还是悲哀,是轻快还是沉重等等。这篇课文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参:(欢愉而深沉)

2.“我”的语气、语调该怎样把握?提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①“我”是个中年男子。③在这个家庭中,“我”是核心人物。③散步中,处处表现“我”孝敬母亲,又疼爱妻子、儿子的感情。

【设计意图:阅读感知本来就没有一定的客观标准,如果能读到“其言若出吾之口,其意若出吾之心”,教学目的也就基本达到了。“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以读代讲或多读精讲的效果绝不应低估,“熟读成诵”“背熟记牢”应该大力提倡。

如果说真有什么最优化的语文教学法,那就是直接地熟练地阅读文本,达到心与言谋,神与文通。所以,拿到课文的第一步,是朗读。】

四、以问解文,分析范文的语言、结构和内涵

问题一:要你说说,你看这一家子四口人中,谁的权力最大,谁有真正的决定权?

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具体结合多媒体进行推进。

(1)“我”听母亲的:

(2)母亲听孙儿的:

(3)妻子听“我“的:

(4)儿子听“我”的:

那么究竟听谁的呢?——由“爱”决定,这个“爱”,对长辈来说,是“爱幼”;对子女来说,是“尊老”。

问题二:文中说“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这是不是小题大作了呢?

参考——我是一家之主,在母亲和儿子发生争执时必须处理得当,否则就会影响家庭成员的感情,这是一种使命。作为一个中年人,肩负着承前启后的重任,既要爱幼,更要尊老,生活的沉重使命使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问题三:文章最后说“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是不是也太夸张了呢?

参考——“我”背的是母亲,妻子背的是儿子。母亲给我们以生命,而儿子又是这生命的延续。这血脉相连的三代人紧紧连接在一起,构成了生命的整体。如今,我们把母亲和儿子背在背上前行,正是背负着完整的生命世界,因而油然产生了一种深沉、庄严的感觉,这正是家庭生活中、人类社会中承前启后的一代中年人特有的心理感受。

在处理以上大问题时,有可能随意地出现以下小问题:

文章一开头就开门见山,写我们在田野散步,第二段笔头一转,却写母亲本不愿出来,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母亲为什么不愿出来?为什么又出来了呢?从中可以看出儿子对母亲怎样?母亲对儿子怎样?

母亲听话和儿子听话有什么不同?

交代散步的原因。

老了,走远了会累

儿子劝她该出来走走

儿子孝顺关心母亲,母亲也很听话

小时侯我听话出于依赖和尊敬,母亲听话出于信任和尊重。

“我决定委屈儿子”是不是我不在乎孩子的意见?

“我决定委屈儿子”并非不爱儿子。只是拿母亲和儿子比较来看,母亲年事已高,在世时日已短,今后像这样的“散步”很难说还有几回了。“我”十分孝敬母亲,想尽最大的努力满足母亲的愿望,这种孝心是难能可贵的。

最后,我打算怎么办?

为什么?

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隐含了一层什么意思?

最后走大路了吗?为什么?

这反映了母亲什么样的情感?

哪一个动作表现了母亲的这种感情?

委屈儿子。

大路方便老人,为了照顾母亲,我打算走大路。

母亲年老体弱,我陪她的日子不多了

没有母亲改变了主意。走小路小孩子感兴趣,母亲爱孙子,想让孙子高兴

对晚辈关心爱护,对孙子真心喜爱

摸摸

我背母亲,妻子背儿子,二人背得吃力吗?

那么,为什么我们要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象我背上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呢?

不,因为母亲儿子都很轻。

中年人肩负承前启后的责任,母亲和儿子是生命中最重的砝码,在每位儿子眼中,母亲便是全部,在每位父亲眼中,儿子同样是生命中最重的

另:散步前,文章还有一段对初春的描写。找出来,看看这段描写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第4段是对初春的描写。新绿、嫩芽、咕咕的冬水,写出春的气息。在这样的气息中,使人感觉到生命的存在,生命的召唤。正是因为感受到冬去春来,气候转暖,生机萌动,全家人才一起出来散步。这是对全文的铺垫。另一方面也使文章的感情基调由深沉变得欢愉起来。

【设计意图:问题是思维的发动机,要引导学生细读课文,必须既要教师用问题加以引导,又要学生能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所以这里虽然设计了一些框架性的问题,却没有具体的一步一步的推进程式,因为过程不应该是完全被设计、被预料的。】

五、依据范文进行写作方法的指导:以“小”见“大”

教师提示:这篇散文写三代人之间深沉的爱,作者有没有面面俱到,把生活中各种事情都拿来写呢?作者是怎样做的?

