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游白鹿洞书院

100 2019-12-02 19:29 田步祥

去年三月初的一天,第三次到星子才有机会去白鹿洞书院。

本不是特意要去,因为有一下午的空闲时光,一行三人没有准备登山行装,从星子去三叠泉去秀峰极不合适,因此选了能穿靴子游玩的观音桥和白鹿洞书院。

早些年直接坐车上庐山,行进中,脑海里生就的庐山印象由李白、苏轼、王安石这些大家留下的诗文片断构成,循着诗人的脉络我努力寻找体会。山路盘旋,山顶平坦,广袤秀美,苍翠茂密。最难得的是一座山能把几千年的文化脉络与自身的秀美多姿圆融结合,虽然被满眼的绿折服,还是为自己无法融入诗的意境去体会庐山遗憾,眼里盛的和精神上依附的终归不能完全融合。“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除了山路盘旋的特征,满眼的平坦苍翠,李白、苏轼、王安石……不到庐山外围实在不能准确体会揣摩这诗境。

五老峰下,当年李渤隐居于此静心潜读,驯养白鹿为其到南康府沽酒,才子神鹿成就了书院的源头佳话。直到朱熹重新修葺,到此讲学,书院名扬四海,成为宋代四大书院之一,为封建社会培养了大批人才。

那是三月晴好的下午,书院因游人极少越发显得清幽。书院依山而建,立于五老峰下,一条宽阔清澈的溪涧从书院前横贯而过。把庐山的外围与内围结合起来,这才感叹苏诗和李诗的奇妙完整透彻,想来他们一定到过五老峰下。一块白鹿洞书院的匾额端正立于楣上,一人静静地踏入,静静地细看,循着历史的脉络而来。因为有了这书院,供奉的孔子孟子即便是木雕也鲜活起来,站立跟前,智者仁者,四书五经,仁义道德仰面砸来,如沐儒汤。几张几案书桌,设想若是自己置身其中,听着先贤大儒传经布道,讲解文章,真乃幸事。

这实在是读书极佳的场所,这样的场所若能有好的先生,志趣相同的同学,没有学不进的。然而这里却是实在是适合年龄稍大的学生。这样的地方容不了活跃,容不了嬉闹,太过端重严肃,适合做学问。先生端坐讲学,学生默记听讲,偶尔有礼有节地讨论,与现代校园感觉反差极大。

书院设计布局合理,学习场所生活场所都在一个大院中,到这样的地方仿佛短暂地穿越了时空,自己已然是其中一员,读着雕刻的只言片语感受着中国古代儒家文化的精深博大,神思畅游一番。出院绕过溪涧到对面的状元榜,看自有科举以来,江西各地读书人学有所成的名字。果不出其然,临川才子之乡,家乡浮梁成绩也喜人。

喧闹惯了,偶然来到这等清幽之境,有“如闻仙乐耳暂明”的欣喜。

下一篇:月夜长江行
上一篇:鸟语花香
最近更新