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一个小山村,父母一直让我们过着比较宽松的日子。
那年,我十五岁,父亲陪我到县城中考。傍晚,我们往旅店走的时候,遇到一个菜市场,里面的人熙熙攘攘的,我走在前面,一转头却不见父亲,仔细找找,发现他站在一个卖熟肉的的摊位前,紧紧地盯着被烤的流油的香喷喷的烧鸡,还不时的舔舔嘴唇。好一会儿,卖肉的热情招呼道:“大哥,来点肉?”父亲像被惊醒似的,又摇头又摆手,“不用,不用……”赶紧向我走来,卖肉的和买肉的人都用不解得目光看着他,我脸上也热辣辣的,恶声恶气的说:“不买看什么!”父亲没说话,拉着我赶紧走了。
第二天中午,我们去邯郸找舅舅商量给我报学校的事,给舅舅打电话,舅舅有事晚些时候才能回来,我和父亲就在马路边上等,热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我靠在父亲身上,又热又累,又饥又渴,旁边小吃摊上那黄澄澄的凉皮,加上香喷喷的芝麻酱、油汪汪的辣椒油,馋的我直流口水,我向父亲开口要,父亲只要了一份,我在那津津有味的吃时,父亲却背过身去。那天中午,直到两三点舅舅办完事回来,父亲才吃上了午饭。
回到家,我绘声绘色的向母亲和兄妹讲这两天的事,刚开始还用开玩笑的语气,后来就用“小气、寒酸、丢人”来诉说我的不满,“啪----”一声打断我,坐在旁边喝水的父亲摔了手里的茶杯,寒着脸出去了,我们兄妹三个惊呆了,一向好脾气的父亲怎么了?母亲轻摇着头,无声的打扫着。
日子一天天过去,我一天天长大,我终于明白不识字的父亲为了让我们过宽松的日子钻煤窟窿的不易,我终于明白富裕生活的背后父母的节俭。每次回家看着父亲忙里忙外的张罗着给我们做好吃的,开心的帮我们带孩子,我想说声:“父亲,对不起!”可怎么就张不了开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