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园
杜牧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堕楼人。
杜牧(803年-约852年)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号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杜牧的金谷园诗,是一首伤情感怀诗。全诗以金谷园为题材,展示了自己的伤春感怀,抒发了他的“物是人非,无限感慨”的心情。金谷园故址在今河南洛阳西北,是西晋豪富石崇的别墅,金谷园中有河称金谷水。
首句就点出“繁华事散”,唱出了往昔的“繁华”像当初的“酒宴”一样,已随风散去。“逐香尘”,一是说散去之快,也表现了“散逝无痕”,就像当年金谷园中侍女们涂妆的香粉消逝在尘埃之中一样,无声无息。接着,用“流水无情草自春”来深化如今金谷园的荒凉、凋敝。昔日的“金谷水”,也不似当初金谷水那样“脉脉含情”了。是的,经历了“八王之乱”、“侯景之乱”,不仅金谷园破败不堪了,就连当初作为京都的洛阳城也只有“草自春”了。而傍晚,正当诗人在对着流水和春草进入了遐思之际,本已“萧瑟”的春景中,又多了苍茫暮色、“斜阳西坠”,鸟啼声声,夜色降临,这让本已荒芜凄凉的名园,仿佛在吐诉出今昔沧桑之变的无奈。日暮、东风、啼鸟,本是春天的一般景象,一“怨”字,就蒙上了一层凄凉感伤的情怀。此时此刻,一片片惹人感伤的落花又映入诗人的眼帘。诗人把(金谷园)落花飘然下坠的形象,与曾在此处发生过的绿珠坠楼而死联想到一起,寄寓了诗人无限感慨。一个“犹”字渗透着诗人多少追念、怜惜、伤感。绿珠,她为拒绝孙秀的霸占,堕楼而死。诗人把“坠楼”与“落花”加以联想,表达了对绿珠这个人和“花”在命运上的相似,而对“落花”与“堕楼人”这种伤感人事的无奈,表达了痛惜。这是本诗在修辞手法比喻贴切自然,意味隽永、高妙之处。
金谷园的故事很多。石崇王恺斗富,是西晋时期的一个历史事件。晋武帝统一全国后,志满意得,完全沉湎在荒淫生活里。在晋武帝司马炎的带头提倡下,朝廷里的大臣把摆阔气当作时尚的事。在京都洛阳,当时有三个出名的大富豪:一个是掌管禁卫军的中护军羊?,一个是晋武帝的舅父、后将军王恺,还有一个是散骑常侍石崇。石崇王恺相互攀比财富奢侈程度,令人惊讶、侧目。
在金谷园,石崇整日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经常在园中设宴豪饮,在劝来客喝酒时,如果客人喝酒不干杯见底,石崇就让侍卫将劝酒的美女杀掉。有一次丞相王导与大将军王敦到石崇的金谷园赴宴,王导滴酒不沾,但害怕石崇因此而大杀奴婢,所以在奴婢劝酒时只好勉强喝下,以致烂醉如泥。王敦则不然,当美丽的奴婢劝酒时,他都坚决不喝,结果使三名奴婢被石崇斩杀,王凯还说“杀自家人与我何干”,这种残忍程度令人发指。最后石崇被以“谋反罪”而被处死。石崇的家产也被朝廷没收。自此,繁华的金谷园败落、荒废了。
《晋书•刘琨传》记载,刘琨、陆机、陆云兄弟、欧阳建以及石崇、潘岳、左思、郭彰、杜斌、王萃、邹捷、崔基、刘瑰、周恢、陈?、刘?、缪征、挚虞、诸葛诠、和郁、牵秀、刘猛、刘舆、杜育等人等二十四人,经常聚集在金谷园中,谈论文学,吟诗作赋,时人称之二十四友。其中,陆机、潘岳、石崇、贾谧、欧阳建先后被杀。刘琨后与祖逖交好,成为“闻鸡起舞”的报国志士,终于建功立业。
杜牧的这首伤情感怀诗。有着那段对江南景色的含蓄的回顾,那有对二十四友销魂而迷离的狂欢记忆、有燕饮豪歌的陶醉的叹惋,有对石崇、绿珠悲剧的点数。
本诗是杜牧任监察御史分司洛阳时所作。在见到金谷园衰败之后,一片凋敝、荒凉,联想到石崇、王恺、绿珠等金谷旧事,在思古追幽中抒发沧桑之感,对绿珠之死寄予了悲悼和同情。金谷园繁华、金谷水的流水、日暮东风的啼鸟,统统不见了,香艳美丽的女子绿珠也似堕殒落花似的了无踪迹了,留下的只有破败的金谷园和诗人的伤感。
张学良在上海与宋美龄第一次初见,宋美龄也引吟了这首诗,用以述怀,也是有寄寓的。他们所达成的寄寓到底是什么,历史上没有记载,我们也不可妄自揣度。但宋美玲对张汉卿的关照却是十分认真的,也许蒋介石终于没有对张学良下手,也有某种关联。
伤春感怀诗在唐诗中是一种常见的体例。刘禹锡的《乌衣巷》就是很明显的一首伤春感怀诗。“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杜甫的《月夜》诗“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韦庄的《金陵图》“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都是属于这种体例。到了宋代,大诗人陆游也写了《题沈园》“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也是对着破败凋残、事变境迁的昔年故地抒发自己内心的落寞和伤感,同时,寄予了对自己贤淑而美丽的结发妻子唐婉的无限思恋与怀念。那时,陆游已是耄耋之年了。
康有山2018年12月14日于哈群力外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