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认他们埋单的能力
[文/杜藤]
在孝敬父母这件事上,我遭受过重创。
工作第一年,春节之前我兴冲冲地备下了礼物——给老爸的羊绒围巾、给老妈的羊绒开衫。拎着大包小包进了家门,没想到换来了劈头盖脸一顿埋怨,中心思想只有5个字,别瞎买东西。
“你爸有好几条围巾,他都不戴,都是别人送的。”这是第一盆凉水。
“我平时也就下楼遛弯儿买菜,羊绒衫没什么机会穿。”紧接着是第二盆凉水。
整个过程,我想象中喜气洋洋收礼物的场面没有出现,妈妈只是一边念叨着,一边把围巾和毛衣塞进了衣柜。从那时起我就发现,爸爸妈妈不是喜欢被送礼物的人。
可能是生长环境的关系,他们对馈赠这件事看得特别重,或者说,别人表达情意的小礼物甚至会给他们造成一种负担——无论这个别人是几年不见的老同学、住同一层楼的邻居,还是他们生养了30多年的女儿。因为在他们的逻辑里,别人送来一件礼物,就意味着他们需要回赠一件价值相当的东西,这在他们看来,无疑是一种巨大的心理负担。
今年春节,我带妈妈出门旅游。关于旅行的费用问题,两个人又差点儿打了起来。
我提前在网上订好了机票、酒店,默默支付了全部费用。没想到临行前几天,妈妈忽然问起了价格,说要和我AA制,一人一半。我当然不同意:“小时候你给我花的钱,我也没有要一笔一笔跟你算清楚啊。”这话一甩出来,我妈的气势顿时弱了下去。
谈判的结果是,她从银行卡上打给我2000元钱,其余的费用,包括每天的吃饭和交通开销都由我承担——如果买东西的话,还是各付各的。
对于花钱,老爸的态度依然坚决,主导思想就是他们可以多出钱,但决不能让我出大头儿。可能在他眼里,女儿不管年纪多大,依然是需要他们照料的那个小姑娘。这时候轮到妈妈出面调停了,她安慰老爸:“算了,她愿意出就让她出吧,反正咱们的钱早晚都是她的。”
这话在我听来有些残酷,但确实有效。当然我也意识到,在爸爸妈妈的心中,不是钱多钱少的问题,更不说花不花的问题,很多时候,“埋单的能力”对已经退休多年的他们来说,是个人价值的认可。
我发现,每当我说“我买给你”,总会引起爸妈的强烈反弹:“不用,我自己买,不用你送。”以前我不懂,只顾着跟他们吵,或者把我觉得对他们有用的东西强行塞过去。但这一年我不会了,我会告诉爸妈,这次我送给你,下次你送我个别的东西就行了。
比如出去吃饭,如果不太贵,我会把埋单的机会留给老爸,遇到价格高的时候再抢着付钱。这时候也显得“师出有名”:“上次是你请的客,这次轮到我了。”
我偶尔会带一些东西回家:一盒上好的雨前龙井,两块超市买的进口牛排,几瓶年份红酒,一个精装的五谷杂粮礼盒。然后带走一些东西:3个脐橙,半个西瓜,一小盒妈妈做好的油焖虾,半斤家里包的饺子。
这是我孝敬爸妈的方式,虽然在他们看来,我们只是在单纯地互通有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