[或者:教师设问: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呢?(初春全家人散步的事。)本文正是通过散步这样的小事,表现了祖孙三代人互敬互爱的思想感情,进而赞美了敬老爱幼这种人类高尚的道德情感。这用的是以小见大的手法。]

结论:“以小见大”的写作技巧

什么是“小”?请指出反映一家人互敬互爱的细节?

s:母亲和儿子发生分歧,我思考后决定走大路(对母亲的尊敬);母亲改变主意,(母亲喜爱孙子)这些细节描写,细致而传神,表现了一家人互相理解体谅的情感

全篇只写了“散步”一事,但读来饶有兴味,除了真情动人外,再一个原因就是叙事波澜起伏,引人入胜。入题写“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予和儿子走在后面”,“散步”已经起步,本该照直走下去,而文章在这里起了一个波澜:“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等到“我”出于爱母之心决定走大路时,事情偏偏又不照“我”的决定发展,母亲要改走小路。真是一波末平,一波又起。这两处波澜不仅使记叙摆脱了平铺直叙的弊病,而且展示了“我”对母亲的挚爱,母亲对孙子的亲情。

什么是“大”?(课文短短八百字,却是一曲温馨隽永的亲情之歌、伦理之歌、生命之歌。其思想内涵的三个层面清晰可辨,耐人寻味。)

故事层面:亲情。

文章的基本线条是:“我”劝母亲散步→全家人一块散步→走大路与走小路的分歧→“我”母亲依从了“我”儿子的→在不好走的地方,“我”和妻子分别背起母亲和儿子。从而写出了一家人之间的互相爱护、尊重、体贴和理解。

寓意层面:使命感。

《散步》以第一人称叙述,与其说为了真实亲切,不如说为了强化主体意识,实现使命感。文中的“我”,一个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肩负着承前启后的责任。当“我”背着母亲,妻子背着儿子,“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时,觉得“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里通过特写镜头的定格描写,强化了中间一代人的主体意识,强化了使命感。

哲理层面:生生不息。

当我们从生命与时空的意义上来审视三代人的“散步”时,却应该说,这里还隐含着“生生不息”的哲学道理。尤其是儿子的一个“伟大”发现:散步的三代四口人“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这是生命的延续与发展,具有哲学的色彩。

【设计意图: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是本堂课的学习目标,它的基础是对文本的学习,因此,它放在对文章的阅读赏析之后。而且由于在课堂之始已着力于“小”(故事、细节、情节)的指导,此处就着力于对“大”的理解。】

六、读写结合,进行仿写练习

[这一步未必进行,有必要则行之;无必要则删之。]

仿写练习一:

依照句子“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在路平坦;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写一句话,要出“一家人”的一个分歧点或矛盾产生的焦点所在。

有时候,( )个人也会——

后来发生了——

仿写练习二:

依照句子“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不多了。”写一段在家庭成员产生意见分歧或矛盾时,“我”的心理活动(请注意,你可能不是决定者,所以不能简单地模仿)。

仿写练习三:

我说:“走大路。”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是水波粼粼的鱼塘。

七、由一到多,从“多篇”中悟得“一法”

[这一步也是机动,有时间行之,时间不足放到下一课时进行。]

阅读学生习作《散步》,体会换一角度对家庭生活题材的把握方法,进一步体会“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并且体会文章详略的处理方法。

教师指导:

1、 莫怀戚的《散步》是从一个中年人的角度来写的,沈愚的《散步》是从一个“孩子”的角度来写的,由于角度的不同,两篇文章在叙述语气上有什么不同?

2、 由于“我”的角色由一家之主转换成需要教育帮助的“孩子”,沈愚的《散步》在详略的处理上有什么特点?它详写了什么?略写了什么?

八、小结:

1、 大家要相信一点:好作文就是从平常的生活中来;许多细小的事,只要你能用真情去体味,用匠心去构思,就能写成非常感人的文章(结合适应性考试的近满分作文)。

2、 对初中生而言,尤其是写记叙文,“以小见大”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好方法。小处要能见细,即要有细节;大处要落实,即不能刻意夸大。

3、 这样的好文章很难得,大家要争取把它背出来。这是语言材料的积累,如果说作文的技法是建筑的设计和建筑技术,那么好文章的朗读背诵就虽对材料的积累——没有大理石、花岗岩、好的木材钢筋,我们怎么能建造出美丽的高搂呢?

九、作业 :

1、仿写;

2、观察自己的生活,想一想是否真的有许多值得一写的“生活细节”?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这10篇论语十二章教案是来自于宣传员的论语十二章教案的相关范文,希望能有给予您一定的启发。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