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原生家庭对一个小孩的成长事关重大。它不仅让我们建立了最亲密的关系,这份亲密的血缘关系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给了我们温情,有时还会不少的伤害和遗憾。严重的甚至会让我们产生难以消失的阴影。
一般小孩都是由母亲培育长大的,所以 母亲的性格直接影响到小孩。妈妈一般跟孩子进行的都是内心的交流,更多的情感的交流,和孩子是融合的那种体验。。
父亲作为一家之主,经济来源的栋梁,在家庭中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当一个小孩有一个失败或者是缺失的父亲,可能给男孩子的成长带来很大的影响。不同性格的父亲会带给孩子不同的性格。
挑剔的父亲:挑剔是因为自己没有做到,所以希望孩子做到或者是有些不好的东西,自己不愿意去做,不能去面对,所以就投射到孩子身上,看小孩这也不好那也不好,其实实际上就是一个内在过程的表达。
就好像有的父母自己没有上大学,小时候成绩不好,就一再强调要求小孩成绩要好认真学习,考一个好大学。
这样会把孩子的自主性抹杀掉,全部消极解掉,只能说小孩要按住父亲的标准。
严厉的父亲:就是对小孩比较严厉,严格。就好比说小孩考到90分甚至100分,他也觉得这是很正常的,给出“不要骄傲,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这个时候他们往往把自己的情感给屏蔽了,不会笑羞对孩子说:“你真棒,爸爸为你自豪。”
其实这是父亲缺少共情。科特认为父母无法对孩子共情 以及孩子对这种失败的反应,是几乎所有心理问题的根源。
这样也会影响到小孩的共情能力。孩子如果能够理解他人的感情,才能学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体贴父母,在别人难过的时候可以安慰。对大方的不自私,有爱不霸道,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
蔡元培:决定孩子的一生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修养。
缺席的父亲:如果一个孩子是没有在爸爸身边长大,只是跟随妈妈。可能会导致他心理健康方面的重大问题。
父亲的长时间的不在身边,给小孩产生一种失踪或者是隔离的感觉。长大以后小孩可能也会对父母进行失踪,不想呆在父母身边。
吝啬的父亲:当一个人在三岁左右受到一些挫折,就特别容易表现出对金钱对物质的一种吝啬。
当一个父亲对孩子吝啬时,他其实是先入为主,觉得孩子欠他们的。
我们家长很多时候会对小孩说,你考了多少分,我就给你买东西。意思就是说,只要你学习好,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父母就会给予你什么东西,如果你不按照这些东西做,你就失去这些东西,得不到这些东西。
沉默的父亲:我们中国人很少说爱,特别是很少说我爱你,很多父母也是情侣也是,都只是觉得心里知道就好,不太愿意去讲出来。对于孩子来讲,他的内心是渴望着从父母那里得到感受到情感的存在,如果不把他说出来,孩子就不能确定父母做哪那么多事情,却不能明确的表现他们是不是爱自己。
很多时候我们都说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父母的言行思想时刻影响到孩子成长后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